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6、逍遥游 (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五 2.6 《逍遥游》优秀课件(共42张PPT)
鲲鹏奋飞 野马尘埃 大舟、草芥
世间万物皆有所待
蜩鸠嘲鹏
远行者
(不自由)
字词整理
1 找出本段的通假字 北冥有鱼 三餐而反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怒而飞
时则不至
奋发 有时
志怪者也
决起而飞
记载 快速的样子 往 此
而后乃今培风 然后才开始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 其视下也 代词 之二虫又何知 表选择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 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 舟大也。 译文: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的 大船就没有力量(行驶)。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 的地方,那么就只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 杯子就着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置杯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万物都要有所凭借,没有绝对的自由。
鲲鹏 (大)
形体:几千里、垂天之云 六 月 之 息 活动范围: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 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 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 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 也不过这样罢了。 高空中的大鹏和地上的人一样,都不能真正 认识天。从另一角度说明大鹏受到限制,是 不自由的。
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 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 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齐谐》中的话 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 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离开了北海。”
世间万物皆有所待
蜩鸠嘲鹏
远行者
(不自由)
字词整理
1 找出本段的通假字 北冥有鱼 三餐而反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怒而飞
时则不至
奋发 有时
志怪者也
决起而飞
记载 快速的样子 往 此
而后乃今培风 然后才开始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 其视下也 代词 之二虫又何知 表选择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 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 舟大也。 译文: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的 大船就没有力量(行驶)。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 的地方,那么就只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 杯子就着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置杯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万物都要有所凭借,没有绝对的自由。
鲲鹏 (大)
形体:几千里、垂天之云 六 月 之 息 活动范围: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 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 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 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 也不过这样罢了。 高空中的大鹏和地上的人一样,都不能真正 认识天。从另一角度说明大鹏受到限制,是 不自由的。
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 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 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齐谐》中的话 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 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离开了北海。”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课件
• 2.秋水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 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 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 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míng kūn tuán xǐ āo jiè è xuè
蜩蝉 舂粮 蟪蛄 大椿 斥鴳 泠然 万仞 蓬蒿
tiáo chōng huì gū chūn chìyàn líng rèn hāo
第一课时:阅读课文,处理以下问题: 1、了解作家(庄子)、作品及背景:课文注释①及《全优课堂》P37 2、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或工具书把握字的读音。 3.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文,在读懂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梳理文章内容。 4.完成《全优课堂》P37-39基础积累部分1-6,
积累重要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虚词:其、之、而
第一段: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
2.三餐而反
二、古今异义词
1.腹犹果然
2.之二虫又何知
三、特殊句式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而莫之夭阏者
3.之二虫又何知?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五、本段其他问题质疑。
6.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8.彼且奚适也?
9.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60张PPT)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 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齐谐》中的话说: “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 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离开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 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020/7/29
12
思考: 作者引用《齐谐>中记载的话有什么作用?
2
4
文学常识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集庄子 的哲学、政治、伦理、文艺理论及思维方式于一书。现存33篇, 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 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庄子》内篇及 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这些寓言表 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庄子》诡奇的 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 于玄”(《艺概。文概》)是《庄子》的主要特征。《庄子》以 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丽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 诗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
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2
6
题目解说
“逍遥”本义可指“游戏以自乐”,悠游自得的样子,有无
所羁绊、无所依傍、无所凭借之意。在本文中,“逍遥”指的
是无待的自由,即圣人的精神境界。“逍遥”和“游”是分不
开的,在一定程度上,“逍遥”就是“游”,“逍遥”的本质
和意义由“游”来表述,“游”是“逍遥”的式样。“逍遥游”
) )
草芥( xǐ )
夭阏( āo)
蜩蝉( )
舂粮( jiè)
è
tiáo
chōng
2020/7/29
• 蟪蛄(huì gū ) • 大椿(chūn ) • 斥鴳(chìyàn ) • 泠然(líng ) • 万仞(rèn ) • 蓬蒿(hāo ) • 数数然(shuò ) • 恶乎待哉(wū ) • 决 起(xuè)
2020/7/29
12
思考: 作者引用《齐谐>中记载的话有什么作用?
2
4
文学常识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集庄子 的哲学、政治、伦理、文艺理论及思维方式于一书。现存33篇, 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 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庄子》内篇及 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这些寓言表 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庄子》诡奇的 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 于玄”(《艺概。文概》)是《庄子》的主要特征。《庄子》以 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丽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 诗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
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2
6
题目解说
“逍遥”本义可指“游戏以自乐”,悠游自得的样子,有无
所羁绊、无所依傍、无所凭借之意。在本文中,“逍遥”指的
是无待的自由,即圣人的精神境界。“逍遥”和“游”是分不
开的,在一定程度上,“逍遥”就是“游”,“逍遥”的本质
和意义由“游”来表述,“游”是“逍遥”的式样。“逍遥游”
) )
草芥( xǐ )
夭阏( āo)
蜩蝉( )
舂粮( jiè)
è
tiáo
chōng
2020/7/29
• 蟪蛄(huì gū ) • 大椿(chūn ) • 斥鴳(chìyàn ) • 泠然(líng ) • 万仞(rèn ) • 蓬蒿(hāo ) • 数数然(shuò ) • 恶乎待哉(wū ) • 决 起(xu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 逍遥游》课件 (34张PPT)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诗人李白有一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 里”,表达了诗人充满自信与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大鹏, 最初就来自《庄子》。庄子的《逍遥游》对后世的影响力 是无法估量的。同学们,你是否也从课文中得到了某些启 发?
文本解读 信息筛选 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思路——先反后正,先破后立。 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 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后立,善用比喻,想象奇 特。
(2)朝菌:不知晦朔(小年) 蟪蛄:不知春秋(小年)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年)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大年) 彭祖:以久特闻(大年) 众人:(七十古来稀——悲)(小年) 结论:“小年不及大年”
2.再三对比说明了什么? 【明确】 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 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 游”。
2.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 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 “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 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 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 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 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 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 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 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4.第一段后面还写了什么?它们各有什么凭借? 【明确】 尘埃:以息相吹 大舟:水 适莽苍、百里、千里者:三餐、宿舂粮、三月聚粮
方法点拨 1.文章一、二段大量地运用了对比。我们一起来看 看具体是怎样对比的。 (1)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 天,而莫之夭阏(大知) 蜩与学鸠: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小知) 结论:“小知不及大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 (58张PPT)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悯)
• ——《孟子·公孙丑上》
宋国:
●商朝人后裔--文化与周礼不同,更接近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相信虛 无缥缈的世界 ●周围大国林立--努力图存 • 与其说宋人笨,不如说他们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和东周的
主流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差距。” ( 杨照)
8
• 庄子钓于濮水
•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 神龟,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 将曳尾于涂中。”
遥逍
游
庄 周
你知道吗?
你听说过庄子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你想过吗?
苏轼他从人生的得意走向失意,是谁安 慰了他疲惫的心灵? 陶渊明从官场走向田园,是谁给予了他 选择的勇气?
庄子及庄子的思想
庄子(公元前369-286,战国中后期),名周,宋国人,著名 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 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 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 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 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 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悯)
• ——《孟子·公孙丑上》
宋国:
●商朝人后裔--文化与周礼不同,更接近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相信虛 无缥缈的世界 ●周围大国林立--努力图存 • 与其说宋人笨,不如说他们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和东周的
主流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差距。” ( 杨照)
8
• 庄子钓于濮水
•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 神龟,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 将曳尾于涂中。”
遥逍
游
庄 周
你知道吗?
你听说过庄子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你想过吗?
苏轼他从人生的得意走向失意,是谁安 慰了他疲惫的心灵? 陶渊明从官场走向田园,是谁给予了他 选择的勇气?
庄子及庄子的思想
庄子(公元前369-286,战国中后期),名周,宋国人,著名 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 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 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 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 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 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57张ppt)
1、第二段列举了哪些大小之辩?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 彭祖——众人 鹏鸟——斥鴳
2、通过说明“小大之辩”来阐明什么道理?
阐明的道理: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世 界里,动物、植物、云气、人类,其物种形状, 其所占时间、空间,大者大,小者小,都区分 了大小、长短、远近、范围等等,有以物喜或 以物悲的情绪,特别有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 讽意味,这都表明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庄子· 杂篇· 列御寇 》
庄子的思想观之四:
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 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 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 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 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 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 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 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 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 ‘吓!’ 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3、蜩与学鸠怎样嘲笑大鹏南飞? 蜩与学鸠嘲笑大鹏: “我决起而飞, 抢榆 枋而止, 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为?” 4、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去呢?
5、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呢?
庄子认为蜩与学鸠笑鲲鹏是没有道理的,它们都有一 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
走进作者—庄子
庄子,名( 周 ),战国中期宋国人,先秦著名的哲 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 )的哲学思想, 是( 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 (主观唯心)主义,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课件(85张PPT)
而莫之夭阏者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kūn )
迁徙( xǐ )
草芥( jiè )
蜩蝉( tiáo )
蟪蛄(huì gū)
斥鴳(chìyàn)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líng ) 蓬蒿( )
庄子
(视频)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抟( 坳堂( 夭阏( 舂粮( 大椿( 泠然( 蓬蒿(
) )
) )
) ) ) )
鲲鹏( )
迁徙( )
草芥( )
蜩蝉( )
蟪蛄(
)
斥鴳(
)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
坳堂( )
夭阏( )
舂粮(
)
大椿(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
迁徙( )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kūn )
迁徙( xǐ )
草芥( jiè )
蜩蝉( tiáo )
蟪蛄(huì gū)
斥鴳(chìyàn)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líng ) 蓬蒿( )
庄子
(视频)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抟( 坳堂( 夭阏( 舂粮( 大椿( 泠然( 蓬蒿(
) )
) )
) ) ) )
鲲鹏( )
迁徙( )
草芥( )
蜩蝉( )
蟪蛄(
)
斥鴳(
)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
坳堂( )
夭阏( )
舂粮(
)
大椿(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
迁徙(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ppt(37张PPT)
天空早晨的颜色叫“莽”,晚上的颜色叫“苍”。 南北朝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那是西北地区傍晚的景色。
还有一种解释:“莽苍”指近郊的草木之色。所 以“莽苍”代指较近的地方。到近郊的草木间去, 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 如走一百里呢?得带一点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 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带两、三 个月的粮食了。庄子告诉我们出门该怎麽准备, 实际上他讲的是人生的境界。
蜩(与1学-4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 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翻译: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 枋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 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到 郊外的人,只须准备一天三餐,回来时肚子还是饱的; 到百里外去的人,头天晚上就要捣米准备干粮;到千 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粮食。这两只小动 物又知道什么呢?
《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时,在水面 上拍水,击起的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
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离开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 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做 比较,表明世间五万物都有所待。
天(之1-苍3)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
逍遥游
庄子
有个故事,说明个体如何与“道”为一。 楚国有个猎户,上山打猎回来,发现自己 的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来, 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人丢 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 本事传到鲁国,孔子说:“如果去掉‘楚’ 字,说‘人丢了,人捡’ ,就更有意义了。” 庄子知道了此事,他说:“如果再去掉一 个‘人’字,说成‘丢了,捡了’ ,其意义 就更大了。
人教版必修5《逍遥游》公开课课件优秀课件(28张PPT)
壹 《庄子》• 《庄子》一书,今存 33 篇,分为 内篇7 ,
是庄子所作,外篇15 和 杂篇11 ,学术界认 为是他人伪作。文笔 汪洋恣肆,想象 奇特丰富, 气势 波澜壮阔。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 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 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 辞方法。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一书展现 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 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 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 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 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 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
至人 神人 圣人
贰
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 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 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 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 鹏、蜩蝉、学鸠、斥鴳 等。
运用了比喻、夸张、拟 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 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 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鉴赏全文
贰 文章的论证思路:
逍 遥游
吴川市第一中学 杨灼群
壹
有个故事回来,发现自 己的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 来,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 人丢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
本事传到鲁国,孔子说:“如果去掉 ‘楚’字,说‘人丢了,人捡’ ,就更有意 义了。”
庄子知道了此事,他说:“如果再去掉 一个‘人’字,说成‘丢了,捡了’ ,其意 义就更大了。
小知①不及大知,小年②不及大年③。奚以④知 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 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 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逍遥游》课件 (36张PPT)
2
7
贰
原文学习
注释翻译 知识点归纳 原文赏析
2
8
逍遥游 庄 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 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 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与《归藏》、《黄帝四经》、《老子》等著作 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美学、 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 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1、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 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 “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2、鲲(kūn):本指鱼卵,此处借用为表 大鱼之名。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 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3、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 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 接近”,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 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 “数仞”“数金”。
人教版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5必修5 《逍遥游》 PPT课件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谈南华三十篇。 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庄子文 章的主要风格。
第一段
鹏鸟:凭风图南 尘雾:以息相吹
比喻:浅水难负舟,厚风可负翼 蜩鸠:抢树而止
比喻:路程有远近,备粮有多寡
世间万物,有鹏鸟之“大智”,有蜩鸠之 “小智”,但大至鹏鸟,小至蜩鸠、尘埃, 其活动皆“有所待” ,都不自由。
一、多用寓言,形象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 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 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鴳等。
二、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 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 拟人等。
逍遥游
庄周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 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 宋国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 后。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 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 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又称《南华经》)一书现存 33篇。有内篇7,外篇15,杂篇11。内篇7 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一般认 为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 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 义的艺术风格。
德国的费南山在《现代西方人为什么对 庄子感兴趣》中说:“我们很欣赏《庄子》 的富有比喻、富有神话传说的文体。这种写 法在西方文学中很难找到,它的启发作用给 我们留下很深刻印象。”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逍遥游》 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马叙伦《为〈庄子义证〉 成率题绝句》云:
万物 都有 所待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第一段
鹏鸟:凭风图南 尘雾:以息相吹
比喻:浅水难负舟,厚风可负翼 蜩鸠:抢树而止
比喻:路程有远近,备粮有多寡
世间万物,有鹏鸟之“大智”,有蜩鸠之 “小智”,但大至鹏鸟,小至蜩鸠、尘埃, 其活动皆“有所待” ,都不自由。
一、多用寓言,形象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 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 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鴳等。
二、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 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 拟人等。
逍遥游
庄周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 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 宋国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 后。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 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 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又称《南华经》)一书现存 33篇。有内篇7,外篇15,杂篇11。内篇7 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一般认 为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 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 义的艺术风格。
德国的费南山在《现代西方人为什么对 庄子感兴趣》中说:“我们很欣赏《庄子》 的富有比喻、富有神话传说的文体。这种写 法在西方文学中很难找到,它的启发作用给 我们留下很深刻印象。”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逍遥游》 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马叙伦《为〈庄子义证〉 成率题绝句》云:
万物 都有 所待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1)ppt课件
第一段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 吹也。
译文: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 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向上飞,一 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啊。” 林泽之中浮动的雾气、空气中飞动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 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游 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 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 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胜义无疑第一禅, 几个曾解笑前贤。 开宗不了逍遥字, 空谈南华三十篇。
第一段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蝉与斑鸠讥笑它说:“我从地面一下子起飞, 碰着树枝就停下来,有时或许还飞不到树那么高而落 到地上,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度再向南飞去呢?”
第一段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思考探究
谈谈你对文中的“想象”手法的理解。
明确:从这篇文章看,庄子最主要的是想象了一个“逍遥”的至高 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庄子却通过种种具体形象 的想象和创造来使想象的“逍遥”至境具体化甚至人格化。为了要 描述这种想象的至境,让人们相信确有“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 具体的想象,先通过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说明天 地万物皆“有所待”,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而这些具体的 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
什么才是“逍遥游”
↓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60张PPT)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 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野马”“尘埃”相对于“鲲”“鹏”是“小物”,但也 “有所待”,所待之物就是“气息”,故也不逍遥、不自由。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 到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 天一样罢了。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作者简介
庄周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 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切顺 应自然,寻求精神的解脱。他对政治的态度是:主张无为(自 然而然)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文章汪洋 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 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思考: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意在证明什么?
有怎样的效果?
①比喻论证,以水喻风,以杯水可载草芥喻大风可负大鹏, 证明成功必须“有所待”。
②对比论证,以杯水载草芥与大风负大翼对比,表明小者 小凭借、大者大凭借,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 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效果:将抽象的哲学道理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出之, 形象易懂。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庄子追 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 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字词注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
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 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巨大,不知道 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 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 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听课文朗读,积累字音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 ) 抟 ( tuá n ) 迁徙( xǐ ) 坳堂( āo ) 草芥( jiè ) 夭阏( è ) 决起(xuè ) 蜩蝉( tiá o ) 舂粮( chōng )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 斥鴳(chì yà n) 泠然( líng ) 万仞( rè n ) 蓬蒿( hāo )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 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 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 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 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 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况且水积聚得不深,那么它负 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 就只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这是 水浅而船太大的缘故。风的力量积聚得不够大,那么它 承载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 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 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 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 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 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 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 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 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 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 背景和主观原因。
先方 也, 。晚 周 诸 子 鲁之 迅作 , 莫 能
其 文 汪 洋 辟 阖 , 仪 态 Nhomakorabea万—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 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 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 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写作背景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那风就在它的下面, 然后它才能凭风而行;鹏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 然后才打算向南方飞行。 理解: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 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 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 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 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 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 何如?
译文: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枋树木
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落在地上说是了。哪里用得 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到郊外去的人,只须准 备一天三餐,回来时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外去的人,头天 晚上就要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 储积粮食。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 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 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 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关于《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 有特殊地位。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 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 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 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 中实现“逍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 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
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那南海,是天 然形成的大海。《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齐谐》上记 载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激起几千里的波涛。它 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 北海。”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 的结果。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做比较, 表明世间五万物都有所待。
逍 遥 游
《庄子》
课文学习重点
①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②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 作风格。 ③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④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 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 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 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 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 其性格特点。
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云: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谈南华三十篇。 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 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
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 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 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 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 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 “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 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