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物质、有机物、亚甲蓝值的试验步骤

合集下载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怎样操作?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怎样操作?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搅拌装置试验步骤一、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ω。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b,精确到0.01g。

按式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ω:ω=(mh—mb)/mb×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b——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注:每次配制亚甲蓝溶液前,都必须首先确定亚甲蓝的含水率。

2、取亚甲蓝粉末(100+ω)(10g±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

3、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4、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5、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 刻度。

6、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配制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二、制备细集料悬浊液1、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颗粒,分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mL±5mL洁净水的烧杯中,将搅拌器速度调整到600r/min,搅拌器叶轮离烧杯底部约10㎜。

搅拌5min,形成悬浊液,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400r/min±40r /min转速不断搅拌,直到试验结束。

三、亚甲蓝吸附量的测定1、将滤纸架空放置在敞口烧杯的顶部,使其不与任何其它物品接触。

轻物质、有机物等的测定

轻物质、有机物等的测定

轻物质、有机物、亚甲蓝试验步骤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1、环境温度要求:温度20±5℃。

2、使用仪器设备及试剂:(1)、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量具——量杯(容量为1000mL)、量筒(容量为250mL)、烧杯(容量为150mL)各一只;(4)、比重计——测定范围为1.0-2.0g/cm3 ;(5)、网篮——内径和高度均为70mm,网孔孔径不大于0.15mm;(6)、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难5.00mm和0.315mm的方孔筛各一只;(7)、氯化锌——化学分析纯。

3、试验准备:(1)、称取经缩分的试样约800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试样过5.00mm和0.315mm的试验筛,将粒径大于5.00mm和小于0.315mm 的颗粒筛除,然后称取每份为200g的试样两份备用;(2)、配制密度为1.950-2.000 g/cm3的重液:向1000mL的量杯中加纯净水至600mL刻度处,再加入1500g氯化锌分析纯,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锌全部溶解,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部分倒入250mL量筒中测其密度;(3)、将比重计放至称溶液的250mL容量瓶内,测其密度。

如溶液密度小于要求值,则将其倒回量杯,再加入氯化锌分析纯,溶解并冷却后测其密度满足要求为止。

4、试验步骤:(1)、将制备好的试样200g倒入盛有重液(约500mL)的量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试样中的轻物质与砂分离,静置5min后,将浮起的轻物质连同部分重液倒入网篮中,轻物质留在网篮中,而重液通过网篮流入另一量杯。

倾倒时,重液表面与砂表面相距约20-30mm时即停止倾倒,避免带出砂粒,流出的重液倒回盛试样的量杯中。

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轻物质浮起为止;(2)、用清水洗净存留于网篮中的物质,然后将其倒入烧杯中,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轻物质与烧杯的总质量(m1)。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 操作指引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  操作指引

操作指引
1、试验前将亚甲蓝溶液、石粉样品及蒸馏水准备齐全,插上电源
线(220V、50Hz),打开电源开关,左侧时间显示及右侧转速显示器显示零。

2、将事先准备的蒸馏水及集料样品先后倒入托盘上的烧杯内,然
后将烧杯放置在搅拌装置的烧杯底座上,松开叶轮搅拌器顶丝,两手扶住叶轮搅拌器及顶丝柄,保持平衡慢慢向至工作位置(一般为试样中间位置),将顶丝顶住支撑杆使之稳固。

3、打开电源,按“智能”键将模式调到智能状态下(右上角指示
灯“智能”处红色),再按“启动”键,此时搅拌叶轮开始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至5min时搅拌机自动将转速改变为400r/min,并一直保持此速度直至试验结束关机。

4、转速改为400r/m后,将事先准备的亚甲蓝试剂投放于烧杯内,
此时按“普通”键将模式调为普通状态(右上角指示灯“普通”
处红色),并按启动键(使用前应将左上角时间处设置为合理的时间,以保证时间充裕到实验结束)。

5、试验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将仪器擦干净。

6、每次使用完毕应按要求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操作指引。

轻物质、有机物等的测定

轻物质、有机物等的测定

轻物质、有机物、亚甲蓝试验步骤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1、环境温度要求:温度20±5℃。

2、使用仪器设备及试剂:(1)、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量具——量杯(容量为1000mL)、量筒(容量为250mL)、烧杯(容量为150mL)各一只;(4)、比重计——测定范围为1.0-2.0g/cm3 ;(5)、网篮——内径和高度均为70mm,网孔孔径不大于0.15mm;(6)、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难5.00mm和0.315mm的方孔筛各一只;(7)、氯化锌——化学分析纯。

3、试验准备:(1)、称取经缩分的试样约800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试样过5.00mm和0.315mm的试验筛,将粒径大于5.00mm和小于0.315mm 的颗粒筛除,然后称取每份为200g的试样两份备用;(2)、配制密度为1.950-2.000 g/cm3的重液:向1000mL的量杯中加纯净水至600mL刻度处,再加入1500g氯化锌分析纯,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锌全部溶解,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部分倒入250mL量筒中测其密度;(3)、将比重计放至称溶液的250mL容量瓶内,测其密度。

如溶液密度小于要求值,则将其倒回量杯,再加入氯化锌分析纯,溶解并冷却后测其密度满足要求为止。

4、试验步骤:(1)、将制备好的试样200g倒入盛有重液(约500mL)的量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试样中的轻物质与砂分离,静置5min后,将浮起的轻物质连同部分重液倒入网篮中,轻物质留在网篮中,而重液通过网篮流入另一量杯。

倾倒时,重液表面与砂表面相距约20-30mm时即停止倾倒,避免带出砂粒,流出的重液倒回盛试样的量杯中。

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轻物质浮起为止;(2)、用清水洗净存留于网篮中的物质,然后将其倒入烧杯中,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轻物质与烧杯的总质量(m1)。

054亚甲蓝试验怎么做

054亚甲蓝试验怎么做

亚甲蓝试验怎么做?
亚甲蓝试验的目的是用亚甲蓝溶液,测定机制砂和混合砂中石粉的含量。

除试验室已有的仪器设备外,还需以下仪器设备:移液管、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定时装置、滤纸及亚甲蓝试剂等。

1.试验操作步骤
(1)配制亚甲蓝溶液
(2)将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筛除公称直径大于 2.36mm 的颗粒后备月
(3)称取样品200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器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使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7/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人 5mL.亚甲蓝溶液, 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 则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 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 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 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
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3.结果判定
当MB<1.4时,则判定是以石粉为主;当MB≥1.4时,则判定为以泥粉为主。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mm或小于0.15mm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1.3当细集料中的0.075mm通过了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验步骤2.1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确到0.01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w:W=(Mh-Mg)/Mg×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g———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精确至0.01g。

,水温不超过40℃。

,持续搅动45min,至直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配置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2.2制备细集料悬液,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颗粒,分两份备用。

,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mL±5mL洁净水的烧杯中,将搅拌器速度调整到600r/min,搅拌器叶轮离烧杯底部约10mm。

搅拌5min,形成悬浊液,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mL 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400r/min±40r/min转速不断搅拌,直到试验结束。

2.3亚甲蓝吸附量的测定,使其不与任何其他物品接触。

,在滤纸上进行第一次色晕检验。

即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液滴在滤纸上形成环状,中间是集料沉淀物,液滴的数量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之间。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2.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3.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4.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 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5.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 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6.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7.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化学实验知识:比色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知识:比色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知识:比色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方法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在比色法中,通过比较溶液的颜色和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的颜色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浓度。

比色法在实验室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包括有机酸、有机碱、有机醇等。

比色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制备标准曲线、样品处理、测定吸光度和计算含量等步骤。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比色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中需注意的一些关键点。

一、制备标准曲线1.选择标准物质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标准物质,用于制备标准溶液。

标准物质应该是纯度高、稳定性好且易于得到的物质。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已知浓度的有机化合物标准品作为标准物质。

2.制备标准溶液将选定的标准物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等浓度级数逐渐稀释的方法来制备标准溶液。

制备好的标准溶液应该尽快保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以免发生挥发或降解。

3.绘制标准曲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为线性关系。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用样品的吸光度值推算出其浓度,从而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二、样品处理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确保样品的溶解度足够高,以便后续测定。

有时样品的溶解度不高,可以适量稀释后再进行测定,但需注意稀释倍数。

2.样品处理有些样品中可能会存在干扰物质,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消除干扰。

可以采用沉淀、萃取、结晶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去除干扰物质。

处理后的样品应该与标准溶液一样,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以确保测定条件的一致性。

三、测定吸光度1.色谱仪的选择比色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含量通常采用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吸光度。

在选择仪器时,应注意选择波长范围广、分辨率高、灵敏度好的仪器。

2.光度计校准在测定吸光度前,需要进行光度计的校准。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或小于0.15㎜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1.3当细集料中的0.075㎜通过率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1)亚甲蓝(C16H18CIN3S·3H20):纯度不小于98.5%;(2)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个;(3)叶轮搅拌机:转速可调,并能满足600转/min±60转/min的转速要求,叶轮个数3或4个,叶轮直径75㎜±10㎜;注:其它类型的搅拌器也可使用,但试验结果必须与使用上述搅拌器时基本一致。

(4)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5)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及称量100g,感量0.01g 各一台;(6)标准筛:孔径为0.075㎜、0.15㎜、2.36㎜的方孔筛各一只;(7)容器:深度大于250㎜,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8)玻璃容量瓶:1L;(9)定时装置:精度1s;(10)玻璃棒:直径8㎜,长300㎜,2支;(11)温度计:精度1℃;(12)烧杯:1000mL;(13)其它:定量滤纸、搪瓷盘、毛刷、洁净水等。

3试验步骤3.1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3.1.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ω。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 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 g,精确到0.01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ω:ω=(m h—m g)/m g×100 (T0349-1) 式中:m 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 b——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机制砂亚甲蓝测定

机制砂亚甲蓝测定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之巴公井开创作 1、仪器设备及试剂:(1)、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100g,感量0.01g;(3)、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0.08mm及1.25mm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mm的容器;(5)、移液管——2mL、5mL移液管各一只;(6)、亚甲蓝试验搅拌器——转速可调、可定时;(7)、玻璃容量瓶——1L;(8)、温度计——精度1℃;(9)、玻璃棒——2支,直径8mm,长300mm;(10)、滤纸——快速;(11)、搪瓷盘、毛刷、1000mL烧杯等。

2、试验前准备:(1)、亚甲蓝溶液的配制:将亚甲蓝粉末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到20℃。

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及玻璃棒,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坚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 刻度。

震荡容量瓶以包管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存储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出28天),并置于阴暗处保管。

(2)、将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0mm的颗粒备用。

3、试验步调:(1)、尺度法:①、②、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1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者其它支撑物上,以使滤纸概况不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调,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色色晕。

中心试验室亚甲蓝试验装置操作规程

中心试验室亚甲蓝试验装置操作规程
MBV=V/M×10
式中:MBV-亚甲蓝(g/kg),表示没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
m-试样质量(g);
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量(mL);
2、亚甲蓝快速试验结果评定
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测定试验为合格,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明显沉淀物,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不合格
二、“智能普通”键的选定:在制备亚甲蓝溶液和做亚甲蓝的快速评价试验时需用普通试验方法。在做亚甲蓝值(MBV)试验时可用智能试验方法,此方法大大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与速度。
三、转速设定:当用智能转速试验时,仪器启动后,转速为600转/min,搅拌5min后可自动切换为400转/min,再搅拌1min后自动停止,如果试验不成功可再按启动键,仪器依然是400转/min,再搅拌1min后自动停止,直到试验成功为止。
当用智能转速试验时仪器启动后转速为600转min搅拌5min后可自动切换为400转min再搅拌1min后自动停止如果试验不成功可再按启动键仪器依然是400转min再搅拌1min后自动停止直到试验成功为止
中心试验室亚甲蓝试验装置操作规程
仪器
名称
YJL-III型亚甲蓝试验装置
主要
用途
用于小于2.36mm或小于0.15mm的细集料,也可以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四、当用普通转速试验时,仪器接通电源后按400/600键,转速6、速度、普通与智能,设定完后,按下启动键,即进入搅拌状态。如中途停止搅拌,须关闭电源重新开启,再次按启动键又进入工作状态。
五、计算
1、细集料亚甲蓝值MBV按式(T0349-2)计算,精确至0.1,
性能
指标
电源电压:220V,最大转速:600转/min±60转,最小转速:400转/min±40转,叶轮直径:75±10mm,叶轮个数:4个,烧杯容积:1000ml。

亚甲蓝试验仪操作规程

亚甲蓝试验仪操作规程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操作规程
1、时间设定:接通电源,先按”时间设置”拨码器,时间显示为3位.最大时间为999秒.例如:设定搅拌时间为8分钟,拨码器设为480.搅拌8分钟后,搅拌自动停止.如需继续搅拌4分钟,可将拨码器设为240,按一下清零开关仪器从新工作,即搅拌4分钟后停止.
2、转速设定:当仪器接通电源后,拨动”速度选择”开关,速度600转/min,可转换为400转/min.
3、启动仪器:当时间与速率设定完成后,按下启动开关,即进入搅拌状态.如中途停止搅拌,再次按下启动开关又进入工作状态.
4、亚甲蓝的快速评价试验
4.1、按规范要求制样及搅拌。

4.2、一次性向烧杯中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以400r/min ±40 r/min转速持续搅拌8min然后用玻璃沾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观察沉淀物周围是否出现明显色晕。

4.3、小于0.15mm粒径部分的亚甲蓝值MBV的测定
4.4、按规定准备试样,进行亚甲蓝试验测试,但试样为0-0.15mm 部分,取出30g±0.1g。

4.5、按T0333的筛选法则测定细集料中含泥量或石粉含量。

水质检测操作手册

水质检测操作手册

水质检测操作手册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为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需要进行定期的水质检测。

本操作手册将详细介绍水质检测的步骤和方法,帮助读者正确进行水质检测,保障水质安全。

一、准备工作1. 确定检测项目:根据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浑浊度等,明确检测项目。

2. 收集样本器具:准备好洁净无菌的采样瓶、移液管、滤纸等器具,用于采集和处理水样。

3. 校准仪器:检查并校正使用的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二、采样过程1. 选择采样点:根据检测目的和采样对象(自来水、地下水、河水等),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采样。

2. 清洗器具:使用纯净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采样瓶等器具,避免异物对水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3. 采集样本: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完全浸入水中,小心地将样本采集至采样瓶中。

避免外界污染和溶解氧的损失。

4. 标注信息:在采样瓶上清晰标注样本的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重要信息,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三、样本处理与分析1. 处理有机物:对于含有悬浮物和溶解有机物较多的样本,可使用滤纸过滤去除悬浮物,或者进行预处理降低有机物的影响。

2. 测定PH值:使用PH试纸或PH计对水样中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将PH试纸浸入水样中,等待片刻,比较试纸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得出PH值。

3. 检测溶解氧:使用溶解氧测试仪或电极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根据仪器说明,按操作步骤测定溶解氧值,并记录结果。

4. 测定浊度:使用浊度计对水样中的浊度进行测定。

根据仪器说明,调节仪器参数、放入样本,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5. 分析其他指标: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其他仪器或试剂进行水质指标的测定,如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

四、结果分析与判断1. 对比国家标准:将测得的水质数据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

2. 判断水质类别:根据测得的数据,判断水质的类别,如优、良、中、差等级,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1、目的与适用X围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mm或小于0.15mm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1.3当细集料中的0.075mm通过了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验步骤2.1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w。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确到0.01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w:W=〔Mh-Mg〕/Mg×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g———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取亚甲蓝粉末〔100+w〕〔10g±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

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至直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配置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2.2制备细集料悬液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颗粒,分两份备用。

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mL±5mL 洁净水的烧杯中,将搅拌器速度调整到600r/min,搅拌器叶轮离烧杯底部约10mm。

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

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

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1、亚甲蓝法是目前机制砂石粉含量检测的主要方法,国内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主要是参照欧洲标准EW933-9:1999《骨料几何特性试验中的细粉评估—亚甲蓝试验》;2、亚甲蓝法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试样的悬浮液中连续逐次加入亚甲蓝溶液,每次加亚甲蓝溶液后,过滤纸沾染试验检验游离染料的出现,以检查试样对染料溶液的吸附,当确认游离染料出现后,即可计算出亚甲蓝值(MB),表示为每千克试验粒级吸附的染料克数;3、在日常生产中,考虑到亚甲蓝试验方法的复杂性。

机制砂石粉中的石粉含量也可以用快速法检测,一次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此时MB≥1.4,若出现色晕即为合格,若不出现,即为不合格,此方法快速简便。

4、一般来说,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的测定主要是来判断石粉中泥粉的含量,所以、首先应进行亚甲蓝试验,通过亚甲蓝试验评定,判断细粉是石粉还是泥粉。

5、对于亚甲蓝对石粉的敏感性问题,我们在此做一个说明:1)经试验将机制砂中分别掺入不含黏土成分的纯石灰石粉10%、15%、20%,测定其亚甲蓝值分别为0.35、0.75、0.75,机制砂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石粉,亚甲蓝检测值变化不大,说明亚甲蓝对纯石粉不敏感。

2)当石粉掺入黏土时,亚甲蓝法测其MB值,发现其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可达0.9959.这说明亚甲蓝检测石粉中黏土含量精确度很高。

奥特龙机制砂砂浆稠化剂一、产品简介由多种有机、无机保水增稠材料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经高新技术制成的机制砂砂浆专用的粉状复合添加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水泥、粉煤灰及石粉等粒子相互分散,充分包裹粗、细机制砂粒,使水泥凝聚体包裹的游离水被释放出来,促使其充分水化,增加砂浆强度。

二、产品特性1、显著改善石粉较多时砂浆粘铲的状态,砂浆表面易于收平收光;2、砂浆与墙面粘接力好,明显降低砂浆的收缩变形,避免砂浆空鼓和开裂现象;3、显著提高砂浆的保水率,保证砂浆足够的可操作时间;4、抗流挂性好,克服机制砂砂浆容重大易下坠的缺点,大幅度提高抹灰效率;三、适用范围适用各种机制砂配制的各强度等级的抹灰砂浆、砌筑砂浆和地面砂浆,机制砂中粗粒含量及石粉含量可适当放宽。

【推荐】亚甲蓝试验步骤-范文模板 (8页)

【推荐】亚甲蓝试验步骤-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亚甲蓝试验步骤篇一:亚甲蓝试验仪操作步骤亚甲蓝试验仪操作步骤1、先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速度显示窗口显示“00.00”,计时窗口“0000”。

按“连续”键,调整调速旋钮,叶轮转子旋转;显示转速;开始计时。

按“停机”键,叶轮转子停止转动。

2、制备标准亚甲蓝溶液:按“定时”键,计时窗口“45.00”,定时45分钟,准备好洁净水和亚甲蓝药品,使用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

按“启动”键,调整调速旋钮速度显示窗口显示400±40r/min,边运行边加入亚甲蓝药品,运行45分钟后自动停机。

篇二:细集料亚甲蓝试验YJL—Ⅲ型细集料亚甲蓝试验搅拌装置天津市建议实验仪器厂一、适用范围本仪器是按照交通部T0349—201X规范,<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而设计的专用仪器。

采用了先进的调频、数控、普通加智能为一体的先进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的精确性。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值表示。

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或小于0.15㎜的细集料,也可以用于矿粉的质量检查。

当细集料中的0.075㎜通过率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二、技术参考电源电压:220V 最大转速:600转/min±60转最小转速:400转/min±40转叶轮直径:75㎜±10㎜叶轮个数:4个烧杯容积:1000ml三操作方法1) 时间设定:接通电源,先接“时间设置”拨码器,时间显示为3位。

最大时间为999秒。

例如:设定搅拌时间为8分钟,拨码器设为480.搅拌8分钟后,搅拌自动停止。

如需继续搅拌4分钟,可将拨码器加拨240秒,拨码器设置为720秒。

按一下启动键即仪器继续搅拌4分钟后自动停止。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 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