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届安徽省名校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21届安徽省名校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安徽名校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答案B C D A D C A B题号32333435答案C D C B24.B【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中分封制使封君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等信息可知,分封制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故B项正确。

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利于维护西周统治,排除A项。

C、D两项与史实不符,也与材料信息不符。

25.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边疆管理。

据材料信息石城子遗址是“汉代城址”“汉代军事要塞”,说明它为汉代管理新疆地区即西域提供了实证,故C项正确。

材料并没有信息说明新疆没有考古发现,排除A项;B 项的先进水平无法体现,材料与和亲没有联系,排除D项。

26.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化。

市招都是卖书广告,但内容并不相同,可见开封书商重视营销手段的运用,故D项符合题意。

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书铺印卖的书籍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排除A项,书铺门前挂市招不等于缺乏有效管理,排除B项;只说卖书,无法判断是什么类型的书籍,故C项依据不足。

27.A【解析】由表内数据可知,两年中,炼炉大幅度减少,而冶炼能力并没有下降,产量没有减少,这说明明朝的冶炼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故A项正确。

无法判断图表中的矿炉是官营还是私营,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数量减少,无法得出限制规模的结论,排除C项;冶炼业内容的劳动关系无法判定是否为雇佣关系,故D项排除。

28.D【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1906年全面否定洪秀全,是因为当时仍是清朝统治;1933年已经建立国民政府,正值内外矛盾交织,阶级矛盾逐步减弱、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不断上升时期,因此这些不同的因素主要在于国内外环境的发展,故D项正确。

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史料都是针对太平天国运动,是相同的,故A项和B项错误,排除;无法确定编写人员的变化,即使变化也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C项。

2021-2022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附详解)

2021-2022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附详解)

2021-2022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9-13世纪,西欧庄园盛极一时。

如图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庄园()A. 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B. 耕地全部由农奴耕种C. 拥有独立的政治权力D. 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2.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

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

这()A. 强化了西欧国家的王权B. 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C. 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D. 冲击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3.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

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

这说明当时阿兹特克人国家()A. 集市贸易非常活跃B. 城市交通运输发达C. 商业是经济的基础D. 广场建筑技术高超4.14-15世纪,意大利传统饮食文化变得更加精致,意大利人对于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奢华消费观”成了意大利社会发展中的常态。

这主要缘于()A. 民族国家的形成B. 全球航路的开辟C. 人文思想的影响D. 近代科学的兴起5.笛卡尔认为,人类共同的本性即理性,把人与非人区分开来。

“我思故我在”,人不需要依靠神祇,通过理性即能把握世界。

据此可知笛卡尔的思想()A. 倡导人的绝对自由和理性精神B. 蕴含朴素唯物主义的内涵C. 体现文艺复兴时代对人的认识D. 引发了近代科学技术革命6.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

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

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礼记》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却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这表明孔子主张A. 以德为主,礼法并重B. 礼制下移教化百姓C. 为政以德,体恤百姓D. 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可知,材料强调“礼、刑”的阶级性;而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可知,其认为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体现了礼制下移教化百姓,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礼法并重”,且“礼法并重”是荀子的观点,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C片面;D与题意无关。

【点睛】“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体现的是“礼、刑”的阶级性。

2.汉朝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做“游侠”。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游侠郭解“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认为郭解的做法违背礼法,破坏等级制度,“其罪已不容诛矣”。

两人对郭解的不同评价反映了A. 游侠群体发生了质的变化B. 两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 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D. 两人的思想境界高低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游侠郭解“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这是司马迁《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坚守言诺,值得称颂;而“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认为郭解的做法违背礼法,破坏等级制度”;这是因为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班固是东汉时期人物,两个时期主流意识发生了变化,C 正确;材料未体现游侠群体发生质的变化,A错误;据所学可知,作为史学编著者,代表的都是统治阶级利益,B说法错误;据材料不能体现“两人的思想境界高低不同”,D说法错误。

3.据《旧唐书》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被处死。

2021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参考答案解析

2021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参考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赣州市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2021年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答案】B
【解析】从材料“家臣俸禄出现了谷禄形式,有些诸侯国内的家臣成分也日益复杂化,如鲁国施氏依据“忠良”选任齐鲍国为家臣”,可知春秋末年的家臣制度开始打破世袭,具有了古代官僚政治的一些特点,故选B项;材料不能得出礼崩乐坏是普遍现象,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家主给予家臣的收入方式改变,不能体现出诸侯控制的土地减少,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家臣来源成分变化,没有涉及家臣社会地位的降低,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越国越王勾践剑在楚墓群中出土,说明当时两国是有着交往的,故选A项;该剑应该是官营手工业且当时民营手工业刚刚兴起,排除B项;该剑是青铜剑,如是铁剑,早已锈迹斑斑,排除C项;隶书是秦朝出现,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材料中秦朝修建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与树立法家思想权威无关,故A项错误;道路的四通八达,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出社会秩序安定,相反,有秦一代,修建如此多的道路,加重了百姓负担,不利于统治的长治久安,故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从材料图片可以看出,胡人耕作图反映农耕化,汉人烧烤是受少数民族的影响,体现的是民族融合的趋势,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

故选C。

1。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相应空白处。

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地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系统,在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方面有“封驳”和“谏议”制度。

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①唐朝门下省②宋代的谏院③明朝时期设按察使司④明清时期设都察院A.①②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C.责任内阁制 D.1832年议会改革3.“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4.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决定实行政治民主化B.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召开政协会议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6.18—19世纪是欧美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第I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甲,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推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中先秦时期的说法不符,故A 项错误;关于赋税制度的改革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指的是井田制下的农民的地位,秦汉时期到宋元的“佃”体现的是小农经济下的土地私有制,因此这种变化主要源于土地制度的变化,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演变25.《荀子·礼论》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在此荀子主张()A.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B.以礼治国、礼法并施C.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D.以礼为序、稳定社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长是政治的根本。

没有天地,怎么生存?没有祖先,种族从哪里产生?没有君长,怎么能使天下太平?这三样即使部分缺失,也不会有安宁的人民。

所以,上事奉天,下事奉地,尊重祖先而推崇君长,这是礼的三个根本。

可见,荀子认为:要以礼治天下,让所有人都知礼守礼,就会天下大治。

D 项与题意相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6.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5分)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

战国时期,魏、楚、秦、韩等国变法更是以选贤任能作为任官标准。

这些做法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2.右图是西汉墙砖,陶质,长31厘米,宽26.5厘米,厚3厘米。

铭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学者考证为西汉皇家行宫建筑内墙面用砖。

此文物可A.实证西汉农业发达B.了解西汉建筑规制C.作为典型文献史料D.研究雕版印刷发展3.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书,少有家族的叙述。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官员的平民化B.修史体例的改变C.加强官员考核D.重文轻武的风气4.下表为不同文献对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记述。

据此可知,唐宋时期A.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完成B.江淮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长安出现严重物质匮乏D.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影响力提升5.下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

"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

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

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6.下表为轮船招商局部分盈余支出统计(1890—1911年)(单位:银两)这反映出轮船招商局A.缓解了清政府财政压力B.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C.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D.成为了清政府主要财源7.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莠民招乱,"暴徒窃发,。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试题历史2017.0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A.规范社会秩序 B.明辨血缘亲疏关系C.维系统治秩序ﻩD.区分尊卑等级关系2.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郡国并行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没有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秦朝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富员众多,政务繁杂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4.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B.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5.“今立行省予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宫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6.清雍正帝对军机大臣张廷玉评价道“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

西城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西城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历史2021.1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周天子派遣自己的子弟、功臣,以及亲属或臣服的旧邦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到指定地点去治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造成了不同族人的混居。

“不同族人混居”带来的深远影响是A.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基础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使国家彻底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D.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上的矛盾2.右栏为2020年发布的汉代路县故城部分考古成果,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史料。

从中可推测出Array A.路县人最早培育出粟和水稻B.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C.路县人采用灌钢法制作农具D.汉代长度和体积标准不统一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

促进南方开发的有利因素是A.大部分时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动荡B.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C.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D.汉族与内迁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4.下方为中国古代某朝政策调整与变革示意图。

其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颁布“推恩令”设节度使庆历新政B.实行“削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C.设置中书省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D.派文官任知州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5.有学者认为,宋代在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新局面”,奠定了此后近1000年历史发展的基本格局。

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国家财政主要依赖南方B.开始分割宰相职权,皇帝总揽军政大权C.抬高士人的地位,形成崇文抑武的局面D.市民数量增加,散曲和杂剧兴起并流行6.某朝宰相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

以程子、朱晦庵(即朱熹)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

2021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2021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史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周初分封A.体现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的再分配B.保证了姬姓家族最高统治地位的稳定C.保障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D.加强了周朝对被征服地区的直接管理25.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浮雕瓦片,上半部分刻画的是打猎场面,下半部分刻画的是农民劳作于田地的场面。

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当时A.豪强地主势力加强土地兼并的原因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状况C.个体耕作模式制约农业发展的表现D.农业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情形26.唐代统治者鼓励儒、道、佛之间相互论辩。

德宗贞元年间,儒、道佛论辩于麟德殿,“始三家若矛輴然,卒而同归于善”。

文宗太和元年,儒、佛、道御前论辩,其情形被载人白居易的《三教论衡》。

据此可知,在唐代A.三教并行且相互吸取B.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C.“三教合一”趋势明显D.文化心态呈现保守趋向27.雍正五年(1727年),湖广总督福敏奏称:“大江以南,皆系财赋重地,独至米谷,则江浙等省每赖湖广接济。

”这反映了当时A.湖广已成全国经济中心B.江南农业经济日益凋敝C.农本观念仍处主导地位D.江浙湖广经济联系密切28.表1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闭关锁国状态仍在延续B.丝茶出口竞争力日益削弱C.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D.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转移29.“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解析】题干所示为商鞅关于变法的著作。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表明历史一直处于变化演进之中,以此来论证变法的依据和作用,B 项正确。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兴起,传统贵族走向衰落,商鞅变法旨在确立地主阶级专政,A项错误;题干所示为强调变法,建立地主阶级的集权统治,C项和题干主旨不符;商鞅变法时期,周天子地位旁落,商鞅变法是为了强化秦国的统治,D项错误。

2.D【解析】题干所示为,西汉官员擢升统计中,更多的是通过个人表现、才华、举孝廉、镇压起义;更多的是因为官员的政绩;依靠恩荫提拔的微乎其微,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D项正确。

A项“开始”时间有误;题干不涉及管理体系,B项错误;地方割据的基础是封建的自然经济,C项说法错误。

3.D【解析】题干所示为魏晋时期,庄园经济发达,豪强大族广占土地,这不利于小农经济发展,D 项正确。

题干所示并不涉及缓和阶级矛盾的信息,A项不选;“促使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和题干主旨不符,B项不选;庄园经济和土地利用率无关,C项错误。

4.A【解析】题干所示为明代思想家李贽对孔子的看法,他并不是排斥孔子的“圣人”地位,而是反对盲目推崇圣人,具有一定的叛逆色彩,A项正确,D项错误;李贽只是反对盲从孔子,而不是力图推动儒学回归本原,B项错误;李贽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C项错误。

5.B【解析】题干所示为《天津条约》对英税收的相关规定。

英国货物在华贸易,仅仅在海口缴纳税款,内地均不再征税;所购内地货物则“在路上首经之子口输交”,这大大便利了外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在华购买原料,故B项正确。

题干所述不涉及资本输出,A项不选;C项和题干主旨不符;中国对外贸易在道光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入超,D项不符合史实。

6.C【解析】题干所示为中法战争后(1885年),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方书籍销量并不乐观,表明洋务运动缺乏雄厚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

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历史参考答案1.C2.B3.D4.A5.C6.A7.A8.D9.C 10.A 11.C. 12.C 13.D 14.C 15.A16.(12分) 作为一手史料,卫盉的制作工艺对研究西周中期手工业的发展、青铜文化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等都有重要价值(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材料体现的土地交易情况,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土地制度(井田制)的变化(3分);作为货币计量单位的“朋”,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货币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3分);卫盉铭文可用于古代文字发展的研究(3分)。

17.(8分)秦朝:秦半两的设计体现出神权与皇权的结合,凸显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的理念。

(4分)唐朝:中书决策、门下(给事中、黄门侍郎)封驳,分权制约;五花判事,中书舍人各自提出对军国大事的处理意见;集体议政。

(4分)18.(12分)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商业贸易的推动,特别是铸币技术的提高,以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和政府强力推行,(4分)货币呈现形制渐趋统一、兑换规范化、便于携带和铸币权由国家主导的趋势,(4分)而货币的演变便于稳定金融和市场秩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4分,序号化、表述不成文扣2分)(从具体的角度回答也可)19.(14分)(1)影响:从有利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角度作答;从有利于推动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角度作答;从有利于提升英国国力,确立了世界霸权角度作答;从有利于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角度作答;从客观上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灾难角度作答。

(8分,四点即可)(2)原因: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30年,美国通过立法方式提高关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二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战后政治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20世纪70年代,由于自身经济滞胀以及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重新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试题2021.01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将第I卷(单项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为“封土建邦”“封爵建藩”。

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

这反映了A.分封导致政权逐渐衰亡B.分封严重威胁政治统治C.血缘政治影响皇位继承D.封建体制发展日益完善2.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顽民”强行迁移到这里,以军队八师驻守。

隋炀帝即位后,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认为必须“因机顺动”营建东都洛阳。

两朝营建洛阳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旨在控制前王朝的残余势力C.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D.反映了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3.文献上关于曲辕犁的记载虽然始见于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称江东犁。

但在陕西三原发现的贞观四年(630年)李寿墓中壁画上的牛耕图上,已经有了曲辕犁。

这说明A.历史文献的记载讹误众多B.唐朝统治者注重农具创新C.壁画比文献更具有可信度D.多种史料有利于还原史实4.北魏中后期,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

这一变化A.说明北魏抑商政策的松动B.使北魏统治基础得以削弱C.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D.为各民族交融奠定了基础5.阅读下列两幅地图。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A.江南经济政治重心格局的确立B.大清王朝君主专制体制的变革C.清朝统治由盛转衰危机的初显D.清朝统治中央集权体制的变迁6.1898年,清政府同意了总理衙门为扩大税源开设商埠的建议,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讼权归中国政府。

包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包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包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

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侯。

商灭夏后,夏商二族交融;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交融,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

这说明了A.宗法制弱化导致王朝更迭B.长期战乱民族间差异逐渐消失C.列国纷争增强部族凝聚力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25.图1为不同时期敦煌壁画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特征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D.创作源于艺术的想象26.唐代中央重视向以老者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政绩是否属实;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关注地方官员去留或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可以“诣阙”请求官员留任。

这些举措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B.保障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D.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7.明代个别地区开始出现押租制,即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

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

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获得一定发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现。

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B.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D.提高了土地市场化程度28.“同(治)光(绪)之际·······时大乱(指太平天国起义)初平。

·······李鸿章、翁同龢,亦联袂而起。

时封疆大吏汉人居半,即枢要之地,实力亦渐加增。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A.导致清政府政治权力结构变化B.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C.加剧中央与地方势力集团矛盾D.推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分裂29.1904年,康有为观看牛津大学学生剧社表演后说,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二者在肢体语言、风俗习惯上有诸多相似,应“舍已从人,尽以泰西为师”。

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试题第页(共7页)试卷类型:A高三年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乘车遇到宫廷文士田子方,急下车致意,竟未得到田子方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因为他随时都能被别国重用。

这反映了A.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争霸日趋激烈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2.东汉王逸在《机妇赋》中写道:“至于织机,功用大矣……纤纤静女,经之络之……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揽床帷。

动摇多容,俯仰生姿。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蜀锦提花机2021.11以上材料说明汉代A.丝织业工序规范技艺高超B.提花机使用遍及全国各地C.丝织业开始使用机器生产D.成都是最大的丝织业中心3.唐初,李渊重定“三教”次序,以道教为尊;李世民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

这表明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统治需要决定文化政策C.儒学正统地位已经丧失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4.宋初,御史台台官负责言事,谏官负责弹劾;中期以后,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和管理文武百官、荐举官员、谏诤皇帝、参政议政、参与司法等职责。

这一变化表明宋代A.监察机构内部出现对立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了皇权C.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D.台官与谏官丧失监察职能5.清朝前期广东佛山石湾制瓷业分工精细,已有坊主和雇工组成的东家行和西家行,通过双方的协议制定工价和劳工待遇等问题。

《广东文物》记载:“石湾在全盛时代共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纳男女工人六万有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含解析xx.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的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0.5毫米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里的“道”是指A.万物本原 B.道德人心C.道统秩序 D.学问信仰【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万物本原与礼乐征伐出于何方无关,故A项错误;道德人心也与礼乐征伐无关,故B项错误;如果天下还存在道统秩序,那么礼乐征伐这些决定权就应该来自于天子而不是诸侯,因此,此处强调的是道统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与学问信仰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2.“汉儒惩秦专制之失,略袭其旨,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

”据此判断,“汉儒”的做法是A.提出罢黜百家 B.宣扬天人感应C.主张儒法并用 D.强调三纲五常【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思想的统一,进而扩展到政治的统一,维护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宣扬天人感应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但是在客观上也限制了君主的肆意妄为,与材料中的“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相吻合,故B项正确;儒法并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强调三纲五常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3.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

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定考试合格者在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

此后,元、明、清各朝因之。

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A.笼络士人,巩固统治 B.防止营私舞弊,取舍不公C.抑制权贵,奖拔寒俊 D.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试题解析】材料中特别提到了“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因而,宋朝采取的包括殿试的一系列措施是为了防止该类问题而实行的,即为了笼络士人,巩固统治,故A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显现殿试的防止营私舞弊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奖拔寒俊,故C项错误;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是正确的,但是却和本题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4.宋代大中祥符九年采纳广州知州的建议,“海外蕃国贡方物至广州者,自今犀象、珠贝、搡香、异宝听赍赴阙。

其余辇载重物,望令悉纳州帑,估值闻奏。

非贡奉物,悉收其税算。

”并且限制外国使团人数。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A.限制对外政治交往 B.鼓励民间贸易C.减少朝贡贸易损耗 D.实行海禁政策【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材料没有显示出限制对外政治交往,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对待民间贸易的态度,故B项错误;对蕃国所贡物品予以估值而后进行上奏,以备进行赏赐参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朝贡贸易的损耗,故C项正确;海禁政策是在明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5.宋代开封流行的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追求爱情;《刘知远诸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

这说明当时A.城市商业高度繁荣 B.文化生活丰富多样C.程朱理学引起民众普遍反对 D.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试题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宋代城市商业的高度繁荣,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提到了两个说唱作品,体现不出文化生活丰富多样,故B项错误;仅两个作品无法显示程朱理学引起民众的普遍反对,故C项错误;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反映市民阶层文化和生活的作品逐步增加,两部作品正是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的反映,故D项正确。

【答案】D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孑L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孑L子者乎!”这一主张A.否定了孔子思想至高无上 B.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要求C.强调以孔子作为是非标准 D.动摇了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体现出了其否定了孔子思想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材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主张以孔子作为是非标准,故C项错误;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只是对理的认识和探究方式存在争议,故D项错误。

【答案】A7.下表是《近代中国市场棉布、棉纱供应表》。

此表反映出当时A.进口棉布在中国滞销 B.民族工商业发展缓慢C.手工棉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D.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试题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进口棉布的滞销,故A项错误;材料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到1931年机制面纱占到了73.7%,而国内机制棉布和进口棉布仅占38.4%,说明当时手工棉布在中国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的瓦解而不是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C8.“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

”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知识点】历史评价;义和团运动;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试题解析】材料讲述的是对义和团的评价不同说明的问题,而不是义和团本身的问题,故A 项错误;历史评价是有客观标准的,故B项错误;史学研究可以获取真相,故C项错误;与本题材料相结合当从攻击西方侵略中国角度去看时,其会受到称赞,当从其攻击近代化角度去看时就会遭到痛斥,体现出了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故D项正确。

【答案】D9. 19世纪末,有人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

圣道也,非器械也。

心术也,非工艺也……若守此不失,虽孔孟复生,岂有议变法之非者哉。

”据此判断他A.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倡导革新政治,变法维新【知识点】中体西用思想【试题解析】材料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

圣道也,非器械也。

心术也,非工艺也”可知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B项正确;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其反对变革政治,故D项错误。

【答案】B10.洪秀全等人信奉上帝会而到处焚毁孑L庙及其他寺庙,并禁士人“读孔子之经”。

陈独秀等人反对三纲五常,主张“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两者都A.出于反对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B.鼓吹平等民主思想C.利用西方观念攻击传统文化 D.促进了民众的觉醒【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试题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所以陈独秀反对三纲五常并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鼓吹平等思想但并不鼓吹民主思想,故B项错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利用西方的基督教而创立拜上帝教,以攻击反对传统文化,陈独秀等领导新文化运动利用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攻击传统思想,故C项正确;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促进民众的觉醒,仅有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故D项错误。

【答案】C11.1929年,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指出“土地革命彻底的完成固然要在全国工农暴动夺取政权胜利以后,但是如果以为全国工农暴动没有胜利以前便没有农村的土地革命斗争,实在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相反的,农民土地革命斗争的发展及建立红军,是推进革命高潮决定全国工农最后暴动胜利的主要条件之一。

”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A.提出以全国暴动推动农村土地革命B.强调城市夺权与农村土地革命相互促进C.开始认识到农村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主张先工农武装割据然后夺取全国政权【知识点】国共十年对峙【试题解析】材料“农民土地革命斗争的发展及建立红军,是推进革命高潮决定全国工农最后暴动胜利的主要条件之一”可知农村的土地革命推动全国的暴动,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显示两者的相互促进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农民土地革命斗争的发展及建立红军,是推进革命高潮决定全国工农最后暴动胜利的主要条件之一”可知其认识到了农村土地革命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是在讲述土地革命,而非工农武装割据,属偷换概念,故D项错误。

【答案】C12.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双边关系基本原则;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A.与发展中国家结盟 B.努力拓展外交空间C.消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影响 D.突破了西方国家封锁禁运【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解析】材料中所述的中印、中缅和亚非国际会议上的方针并不是与发展中国家结盟,故A项错误;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的情况下,中国积极参与外交活动,体现了中国政府当时努力的拓展外交空间,故B项正确;当时仍然存在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等已经突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故D项错误。

【答案】B13.新中国制定某部宪法时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总结同‘四人帮’斗争的经验,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这部宪法是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C.19 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试题解析】根据材料此宪法应该颁布在文革结束之后,1954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此宪法应该颁布在文革结束之后,1975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但是国内出现了两个凡是的思想,仍然强调阶级斗争,所以1976年到1978年是两年徘徊时期,材料所述与此时期相吻合,故C项正确;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与材料中的“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相左,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