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超详细转)

合集下载

尼康105说明书

尼康105说明书

尼康镜头说明if和ed是两个特性指标,具体介绍见下面尼康(nikon)镜头标识的含义ai: automatic indexing自动最大光圈传递技术发布于1977年,是nikon 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

ai是指将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测光系统以便进行正常曝光测量的过程和方法。

当一个ai镜头被装在兼容ai技术的机身上时,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在机械连动拨杆的自动接合和驱动下传递给机身的测光系统,以实现全开光圈测光。

nikon f2a、f2as、nikkormat el2、ft3和fm是第一批获益于这项技术的机身。

代表镜头:nikkor ai 50/1.4 ai-s:automatic indexing shutter自动快门指数传递技术在1981年,nikon对全线ai镜头卡口进行了修改,以便使它能够与即将投入使用的fa高速程序曝光方式完全兼容,这些修改后的新镜头就是ai-s卡口nikkor镜头。

根据镜头光圈环和光圈直读环上的橙色最小光圈数字以及插刀卡口上的打磨凹槽,非常容易识别。

当ai-s镜头用于nikon fa机身时,它能够根据自身的焦距向机身提供信息以选择正常程序或高速程序,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方式时,它们能够在非常宽的光照范围内提供一致的曝光控制。

(因为ai-s镜头是为fa上的曝光“自动化”而定制的,因此机身的自动曝光连动拨杆能够非常流畅地控制ai-s镜头的光圈,以达到更为快速而精确的曝光控制)。

代表镜头:nikkor ais 50/1.4 af-s: silent wave motor静音马达代表该镜头的装载了静音马达(silent wave motor,s),这种马达等同于佳能的超音波马达(ultrasonic motor),可以由“行波”(traveling waves)提供能量进行光学聚焦,可高精确和宁静地快速聚焦,可全时手动对焦。

可支持af-s 镜头自动对焦的相机有 f5 ; f4; f100;f90x;f90;f80;f70;f65;d1;d1x;d1h;d100,其余的机身可以接用,也可以测光,但不能自动对焦。

三次元大光定尼康105mmf1.4E试镜

三次元大光定尼康105mmf1.4E试镜

三次元大光定尼康105mmf1.4E试镜三次元大光定尼康105mm f/1.4E试镜发表时间:2017-05-04 来源:色影无忌作者:walkmannn 责任编辑:梁爽尼康公司于2016年7月27日,发布一款兼容尼康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的大光圈中远摄定焦镜头AF-S尼克尔105mm f/1.4E ED。

Nikon AF-S NIKKOR 105mm f/1.4E ED 开发者访谈(前篇)- 描写 & 结构(三次元,其实就是3维、3D的意思)我们听取了公司内外用AF-S NIKKOR 58mm f/1.4 G的印象,得到有认为这样的特性就很好的回答,但也听到了有人觉得它最近对焦距离时的锐度很差。

所以这次,我们改变了一下,让最近对焦距离有偏向二次元的描写,也就是说,合焦点会变得更锐利了。

比起作为出发点的AF-S NIKKOR 58mm f/1.4 G,现在这颗新镜头会更偏向锐利一点。

像素是二次元、是平面的,被摄物是三次元的,所以如何把三次元转换到二次元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点。

就算如此,很多人考虑光学还是只以二次元的特性在考虑的。

重点在于,我们不能只在乎焦内如何把MTF拉到天花板的二次元特性,我们还得考虑如何把与三次元特性的平衡照顾到。

这就是三次元Hi-Fi的根本了。

换句话说,三次元Hi-Fi就是把合焦部分做到锐利但是不要过度锐利,然后把余力放在前后虚化的描写性、过度、和立体感方面。

一样基于三次元Hi-Fi考量的镜头里,AF-S NIKKOR 35mm f/1.4 G、AF-S NIKKOR 58mm f/1.4 G、AF-S NIKKOR 105mm f/1.4E ED 这三颗镜头虽然有着不一样的味道,35mm是当时初期阶段的过渡期产物、58mm则是人为的做过头。

那这次的105mm有没有正是大家的穴位呢{*}?我们就是按照这样来调整平衡的。

然,我们看到了别的厂家做的平衡,那种“把合焦点做的锐利无比就是使命”的方向性我们也是能理解的。

尼康防抖微距神镜105mm

尼康防抖微距神镜105mm

尼康防抖微距神镜105mm/2.8又到一年春暖花开时,向大家介绍一款拍摄花卉的神兵利器,尼康105mm微距,这款Nikon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ED ,是Nikon在2006年初上市的微距镜头;最大的特点是,它本身拥有了VR防抖的功能,对于外出拍摄微距作品的使用者来说,这支镜头除了具备极佳的成像质量外,在拍摄的实用性上也得到了兼顾,镜头在微距拍摄时镜筒不会变长,加上防抖功能手持拍摄非常方便,被誉为尼康家族的一支神镜,也因此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直到最近价格才有一些松动。

目前售价:6180元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ED镜头标牌Nikon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ED 规格镜头焦距:105mm镜片结构:12组14片光圈叶片:9片圆形驱动马达:超声波最大光圈:2.8最小光圈:32最大倍率:1:1最近对焦距离:0.31 m路径口径:62 mm直径:83mm长度:116 mm重量:760g花瓣型遮光罩以及镜头袋:附送采用ED镜片及纳米涂层镀膜的微距鏡最上为对焦切换、对焦距离限制、VR防抖开关这支镜头重量达到了760克,可以明显感觉到比一般镜头沉甸了许多,而且其烤漆质感及操控的手感,都比笔者所用过的多款微距镜头优秀许多。

其镜片采用的是12组14片的结构,在第8片採用的是可修正色差及防止炫光的ED镜片,而第14片镜片则是与尼康的新镜皇24-70mm及14-24mm相同的纳米涂层镜片,让这支镜头拍摄出无与伦比的图像,更可以减少眩光的产生以及减少色散的現象。

与尼康D300配合使用105VR采用的是IF内阻对焦技术,所以在拍摄时,全程对焦镜头並不会有伸出的情形发生。

AF对焦联动采用的是超声波马达,所以在拍摄时可以体验它对焦的安静迅速准确,只是在开启VR防抖功能后,在对焦时会听到轻微的陀螺仪声。

“百微”镜头说的是什么镜头

“百微”镜头说的是什么镜头

“百微”镜头说的是什么镜头前⾯我们说到的⼏个⿊话,都是佳能系列的镜头。

今天要说的百微则跳出了佳能,指的是全部镜头种类中的⼀种。

什么是“百微”?百微,其实就是百⽶微距,泛指100mm焦距的微距镜头,⼏⼤⼚商都有⾃⼰的经典百微镜头。

⽐⽅说佳能的EF100mm F2.8 MACRO USM系列,尼康的AF-S 105mm F2.8 VR Mirco。

尼康 AF-S 105mm f/2.8佳能EF 100mm f/2.8 USM百微镜头有啥优点别⼩看百微镜头,这些优点让它在摄影界⼴受好评:(1)制造⼯艺成熟,给⼈的信任感较强;(2)通⽤性良好,基本上能满⾜你的⽇常摄影要求;(3)1:1的放⼤倍率,可使被摄物体呈现出来的画⾯更加⾃然;(4)成像锐利清晰,层次感丰富,特别适⽤于花卉、近距离风光的拍摄;(5)位于微距镜头与长焦镜头之间,兼备两者的部分性能特点。

百微镜头有啥优点(1)毫⽆疑问,百微的微距摄影⽔准较⾼,⼗分擅长昆⾍类的拍摄,能将昆⾍的细节部位表现出来;(2)说到花卉摄影最佳镜头,⼤多数⼈的回答都是百微,⼤景深突显花卉的美,锐利的成像展现花卉的艳丽;(3)不少摄友将百微当作长焦镜头使⽤,虽然它远没有长焦专业,但⽤来对付⼈像摄影,还算是绰绰有余。

对⽐两款较为常见的百微镜头佳能新百微镜头EF 100mm F2.8 L IS USM被看成此类镜头中规格最⾼的⼀款,那么,它与尼康AF-S 105mm F2.8G VR Micro两者相⽐,有哪些区别呢?类别佳能EF 100mm F2.8 L ISUSM尼康AF-S 105mm F2.8G VR Micro定位135全画幅,佳能L级红圈135全画幅做⼯做⼯精致、设计感强⾦属与⾼品质塑料相结合,做⼯精良防抖搭载双重IS防抖,便于⼿持拍摄;⼿抖动补偿效果,相当于3到4倍的快门速度⽀持VR光学防抖对焦⾃动对焦速度稍慢,但对焦范内部对焦对焦⾃动对焦速度稍慢,但对焦范围更加细化;采⽤全时⼿动对焦内部对焦画质成像清晰锐利、⾊彩艳丽;远近景层次分明,细节突出虚化效果采⽤了圆形光圈,能得到完美的虚化效果,背景虚化⾃然饱满的突出主体,画⾯层次感强⾊差包含了⼀⽚超低⾊散镜⽚,可弥补⾊像差使⽤了ED(特别低⾊散)镜⽚,⾊差控制较出⾊,影像失真问题较⼩镜头结构12组15⽚镜⽚12组14⽚镜⽚光圈最⼤光圈F2.8最⼤光圈F2.8焦距范围100mm105mm适⽤场景微距、⼈像微距、风光局部特写驱动马达搭载有环形超声波马达宁静波动马达(SWM)不⾜镜头盖不易取;塑料材质,降低档次对焦慢其他采⽤防⽔滴防尘结构光学减震及超声波马达价格5500上下5400上下。

佳能百微使用技巧

佳能百微使用技巧

佳能百微使用技巧佳能百微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相机,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使用技巧。

1. 學習手動模式:佳能百微具有手动模式,可以讓使用者完全控制曝光、焦点和快門速度。

在拍摄微距照片时,手动模式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握画面的细节和光线。

2. 使用三脚架:由于拍摄微距照片时需要非常稳定的相机,因此建议使用三脚架来稳定相机。

这可以避免因为手抖等问题导致照片模糊。

3. 设置合适的白平衡:微距照片会暴露在非常接近的物体上,因此可能会导致颜色偏移。

你可以使用白平衡设置来调整照片的颜色,使其更真实。

4. 使用远摄镜头:佳能百微配备了一个远摄镜头,可以将距离较远的物体拍摄得更清晰。

这对于拍摄小动物或者不太友好的昆虫等对象非常有帮助。

5. 使用闪光灯:在微距摄影中,光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佳能百微配备了一个内置闪光灯,可以在拍摄微距照片时提供额外的光线。

你可以调整闪光灯的强度,以适应不同的拍摄情况。

6. 使用背景虚化:佳能百微具有较大的光圈范围,可以轻松实现背景虚化效果。

这可以使你的主题更加突出,并增加照片的艺术感。

7. 注意对焦:微距摄影时,焦点非常重要。

你需要确保对焦准确,以捕捉到物体的细节。

使用佳能百微的自动对焦功能,或者尝试手动对焦,以确保你的照片清晰。

8. 创造特别的角度:拍摄微距照片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捕捉物体。

你可以尝试下蹲、躺下或者从高处拍摄,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角。

9. 实践不断:对于微距摄影来说,熟能生巧。

不断地练习和尝试新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好的照片。

10. 注意细节:微距摄影要求你关注细节。

在拍摄前,仔细检查被摄物体是否清洁,以避免照片中出现意外的瑕疵。

总的来说,佳能百微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相机,使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它的功能,拍摄出更精彩的微距照片。

记住,练习和耐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尼康105 2.5镜头

尼康105 2.5镜头

不朽的经典3————NIKON 105/2.5说起NIKON105/2.5镜头的历史可以追溯S系列Leica螺口Nikon相机的年代。

第一支Nikkor-P 105cm f/2.5是1949年(昭和24年)由胁本善司设计的,发表于1954年(昭和29年)。

当时,在100mm规格的镜头中光圈最大。

与1948年(昭和23年)发表的Nikkor-P 85cm f/2同样享有盛誉,奠定了它在中焦镜头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这个优秀的光学设计一直延续大Nikon F时代。

[attach]21894[/attach]105/2.5最初的设计采用5片3组的Sonnar结构(Sonnar的光学设计用在Zeiss 的50mm/f1.5的大光圈镜头,解像对比极高,据史料记载德军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对Zeiss,Leica,Schneider的镜头作测试后向Zeiss,Schneider 定购镜头),虽然此光学设计解像极高,但近距离像差变化较大而且生产质量不易控制。

一些日本摄影师报怨焦距外成像不好。

[attach]21916[/attach]1971年尼康公司对这只畅销镜头进行了改良并于同年上市,新的Nikkor Auto 105mm f/2.5由清水义之设计。

清水是胁本的学生,参与过Nikon早期镜头直到AI Nikkor,以及Nikon显微镜等大量镜头的设计工作,105mm f/2.5的设计于1966年冬季完成。

这支最受欢迎的中焦镜头历经三次重大改进,从Nikkor Auto 到New Nikkor,从AI Nikkor到Ai-S Nikkor。

令人吃惊的是,目前还在市场上销售的此支镜头,采用的仍然是最初的设计,历经34年市场的考验,直到新的世纪。

实践证明了此镜的表现应归功于其优秀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光学结构,这也是此镜30多年保持领先,而无需过多改进的原因吧。

由于这个镜头优秀的光学性能中国在70年代生产珠江S201相机的时候由河南星火仪器厂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attach]21917[/attach]1. 镜头结构与特性AI Nikkor 105 mm f/2.5光学结构以Xenotar结构(5片4组)为基础,中间一片厚凸透镜,对称结构,与Sonnar结构有所不同。

百微新标杆尼康ZMC105mmf2.8VRS评测

百微新标杆尼康ZMC105mmf2.8VRS评测

百微新标杆尼康ZMC105mmf2.8VRS评测⾃2018年尼康Z系统诞⽣以来,两年多的时间⾥尼康推出了⼗余款Z镜头,但⼀直缺少微距镜头。

⾄于Z镜头发展线路图上“50mm微距”和“105mm S微距”早已赫然在列。

今年6⽉2⽇尼康按计划正式发布Z MC 50mm f/2.8和Z MC 105mm f/2.8 VR S两款微距镜头。

其中Z MC 105mm f/2.8 VR S⾪属于S-型(S-Line)系列,定位为可应⽤于⼴泛场景的中长焦微距镜头。

提到“百微”我们再熟悉不过,它是各家镜头群中主⼒微距。

在尼克尔镜头中尼康曾推出过AF-S VR MC 105mm f/2.8G IF-ED,⽽在全画幅⽆反系统中,索尼早在2015年推出过焦距接近的FE 90mm F2.8 Macro G OSS,去年适马则发布了105mm F2.8 DG DN MACRO Art,今年4⽉佳能也推出了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

同为“百微”各家⼜有什么差异?为了更直观了解Z MC 105mm f/2.8 VR S,我们将它与AF-S VR MC 105mm f/2.8G IF-ED、105mm F2.8 DG DN MACRO Art、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进⾏纸⾯规格对⽐:四款“百微”规格对⽐(点击查看⼤图)四款“百微”镜头结构对⽐ 从规格上看,Z MC 105mm f/2.8 VR S在四款“百微”中第⼆长,仅次于佳能,重量则是四者中最轻的,与AF-S VR MC 105mm f/2.8G IF-ED相⽐,尼康通过⼀系列“减重”设计重量减少了约16%。

另外,这款镜头滤镜尺⼨为62mm,与AF-S VR MC 105mm f/2.8G IF-ED通⽤。

镜头结构上,这款微距镜头采⽤3⽚低⾊散(ED)镜⽚,能有效补偿轴向⾊差,实现画⾯更少渗⾊。

此外,采⽤⼤直径⾮球⾯镜⽚作为后部元件,并将其放置在靠近图像传感器的位置(是105/2.8G 的1/2),可有效抑制场曲,保证画⾯边缘也能清晰。

5.8倍变焦 尼康18-105mm VR镜头评测

5.8倍变焦 尼康18-105mm VR镜头评测

5.8倍变焦尼康18-105mm VR镜头评测CBSi中国·ZOL作者:中关村在线陈帅责任编辑:梁超【原创】 2011年12月01日 00:00 评论(5)本文导航•第1页:尼康5.8倍变焦镜头•第2页:精良的镜头做工•第3页:尼康18-105mm镜头参数•第4页:ZOL网友实拍样张展示(一)•第5页:ZOL网友实拍样张展示(二)•第6页:ZOL网友实拍样张展示(三)•第7页:总结:的确是个好套头返回分页阅读文章产品: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尼康镜头尼康5.8倍变焦镜头今天来到我们评测中心的是尼康18-105mm f/3.5-5.6G ED VR镜头,该镜头有着5.8倍的变焦倍率,起售价也相对来说较为便宜。

并且尼康18-105mm镜头也是尼康的套机镜头之一。

到底该枚镜头会有怎样的表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尼康18-105mm f/3.5-5.6G ED VR镜头内部装载了AF超声波对焦马达以及VR光学防抖系统,后者可以降低3档的快门速度仍能获得锐利影像。

覆盖从广角的风景、室内至人像和中距运动拍摄在内的多种拍摄条件,减震功能使得在相当于降低3档的快门速度仍能获得不错的影像。

图为:尼康18-105mm f/3.5-5.6G配尼康相机该镜头覆盖了18至105mm的最常用焦段,能完成从广角的风景、室内至人像和中距运动拍摄。

将这款镜头安装在任意一款DX格式尼康数码单镜反光相机上时,视角相当于35mm格式胶片相机或尼康FX格式相机27至157.5mm的视角。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该镜头的外观。

产品: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尼康镜头精良的镜头做工·精良的镜头做工尼康18-105mm f/3.5-5.6G ED VR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3.5-F5.6,并不是很大。

其最近对焦距离为0.45mm,镜头长度为89mm,重量大约为420g,拿在手中感觉做工还是较为扎实的。

单反相机采用不同光圈的拍摄技巧与效果分析

单反相机采用不同光圈的拍摄技巧与效果分析

单反相机采用不同光圈的拍摄技巧与效果分析在摄影领域,光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照片的景深、明暗度以及背景虚化效果等。

单反相机作为专业摄影器材,其光圈调节范围广泛,给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本文将从不同光圈的拍摄技巧与效果进行分析,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运用光圈参数,提升摄影作品的质量。

1. 大光圈(小光圈值)大光圈是指光圈数值较小的情况,比如f/1.8或f/2.8等。

采用大光圈拍摄可以使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创造出浓郁的画面氛围。

这种拍摄技巧常用于人像摄影,通过模糊背景来突出人物,使人物更加突出鲜明。

此外,大光圈还适用于拍摄夜景或低光环境下的摄影,因为大光圈可以吸收更多的光线,提高曝光度,使照片更加明亮。

2. 小光圈(大光圈值)小光圈是指光圈数值较大的情况,比如f/11或f/16等。

采用小光圈拍摄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使整个画面都清晰可见。

这种拍摄技巧常用于风景摄影,通过清晰的前景、中景和背景,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和细节。

此外,小光圈还适用于需要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的摄影场景,比如建筑摄影或产品摄影等。

3. 光圈优先模式与手动模式在单反相机中,光圈可以通过光圈优先模式和手动模式进行调节。

光圈优先模式下,摄影师只需调节光圈数值,相机会自动计算出合适的快门速度,从而保证曝光正确。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摄场景,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圈,而无需过多关注快门速度。

而在手动模式下,摄影师需要同时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以确保曝光正确。

手动模式适用于对曝光有更高要求的摄影场景,摄影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实现更精准的曝光控制。

4. 光圈与镜头选择不同的镜头也会对光圈的选择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镜头的光圈范围越大,拍摄效果越好。

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摄影师可以选择具有较大光圈的镜头,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此外,不同镜头的光圈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格选择合适的镜头。

佳能单反拍摄技巧(光圈,曝光时间,iso)

佳能单反拍摄技巧(光圈,曝光时间,iso)

佳能单反相机参数设置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洸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lOO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lOO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 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佳能尼康镜头大排行

佳能尼康镜头大排行

数码单反摄影镜头:佳能镜头谱佳能作为数码单反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在镜头库这一项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经典的红圈L(Luxury)镜头显示了它尊贵的地位,而针对APS-C单反的EF-S镜头中也不乏精品;USM超声波马达保证了对焦的迅速和安静;独有的IS防抖技术则提供了更高效稳定的拍摄。

摄影爱好者中有句俗语:“佳能的定焦,尼康的变焦;佳能的长焦,尼康的广角”。

这也在非严格的层面上,反映了佳能和尼康在镜头研发设计上的侧重点。

无疑在当今所有单反镜头中,佳能的定焦镜头都是最耀眼的成员,部分镜头更是达到了德系镜头的水准,甚至有所超越。

在200端和85端的AF镜头中,更是拥有了具备了世界独一无二水准的218L和85L。

庞大的镜头库和卓越的素质,让佳能的用户能更容易的选择合适的镜头,甚至可以仅考虑焦端,而不用过多考虑画质,因为每一枚镜头,都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

闲暇之余,针对一些用过的佳能镜头和一些Photozone的参考,对佳能当前55枚市售的镜头做了一个非严格排名。

仅仅表达自己对佳能镜头的一个主观的分析和评判,定有不妥之处。

如须专业测评,请参考Photozone网站和赵嘉的《佳能镜界》、《兵书十二卷》等书。

排名标准:1.仅针对原厂镜头, 限佳能EF、EF-S镜头。

部分移轴镜,增距镜及少数微距不在内。

2.焦段覆盖:10mm-400mm。

3.按成像,色彩, 焦段,便携性,口碑综合评估。

与价格、性价比无关。

4.停产镜头仅部分经典镜头入选(如218L)。

5.若为二代镜头,以二代头作为标准(如ISXB II代,替代ISXB和XB)。

第一档(十二枚镜头):1.EF 200mm f/1.8L (220L)2.EF 85mm f/1.2L II3.EF 400mm f/2.8L IS II4.EF 14mm f/2.8L II5.TS-E 17mm f/4L6.EF 35mm f/1.4L7.EF 300mm f/2.8L IS8.EF 180mm f/3.5L Macro9.EF 24mm f/1.4L II10.EF 50mm f/1.2L (50 f/1.0)11.TS-E 24mm f/3.5L II12.EF 135mm f/2L点评: 这十二枚镜头无疑代表了佳能镜头的最高素质。

摄影光圈知识:光圈对照表——理解摄影中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

摄影光圈知识:光圈对照表——理解摄影中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

摄影光圈知识:光圈对照表——理解摄影中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摄影中的光圈与快门速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们在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拍摄静止物体时。

其中,光圈的作用尤为突出。

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可以调节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在摄影中,可以利用光圈来控制图片的景深,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画面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摄影中的光圈对照表,进一步了解光圈对于摄影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光圈。

在相机镜头的内部,有一个孔径大小可调的圆片,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这就是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用F数来表示的,例如F4、F5.6、F8等。

F数越大,光圈就越小,此时进入相机镜头的光线就会减少。

反之,F数越小,光圈就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就会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我们通常会把F数分为三档:大光圈,中光圈和小光圈。

大光圈通常为F2.8、F2、F1.4等,光线进入相机的量很大,景深很浅,背景虚化效果非常好,适合拍摄近景、远景以及光影照明等场景;中光圈通常为F5.6、F8、F11等,景深比大光圈稍深,适合拍摄人物、建筑、风景等场景;小光圈通常为F16、F22等,景深最深,适合拍摄远景、全景等场景。

光圈对于摄影的影响主要在景深方面。

景深指的是在一定距离内能够保持清晰的范围。

光圈越小,景深就越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

当你想拍摄一个人,使其脸部清晰而背景虚化时,就需要使用大光圈来控制景深。

反之,当你想拍摄整个广场的风景时,就需要使用小光圈来获得更深的景深。

因此,选择光圈大小需要根据景深需求来定。

其次,需要了解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

快门速度与光圈的大小决定了图片的曝光程度。

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而光圈越小,则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少,曝光就会减少。

因此,在拍摄静止物体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大光圈配合较慢的快门速度,这样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曝光效果。

而在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小光圈配合较快的快门速度,以获得更为清晰的效果。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整理版]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整理版]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整理版]单反如何设置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这三个参数在拍照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光圈大小我们是用 f 值来表示,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

光圈 f 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因为光圈孔径大),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 调整到f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光圈好比是水龙头。

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线进入; 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

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 、f8 及f4 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我们在买镜头时,光圈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拥有大孔径光圈的镜头在价格上比那些小孔径光圈的镜头贵很多, 大光圈在光线暗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现,在不改变快门速度的前题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从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

现在专业型的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能开到F2.8,定焦镜头比如CANON50MM开到1.4〜大光圈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光线外,还能获得浅景深的效果(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说得比较俗就是拍摄的主题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样突出主题,在拍人像时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后景都比较清晰,适合拍风景照。

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关,还跟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今天主要讲讲光圈、快门、ISO的不同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装置,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

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

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

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

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

佳能实用摄影技巧整理(光圈、白平衡)全面驾驭光圈如果你能驾驭光圈,则你就可以完全掌握你的相机。

光圈是拍摄出魔法般照片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什么是光圈?简单地说——光圈就是“拍摄时镜头打开的大小。

”当你按下相机上的快门时,会有一个孔被打开以使传感器捕捉进入相机的光线(译者注:光圈实际是一直打开的,在按下快门时会收缩至设定值)。

你设置的光圈值就影响着这个孔打开的大小。

孔开的越大,就会有越多的光线进来,孔开的越小,进入的光线就越少。

光圈是以“f/”标注的。

你会经常在摄影教程中看到f/值,比如f/2.8、f/4、f/5.6、f/22等等。

改变一次f/值,镜头中开孔的大小会变为当前大小的一倍或一半,进光量也随之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半。

摄影初学者经常会把光圈搞混的一个原因是,f/的数字越小,则表示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f/数字越大,则光圈越小。

所以f/2.8光圈比f/22光圈要大。

一定不要搞混了。

景深与光圈改变光圈会对拍摄造成众多影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景深问题。

景深(DOF)是指照片中在对焦平面前后画面清晰的部分。

大景深意味着照片无论远近静物大部分都是清晰的(比如用f/22光圈拍摄的照片中前后景都非常清晰)。

小(或浅)景深意味着照片中只有一部分画面是清晰的,其他画面都被虚化掉了。

光圈对景深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光圈(小f/值)会减少景深,小光圈(大f/值)增加景深。

第一次看到这些可能会使你有些混乱,不过我记住这一点的方法是:小f/值等于小景深,大f/值等于大景深。

此图用f/1.8光圈拍摄的,除了最前面的两朵花外,后面的花朵全部都虚化了,花朵和叶子从背景中脱离了出来(译者注:原图链接失效,这张照片由译者拍摄并作讲解)。

理解光圈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你的相机出门做一些练习。

出门找一处场景,就有靠近你的物体也有远处的物体,用不同的光圈拍摄一组照片。

你很快就会看到光圈的影响和作用。

不同的摄影题材需要不同的景深例如在大部分风光摄影中,你会看到摄影师多选择小光圈。

新4级防震试炼佳能红圈百微镜头试用

新4级防震试炼佳能红圈百微镜头试用

新4级防震试炼佳能红圈百微镜头试用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百微扎起来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百微扎起来100mm微距镜头的兄弟是谁?是50mm微距吗?不是!是脚架。

在没有脚架的情况下下使用百微,想手持得到稳定影像可谓高难度动作。

不过自从佳能发布了“双重IS影像稳定器”,并将这项技术首次应用推出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镜头,终于可一试放下脚架拍微距的滋味。

当然,佳能百微也终于迈入了红圈行列。

佳能新百微镜头搭载“双重IS影像稳定器”,跻身红圈行列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镜片结构图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的MTF曲线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规格表EF 100mm f/2.8L IS USM微距是以现在市场上出售的EF 100mm f/2.8 USM微距为原型,除搭载了全新的手抖动补偿机构“双重IS影像稳定器”,还进一步改善了光学结构等方面,是一款实现了更高成像性能的中远摄微距镜头。

手持拍摄时也能够对各种手抖动进行良好的补偿。

通过对“平移抖动”(相机平行于焦平面的运动)的补偿,来消除拍摄距离很短的微距摄影时特有的手抖动,从而得到清晰锐利的图像。

“双重IS影像稳定器”解析搭载角速度感应器和加速度感应器,抑制两种相机抖动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双重IS影像稳定器”。

它可以对“倾斜抖动”和“平移抖动”两种手抖动进行光学补偿。

因手抖动引起的拍摄失误是相机在开启快门、光线成像于图像感应器过程中出现摇晃而产生的。

迄今为止,相机市场上防止手抖动方法以及手抖动补偿方式已有数种。

平移抖动佳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了对手抖动补偿的研究。

1995首次搭载了IS光学式手抖动补偿机构的单反相机镜头“EF 75-300mm f/4-5.6 IS USM”发售。

由此,佳能开始在多种型号的单反镜头中搭载IS光学式手抖动补偿机构,直至今天,佳能拥有IS手抖动补偿机构的镜头达到了21款的庞大阵容。

100mm与105mm较量,谁家强?

100mm与105mm较量,谁家强?

100mm与105mm较量,谁家强?说到微距,⼤家⾸先想到的就是佳能百微以及尼康105VR,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们成为经典?因为它们代表最⾼⽔准,透过它们能看穿镜头⼚商的底裤!当年就被钦定的100mm⽬前市售微距镜头依焦距不同,⼤⾄可分为标准微距镜头(50-60mm)、中焦距微距镜头(90-105mm)及望远微距镜头(180-200mm)三种。

若是⼀般花草静物或者中⼩型昆⾍拍摄,使⽤50-100mm的微距镜头即可,⼊门爱好者⽐较容易掌控。

如果要拍摄动态昆⾍或其它敏感⽣物,就要⽤到更长焦距的微距镜头,可在不惊扰昆⾍前提下,捕捉到所需的影像画⾯。

100mm焦距可以说是不长不短,远近皆宜,很好的做到兼顾,更为关键的是,体积可控。

定焦⽆弱旅,微距镜头更是能把光学⼚商的底裤看穿。

所以说这个焦段的微距镜头,普遍代表了⼚商的最⾼⽔平。

说到历史,佳能、尼康都得靠边站,曾经在市场红透半边天的是1990年蔡司推出的Makro-Planar100/2.8 AEG ,这是⼀枚顶级100mm微距镜头,放⼤⽐1:1,当年问世之后,即令同焦段微距镜头为之俯⾸称⾂。

徕卡则以其为假想敌打造了APO级百微Leica APO-Macro-Elmarit-R 100/2.8,但放⼤⽐⽌步于1:2。

在后来很长⼀段时间⾥,蔡司MP100与徕卡R100雄居100mm微距镜头之巅,成像接近完美。

⼆镜的细微差别体现在风格上,蔡司MP100侧重写意,强调整体氛围,⽽徕卡R100侧重写实,注重主体刻画。

蔡司MP100的最⼤特点是焦点处绵密⽆缝的过渡,演绎了极精彩丰富的层次再现,换句话说,就算没能把焦点对准,同样可以获得画质不俗的照⽚。

此外,AEG的蔡司百微能把⾊彩浓郁与细致发挥到极致。

所以今时今⽇,这样⼀枚年颇⽼矣,⼜是⼿动的镜头,在⼆⼿市场却要5500元才能买到⼿。

科普:关于AEG和AEJ的区别AE镜只能实现光圈优先,G代表德国制造,J当然是代表⽇本制造了。

尼康相机的对焦技巧

尼康相机的对焦技巧

尼康相机的对焦技巧玩摄影,想将照片拍清楚,对焦是关键之一。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尼康相机的对焦技巧。

对焦分自动对焦、手动对焦,本文以尼康D700为例主要是对自动对焦展开讨论。

对焦技巧首先必须要做的是调整好对焦框的屈光度,每个人的眼睛屈光都不一样,一定得调,调得越准越好,万万马虎不得。

如果不调好会怎样?相当于得了斗鸡眼加斜白眼,这相机没法玩啊……尼康相机的对焦技巧1.单点单次对焦尤其强调相机对焦灵敏度,不如找到适合的对焦点,对焦点选哪?亮差、色差!一张白纸是对不上焦的,一张黑纸也对不上焦,但白纸写上黑字,黑纸写上白字就极易对焦。

如白纸写上黄字,黑纸写上红字对焦会怎样,会很难!这纸那字足以使你体会什么是亮差、色差。

被对准的对焦点称作为合焦点,以相机至合焦点距离转360度形成的圆是合焦线,以这等距离形成的三维球沿是合焦面,你半按快门不松手,随你怎么转,释放快门后最清晰的就是这点形成的线与面,听懂没有?或许有人还不明白,也就是说,你的对焦点不一定非要在你的拍摄画面中,对焦点可以在你左右和身后。

当然如画面中有合适的对焦点还360度找对焦点是会被人笑话的,呵呵……哪些不适合作对焦点?春意盎然时山上成片的树林它懒得当你的对焦点,天上的云不适合作你的对焦点(犯此错误的童鞋有无数),纯水面、冰面不适合作对焦点,黑色、红色、黄色、白色不适合作对焦点(很多人摄影N年撞墙撞不醒,特别是某些爱拍花卉的童鞋),隔玻璃反光强时自动对焦会跑到玻璃上。

估计有人会问,黑色、红色、黄色、白色不适合作对焦点,那红色、黄色、白色的花就不拍啦?当然要拍啦,但要有本事找视角、通过用光找到可用的对焦点才下手,如果是稀里哗啦、咔嚓咔嚓,那浪费的是相机的快门寿命和自己的青春年华。

拍老头、老太,其脸上布满了对焦点;拍嫩模只有眼睛是对焦点,当然你可以让嫩模穿小碎花衣服用手动曝光拍摄,只要她听你的,你又有手动曝光的本事。

以上谈的相机对焦设置如图,合焦后相机会发“滴”声。

nikon 百微 使用心得

nikon 百微 使用心得

nikon 百微使用心得操控与XX单反比较类似,很上手容易。

它有一块210万像素点的翻转触控屏幕,支持触控选取对焦区域、滑动调节拍摄参数、双指放大缩小照片等触控操作,解决了特殊角度拍摄时不方便调节参数的痛楚。

同时卡口左侧的Fn1和Fn2按键,可以自行设置对应功能,能更快捷地操控相机进行拍摄。

这台机器还拥有CFExpress(也支持XQD)+SD双卡槽,相比较CFExpress或者XQD卡,SD卡的加入则让普通用户节省储存成本。

双卡槽可以进行备份,图片数据更加可靠。

镜头方面,无论微距近摄还是远景拍摄都能提供高分辨率,微距下各种像差控制出色,逆光环境下完全看不到紫边,新镀膜也带来更高抗炫光鬼影能力。

这支镜头微距下具有出色的分辨率和虚化效果。

它有着约0.29米最近焦距和1:1的最大放大倍率,从微距到中远景拍摄都能胜任。

镜头在重量方面也有突出的轻量化设计,镜头的重量为630g,用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的轻松了。

在微距摄影中,对焦的精准度非常重要。

105mmf/2.8VRS镜头在对焦方面的提升非常明显。

而且这支微距镜头有着0.29m的最近对焦距离,给微距摄影带来更多的拍摄可能。

微距镜头在自动对焦的状态下,焦点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地在微距和普通距离之间转换是非常不易的。

因此在微距状态时,可以选择将拨杆切换到“0.5m一0.29m”模式,这样在近摄时可以缩短AF的合焦范围,提升对焦效率。

通过饰品拍摄,这颗镜头的虚化效果柔和、自然,很好地满足了摄影师的拍摄需求。

另外,在MF手动对焦时,这一颗镜头的对焦环阻尼和使用感觉很舒适,调节过程中也很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的感觉。

这样不论是自动对焦还是手动对焦,都可以很平滑安静的操作,拍摄出非常优秀的画面。

优秀成像,可胜任多场景的微距镜头这支镜头是一款全新设计的微距镜头,更加符合微单时代的镜头设计需求。

且不论是微距拍摄还是普通拍摄,它都有着非常强大的表现力,可以带来高素质的画面和优秀的虚化,焦内的细节非常锐利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失望的“无敌兔+爱死百微”——更新:佳能红圈百微和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在F16之后的小光圈测试中,无敌兔+爱死百微完败D700+105VR,照片随后放出,摇光先推测推测到底是镜头的问题还是相机的问题?或者换50D之类的相机效果更好也说不定?12月13日更新:5D2+红圈百微和D700+105VR的使用感受对比(非画质对比)先谈谈使用感受吧,不牵扯画质,单纯谈谈使用感受,毕竟优良的操控和机身、镜头设计才能更好的“人机合一”。

一、红圈百微和105VR1、外型红圈百微直径控制更好,托住镜头前端时手掌可以握住约2/3的部分,使用感觉非常舒适。

105VR无论是直径(78mm:83mm)还是重量(625g:790g)都明显超越红圈百微,所以如果不搭配D300s或以上的尼康单反都是头重脚轻的感觉,外型上来说,红圈百微有优势。

转图:105VR搭配D80的“头重脚轻”2、镜身设计(1)红圈百微镜身侧面的按钮很多,比如对焦距离可以选择FULL、0.5m-无穷、03m-0.5m,尤其是03m-0.5m这个设计,完全是为1:1的放大比专门设置的,非常人性化。

反观105VR,只有FULL和0.5m—FULL两个选择,这对1:1时的近摄很不利。

其他的按钮二者都大同小异,比如防抖开关、手自对焦和手动对焦选择等。

(2)值得一提的是,红圈百微继承上代的优点依旧保留了三角架接环的位置,这对需要上三角架的静物及花卉摄影益处颇多,105VR镜身自重更大,上三角架时如果只依靠机身同三脚架相连的确不够稳定。

3、对焦性能红圈百微的对焦性能相当出色,在1:1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抓拍”(对焦距离选择为03m-0.5m时),自动对焦平滑安静,确实称的上是一种享受。

105VR 的对焦更“迅猛”,超音波马达启动和停止时有明显的“哒哒”声,不过对焦速度还算不错,但是不够平滑。

4、防抖性能微距镜头发展到现在虽然在成像表现上主副厂的产品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镜头本身的设计上已经体现出了明显的等级之分,在90-105mm焦距上能达到1:1放大比的镜头就有大名鼎鼎的佳能百微、红圈百微、105VR、腾龙90、适马105、图丽百微、宾得百微、宾得三防百微、索尼百微(美能达百微)、徕卡45微(等效90mm 焦距)。

但是谈到超音(声)波(对焦)马达、镜头防抖、内对焦设计(镜头前端不伸出)、防尘防滴设计、全数码优化、特殊设计(佳能的UD镜片、尼康的NANO镀膜等)这些集于一身的话,那只剩下了红圈百微和105VR两支(徕卡新出的45微可以做地位稳固的第一替补)。

说回防抖性能,我没有认真测试,但是在1/60-1/80左右,两支镜头都可以保证防抖效果,红圈百微的官方资料称在1:1放大比时可达到2档防抖效果,而尼康105VR 则是1-2档,综合红圈百微更易握持的镜身和比105VR更轻的自重,最终效果会好一点。

二、5D2和D700首先要说,这两部机器绝对是最近1年来最炙手可热的“平民全画幅”单反,从无忌到蜂鸟,从佳友到4/3,几乎都有二者争论的战场。

1、高像素和随之而来的代价(1)高像素与高画质纯净度:2100W像素对微距摄影的益处不言自明,下面几张跳蛛的照片我都是经过大幅裁剪的,然而所剩的部分依然保有840W-1360W像素之多,对比D700曾经主流的1210W像素,优势太明显了。

不过随之而来的代价就是比D700高出70%以上的像素密度造成了像素纯净度的下降,这种纯净度是对比如D700这样像素密度非常低(8.45微米,仅相当于APS-C画幅的510W像素密度)的全画幅单反得到的结论,如果去对比像素密度更高的A900,那么5D2还是有优势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假如你追求更高的像素那么坚决选择5D2;但假如你希望在放大到100%的时候依然拥有纯净的画质,那么D700令人梦寐以求的画质纯净度不会令你失望(甚至是ISO800、1600的时候)。

(2)高像素对微距摄影的影响:使用超过2000W像素的单反相机拍摄时,我们需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由于些许偏差所带来的焦点偏移或对焦不实(即所谓的跑焦)的概率要比1200W-1500W像素的单反相机高得多。

这因此给拍摄者及拍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果长期是在野外进行微距摄影,又不想错过任何机会保证出片率,D700显然更适合。

2、机身性能的影响—感光度在尼康D3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款数码单反可以保证在ISO1600甚至是3200的时候拍摄出噪点很少色彩还原和细节表现近乎完美的照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D3的出现是革命性的。

优异的高感性能大幅拓展了拍摄的自由度,5D2和D700直到ISO800都可以拍摄出画质比较纯净的照片,这在以往的数码单反中是绝对无法见到的,他们的感光度表现至少比之前的数码单反提升了2档可用范围。

3、机身性能的影响—对焦D700的对焦系统直接下方自D3,对焦点总数对比5D2有绝对优势,就是其中的十字对焦点数量都比5D2的对焦点总数还多(15:9),不过5D2的中央对焦点为F2.8精度的十字对焦点,对焦速度和精度都值得称赞。

在微距摄影中,为确保对焦精度,更多的时候是选择中央对焦点对焦,因此D700的对焦总数虽多,但是在微距摄影中却没有什么优势可言,5D2的中央对焦点搭配红圈百微的对焦速度和精度都很优秀,D700略逊。

但假如是换成拍摄飞禽走兽之类的对象,那么结果却要相反了。

4、机身性能的影响—操控这点上佳能显的比较保守,在使用5D2的时候,基本的操作感觉和500D没什么区别——这绝对不是好事,太多的按钮拥有1个以上的功能,这给操作带来了困惑;转轮+波轮+万向摇杆的配合远不如双转轮+十字键的搭配有效率,在D700上一个手完成的工作,在5D2上就需要双手。

如果你想体验专业的操控和机身做工,那么D700优势明显。

5、机身性能的影响—其他(1)测光:理论上尼康的1005分区测光系统更为先进,但是在微距摄影时,D700和5D2的测光系统都表现的足够好。

(2)光学取景器:5D2的光学取景器视野覆盖率更大(98%:95%),但是D700的圆形取景器的取景感受更好,二者水平相当。

(3)D700的内置闪光灯偶尔可以派上用场,比如用来补光。

(4)5D2的电池比D700的更耐用,但价格也更高。

(5)D700的快门声音比5D2的更好听,快门时滞也明显更短。

三、微距摄影的整个系统在微距摄影的整个系统中,闪光灯起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微距摄影专用的闪光灯,如环闪、双头闪等。

在胶片机时代,奥林巴斯的OM系统的微距摄影拥有非常“豪华”的闪光灯阵容(奥林巴斯是早期闪光灯的发明者和领先者),光是微距专用的闪光灯就有好几款超专业级的。

转图:奥林巴斯OM系统的微距专用闪光灯在微距闪光灯方面,尼康的R1C1无线微距闪光系统走在了前面,这得益于尼康在闪光灯系统上持续的领先地位。

转图:尼康的R1C1无线微距闪光系统+近摄接圈到了现在,能拥有完备微距系统的厂家只剩下了佳能和尼康,除了微距专用闪光灯以外,专用皮腔、近摄接圈、增倍镜等可以突破1:1放大比的微距摄影附件都必不可少,二者在这些方面互有领先,比如尼康的皮腔微距更好,佳能则有超微距专用的MPE-65镜头,二者即竞争又互补,这种关系已经保持了数十年,绝非朝夕可变。

如果一位爱好者想通过各种优良的设备来提升自己的微距摄影水平而不是DIY,佳能和尼康,我只有这么两个选择。

如果非要让我再推荐两个替补,那么则是松下、奥巴和徕卡的M4/3联盟及索尼。

佳能红圈百微各档光圈测试佳能这支升级为红圈L镜的新一代百微一公布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除了继承上一代百微的优良特性以外,更是加入了佳能新一代的混合防抖功能,令手持微距摄影的成功率大增。

新的红圈百微在缩小一档光圈后(F4)即接近了最佳光圈,但是相对的,在小光圈的测试中分辨率下降明显。

红圈百微在1:1放大比时的光圈范围是F2.8-F32,镜头分辨率基本可分为F2.8、F4-F13、F16、F20-F22、F25-F32这5档。

测试原图,取中间部分100%放大截图。

F2.8时分辨率较差F2.8F4时分辨率提升明显,已接近最佳光圈,这种表现一直维持到了F13,F13时作为全幅单反来说景深稍有欠缺。

F4F13F16时分辨率有所下降,但扔保持令人比较满意的效果,对实际拍摄效果影响很小。

F16F20-F22这档分辨率较之F16时又有所下降,已经对实际拍摄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F20F25-F32时分辨率下降明显,如无不得已不推荐缩到此档使用。

F25F29F32总评:红圈百微的镜头设计及操作实用性在相似焦段的微距镜头中无出其右,在对焦、操控及防抖效果几方面都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许红圈百微过于重视大光圈的成像效果,导致在F16之后的小光圈测试中分辨率下降惊人。

在F4-F13这一光圈范围内可以拍摄出近乎完美的微距作品,在需要更大景深时可以扩展至F22,在此之后的光圈范围则不再推荐使用。

尼康105VR各档光圈测试尼康这支105VR的光学素质相当优秀,尤其是在小光圈时——这正是微距最需要的。

在1:1放大比时,最大光圈因为通光量的原因降低为F4.8,最小光圈缩小至F57,镜头分辨率基本可分为F4.8-F8,F11-F25,F29-F32,F36-F45,F51-F57这5档。

测试原图,取中间部分100%放大截图。

F4.8和F5.6时分辨率较差,F8时有所提升,这里只放上F8时的100%截图。

F8F11-F25是镜头的黄金光圈,镜头的分辨率直到F25都几乎没有什么下降,而F22-F25时即可以确保景深也可以维持最佳光圈这点可说是此镜头最出彩的地方。

F11F13F16F22F25F29-F32时分辨率有所下降,但扔保持令人比较满意的效果,对实际拍摄效果影响很小。

F29F36-F45时分辨率下降明显,如无不得已不推荐缩到此档使用。

F36F45F51-F57时细节丧失严重,实用价值已变得很低,可以不用考虑用这档光圈去拍摄。

F57总评:尼康105VR虽然在镜头的外型设计和功能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和改进余地,并且微距时最大光圈效果较差,但是对于微距摄影最重要的小光圈分辨率测试的结果一个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在进入微距行程后,红圈百微显示的依然是F值,而105VR则显示的是经过修正后的T值(虽然依然显示的是F),这导致二者在实际的景深和显示的光圈值间有较大出入。

在之前的测试中笔者发现一个问题:使用5D2+红圈百微在F13时拍摄的1:1放大比照片的景深和D700+105VR在F22时拍摄的1:1放大比照片的景深极为近似。

另一个测试是:在M档使用第三方环闪(全手动设置,非TTL测光)分别用5D2+红圈百微在F13和D700+105VR在F22时以相同的1/80秒快门曝光,得到的曝光直方图几乎一模一样,在景深和曝光上出现的问题是否说明5D2+红圈百微的F13基本等于D700+105VR 的F22?测试还将继续,请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