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分层
地层划分
>>>> 2、划分总原则工程勘察进行岩土分层时,一般应按“两级单元”进行,不宜划分太多的亚层,一般是将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为主层,如②3代表第②主层第3亚层;分层应与工程需要密切配合,要明显反应对拟建工程的不利层位(如液化土层、湿陷性土层)和可主要持力层。
>>>> 3、主层划分细则3.1 按时代同一时代的地层根据工程需要可划分为多个主层,但不同时代的岩土不能划分为同一主层;主层划分应自上而下,层位反应时代和覆盖关系,如④层不能在③层上(倾覆岩层除外),层位代号越大,地层沉积时代越古老,主层层位代号大的层位不能出现在层位代号小的层位之上。
3.2 按成因当时代相同,不同成因的土应划分为不同的主层;原则上不宜将沉积环境差异较大的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内,如坡积层不应与冲、洪、湖积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同一主层不宜有不同成因的土;3.3 可单独划分为主层的特殊情况厚度大,性质好的受力层,单独划分为主层有利于分析利用;厚度大,性质特殊的土(如湿陷性土、液化土、盐渍土等)应单独划分为主层;对工程影响大的层,也宜单独划分为主层(如砂层中夹了一层2米厚的漂石,影响成桩);与工程相关的不利地层、对拟建工程影响巨大的不利层位,也应单独划分为一个主层;对松散地层,一般同一主层厚度不宜过厚,如大厚度填土,只分为一个主层,不利于分析、评价;填土、耕土、植被土一般划分在一个主层,但对厚度特别大,需进行不同的处理的大厚度填土,可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主层;主要受力层宜划分为主层方便分析评价,如对于厚度大性质良好的天然基础持力层位或厚度大性质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可单独划分出一个主层,起到突出持力层的作用。
>>>> 4、亚层划分总则亚层一般按岩性、状态、密实度、分布深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进行划分。
>>>> 5、亚层划分细则亚层的划分依据主要层位的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在编号顺序上可适当考虑空间分布和覆盖关系,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但亚层的代号顺序并不一定代表严格的沉积顺序;对于一个主层内不同岩性的地层,应划分出不同的亚层;同一地质、地貌单元的同一主层内,亚层必须是唯一的;对状态或密实度、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工程性能出现一定差异时,应再细分为多个亚层;对于同一主层内岩性相同、状态或密实度变化小,或土质均匀的亚层,当厚度较大,或埋置深度差异较大,由于部分地层参数(如桩端阻力、实际应力范围的压缩模量等)与地层埋置深度密切相关,应再依据埋置深度细分为多个亚层,亚层的厚度不宜太厚;对于一个钻孔,其亚层的分层厚度一般应大于0.5米,对于单层厚度小于 0.5米的偶然出现的层位,可以并入上、下其它物理力学性质相近或较差的层位,但对本孔中出现的薄亚层,在其它钻孔中该层厚度较大时,应予以保留。
高一地理知识点地层
高一地理知识点地层地层是地壳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地质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地层的形成是地质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揭示了地球历史上的变化和演化规律。
本文将深入地探讨高一地理知识点地层相关的内容,包括地层的定义、地层的分类、地层的特征以及地层的意义等。
一、地层的定义地层是指地壳中的一层层岩石,它们按照年代和岩性的不同而分层次地展示出来。
地层不仅仅包括岩石层,还包括化石层和地层间的边界面等。
它们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演化过程,是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演化的重要依据。
二、地层的分类根据地层的不同特征,它可以被分为沉积岩地层、火成岩地层和变质岩地层三种类型。
1.沉积岩地层沉积岩地层是由岩层之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它们通常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
沉积岩地层可以记录当地环境、古地理、古气候等信息,通过对沉积岩地层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和地球气候的变化。
2.火成岩地层火成岩地层是由火山岩和岩浆侵入后形成的岩层。
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硬度,比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火成岩地层的形成与岩浆的喷发或者火山作用有关,通过对火成岩地层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地壳内部的作用过程以及岩浆的成因与喷发的规律。
3.变质岩地层变质岩地层是由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层。
它们通常包括片麻岩、页片岩等。
变质岩地层的形成与地壳的构造运动和热作用有关,通过对变质岩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地质构造的发展过程和岩石变质的条件。
三、地层的特征地层常常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对认识地层的性质和演化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岩层的颜色和质地不同地层的岩层具有不同的颜色和质地,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区分出不同的地层。
比如沉积岩地层中的泥岩往往呈现灰色或暗色,而火成岩地层中的花岗岩则具有坚硬的质地和多彩的颜色。
2.岩层的厚度和层序不同地层的岩层厚度和层序也是地质学家研究地层的重要依据。
例如,沉积岩地层通常具有明显的层序和较为规律的厚度变化,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推断地层的形成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地层如何分层及代号各是什么?
地层如何分层及代号各是什么?展开全文地层(stratum[ 'streit?m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编辑本段]地层系统的单位是如何划分我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亚阶等六个地层单位术语。
[编辑本段]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质年代的单位的划分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代共分五个代,为:1)太古代2)元古代3)古生代4)中生代5)新生代其中,古生代共分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分别是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
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
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是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编辑本段]地层和地质年代的关系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时相应的地质年代。
ylf519 2009-05-16 09:26:26地层自老至新发育为:一志留系代号S,距今4.4~4.05亿年分布于九连山——兰山一带。
地层分层依据
地层分层依据
答案解析
根据地层的属性和特征,可以进行不同的地层划分,因此地层划分具有多重性,这里简单介绍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
A.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
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的岩石学特征进行划分的,包括组成地层的岩石的颜色,矿物组分,结构构造,组构。
化石含量及保存特征,它们可以是均一的,也可以是非均一的。
非均一的特别要强调是互层的,夹层的,有序的或无序的,单一的或复合的等地层结构上的特征。
岩石地层单位强调岩石特征的一致性,它可以是等时的也可以是穿时的,更多的情况下是穿时的。
B.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
是以所含的古生物化石特征的一致性作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
它的依据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根据化石的所有种类,或只根据某一特殊种类的化石;有的根据
作为某一地层间隔特征的所有化石单位组合或仅根据所选定的化石分类单位;有的根据某一特殊的化石自然共生组合;有的根据一个化石分类单位,或更多的化石单位延伸范围;有的根据化石的形态特征;有的根据化石所显示的习性和方式;有的根据生物进化发展阶段等等,一个生物地层单位的建立一定要说明其依据。
基本的生物地层单位叫做生物地层带或简称生物带,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
层单位不同,有时两者界线一致,有时前者穿越后者。
生物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不同,有的两者界线一致,有时两者相互穿越。
C.年代地层单位划分
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属性(地质年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地质年代表中的年代单位互相对应,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的界线应为等时面。
地层划分
>>>> 2、划分总原则工程勘察进行岩土分层时,一般应按“两级单元”进行,不宜划分太多的亚层,一般是将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为主层,如②3代表第②主层第3亚层;分层应与工程需要密切配合,要明显反应对拟建工程的不利层位(如液化土层、湿陷性土层)和可主要持力层。
>>>> 3、主层划分细则按时代同一时代的地层根据工程需要可划分为多个主层,但不同时代的岩土不能划分为同一主层;主层划分应自上而下,层位反应时代和覆盖关系,如④层不能在③层上(倾覆岩层除外),层位代号越大,地层沉积时代越古老,主层层位代号大的层位不能出现在层位代号小的层位之上。
按成因当时代相同,不同成因的土应划分为不同的主层;原则上不宜将沉积环境差异较大的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内,如坡积层不应与冲、洪、湖积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同一主层不宜有不同成因的土;可单独划分为主层的特殊情况厚度大,性质好的受力层,单独划分为主层有利于分析利用;厚度大,性质特殊的土(如湿陷性土、液化土、盐渍土等)应单独划分为主层;对工程影响大的层,也宜单独划分为主层(如砂层中夹了一层2米厚的漂石,影响成桩);与工程相关的不利地层、对拟建工程影响巨大的不利层位,也应单独划分为一个主层;对松散地层,一般同一主层厚度不宜过厚,如大厚度填土,只分为一个主层,不利于分析、评价;填土、耕土、植被土一般划分在一个主层,但对厚度特别大,需进行不同的处理的大厚度填土,可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主层;主要受力层宜划分为主层方便分析评价,如对于厚度大性质良好的天然基础持力层位或厚度大性质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可单独划分出一个主层,起到突出持力层的作用。
>>>> 4、亚层划分总则亚层一般按岩性、状态、密实度、分布深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进行划分。
>>>> 5、亚层划分细则亚层的划分依据主要层位的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在编号顺序上可适当考虑空间分布和覆盖关系,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但亚层的代号顺序并不一定代表严格的沉积顺序;对于一个主层内不同岩性的地层,应划分出不同的亚层;同一地质、地貌单元的同一主层内,亚层必须是唯一的;对状态或密实度、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工程性能出现一定差异时,应再细分为多个亚层;对于同一主层内岩性相同、状态或密实度变化小,或土质均匀的亚层,当厚度较大,或埋置深度差异较大,由于部分地层参数(如桩端阻力、实际应力范围的压缩模量等)与地层埋置深度密切相关,应再依据埋置深度细分为多个亚层,亚层的厚度不宜太厚;对于一个钻孔,其亚层的分层厚度一般应大于米,对于单层厚度小于米的偶然出现的层位,可以并入上、下其它物理力学性质相近或较差的层位,但对本孔中出现的薄亚层,在其它钻孔中该层厚度较大时,应予以保留。
面波的频散特征和地层分层
面波的频散特征和地层分层
面波是一种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沿着地表或地下界面传播。
面波
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它们是最常见的两种面波类型。
面波的频散特征是指随着频率的变化,面波的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这是由于地层的频散效应引起的。
频散是指不同频率的地震波在地层中传
播速度差异的现象。
面波频散特征可以通过频散曲线来描述,频散曲线是
指将面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绘制在同一幅图上得到的曲线。
一般来说,面
波的传播速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面波的频散特征对地层分层具有一定的影响。
地层分层是指地下不同
岩石层之间的界面。
面波在不同的地层中传播时,会受到地层分层的影响
而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
这些地层分层的变化会导致面波频散曲线的形
状和传播速度的变化。
通过分析面波的频散特征,可以推断地层分层的情况,并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下结构。
面波的频散特征和地层分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地层的变化会引起
面波的频散特征的变化,而面波的频散特征则可以反推地层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面波频散曲线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确定地下地层的特征,例如地层
的类型、厚度和界面形状等。
总之,面波的频散特征和地层分层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面波
频散曲线的研究,可以推断地层的特征,从而对地下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
了解。
这对地质学家在勘探石油、矿产资源和地震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意义。
地下分层结构
地下分层结构
地下分层结构是由岩土物理变化形成的,它是表面下断陷区域的一个分层结构。
它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地层、层状、片状、堆积和其他。
这些分层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用于了解环境特征和确定工程材料和技术选择。
地下分层结构受多种地质环境因素控制,如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渗透性以及旋转角度等。
岩石物理变化可能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或由火山喷发的碎屑环境而发生的影响。
还可能受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如流地洞、水文数据以及局部流地水文系统的变化。
通过对地下分层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质环境,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地下分层结构可以有效地调节十字架孔或气泡孔在工程中的利用,以提高地下建筑物的安全性。
同时,从地下分层结构中可以获得有关地下水、水文背景以及地下水动力学等信息,为地下水管理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地下分层结构是地质环境中物理变化的可观察表现,它能为环境特征的了解和确定工程材料和技术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是工程建设和地下水管理开发取得成功的重要依据。
地层分层依据
地层
厚度(m)
岩性简述
第四系
黄土
环河宜君组
紫红粗-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
安定组
灰绿、紫红、暗紫红色泥岩及浅棕、棕红色细砂岩互层。
直罗
浅灰色细砂岩与灰绿色泥岩互层。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少量暗色矿物及白云母碎片。泥岩性脆,吸水性、可塑性差。
延安
浅灰色细砂岩与灰黑色泥岩互层。细砂岩是石英砂岩为主,岩石较疏松,泥岩质纯,性脆、硬。
富县组
底部含砾粗砂岩,中感应值高于深感应值,解释为水层。
杂色泥岩,底部含砾粗砂岩。
长1
声速值和自然伽玛值大幅度上升。
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暗色泥质岩互层,K9标志层,灰黑色碳质泥岩。
长2
明显水层,中感应值高于深感应值。
浅灰色粉细砂岩与灰色泥岩互层,底部浅灰色中砂岩,解释为水层。
长3
曲线偏差明显位,自然伽玛呈箱形、钟形起伏,该段底以砂岩为界。
长7
自然伽玛、补偿中子值升高,电阻值也升高。
灰色细砂岩夹暗色泥岩互层张家滩油页岩。
长8
大井径、高声速、高伽玛,自然电位曲线比较明显,划分顶底均以砂岩为界。
浅灰绿色细砂岩与深灰、灰黑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长9
自然伽玛、补偿中子值升高,电阻率值明显降低。
灰黑色泥岩、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李家畔油页岩。
富县组
浅灰色细砂岩与紫红色泥岩、灰绿色泥岩互层。
长1
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暗色泥质岩互层
长2
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暗色泥质岩互层
长3
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暗色泥质岩互层
长4+5
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暗色泥质岩互层
长6
浅灰色粉细砂岩夹暗色泥岩
地层划分
>>>> 2、划分总原则工程勘察进行岩土分层时,一般应按“两级单元”进行,不宜划分太多的亚层,一般是将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为主层,如②3代表第②主层第3亚层;分层应与工程需要密切配合,要明显反应对拟建工程的不利层位(如液化土层、湿陷性土层)和可主要持力层。
>>>> 3、主层划分细则3.1 按时代同一时代的地层根据工程需要可划分为多个主层,但不同时代的岩土不能划分为同一主层;主层划分应自上而下,层位反应时代和覆盖关系,如④层不能在③层上(倾覆岩层除外),层位代号越大,地层沉积时代越古老,主层层位代号大的层位不能出现在层位代号小的层位之上。
3.2 按成因当时代相同,不同成因的土应划分为不同的主层;原则上不宜将沉积环境差异较大的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内,如坡积层不应与冲、洪、湖积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同一主层不宜有不同成因的土;3.3 可单独划分为主层的特殊情况厚度大,性质好的受力层,单独划分为主层有利于分析利用;厚度大,性质特殊的土(如湿陷性土、液化土、盐渍土等)应单独划分为主层;对工程影响大的层,也宜单独划分为主层(如砂层中夹了一层2米厚的漂石,影响成桩);与工程相关的不利地层、对拟建工程影响巨大的不利层位,也应单独划分为一个主层;对松散地层,一般同一主层厚度不宜过厚,如大厚度填土,只分为一个主层,不利于分析、评价;填土、耕土、植被土一般划分在一个主层,但对厚度特别大,需进行不同的处理的大厚度填土,可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主层;主要受力层宜划分为主层方便分析评价,如对于厚度大性质良好的天然基础持力层位或厚度大性质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可单独划分出一个主层,起到突出持力层的作用。
>>>> 4、亚层划分总则亚层一般按岩性、状态、密实度、分布深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进行划分。
>>>> 5、亚层划分细则亚层的划分依据主要层位的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在编号顺序上可适当考虑空间分布和覆盖关系,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但亚层的代号顺序并不一定代表严格的沉积顺序;对于一个主层内不同岩性的地层,应划分出不同的亚层;同一地质、地貌单元的同一主层内,亚层必须是唯一的;对状态或密实度、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工程性能出现一定差异时,应再细分为多个亚层;对于同一主层内岩性相同、状态或密实度变化小,或土质均匀的亚层,当厚度较大,或埋置深度差异较大,由于部分地层参数(如桩端阻力、实际应力范围的压缩模量等)与地层埋置深度密切相关,应再依据埋置深度细分为多个亚层,亚层的厚度不宜太厚;对于一个钻孔,其亚层的分层厚度一般应大于0.5米,对于单层厚度小于 0.5米的偶然出现的层位,可以并入上、下其它物理力学性质相近或较差的层位,但对本孔中出现的薄亚层,在其它钻孔中该层厚度较大时,应予以保留。
地层划分
>>>> 2、划分总原则工程勘察进行岩土分层时,一般应按“两级单元”进行,不宜划分太多的亚层,一般就是将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为主层,如②3代表第②主层第3亚层;分层应与工程需要密切配合,要明显反应对拟建工程的不利层位(如液化土层、湿陷性土层)与可主要持力层。
>>>> 3、主层划分细则3、1 按时代同一时代的地层根据工程需要可划分为多个主层,但不同时代的岩土不能划分为同一主层;主层划分应自上而下,层位反应时代与覆盖关系,如④层不能在③层上(倾覆岩层除外),层位代号越大,地层沉积时代越古老,主层层位代号大的层位不能出现在层位代号小的层位之上。
3、2 按成因当时代相同,不同成因的土应划分为不同的主层;原则上不宜将沉积环境差异较大的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内,如坡积层不应与冲、洪、湖积层划分在同一主层,同一主层不宜有不同成因的土;3、3 可单独划分为主层的特殊情况厚度大,性质好的受力层,单独划分为主层有利于分析利用;厚度大,性质特殊的土(如湿陷性土、液化土、盐渍土等)应单独划分为主层;对工程影响大的层,也宜单独划分为主层(如砂层中夹了一层2米厚的漂石,影响成桩);与工程相关的不利地层、对拟建工程影响巨大的不利层位,也应单独划分为一个主层;对松散地层,一般同一主层厚度不宜过厚,如大厚度填土,只分为一个主层,不利于分析、评价;填土、耕土、植被土一般划分在一个主层,但对厚度特别大,需进行不同的处理的大厚度填土,可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主层;主要受力层宜划分为主层方便分析评价,如对于厚度大性质良好的天然基础持力层位或厚度大性质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可单独划分出一个主层,起到突出持力层的作用。
>>>> 4、亚层划分总则亚层一般按岩性、状态、密实度、分布深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进行划分。
>>>> 5、亚层划分细则亚层的划分依据主要层位的岩性与物理力学性质,在编号顺序上可适当考虑空间分布与覆盖关系,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但亚层的代号顺序并不一定代表严格的沉积顺序;对于一个主层内不同岩性的地层,应划分出不同的亚层;同一地质、地貌单元的同一主层内,亚层必须就是唯一的;对状态或密实度、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工程性能出现一定差异时,应再细分为多个亚层;对于同一主层内岩性相同、状态或密实度变化小,或土质均匀的亚层,当厚度较大,或埋置深度差异较大,由于部分地层参数(如桩端阻力、实际应力范围的压缩模量等)与地层埋置深度密切相关,应再依据埋置深度细分为多个亚层,亚层的厚度不宜太厚;对于一个钻孔,其亚层的分层厚度一般应大于0、5米,对于单层厚度小于 0、5米的偶然出现的层位,可以并入上、下其它物理力学性质相近或较差的层位,但对本孔中出现的薄亚层,在其它钻孔中该层厚度较大时,应予以保留。
地层分层描述
No Image
四、剖面测制中地层分层及描述
1.地层分层的要求
分层虽然越细越好,但要考虑图面上能否表达,工 作量是否过大。分层距离多大合适? 比例尺为1:2000时,分层距离大概为20m±(5-30m) 比例尺为1:5000时,分层距离大概为50m±(30-100m) 重要的标志层、含矿层、化石层除外
没有硬性规定,视野外具体情况而定。
如灰色中-厚层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深灰色中层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
对岩层组合,采用夹层关系、互层关系来定名
如深灰色中层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夹深灰色薄层泥灰岩、 灰黄色中层泥质粉砂岩与灰色粉砂质页岩互层
杂基:成分(粘土、细粉砂等)、含量
胶结物:结构(非晶质、隐晶质、晶质);类型(基 底式、孔隙式、接触式、镶嵌式),野外通常采用: 钙质胶结、或硅质胶结
槽模 (T,浊积岩, 日月山)
砂岩层底面的舌状或尖锥状突起物,尖端迎向水流方向
波脊走向、波宽、波峰高 度、推断的古水流方向
楔状交错层理
顶 底
风成层理,Utah, USA
确定层系厚度,测量纹层的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游
河流中砾石的叠瓦状构造(砾石扁平边产状)
古生物化石
实体化石及模铸化石类别、丰度及保存情况(原地、异地)
2.分层的依据 岩性、岩性组合的差异 旋回层
岩石颜色也可作为 分层的重要依据
单层厚度可作为划分依据
根据岩石组合来划分地层 根据旋回层来划分地层
剖面中的第四系覆盖、岩脉及小岩珠均要作为层分 出,剖面图中画出花纹。柱状图也要空出位置,但 不画花纹
3.地层的描述
对某一层地层的定名:颜色+单层厚+变质、或 蚀变特征+粒度+岩石名称
地层的划分名词解释
地层的划分名词解释地层是地壳中的多层构造体系,是地质历史发展的产物。
地质学家通过对地球内部矿物成分、岩石性质、化石组合、地层叠置等特征的观察与研究,将地层进行划分和命名,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以及研究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
地层的名称是基于具体地质时代和地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而得出的,下面将对地层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
1. 岩性地层岩性地层是指由同种或相似岩石构成的一系列地层,例如沉积岩层、火山岩层和变质岩层。
沉积岩层是由岩石碎屑在沉积作用下堆积形成的,如砂岩、泥岩和砾岩。
火山岩层则是由火山喷发物在喷发过程中喷发出来的岩浆和碎屑积累形成的,如火山灰和火山岩。
变质岩层是由原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如片麻岩和云母片岩。
2. 时代地层时代地层是地质学家根据岩石中化石记录的地质时代进行的划分。
地质时代是指地球历史上的一个时间段,通常以特定化石的出现和消失为标志。
国际地层学委员会将地质历史分为多个时代,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时代又分为若干个地质纪。
例如,古生代时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石炭纪等。
3. 形成地层形成地层是指地质历史上特定地域地层的命名。
这些地层通常根据地层形成的地理位置或者石油、矿产资源的分布来命名。
例如,有白垩系、古近纪和新近纪等地层,这些地层是根据其地层形成时代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而命名的。
4. 区域地层区域地层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地层,主要用于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层对比。
区域地层的划分通常基于地质剖面和地层堆积规律,以及不同地质时代和地质事件的相互关系。
例如,对于某个区域的地层,可以将其分为上古生界、中生界和下新生界等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
5. 区域岩性地层区域岩性地层是指在某个特定地域内由特定岩石组成的一系列地层。
这种地层划分是基于地层中的岩石性质和岩石成分而进行的,主要是为了研究岩石的物理特性和资源勘探。
例如,某个区域的粉砂岩地层、页岩地层和石英岩地层等。
总之,地层的划分和命名是地质学家对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层分层描述
1.地层分层的要求
分层虽然越细越好,但要考虑图面上能否表达,工 作量是否过大。分层距离多大合适? 比例尺为1:2000时,分层距离大概为20m±(5-30m) 比例尺为1:5000时,分层距离大概为50m±(30-100m) 重要的标志层、含矿层、化石层除外
没有硬性规定,视野外具体情况而定。
如灰色中-厚层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深灰色中层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
对岩层组合,采用夹层关系、互层关系来定名
如深灰色中层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夹深灰色薄层泥灰岩、
灰黄色中层泥质粉厚 层
厚 度 >300cm 200--300cm 50--200cm
中厚层
薄 层 微薄层
10—50cm
1--10cm 0.5--1cm
对旋回层,采用下、中、上分别定名
如该层为一旋回层,或该层由3个旋回层组成 旋回层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2.4m)
中部为灰色薄-中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2.0m)
上部为深灰色粉砂质页岩夹灰色薄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1.2m)
对地层的描述
颜色:原生色及风化色 单层厚:薄层、中层、厚层、巨厚层、块状 颗粒:成分(砂岩:岩屑、石英、长石等;碳酸盐岩:鲕 粒、团粒、内碎屑、生物碎屑、核形石等)、含量、粒度、 圆度、分选性
2.分层的依据
岩性、岩性组合的差异
旋回层
岩石颜色也可作为 分层的重要依据
单层厚度可作为划分依据
根据岩石组合来划分地层
根据旋回层来划分地层
剖面中的第四系覆盖、岩脉及小岩珠均要作为层分 出,剖面图中画出花纹。柱状图也要空出位置,但 不画花纹
3.地层的描述
对某一层地层的定名:颜色+单层厚+变质、或 蚀变特征+粒度+岩石名称
地质工程勘察地层划分规律
工程地质勘察中地层的划分我们在勘察中经常要将地层划分,本人给你谈谈各自划分的原则:冲积为主的地层:首先遵循上细下粗的划分原则;其次根据地方习惯寻找大层, 状态\力学性质为主去分1.先定名,按定名分成大类,然后再根据物理力学性质细分,颜色一般反应成因的不同,进而物理力学性质也不同.在现场分层时,颜色\结构\包含物\夹层等都是好的分层依据2.土层的划分首选应考虑土的成因,残积和冲积的就不能划为一层,其次是土的类型,粘性土中也要分粘土和粉质粘土,再次是状态,硬塑和可塑的一般不能划在一层,除非是受其它因素影响且被影响部分比例很小,颜色是个最不重要的因素,如果成因、类型、状态都一样,如冲积成因的砖红和褐黄色的硬塑粘土那就应该划为一层,不应再分开,因为成因、类型、状态都一样,其强度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对于工程建设来说,细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3.大致看看持力层选择在什么地方,然后根据状态,力学性质上细下粗划层,一般来说同一种土如果厚度较大时就要根据颜色夹杂物把它细分4.土层的划分首选应考虑土的成因\其次是土的类型,再次是状态,颜色在确定成因时,有很大的作用.状态和成因关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工程上,关键是把物理力学性质相同的土划为一层,性质不同的土要分开,这是根本.5.主要根据土体原位测试数据和室内试验来划分,我一般以力学性质为主,颜色为辅助.当然了不同地方分类有差别,还是要靠经验.6.颜色代表沉积环境,状态代表性状、工程性质。
个人认为:根据颜色分大层、根据状态分亚层7.本人觉得首先要看场地所处的区域,根据区域地质年代、成因特征进行大体划分;然后根据当地习惯,把握好标志层特点进行划分;在根据勘察目的,若是建筑、路桥勘察,自然是从力学角度考虑,寻找合适的基础持力层,那么主要按照状态进行划分,而把颜色、局部结构放在后面考虑。
奥陶系地层分段表
组名及分层界限
分段
岩性
主要辨别特征
奥陶纪/泥盆纪地层界线(O3t/D2t)
208层界线
天马山组(O3t)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界面砾岩层作为奥陶纪和泥盆纪地层分界
天马山组(O3t)
三段
(106-208)
浅灰色长石质细粒-中粒杂砂岩、黑色含碳板岩、绢云母化粉砂岩、浅变质粉砂岩
灰绿色薄层-中二段
(13-69)
泥灰岩夹粉砂岩、板岩、钙质板岩、黑色灰岩
板岩层面见水平纹层、泥灰岩条带状分化产物、比较大块的石英脉、厚层状黑色灰岩
一段
(底-12)
灰蓝色粉砂岩、板岩、含矿粉砂质板岩、深黑色炭质板岩
水平纹层、含矿小颗粒、炭质板岩中碳末污手
厚层状、块状构造、旋回韵律
烟溪组(O2y)
三段
(176-188)
浅灰绿色薄层状板岩、黑色硅质板岩
薄层状、黑色、褶皱作用(硅质板岩中层间小褶皱)
二段
(154-175)
浅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平行水平纹层)、风化色为肉红色
一段
(145-153)
下段浅灰绿色薄层-中层状粉砂质板岩夹少量粉砂岩、上段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块状构造、中层-厚层状
桥亭子组(O1q)
三段
(106-144)
灰绿色中层状-厚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变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含采矿层(变质粉砂岩)、石英脉发育、泥质粉砂岩层面水平、平行纹层
二段
(82-105)
灰绿色厚层-巨厚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少量泥灰岩及灰岩
厚层-巨厚层状、少量泥灰岩
地层划分
间隔带-两个特定生物面之间的含化石地层 组合带-以三个或更多化石分类单元构成的组合或伴生视为 一整体,而有别于相邻地层 富集带-以某个特有分类单元或一组特定分类单元的丰度明显 高于相邻地层丰度的地层体
年代地层单位及其级别
年代地层单位是在特定地质时间内形成的所有岩石的综合体; 只包括在该时间跨度内形成的岩层。年代地层单位以等时面为 界,单位级别与岩层所包含的时间长短相对应,而与岩层的厚 度无关。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严格对应。
段:比组低一级的地层单位,是组的再分
分段时的两种情况:
组内岩性的差别
组内结构的差别
层:是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
分层有两种类型:
一是岩性或结构相近的岩层组合,可以用于剖面
研究时的分层。
二是岩性特殊、标志明显的岩层或矿层(标志层)。
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
群和组:大都以建群、建组剖面所在的
地名命名,如:长城群(Pt),融县组(D3)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
宇 Eonothem 界 Erathem 系 System 统 Series 阶 Stage 时带Chronozone
宙 Eon 代 Era 纪 Period 世 Epoch 期 Age 时 Chron
生物带的主要类型延限带选定化石的延限范围所代表的地层间隔带两个特定生物面之间的含化石地层组合带以三个或更多化石分类单元构成的组合或伴生视为一整体而有别于相邻地层富集带以某个特有分类单元或一组特定分类单元的丰度明显高于相邻地层丰度的地层体生物带biozone生物带或化石带是生物地层划分的基本单位
建组的条件:
1、岩性相对一致:均一或互层或夹层;
2、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内部分段的组;
3、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1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
4
1:填筑土
1-1:素填土
1-2:杂填土
pd
2第四系全新统种植土层Q
4
2:种植土
al+pl):
3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4
3-1 :淤泥、淤泥质土,流塑。
(柱状图内应分层,层号相同,下同)3-2 :黏性土(粉质黏土、黏土)
3-2-1:软塑
3-2-2:可塑
3-2-3:硬塑
3-3:粉土
3-3-1:松散
3-3-2:稍密
3-3-3:中密
3-4:粉、细砂
3-4-1:松散
3-4-2:稍密
3-4-3:中密
3-5:中砂
3-5-1:松散
3-5-2:稍密
3-5-3:中密
3-6:粗、砾砂
3-6-1:松散
3-6-2:稍密
3-6-3:中密
3-7: 圆砾
3-7-1:稍密
3-7-2:中密
3-7-3:密实
3-8: 卵石
3-8-1:稍密
3-8-2:中密
3-8-3:密实
dl
4 坡积层:Q
4
4-1黏性土(粉质黏土、黏土)
4-1-1 :可塑
4-1-2 :硬塑
4-1-3 :坚硬
4-2碎石土:
4-2-1:松散
4-2-1:稍密
4-2-1:中密
el
5 残积层 Q
4
5-1黏性土(由沉积岩残积而成的粉质黏土、黏土)5-1-1 :可塑
5-1-2 :硬塑
5-2玄武岩残积土:
5-2-1:可塑
5-2-2:硬塑
5-3砂(砾)质粘性土(由花岗岩残积而成)
5-3-1:可塑
5-3-2:硬塑
6下第三系丹霞群(Edn)
6-1:全风化岩
6-2:强风化岩
6-3:中风化岩
6-4:微风化岩
次亚层编号:-1:粉砂质泥岩
-2:泥质粉砂岩
-3:粉、细砂岩
-4:中、粗砂岩
-5:含砾砂岩(不再定名砂砾岩)
-6:砾岩
7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J3gj)
7-1:全风化岩
7-2:强风化岩
7-3:中风化岩
7-4:微风化岩
次亚层编号:-1:页岩
-2:炭质砂岩
-3:粉、细砂岩
-4:凝灰岩、凝灰角砾岩
8侏罗系下统蓝塘群(J1ln)
8-1:全风化岩
8-2:强风化岩
8-3:中风化岩
8-4:微风化岩
次亚层编号:-1:泥岩、页岩、炭质泥页岩
-2:泥质粉砂岩
-3:粉、细砂岩
-4: 含砾砂岩
-5:硅质粉砂岩
9 泥盆系帽子峰组群(D3m)
9-1:全风化岩
9-2:强风化岩
9-3:中风化岩
9-4:微风化岩
次亚层编号:-1:粉砂质泥岩
-2:炭质或泥质粉砂岩
-3:粉、细砂岩
-3:页岩、炭质页岩
岩浆岩:
10上第三系(N)玄武岩、
10-1:全风化岩
10-1:强风化岩
10-1:中风化岩
10-1:微风化岩
11晚侏罗系燕山期岩浆侵入岩(γ52(3))花岗岩11-1:全风化岩
11-1:强风化岩
11-1:中风化岩
11-1:微风化岩
描述示范:
微风化细砂岩6-4-3:棕红、紫红色,不均匀夹有泥质粉砂岩和含砾砂岩薄层,岩质新鲜,锤击声脆,砂状结构,层状构造,组织结构稍有破坏,裂隙稍发育, 岩芯多呈长柱状,部分短柱状,合金钻具可钻进,RQD=70%。
其中15~20米段岩芯多呈短柱状,局部夹有中风化岩块,岩质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