《化学方程式》教案(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四篇】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四篇】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四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化学方程式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组合已有化学学问和数学学问,独立解决化学定量计算中的问题,同时对各种方案会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开拓思路,熬炼思维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讨论对于科学试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

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关心,体会胜利,建立自信。

学情分析同学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把握较差.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关心同学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熟悉方法,促进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熟悉。

2、教学难点:关心同学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熟悉方法,促进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熟悉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探究导航:复习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物(或原料)和生成物(或产品)2、量的方面:表示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问:那么能否利用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呢?例:碳完全燃烧反应中碳和二氧化碳两物质的质量比为xx;那么12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3克碳、1.2克碳呢?(问:能告知我你们是怎样算的吗?)引入: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计算;2、计算步骤:例: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①解,设未知量解设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克二氧化碳②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C + O2 C O2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 44和已知量、未知量3 g x④列比例式,求解= x = =11 g⑤简明作答答: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11克二氧化碳。

八年级科学下3.3化学方程式(1课时)教学案设计

八年级科学下3.3化学方程式(1课时)教学案设计

3.3化学方程式(1课时)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2.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素养。

【学习重点】①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②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格式。

【学习新课】㈠知识点①无数实验证明,的各物质的等于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从分子、原子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解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㈡知识点②1. 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粒子之比;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以C+O2CO2为例,说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C:12;O:16) :①质的方面:和在的条件下生成②量的方面: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③微观方面:每一个碳和一个氧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总结:读化学方程式(1)读出、生成物和(2)读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㈢知识点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必须以为基础;⑵遵守。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为例):⑴⑵⑶3.注意:⑴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⑵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如果,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拓展部分】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不变;元素的、不变。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分裂成为,这些粒子再经过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4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河畔初中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重点和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本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准绳。

这两点都非常重要。

以此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2.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教学重点: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及配平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

学生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进行预测。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提问1.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什么变化?2.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表示这个变化过程的?3.教师板书文字表达式。

对于同一反应,不同的国家会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这样它不便于国际的交流,那怎么办了?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上述反应可表示为:C + O2 = CO2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课件展示课题并板书。

2.授新课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讲解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连接要用“===”表示反应生成)。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提出问题:怎么书写化学方程式?举例引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板书:书写原则1.以科学实验事实为根据。

2.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根据课件展示巩固练习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通过书写示例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例书写,通过书写过程,同桌讨论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单元3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说课稿-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

《单元3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说课稿-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

《化学方程式》说课稿一、本课时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探究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学会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并为以后进行化学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具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在初学时对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的运用还不十分熟练,因此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仍会感到困难。

加之九年级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思维并不严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知识讲解的过程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在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及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认识化学方程式。

⑵、通过自主学习能挖掘出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学会化学方程式的准确读法,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打基础。

2、过程与方法⑴会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打基础。

⑵能区分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个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涵义的挖掘,初步学会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⑵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用化学方程式代替文字表达式的优越性;三、教学过程设计:总流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回顾所学、归纳总结、课堂评价、及时反馈、。

具体如下:①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知;②阅读课本寻找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③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意见,归纳总结,自己寻找学习方法;④利用多个小活动,如:大家来找茬、组合方程式等,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如何突破难点:1、采取学生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2、通过学生练习及教师的点评让学生学会求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教案15篇

《化学方程式》教案15篇

《化学方程式》教案15篇《化学方程式》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f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2)氢气还原氧化铜引入新课:(情景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表示为:2KClO3==2KCl+3O2↑245 149 96若()g ()g 48g同理: C+ O2 == CO212 32 44若()g ()g 22g讲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讲授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提问:怎样计算?(在引入的基础上学生回答)讲解:解题步骤:设、方、关、比、算、答设:设未知量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关:找关系(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关系,然后再写出已知量与未知量质量关系,并写在化学式下面。

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算:计算正确答案(保留小数点一位)答:说明:书写格式[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1)设2KClO3 == 2KCl+3O2↑…………(2)方245 149 96…………(3)关5.8g y x…………(4)比x=2.3g y=3.5g …………(5)算答: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2.3克…………(6)答练习:若将[例题1]改为:实验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气。

化学方程式教案.(精选)

化学方程式教案.(精选)

化学方程式教案(一)整书重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过程:提问: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原子的重新组合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第二节化学方程式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 —→ CO2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C+O2===CO2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1)化学式代替名称2)“→” 变为“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提问:根据C+O2 点燃CO2 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C + O2=== CO2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12 16×2 12+16 ×212 32 44再现式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式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讲解:通过式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掌握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方法- 能够解析和分析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消耗和生成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分析教学准备- 课本《化学方程式》相关内容- 实验用具和化学药品- 示范化学方程式的实例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基本概念: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3. 平衡化学方程式:介绍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分析方法,提供示范实例进行讲解。

4.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编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巩固训练:提供一定数量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讨论。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复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以检验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 课堂互动表现- 实验报告和讨论参与度- 练题完成情况-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更多化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知识面。

- 提供更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示例,挑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师生互动和实践性教学方法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非常重要。

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名师教案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名师教案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知识基础。
学习者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容易出现问题有:主观臆造地书写
化学方程式,将客观存在的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未标出相应化学反应的条件;未标出反应中有气体(或
沉淀)生成物的状态,未将化学方程式最终配平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用课件展示学习语文先学字、词、句等知识, 类比化学中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1)找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找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原则;
(3)找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常用符号。 让学生交流,展示。2. 引导学生归纳出定义、书写原则、书写步骤。
3. 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内容,以碳燃烧为例, 示范根据书写原则,按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示范过程中同时纠正学生展示的不足,并补充),并板书。
2. 课题板书:化学方程式
3.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通常如何表示 (文字描述、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教师以氯酸钾制氧气为例完成以上三种方式的转换。
4. 展示教学目标。
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内容。带着以下目 的阅读课本114-116页。
4. 写好化学方程式后,让学生重新看氯酸钾分 解的化学方程式,提醒学生关注方程式中的条件和符号——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6-117页相关内容。
5. 教学生如何读,并共同归纳化学方程式所表 达的意义。
独立阅读、归纳,再在小组内交流,找出化学方程式的 定义、书写的原则及步骤。

43化学方程式教案(第一课时)

43化学方程式教案(第一课时)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对比,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洁、内涵丰富(2)通过尝试书写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学生自行获得书写方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等方法,建立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比较,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求学的品质。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定义2、意义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步骤: 写配注划等号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最小公倍数法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重要化学用语,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以后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法、物质的用途等起着关键作用。

本节教材主要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直接用复习引入法来引入新课。

首先复习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再问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在三个方面内容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在展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二个原则时,我诱导学生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的知识,把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现在懂得的化学方程式少,不容易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本节课知识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为了突破难点,我找出了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与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联系,通过它们的联系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上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行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如果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位。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第3节化学方程式(1)1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由于实验药品的限制,白磷较难存放,所以教学中改成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2教学设计思想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实验测定,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微观角度化学反应的实质。

通过实验、比较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学情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八年级刚开始学习化学内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分析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对象:初中化学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3. 能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规则。

3. 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 提问学生:你们在化学反应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些现象?二、讲解(20分钟)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包括: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符号(+、→)。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规则,包括:a. 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的平衡。

b. 元素个数和电荷的平衡。

3. 示范示例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三、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2. 逐个展示练习题的答案,让学生互相核对。

四、应用(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例子,让他们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反应条件下方程式的变化。

五、拓展(10分钟)1.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平衡规则。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2. 强调化学方程式的作用及运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互动,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方程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方程式》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

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4.4 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讲 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例如:+−−−→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这种式子只能表示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并不能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而且不简明,不利于国际交流。

因此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上述反应可表示为:225P O PO +−−−→点燃。

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其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观察我所写的反应式,能不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不能)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不相等)为了使化学方程式能完整地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只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前写上一定的化学计量数使它既能表示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新物质,又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又叫反应方程式,简称反应式。

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意义:定性的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定量的角度:表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讲述]每12份质量的碳恰好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式等方法,形象化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降低计算难度。
-组织分层练习,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提升。
3.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方法:
-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讨论,自主发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规律。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难点进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方法。
4.预习作业:
-布置下一课时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下一章节的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鼓励学生预习时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5.反思与总结:
-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化学方程式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有初步的认识,但在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此时,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化学方程式的学习需要更多的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此外,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需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3.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4.4化学方程式》教案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4.4化学方程式》教案

《4.4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目标第一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写法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第二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

2.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规范格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 13克碳与32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只能生成44克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保持不变。

(4)参加反应各物质的总体积,等于各生成物的总体积。

问题引入: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种化学用语一化学方程式。

阅读:课文板书:一、什么是化学方程式1定叉:用化学式表示字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2.参加反应的物质(指反应过程酒耗的量).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主成物。

问题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它与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讲解并板书: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a.质的方面: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用化学式表明“是什么”的问题)b.量的方面: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用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与式量的乘积表明“各多少”的问题)问题讨论:(1)P+02-P2O5,这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2)2H2+02-2H2O表明:是___气和___气进行反应、产生燃贷现象,生成物是___。

又表明在这个反应中氢气、氧气及水的质量多少有一定的比例,总是按氢气:氧气:水=___的比例进行反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4.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5.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6.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
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
七课时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小试管、橡皮塞。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小试管、橡皮塞。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反应表达式
1.在空气中点燃磷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3.镁在空气中燃烧
4.加热碱式碳酸铜
[引入新课]这些反应表达式反映出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从这些反应式里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是什么物质,生成的是什么物质,表示出这些反应中质的变化。

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
的量是否也发生变化呢?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反
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来探讨这些问题。

[探究活动]观察和问题 一张纸片燃烧后,只剩下少量灰烬,其余物质是消失了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会变化吗? 假设和推测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会变化。

设计实验方案 将燃烧前的纸片和燃烧后的生成物称量比较质量。

选做实验 1. 4224()CuSO NaOH Cu OH Na SO +→+
2. 2233BaCl Na CO BaCO NaCl +→+
解释和结论
[板 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讲 解]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已经消耗了的反应物,如果某种反
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有剩余,则剩余的部分质量不能计入守恒关系中。

2.“反应生成的各物质”仅指该化学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包括沉淀或气体),
与此物质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量无关。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分 析]通过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际认识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 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原子种类(元素)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归纳总结]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
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讨论交流]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木材燃烧后,质量减少。


此他推断: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推断对吗?为什么?(铁生锈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参加反应,因此质量会增加;木材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消散到空气中,因此质量会减少。

这些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有人宣布发明了一种可将水变成汽油的技术,因而他可用水开动汽车。

你相信
吗?说明理由。

(不相信。

因为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汽油中含有碳、氢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不可能生成新元素,所以说法错误,不能相信。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
3. 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
生成D的质量为多少?
4. H2和O2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吗?(不一定。

H2和O2的混
合物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只有参加反应的H2和O2的质量之和等于去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原因
[布置作业]P.127习题4.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