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户公开课-《池上》教案
课文《池上》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池上》。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词语搭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悟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词语搭配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荷花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体会意境:(1)学生默读课文,想象荷花美丽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2)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表现。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段关于荷花的描述。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段关于荷花的描述,发挥想象,用上适当的形容词。
3. 收集有关荷花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池上》文本。
2. 荷花图片及相关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朗读音频。
5. 有关荷花的诗歌、故事等资料。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2023最新-《池上》教案(最新6篇)
《池上》教案(最新6篇)《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是经典佳作之一。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池上》教案(最新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池上》教案篇一作者:李霞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19《池上》教学设计一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1、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2、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4、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过程:一、设疑探究,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20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对,是这样的原因。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2、出示一组荷花的图片炎热的夏季已经悄然来临,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清凉的画。
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荷花。
如果用凝练的语句,你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诗)你会背与荷花有关的古诗吗?(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此时汇报交流。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荷花的诗,也是这篇课文的第一首诗。
出示课题:池上并板书理解课题:池塘里,荷花塘里。
设疑引入:只是描写美丽的荷花池吗?美丽的荷花池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呢?二、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1、带着问题,我们来读诗吧。
大家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正音,学习字形。
撑萍解艇迹3、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听课文朗读。
《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4、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
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读诗有趣一些。
你们看——诗做动作读5、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学生两两组合,一人读一句。
《池上》公开课教案
《池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池上》这首古诗。
(2)理解《池上》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池上》。
(2)理解《池上》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古诗中抽象意境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池上景色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古诗《池上》:(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意境。
3. 体会作者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抄写《池上》古诗,加强记忆。
2. 家长协助孩子查找关于池上的图片或视频,让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古诗内容。
3. 家长引导孩子运用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4. 鼓励孩子分享课后感受,与家长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抄写古诗的准确性和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家长反馈评估: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清晰地解释了古诗的含义,以及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表达机会。
《池上》的教案设计
《池上》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池上》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古诗的美。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表达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池上》这首古诗。
2. 教学重点:(1)古诗的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2)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古诗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池上》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3)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讨论与思考:(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思考和解答。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思考等。
2. 理解与运用:评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和情感体会等。
3.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要求准确、流畅并能够表达出诗的情感。
五、教学资源1. 古诗文本:《池上》。
2. 相关资料:关于诗人和古诗背景的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播放音乐等。
六、教学活动1. 情境创设:(1)利用多媒体展示池塘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自然景色。
(2)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对比学习。
《池上》的教案设计
《池上》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池上》。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诗歌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池上》。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诗歌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池上》的文本和译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3)教学PPT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池上》。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池上》的兴趣。
(2)简单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分小组进行背诵练习,互相鼓励和评价。
3. 词语解释与句子分析:(1)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句子。
(2)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图片进行理解。
4. 小组讨论与回答问题:(1)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池上》并背诵。
2. 选择一个词语或句子进行创作,如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作业、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能力提升:评估学生在合作、观察、模仿和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池上》公开课教案
《池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池上》这首古诗。
(2)理解《池上》的内容,体会诗人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3)学会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池上》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互相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池上》。
(2)理解《池上》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诗句的深刻含义。
(2)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池上》,掌握诗文内容和精神。
(2)收集与《池上》相关的资料,如白居易的生平、其他作品等。
(3)准备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池上》,了解诗文内容。
(2)收集与《池上》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池上》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池上》,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讨论诗文内容,理解诗句含义。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对《池上》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文意境、艺术特色。
(2)教师示范朗读,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4. 练习与巩固(1)学生跟读、模仿,巩固诗文内容和生字词。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朗读和背诵更流利、准确。
五、作业布置1. 抄写《池上》诗句,加强记忆。
2. 写一篇关于《池上》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收集其他白居易的诗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抄写诗句和写读后感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表达能力。
《池上》公开课教案
《池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池上》这首古诗。
(2)理解《池上》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池上》这首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池上》这首古诗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学会欣赏古诗。
三、教学难点:1. 《池上》这首古诗的韵律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池上》古诗的图片、文字资料。
2. 教材:《池上》古诗原文。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池上》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池上》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3. 赏析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池上》古诗的韵律特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古诗的美。
4. 应用拓展(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创作一首以“池上”为主题的现代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5. 总结课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作业布置:1. 抄写《池上》古诗,加强字词记忆。
《池上》公开课教案
《池上》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池上》,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朗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池上》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池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池塘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
4.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表达技巧,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4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记忆力。
4.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推荐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进行阅读。
第五章: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池上》。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的短文。
3. 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进行阅读和欣赏。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6.2 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的背诵、作业和短文写作,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自然景色描写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7.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池上》的教案设计
《池上》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池上》。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荷叶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荷叶、荷花的特征。
(2)运用想象、联想的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池上》。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境的理解和表达。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池上》。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教学环境:(1)教室环境整洁、舒适。
(2)教学设备齐全,如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荷叶、荷花的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荷花、荷叶有什么了解和印象?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池上》。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理解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字词。
(2)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学习。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设计1. 抄写《池上》诗歌,加强记忆和理解。
2. 利用生字词卡片,进行家庭作业的复习和巩固。
3.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古诗池上教案
古诗池上教案古诗二首池上教案(精选13篇)古诗池上教案篇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2、能认识古诗中5个生字;3、会写2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2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5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首踪迹浮萍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
重点理解“偷采、不解”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0、展示比赛。
六、当堂训练:1、书写2个会写字,并组词。
《池上》优秀教案(优秀5篇)
《池上》优秀教案(优秀5篇)《池上》教案篇一活动目的:1、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古诗图片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
(莲蓬)2.理解古诗《池上》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教师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
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3、欣赏古诗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⑴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⑴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⑴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4、学习古诗。
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5、启发幼儿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活动反思: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比较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民间活动,所以孩子们对于这样形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
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池上》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谢灵运和谢眺;2.了解南朝诗的基本艺术特色3.品味两首诗情景交融的特色4.揣摩名句和炼字二、教学重点1.山水诗歌描写和抒情方式2.早期山水诗的思路和句法三、教学难点古体诗的展开思路四、教学过程1.作者及作品(以引发资料为准,教师作适当引导)谢灵运: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政治失意,遂写山水诗。
《池上》教案(精选22篇)
《池上》教案(精选22篇)《池上》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2你们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
(背诵《小儿垂钓》、《村居》,品味诗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板书课文题目:《池上》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1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 8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
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
”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
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2教师:《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3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4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5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池上》公开课教案
《池上》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池上》,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背诵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池上》,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生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荷叶罗裳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2 词语解释:荷叶:荷花的叶子。
罗裳:古代女子的一种服装。
芙蓉:荷花。
池中:池塘里。
闻歌:听到歌声。
2.3 句子翻译:荷叶和罗裳颜色一样鲜艳,荷花向脸两边开放。
乱七八糟地进入池塘里,看不见了。
听到歌声才觉得有人来了。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2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词语的运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荷花的印象,引出诗歌《池上》。
4.2 讲解:讲解诗歌的背景、意境、词语的含义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3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4 背诵:带领学生背诵诗歌,要求学生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诗歌,要求字体工整。
5.2 家长签字确认背诵情况。
5.3 写一篇关于《池上》的作文,要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背诵时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6.2 作业评价:通过家长签字确认的背诵情况和作文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以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池上》的感受。
7.2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阅读,选取其他有关荷花的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池上》的教案设计
《池上》的教案设计第1篇:《池上》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池上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池、偷、采,莲”四个生字。
认识“爪字头”。
3、积累常用的表达句式,并能借助提示,小组合作看图编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训练说话。
1.(媒体出示荷花的图片):请小朋友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图上有了什么。
师:刚才,大家都在静静地欣赏,看得很入迷。
你能不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来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指名学生交流。
《池上》公开课教案
《池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池上》,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池上》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池上》的幻灯片或课件。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池塘的景色,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池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4. 回答问题:各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情景模拟: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体会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池上》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一幅池塘的景色画,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情景模拟等,评估他们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包括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教学内容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去池塘边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池上》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池上》;(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荷叶的喜爱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池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荷花、荷叶、小船等图片;2. 生字词卡片;3. 课文《池上》文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荷花、荷叶、小船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花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池上》;(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义。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拼写;(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题;(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荷花、荷叶的喜爱之情;(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教师总结,强调珍惜美好时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池上》;2. 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如写一篇小作文《我心中的荷花》;3. 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环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上》教学设计
执教:赣榆县黄海路小学叶景户2013.05 教材简析: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
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
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古诗。
唐朝著名的诗人不少,但你知道写诗最多的是谁吗?他就是白居易。
他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
有一次他到荷塘边游玩,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于是发生了一个让人回肠荡气的故事。
白居易一时兴起,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好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池上》。
谁来读一读?还有谁?
二、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1.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就藏在这首诗里,你们想知道吗?要想透彻地了解,就要先知道作者的诗风。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
顾况听说他叫白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
”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了。
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读懂吗?
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学们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
5.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随机指导写字、描红。
6.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7.齐读全诗。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老师这里有几张荷塘的照片,同学们想看吗?(投影图片)
2.同学们,美吗?你最想干什么?
3.诗中的写的小女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理解“撑”、“艇”的意思并组词。
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①小娃为什么偷采白莲?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看出小孩很顽皮……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
②此时,你是小娃,心情会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③老师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现出这种心情吗?
5.这两行诗的意思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课件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浮萍大家见过吗?一起看一下。
(出示课件)
③看到挨挨挤挤的满池浮萍你会怎么想?谁愿意带着这种着急、担心的心情读读这两句。
④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那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读这两句诗。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只是小女孩采到白莲后,高兴得忘了藏足迹,不知道罢了。
⑤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真,可爱。
)
2.这两行诗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四、背诵感悟,欣赏诗美。
1.指名背诗
2.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3.学生反馈。
3.教师引导指点(对照板书)。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五、拓展升华,改编故事。
1.你积累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2. 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呢?
3.同学们,你们能将这首优美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故事吗?
4.学生自主写作。
5.交流反馈。
六、欣赏
白居易的《池上二》。
(如果还有时间)
《池上二》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天真可爱)
池上
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