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保健工作制度守则
孕产妇保健工作规章制度
孕产妇保健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
第三条孕产妇保健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提供全面、连续、科学的孕产妇保健服务。
第四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健全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确保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定孕产妇保健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孕产妇保健工作。
第六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本辖区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评价,建立健全孕产妇保健工作管理体系,提高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
第七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设立孕产妇保健科(室),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本机构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孕产妇保健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确保具备最新的孕产妇保健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保健服务内容第九条孕产妇保健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生育咨询、婚前医学检查、孕期检查、分娩服务、产后访视、新生儿保健等。
第十条孕产妇保健服务应遵循科学、规范、人性化的原则,充分尊重孕产妇的权益,保护孕产妇的隐私。
第十一条孕产妇保健服务应注重个体化,根据孕产妇的年龄、健康状况、生育史等因素,制定合适的保健计划。
第四章保健服务流程第十二条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后保健和新生儿保健。
第十三条孕前保健主要包括生育咨询、遗传咨询、婚前医学检查等,提倡科学备孕,提高生育质量。
第十四条孕期保健主要包括定期产检、孕期营养指导、孕期心理健康辅导、预防孕期并发症等,确保母婴安全。
第十五条分娩期保健主要包括提供安全、舒适的分娩环境,严密监测产程,及时处理分娩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第十六条产后保健主要包括产后访视、产后康复、哺乳指导、预防产后并发症等,促进产妇身体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
孕产期保健人员工作制度
孕产期保健人员工作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孕产期保健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特制定此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孕产期保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二、工作岗位三、工作职责1.孕产期保健医生负责孕妇健康状况的评估、诊断和治疗。
2.助产士负责孕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和指导。
3.护士负责孕妇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
4.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根据需要参与孕产期保健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职责。
四、工作制度1.孕产期保健人员要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不能私自拖延或推卸责任。
2.孕产期保健人员要密切关注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3.孕产期保健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不能私自离岗、旷工或违规操作。
4.孕产期保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5.孕产期保健人员要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的隐私权,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6.孕产期保健人员要与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五、工作条件1.孕产期保健人员要保持身体健康,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上岗工作。
2.孕产期保健人员要有必要的职业装备和工作器材,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孕产期保健人员要工作环境整洁、安全,没有任何危害人员身体健康的元素。
4.孕产期保健人员要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自身身体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六、工作安全1.孕产期保健人员要充分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第一2.孕产期保健人员要正确使用工作器材和药品,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孕产期保健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受伤风险。
4.孕产期保健人员要及时报告并处理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七、奖惩制度1.孕产期保健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地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
2.孕产期保健人员如果违反工作纪律、违规操作或给孕妇和新生儿带来伤害,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八、附件1.相关岗位的详细职责、技能要求等可以作为附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一)心理卫生工作制度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服从专科负责人的调配,积极开展妇女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2、心理咨询医生应以和蔼、耐心、诚恳的态度对待求询者以取得信任。
3、对求询者要求保密的隐私及谈话记录应予以保密,并允许求询者不告知真实姓名。
4、咨询门诊医生应熟悉妇女心理卫生知识,对妇女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病因分析与诊断,给予认真的答疑和指导。
5、对千各种心理治疗措施,医务人员应有耐心、有信心,使求询者能够与医生充分合作,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6、对不能解决心理问题的求询者应预约间隔一定时间复诊,对需要做心理治疗者应定期复诊直至好转或痊愈。
7、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8、遵守孕产保健部各种制度。
(二)孕期营养工作制度l、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服从专科负责人的调配,积极开展妇女营养咨询工作。
2、由熟悉妇女营养卫生知识的医护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营养师担任本科工作。
3、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
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来询者态度和蔼,有问必答。
4、负责对门诊和住院的围产期、哺乳期、青春期、围绝经期、老年期的妇女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和营养治疗。
5、做好营养知识的宣传,使患者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6、电脑仪器由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保养、维修、使用制度。
7、做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齐、清洁。
8、每月按时统计工作量,并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三)围产保健工作制度l、由一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孕产妇的系统化管理工作。
2、工作环境安静、清洁,接诊热情,认真询问病史,检查动作轻柔。
3、将所有首诊孕妇纳入系统化管理,筛查并加强管理高危妊娠,落实急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制度。
4、开展优生咨询及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
5、认真执行产后检查的各种规章制度,仔细准确填写好母子健康手册,绘制妊娠图。
6、设有孕妇学校,采用看录像、授课、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宣传孕期保健知识,指导母乳喂养及喂哺的技巧和方法。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一、政策和法规1.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妇女劳动保护规定》,雇主有责任保护孕妇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休息时间。
2.公司政策:公司制定孕产保健工作制度,明确员工权益和福利,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二、权益保障1.工作安排:孕妇有权要求调整工作岗位或减少劳动强度,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休假或延期上班。
2.工作时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雇主应保障孕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6小时。
3.休假制度:公司规定孕妇享受带薪产假,产假可根据情况延长,同时提供配偶陪护假和陪产假。
4.福利待遇:孕妇享受优先医疗服务,工资待遇不受影响,同时提供孕期补贴、福利津贴和住房补贴等。
5.保险福利:为孕妇购买相关健康保险,包括产前检查、分娩和产后护理等费用。
三、工作环境保障1.物理环境:公司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保证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避免孕妇接触有害物质。
2.工作强度:根据孕妇身体状况,调整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3.饮食保障:提供营养丰富的午餐、饮用水和零食,建立健康膳食和饮水制度,保障孕妇正常饮食需求。
四、职场培训1.孕期培训:为孕妇提供孕期健康知识培训,包括正确的饮食、保健常识、产前检查和孕期体操等。
2.职业发展:建立孕期职业发展计划,为孕妇提供相关培训和晋升机会,避免因怀孕而影响职业发展。
五、反馈和投诉机制1.员工反馈:公司建立畅通的员工反馈渠道,鼓励孕妇表达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监督和评估1.内部监督:公司设立孕产保健工作监督与评估部门,负责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工作环境的改进。
2.外部监督: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和工会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并加强与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孕产优生工作制度
孕产优生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国孕产健康水平,保障母婴安全,促进优生优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孕产优生工作是指在孕期和产期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措施,包括孕期健康管理、孕期疾病防治、分娩安全、新生儿急救和转诊等。
第三条孕产优生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全程服务、重点保障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工协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国家建立健全孕产优生工作制度,加强孕产优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孕产优生服务水平。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孕产优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孕产优生工作经费,提高孕产优生工作水平。
二、孕期健康管理第六条孕妇应当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了解孕期健康状况,接受孕期健康管理指导。
第七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为孕妇提供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一)孕期一般检查;(二)孕期特殊检查;(三)孕期疾病筛查;(四)孕期健康教育;(五)孕期心理辅导;(六)其他孕期健康管理服务。
第八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孕期健康管理档案,记录孕妇的基本信息、检查结果和健康状况。
第九条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产前诊断:(一)年龄超过35周岁的;(二)有遗传病家族史的;(三)有出生缺陷史的;(四)有妊娠并发症的;(五)其他需要进行产前诊断的情形。
第十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为孕妇提供必要的产前诊断服务,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前诊断结果异常的情况。
三、孕期疾病防治第十一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对孕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孕期疾病防治水平。
第十二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干预,预防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第十三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开展孕期疾病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治疗孕期疾病。
第十四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对孕期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四、分娩安全第十五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分娩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分娩安全。
第十六条孕产保健机构应当为孕妇提供安全、舒适的分娩环境,提高分娩质量。
孕期保健科工作制度
孕期保健科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本制度,确保孕期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行。
1.2 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预防为主,实施全面、全程、连续的孕期保健服务,确保母婴安全。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2.1 组织机构:设立孕期保健科,负责孕期保健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
2.2 人员配备:配置专业的孕期保健医生、护士和助产士,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三、孕期保健服务内容3.1 孕期健康管理: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3.2 孕期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年龄、体重、胎次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孕期营养方案,指导孕妇合理膳食,保证母婴营养。
3.3 孕期心理辅导: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她们应对孕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4 孕期运动指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指导孕妇进行适度运动,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3.5 孕期安全教育:加强孕妇的安全教育,预防孕期意外伤害,确保母婴安全。
3.6 分娩准备:为孕妇提供全面的分娩知识培训,指导孕妇进行分娩准备,提高自然分娩率。
3.7 产后康复:为产妇提供产后康复服务,包括母乳喂养指导、产后身体恢复等,促进产妇身心康复。
四、孕期保健工作流程4.1 孕期保健科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孕期保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4.2 孕期保健科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孕期保健服务,做好工作日志,记录服务内容和孕妇的反应。
4.3 孕期保健科定期对孕妇进行随访,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孕期保健措施。
4.4 孕期保健科对孕期保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孕期保健服务质量。
五、孕期保健工作制度保障5.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孕期保健工作的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孕期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
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
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权益,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孕产妇保健服务活动,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和产后的保健服务。
第三条孕产妇保健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以保健为中心,以提高孕产妇生命质量为目的,全面实施孕产妇保健服务。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孕产妇保健工作的领导,将孕产妇保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经费投入。
第二章孕产妇保健服务第五条孕产妇保健服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孕前保健:提供孕前健康指导、生育咨询、遗传病筛查等服务。
(二)孕期保健:提供产前筛查、孕期保健指导、孕期健康管理等服务。
(三)分娩期保健:提供安全、科学的分娩服务,确保母婴安全。
(四)产后保健:提供产后康复、母乳喂养指导、产后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
第六条孕产妇保健服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七条孕产妇保健服务应遵循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尊重孕产妇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三章孕产妇保健管理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孕产妇保健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
(二)对孕产妇保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组织孕产妇保健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
(四)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
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孕产妇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对孕产妇进行访视,了解孕产妇的健康状况,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服务。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保健计划,并进行动态管理。
第四章孕产妇保健服务人员第十二条孕产妇保健服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孕期保健的工作制度
孕期保健的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孕期保健工作,确保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孕期保健是指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孕产期保健应当以保障母婴安全为目的,遵循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孕期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孕期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提供孕期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孕期保健服务工作。
二、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制订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建立孕期保健工作信息系统,对孕期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孕期保健工作管理:(一)落实孕期保健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辖区的孕期保健工作进行督导、考核;(二)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和孕产妇危重症急救网络,确定承担孕产妇危重症抢救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确保辖区内至少有一所承担抢救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三)培训孕期保健工作人员,提高孕期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四)组织开展孕期保健科学研究和交流合作。
第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设立孕期保健科(室),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提供以下服务:(一)提供孕期保健咨询和指导,包括营养、生活方式、心理等方面的保健;(二)开展孕期检查,提供胎儿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估;(三)提供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和管理;(四)提供分娩计划和产时保健服务;(五)提供产后访视和产后康复服务。
三、孕期保健服务第八条孕期保健服务应当根据妇女的年龄、健康状况、孕产史、家族史等因素,实行个性化管理。
第九条孕期保健服务内容包括:(一)首次产前检查:了解孕妇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因素;(二)定期产前检查: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三)孕期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体质和胎儿发育需要,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四)孕期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孕妇应对孕期心理压力;(五)孕期运动指导:根据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发育需要,提供适当的运动建议;(六)分娩计划和产时保健:根据孕妇的需求和意愿,提供分娩计划和产时保健服务;(七)产后访视和康复:对产后妇女进行访视,提供康复指导和咨询服务。
孕产保健部工作制度
一、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包括婚前、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褐期保健服务;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产科住院服务。
二、协助上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技术常规,定期对辖区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开展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评价。
三、组织开展辖区妇女保健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和适宜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孕产保健适宜技术。
四、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基本情况,设专人分片负责辖区群体孕产妇保健工作。
五、按照孕产期保健指南规范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并将建册、产检等相关信息及时录入《XXX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六、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设立高危孕产妇门诊,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
开设妊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专病门诊,专人负责开展专病专案管理工作。
七、开展妇女营养保健服务,设立妇女营养专科门诊,开展营养测评及干预、饮食行为评估及干预、营养性疾病诊治等业务,对重点人群(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建立专案管理。
八、开展妇女心理保健管理,设立妇女心理行为专科门诊,开展孕产妇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筛查与评估,对产后抑郁进行早期干预并建立专案管理。
九、对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进行筛查、宣教并指导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
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保障孕妇的身心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加强对孕期产后保健的管理,制定本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
二、管理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孕妇。
三、孕期保健工作管理内容1. 孕妇档案管理1.1 新贵妇女在怀孕初期会在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常规体检、妇科检查、产前筛查、遗传咨询等,确认胎儿的健康情况并采取措施。
1.2 已有孩子的孕妇须上报其孩子身体健康状况。
1.3 每位孕妇在劳动合同签订后与工会会员签订《孕期就业合同》。
工会会员应按照合同规定,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环境和条件。
1.4 每位孕妇每天都要在安全出勤机上打卡,不得擅自离岗。
2. 孕妇饮食管理2.1 孕妇在选择食品时,尤其是需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不要食用不干净的和不新鲜的食品。
2.2 孕妇应该注意防止偏食。
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根据“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蛋奶、豆类坚果、调味品”的标准,适当搭配营养,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3. 孕妇健康管理3.1 孕妇应该注意避免紧张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多与家人和亲友沟通。
3.2 孕妇应该定期进行血压、尿检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
3.3 孕妇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改善体重、身体和精神状态。
在运动前应注意温暖和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过度运动。
3.4 孕妇应该从医院或其他专业部门获得产后康复知识,帮助产后恢复和胎儿发育。
4. 产后健康管理4.1 新生儿出生后,应全面评估新生儿,对孕妇产后生理和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对新生儿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其他必要的评估。
4.2 产后应注意卫生保健。
4.3 产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禁止性生活、频繁劳动、重体力运动。
5. 其他5.1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科学饮水。
5.2 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体表清洁,勤换洗衣物;切忌久站或行走,弯腰或负重等动作。
5.3 孕妇应注意节约用水,切忌浪费用水。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孕产期保健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实行全程管理,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二、组织管理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孕产期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2. 孕产期保健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必要的投入。
3.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设立孕产期保健科,负责本机构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组织实施。
4. 孕产期保健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机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共同推进孕产期保健工作。
三、保健服务1. 孕前保健(1)开展孕前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
(2)提倡科学备孕,指导孕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开展孕前遗传咨询和胎儿发育评估,提供生育指导。
2. 孕期保健(1)建立孕期保健档案,实行孕期全程管理。
(2)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
(3)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提供孕晚期家庭访视服务,了解孕妇和胎儿状况,提供相应保健指导。
3. 分娩期保健(1)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分娩服务,确保母婴安全。
(2)实行分娩期全程监护,及时处理分娩期并发症。
(3)开展分娩期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产后保健(1)提供产后康复服务,促进产妇身心恢复。
(2)开展产后访视,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状况,提供相应保健指导。
(3)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技巧培训。
(4)开展产后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和新生儿护理。
四、人员培训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孕产期保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 孕产期保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
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守则
精心整理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规范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规范为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后工作与评价。
同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
(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三)负责对本辖区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进行监测、报告、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有条件的可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
(四)组织开展辖区内孕产期保健业务培训,推广适宜技术,组织对专业人员的考核。
(五)负责指导和开展本辖区孕产期健康教育工作,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开发适宜健康教育材料。
(六)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相关信息的收集、核实、质控、统计、分析、上报等工作。
定期总结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情况,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一)责对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进行接生员的接生技术指导。
(七)村卫生室(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1.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动员督促怀孕妇女于孕12周前到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孕产期保健册(卡)、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协助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高危孕产妇管理,做好产后访视。
2.负责收集辖区内妇女妊娠、婴儿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的有关数据,定期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3.按时参加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和专业培训,汇报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部分孕产期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全程系列保健服务。
一、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妊娠1次),孕期检查的时机,孕期保健分为初诊和复诊。
1.初诊。
(1)确定妊娠和孕周,为每位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册),将孕妇纳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
(2)详细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保健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保障母婴安全,制定了以下的孕产保健工作制度。
一、孕期保健1. 孕前保健围绕孕前保健,开展多样化宣传教育,提高孕前保健重要性,加强孕前保健指导服务,帮助孕妇了解孕前检查、孕前保健、孕前营养、遗传咨询等内容。
对高龄、多胎、高风险孕妇实行个性化指导,尽早开展产前筛查。
2.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不仅关乎孕妇的健康,同时也关系到胎儿的健康。
在孕早期,对完全正常的孕妇,建议每月复诊1次,主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孕妇营养、生活等方面的指导。
在孕期中晚期,加大产妇的健康检查和指导力度,包括定期抽血检查、心电图检查、胎儿监测、妇科检查等。
同时,指导孕妇注意合理饮食、合理安排生活和运动,避免劳累过度。
二、产期保健1. 准备分娩建议孕妇根据孕期、胎位、产程等进行产前准备,可以提前来医院熟悉分娩流程、了解医疗设备等。
医务人员要为孕妇这些准备提供必要的与产科相关知识,尤其是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评估母婴情况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此外,科室要开展相关分娩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孕妇和家属应对意外情况的应急能力。
2. 产程管理产程管理是孕产保健中的重中之重,孕妇分娩的场所应当保持清洁、舒适,温度适宜,空气流通良好,可垫棉毛垫、铺棉被,设身、头枕,以便孕妇能舒适地休息。
在分娩时,医务人员要对孕妇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不断告知孕妇产程进展情况,在生育计划中实行个人化服务,为她们定制个性化产程管理。
三、产后保健1. 产后观察新生儿和产妇在出生后均需要进行全面的产后观察和管理,对于产妇的剥宫、出血量、尿量、伤口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并要合理进行饮食管理、康复护理等。
同时,也要对新生儿进行观察,记录出生体重、耳温、心率、呼吸等信息。
2. 产后康复产后康复是孕产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恢复产妇身体健康,帮助产妇快速恢复身体素质。
产后康复应该包括饮食、休息、运动等三个方面,保障孕产从业人员为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指导,使产妇能够更快地恢复到生育前的状态。
孕产妇安全守则和管理规定
孕产妇安全守则和管理规定1.背景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孕产妇安全守则和管理规定,以确保孕产妇在工作场所和社区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
2.安全守则2.1工作场所安全-孕产妇应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章制度,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劳动防护设施等。
-孕产妇不得从事过重体力劳动或高风险工作,以免对胎儿和孕妇本身造成伤害。
-孕产妇在工作期间应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孕产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或危险环境,如化学品、辐射等。
-孕产妇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2.2社区环境安全-孕产妇应遵守社区环境的安全规定,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等。
-孕产妇应避免前往拥挤或危险的地方,以防发生意外事件。
-孕产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或不洁环境,以保证身体健康。
-孕产妇应遵守医生或专业人员给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以保证孕期健康。
3.管理规定3.1工作场所管理-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孕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雇主应对孕产妇的工作任务进行评估,避免安排过重体力劳动或高风险工作。
-雇主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确保孕产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雇主应允许孕产妇定期休息,提供合适的休息区域。
-雇主应支持孕产妇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提供必要的健康服务和咨询。
3.2社区管理-社区管理部门应制定并宣传孕产妇安全守则,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
-社区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供有关孕产妇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社区管理部门应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及时应对孕产妇遇到的紧急情况。
-社区管理部门应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确保孕产妇的健康。
4.总结通过制定孕产妇安全守则和管理规定,我们可以保护孕产妇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可能对胎儿和孕妇本身造成的伤害。
工作场所和社区管理部门在执行和监督这些规定时,应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孕产妇的权益和安全。
孕产妇安全守则和管理规定
孕产妇安全守则和管理规定一、安全守则1.1 孕前准备- 妇女在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 怀孕前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药品、辐射等。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
1.2 孕期保健- 定期进行产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 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 避免参加高风险活动,如剧烈运动、旅行等。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1.3 分娩期管理- 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间。
- 在分娩过程中,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和安排。
- 产后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确保母婴健康。
二、管理规定2.1 医疗机构管理- 医疗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设备,确保孕产妇的安全。
-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保健档案,记录产检、分娩等相关信息。
-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2 政府部门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营。
-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孕产妇急救体系,确保母婴安全。
2.3 家庭管理- 家庭成员应关注孕产妇的身体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 家庭成员应学习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家庭成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孕产妇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总结孕产妇安全是关乎母婴健康的重要问题,需要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遵守安全守则和管理规定,我们可以降低孕产妇的风险,确保母婴安全。
希望每一位孕产妇都能度过一个顺利的孕期,健康分娩。
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1、孕产期保健工作必须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并经专业培训合格的妇幼卫生人员负责;
2、本地户口的孕产妇和寄居本地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均应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3、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保健情况,提供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妇女妊娠12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册,产前检查次数≥8次,进行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实行住院分娩,产后访视≥3次剖宫产术后不少于2次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具备条件的单位方可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做好孕妇在妊娠20~24周转往接产医院就诊的工作;
4、通过每次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孕产妇保健册上详细记录高危妊娠的发生、转归、结局等情况;根据职责分工,对高危孕产妇及时给予治疗或者转往上级医院就诊;
5、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育处方,普及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等妇幼卫生科普知识;
6、开展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认真及时填写各种台账、报表,做好统计、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彤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分娩保健服务工作制度
分娩保健服务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分娩保健服务行为,保障母婴权益,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分娩保健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的分娩保健服务工作,包括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后期保健等各个环节。
三、工作原则1. 遵循母婴权益优先原则,尊重孕妇及家属的意愿,提供人性化、个体化的分娩保健服务。
2.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3. 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分娩保健服务,提高分娩质量。
4. 加强分娩保健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工作内容1. 孕期保健(1)开展孕期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孕妇健康状况和胎儿发育情况。
(2)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保障孕妇和胎儿营养需求。
(3)开展孕期教育活动,普及孕期保健知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
(4)加强孕期心理关怀,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孕妇应对孕期心理问题。
2. 分娩期保健(1)制定分娩计划,根据孕妇和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2)提供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管理服务,实施无痛分娩、导乐分娩等适宜技术,减轻孕妇痛苦。
(3)加强分娩监护,实时观察孕妇和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4)开展分娩教育,普及分娩知识,帮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增强分娩信心。
3. 产后期保健(1)开展产后期健康管理,关注产妇身体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医疗干预。
(2)提供产后营养指导,制定合理的产后饮食计划,促进产妇身体恢复。
(3)加强产后心理关怀,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产妇适应产后生活。
(4)开展产后教育活动,普及产后保健知识,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五、工作流程1. 孕期保健:孕妇首次就诊时,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保健方案。
2. 分娩期保健:孕妇入院后,开展分娩评估,制定分娩计划,进入分娩过程后,实施疼痛管理,加强分娩监护。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一、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发病率,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促进人口的健康增长。
(二)原则:及早干预、科学管理、全员参与、个性化服务、综合治疗。
二、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内容:(一)孕产妇的健康教育:通过定期进行孕妇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孕妇对自身健康和生育知识的了解,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指导。
(三)孕妇生理参数监测:通过定期检测孕妇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参数,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进行干预。
(六)孕妇疾病的诊治:及时发现并诊断孕妇患上的疾病,给予适当的治疗和保健措施,确保孕妇及胎儿安全。
(七)孕期体育锻炼:推广适当的孕期体育锻炼方式,提供相应的锻炼指导,促进孕妇身心健康。
(八)产后康复护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后康复护理制度,提供产后护理和康复指导,促进产妇身体恢复,以及母乳喂养指导。
(九)新生儿健康管理: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喂养指导、体检等活动,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十)灵活的工作安排:为孕期和哺乳期女职工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保障其生理和母婴健康需求。
三、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实施及监督:(一)建立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配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工作程序,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分工和责任。
(三)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通过定期的督导和评估,提高孕产妇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社会共同关注孕产妇健康的氛围。
(六)建立孕产妇意外伤害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孕产妇意外伤害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
四、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效果评价:(一)通过收集和分析孕产妇的健康数据,及时评价保健工作的效果(二)通过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孕产妇对保健工作的满意度和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三)通过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观察,评估保健工作的长期效果。
总之,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孕产妇身心健康,促进胎儿健康发育而建立的一套规范性管理措施,它的推行能有效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新生儿的生存与发展,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孕产保健工作制度
(一)心理卫生工作制度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服从专科负责人的调配,积极开展妇女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询工作。
2、由熟悉妇女营养卫生知识的医护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营养师担任本科工作。
3、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
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来询者态度和蔼,有问必答。
4、负责对门诊和住院的围产期、哺乳期、青春期、围绝经期、老年期的妇女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和营养治疗。
5、做好营养知识的宣传,使患者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6、电脑仪器由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保养、维修、使用制度。
7、做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齐、清洁。
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危害母婴或导致围产预后不良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是围产保健的重点之一。
处理得当可使高危妊娠转化为低危妊娠,改善母婴预后。
1.高危妊娠的诊断
1.1一般资料: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身高小于145厘米;从事有毒职业者;有烟、酒或某些药物成瘾者。
1.2既往病史:有心血管、肝、肾、呼吸、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史者,或有重大外科手术史者。
家族及本人遗传病或先天异常者。
1.3既往产史;有月经失调、不孕症史、多次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史者、有新生儿畸形史、难产、产后出血史者。
3.2定时吸氧,每日二次,每次30分钟。
3.3改善子宫胎盘血流。
3.4及时收入院,凡门诊治疗效果不好者收入病房积极治疗。
3.5分娩方式及时机选择,根据母婴情况,决定最适宜的时机及方式终止妊娠,产科门诊也适时提出初步意见,供病房参考。
3.6高危追踪制度:凡高危病人卡片作标记、登记高危病情、地址、电话、预约日期,如未按约到诊者,电话或家庭追踪,门诊高危病人有登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