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篇一: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富有魅力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美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诗词的创作不断发展和完善。唐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作品。诸如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诗人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和欣赏。宋代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另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词人和作品。如苏轼、李清照等人的作品同样脍炙人口。

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自然、人生、爱情、友谊等方面。诗人常常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考。诗词中所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更是丰富多彩,诸如比喻、夸张、对仗、借代等等,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每一首诗词都是一段历史的记载和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同时,中国古典诗词还在于它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表达出人们共同的情感和追求,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历程、题材选择、修辞手法、语言韵律等方面,都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二: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上,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意和境的统一, 主题思想与艺术形象的统一 , 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 融. 情理形神的和谐一致 。
何时才台 曼 副 复失地?我们从诗所描述的意境中仿佛听到诗人 沉重的叹息。 借此倾述报国雪耻的决心。 爱国情怀借隋景交炼的意 境抒发得何等的深沉 、 有力。
2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 3 诗 吾 言精炼 、 含蓄、 跳跃, 只有发挥想象和联想 , 沿着诗歌感 情发展的线索 , 把隐含 的意义揭示出来, 把省略的过程衔接起 来, 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 . 把言外之意 , 弦外之音挖掘 出来。这样才 能进入诗的意境, 领会诗的内容及感情。 ’ 刘 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 边 旧时 日. 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诗如同—幅淡淡的水墨画 , 画的 中心只是一座被水环绕的破烂荒凉的石头城 ,它的后面有一弯残
关键词 : 古典诗词; 意境: 探究 中图分类号:2 6 I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6 32 1(0 20 - 12- 17 - 112 1 )5 0 8 -2 0
秋”动中寓静。 , 中间四句,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用了六个动词 。 为我们摄取了六幅镜头 : 明月从松间
古典文 学
浅谈 中国古典诗词 的意境 美
叶方石
( 湖北水利水 电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武汉 4 0 7 ) 30 0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作者:胡昊天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0期

【摘要】文章认为意境美是我国古典诗词所独具的审美要素之一,从美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渊源进行探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老子》、《庄子》、《周易》等论述意境的萌芽,形成“意境美”的基础理论;唐代正式提出对于诗词意境美的追求,因为诗词之中的“意境之美”和诗人的人生阅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佛家唐代在我国的大范围传播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

我国古典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应当给予我国的古典诗词足够的重视,并不断总结出我国古典诗词的内涵和境界,进而探索我国古代诗人的审美追求。我国古典诗词之中的意境美是我国文学审美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进行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在进行对古典诗词的研究过程之中就要结合诗人创作诗词的实际经验,联系诗词创作的基本理论,总结出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创作规律。

一、唐代以前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古典诗词的理论就已经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老子》、《庄子》、《周易》之中就提出了诗词之中的“言”、“意”以及“象”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诗词创作过程之中,从小的事物进行思考,最终得出一般性结论和观点的创作方法,这也是我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的起源。

在我国唐朝之前的古典诗词创作过程之中,虽然还没有文人墨客总结出诗词的“意境之美”这一审美理念,但是在这段历史时期的文人墨客心中,已经初步形成了“意境”的朦胧想法,对于这一段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评价已经有了很多。例如,孔子在进行对《韶乐》的评价过程之中,就对《韶乐》的意境之美做出了“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感慨,又如,在孟子对诗词作品的优秀程度的评价过程之中,给出了以下的评价标准:“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贾晓春《浅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阅读训练及答案

贾晓春《浅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词好坏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异常丰富的。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司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处“一字”指语言,“风流”指文采、风采。“不著一字”乃夸饰之辞,并非说“不用一个字”,而是说不靠语言文字的修饰就可以获得文采。这正是强调作品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尽。

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全词貌似一幅游春图,却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深刻地表达出词人的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从而创设了诗歌委婉含蓄的高远境界,让读者久久回味。

短短的一首诗词,如果能创造出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就会让诗歌产生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古人为了追求情高韵远的高品位意境,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自身所有感官,调动一切学识修养,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使大自然的万物都具有丰富的神韵美。情高韵远展示的诗风看似平淡浅近,实则典雅幽深,给人超尘脱俗之感。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等等,表
达的是一种阳刚奔放美,雄浑侧重写物的气象磅礴和宏大,劲健旷达
侧重于写人的精神特
质,多用夸张、想象、直抒胸臆等手法来表达物象情怀,具有豪迈浪漫主义特性。
事实上, 意境的创造决不仅限于此, 意境美是 一种境界。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的 “昨 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 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象地说明了诗人追求意境的构思过程。它不 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艰苦的探索,其最高境界是一种不露痕迹的美,正如古代的绘画一样, 所传 达的是意境中的神韵之美。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意境的创作主要有三种方式:
:“诗有三境: 身于境,视境于
心,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 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
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 ,
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 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 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
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陶 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创作的田园诗,多采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即
表象, 它只须抓住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征,便能以一种洗练,
含蓄的形式,给人以
强烈的情感上的影响,使景物的特点和人的情怀自然地结合起 喜悦或为之动容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6)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6)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6)

漆点双眸鬓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

爱将红袖遮娇笑,往往偷开水上莲。

第二首是雍陶《送客遥望》:

别远心更苦,遥将目送君。

光华不可见,孤鹤没秋云。

第三首是崔郊《赠去婢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第一首用漆比双目,用雪比肤色,用水上莲比美人,皆是以实物比实物,而且皆是常见之物。这种比喻虽然准确形象,但俗套,不够新颖生动。比拟最好是以实喻虚,像前面说到的李煜用江水、春草喻愁,白居易以珍珠、鸟语喻音乐境界。第二首以孤鹤没入秋云来比拟归客远去,使人顿生一股落寞之情。秋云与孤鹤,一大一小,相当悬殊,而且秋云漠漠,富有空间的无限性,能让人展开广漠的想象。但是秋云和鹤,都是实物,还是以实体喻实体,过于坐实缺少灵动。第三首诗是传播人口的佳作,特别是最后两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不知感动过多少有类似经历的青年男女。因为它具有普世性,道出了权势、金钱在世俗婚姻中的主宰地位,也道出了无权无势者对此的不平和无奈。其中,侯门如海这一比拟起了关键作用。用大海比拟侯门,不只是象征侯门的气势,更是意味其威严的深不可测。据全唐诗话记载:崔郊爱恋姑母家的婢女,其女不久被卖给连帅于頔。崔郊为此思念不已,忽于寒食节在郊外与此女相遇,崔郊伤感之中写下此诗。于頔读后甚为感动,便将此婢送还崔郊。这段传奇也足以证明后两句诗的感人力量!

清代学者马位在《秋窗随笔》中曾谈到如何在比拟上精益求精。他首先举出的他最喜爱的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略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略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王 昌龄 在 《 格 》 首 先 提 出 了 诗 有 三 境 , :物 境 ” “ 诗 中 即 “ 、情 境 ” “ 境 ”并 试 图探 索 它 们 之 间的 关 系 。 然 王 昌 龄所 、意 , 虽 谓 的 “ 境 ” 指 自 然 山 水 之 境 , 情 境 ” 指 人 生 经 历 的 物 是 “ 是 境 界 ,意 境 ” 指 内 心 意 识 的 境 界 。这 里 的“ 境 ”还 不 “ 是 意 . 是 作 为 审 美 范 畴 的 意 境 , 毕 竟 最 早 提 及 意 境 一 词 。这 但 是 “ 构 思 角 度 提 出 超 乎 物 、 、 之 上 的 作 者 心 中 之 从 情 意
溯 源 到 《 易 》 《 子 》 它 们 已提 出 了 “ ” “ ” “ ” 周 、庄 . 言 与 意 、意
与“ ” 象 的关 系 问 题 . 包 涵 了 由 小 见 大 . 具 体 呈 现 一 般 并 以 的 观 点 . 是 “ 境 说 ” 酝 酿 时 期 。 在 唐 代 以 前 , 未 正 这 意 的 虽 式 提 出 “ 境 ” 词 . 是 . 文 学 作 品 从 美 学 上 进 行 评 意 一 但 对 论 确 是 早 已有 之 。L 评 《 乐 》“ 美 矣 , 孑子 韶 :尽 又尽 善 也 。孟 ” 子 讲 :说 诗 者 不 以文 害 辞 , 以 辞害 志 。到 了 刘 勰 的 《 “ 不 ” 文 心 雕 龙 》 尽 量 从 艺 术 美 来 衡 量 文学 作 品 , “ ”“ ” 则 讲 风 、骨 . 要 求 文 章 具 有 感 染 力 :怊 怅 述 情 . 始 乎 风 , 吟 铺 辞 . “ 必 忱 莫 先 于骨 。可 见 .风”“ ” 他 对文学 作 品的, ” ” “ 、骨 是 . 和 意 “ ” 出的美学 标准 。 嵘《 品 》 辞 提 钟 诗 中认 为 . 有三 义 :一 诗 “ 日 兴 . 日 比 . 日 赋 ” 他 说 :宏斯 三 义 . 而 用 之 . 二 三 。 “ 酌 干之 以风力 . 润之 以 丹 彩 . 味 之 者 无极 . 使 闻之 者 动 心 . 诗 之 是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一、诗词意境的源流

意境在我国古典文艺创作中源远流长,最早可从中国古代的《诗经》、《周易》、《庄子》、《楚辞》中找到。而诗词创作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则晚得多。“意境”一词,盖出于佛经。从哲学上讲,佛教所云之“境”,实质是指诉诸于人之感官与意识的形象感知,也就是审美欣赏中的“共感”,它指的是主体与对象之间心物两契,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鸣状态。这一理论后被文艺理论所借用。

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中唐以后,刘禹锡则以“境生于象外”道出意境的内涵。晚唐司空图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谐”等,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的研究领域。至此,意境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宋至清代,关于意境的理论渐趋成熟。宋代,苏轼主张“意与境会”,严羽“别材”、“别趣”则进一步扩大和规范了意境的范围,他在《沧浪诗话》中认为意境的妙处在于“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明代陆时雍研究了意境的韵味问题。清代王夫之则探讨了情与景的关系,“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对意境进行了深人研究,他将古典诗词中是否有境界的创造作为评判其优劣成败的关键,认为诗词曲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还将意境理论引入戏曲和小说研究领域。至此,意境成为独具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美学范畴。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辞 害志 。 ”
到 了汉代 的刘 勰 , 在 他的代 表性 著作 《 文 心雕龙 》之 中 , 则 是通 过对 许多 前朝 诗词 作 品的 总结 , 从意 境 的角度 进行 了对 诗词 作 品的 艺术评 价 , 刘勰在 《 文心 雕龙 》之 中 强调 , 诗词 作 品要讲究 作品在 意 境 上的 “ 风 ”与 “ 骨” , 使得 文章 可 以具有 在意 境 上的 感染 力量 , 更 能够 让 读者 在阅 读 的过程 之 中感 受到诗 词 的意 境魅 力 ( 例如, 刘勰 在 《 文心 雕龙 》之 中 写下 的 “ 怊 怅 述情 , 必始 乎风 , 忱 吟铺 辞 , 莫 先 于骨 。 ” , 就 深刻 的彰 显 了刘勰 对于 诗词 作 品之 中的 意境 之美 的评 价 标准) 。与此 同时 , 我 国古代著名 的文学评论 家钟嵘在他 的代表作 《 诗 品 》之 中 写下 了诗 词最 重要的 艺术表 现形 式 : “ 一 日兴 , 二 日比 , 三日 赋” , 钟 嵘还表 达 出了在诗 词的创 作过 程之中 要用风 力体现 出足够 的 内涵 , 让读 者可 以 通过对 诗词 内 容 的咀嚼 , 找寻 出诗 词 的特点 , 可 以 说, 这 一段历 史时 期的诗 词作 品所 形成 的 “ 意境 美 ”基 础理 论 , 为 我 国唐代 灿烂的唐诗 文化和诗 词意境美打 下了坚 实的理论基 础。
二、 唐代 正式 提 出对于诗 词意境 美 的追求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规范,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准。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者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经作者们的精雕细琢,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形态。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风格来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语言上,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受到传统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来传达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在具体表现上,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物与情的融合等方式来呈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同时,在表现物与情的融合上,古代诗人常常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暗示等,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使诗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

总之,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极浓极烈的审美享受。

浅析如何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浅析如何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浅析如何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浅析如何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原创)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三千年的诗韵。

对古人而言,吟诗作赋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相当于现在的我们会上网一样。只是看写的诗的意境是否唯美而罢了。

何为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那么,如何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呢?下面我们细细来分析。

01、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诗人取得共鸣。或者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

比如,元稹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凡是有过刻骨铭心爱恋的人,无论何时读到都会直抵他的心灵,引起共鸣。

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凡是登上泰山峰顶的人,肯定会有杜甫这种睥睨天下的豪情。即使没去过泰山的人,也可以通过联想自己曾爬上山顶时,往下看的感受。

比如爱游山玩水的人,一读到王维的山水诗,过往看过的风景立即浮现在眼前,清晰如昨。

02、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世界。

一个人的时间和经济毕竟有限,不可能世上所有的东西都见过,所有的地方都去过。若遇到作品描写这些东西或地方时,怎么办?这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世界。

比如,王维的诗所描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的诗所描写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很多人都没有去过荒芜的边塞或是沙漠,很多人也没见过雪,那只能借助电影、电视和绘画等艺术,再度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图景,让自己对自然和人生获得新的理解后,产生一种惊奇、兴奋、愉悦之感。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篇一: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内涵的文学形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美不仅仅体现在文字和表达方式上,更在于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使用汉字作为表达媒介,每个汉字都具有其独特的音韵和含义。在诗词中,诗人可以通过汉字的排列和组合来营造一种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从而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美感。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其中的“哀”字发音低沉,与后面的“回”字形成回环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也是其独特之处。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悟,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明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一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句诗通过描述一个女子在溪亭醉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在于它的内涵和韵律,在于它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在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中国古典诗词都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所蕴含的魅力永远不会被人们所遗忘。

篇二: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它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美感,以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和听众。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在于它的语言艺术。汉字的独特结构和音韵美感为诗词的

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发展空间。诗人可以通过选用精美的词汇、巧妙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在于它的意境深远。诗词的创作不仅要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更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和生活感悟。诗人可以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对生命、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悟。

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生命

意境和传神是中国美学史上有关艺术美的两个问题。意境在艺术美和自然美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生命。古典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形象思维体验出的情绪和感悟。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我们常说某某诗词很美,就是从鉴赏中领悟到古诗词的意境美,读者的情感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净化,从而深刻体验诗词的艺术境界。

诗词中的“意”,最避讳“张嘴见喉”的赤裸。“意”需要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美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灵动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美的核心。诗人创造意境就是“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的融会贯通。

意境美的欣赏因人而异

能否品出诗词作品的“诗味”与“意境”,与读者的鉴赏能力有很大关系。鲁迅说:“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因读者而不同”。诗评家说,功夫在诗外。这主要是指“人生阅历”。阅历,指一个人亲身见过、听过、做过以及对这些经历的理解的知识。经历也体现人生的功力。所以说,不同的人对意境美的欣赏程度是不同的。

意境之美,美在刚柔相济

阳刚美和阴柔美是意境的基本形态。

1、阳刚之美。主要包括:雄奇阔大、旷放开朗、苍凉悲壮、深邃沉郁。

2、阴柔之美。主要包括:浓艳瑰丽、淡泊静谧、清新素雅、凄冷寒凉。

所以古典诗词这种意境美,给我们的感受,无外乎“阳刚美”与“阴柔美”。特别是“阳刚美”这种意境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则奔腾震荡,磅礴千钧,语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张,惊心破胆。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诗的意境美千姿百态,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

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创作的田园诗,多采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即景,表达一种淡泊功利,悠游不迫,满足自在的生活状态,营造一种和睦喜爱的处世情怀,传达一种宁静致远的和谐美。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你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山水情怀和文字工夫。

李白、孟浩然、韦应物等人为代表创作的山水诗,用自然清新、明艳清丽的语言描物写景,抒情表意,创作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澄明性灵境界。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等。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的语言之美。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脱颖而出,优雅的

文辞、合理的布局、严谨的韵律,构成了一幅幅意境深远的文学画卷。在古典诗词中,常

常能够感受到用字的精准和行文的流畅,字字珠玑,句句动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船买酒卖油花”、“白发谁家翁,参差荇菜一簇开无主,厨房空,

瓮台绝,村前村后木棉花”,在表达登高远眺和田园风光时,用字恰到好处,使人感到耳

目一新,回味无穷。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无疑是其最大的魅力之一。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境之美。古典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吸引着读者,使人

沉浸陶醉其间。许多古典诗词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暗含了作者的孤寂和深远的思索,

引发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在古典诗词中,隐喻、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层出不穷,构

成了一种典雅的文学氛围,使人心驰神往,无法自拔。这种意境之美,成为古典诗词深受

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的情感之美。古代诗人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常常表达出

他们对人生、自然、爱情、友情等方方面面的情感。从《离骚》中屈原的离愁别绪,到《古朗月行》中杜甫的壮怀激烈,再到《多愁多恨何时尽,长夜无人私语时》中李清照的柔情

似水,这些古代诗人的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表达。这些诗词描绘了人们的内

心世界,使人在品读之时,往往会感同身受,动容落泪。古典诗词以其丰富的情感之美,

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之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

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体现,是鉴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刻画的人物之

形象、景物之传神、炼字之精到。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遐想无穷,回味不已,给人以精神的提升和享受。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人物形象;诗情画意;炼字精到。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

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一、古典诗词中形象的人物

毛泽东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

文那样直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词要达到震撼读者的心灵,使人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靠的就是形象,靠的就是形象思维。黑格尔说:“美

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来论古典诗词,将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作者有关来分。其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诗词里抒情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我”的形象。

陆游在《诉衷情》里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诗词中表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简言之,就是“我”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江雪》家喻户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

这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而孤傲。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品格的人物形象——“蓑笠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作者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作者表现的这种人物形象虽然不是“我”,但“我”的思想感情也倾注在里面了。

辛弃疾的《村居》同样有此情韵:“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溪水之畔,茅屋之前,老头儿老太太正在悠闲地聊天。孩子们有耕、有织、有乐子,各得其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家有乐,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将人伦之情,天人之美之韵点染得妙趣横生。

而元稹的《行宫》:“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平实的语句,却有丰富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古行宫”、“宫花”、“白头宫女”、“闲坐”这些意象更是含蓄地表现出了宫女青春已去,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往事的宫女的哀怨形象。

二、古典诗词中事物的传神

在古典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

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皎然说“诗有七德”(《诗式》),其五是“精神”,是说诗文要表现出事物的精神。司空图说:“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诗歌只有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使人体会到花苞开放的欢乐,鹦鹉青春的鸣叫,表现其

内在的神态,才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反之,如果只表现一堆“死灰”,而没有蓬勃“生气”,就

不可能形成美的意境。所以诗人对具体物象的摹写,都力追神似。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如王维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是以烟雾写山之精神。陶渊明诗:“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琴。”则以草树写春之精神。这些诗句,千古传颂,贵在通过具体的物象描写,表现了事物的精神风貌,具有一种动态美和传神美,令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一组动画连拍,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细雨飘落滋润,小草冒芽,却又远看似有,近看却无。诗人巧妙地把握住这个“似有若无,似动若静”的瞬间和特点,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七个字,转达春天悄然而至的脚步。而读者似乎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嫩绿的小生命在涌动、闪烁,在轰轰烈烈地成长,长到“绝胜烟柳满皇都”。这种动态传神的表现手法,把春的到来写得如此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丰富睿智的涵义,去人又能给人无尽的思考。

唐人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则更是体现了情高韵远的境界;“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唐诗别裁》评价这首山水田园诗为:“心思之巧,语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全诗紧扣山村特色描写,“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