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教案
扬子江-文天祥教案
爱国主义古诗词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扬子江
授课时间
1课时
学校名称
班级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2、反复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
扬子江-----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六、诗歌初解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诗的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
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
七、名词解释
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
北海:这里指北方。
回从:曲意顺从。
磁针石:即指南针。
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8、课堂提问
师:诗人运用了哪几种写作手法来写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的?
生:比、兴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类比,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4、创作背景
师:文天祥在赣(gàn)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1276),他在从南通往福州拥立端宗以力图恢复的途中,作《扬子江》一诗述志。(这首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诗歌,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
文天祥的人物形象教案
文天祥的人物形象教案。
一、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文天祥,原名学,字叔重,号南海。
生于明朝初年的浙江绍兴,被誉为中国“四大爱国诗人”之一。
他的一生在政治、文学和军事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
文天祥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是他从小就显示出了惊人的才华和天赋。
他在明代中叶成为了进士,历任太学生、考官、官员等职务,为正直官吏的代表之一。
文天祥的人生经历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他在面对辽金的侵略和元朝的奴役时,深感祖国的苦难和民族的屈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反抗外敌的斗争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反元起义的重要领袖。
他的诗歌和文章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被誉为“千古名篇”,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二、文天祥的人物形象1.豪放不羁的气质文天祥豪放不羁的气质是他的鲜明特点之一。
他拥有超然的气度和不可驯服的精神,不受世俗妨碍而热爱自由和独立。
他对于时事政治一直有独到的见解和自己的想法,不畏权贵和恶势力,公正无私,勇敢无畏。
可以说,文天祥的人物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志存高远”的典型,并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和精神榜样。
2.忠诚坚韧的品格文天祥的忠诚坚韧的品格得到了后人的敬仰和尊崇。
文天祥在元朝统治期间,不屈不挠地坚守正义和良知,推崇忠诚和正义,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和平。
他是一个带有强大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奔波劳碌、不怕艰险,忘我地为祖国和人民利益献身。
3.高尚深沉的情感文天祥的人物形象还体现了一种高尚深沉的情感。
他写下了许多才情横溢的诗句,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家乡、官员、士人、社会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哀思。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沉的人生体验,满怀慷慨和热情,令人感受到了爱情、人生和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
三、文天祥的教育意义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高度教育意义的伟大人物。
他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和血性气概的人,他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对于后人的教育价值非常大。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第一章:文天祥简介1.1 文天祥的生平背景介绍文天祥的出生地:江西吉安。
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职务。
介绍文天祥的抗元事迹:领导军队抵抗元朝的侵略,最终被俘虏。
1.2 文天祥的作品特点介绍文天祥的文学成就:擅长诗词,作品充满爱国情怀。
分析《过零丁洋》一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无奈。
第二章:《过零丁洋》诗的背景和意义2.1 诗歌的背景介绍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元朝的侵略和南宋政权的衰落。
介绍文天祥被俘虏的经过:1279年被俘,囚禁在零丁洋。
2.2 诗歌的意义分析《过零丁洋》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代表了南宋末年抗元精神的诗歌作品。
探讨《过零丁洋》一诗对后世的影响: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成为经典爱国诗篇。
第三章:《过零丁洋》诗的内容解析3.1 诗歌的结构和形式介绍《过零丁洋》一诗的结构:前四句描述个人遭遇,后四句表达国家命运的忧虑。
分析诗歌的形式:七言绝句,韵律和谐。
3.2 诗歌的内容解析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零丁洋”象征困境,“丹心”象征忠诚。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第四章:教学活动设计4.1 诗歌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过零丁洋》。
强调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增强对诗歌韵律和情感的理解。
4.2 诗歌解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延伸活动5.1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过零丁洋》为灵感,创作一篇爱国主题的短文或诗歌。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进行创作。
5.2 参观历史景点安排学生参观文天祥纪念馆或相关历史景点。
通过实地参观,加深学生对文天祥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的理解。
第六章:比较学习6.1 比较文天祥与其他抗元诗人的作品选取其他抗元诗人的作品,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分析比较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和不同风格。
6.2 讨论抗元诗歌的历史价值引导学生思考抗元诗歌对于民族精神的影响。
过零丁洋 文天祥教案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第一章:文天祥简介1.1 文天祥的生平背景介绍文天祥的出生地:江西吉安讲述文天祥的家庭背景和早年教育提及文天祥的科举成就和官职历程1.2 文天祥的文学成就简述文天祥的诗词创作特点强调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文天祥作品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章:《过零丁洋》诗歌背景2.1 诗歌创作的背景讲述《过零丁洋》创作的年代和背景提及元朝统治下的南宋国家状况分析诗歌中表达的对国家命运的忧虑2.2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解释诗歌“过零丁洋”的含义分析诗歌中描绘的零丁洋景象和寓意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孤独和无助的情感第三章:诗歌内容解析3.1 诗歌结构分析介绍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解读诗歌中的对仗和修辞手法3.2 诗歌内容逐句解析逐句解读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分析每句诗句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探讨诗歌中使用的象征和隐喻手法第四章:《过零丁洋》诗歌的艺术特色4.1 诗歌的语言特色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美和诗意表达强调文天祥的诗词风格和创作技巧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描写4.2 诗歌的思想内涵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思想和观点分析诗歌中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探讨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第五章:教学活动和拓展思考5.1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课堂讲解、讨论和写作等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制定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5.2 拓展思考题提出与诗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达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探讨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对当代的启示第六章: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6.1 教学目标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过零丁洋》的背景、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天祥的生平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文言文的表达技巧,提升文学鉴赏能力6.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文献资料、诗歌插图等辅助教学第七章: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7.1 教学内容详细规划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诗歌讲解、背景介绍、艺术特色分析、拓展思考等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全面理解《过零丁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7.2 课时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时,确保每个部分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总共安排8个课时,分别为:文天祥简介(1课时)、诗歌背景(1课时)、诗歌内容解析(2课时)、诗歌艺术特色(2课时)、教学活动与拓展思考(2课时)第八章:教学评价与反馈8.1 教学评价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诗歌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等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8.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第九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9.1 教学资源整理和筛选与《过零丁洋》和文天祥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献、学术论文、诗歌译文等创建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使用9.2 参考资料提供一份详细的参考资料清单,包括文天祥的生平和作品、元朝历史背景、诗歌鉴赏方法等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供教师和学生深入研究第十章:教学计划与实施步骤10.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等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学校的教学安排相符合10.2 实施步骤明确教学实施的步骤,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与答疑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文天祥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重点关注文天祥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特点,尤其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文天祥教案设计语文S版
文天祥【教材分析】《文天祥》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讴歌了他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由文天祥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入,概括介绍了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文天祥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文天祥在元军大举南侵的危急时刻,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入抗元斗争之中,保卫家国。
第四部分(第5-9自然段)写文天祥被俘后多次严词拒绝劝降,不为花言巧语和高官厚禄所动,不畏惧刑具折磨,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第五部分(第10自然段)讲文天祥的浩然之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这篇文章叙事集中,思路清晰,先概括后具体总结,步步深入的表现了中心思想,通过人物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忠心耿耿、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
【学情分析】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文章的结构、其中的一些描写,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
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们对边防军人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对边防战士的生活,情感了解甚少,再加上边防战士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作者对边防战士的情感表达。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通过反复读,使学生由整体到部分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零丁洋》。
(2)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精神,感受他的民族气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诗句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自己的爱国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文天祥的英勇抗元精神和民族气节。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翻译和背诵。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3. 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的深入感悟。
3. 将诗歌内容与文天祥的生平事迹相结合,理解他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句,掌握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
4. 讲解诗句:讲解诗句中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5. 情感教育:结合诗歌内容,讲述文天祥的爱国事迹,引导学生感悟他的爱国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过零丁洋》。
2. 写一篇关于文天祥爱国精神的心得体会。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问题解决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文天祥的其他作品,如《正气歌》、《指南录》等,加深对文天祥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文天祥纪念馆或相关历史景点,感受爱国情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天祥》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天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理解《滕王阁序》的意义以及文天祥的爱国情怀;
3.掌握运用形容词、比喻的方法写作;
4.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听力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滕王阁序》的意义;
2.运用形容词、比喻的方法写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宣传文天祥先生的视频,让学生对文天祥先生有一定的认识。
2. 学习文天祥
让学生自学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边学习边做笔记。
3. 理解《滕王阁序》的意义
1.教师解读《滕王阁序》的背景和传说;
2.教师讲解《滕王阁序》的主旨;
3.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滕王阁序》中的文字表达及修辞手法;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下自己对《滕王阁序》的理解和感受。
4. 运用形容词、比喻的方法写作
1.教师讲解形容词和比喻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形容词和比喻的方法来写作;
3.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5. 阅读和欣赏文言文
学生自学并朗读《滕王阁序》,教师指导学生尽可能用文言文朗读,并解读文
言文中的语言特点。
6. 总结与评价
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
1.使用形容词和比喻的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对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进行了解;
3.学生理解了《滕王阁序》的主旨;
4.学生能够朗读及欣赏文言文。
文天祥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读准它们的字音,区分它们的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2.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①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脍(kuài)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
这正是他那炽(chì)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❶的真实写照。
段导读:第1自然段赞扬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精神。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贵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qū)腐朽的时代。
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在文天祥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②“深深地”一词说明什么?]3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文天祥受时代和父亲教育的影响,成为一名爱国青年。
4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由文天祥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入课文,概括介绍文天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他产生爱国热情的原因。
1知识点详解☜2①这两句诗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表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也表现了他宁死不屈、一心为国的高尚品格,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奠定了感情基调。
❶气节:坚持正义,刚正不阿的品格。
3②说明父亲对文天祥的影响很大,爱国已成为他一生始终坚持的信念。
4❷汗,在这里读hán。
❸惊慌失措: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1271年,蒙古汗❷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
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
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❸。
[句导读:写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危急——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
《文天祥》教案内容及教学设计分析
《文天祥》教案内容及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目标1、学习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观念。
2、了解明朝末年历史背景和政治情况,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现和表达内心感受。
二、教学内容1、文天祥的生平和事迹:文天祥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政治生涯、历史贡献,以及他写过的经典诗文。
2、明朝末年历史背景和政治情况:明朝的末代皇帝,明朝灭亡的原因,以及明朝末年政治动荡的情况。
3、文天祥思想的影响:爱国主义,忠诚,正直,勇气,报国,崇尚自由与民主,等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和明朝末年历史背景,学生在听讲中了解文天祥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思想和精神。
2、讨论法:围绕文天祥的人品、政治生涯、以及其所主张的“报国”精神展开热烈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阅读法:学生阅读文天祥的优秀诗文,通过阅读分析和欣赏,了解文天祥的文学艺术特色和思想交流。
4、写作法:鼓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或评论。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于文天祥的看法和思考。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图片、音频和视频加入讲解中,使得讲解更加直观生动。
2、图书图片:放置一些文天祥的专著和图片,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并且加深印象。
3、悬挂海报:可以在教室内悬挂一些文天祥的名言、图片或诗歌,让学生在寻找自己座位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和认识文天祥。
4、教学游戏:可以设置有关文天祥的教学游戏,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放映有关文天祥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首先认识文天祥这个历史人物。
2、讲解:讲述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和明朝末年历史背景及其所发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在听讲中了解文天祥人物形象及其代表的思想和精神。
3、讨论:围绕文天祥的人品、政治生涯,以及其所主张的“报国”精神展开热烈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文天祥正气歌教案
文天祥正气歌教案近年来,文化教育逐渐走向深入,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学作品的教学也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
其中,“文天祥正气歌”是一篇经典的文章,既有着优美的语言,又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文天祥正气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历史背景,理解正气的概念;2.理解《文天祥正气歌》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3.学习正确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感受其美妙的语言和音乐之美;4.感受正义和仁爱的力量,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理解正气的概念和文天祥的思想;2.了解《文天祥正气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3.学习正确读诵《正气歌》,发扬正义、仁爱之精神;三、教学内容1. 导入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朗诵中华经典诗文或讲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等方式,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了解文天祥及《正气歌》的背景通过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历史背景,引领学生进入正气之道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正气歌》的文学价值学习《正气歌》的文学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描写每句诗句的文学形式和艺术表现,分析文天祥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形式美;(2)分析《正气歌》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分析文天祥所呈现的思想内容;(3)结合现代社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将文天祥的思想内涵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
4. 学习正确的朗读方法学生应该掌握正确的语音、发音和良好的朗读习惯,这既有助于理解文天祥的作品,也有助于形成美好的人格素养。
为此,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音、声音和发音教练,并为学生提供经典诵读示范。
5. 学习正义和仁爱的力量通过深入分析《正气歌》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正义和仁爱的内涵,并启迪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胸怀的人,秉持着对人类的爱与敬,建立正义、和谐、尊重的社会价值观。
6. 教学方法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示范教学、情景演练等,以帮助学生寻找归属感和内在价值。
文天祥教案
文天祥教案文天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理解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思想。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了解文天祥的基本情况,如生平、主要作品等。
2.讲解(15分钟)向学生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如《正气歌》、《出塞》等。
重点讲解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思想,如他在忍辱负重的囚狱中仍然坚持不屈的精神,他以忠诚的态度对待国家和人民等。
3.阅读(20分钟)让学生阅读文天祥的作品,如《正气歌》、《出塞》等。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思想内涵。
4.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就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思想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文天祥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如忠诚、坚韧不拔、爱国等。
5.总结(5分钟)总结文天祥的主要思想和作品,强调他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文天祥的作品为题材,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PPT,展示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思想。
五、教学辅助1.图片等教具。
2.文天祥的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让学生了解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思想。
通过阅读和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天祥的作品,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文天祥的了解和思考。
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过零丁洋 文天祥教案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第一章:文天祥简介1.1 文天祥的生平背景出生和成长:1236年出生于南宋江西吉安,书香门第,少年天才。
学业成就:20岁中状元,官至宰相。
抗元事业:元朝入侵南宋,文天祥积极参与抵抗,曾任湖南安抚使。
1.2 文天祥的文学成就诗歌创作:以豪放派诗歌著称,作品充满爱国情怀。
散文和辞赋: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第二章:《过零丁洋》的背景和意义2.1 《过零丁洋》的创作背景文天祥被俘后的遭遇:1279年被俘后,被押解到元朝首都。
诗歌的创作动机:表达自己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2.2 《过零丁洋》的意义爱国情怀: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彰显了民族气节。
抗争精神:诗中体现了文天祥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勇敢。
第三章:《过零丁洋》的文本解析3.1 诗歌的结构和主题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共64个字。
主题:表达作者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3.2 诗歌的语言和意象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寓意深刻。
意象生动:通过海洋、狂风、锭针等意象,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民族精神。
第四章:《过零丁洋》的教导和启示4.1 爱国情怀的教导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教育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文天祥的坚定信念和忠诚精神,激励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对国家的信念。
4.2 抗争精神的启示文天祥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定,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挑战,坚持信念。
诗中的海洋和狂风意象,象征着困难和挑战,教导我们要勇敢面对并战胜困难。
第五章:课堂活动与讨论5.1 课堂朗读和解析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5.2 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六章:比较研究与文学鉴赏6.1 比较研究将《过零丁洋》与其他爱国诗篇进行比较,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分析不同诗篇的爱国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天祥》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天祥》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天祥》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天祥》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天祥》教案1学情分析通过和学生交流文天祥的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情怀,本课是略读课文,在内容上不好把握,所以只能抓重点来讲,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不会太吃力。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学习方式方法情感朗读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拔法、学习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文天祥的资料、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1、出示《过零丁洋》,学生自由读,谈谈理解。
2、认识文天祥,师出示文天祥图片,学生交流总结:同学们,我们就来全面认识这样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认识他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二、新课:1学习生字词: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②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哪个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你快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
重点读:脍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2整体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语文教案)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
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于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1教学目标:1、检查背诵。
2、学习过零丁洋、浣溪沙两首诗,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诵。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教学难点: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渡荆门送别、秋词、赤壁二、学习过零丁洋1、朗读古诗2、简介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
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
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
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
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
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
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
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沉着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被俘后第二年。
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3、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4、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乱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文天祥正气歌教案
文天祥正气歌教案 文天祥 正气歌教案 目标: 1、了解文天祥的有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读诵《正气歌》。
3、了解人体身心合一、互相影响的道理,从而重视身心的修养问题。
一、导语: 两千多年前,西汉大文学 家枚乘写了一篇赋,名叫《七发》。
讲的是楚太子因长期安居深宫、纵欲享 乐而导致精神萎靡、郁郁不欢、卧病不起,有一位吴国的客人前往探病,通过音 乐、 饮食、 车马(相当于开宝马、 奔驰兜风)、 宴游(相当于四处游玩和摆设酒宴)、 打猎、观涛(相当于看钱塘江潮)以及推荐有识之士,说了七件事来启发楚太子 (《七发》之名即由此而来),最后以“要言妙道”的吸引力使楚太子重新振作, 一下子病就好了。
有人认为《七发》的主要内容是假托楚太子与吴国客人两个人 物之间的对话, 论述人生的至高哲理。
还有人这是中国最早有关心理治疗的文字 记载。
我曾经翻过一本书,是一个台湾人写的,里面说,他小的时候,老人告诉 他,害怕的时候就背文天祥的《正气歌》,就会不怕了。
真的吗?诗歌 文章竟然能治病?中考过后,一个学生讲他没来由的害怕,也不是有病,问 我怎么办。
我就推荐他读《正气歌》。
过了一阵子问他,果真不害怕了。
也许好 的诗文承载着良性信息, 可以通过改变人的内部程序--思想, 从而医治人的显示 屏--人的身心。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正气歌》。
二、介绍文天祥: 先问学生对文天祥知道多少,再由教师补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1],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 治家。
汉族, 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自号文山、 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 零丁洋》等。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 年)进士第一名(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1/6被称为"宋末三杰"。
他晚年的诗词 ,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 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文天祥教案设计
文天祥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以《抗金兵书》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理解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并能够运用其思想和行为激励自己;3.学会分析和解读文天祥的作品《抗金兵书》;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其爱国精神;2.《抗金兵书》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难点:1.理解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分析和解读《抗金兵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多媒体设备、文天祥的相关资料、《抗金兵书》的文本;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文天祥的画像或简要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教师提问:你们对文天祥有了解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和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多媒体设备,详细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是如何体现的,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三、文本解读(20分钟)1.教师分发《抗金兵书》的文本给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天祥在《抗金兵书》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四、思考与讨论(1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对现代社会和个人的启示;2.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展示其他文天祥的作品或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文天祥的内容;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天祥的爱国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文天祥的爱国精神的重要性;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运用文天祥的精神。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展示中的积极程度;2.书面作业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文天祥爱国精神的感悟或思考。
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选读》第七章《宋元文学》第二节《文天祥》,详细内容为《过零丁洋》一诗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过零丁洋》全诗,领会其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坚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过零丁洋》的文学特点,理解其历史背景。
难点:对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文天祥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的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过零丁洋》课文打印稿、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文天祥抗元事迹,引发学生对爱国情怀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过零丁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全诗。
3.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朗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4.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5. 例题讲解:分析诗中的难点句子,解释其含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过零丁洋》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诗。
六、板书设计1. 《过零丁洋》2. 诗人:文天祥3. 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 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分析《过零丁洋》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示例:(1)对偶: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通过对比滩头与洋里的景象,突显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无助。
(2)排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通过排比手法,强调人生短暂,要坚定信念,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2. 课后拓展:了解文天祥其他作品,深入体会其爱国情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过零丁洋》,使学生了解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坚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文天祥过零丁洋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第七章《宋词与宋诗》的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
通过对该诗的深入解读,使学生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感受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同时掌握宋诗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过零丁洋》,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对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古代诗歌的品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信仰的情感,学习文天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含义理解和诗意的把握。
2. 教学重点:诗句的朗读、背诵及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过零丁洋》诗歌打印稿、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文天祥抗元事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过零丁洋》,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含义,分析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现场创作一首以“忠诚”为主题的现代诗。
7. 作业布置:课后完成一首关于“忠诚”的诗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过零丁洋》2. 内容:作者:文天祥出处:《宋诗三百首》主题:忠诚、民族气节艺术特色: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忠诚”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忠诚铸就辉煌梦,热血染红江山秀。
岁月流转情不变,碧血丹心照汗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过零丁洋》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但部分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文天祥的其他诗作,了解其生平事迹,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观看关于文天祥的电影、电视剧等,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文天祥人文精神教案
文天祥人文精神教案文天祥,明朝末年忠臣烈士,才华横溢,笔力精湛,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并以壮烈的牺牲赢得了后人敬仰。
他的人生充满了刚正不阿、忠诚奉献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人文精神的象征之一。
如何在教育中将此精神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向他学习,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以“文天祥人文精神”为主题,设计一份教案,带领学生探究文天祥的人生和精神,并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精神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成长中。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天祥的人生和创作背景。
2.理解文天祥的人文精神,掌握其核心价值。
3.运用文天祥的人文精神指导自己的成长。
二、教学时间2-3学时。
三、教学步骤1.预习学生事先自学文天祥生平和《正气歌》。
2.开篇导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开场,引出人文精神的内涵,为本堂课的学习提供基础。
3.文天祥人生介绍讲师向学生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家世、学问、政治生涯等背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他的人文精神做好铺垫。
4.观看电影推荐经典电影《文天祥》,请学生观看并做好记录,以便做为后续教学的素材。
5.深入剖析针对电影的主题和情节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
重点讲解文天祥如何践行忠诚、正义、勇气、高风亮节等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价值观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6.精神内涵总结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总结文天祥的人文精神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文天祥的人文精神是否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否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7.学以致用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就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运用文天祥的人文精神进行探讨和分享。
课堂结束前,让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呈现出来,并自评自己在文天祥人文精神方面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式1.讲授。
2.电影欣赏。
3.小组讨论。
4.朗读、表达、呈现等多种表现方式。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个人呈现、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对文天祥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朗读感悟、引导体会。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新课:
1.学习生字词:
①师读课文,故意读错部分字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订正。
脍(kuài huì)炙铿锵(qiāng jiāng)蒙(měng méng)古日趋(qùqū)
②读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
⑴同桌中一个说词语意思,另一个说词语,互查互记。
⑵这些词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
2.自由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试着分段,填空)
文天祥是()的人(第1自然段)
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的爱国青年。
(第2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第3、4自然段)
文天祥拒绝劝降,()(5—8自然段)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常在,鼓舞着()(第9自然段)
3.抓住重点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阐述。
汇报、交流: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来抓重点语句感受。
(1)第3自然段
抓文天祥的语言:
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
”体现出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国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保卫国家。
看图激情。
看这幅图,文天祥站在战车上,对那些产生悲观情绪的人郑重地说:——(出
示文天祥的话,朗读)
(2)第5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引导学生体会出:在张弘范让他给坚持斗争的南宋爱国将领写劝降信的情况下,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表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也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与高风亮节。
朗读
(3)第六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抓文天祥的语言:
面对这些花言巧语,文天祥无比蔑视,他坚定地回答:“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
无比蔑视:特别轻视、看不起。
坚定:表明立场坚决、不动摇。
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表明文天祥铮铮铁骨,耿耿忠心的崇高精神。
朗读,读出无比轻蔑的语气。
(4)第8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抓他说的两句话:
“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
“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
引导学生体会出:文天祥面对三年牢狱的折磨,面对沉重的刑具,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凛然正气。
朗读。
看图:出示课文中的图,教师引读第8自然段。
4.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通过具体事例:组织勤王军、多次严词拒绝劝降,为国捐躯)
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头概括——具体——总结
5.拓展:
你还知道文天祥写过哪些作品吗?介绍给同学。
附:板书设计
18文天祥
总起——炽热爱国——民族气节高
受父影响
分述坚持抗元
誓死不降
总结——浩然正气千秋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