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fd51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2.png)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家庭、爱亲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全家福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绘画全家福时,能够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让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意义。
2. 讲解:教师讲解绘画全家福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家庭成员的表情、动作,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全家福的步骤,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绘画。
4. 练习:幼儿自主绘画全家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让幼儿懂得珍惜家庭,爱护亲人。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幼儿对全家福的描述和表达,评估他们对全家福意义的理解和家庭观念的树立。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和作品,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情感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评估他们对家庭情感的认同和珍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可以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的作品展示,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增进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2.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并简单绘画出家庭成员的特征,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51f97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5.png)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全家福的概念,知道全家福是家庭成员的合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家庭成员的形象。
4.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在画全家福时创造性地表现家庭成员的动态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全家福的概念和意义。
2. 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关系。
3. 简单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4. 创造性地表现家庭成员的动态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全家福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家庭成员的模板或范例,供幼儿参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全家福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关系。
2. 讲解:教师讲解全家福的概念和意义,让幼儿理解全家福是家庭成员的合影。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家庭成员的形象,讲解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4. 创作:幼儿根据家庭成员的模板或范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全家福。
5. 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幼儿向大家展示并讲解自己的全家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全家福时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方面的进步。
3. 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幼儿的美术作品展示活动,让家长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2.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并用自己的方式将家庭成员画出来,下次上课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关系?2. 教师在示范环节是否清晰讲解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3. 教师是否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作全家福时表现出独特的动态和情感?4. 教师是否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八、教学建议:1. 在导入环节,可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的全家福,增加互动和参与感。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https://img.taocdn.com/s3/m/d3d1d8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c.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三章《可爱的家人》,详细内容为通过绘画全家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家人的外貌特征,培养幼儿对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家人的外貌特征,提高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和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描绘家人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对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照片、绘画材料(画纸、彩笔、水粉等)。
2. 学具:绘画材料(画纸、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全家福照片,让幼儿观察家人的外貌特征,引导幼儿说出家人的名字和关系。
2. 讲解绘画全家福的方法(5分钟)介绍绘画全家福的基本步骤,如先画轮廓,再涂颜色等。
3.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绘画全家福,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幼儿动手绘画(10分钟)幼儿按照示范步骤,开始绘画自己的全家福。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家福》2. 板书内容:(1)家人的外貌特征(2)绘画全家福步骤(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画自己的全家福2. 答案:见幼儿绘画作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绘画全家福,让幼儿观察和描绘家人的外貌特征,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室,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2)开展“我心中的全家福”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恩之情。
(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绘画,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b36c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2.png)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生活》,详细内容为《全家福》。
通过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家庭的成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绘出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能够表达出对家庭成员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全家福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出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达出对家庭成员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全家福图片、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等)、展示板。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如爸爸的高鼻子、妈妈的卷发等。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全家福的意义,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情感。
(2)教师示范如何描绘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如线条、颜色等。
3. 幼儿绘画实践(10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用线条描绘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水彩为绘画作品上色,教师提供及时反馈。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家福》2. 板书内容:(1)全家福的意义(2)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3)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为自己家庭成员画一幅全家福,并用色彩为作品上色。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绘画表现,针对不同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cf95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e.png)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案1、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案活动目标: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美。
2、观赏全家福能简洁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的力量,并能依据所观看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沟通。
5、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活动预备: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活动过程:一、观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观赏几幅全家福。
1、观看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学一学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美。
2、提问:小朋友,你们家有几口人?请你来介绍自己的家吧?你发觉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相互观赏、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福。
四、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导语:我们全家福假如能有个相框就更美了?1、熟悉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日我们一起为照片做一个美丽的相框,用什么来装扮相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把美丽的圆形和三角形纸片粘贴在相框上,这样我们的相框才更美丽。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想一想使用浆糊是我们应当留意些什么?五、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1、活动延长:可以将幼儿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爱我的家”话题墙,引导幼儿观赏。
2、关注学习品质: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
教师在引导幼儿观赏全家福时,应留意激发幼儿主动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仔细完成制作。
2、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全家福教案活动目标: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美。
2、观赏全家福能简洁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的力量,并能依据所观看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沟通。
5、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活动预备: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活动过程:一、观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https://img.taocdn.com/s3/m/cf97fe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d.png)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模仿,培养学生对全家福的兴趣和喜爱。
2.通过绘画,表达学生对家庭的感情和对家庭成员的关爱。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教学画板、彩色纸、彩色笔。
2.学生墙上的全家福照片。
3.幼儿音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和学生一起欣赏,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家庭中的家庭成员,以及对家庭的感受。
Step 2:学习绘画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全家福的一些基本技巧,例如绘制人物形象、调色等。
教师可以使用教学画板和彩色纸,向学生展示不同绘画风格的全家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Step 3:创作全家福教师让学生使用彩色纸和彩色笔,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和想象力,绘制自己的全家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引导,例如让学生考虑家庭成员的特征和表情,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Step 4:展示和分享当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讲述自己作品中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并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想法。
Step 5:练习音乐教师可以播放幼儿音乐,与学生一起跳舞或唱歌,营造欢乐的氛围,加深学生对家庭的温暖感受。
Step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绘画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强调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与家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Step 7:作业要求学生用纸和笔绘制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全家福,并写一段自己对家庭的感受。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去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中观察、欣赏和讨论其他艺术家的全家福作品,加深学生对全家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3610c9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2.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家人》,详细内容为绘制全家福。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家人的特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绘画兴趣,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概念,认识家人的外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爱,懂得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家人的外貌特征,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激发幼儿对家庭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人的外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家人的外貌特点,并在画纸上表现出来。
(2)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制全家福。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
(2)教师与幼儿共同反思本次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全家福概念及家庭成员2. 观察家人外貌特点3. 绘画技巧:线条、颜色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为自己家人绘制一幅全家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家人的外貌特点,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提高绘画技能。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家人,了解他们的喜好、习惯等,为下次绘画课程做好准备。
3.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创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https://img.taocdn.com/s3/m/1b59f7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b.png)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1.了解“全家福”是一种家庭合影的形式。
2.认识并利用简单的线条,画出简洁而形象的人物形象。
2.技能与能力1.通过练习,掌握线条表现人物形象的技巧。
2.灵活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人物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家庭合影的情感态度。
2.激发学生对家庭、父母、祖辈等亲情的感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练习,掌握线条表现人物形象的技巧。
2.灵活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人物的特征。
2.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好线条和形状表现人物形象的技巧。
2.发掘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感知,创造生动的画面。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学内容1.讲解“全家福”是一种家庭合影的形式。
2.练习画出人物的轮廓。
3.练习画出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
4.练习线条的表现。
2.教学步骤1.教师会先简单介绍什么是全家福。
2.老师会拿出一些全家福的实例,让学生们自己看。
3.让孩子们用铅笔画出人物的轮廓。
4.让孩子们画出人物的五官。
5.然后,让孩子们练习线条的表现。
6.在画板上,展示孩子们画的全家福,和全班一起欣赏、比较,展览板上的全家福画作。
7.最后,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画的全家福带回家好好保存。
四、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给出以下五个等级的评价:1.优秀:能够独立完成画作,五官形象完整,线条简洁而又生动。
2.良好:五官形象基本完整,线条表现较为简洁。
3.及格:五官形象基本完成,线条表现略显复杂,但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
4.不及格:五官表现不太完整,线条表现不够流畅。
5.未完成:未按时完成或未完成作品。
2.教学改进1.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练习加深学生们对线条表现人物形象的理解。
2.老师可以结合全家福的特点,引导孩子们发掘生活中的家庭爱、亲情、责任等。
五、教学反思1.教师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2.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画人物比较生疏,需要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示范,来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画画的技巧。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教案《全家福》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教案《全家福》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fd6ec8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3.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教案《全家福》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可爱家人》,详细内容为引导幼儿观察家人特征,通过绘画表达对家人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家人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绘画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情感,提高他们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家人特征,并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绘画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照片、画纸、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家人外貌特征,让幼儿分享他们和家人之间趣事,激发他们对家人情感。
2. 例题讲解(5分钟)展示一张全家福画作,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引导幼儿关注家人之间互动和表情。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分发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2)引导幼儿按照例题,先画出家人轮廓,再填充颜色。
3)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4.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全家福2. 绘画步骤:1)画轮廓2)涂颜色3. 注意事项:关注家人之间互动和表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为家人画一幅全家福,并写上祝福语。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水平,可适当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每个幼儿成长。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全家福画作,增强亲子关系,提高幼儿家庭观念。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丰富他们美术表现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细节对于确保教学效果和幼儿学习体验至关重要。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0e1b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c.png)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意义,学会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的特点。
难点:帮助幼儿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爱。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家庭成员的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全家福的意义,让幼儿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制全家福,讲解绘画的技巧。
4. 创作: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绘制自己的全家福。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全家福绘画作品。
2. 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家庭观念的认识。
3. 搜集幼儿的作品,对作品的创意、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2. 开展家庭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全家福作品,讲述家庭故事。
3. 举办家庭摄影展,展示幼儿与家人的温馨瞬间,强化家庭观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的爱。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需求,给予个体化的指导和关爱。
八、教学评价表:序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 观察能力能否观察到家庭成员的特点A:能B:稍能C:不能2 动手能力绘画技巧和作品完成度A:好B:一般C:差3 创造力作品创意和想象力A:丰富B:一般C:缺乏4 家庭观念对家庭意义的理解和表达A:深刻B:一般C:模糊5 沟通能力课堂参与和作品分享A:积极B:一般C:被动九、家长沟通建议:1. 请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参与家庭活动。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c22c9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0.png)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课程,具体章节为《我们家人》。
详细内容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和描绘自己家人,进而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解自己家人,学会关爱和尊重家人。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帮助幼儿建立初步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家人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照片、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他们观察并说出照片中人物关系和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人,解家人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以教师自己全家福为例,示范如何描绘家人特点,如发型、衣着、表情等。
3.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1)分发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想法描绘自己家人。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作品,并介绍自己家人。
(2)组织幼儿进行“猜猜我是谁”游戏,增强他们对家人特点认识。
(1)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关爱家人。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全家福2. 内容:(1)家人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2)如何描绘家人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全家福答案: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和理解,完成一幅全家福绘画作品。
2. 家园联系:(1)让家长解本次教学活动内容和目。
(2)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绘画过程,共同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家人认识和描绘表现出较高兴趣。
(2)部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d03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a.png)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全家福的定义和意义2. 家庭成员的识别和特点3. 全家福的制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意义,学会制作全家福。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发挥创造力,制作出富有特色的全家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全家福图片、家庭成员的图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全家福的认识和感受。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全家福的定义和意义,介绍家庭成员的识别和特点,示范全家福的制作方法。
3. 动手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家庭成员的图片,观察特点,发挥创造力,制作属于自己的全家福。
4.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制作全家福的喜悦。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全家福的意义,反思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评价幼儿对全家福的认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如创意、颜色搭配、画面构图等。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开展家庭主题的游戏、故事分享等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家庭,增进亲子关系。
2.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增强家园合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创作,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需求。
2. 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理解和掌握全家福的意义。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70f8b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b.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课程,章节为《可爱的家人》。
详细内容为: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温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全家福照片、绘画材料(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示例作品。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全家福照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并介绍家庭成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自己的全家福为例,讲解绘画步骤。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画边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指导幼儿按照绘画步骤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全家福》2. 绘画步骤:(1)画家庭成员的轮廓(2)描绘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3)为画面添加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全家福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画出自己的全家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全家福,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庭成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绘画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的喜好、性格特点,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游戏。
(2)开展“我心中的全家福”主题活动,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表现家庭和睦、关爱家人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1)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1)](https://img.taocdn.com/s3/m/554925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c.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家的温暖》中的第一节《全家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家人的认识和情感。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学习使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创作一幅以全家福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学会关爱家人。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学会关爱家人;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全家福图片、画笔、颜料、画纸、调色板、投影仪等。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全家福为主题,现场示范绘画过程。
(2)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观察外貌特征、如何调色、如何使用画笔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开始绘画自己的全家福。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完成绘画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教师邀请其他幼儿欣赏并评价作品。
(2)教师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家福》2. 板书内容:(1)全家福图片(2)绘画步骤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为家人画一幅全家福,要求画中有爸爸、妈妈和自己。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绘画表现为评价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e7bb18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2.png)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家的美好》,详细内容为《全家福》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家庭的美好,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让幼儿掌握绘画全家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并将其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照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让幼儿谈论自己的家庭,激发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2. 讲解:讲解全家福绘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 示范:教师现场绘画全家福,边画边讲解,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4. 实践:幼儿动手绘画自己的全家福,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家福》2. 板书内容:(1)家庭成员:爸爸、妈妈、我(2)绘画步骤:观察、想象、描述、绘画(3)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全家福,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家庭。
2. 答案示例:全家福绘画作品(见附件)描述:我的家庭很温馨,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们经常一起出去玩。
今天我画的全家福,希望大家喜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和绘画技能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一次“我心中的美好家庭”主题活动,让幼儿用绘画、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家庭的热爱。
小班美术活动《全家福》教案
![小班美术活动《全家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f5d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d.png)
小班美术活动《全家福》教案小班美术活动《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活动《全家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美术活动《全家福》教案篇1活动目标: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蜜。
2、欣赏全家福能简单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
活动过程:一、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欣赏几幅全家福。
1、观察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学一学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
2、提问:小朋友,你们家有几口人?请你来介绍自己的家吧?你发现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福。
四、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导语:我们全家福如果能有个相框就更美了?1、认识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为照片做一个漂亮的相框,用什么来打扮相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把漂亮的圆形和三角形纸片粘贴在相框上,这样我们的相框才更漂亮。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想一想使用浆糊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五、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1、活动延伸:可以将幼儿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爱我的家”话题墙,引导幼儿欣赏。
2、关注学习品质: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
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全家福时,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认真完成制作。
小班美术活动《全家福》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描绘全家人在一起的感人场面,表现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55d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d.png)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
难点:让幼儿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
2. 学生准备:自己的生活照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全家福的意义。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如何用画笔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演示绘画步骤。
3. 实践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用自己的画笔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
4. 作品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实践操作环节,有些幼儿可能对绘画技巧掌握得不够好,教师应该在课后积极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教师也应该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对家人的感情表达,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家庭和亲情。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学校,与幼儿一起制作全家福画作,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给予积极评价。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幼儿相应程度的指导。
2. 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不要过分限制幼儿的绘画风格。
3. 在作品展示环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家庭故事。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https://img.taocdn.com/s3/m/e6b2e7d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6.png)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1.了解全家福的概念,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理解画画的过程,学习如何使用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习如何使用画笔、水彩和颜料盘等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2.能力目标:1.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美术作品的独立审美能力。
2.发展学生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美好情感,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2.让学生从画画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全家福的概念,在绘画中表达对家庭的感情。
2.教授绘画技巧,让学生掌握涂色、线条等基本技能。
3.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绘画过程中允许他们有自由发挥。
2.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不会掌握正确的涂色和画出清晰的线条。
2.难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表达对家庭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全家福的概念及意义介绍。
2.绘画基础知识、使用绘画工具和技巧的讲解。
3.授课绘画,让学生画出属于自己的“全家福”。
2.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全家福的概念在教学前,介绍全家福的概念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使用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在教室的墙上贴出真实的全家福图片,拉近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绘画基础知识及工具讲解在学生真正开始绘画之前,需要对一些基本的知识进行讲解。
讲解内容包括颜色搭配、画笔的使用、水彩的技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颜料盘、调色板等绘画工具。
步骤三:画出自己的“全家福”让学生使用所学技巧和方法画出自己的“全家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取得创造性的表达和探讨。
同时,作品的充分展示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评估评估目的:1.全面检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发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不足。
2.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吸取教学经验。
评估方法:1.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设计出定量和定性两种评估方法。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b7a076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5.png)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幼儿园小班美术课程,章节为《全家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运用彩泥进行创意制作,以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家庭成员外貌特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彩泥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运用彩泥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将家庭成员的特征巧妙地运用到彩泥作品中,提高作品的创意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成员的照片、彩泥、画纸、彩笔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彩泥、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彩泥创作家庭成员的形象,边讲解边示范,让幼儿充分理解创作方法。
3. 创意制作:幼儿根据家庭成员的特征,运用彩泥进行创意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幼儿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共同选出优秀作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彩泥创作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运用彩泥创作一幅家庭成员作品。
2. 答案:幼儿完成的家庭成员彩泥作品,能够体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创意新颖,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照片,观察家人的外貌特征,尝试用彩泥创作家庭成员作品。
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师展示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活动目标:
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蜜。
2、欣赏全家福能简单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
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
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欣赏几幅全家福。
1、观察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学一学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
2、提问:小朋友,你们家有几口人?请你来介绍自己的家吧?你发现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福。
四、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导语:我们全家福如果能有个相框就更美了?
1、认识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小班教案/xiaoban/】。
今天我们一起为照片做一个漂亮的相框,用什么来打扮相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我们把漂亮的圆形和三角形纸片粘贴在相框上,这样我们的相框才更漂亮。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们想一想使用浆糊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可以将幼儿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爱我的家"话题墙,引导幼儿欣赏。
2、关注学习品质: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
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全家福时,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认真完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