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风险管理-王丽芳-13

合集下载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和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药剂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结果医院药剂科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处方不合理、药物调剂错误、药物使用交代不清等,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对药剂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确保医院药剂科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风险管理;医院药剂科;应用价值风险管理主要是采取相应方法对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控制和解决,具体的风险管理方式有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监督。

在改革过程中,医疗机构引入了风险管理,尤其是医院药剂科,其不仅可以避免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还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药剂科常见风险因素医院药剂科属于医院结构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其不仅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具有纽带作用,而且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面临重要的风险,临床上药剂科常见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处方不合理:医生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从而导致处方出现错误或者不合理,具体主要包括用药量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配伍用药不合理、相似药物配给不合理及用药途径选择不合理等;(2)未取得医生资质的医务人员对药物进行调剂:在一些医院里,会聘用一些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务人员对处方药物进行调剂工作,此类现象给医院药剂科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3)药物使用交代不清:在给患者调配药物时,由于患者重名错误或名字谐音等,可能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从而无法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药物使用说明。

2.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2.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医院相关部门要抽出部分人员来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对医院药剂科的各类处方进行分析,并对不合理处方、调剂差错、医疗服务投诉等给予识别和纠正。

同时还要对已有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优化。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摘要:在医院药品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高危药品,它们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药剂科给予特别关注和管理。

本文首先分析了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用药安全目标下的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提升措施,旨在促进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水平提升,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高危药品指的是那些具有较高风险、容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品,如化疗药物、麻醉药品、抗凝药物等。

这些药品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带来显著的疗效,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作为医院中负责药品管理的部门,药剂科必须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问题。

1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储存条件不达标高危药品对环境要求严格,但部分药剂科未能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控制及通风条件,导致高危药品易受湿度、温度波动影响,降低药品的稳定性与活性。

其次,高危药品储存区域缺乏隔离设施,与其他药品混存,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风险。

再者,高危药品储存记录不完善,未能及时监测药品环境指标,也会导致隐患难以及时察觉。

1.2 配制误差药剂科工作人员在配制高危药品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个体差异、疲劳或环境干扰等因素,导致计量精度不足。

例如:液体药剂的滴定过程由人眼判断,易受光线和角度等因素干扰,影响到溶液浓度。

粉末药物的称量操作可能受操作者技能和称量设备精度的影响,导致配制比例失准。

1.3 发放错误在药剂科高危药品的发放环节,易出现药品名称、剂量、病人信息等方面的错误。

这可能源于人工操作中的疏忽、信息录入错误、信息传递不畅以及工作压力。

例如,人为疏忽导致药品标签混淆,进而造成药品误发。

此外,发放环节缺乏严格的双重核对和审查机制,也易导致药品信息与处方不匹配。

1.4 用药不当高危药品的使用需要严格的剂量控制,如果出现剂量计算错误,则可能导致药效过弱或过强,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

其次,有时为了追求快速疗效,临床可能存在过度使用高危药品的情况,这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和风险。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并实施之后,医疗风险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而逐步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也自然就成为了医院日常管理的关键所在。

药剂科作为医院开展医疗风险管理的重点所在,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风险管理。

为此,文章从分析当前医院药剂科中比较多见的几种风险因素入手,针对具体的风险因素提出几点风险管理、风险预防的措施。

标签:药剂科;风险管理;风险因素0.引言所谓“风险管理”,指的就是通过对那些可能影响到组织或单位实现发展目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评估与分析,进而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有效控制影响因素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而药剂科作为医院有效防控医疗风险的最后关卡,伴随临床药物使用种类的增加,时常出现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各种不良事件,而因药物使用不合理而引起的严重后果也屡见报端。

加之大量耐药菌的出现,更是对临床用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在这个过程中,医院药剂科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要知道,一旦出现用药错误事件,轻则造成患者治疗的耽误,重则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与生理创伤,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为此,现阶段,进一步强化医院药剂科的风险管理,很有必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患者用药安全与合理的重要保障。

1.当前医院药剂科的常见几种风险因素药剂科作为医院中最重要的一个科室之一,是参与患者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医疗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因药师未仔细审核处方而诱发的用药风险。

比如将药物用在对该药物有禁忌症或是非适应症的患者身上,用药的方案与溶媒选择不当,单位选择与给药途径不合理,电子处方的输入数量与用药量、处方有误等[1]。

如由研究者发现,在医院发生的用药差错事件中,因医生而造成的差错事件占了60%,且其中选药不合理为主,占了27.78%,其次为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与给药途径不合理,分别占了10%、7.78%、6.67%。

药剂科质量安全管理记录

药剂科质量安全管理记录

药剂科质量安全管理记录药剂科质量安全治理记录目录科室质量安全操纵小组成员 (3)科室质量安全操纵小组成员职责 (4)质控组长职责 (4)质控小组成员职责 (4)药剂科质量安全治理目标及实施方案 (5)一、药剂科质量安全治理目标 (5)二、实施细则 (5)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7)月科室质量安全操纵分析 (8)年度质量安全治理总结及整改打算 (56)科室新业务开展记录 (57)医疗争议分析及整改打算 (58)科室医疗质量操纵小组成员科室质量安全操纵小组成员职责质控组长职责1、全面负责科室质量安全操纵工作,带领小组成员制订科室质量安全治理目标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并记录,及时总结体会,作出整改打算。

2、副组长协助组长搞好科室质量安全操纵工作,在组长不在岗时全面负责科室质量安全治理工作。

质控小组成员职责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治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第一”的观念,保证药品的质量。

2、依照我院差不多用药名目、临床用药需要和药品招标采购的有关规定制定药品购进打算。

3、做好药品的供应工作,药品打算要提早制定,并及时交科主任复核,报主管院长审批,药品购进后及时通知药房领取。

4、药品购进后对药品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不合格药品不得入库。

5、负责各药房领药打算的制定和执行,及时补充库存,保证药品供应。

6、负责毒、麻、精、放药品的治理工作。

7、药品的仓储治理。

保证药品的质量,药库应无假药、劣药。

每月对药库和药房过期失效药品及霉变的药品进行一次清理。

8、药品的购进渠道要严格复查,严防从不正当渠道购进药品。

9、按安全、方便、节约和药品分类存放的原则,整齐、牢固堆垛,五距规范,合理利用仓容,并按规定做好货位色标治理、色标明显。

10、做好效期药品治理工作,严格按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办理出库。

11、因保管不善,造成质量事故的,按医院有关规定办理。

备注:①五距:垛间距不小于10厘米;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屋顶(房梁)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其防范方法探讨

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其防范方法探讨

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其防范方法探讨摘要】目的:对临床用药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针对性防范方法。

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某医院临床用药资料分析,总结和归纳存在隐患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结果:通过分析,临床用药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是药物存储不规范、配伍不合理、药品名问题、患者缺乏用药知识、医嘱不规范等;对此,要规范临床药品的存储、掌握药品通用名和商品名、合理配伍用药、强化医护人员用药意识及加强患者用药宣传。

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临床用药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以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临床用药;安全隐患;防范方法【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087-02Discussion on the safety hidden trouble in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its preventive measures Hu Debo.Xuyong People's Hospital, Xuyong, Sichuan 6464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in clinical use of drugs, and 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hospital in January 2013 ~2016 in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of hidden dangers we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curity risks in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is the main drug store is not standardized, un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drug problem, patients lack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order is not standardized; in this regard, to standardize the clinical drug store, master the generic drug name and commodity name, 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of drugs,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onan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medical staff patient advocacy. Conclus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of clinical drug safety risk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medical services.【Key words】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 hidden danger在临床上,药品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时还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声誉。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应用

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应用

浅析风险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应用【摘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医疗风险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加强医疗风险管理成为各医院管理的热点话题。

药剂科作为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的最后关口,在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治疗中,一旦发生用药事故,轻则延误患者的治疗,重则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与心理损失,因此加强对药品的风险管理,不仅是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总结我院药剂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医院药剂科风险管理的措施,希望对防范用药差错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风险管理;药剂科管理;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评估与识别,采取相对应措施来将其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管理方式,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和风险监控等过程[1]。

医疗机构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概念,而随着最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增多,风险管理再一次成为热点话题。

在医院药剂科,药房审配、药剂调配和发放等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一些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只有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保证药剂科工作的严谨、规范和有序,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药剂科面临的风险因素药剂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在参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医疗风险,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医师未认真审核处方而导致用药风险,如将药物用于禁忌症患者、药物用于非适应症患者、用药方案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电子处方输入有误、用药量错误、数量错误、单位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当、未作皮试、拼音码相同的药物弄混、处方有误、诊断和用药不符等。

其次,药师未认真调剂而产生用药风险,如包装相似的药品弄错、相似品名的药物弄错、品名相同的剂型配错、拼命相同规格配错、浓度调配出错、标签书写出错、药物数量出错和放置位置接近配错等[2]。

最后,因用药交代问题而产生用药风险,如患者姓名呼叫不清,甚至张冠李戴,尤其是名字有谐音的患者,极易发生给药错误;还有的药物使用方法说明不清,患者未能理解药物该如何使用,如口服补液盐冲泡错误、布洛芬混悬液安全阀不能打开、阿莫西林颗粒未用凉开水溶解等。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二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二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药剂科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和药学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其管理内容主要是指对药品采供、药品调剂、药品存储等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微观上的管理)和对药学工作的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宏观上的管理)。

药剂科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如下:一、药剂科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___及任务1.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在院质控科的领导下,成立药剂科质控小组(简称质控小组)。

组长由药剂科主任担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常务)。

各室组质量管理员任组员(负责人与主管药师)。

2.质控小组的主要任务(1)定期(每月)检查、考核全科药品质量、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全科质量与安全标准的落实。

(2)定期(每月一次)检查调剂室和药库毒、麻、精神、贵重等特殊药品管理情况,有无“四无”药品,有无假、劣、过期失效和变质药品。

(3)定期(每月)检查护士工作站药品质量和特殊药品管理情况(主要由药房执行,质控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督导持续性改进情况)。

(4)定期(每月)到临床各科室了解医护人员及病人对药剂工作意见,介绍新药,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不断提高药剂工作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5)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检讨,对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

(6)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对从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员工有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

二、药学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质控指标)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医院工作质量管理考核》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1.调剂工作:各项工作均符合要求(1)门诊处方总数复核率___%.(2)门诊处方合格率≥___%(抽查___张处方)。

(3)住院处方复核率___%,处方双签字率___%。

药剂科高危药品及易误用风险药品管理培训

药剂科高危药品及易误用风险药品管理培训
射,造成患者死亡。 易误用风险药物指存在下列情况的药物:
a. 4、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碱、长春瑞宾、多西他赛、替尼泊苷、依托泊苷、紫杉醇 (二)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定期排查与高危药品外观相似、发音相似的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10%氯化钠 (需稀释使用) 胰岛素制剂(注意监测血糖,区分不同的型号) 调剂室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高危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上架高危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 胰岛素制剂(注意监测血糖,区分不同的型号) 护理单元高危药品实行定量管理,每日核对,严格交接,由治疗护士负责。 (四)护理人员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且行双人复核,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羟基脲、吉西他滨、卡培他滨 同一药品不同规格
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三)临床药师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平阳霉素 2 急诊抢救患者时比较繁忙,未双人复核。
二、高危药品的危害性 肝素钠注射(根据凝血时间调整剂量)
案例:10%KCL误为50%葡萄糖致人死亡 各护理单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整改。
库铵;
• 三、细胞毒化药物: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环磷酰胺、卡 铂、顺铂、丝裂霉素、阿柔比星、奥沙利铂、吡 柔比星、表柔比星、异环磷酰胺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氟尿嘧啶、 甲氨蝶呤、羟基脲、吉西他滨、卡培他滨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平阳霉素
4、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长春新碱、高 三尖杉酯碱、长春瑞宾、多西他赛、替尼泊苷、 依托泊苷、紫杉醇
• 药品外观相似 (看似)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一、引言药剂科作为医院的重要一环,负责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确保医院的药品供应、配送和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2)加强药剂科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发生。

(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药物治疗安全。

2. 原则(1)质量优先:以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和服务为目标,不断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科学管理: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工作规范。

(3)持续改进:定期进行药物治疗质量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纠正和完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药剂科内部管理1. 岗位责任(1)药剂科长负责药剂科的全面管理工作,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药剂科药师负责药品的采购、验收、存储、配给和发药等工作,并向药剂科长负责。

(3)药剂科药剂助理负责药品的采购跟踪、记录和统计等工作,并协助药师完成配制和发药工作。

2. 药品采购和验收(1)建立药品采购计划,根据临床需求和药品质量要求选择供应商。

(2)采购工作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进行,确保采购程序的合法合规。

(3)对采购的药品进行验收,包括查验药品的批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4)对验收合格的药品,及时进行登记、存储,并做好相应标识。

3. 药品存储和配给(1)建立药品存储区域,按照不同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存储。

(2)确保药品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灯光等符合要求,定期检查和记录药品存储条件。

(3)药品的配给应按照医嘱要求进行,确保药品的正确配给和用量准确。

(4)配制药品时,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控制配药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药品混淆的风险。

4. 药品发药和退药(1)发药前应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确保发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探析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探析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探析摘要】目的:研究药剂科做好高危药品管理对保证用药安全的价值。

方法:我院药剂科从2017年1月开始对高危药品进行安全管理,将管理后一年的效果与安全管理开展前一年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用药安全情况。

结果:实施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后没有出现药品错用以及摆放不当情况;管理实施前副作用发生率5%,实施后发生率0.5%,P<0.05。

结论:药剂科做好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能够减少错用药物情况,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366-01高危药品具体指的是药效明显,作用发挥迅速,不过如果出现用药错误却容易导致严重不良情况出现,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医院做好高危药品的管理对于保证临床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是药剂科针对高危药品开展的一类管理措施,本研究具体对比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实施前后用药安全情况。

1.资料及方法1.1 基础资料我院药剂科从2017年1月开始对高危药品进行安全管理,将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视作观察组,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视作对照组,两组均有10名工作人员,其中观察组选取患者200例,包括120例男以及80例女,年龄平均(39.28±15.36)岁;对照组选取患者200例,包括115例男以及85例女,年龄平均(38.59±15.14)岁。

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药剂科对高危药品进行了以下管理:(1)重视药剂科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关于高危药品的知识培训,增加药剂科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医药法规相关知识的了解,提升风险意识,提升对安全用药的重视程度。

(2)正确存放药品:高危药品要置于单独的专门药柜中存放,针对必须冷藏保存的高危药品要配备冰箱进行存放。

药剂科应用危机管理在防范用药差错中的应用价值

药剂科应用危机管理在防范用药差错中的应用价值

药剂科应用危机管理在防范用药差错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为了探析药剂科中应用危机管理在防范用药差错中的价值情况。

方法选取某医院一段时间内在药剂科中实施危机管理的效果情况,并选择100名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其中采用危机管理的患者有50名,作为实验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采用管理方法后用药差错的发生率情况和两组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采用危机管理的实验组患者用药差错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p<0.0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对照组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却要低于实验组患者,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药剂科中应用危机管理可以规范用药情况,并且减少用药差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药剂科;危机管理;应用价值;防范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水平越高,医患关系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提高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推动医疗机构实现良好的发展。

在医院中药剂科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科室,一旦对患者的用药发生错误,将会出现非常的危机,另外,药剂科也是医疗纠纷时常发生的地区。

所以,针对药剂科进行危机管理是提高药剂科药品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缓解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本文针对药剂科中应用危机管理防范用药差错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研究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了某医院在一段时间内药剂科接受危机管理和常规管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

其中采用危机管理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常规管理的为对照组。

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1人,女性患者为49人,平均年龄为(55.4±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的差距,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研究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用药管理,患者在用药期间,医护人员遵医嘱来对患者进行用药,在用药之前检查患者和药品是否吻合,患者用药的剂量,种类,使用方法等等,在符合用药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用药。

MicrosoftPowerPoint-药剂科风险管理

MicrosoftPowerPoint-药剂科风险管理

临床用药风险管理探讨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100730)李大魁Email. dklee@05 July 2008 Chongqing医疗风险管理起因•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 甚至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国际公认“医疗风险无处不在”, 它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热点张英洁.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 年第2 期2008-7-15dklee2医疗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风险管理: “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 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医疗风险管理: 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方法:它是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分析, 寻求医疗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程红群.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 (1) : 094-095 2008-7-15dklee3实用医疗风险定义可以把医疗风险理解为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由上述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诉讼等程红群.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 (1) : 094-095 2008-7-15dklee4医疗风险管理(RM)与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assurance TQA)差异•TQA 以确保医院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为目的;•RM 则通过尽量避免赔偿责任、减少纠纷关联费用的手段, 保持高水平的医疗;•TQA与损害赔偿责任完全无关的单纯提高医疗水平的活动, 不属于RM;•RM 主要着眼于法律或裁判上的要求而提高医疗水平程红群.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 (1) : 094-095 2008-7-15dklee5医疗风险管理过程•医疗风险的识别•医疗风险的评估•医疗风险的处理•医疗风险管理效果评价2008-7-15dklee6美国JCAHO制定的患者安全目标-1(由于翻译的原因,个别语句不通顺)①改进病人的确认准确性②改进照护者之间沟通的能力③复述、口述或电话命令药物诊疗和危急值的测试结果报告④不使用缩写⑤测量而且估定报告危急值的测试结果⑥改进药物的治疗的安全⑦除去来自病人区域的电解物⑧标签与容器的分类,及区分消毒与没消毒第九届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2008.3 无锡2008-7-15dklee7美国JCAHO制定的患者安全目标-2(由于翻译的原因,个别语句不通顺)⑨减少与传染保健有关的传染危险⑩遵从手卫生保健指导方针⑾持续性地医疗照顾、正确完善药物治疗⑿准确的给予药物治疗时间、准确的停止药物治疗时间⒀减少病人的伤害起因于跌倒⒁落实管理计划(流程,避免错误的位置、错误的程序、错误的手术)⒂手术前的确认程序、标记手术位置、术前暂停⒃安全危险的识别第九届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2008.3 无锡2008-7-15dklee82007 CHA 患者安全目标1、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医院药剂科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探究

医院药剂科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探究

医院药剂科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药剂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本项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90例;参照组行常规管理措施,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风险管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药品滥用、过期、损坏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后期发现药品滥用、过期、损坏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对药剂科的护理满意度为97.8%显著较高于参照组86.7%(P<0.05)。

结论:对药剂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其显著改善了药剂科的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药剂科;风险管理;满意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本项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90例,其中本院药剂科成员在研究期间无人员变动。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占52例,女性占38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7.16±14.53)岁,参照组患者中男性占50例,女性占40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46.58±13.41)岁,两组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均自愿参与该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执行常规管理措施,与往常药剂科工作相同,规范拿药,整理药房等。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风险管理措施。

具体管理事项包括:①由药剂科主任担任风险管理小组的组长,并选取经验丰富且责任心较强的药剂师为小组成员,并对风险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风险小组需一一查看药剂科的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风险事件详细记录并提出整改措施,为了提升药剂科的工作效率,可应招一些学历高、素质高、能力高的人员,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可进一步强化药剂师的专业能力。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_[全文]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_[全文]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王汝静, MD, FACC, FRCP药品安全部门总监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议程由制药公司准备药品风险管理计划(RMP)什么是RMP?怎样、何时及谁准备RMP?制药公司和政府法规部门合作发展RMP项目(包括全球和当地的RMP) 。

制药公司应清晰明了地将药品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政府法规部门和医疗机构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实施RMP。

药品风险的来源已知风险可避免的无法避免的药品缺陷仿冒制品可预防的AEs损伤或死亡其他的不确定因素潜在的、未知的风险缺失信息,如人种、年龄、性别、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用药错误James Nickas, Pharm3></a>.D Genentech不同的问题,应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

制定RMP的理论依据所有药品都有副作用,因此上市后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安全地使用。

药品的风险/收益首先在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可以对其进行风险测定;其次,在上市后RMP 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确定药品的安全性。

RMP能确保对上市后药品持续的安全监测和实施RMA (药品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从而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RMP是什么?RMP是一份文件,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安全详述。

罗列了已知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和缺失信息。

进一步评估药品安全的药物安全监测。

第二部分:RMA 的总结,监测RMA成功的方法。

根据新的安全信息,计划更新的RMP。

安全详述是一份对药品现有的所有安全信息的综述,它包括了临床前期、临床研究期和上市后的药品安全数据(可以来自自发报告、文献检索、IV期临床研究和药品流行病学研究)。

它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对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描述。

它概述了药品由于其药理特性而潜在的、可能的危险因素,药品潜在的安全讯号及已知的同类药品的安全问题。

它罗列了药品目前尚缺的在某些特定人群的用药信息(包括年龄, 性别, 孕期, 哺乳期,人种)、合并其他疾病信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 及合并用药信息。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摘要】一些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的过程当中,往往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并且高危药品常常用于高危患者虽然对高危药品的利用率没有其他的治疗性药物利用率高但是如果在临床使用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失误的情况,往往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从轻来说,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如果更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药剂科对高危药品的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各种失误,药品质量不合格等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问题,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提高药品管理人员和相关的医护人员对用药方法禁忌等一些方面的了解。

因此,本文将主要对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展开相应论述。

【关键词】药剂科;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正文】高危药常常被用于患者处于病情高危的时刻,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相较于常的治疗性药物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与其他治疗建议常用药相比,高危药品的用药过量情况相对来说较少。

但是如果要是真的出现用药事故的情况,那么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对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以及临床应用药剂量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药剂科中的药品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对高危药品进行更好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高危药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在临床应用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应用到患者身上,同时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一种保障。

一、药剂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药品未分类根据相关的科学调查表明,药剂科在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没有对高危药品设置专门的采药柜和药架进行分类管理,并且一些高危药品需要冷藏来进行处理,根据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实际储藏的过程当中,也难以达到相关的规定,因此这往往就会在高位药品使用的过程当中,对其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因为药剂科中药品摆放空间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需求,有一部分高危药品的标签条目等,还存在缺失的情况,等等一些情况都是当今药剂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2药品标识有问题高危药品相对于其他的药品来说,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但是在药房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过程当中,并没有摆放一些警示牌,对禁忌药物做出一些约束,这就有可能在临床用药的过程当中出现药品使用不当的可能,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还有可能降低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发布时间:2022-05-23T03:24:03.9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5期作者:孙亚梅[导读] 目的:研究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及实践方法。

方法:研究科室为我院的药剂科,而观察对象为药德惠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吉林长春 130300【摘要】目的:研究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及实践方法。

方法:研究科室为我院的药剂科,而观察对象为药剂科的工作人员,一共10名。

药剂科中的工作人员要参加药品安全风险管理培训,并在2020.11月-2021.11月完成对药剂科高危药品的管理,并将管理结果和2019.10月=2020.10月管理情况对比,分析管理前后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高危药品摆放等。

结果:经药剂科管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高危药品摆放错误率均显著低于管理前,说明药品安全风险管理存在价值。

结论:通过药剂科对高危药品的强化管理,会让高危药品在摆放、运用上更加合理、规范,直接降低了药物错用现象的发生概率,确保患者整体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探索;实践所谓高危药品,其指的是药理作用迅速,如果出现了用药失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1]。

而医疗机构应切实保障好患者的用药安全,医院的药剂科更是要加强对高危药物的管理,确保高危药物的使用安全。

近些年,全新的药品安全风险管理概念被提出,其中涉及到多学科内容,可通过各种管理措施的运用,确保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高危药品管理的效率及质量[2]。

基于此,本研究中把药品安全风险管理用到了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之中,现把取得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药剂科中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在23-49岁之间。

将管理结果和2019.10月=2020.10月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情况对比,研究2020.11月-2021.11月的高危药品使用及管理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效模式 及影响因 素?

纠正措施
7、拟定改进策略
(1)进行开会讨论及查阅文献
(2)制定停电应急预案并组织培训演练 (3)药剂科不良事件RCA分析 (4)应用FMEA及QCC手法降低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 (5)应用PDCA进行处方(住院医嘱)点评工作模式质量持续改进 (6)修改药剂科退换药制度,下发医院文件 (7)制定过期/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8)每次全科业务学习对科室成员进行教育,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分 工
组建团队、主持会议、分配改进任务、 形成并实施制度等 制定计划、监督工作进展 住院部药房的原因分析与实施改进 中药房的原因分析与实施改进 门急诊药房的原因分析与实施改进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落实措施
肖林林
刘家旭 何 刘 勇 华
主管药师
主管药师 主管药师 主管药师 主管药师 主管药师 主管药师 主管药师 药师 主管药师
40.75 药品采购 抓住重点 药品不良反应 38.52 优先改进 分析报告 抗菌药物的管 理 药品的储存 患者及家属的 投诉处理 药品验收 患者的依从性 用药咨询窗口 37.31 36.11 35.49 34.15 34.05 33.95
制表人:王丽芳
6、根本原因分析(鱼骨图)
环境
地面卫生差 不同药品摆放太近 环境嘈杂 灯光昏暗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脱岗
沟通不到位,团队精神差 打印落单 责任心不强
药房面积小
大件药品堆 放杂乱
护理员态度 差,不排队
实习生独立工作 人员少工作量大 追求速度
无培训
注意力不集中 服务态度差 知识储备不够
取药窗口过大
继续学习上进心不强
奖惩制度执行不力 一品两规 无货位号管理 药品包装相似 无差错登记制度
无审核医嘱 过程 电话线路少 易混药品无醒 目标识 装药用箱子不够多 打印纸等耗材不 能及时送达
药剂科风险管理 与对策实施
项目编号:2016-HVA-21 实施时间: 2015.10-2016.11 汇报科室:药剂科 汇 报 人:王丽芳
背 景

国际公认“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它贯穿诊断、治
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风险管理,不仅关系到医疗机构
规避医疗纠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安全——
管理工具简介
1.确认问题,组建团队 2.分析可能发生的危害
P
3.计算危害相关风险值
4.制定改善计划
D C A
5.实施计划与措施 6.效果检查 达到目标
是 否
7.对实施结果总结分析 8.未解决问题转入下一循环
1、确定主题
主题:由药剂科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控小组,经讨论
拟定主题:药剂科风险管理与对策实施。
What 主题 Why RPN值 排名前六 无货位号 管理 西 药 房 调 剂 发 生 错 误 易混药品 无醒目标 识 知识储备 不足 How 对策方案 实行货位号管理 对于听似看似、高危药 品贴上明显标识。 分批次送所有年轻药师 外出进修 加强科室内部业务学习 对于发现调配错误或错 误处方者给予奖励,调 配错误实施者给予惩罚 。 对调剂错误或引起医疗 纠纷这给与待岗处理 无自动摆 药机 引入自动摆药机 可 行 性 48 46 评价 迫 切 性 39 35 经 济 性 46 42 得 分 133 123 采 纳 Who 负责 人 肖林 林 刘华 When 实施 日期 2015.12 2015.12 Where 地点 对策 编号
4.15.8.2 对药剂科有明确的 质量与安全控制指 标,科室能开展定 期评价活动,解读 评价结果,持续改 进药事管理工作。
【C】 1.对药学部门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2.科室开展定期评价活动。 3.相关人员知晓本科/室/组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 标要求。 【B】符合“C”,并 科室每季度对落实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进行分 析、评价,结合医院药物安全性监测的结果,提 出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1.主动征求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外部评价。 2.临床科室和患者满意度高。
管理工具简介
灾害脆弱性分析(Hazard Vulnerability Analysis,HVA)
灾害脆弱性分析是对易受危险侵袭的方面进行查找和确定,判断哪种 灾害?影响的程度如何?同时考察和分析人们对这种灾害的抵御力如何
?可能造成多大的生命、财产或经济损失?
找出最薄弱的环节,采取相应预 防和应对措施,以减少和降低损 失。
目标:明确药剂科存在的各种风险及需要优先采取措施
应险评估团队
小组内部培训
积极学习HVA的应用
团队成员及分工
姓 名
王丽芳 曾纪荣 吴 坚
职 称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药师
职 务
药剂科主任(组长) 药剂科副主任(副组长) 药剂科副主任(副组长)
【C】 1.由科主任和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 管理小组负责药学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2.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 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检讨,对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 全进行总结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 【B】符合“C”,并 1.对从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员工有质量管理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 2.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 果,提出整改建议。 【A】符合“B”,并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药事质量管理改进工作。
药品的质量:药品采购与供应、过期药品、近效期药品、退换药 药品的调剂:门急诊药房、住院部药房、中药房 药品的使用:调剂药师、临床药师、医生、护士 投诉的处理:窗口发药、出院带药、院内同事 突发事件:停电、火灾、盗窃、毒性药品暴露
文献查询
学习比较各种文件
4、团队进行风险评价
HVA评分标准
可能性( PROBABILI TY) 事件 严重性(SEVERITY) 人力 影响 资产 影响 运营 影响 准备 工作 内部 响应 外部 响应
工作任务繁忙, 时间不充裕
员工学习培训不足
手麻系统未 投入使用 HIS系统 不完善
被处罚医生 抱怨大 用药查询软 件不完善 用药查询软件 配备不全和 未及时更新 工作环境嘈杂 工作环境欠佳 工作空间狭小
处 方 医 嘱 点 评 工 作 发 生 风 险
/
系统
环境
决策树分析
问题点 是否为 关键 点? 是 止 RPN排 名第1 是 失效能 否有效 控制? 是 否
认真学习评分细则,准确拿捏
制作风险评估表
可能性 (PROBAB ILITY) 严重性(SEVERITY) 人力 影响 资产 影响 运营 影响 准备 工作 内部 响应 时间、 效率、 资源 0=无/不 适用 1=高 2=中 3=低/无 外部 响应
事件
RISK值 医院/互助 员工和供给
0=无/不 适用 1=高 0~100% 2=中 3=低/无
住院药房组长(质控员)
中药房组长 门诊药房组长 新院药房组长 门诊药房副组长 住院部药房副组长 临床药学室组长 质控室组长 药品采购员 临床药师
李芳伶 李 赖 霖 珺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落实措施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落实措施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落实措施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会议记录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落实措施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PPT制作 原因分析、参与改进、统计数据
发生的 可能性
0=无/不 适用 1=低 2=中 3=高
死亡或受 物质上损 伤的可能 失和损坏 性 0=无/不 适用 1=低 2=中 3=高 0=无/不 适用 1=低 2=中 3=高
对运营 的干扰
0=无/不 适用 1=低 2=中 3=高
预案 0=无/不 适用 1=高 2=中 3=低/无
得分
药品质量出现风险 药品采购 药品验收 药品储存 过期/近效期药品 退换药 药品的搬运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
第四章十五节 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4.15.8 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
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岗位职责与质量安全指标,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 制度,定期通报医院药物安全性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监 测的结果。
4.15.8.1 由科主任和具备资 质的人员组成的质 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负责质量与安全管 理工作。
检查实施效果 检讨和改进
王丽芳 赖 珺
3、分析可能发生的危害
一、药剂科风险因素
管理因素: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惩罚不力 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空间狭小、物品摆放杂乱
人员因素:服务意识差、专业知识欠缺、培训不够、人员缺少
设备因素:设备陈旧、软件更新慢、耗材缺乏
二、药剂科可能发生风险的方面与环节
薛小燕 吴君伟 廖晓飞
刘宗炎
药师
临床药师
项目进度表
时间 活动项目 确定主题 组建团队
10 月
15年
11 月 12 月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16年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团队会议 负责人 王丽芳 王丽芳 地点 主任办公室 老年活动中 心 临床药学室 临床药学室 临床药学室 临床药学室 住院部药房 临床药学室 主任办公室 工具手法 /图表
改进计划
计划内容
制(修)订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学习、培训 制定退换药制度 落实措施 标准实施 效果检查
完成时间
4月1日-4月31日 6月1日-7月8日 6月9日-6月11日 7月12日 7月13日-11月16日 11月20日
责任人
肖林林 赖 何 珺 勇
王丽芳 各部门 护理部
降低西药房调剂差错策略备选方案
死亡或受 发生的可 物质上损 对运营的 伤的可能 能性 失和损坏 干扰 性
预案
医院/互助 时间、效 员工和供 率 给
0=无/不适 0=无/不适 0=无/不适 0=无/不适 0=无/不适 0=无/不适 0=无/不适 用 用 用 用 用 用 用 1=低 1=低 1=低 1=高 1=高 1=高 得分 1=低 2=中 2=中 2=中 2=中 2=中 2=中 2=中 3=高 3=高 3=高 3=高 3=低/无 3=低/无 3=低/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