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破坏了广播电视报的竞争力
中纪委严查广电腐败四大“潜规则”
中纪委严查广电腐败四大“潜规则”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10期“通常,一家电视台的采购主管不会只接受一家制作公司的行贿,比如去年辽宁广播电视台原节目购销中心主任李宏非法受贿案,就牵扯出几十个电视剧发行人被叫去问话。
”近日,中纪委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检组组长李秋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不是清水衙门”,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并表示中纪委今年将进行深入调查。
广告“排队”有黑幕广告经营一直被认为是广电领域贪腐的重灾区之一。
从安徽广电贪腐案中就可见一斑。
2月10日,安徽省检察院官方微博证实,已对安徽广电副台长赵红梅立案侦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赵红梅的问题可能就出在广告方面。
记者发现,出生于1971年的赵红梅为安徽滁县(现滁州市)原地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子修之女,是个标准的官二代。
在安徽广电内部人眼中,她平时行事低调,穿着朴素,为人友善,深谙为官之道,对广告部门“颇为关心”,曾公开赞扬安徽广电“广告中心人员的精神状态令人振奋”,广告中心是安徽电视台“最重要、最优秀的部门之一”。
可就是这个“最优秀”的部门,也是问题最多的部门之一。
去年9月,安徽广电原广告中心主任王茂盛被带走调查。
据悉,王茂盛在职期间,曾帮助广告商在卫视上投放广告,并收取贿款15.25万元。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分析说,安徽卫视这两年广告业务风生水起,“每当一个电视剧或节目热播,就会有很多广告商主动排队来做广告,这时候那个能决定谁先上广告的人,就会成为行贿的目标。
”工程里面“猫腻”多近年来,随着广告收入的大幅攀升,各大电视台在工程建设上的花费也是水涨船高。
先是央视大楼50亿预算变百亿,后有各大地方台花巨资修建广电中心。
一幢幢神气的广电大楼在成为城市地标建筑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问题——虚报成本、暗箱操作都是暗藏在其工程费用表单、采购设备合同里的潜规则。
在赵红梅之前,安徽广电原台长张苏洲就已落马。
新闻采编试题[1]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即()。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或报道)。
3.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基本分为三个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制度,以英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以()为主的双轨制,少数欧洲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国有制。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破坏民族团结的;(4)();(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如下几类作品:(1)文字作品;(2)();(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拟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7.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做到坚持辩证法,防止()。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1.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______。
金融危机对广播电视报的影响及对策
全文共计2397字金融危机对广播电视报的影响及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全球大多数国家,也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
2019年中国GDP的增速,从一季度的10.6%、二季度的10.1%、三季度的9%,到四季度的6.8%,GDP增速5年来首次回到个位数,且2019年各季GDP增长呈前高后低、逐季加速放慢的趋势。
当代的报业市场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新时期报业改革的波澜里,作为行业报的广电报仍需要更大的拼搏。
广电报具有其特有的媒体优势,仍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新媒体的利用、采编的创新、品牌意识的深化,让广电报在激烈的报业改革中明晰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定位。
另外,我们要拜托提供信息的媒体给信息做做减法,即剔除垃圾信息,或者给繁杂的信息场理理路径、减减肥,使其更加细分化。
一、广播电视报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份特殊的行业报,在服务声屏、服务生活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媒体处于新兴阶段,广播电视报是人们获得资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报发展壮大起来。
全国各省、直辖市和地级市的广播电视机构都办有相应的广电报。
90年代前期,全国共有广电报270多家,总发行量达到4200多万份,其中省级报半数超过100万份。
随着传媒格局的巨大变化,广电报在今天竞争激烈的传媒背景下,却处在一个很艰难的境地。
90年代后期以来,广电报出现了一些经营危机。
目前,全国约340家广电报,发行量在10万份以上的已为数不多,而且远低于这一底线的报社仍在持续增加;20万份以上的更是只有少数几家;广告创收普
1。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答案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答案第一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答案《广播电视业务》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A、节目的前期策划B、谈话现场的氛围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2、深度报道是()A、一种新闻体裁B、一种报道方式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A、概括性论据B、事实性论据C、理论性论据D、规律性论据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A、倒金字塔结构B、时序结构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A、导语B、主体C、背景 D、结尾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A、实事求是B、观点鲜明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D、有丰富的材料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A、节目音乐B、实况音乐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1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影像的基本特征包括()A、再现性B、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C、感性的符号形式D、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E、非限定性显示空间2、下列有关新闻采访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是新闻报道的起点 B、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C、是为获得社会实证材料D、一种新闻体裁E、一种调查研究活动3、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包括()A、真实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典型性原则D、统一性原则E、兴趣性原则4、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为()A、引导的作用B、指挥的作用C、监督的作用 D、表态的作用E、深化的作用5、新闻线索的特点包括()A、内容新鲜,很有价值B、比较简单,完整性差C、时间短暂,稳定性低D、只是信号,有待证实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2、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对所给新闻线索进行深入采访,制定出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
浅谈当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
四、 策划 创 新 报 道 。 革 经 营机 制 改
广播 电视报宣传面虽然受到很大 的限制 , 刊载广 播电视 节目预 但 告具有 “ 唯一性 , 为厂大罄众提供选 择收听 、 收看厂播电视 节目服务。 映报纸的特性 ; 在报道思想上 , 正确处理好宣传政策和宣传规律的关 系; 现在 , 由于众多大众化传媒的快速崛起和发展 , 电视和 网络文化空前繁 在报道手法上 , 形式灵活多样 , 让广播电视报更具有可读性、 生活性 、 趣味 荣 , 们 获 取 信 息 的 渠 道 和 空 间 已 极 度 增 长 , 人 占据 了人 们 摄 取 “ 神 食 精 性、 娱乐性 、 服务性 ; 在报道中应坚持 以人为 本 的思 想, 多反映 人的内 粮 的主要 根据地 。地方广播电视 面对传媒竞争的新态势 , 如何打破
面设 置 上 应有 适 合 的 定 位 , 目设 置 要 有 “ 土 ” 色。 同时 , 策划 创 新 报 道 , 革 经 营机 制 , 高发 行 量 。 栏 本 特 要 改 提
【 关键词 】 广播 电视报 ; 媒体竞争: 生存与发展
地方广播电视报 主要刊载与当地广 播电视相关的信 息、 闻、 目 新 节 服务第一、 情感第一 ” 。可以说, 是否把读者放在 心上 , 决定了地方广 预告等, 足地方广播电视新闻宣传、 言论、 音的补充和延伸 , 声 读者主要 播电视报事业发展的前进与后退。广播电视报也是—种商品 , —种经济, 读 是家庭 、 个人 , 广播电视报 的宗旨是为广 大人民群众 服务 , 当地广 播 者、 为 订户是顾客, 上帝 , 是 应竭诚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电视发展服务。地方广播电视报要在各种 媒体 竞争激烈的环境 中占有 广播电视报 在发行促销工 作上要多设 置订阅 点 , 用多 种便 民订 采
地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探讨
地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探讨作者:肖萍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9期摘要广播电视报曾经在地方传媒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曾有过辉煌,但在外部挑战与内部阻碍两方面的因素下,广播电视报逐渐走向没落。
本文分析了地方广播电视报的发展现状,并就地方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广播电视报;发展现状;策略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04-020 引言广播电视报曾经在传媒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报纸发行量和各种经济效益方面,广播电视报都曾经是地方名列前茅的媒体,在地方传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报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其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广播电视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1 地方广播电视报的发展现状目前,地方广播电视报的发展面临各方面的困难,生存危机加剧。
首先,广播电视报要面临各种新型传媒技术的竞争。
以前,看电视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比较强烈,而能够预报广播电视节目的广播电视报也就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追捧,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自然与日俱增。
但随着各种新型传媒技术的出现,看电影、上网也成为民众的重要娱乐方式,电视节目对民众的重要性不断降低,受此影响,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也不断减少,这是导致广播电视报发展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其次,广播电视报还要面临其他纸质媒体的竞争。
以往,预告电视节目是广播电视报的特权,民众要想了解电视上播放的各种电视节目,就必须购买广播电视报,而这也是广播电视报能够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因素。
但如今,各种类型的报纸都可以预告电视节目,导致广播电视报的竞争力降低。
再次,随着有限电视的不断普及,电视节目种类也日益丰富,很多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都会进行节目预告,让观众了解当天播出的电视节目,这就与广播电视报的节目预告相重复,对广播电视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广播电视报发展的制胜之本
特好Ⅱ准荐是蠡广播电视报发展的制胜之本吴勇敢(漳州广播电视报社福建漳州363000)摘耍: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广播电视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普遍缺乏优秀人才,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报事业的发展。
笔者根据在广播电视报多年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如何突破广播电视报人才队伍建设瓶颈的几项举措。
关键词:进人用人育人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生存日益艰难。
而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份特殊的行业报,更是因其出版周期长、内容单一等原因而雪上加霜,发行量日益萎缩,广告经营额逐年下滑,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广播电视报,在党报和众多都市类报纸的夹击下,生存更是举步维艰,有不少已处于破产境地,若不是广电集团(台)的“输血”,早已“寿终正寝“。
广播电视报为何会从原先的一片繁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历经短短的十来年时间的辉煌就开始走向衰落了呢7业内人士已给我们做了不少分析,大致可归纳如下:一是受众对广电报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随着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视的普及,受众能收看的电视节目套数骤然增多,早期一般只能看到中央台,省台和地方台等三四套节目,有一张电视节目表便可一目了然。
而如今,受众同时可以收看几十套节目甚至一百多套电视节目,广电报已无法涵盖所有节目,更难于满足各种层面受众收看电视的不同口味。
加之广播电视朝频道化、系统化、对象化发展,使得受众群体不断细化,每个台每个节目的受众面越来越小,而节目种类越来越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虽然报纸容量日益增大,但仍然赶不上高速发展的广播电视和日益提高的受众需求。
二是广电报原先独享的信息资源不断被其它报纸及传媒或多或少地占用,也可以说广电报对广电影视信息的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
另外,电子媒介高速发展,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手机上网浏览新闻更是方便快捷随意,许多人根本不再依赖报纸,只需通过上网,便能及时了解到详细的各类资讯包括广电报原来所专长的影视资讯,广电报自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广播电视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广播电视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报作为主要媒体形式之一,一直扮演着传媒行业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广播电视报的困境也逐渐显现出来,包括市场竞争激烈、受众需求多元化、内容制作成本高昂等。
面对这些挑战,广播电视报需要积极应对,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和对策。
一、困境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涌现,广播电视报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新生媒体形式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方便,这些新媒体以其多样性、便捷性、互动性、可定制性等优势迅速吸收了广大受众,从而对传统广播电视报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冲击。
2.受众需求多元化时下,受众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内容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竞争对手如网上看电影、网上听音乐在线购物甚至打游戏等网络服务,大大减少了人们对广播电视的依赖,同时也让人们更倾向于由自己选择电视的内容,而不是受到广播电视的限制。
3.内容制作成本高昂广播电视报的内容广泛、深入、精细,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等投入,这就使得制作成本很高。
影视作品、电视剧、电视新闻等制作成本都相当高昂,对于传统厂商及广播电视台等来说要投入较高的制作成本,因此会面临难以容忍的制作成本压力,进而使得广播电视报走向萎缩。
二、对策分析1.开拓多元化渠道广播电视报应积极拓展多元化渠道,综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将传统的电视等媒体与网络整合起来,达到最大限度的覆盖受众,增加宣传效果,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受众的需求变化,重视对各种媒体的投资和开发。
2.提高产品质量广播电视报应该加大对自身产品的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以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同时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和极大程度的满意度。
3.增强内容竞争力广播电视报在内容上的竞争优势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继续坚持原创、深度、广泛、多样的特点,同时以更高质量的内容争取更多观众的认可,用内容的优势抵消网络媒体的冲击。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综合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综合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除境外影视剧以外的其他境外电视节,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 )。
A.15%B.30%C.50%D.80%2.【多选题】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谁写的A.《新闻学》B.《实际应用新闻学》C.徐宝璜D.戈公振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及电视转播B.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及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C.上述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D.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权决定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并支付报酬4.【多选题】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为A.地球站B.地球C.卫星D.省会E.电话系统5.【多选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原则包括()。
A.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B.应当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应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D.应当简单、方便E.应当符合效率要求6.【多选题】电视频道播出境外电视节目的数量要求()。
A.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二十五B.各电视频道除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外,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中播出时间的百分之十五C.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五十D.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八十E.各电视频道除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外,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中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五十7.【单选题】社教服务类主持人的语言要A.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富于生活气息B.感情饱满而质朴,要爱憎分明C.自然随意,轻松幽默D.刚柔相济,郑重大方,反应机敏8.【多选题】“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刘爱清《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1: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怎样?人们对广播电视并不陌生。
其一,广播电视和亿万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其二,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其三,广播电视是一种与人们接触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
但人们对广播电视又是陌生的。
因此人们需要增加对广播电视工作及其事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专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更是如此2:什么是广播电视?人们往往从以下不同角度看待广播电视这一事物:由于广播电视是依赖现代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的,而且拥有庞大的技术系统,人们把它作为通讯技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以及它在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人们把它作为新闻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可以是一种最为普及、通俗、方便的教育途径,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人们把它作为舆论宣传和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以一种独特的也是最易为人们接受的艺术方式向人们提供信息、审美欣赏和娱乐消遣,人们把它作为文化艺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不仅成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且可以通过传播信息的方式促进社会物质生产,还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人们把它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当然,说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人们往往不太容易理解。
所以也可以通俗和具体的表述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3:广播电视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大众媒介的发明和运用时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相对原已存在的各种传播方式而言,广播电视不仅是“看”和“听”这些简单的传播形式的延伸,更是一个质的伟大飞跃,他使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业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普及、最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的高速度发展,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变革,也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并日益发生着新的层出不穷的变化。
过失致使毁损广播电视台所播放、播出的主要国家活动仪式案
过失致使毁损广播电视台所播放、播出的主要国家活动仪式案案例名称:过失致使毁损广播电视台所播放、播出的主要国家活动仪式案案例概述:本案发生在2010年,涉及一位媒体工作者的过失行为,由其导致了广播电视台所播放、播出的主要国家活动仪式遭到严重毁损。
本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以下是对于本案的详细描述。
事件经过:201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大庆典活动在北京盛大举行。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担任了该活动的广播电视直播服务提供商,全面负责现场采访、节目制作和节目播出等工作。
然而,在该活动进行的第二天晚上,即11月21日晚上8点整,当电视直播播放国家领导人致辞的时候,由于一位工作人员的过失,导致主音频线路断开,使数百万观众无法听到领导人的演讲内容。
此外,视频信号也受到严重干扰,导致电视观众无法看到领导人的表情和图像。
过失的细节:根据调查结果,事发时责任人李某并未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查,而且他在直播前对相关线路连接方式进行了一次未经测试的更改。
尽管电视台在直播前进行了测试,但由于李某私自更改了线路连接方式,相关测试并未发现潜在的问题。
因此,李某的过失行为是直接导致广播电视台失去信号,并导致观众无法观看和听到活动的重要部分。
案例的法律争议:这起事件涉及广播电视台未能履行其在国家重要活动中的责任,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法律上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播电视台的赔偿责任:在失去重要信号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台是否应对观众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等。
2.李某的过失行为:李某的过失行为是否构成违反工作纪律,并是否应承担个人责任。
同时,他是否应该为广播电视台和观众遭受的损失负责。
律师的点评:本案中,广播电视台的失职行为对观众权益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国家形象和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广播电视台作为提供广播电视服务的机构,应当履行其在国家重要活动中的责任,保证信号的稳定和正常播放。
谁动了央视的奶酪?
CUCLUTLUTRUERE
谁动了央视的奶酪?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 问、著名品牌战略 专家、品牌竞争力 学派创始人、华盛 智业·李光斗品牌 营销机构创始人。
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 了中国广告市场的繁荣,中国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广告投放市场,央 视广告收入在过去的20年一路高歌猛 进。然而,CTR最新研究数据表明, 2013年央视广告收入增速明显下滑, 增幅仅相当于部分省级卫视的一半。
央视第一次让出了广告老大的宝 座,的广告收入超过央视,成为 中国最大的广告媒体。
谁动了央视的奶酪? 素有收视冠军之称的央视曾一度 是中国最大的媒体,但随着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狂飙式的发展,大众传媒 环境在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媒体快速崛起,传统四大媒体电 视、报纸、杂志、广播开始式微,出 现了“互联网移民”。 新媒体、新通讯技术的发展改 变了受众以往的触媒习惯,让信息的 “即时传递”成为可能。我们不但可
128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不仅电视广告收入,其他传统媒 体广告收入同样下滑,而且是世界性 的。谷歌2013年广告收入超过了600亿 美元,超越了美国所有的报纸、杂志 的广告收入总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 始眷顾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衰落已是
不争的事实。 媒体的盈利模式一般分为两
种:广告主买单或者消费者买单。 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广告 主买单,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消费者对媒体内容的选择日趋精细 化,广告主似乎不再愿意花、随地的主动获取信息,参与 信息的分享、互动,甚至可以实现信 息的个性化和订制化。即时化、个性 化、订制化是“即时信息时代”的重 要特征。
电视已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第一 媒体。央视广告收入的“王者宝座” 易主在所难免,且很难挽回。过去我 们习惯把央视每年的广告招标当做经 济发展态势晴雨表,但是在新媒体时 代,央视广告指数已失去了其表征作 用。当然,电视仍然是中国人最主要 的娱乐媒体之一,尤其是在重大节假 日的时候,比如春节和世界杯期间, 人们还是会看电视。
谁破坏了广播电视报的竞争力
谁破坏了广播电视报的竞争力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谁破坏了广播电视报的竞争力近年来,由于媒体竞争环境的变化,各级广播电视报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以至有学者提出:作为一种报纸形态,广播电视报是否面临消亡的命运本刊就此组织专题研究,通过行业分析和个案研究,对这种报纸形态的流变发展进行梳理,探讨广播电视报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上世纪80年代始的20年间,作为我国特有的媒体衍生物,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中一度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并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熟壮大,发行量稳步攀升,创造出了“春天的童话”。
上世纪末以后,广播电视类的报纸开始大面积、大幅度的下滑。
现在发行过百万的只有《中国电视报》了,大概250万份,但为此,中央电视台每年提供的补贴为3000多万元。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340多家广播电视报中,发不出工资或只发部分工资的报社已达100多家。
广播电视报的好日子为什么没能持续下去是谁破坏了它的竞争力呢借助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力模型”,我们可以大致分析出个中原因。
该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0年来广播电视报全行业五大竞争驱动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行业内低层次竞争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在我国,绝大部分广播电视报以地区为单位分布。
全国性报纸发行全国,省级报纸发行全省,而地区性报纸则在本地区发行,形成三级网络,只有纵向延伸,而无横向兼并和发展。
而且,大部分由中央及各地广播电视局主办,并被中央及各地广播电视台授权发布节目预告。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系统内的报纸,虽然这并没有排斥整个行业初期的快速发展。
然而,1998年以后,全行业的盈利水平大大下降,但广播电视报的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没有出现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结果。
谁起谁落广电传媒市场的龙虎斗
谁起谁落广电传媒市场的龙虎斗2002年03月12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伴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音响、电脑等信息家电逐步普及,人民群众对信息和影视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大众传媒获得了宽敞的进展空间,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得到了飞速进展。
从数量上看,报纸从1980年的382家增至90年代末期的2000余家;电视台从1980年的38家增至3000余家(包括无线电视台970余家,有线电视台1200余家,教育电视台近1000家);广播电台则从80年代初的114家增至90年代中后期的1200家左右,全国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率已分别达到85.8%和87.4%。
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进展网络传媒也开始异军突起,迅速成长为传媒产业的新贵。
我国电视观众已超过11亿,有线电视用户超过8000万,报刊的读者群也在4亿以上,截止2001年底中国内地网民达到3300万,还有相当一批通过无线手段猎取资讯的用户,可见传媒业拥有庞大的观(听)众群和读者群,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受众群体。
在信息时代,拥有用户确实是拥有财宝,传媒产业所拥的用户资源,是一样行业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依靠媒体进展广告代理、发行、影视制作、信息传播服务等业务有着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
我国的传媒产业,通过80年代的市场导入时期,到90年代进入高速成长期。
仅从广告市场来看,1998年我国四大媒体广告收入分别为:电视135.6亿元,报纸104.4亿元,广播13.3亿元,杂志7.1亿元,全国广告收入过亿元的媒体已超过40家。
假如加上其他与媒介直截了当或间接相关的经营项目,如报刊、图书、音像产品出版,影视节目制作发行,电子多媒体产品开发等等,据一些专家估量,整个内地传媒市场的规模专门可能超过1000亿。
2000年后随着网络概念的低迷,一股投资传媒的热潮席卷了内地,而通过近2年的尝试,以新闻集团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为代表的势力争夺浮出水面。
传统广播,你摊上大事了!
传统广播,你摊上大事了!在互联网冲击下的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报纸这三大传统媒体中广播所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报纸电视的广告大幅下滑,日子过得日益艰难,但广播似乎小日子还得不错。
我曾经说过,电视、报纸、网媒都是做眼球的生意,而广播是做耳朵的生意,在这个领域它没有竞争对手。
然而,最近真正的危机悄然而至,广播的竞争对手出现了。
某日我坐出租汽车,看到司机熟练的用手机做导航听广播,作为曾经的广播人我预感到不妙,我要告诉广播人,你们摊上大事了。
不信?先看看下面的数据。
随着流量费用的降低,广播听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手机终端。
据赛立信融媒体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广播/在线广播”的用户占比是21.3%,据此估算移动智能收听终端的用户规模大概是1.54亿。
随着用户对移动音频的需求度增加与点击量的上升,移动智能收听市场还会有进一步发展。
如今平台型APP收听方式在手机智能收听用户中的选择率高达56.2%,其次是通过广播电视台的微信公众号链接端口收听,选择率约为29.4%,只有22.6%的用户采用广播电视台自主经营的APP收听广播。
后两项加起来是52%,也就是说,传统广播做的新媒体广播仍不敌新兴媒体做的广播。
因此可以说平台型APP用户在移动智能收听市场中占据主导。
图移动智能终端用户收听在线广播的平台数据来源:赛立信融媒大数据平台(DMP),2017年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两大平台型APP用户数量规模庞大,旗鼓相当。
目前,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的月度每日累计用户量分别约达3.21亿人次、3.46亿人次(移动终端APP在线电台频率用户量合计数)。
从车载移动广播到智能移动收到,改变的不仅是广播接收终端,也不仅是用户的迁移,更重要的是服务时长的增加,手机广播用户即使离开汽车,其内容和服务依然如影相随,甚至提供全天侯的移动式服务,用户粘度大大增强,这对传统广播威胁是最大的。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广播的发展,几十年来它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从有线广播转到无线广播,二是从固定媒体转为移动媒体。
广播电视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广播电视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近年來,新媒体迅猛发展,作为传统媒体龙头的广播电视传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学者和管理实践者们对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传媒业进行了多种探索,以期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寻求最大的市场机遇。
标签:广播电视报;新媒体;对策一、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报遇到的困境(一)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对文化极度渴求,而电视文化消费此时应运而生的,观众对这种不花时间、不花钱的文化消费欲望十分强烈,有限而较单一的频道使节目的预告即必要又可行”各地的广播电视报在区域保护和区域袭断的条件下,大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迅猛地发展起来,办一家成一家,成一家火一家,没有亏损的,成了中国报业史上真正不败的神话。
10多年前,许多城市的地方性报纸格局为“一家党报、一家电视报”由于党报的面孔严肃,而广播电视报具备娱乐性强的特点,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地方强势媒体之一。
但是随着都市生活类报纸的迅速崛起以及一些大报的异地扩张,广播电视报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开始受到威胁。
现在每天出版的晚报、都市报,都有对当日影视节目播出时间的详尽预告,而厚报时代的娱乐新闻版也给影视剧内容的广而告之留出了充足的版面。
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的增加,更为广播电视节目彼此间的宣传推介提供了诸多便利。
对受众来说,信息来源是如此的便捷,谁还需要那种以单纯介绍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广播电视报呢?但是,在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报仍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中,不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并做出回应,改革迟缓,发展滞后。
正是基于这些客观和主观上的因素使广播电视报在下坡的路上越走越远。
现实的确不容乐观。
目前,相当一部分广播电视报已陷入困境——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关头。
(二)广播电视报面临困境原因分析1.政策环境变了政策环境是广播电视报曾经走向辉煌的保证,也是广播电视报彻底进入市场的障碍。
代表委员炮轰收视率已被污染 造假形成利益链
屡次炮轰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央视
主持人张泽群在河南代表团小组发言中 率先“炮轰”收视率,称收
视率背后是利益驱动,并毫不讳言:
“你会相信没有人拿钱去买收视率吗? 不管你信不信,我相信有,也听说过。
收视率目前已经被污染。”无独有偶,
同一天,前湖南卫视“掌门人”、全国 政协委员欧阳常林也在小组讨论时指
年,湖南卫视某剧在上海遭遇“零收
视”,这让湖南卫视放言要联合索福瑞 共同调查。同时,随着近
两年来综艺节目多点开花,许多市场化
公司纷纷借着“制播分离”的大潮投入 到节目制作中。正如欧阳常林所抨击的,
制作公司要在许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将节目推销给电视台,就会签下“收视 率必须达到几个点”的协议,
而电视台也需要这些收视率来吸引广告
树立起法律观念。[乱象] “造假”形成
利益链事实上,这两年来,“收视率造 假”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2012年,
中视丰德董事长王建锋就曾在网上公开
收视率造假黑幕,披露“电视节目一天 花1.6万元,收视率保
证上1; 每年投入5000万元,收视便能
进全国前十强”,甚至将购买收视率的 合同曝光,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2013
一目了然。
透视隐形眼镜 /ndetail_2987.html
收视率造假,样本户被污染,零收视频
现……多年来,收视率一直是电视业内 引起争议的话题,甚至招来崔永元“收
视率是万恶之源”的批评。近期,这一
话题更成了全国两会的热点,包括欧阳 常林、张国立、张泽群等代表委员
员都纷纷向收视率“开炮”。收视率造
假为何屡屡蒙上迷雾?晨报记者近日在 业内进行了一番调查。[事件] 两会代表
有人”。[调查] 拜访送礼污染样本户目 前,我国收视率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破坏了广播电视报的
竞争力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谁破坏了广播电视报的竞争力
近年来,由于媒体竞争环境的变化,各级广播电视报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以至有学者提出:作为一种报纸形态,广播电视报是否面临消亡的命运本刊就此组织专题研究,通过行业分析和个案研究,对这种报纸形态的流变发展进行梳理,探讨广播电视报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上世纪80年代始的20年间,作为我国特有的媒体衍生物,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中一度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并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熟壮大,发行量稳步攀升,创造出了“春天的童话”。
上世纪末以后,广播电视类的报纸开始大面积、大幅度的下滑。
现在发行过百万的只有《中国电视报》了,大概250万份,但为此,中央电视台每年提供的补贴为3000多万元。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340多家广播电视报中,发不出工资或只发部分工资的报社已达100多家。
广播电视报的好日子为什么没能持续下去是谁破坏了它的竞争力呢
借助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力模型”,我们可以大致分析出个中原因。
该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0年来广播电视报全行业五大竞争驱动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行业内低层次竞争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
在我国,绝大部分广播电视报以地区为单位分布。
全国性报纸发行全国,省级报纸发行全省,而地区性报纸则在本地区发行,形成三级网络,只有纵向延伸,而无横向兼并和发展。
而且,大部分由中央及各地广播电视局主办,并被中央及各地广播电视台授权发布节目预告。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系统内的报纸,虽然这并没有排斥整个行业初期的快速发展。
然而,1998年以后,全行业的盈利水平大大下降,但广播电视报的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没有出现优胜劣汰
的自然竞争结果。
这主要是体制所致。
从理论上来讲,各地区最多只有3张广播电视报:全国性、省级和地区报纸。
这种典型的带有垄断性特征的不完全竞争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低下,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垄断资源丧失
广播电视报最大的资源来自于广播电视,而中国媒体的管理体制决定了从一开始,广播电视报就具备了使用甚至独占该种资源的特权。
1988年3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曾下发《关于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转载问题的通知》,规定各地报纸和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期刊可以转载广播电视报所刊的当天和第二天的广播电视节目预告。
但不得一次转载或摘登一周(或一周以上的)广播电视节目预告,否则应与有关广播电视报社协商。
最终,广播电视报的特权丧失了,对习惯了依靠节目表活命的广播电视报而言,这不啻为沉重打击。
另外,还有一个制度层面的问题留给了广播电视报,那就是如何进行全行业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以使得分散的资源能够
集中使用,形成规模效应,造就广播电视报的行业强者。
美国的《电视指南》周刊(TV Guide)是一个成功典范。
它买断了全美所有电视台的节目表,因而成为全美惟一长盛不衰的电视指南杂志。
受众的阅读弹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媒体处于新兴阶段,广播电视报是人们获得资讯以及娱乐的重要的渠道。
当时人们的选择范围很小,因而受众的阅读弹性非常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只能看广播电视报。
而都市报的兴起、广播电视业本身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其它相关媒体的产生,使得人们的需求满足方式变得异常丰富,从当初选择的单一变成现在选择的困惑。
这对广播电视报来说,意味着受众的阅读弹性加大了。
形势大变,广播电视报却没有随之大变,市场不得不拱手让出。
出现替代服务与产品
对于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来说,垄断资源权利的丧失或许并不足以危及整个广播电视报行业的生命线。
真正致命的是替代产品及服务的出现,使得依靠广播电视立身的垄断资源“广播电视节目单”变得可有可无。
对广播电视报全行业形成巨大冲击的力量来自4个方面:
首先,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快速发展,直接造成了广播电视报的被“边缘化”。
近年来,可供选择的电视频道和节目越来越多,屏幕上节目预告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大摞节目单被挤至一旁。
另外,大量名牌栏目的出现,培养了人们忠诚的收视习惯,节目单的存在成为摆设。
其次,报业的发展。
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都市报热潮给各地疲软的报业注入了活力,为夺回自己的市场份额,各级党报也纷纷改变思路,扫除门户之见,大力推出娱乐专题,辟专版大幅度报道影视讯息,刊发评论,甚至不惜屈尊为当地的
电视栏目做起介绍,每天详细刊登当地所能收看到的频道的节目。
再次,许多时尚类杂志的出现,从视觉上提升了人们对娱乐需求的品质。
从社会阶层的细分上将广播电视报的受众群体硬切掉一块——其中最优质的一块。
所以,有人说,现在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只剩下了老人与儿童。
第四,互联网的出现。
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将有超过2亿人上网,互联网已经成为部分人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
众多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均开办起自己的门户网站,使得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查询又多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手段。
可以说,广播电视报衰落的深层次原因是其最大的功能——娱乐被替代了。
与电视的娱乐频道、报纸的娱乐周刊以及其它形式的娱乐媒体相比,广播电视表所承载的内容太单调,大败局的出现不可避免。
内生竞争者
广播电视报自己培养了竞争对手,并且同在一个屋檐下。
《北京广播电视报》出版了“本儿报”《北京电视》,这似乎是和自己过不去,许多业内人士估计,这个介乎报与刊之间的休闲周刊会冲击《北京广播电视报》原有的读者市场。
另外,辽宁广播电视报社办有《电视朋友》杂志,广东广播电视报社办有《广东电视周刊》。
同室操戈局面的出现,也是广播电视报不得已而为之的痛苦的刮骨疗伤。
广播电视报开始对原先的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但已不是最佳时机。
因为对手已经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