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应用项目管理》三
《建筑工程管理》06《BIM基础软件应用》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06《BIM基础软件应用》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c00e0bf61fb7360a4c6500.png)
《BIM基础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BIM基础软件应用》课程是我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的职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识图、软件绘图、三维模型构建、立体思维等能力。
本课程是在学生建立了空间概念,掌握了制图规范、技术标准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其前导课程为《建筑绘图软件应用》、《建筑构造与功能分析》、《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等,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三维构图、绘制和生成平面图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BIM5D 运用》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条件,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也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中国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12月颁布,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规范标准,本课程选取BIM系列软件中的一个软件——revit软件学习。
具体介绍如何用Revit 软件实现一个项目建筑模型创建和基础使用功能。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功能)本课程结合当今社会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讲授软件建模的基本规则,及运用Revit软件建立建筑模型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工程软件建模和工程虚拟渲染的职业技能。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运用Revit软件建立建筑模型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工程软件建模和工程虚拟渲染的职业技能。
(一)品德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与人协作和创新意识。
(二)知识目标(1)BIM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基于BIM的土木与建筑工程软件基本操作技能;(3)建筑、结构专业人员所具备的BIM参数化建模与编辑方法;(4)BIM属性定义与编辑;(5)BIM实体及图档的智能关联与自动修改方法;(6)设计图纸及BIM属性明细表创建方法;(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看懂图是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必备的能力,通过BIM课程基础学习,突破传统二维图形需要在头脑中自己组装的过程,而是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直接形成建筑的立体模型和相关数据信息;培养学生“绘制”的能力——学习Revit软件绘制的方法,以及将生产的模型导入CAD中生成二维图纸,完美的形成三维、二维图纸;培养学生“用”的技能——将所获理论及实操知识运用在后续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和《施工5D》课程中,同时为以后从事工作拥有一技之长。
BIM技术应用 (3)
![BIM技术应用 (3)](https://img.taocdn.com/s3/m/85b0bf9e49649b6648d74786.png)
BIM技术应用专题1 BIM的概念一、单选1、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A)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A. 各项相关信息数据B. 设计模型C. 建筑模型D. 设备信息2、以下关于BIM的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D)。
A. BIM是一类系统B. BIM是一套软件C. BIM是一个平台D. BIM是一种解决方案的集合3、BIM最大的意义在于(D)。
A. 模型应用B. 信息使用C. 平台价值D. 全生命周期应用4、BIM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这体现了BIM的(A)特点。
A. 可视化B. 协调性C. 优化性D. 可出图性二、多选1、以下关于BIM的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DE)。
A. BIM是一类系统B. BIM是一套软件C. BIM是一个平台D. 一种解决方案的集合E. BIM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的工作模式2、BIM具有(ABCDE)特点。
A. 可视化B. 协调性C. 优化性D. 可出图性E. 模拟性三、判断1、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 2002)提出了BIM概念产生的背景。
(B) A.正确 B.错误2、BIM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
(A) A.正确 B.错误3、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
(A) A.正确 B.错误4、BIM包含项目建设周期中所有的真实相关信息。
(A) A.正确 B.错误专题2 BIM的发展现状一、单选1、最早关于BIM 的概念是(B)年提出的。
A.1948.0B.1975.0C.1998.0D.2002.02、(C)的颁布,标志着BIM 技术真正成为我国建筑信息化的主线,也成为我国的“BIM 元年”。
A. 《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B. 《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C. 《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D. 《PBIMS标准》3、BIM技术最先从(B)发展开来。
《BIM应用项目管理》三
![《BIM应用项目管理》三](https://img.taocdn.com/s3/m/2015871f1a37f111f0855b1a.png)
《BIM应用项目管理》(三)一、单选题(30道)1. 一般我们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阶段、( )、施工阶段、运维阶段。
A、设计阶段B、改造阶段C、准备阶段D、分析阶段2. 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PLIM)模式就是指由业主单位牵头,( )全面负责,从各主要参与方中分别选出一至两名专家组成全生命期一体化项目管理组,将全生命期中各主要参与方、各管理内容、各项目管理阶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组织、资源、目标、责任与利益等一体化A、业主单位B、专业咨询方C、设计单位D、施工单位3. BIM项目管理的( )就就是要紧紧围绕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进行运用这条主线,从各环节的关键点入手,实现关键节点的可控,从而使整体项目管理BIM技术运用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实现项目建设的整体目标。
A、协同控制B、监督控制C、节点控制D、过程控制4. 项目采购管理就是为了从项目实施组织之外获得所需资源或服务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它包括项目质量规划,项目质量控制与( )。
A、项目质量保证B、项目质量监督C、项目质量检验D、项目质量评估5. PLIM模式下( )就是项目的最高决策者,负责监督与管理PLMT。
A、设计方B、业主C、运营方D、监理方6. 基于BIM的三维设计能够精确表达建筑的( )。
A、立面特征B、表面特征C、几何特征D、建筑特征7. 一般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不包括( )。
A、规划阶段B、设计阶段C、施工阶段D、改造阶段8. VDC模式指的就是( )。
A、建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模式B、虚拟设计建设模式C、建筑虚拟建造模式D、虚拟设计管理模式9. 设计阶段BIM管理者通过( )对项目进度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A、网络协同工作方式B、链接的方式C、参照的方式D、二维协同方式10. 以下关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模式说法错误的就是( )。
A、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PLIM)模式就是指由施工单位牵头,专业咨询方全面负责,从各主要参与方中分别选出一至两名专家一起组成全生命期一体化项目管理组B、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参与方一体化、管理要素一体化、管理过程一体化C、参与方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各方打破服务时间,服务范围与服务内容上的界限,促进管理过程一体化与管理要素一体化D、管理过程一体化的实现,又要求打破管理阶段界面,对管理要素一体化的实施起了一定的促进管理作用11. 下列关于BIM含义的说法错误的就是( )。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ec7d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b.png)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刘㊀磊摘㊀要:BIM技术自其诞生以来就逐渐成为工民建建筑设计所依赖的技术之一,从政策上来看,BIM技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且逐渐成为当前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㊂因此,文章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深化设计应用进行探究,针对BIM技术的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深化设计应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等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见解㊂关键词:BIM;建筑设计;项目施工;施工管理㊀㊀一㊁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深化设计应用的历史与现状(一)BIM技术应用现状BIM软件的问世对建筑行业来说是一股热潮,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机构都把BIM技术作为一种重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究㊂很多国家都掀起了BIM技术学习热潮,BIM软件也迅速地推广开来并经受住了实际的考验,得到了建筑市场的认同㊂BIM技术起源于美国,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早也比较成熟,我国对BIM技术的研究开展得比较迟,目前也不是很成熟,在2008年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推动下BIM软件在我国建筑市场得到重视㊂这之后,很多建筑企业都开始关注这项技术,也有不少企业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作为重点发展目标进行重点关注㊂直到现在,我国将近70%的建筑企业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了BIM软件和技术㊂我国在BIM技术上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突破和进展,国家也支持建筑行业进行信息化推动,重视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信息中起到的作用,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好㊂(二)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深化设计应用的历史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BIM技术定义众说纷纭,这实质上是由于对BIM技术的使用途径不同所造成㊂出于使用途径不同,BIM技术实质上是具有多种不同的定义㊂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后由Fernbostan对BIM技术进行了专业的名词定义㊂随后伴随revitBIM建模软件的出现,BIM技术的应用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㊂由此,美国㊁欧洲各国㊁韩国㊁日本㊁英国纷纷以国家计划的形式将BIM技术的应用于本国的建筑行业当中,至此一大批应用了BIM技术的优秀建筑作品涌现出来㊂而我国应用BIM技术稍晚于其他国家,中国应用BIM技术首先是在863计划当中为BIM技术设置相应的表达与传递信息的标准,并在这一时期我国多所建筑院校设置了BIM技术研究实验室开展相关的研究㊂同时,中国房地产协会分别在2010年㊁2011年出台了中国当前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报告㊂二㊁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一)利用BIM技术构建信息管理框架建筑工程的信息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它贯穿了整个建筑工程,从设计到工程每一步施工,再到工程完结后的交接工作等,都需要进行信息管理工作㊂但是目前大多的建筑企业在资料管理的工作方面成效不佳,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信息模型构建,能够有效解决这种问题,BIM技术改变传统建造过程中工程各参与方依赖文本书面的交流形式,有利于所有参与方在整个建筑周期中相互合作,而信息的统一整合到平台当中,促进项目不同参与方的信息共享效率的提高,也促使工程项目形成更加细致完善的管理形式㊂(二)BIM技术与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的价值优势BIM技术与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的价值优势主要是在于能够提升信息沟通的效率,同时,减少手工绘图的误差与时间㊂例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过程当中穿插了不同的方面工程师,使得整体的方案更加合理,减少了后期由于不合理施工所带来的返工损失㊂而且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上使不熟悉建筑项目进度建设相关事宜的人也能够在最短时间了解工程的进展㊂同时,在对建筑项目的全周期维护中,BIM技术能够有效地克服资料报关的障碍,能够在建筑的大修中调取项目最原始的资料,助力于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延长,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支出㊂三㊁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应用(一)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建筑项目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证设计结果能够与实际的建筑建设需要相吻合,在建设中主要注意以下的事项:1.成本廉价,建筑项目的建设投资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经历了漫长的建设时间,就此设计人员应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整体的质量在预怵的设计范围之内㊂2.荷载量计算,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先计算各部分的荷载量从而选取合适的材料,并且通过结构的调整使内力最大化㊂3.加固结构,中国本身幅员辽阔,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较为恶劣,出于对抗恶劣化气候与环境的考虑,建筑项目本身的加固使其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建筑项目的结构连接部位更是需要对此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㊂4.性能维护,建筑项目它需要降低自身的维护费用,这实质上也就是要求了其本身具备较强的安全性能,这是设计师需要着重进行考虑的要点之一㊂(二)基于BIM技术的管理应用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应用的意义主要是在于提高信息的共享效率㊁实现了对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与211建筑与工程Һ㊀控制㊂BIM所构建的模型呈现了三维立体性,具有可视化的优点,能够较好地对于不同构件之间的互动与反馈进行模拟㊂同时,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应用能够减少不同设计师所带来的施工图纸交叉问题,真正意义上在设计阶段就不同专业之间相互碰撞的情况做出贡献,最大化的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㊂除此之外,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应用的高度模拟性更是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紧急疏散模拟㊁节能情况模拟都是在现实中很难对此进行模拟,而通过BIM技术却能够对项目本身的这些性能进行相应的模拟㊂独立的信息板块使各参与方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从而切实地加强了工民建工程的沟通效率,减少了项目自身的运行成本㊂四㊁结语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在逐步地提升与CAD㊁BIM等技术就在建筑行业当中流行开来具有高度的相关性㊂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㊁项目施工及管理深化设计成为建筑业信息化进程的新秀,可以对施工时间㊁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管理,使得工民建技术层次得以提高㊂相信在未来,BIM技术将成为建筑企业必须使用的技术之一,彻底地改变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现状,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驱动力㊂参考文献:[1]姚亚锋,徐广舒,顾文华.新时代智能建筑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安徽建筑,2019,28(2):86-87.[2]汪再军,周迎.基于BIM的建设工程竣工数字化交付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1-14.[3]朱煜捷,张得煊,申玉忠,孙菁远.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BIM逆向建模技术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1-7.[4]张奕,吴磊,韦佳.宜居构筑,绿色融合:南京丁家庄二期保障房A28项目[J].建筑技艺,2019,27(2):44-52.[5]王英杰,常宇,周亚坤,康彦波.基于Revit的铁路线路三维信息平台开发[J].铁道勘察,2019:1-6.[6]温爽,李楠楠.浅谈BIM技术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以大学城为例[J].西部皮革,2019,43(3):131-132.[7]谭香.BIM技术下的智能楼宇集成管理系统建构[J].现代电子技术,2019,44(4):146-150.[8]张志清,金雪峰,肖书影,张贵阳.基于BIM的道路地质地面信息模型构建及应用[J].公路,2019,66(2):28-34.[9]何文玉,文新鹏,黄新开,彭俊龙,廖羚.装配式建筑与BIM集成研究的学术热点及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与Ucinet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1-11.作者简介:刘磊,招商局地产(南京)有限公司㊂(上接第103页)够招聘到一些对于网络经济有独特认识,能够充分结合网络经济和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工作人员,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㊂(二)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员工认同感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递效率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㊂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工作,更多的关于员工的生活,鼓励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诉求的表达和意见的表达㊂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开通微信㊁微博等方式,让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组织的活动中㊂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对于企业文化会有很好地认识,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更好的人文关怀㊂通过这样的方式,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会不断提升㊂(三)做好绩效考核培训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㊂在开展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引入多方评价主体开展绩效考核工作㊂这样能够保证考核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能够让员工更加认同企业的工作㊂同时,应该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结合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让员工网络技术能力和网络经济理念有所提升㊂这样对于开展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㊂五㊁结语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需要不断对于员工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㊂同时,应该对于员工开展素质教育和理念教育,不断强化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㊂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的情况开展工作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㊂参考文献:[1]冷传彬.网络经济时代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文摘,2019(15):127-128.[2]姜飞蛟.网络经济时代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明日风尚,2018(10):332.[3]杨菊行.网络经济时代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9.[4]姜冬.网络经济时代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智库时代,2019(47):52-53.[5]刘涛.网络经济时代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4):99-100,103.作者简介:李莉,西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㊂311。
bim在项目中的应用
![bim在项目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2b2b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d.png)
bim在项目中的应用摘要:一、BIM 简介二、BIM 在项目中的应用1.项目管理2.施工管理3.工程质量管理4.场地规划5.建筑设计与可视化三、BIM 技术的优势四、BIM 技术的应用案例五、结论正文:一、BIM 简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综合方法。
BIM 技术可以帮助建筑行业实现从传统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的转变,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BIM 在项目中的应用1.项目管理BIM 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透明度和实时性,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BIM 可以帮助项目经理进行资源计划、成本控制、进度跟踪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施工管理BIM 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
通过BIM 模型,施工团队可以进行施工计划、进度控制、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工程质量管理BIM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的可视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BIM 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验收和缺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场地规划BIM 在场地规划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建筑师进行场地分析、建筑物定位、场地模拟和景观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5.建筑设计与可视化BIM 在建筑设计与可视化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能耗分析、结构计算和可视化等方面的工作。
三、BIM 技术的优势BIM 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提高信息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质量控制能力、提高可持续性、提高协作能力等。
四、BIM 技术的应用案例某超高层建筑项目采用BIM 技术进行施工,通过BIM 模型进行施工计划、进度控制、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BIM 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391d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4.png)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工程建设管理在现代化的施工工程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在此工程当中使用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多,我国为了追赶先进的发展脚步,也大力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其中,BIM技术就是本文将会重点介绍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会通过介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應用来对现代化的工程管理进行一个全新的阐述,希望能够让我国的工程管理发展的更加先进。
标签:BIM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应用BIM技术是现代化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技术,具备了一些其他各个技术系统不具备的强大功能,能够让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行业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
现代化的企业要想继续的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就需要更好的去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所有造价,这样在有限的造价水平之下可以使得企业得到更加理想的经济收益,BIM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得这一理想达成,还能够让我国的行业当中的验收标准得到提升。
1、BIM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公司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非常少的,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建筑公司在相同的时间工程的进度是不同的,公司之间的联系少就会对项目的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都是非常注重项目的效率的,部分的企业为了让公司的效率得到提升,就会盲目的去进行对施工效率的提升,这样一来整个企业的工程质量就会有所降低,很多企业现在就是在丢了质量去追求效率,因为效率可以让工程尽快的投入使用,但是这样作对于施工除了效率提升之外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不但如此,长此以往,工程就会出现很多的弊端,这些都会对工程后期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工程更好的发展,企业必须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因为效率而出现的问题,企业才能够更好的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对于上述的问题,BIM技术可以很好的将各个不同公司的关系拉近,还能够很好的促进各个公司之间的管理,不同的公司去进行合作管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工程的效率,还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促进公司建设的稳定性、提高各个公司的协作能力。
BIM项目管理
![BIM项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7c4f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5.png)
BIM项目管理引言概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项目管理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技术的项目管理方法,它通过整合各种信息和资源,实现建筑项目的高效管理和协调。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BIM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 BIM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1.1 BIM项目管理的定义BIM项目管理是指利用BIM技术和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协调,包括项目计划、资源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
1.2 BIM项目管理的优势BIM项目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冲突,降低项目成本和风险。
2. BIM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2.1 BIM模型的建立与管理BIM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和管理BIM模型,包括模型的构建、更新、共享和协同工作等方面。
2.2 信息的整合与共享BIM项目管理需要整合各种信息,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2.3 进度和资源的控制BIM项目管理可以通过模型的可视化和数据的分析,实现对项目进度和资源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2.4 风险和冲突的预测与解决BIM项目管理可以通过模型的碰撞检测和冲突分析,预测和解决项目中的风险和冲突,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5 质量和效率的提升BIM项目管理可以通过模型的可视化和数据的分析,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减少设计错误和施工问题。
3. BIM项目管理的应用场景3.1 设计阶段的应用BIM项目管理可以在设计阶段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协同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3.2 施工阶段的应用BIM项目管理可以在施工阶段实现施工进度和资源的控制,减少施工冲突和质量问题。
3.3 运营阶段的应用BIM项目管理可以在运营阶段实现设备和维修管理,提高设施的效率和可靠性。
4. BIM项目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4.1 技术挑战BIM项目管理需要掌握复杂的软件和技术,对项目团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BIM 技术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253ed7f18583d0496459dc.png)
BIM 技术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在机电工程应用和施工中,BIM技术的优势日趋明显,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既可以将二维图纸以三维的形式展现,也可以对机电工程各类管线、设备、附件等连接表现出来,因此,在工程施工前对机电工程进行空间管理,通过管线综合排布,减少交叉碰撞,对项目进行管理应用,减少工程成本、缩短工期大有益处。
本文以综合性办公楼机电工程为例,介绍了设备与管线的布置原则,在BIM建模的基础上,利用Revit和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测,生产碰撞报告,进而对暖通、电气、给排水系统进行管理应用和空间管理,避免交叉碰撞。
关键词:BIM建模,碰撞检测,管理应用,空间管理1机电工程概况某工程为综合性办公楼,建筑层数为架空1层,地上5层,建筑面积20555m2,建筑高度22.95m。
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采用新风+风机盘管系统,风机盘管安装于房间的吊顶内,空调冷源采用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热源采用热交换器安装于机房,冷冻水系统为异程式。
建筑电气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门禁系统、安防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由于机电工程的建设具有独特的大规模综合特征,因此,对建设项目中人员的核心专业技能的要求就非常高。
所以,在机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应加强BIM技术操作的关键点,加强机电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化。
2BIM技术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原则1)需满足业主对设备的搬进、搬出高度要求。
2)需满足设备运行环境需求,例如:有动力源的管路需绕开有防微震需求的设备。
3)管道布置基本原则:1、电力桥架与输送液体管道宜分开布置,或电力桥架布置在输送液体管道上方。
2、各种管线需垂直分层布置时,一般是桥架布置在水管上面,热水管布置在冷水管上面,风管布置在水管上面。
C3、各类管道沿墙面排列布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需要保温的管道靠里,不需要保温管道靠外;金属管道靠里,非金属管道靠外;大管靠里,小管靠外;支管少、检修少的管道靠里,支管多、检修多的管道靠外。
项目应用BIM的策划书3篇
![项目应用BIM的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d41f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7.png)
项目应用BIM的策划书3篇篇一《项目应用 BIM 的策划书》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成为提升项目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项目旨在通过全面应用 BIM 技术,实现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减少设计错误和变更。
2. 优化施工流程,实现施工进度和资源的精准控制。
3. 提升项目协同管理水平,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4. 为项目运营提供准确的数字化资产。
二、BIM 应用范围和内容1. 设计阶段三维建模,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
碰撞检测与优化,提前发现设计冲突。
性能分析,如采光、通风等。
2. 施工阶段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
进度管理,实时跟踪施工进度。
资源管理,合理调配施工资源。
3. 运营阶段数字化交付,为运营提供基础数据。
设施管理,辅助设施维护和管理。
三、BIM 实施团队与职责成立专门的 BIM 实施团队,包括:1. BIM 经理:负责整体协调和管理。
2. 各专业 BIM 工程师:负责本专业模型的建立和维护。
3. 数据管理员: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储。
四、BIM 实施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确定 BIM 应用目标和范围。
组建 BIM 实施团队。
2. 设计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完成各专业三维建模。
进行碰撞检测和优化。
3. 施工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根据施工进度更新模型。
进行施工模拟和进度管理。
4. 运营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4])完成数字化交付。
开展设施管理应用。
五、BIM 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统一的 BIM 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模型精度、文件格式、命名规则等,确保模型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
六、培训与支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 BIM 技术培训,提高团队的 BIM 应用能力。
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质量控制与验收建立 BIM 质量控制体系,对模型的准确性、完整性等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 BIM 应用的质量。
《2024年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范文
![《2024年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8eea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3.png)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IM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集成、协同管理和模拟分析能力,为工程项目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三大目标管理——成本、进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二、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1. 精确预算和成本控制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各阶段材料、设备、人工等资源的精确计算和预算。
通过与市场价格数据相链接,可以实时生成准确的成本估算,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BIM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控项目成本,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2. 优化资源配置BIM技术可以模拟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帮助项目管理人员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例如,通过分析模型中的空间布局和施工顺序,可以合理安排设备和人员的进出场时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1. 进度模拟与优化利用BIM技术,可以建立工程项目的四维模型(3D模型+时间维度),实现工程进度的模拟。
通过模拟,可以提前发现进度计划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BIM技术还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优化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2. 实时监控与协调BIM技术可以实时更新项目进度信息,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情况。
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时,项目管理团队可以迅速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项目整体效率。
四、BIM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1. 质量信息集成管理BIM技术可以将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集成到模型中,实现质量信息的可视化、可追溯化管理。
通过BIM模型,可以实时查看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碰撞检测与方案优化利用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功能,可以在项目设计阶段发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提前进行协调和解决。
项目工程bim管理制度
![项目工程bim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18ed69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a.png)
项目工程bim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
良好的BIM 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本BIM管理制度旨在帮助项目团队有效地利用BIM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优化项目进度和质量,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本BIM管理制度将规范项目团队在BIM应用过程中的行为,明确各方责任,确保项目的整体协调和顺利运作。
二、BIM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合作共赢:各项目参与方应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项目BIM技术的应用,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
2. 信息共享:项目团队成员应当遵循信息共享原则,及时、准确地传递项目相关信息,确保沟通畅通、信息共享。
3. 创新发展:不断学习和应用最新的BIM技术,促进团队的创新发展,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4. 共同进步:项目团队成员应共同进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5. 安全保障:在BIM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信息安全,确保项目信息不泄露,保障项目安全进行。
三、BIM管理制度的内容1. BIM技术应用范围项目团队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BIM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
项目团队应明确BIM技术在各阶段的具体功能和应用方式。
2. BIM协作平台项目团队应选择合适的BIM协作平台,建立项目团队之间的协作机制。
BIM协作平台应具备多方协作、信息共享、实时更新等功能,并能满足项目团队不同成员的需求。
3. BIM模型管理项目团队应建立健全的BIM模型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规范模型的创建、修改、审批和使用流程。
项目团队应定期对BIM模型进行审核和更新,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BIM数据管理项目团队应规范BIM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和共享,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项目团队应建立BIM数据管理体系,明确数据的来源和使用方式,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工程项目BIM管理方案与措施
![工程项目BIM管理方案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8ac660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3.png)
工程项目BIM管理方案与措施工程项目BIM管理方案与措施目录1、BIM管理方案实施总体部署1.1 实施目标本文旨在介绍工程项目BIM管理方案与措施,以实现项目管理的全面升级。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项目成本,提升项目品质,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2 配合BIM技术管理的人员设置为了更好地实施BIM管理方案,需要合理设置管理人员。
应该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设立专门的BIM技术团队,包括BIM技术负责人、建模师、协调员等。
同时,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BIM技术的培训和提高,以确保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
2、BIM管理实施工作流程2.1 针对相关方的BIM培训在BIM管理实施前,需要对相关方进行BIM培训,包括设计师、建筑师、承包商等。
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实施步骤,为后续的BIM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2 项目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需要制定BIM管理方案,包括建模标准、协调流程、数据管理等。
同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BIM模型的建模范围和精度等。
2.3 建模计划在建模计划阶段,需要按照BIM管理方案制定建模计划,包括建模时间、建模人员、建模工具等。
同时,需要对建模质量进行监控,确保BIM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基于BIM技术的多专业协调与配合措施3.1 综合管线平衡和优化以解决各专业的接口在多专业协调过程中,需要对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进行综合管线平衡和优化。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各专业之间的无缝协调和配合,避免出现冲突和错误。
3.2 施工阶段基于BIM的项目多专业协调会制度在施工阶段,需要建立基于BIM的项目多专业协调会制度,以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通过协调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对BIM 模型进行实时更新,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通过BIM技术建立多专业协同管理平台BIM技术可以帮助建筑行业实现多专业协同管理。
BIM项目管理(建模应用技术)
![BIM项目管理(建模应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3d7fc228ea81c758f578d4.png)
项目管理(建模应用技术)总共80 题共100分一.单选题(共60题,共60分)1.从DWG到Revit自动翻模的原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1分)A.根据DWG中线条图元所在的图层来判断线条代表何种构件B.根据图元的颜色来区分构件的类别C.根据图元的句柄关系来判断构建的关系D.根据图元的线型来判断图元所代表的构建类别标准答案:A2.以下不包含在导线绘制类型中的是()。
(1分)A.带倒角导线B.样条曲线导线C.圆形导线D.户型导线标准答案:C3.鸿业机电深化中,【提取剖面】命令的主要功能是()(1分)A.打开剖面图,自动设计支吊架B.生成管道剖面形状,以供出图使用C.提取管道剖面信息,提供支吊架的自动设计D.剖面信息的导入,生成剖面图标准答案:C4.关于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1分)A.满足深化设计施工规范B.合理利用空间C.加快机电施工速度D.满足施工和维护空间需求标准答案:C5.()用来指定当前视图下相邻管段之间垂直对其方式。
(1分)A.水平对正B.水平对齐C.垂直对正D.垂直对齐标准答案:C6.关于在机房内关系排布的一般原则在,错误的描述是:()(1分)A.把能够成排布置的成排布置B.由于空间紧张,尽量不要使用综合支吊架C.尽量减少管道在机房内的交叉、翻弯D.压力管道避让自流水管道标准答案:B7.初步设计阶段BIM 应用主要方面不包括()。
(1分)A.Revit插件可以使一些多步骤的操作变成一步操作,加快模型创建速度B.Revit插件不能脱离Revit运行,运行插件中的命令时需要提前安装Revit软件C.Revit插件是调用Revit API中的接口方法来实现的D.Revit插件是由Autodesk公司研发的标准答案:D8.创建管道类型时,在“布管系统配置”对话框中在管段选择完成后,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是否需要相应设置()。
(1分)A.不需要B.需要C.默认D.标准标准答案:B9.创建一面墙,在属性栏中将其底部限制条件设置为1F(标高0mm),底部偏移-1500mm,顶部约束到2F(标高4000mm),顶部偏移1000mm,并且将该墙附着顶部到2F标高位置的楼板上,那么该墙属性栏中的无连接高度为:()(1分)A.4000mmB.5000mmC.5500mmD.6500mm标准答案:D10.RPC植物族在以下哪个视觉样式中会显示渲染外观()(1分)A.线框B.一致的颜色图C.真实D.着色标准答案:C11.在2F平面中创建垂直结构柱,在选项栏中生成方式为“深度”,标高选择未连接,偏移量设置为3000,那么是:()(1分)A.底部标高为2F,底部偏移为-3000,顶部标高为2F,顶部偏移为0B.底部标高为2F,底部偏移为3000,顶部标高为2F,顶部偏移为XC.底部标高为2F,底部偏移为0,顶部标高为2F,顶部偏移为3000D.底部标高为2F,底部偏移为0,顶部标高为2F,顶部偏移为-3000标准答案:A12.照明灯具模型创建步骤()。
bim应用课程标准
![bim应用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5a2c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a.png)
bim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技能,包括建模、协同设计、数据管理、虚拟仿真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二、课程目标1. 掌握BIM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领域。
2. 掌握BIM建模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模型构建。
3. 掌握BIM协同设计的方法,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 掌握BIM数据管理的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和维护。
5. 掌握BIM虚拟仿真技术,能够进行建筑性能模拟、日照分析等。
6. 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运用BIM技术进行管理和优化。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BIM基本原理:介绍BIM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基础知识。
2. BIM建模软件操作:学习Revit、SketchUp等常用BIM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模型构建。
3. BIM协同设计:学习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实现BIM的协同设计。
4. BIM数据管理: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和维护,包括数据备份、版本控制、冲突解决等方面。
5. BIM虚拟仿真技术:学习如何进行建筑性能模拟、日照分析等,能够运用BIM技术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优化。
6.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BIM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7.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建筑工程的BIM建模、数据管理和虚拟仿真等任务,以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师通过讲授BIM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BIM建模、数据管理和虚拟仿真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BIM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开题报告
![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b36d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a.png)
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一个项目启动的重要文件,它用于阐述项目的背景、目的、范围、目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是一个热门话题,它可以帮助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
以下是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开题报告的内容:1. 项目背景:介绍BIM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可以提及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阶段的优势和潜在问题。
2. 项目目的:阐明本项目的目的,即通过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项目范围:确定本项目的研究范围,包括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领域,如设计阶段的协同设计、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运营阶段的设施管理等。
4. 项目目标:设定本项目的具体目标,如开发一套适用于特定类型项目的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软件,或者提出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指南等。
5. 可行性分析:对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
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
6. 预期成果:阐明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如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 技术项目管理应用软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BIM技术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等。
7. 研究方法:说明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实验研究等。
8. 进度安排:制定本项目的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负责人,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以上是BIM技术项目管理应用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阐述,可以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BIM应用和项目管理十套习题和答案解析
![BIM应用和项目管理十套习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076410915f804d2b16c1f8.png)
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项目管理的特点的是(D)。
A.普遍性B.目的性C.集集成性D.可逆性2.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PLIM)模式是指由(A)牵头,专业咨询方全面负责,从各主要参与方中分别别选出一至两名专家组成全生命期一体化项目管理组,将全生命期中各主要参与方、各管理内容、各项目管理阶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组织、资源、目标、责任和利益等一体化A.业主单位B.咨询单位C.设计单位D.施工单位3.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属于BIM应用模式中的(A)。
A.单业务应用B.多业务集成应用C.综合业务集成应用D.与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4.设计单位对BIM项目管理的需求不包括(C)。
A.提高设计质量B.提高设记计效率C.施工模拟D.可视化的设计会审5.下列不属于项目BIM实施的保证措施的选项是(D)。
A.建立系统运行检查机制B.建立系统运行保障体系C.建立系统运行例会制度D.建立系统运行实施标准6.下列哪个选项符合BIM时代的协同方式?(D)A.各专业将本专业的信息条件以电子版和打印出的纸质文件的形式发送给接收专业B.过程是单向进行的,并且是阶段性的C.采用参考链接文件的形式,保持设计过程中建筑底图的及时更新D.项目采用可视化、参数化、动态化协同管理7.下列选项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D)A.方案设计阶段B.初步设计阶段C.施工图设计阶段D.深化设计阶段8.设计单位在此阶段利用BIM技术的(C),可提高专业内和专业间的设计协同效率,减少错漏碰缺,提高设计质量。
A.参数化B.3D可视化C.协同技术D可出图性9.下列选项不属于设备分析内容流程的是(D)。
A.管道、通风、负荷等机电设计中的计算分析模型输出B.冷、热负荷计算分析C.舒适度和气流组织模拟D.建筑、小区日照性能分析10.初步设计阶段BIM应用主要方面不包括(C)。
A.利用BIM技术进行结构分析B.利用BIM技术进行性能分析C.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规划D.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算量11.下列选项不属于BIM技术在结构分析的应用的是(C)A.开展抗震、抗风、抗火等结构性能设计B.通过IFC或Structure Model Center数据计算模型C.基于BIM技术对建筑能耗进行计算、评估,进而开展能耗性能优化D.结构计算结果存储在BIM模型或信息管理平台中,便于后续应用12.BIM模型与CFD计算分析的配合不包括(C)。
bim项目管理考试
![bim项目管理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5e8c4c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c.png)
bim项目管理考试
BIM项目管理考试是一个评估项目管理人员在BIM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知识的考试。
以下是一些关于BIM项目管理考试的一般信息:
1.考试目的:BIM项目管理考试旨在评估项目管理人员在BIM技术应用、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确保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运用BIM技术,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考试内容:BIM项目管理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BIM技术应用:评估项目管理人员对BIM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BIM建模、协同、模拟等方面的技能。
(2)项目管理知识:评估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流程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项目计划、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管理。
(3)团队协作能力:评估项目管理人员在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与团队成员、客户、供应商等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3.考试形式:BIM项目管理考试通常采用笔试或面试的形式进行。
笔试通常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面试则可能包括现场操作演示、案例分析讨论等环节。
4.考试要求:参加BIM项目管理考试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BIM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经验,并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能力。
5.考试意义:通过BIM项目管理考试的人员可以证明他们在BIM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高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该证书也可以作为项目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认证,提高企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bim应用管理目标
![bim应用管理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3ef6e5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f.png)
bim应用管理目标
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建筑、设施或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并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益。
具体来说,BIM应用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
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 减少错误和浪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设计、施工和运营等阶段中
出现的错误和浪费,降低项目的风险和成本。
3. 提高项目质量: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细地管理项目的质量
和性能,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
4. 优化设计方案:BIM技术可以协助设计师更加高效地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品质。
5. 提高沟通效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效果,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高效。
6.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施或基础设施的全生
命周期管理,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阶段,从而提高项目的长期效益。
总之,BIM应用管理目标是实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项目的效率、质量和效益,降低项目的风险和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应用项目管理》(三)一、单选题(30道)1. 一般我们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阶段、( )、施工阶段、运维阶段。
A、设计阶段B、改造阶段C、准备阶段D、分析阶段2. 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PLIM)模式就是指由业主单位牵头,( )全面负责,从各主要参与方中分别选出一至两名专家组成全生命期一体化项目管理组,将全生命期中各主要参与方、各管理内容、各项目管理阶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组织、资源、目标、责任与利益等一体化A、业主单位B、专业咨询方C、设计单位D、施工单位3. BIM项目管理的( )就就是要紧紧围绕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进行运用这条主线,从各环节的关键点入手,实现关键节点的可控,从而使整体项目管理BIM技术运用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实现项目建设的整体目标。
A、协同控制B、监督控制C、节点控制D、过程控制4. 项目采购管理就是为了从项目实施组织之外获得所需资源或服务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它包括项目质量规划,项目质量控制与( )。
A、项目质量保证B、项目质量监督C、项目质量检验D、项目质量评估5. PLIM模式下( )就是项目的最高决策者,负责监督与管理PLMT。
A、设计方B、业主C、运营方D、监理方6. 基于BIM的三维设计能够精确表达建筑的( )。
A、立面特征B、表面特征C、几何特征D、建筑特征7. 一般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不包括( )。
A、规划阶段B、设计阶段C、施工阶段D、改造阶段8. VDC模式指的就是( )。
A、建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模式B、虚拟设计建设模式C、建筑虚拟建造模式D、虚拟设计管理模式9. 设计阶段BIM管理者通过( )对项目进度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A、网络协同工作方式B、链接的方式C、参照的方式D、二维协同方式10. 以下关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模式说法错误的就是( )。
A、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PLIM)模式就是指由施工单位牵头,专业咨询方全面负责,从各主要参与方中分别选出一至两名专家一起组成全生命期一体化项目管理组B、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参与方一体化、管理要素一体化、管理过程一体化C、参与方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各方打破服务时间,服务范围与服务内容上的界限,促进管理过程一体化与管理要素一体化D、管理过程一体化的实现,又要求打破管理阶段界面,对管理要素一体化的实施起了一定的促进管理作用11. 下列关于BIM含义的说法错误的就是( )。
A、BIM技术就是一种三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B、BIM就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就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C、BIM就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与资源D、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与全局共享问题12. BIM技术的核心就是( )。
A、信息化B、协同C、参数化D、可视化13. 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供货单位的成本目标、供货的进度目标与供货的( )。
A、质量目标B、实施目标C、保障目标D、应用目标14. 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我国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就是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估算与初步设计阶段的( )A、设计预算B、设计初算C、设计结算D、设计概算15. 方案设计阶段的应用的不包括( )A、概念设计B、结构分析C、场地规划D、方案比选1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项目BIM实施的保障措施( )。
A、建立系统运行实施标准B、建立系统运行保障体系C、建立系统运行例会制度D、建立系统运行检查机制17. 下列选项不属于BIM技术在初步设计中的应用的就是( )。
A、结构分析B、性能分析C、工程算量D、碰撞检查18. BIM模型与CFD计算分析的配合不包括( )。
A、BIM模型配合CFD计算建筑光照分析B、BIM模型配合CFD计算热岛强度C、BIM模型配合CFD计算室外风速D、BIM模型配合CFD计算室内通风19. 基于BIM的深化设计通过各专业工程师与设计公司的分工合作优化能够针对设计存在问题,迅速对接、核对、相互补位、提醒、反馈信息与整合到位,其深化设计流程为( )A、制作专业精准模型→综合链接模型→数据集成→碰撞检测→分析与修改碰撞点→最终完成内装的BIM模型B、制作专业精准模型→碰撞检测→分析与修改碰撞点→综合链接模型→数据集成→最终完成内装的BIM模型C、制作专业精准模型→综合链接模型→碰撞检测→分析与修改碰撞点→数据集成→最终完成内装的BIM模型D、制作专业精准模型→碰撞检测→分析与修改碰撞点→数据集成→综合链接模型→最终完成内装的BIM模型20. 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就是在有效的施工方案指导下进行的,施工方案的制定主要就是根据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 )的经验。
A、设计单位B、项目部C、施工人员D、监理部门21. 管线优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不正确的就是( )A、在非管线穿梁、碰柱、穿吊顶等必要情况下,尽量不要改动B、软碰撞也必须进行修改,以满足设计要求C、管线优化设计时,应预留安装、检修空间D、管线避让原则如下: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管让施工复杂管;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22. 设计成果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就是( )A、计算书B、施工图C、结构模型D、建筑模型23. Cadna/A软件不可以进行以下哪个模拟( )A、工业噪声计算与评估B、道路与铁路噪声计算与预测C、机场噪声计算与预测D、语音声的客观评价指标24.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管理与( )A、技术质量管理B、人员素质管理C、设计图纸质量管理D、环境品质管理25. 设施管理简称( )。
A、DMB、PMC、CMD、FM26. BIM的全称就是( )。
A、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Build Information ModelingC、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D、Building Intelligente Modeling27. 下列选项中属于维护管理的就是( )。
A、安全防范B、转移使用C、维护计划D、消防管理28. 工程变更指的就是针对哪一类工程进行变更( )。
A、还未进行方案设计的工程B、处于方案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C、设计方案已确定但还未投入施工的工程D、已经正式投入施工的工程29. 相比于之前的设施管理技术而言,BIM 技术的优势不包括( )。
A、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B、实现设施的一体化操控C、实现设施的可视化管理D、定位建筑构件30. 空间管理主要就是满足组织在空间方面的各种分析及管理需求,更好地响应组织内各部门对于空间分配的请求及高效处理日常相关事务,空间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
A、空间分配B、空间规划C、租赁管理D、数据管理二、多选题(10道)1. 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涵盖了哪些方面( ):A、参与方一体化、B、管理成本一体化C、管理要素一体化D、管理过程一体化E、管理信息一体化2. 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包括( )。
A、强调合作理念B、强调各方提前参与C、提倡信息共享D、以PLMT为主要管理方E、以信息一体化为基础3. 通过基于BIM的4D施工进度模拟,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进度管理,主要包括( )A、基于BIM施工组织,对工程重点与难点的部位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B、依据BIM模型,确定施工方案,排定计划,划分流水段。
C、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协同平台,有效提升信息传输效率及管理进度。
D、通过对BIM模型施工过程的模拟动画展示对现场施工进度进行每日管理。
E、通过BIM模型的参数化特性,在工程变更时,有效减少模型调整工作量,有利于施工进度的保障4. 虚拟施工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 )。
A、虚拟施工使施工方法变得可视化B、虚拟施工使施工方法验证过程化C、虚拟施工使施工组织控制化D、虚拟施工使施工方案规范花E、虚拟施工使施工安全可预测化5. 根据评价时间不同,后评价又可以分为( )。
A、跟踪评价B、实施效果评价C、进度评价D、影响评价E、质量评价6. 下列选项属于BIM技术在节地与室外环境中的应用就是( )。
A、场地分析B、土方量计算C、施工用地管理D、管线综合E、深化设计7. 下列属于工程算量的就是( )。
A、土石方工程B、基础C、混凝土构件D、钢筋E、人员工作量8. 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快速、准确、分析能力强,下列同样属于其成本控制优势的就是( )A、优化B、精细C、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能力D、减小风险E、准确9. 下列选项关于BIM技术在建造阶段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就是( )。
A、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快速精确的成本核算、预算工程量动态查询与统计、限额领料与进度款支付管理、以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消耗、设计优化与变更成本管理等B、BIM在施工节能中的主要应用内容有场地分析、土方量计算、施工用地管理及空间管理等C、在施工阶段,基于共享BIM模型能够实现对设计变更的有效管理与动态控制D、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场地废弃物的排放、放置进行模拟,以达到减排的目的E、基于BIM的物料管理包括且不限于安装材料BIM模型数据库、安装材料分类控制、用料交底及工程量自动计算等10. 下列哪几项属于运维与设施管理的特点( )。
A、多职能性B、服务性C、组织性D、专业性E、可持续性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解析】P3,一般我们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
2. B【解析】P4,建设项目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PLIM)模式就是指由业主单位牵头,专业咨询方全面负责3. C【解析】P20,BIM项目管理的节点控制就就是要紧紧围绕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进行运用这条主线,从各环节的关键点入手,实现关键节点的可控,从而使整体项目管理BIM技术运用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实现项目建设的整体目标。
4. A【解析】P3,项目质量控制的三个过程。
5. B【解析】P7,图1、2、3-6所示的PLIM模式下的项目组织结构。
6. C【解析】P21,BIM技术就是由三维立体模型表述,从初始就就是可视化的、协调的,基于BIM 的三维设计能够精确表达建筑的几何特征。
7. D【解析】P3,一般我们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
8. B【解析】P12,虚拟设计建设模式(VirtualDesignConstruction,简称VDC)。
9. A【解析】P52,管理者通过网络协同工作方式对项目进度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