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到2098 沪指五年跌三分之二65

合集下载

2500点:A股历史大底

2500点:A股历史大底

2500点:A股历史大底A股触底反弹了。

在连续的下跌后,端午节前后的三个交易日,A 股出现难得一见的三连阳。

2676点(上证综指,下同)似乎已成为本轮下跌的最低点,但理性的投资者却难以乐观。

机会终于跌出来了。

对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并不反对,只不过,这并非市场所期待的历史大底,它仅可以称为阶段性底部。

从估值角度分析,在跌至2700点附近后,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已降至16倍上下,市净率也跌至2.56倍,这两大估值指标已经和去年2319点及今年1月的2667点的阶段性底部相当。

但与2008年1664点和2005年998点时的估值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从权重股估值水平、两市成交量、股票破发破净程度和产业资本入市的角度衡量,我们发现,这些底部特征也对上述结论构成支持。

A股估值水平逼近阶段底部我们将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和过去的底部进行了对比,选取了两个历史大底和两个阶段性底部作为比照标准。

其中,我们选择的两个历史大底分别为2005年6月6日的998点,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

此外,两个阶段性底部分别为,2010年7月2日的2319点和2011年1月25日的2661点。

在跌至上述两个历史大底后,沪指都曾展开过较大幅度的反弹。

尤其是2005年探底998点后,股指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而在跌至两个阶段性底部后,沪指也分别展开了33%和13%的反弹。

我们首先根据Wind数据,采用了滚动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对当前股指的估值和四个历史底部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今年6月2日创出本轮调整低点时,全部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6.2倍,这已经和此前两大阶段性底部的估值水平相近,2011年2661点时的市盈率为16.99倍,2010年2319点时的市盈率为16.34倍。

而2005年创下998点时,A股的市盈率为14.88倍,2008年1664点时为12.76倍。

目前,A股的市盈率较两次历史大底分别还存在8.15%和21.23%的距离。

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

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

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引言:2015年中国股市掀起了一场持续多月的股灾,上证指数一度暴跌30%,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股灾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股市的关注和质疑,同时也对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本文将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对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进行浅析。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原理有效市场假说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法玛尔于1960年提出的,它主张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出所有公开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产生的核心观点和假设有以下三个: 1.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会充分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并根据信息作出理性判断。

2.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他们会在进行投资时将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并合理分散投资风险。

3.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均衡的,他们会根据投资品种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作出合理的选择,以达到最大化的效用。

二、2015年股灾的原因分析2015年中国股市的暴跌引发了人们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

实际上,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市场炒作、监管不力、资金杠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市场炒作是导致股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015年前几个月,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疯狂的牛市,吸引了大量的散户入市。

然而,这些散户往往缺乏投资经验和知识,他们盲目追逐热门股票,形成了投机投机泡沫。

当市场出现调整时,这些散户纷纷抛售股票,导致市场恶性循环。

其次,监管不力也是股灾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监管部门没有及时监控市场的异常波动,缺乏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市场风险。

同时,一些证券公司和券商通过非法手段操纵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股灾的发生。

此外,资金杠杆也是导致股灾的因素之一。

在2015年股市大涨的过程中,许多散户通过借款或者杠杆操作进入股市,这种盲目的投机行为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周期研究之一: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周期研究之一: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一、康波周期概述 ................................................................................................................................................... 6 1.1 有关康波时期的各种划分方法 ................................................................................................................ 6 1.2 当前对康波的基本认识 ............................................................................................................................ 7 1.3 康波中的增长与通胀 ................................................................................................................................ 7
三、康波中的能源和有色金属 ............................................................................................................................. 16 3.1 康波中的能源问题 .................................................................................................................................. 16 3.2 康波中的工业金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管重拳下的小股东炮灰

监管重拳下的小股东炮灰

监管重拳下的小股东炮灰如果你没有在这一周看到老鼠仓的新闻,是否会不适应呢?老鼠太多,抓几只能让“零容忍”的传说更传神吗?不可能!二十多年来,管理层为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可谓煞费苦心,不能不谓之有所作为,并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几道重重的印记。

一个是历经变化但上市之路仍然艰难的IPO发行审核,这枚签发路条的大印,不知给多少人、多少企业、多少投资人盖上了仰望或失望的印记。

另一个便是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把中国股市一路推向了6000多点的高位,让无数股民深刻地体会了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

至于时而发力、时而难觅的整治与处罚大棒,整治了许多人,也放生了无数人。

证券市场的上述举措不能不说是重大而且重要,这些重大的或者严厉的举措,在证券市场上不时可以掀起波澜。

只不过每一场大戏的主角好像都与小股民没有太多的关系,小股东永远都是配角。

配角也是角色啊,可是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就没有小股东发言的机会。

尽管历年的市场治理无不将保护股民利益作为重头话题,但小股东似乎只剩下了被保护的权利,而作为市场重要主体的小股东应该拥有的话语权或者决断权,似乎被人淡忘。

也许人们都冀望于监管机构的治理以及政策层面的举动能够给股民不断带来福音,然而,不论是尚福林时代的股权分置改革,还是郭树清时代的“零容忍”内幕交易,以及现在肖钢的“捕鼠”行动,监管机构的这些“马后炮”,往往都是在过河卒子成为炮灰之后的靓丽行动,即使牺牲了过河卒子,中国股市也没有如同凤凰涅??得以重生。

当然,谁也没有理由来埋怨监管及治理,如果说要总结点什么的话,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一个个重炮发力的监管措施吸引眼球的时候,真正的投资主体小股民是不是应该真正的有所作为呢?上市发行的变革IPO改革犹如一只蜗牛,缓慢且遇到任何的风吹草动就会停下来。

海南凯立状告中国证监会一案早已归为沉寂,2014年再度走进人们视线却并不是因为那一场官司挑动了IPO改革的神经,而是因为光大证券“乌龙指”的主角状告了证监会。

A股暴跌 股灾!A股暴跌创7年最大跌幅

A股暴跌 股灾!A股暴跌创7年最大跌幅

券商将会经历较长时间磨底
东北证策略分析师沈正阳认为, 大盘前面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 受这次利空消息的影响,大盘调整目 标大概在 3000 点附近, 调整的时间有 可能是两周, 如果快的话, 有可能一周 就完成。大盘调整到位后, 可能会经历 较长时间的盘整,才会重新走强创新 高。 同时, 他表示, 券商股阶段高点已 经确定, 暂时会延续调整, 是否能够调 整到位取决于监管层的口风。即使监 管层放松了,券商也会经历较长时间 的磨底, 2015 年券商股更多的是跌出 来的机会。 本报综合新华社
20021-28
19997-1
19988-17
19979-22
19976-6
-1.57 -6.31 -6.32 -6.74 -6.54 -7.73 -7.19 -7.22 -8.26 -6.5 -8.84 -6.33 -7.61 -8.36
-5.62
-0.03
-6.8
-6.24
鲁璐 制图
盘中一度跌破 3100 点整数位
升,尾盘收报 3116.35 点,跌 260.14 点 , 跌幅高达 7.70%, 创下 2008 年 6 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深证成指跌幅也达到了 6.61% , 收 盘 报 10770.93 点 , 跌 761.87 点。 股指暴跌拖累沪深 两 市 个 股普跌 , 上涨品种总数不足 400 只。不计算 ST 个股和未股改股,
机构观点
沪指暴跌后第二天怎么走
6.05
数据显示, 近年来上证指数当天跌幅超过 6%后, 次日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 其中 2008 年 11 月 18 日, 沪指 暴跌 6.31%后, 次日大涨 6.05%。
牛市基调仍未改变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 沪综指 不仅开盘出现巨大的向 下跳空缺口 而且盘终跌至 日均线附近 市场 空头再次占据上风 指标蓝柱 再度拉长 指标也形成死叉 短 期杀跌意愿强烈 因此投资者需谨慎 参与 而创业板低开高走 盘中创出 历史新高 成交量也巨幅放量 但盘 终小幅收跌 虽 指标形成高位死 叉 但 指标红柱仍处于拉长 态势 因此短期仍有望上行 总之 两大监管部门拉紧 牛缰 绳 是为市场的稳定健康发 展提供 保障 调节当下 股市场 快 速 上 涨 的 节奏 昨日虽然大幅杀跌 但投资者 不必过于悲观 相信牛市基调仍未改 变 待止跌企稳之时可重点 关注业绩 良好 估值较为合理的白马 股 还有 就是紧密关注国家出台的政策等利 好消息 寻找投资标的 源达投顾

2015年5月份股市大跌分析

2015年5月份股市大跌分析

2015年5月份股市大跌分析中新网5月29日电 (证券频道张明燕)周四沪指暴跌6.5%,创年内第二大跌幅。

本想冲击5000点,却一日之间连失4900、4800、4700点三大关口,现370点巨震惊心动魄。

股民悲声载道,“牛市”走得愁肠百结。

业内表示“此次深蹲是为了更好地冲高”,股民高兴不起来:“就怕蹲得太深,腿麻了站不起来。

”两市蒸发4万亿户均浮亏2万元股民:一个月赚的一天没了单日暴跌6.5%,两市总市值由71.57万亿元,缩水至67.51万亿元,蒸发4.06万亿元。

据中国结算数据显示,当前A股账户数2.01亿户,即平均每个账户浮亏超2万元。

有股民心如刀绞:“一个月赚的,一天跌没了。

”市场尽墨,哀鸿遍野,逾2000只个股下跌。

股民亏得跳楼都“找不到北”,交易时段不禁心如悬旌:“这得跌到啥时候?”到收盘时,长舒一口大气:“终于三点了……”昨天数钱喜上眉梢,今天抹泪悲痛欲绝,网友直叹:“哎!啥也不说了,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蓦然回首,已逃不出这片绿莹莹的股海!”前7个交易日大盘一路狂奔,市场对冲击5000点信心满满,原以为周四能冲上5000点,不曾想却是“一场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恐高情绪和深度调整已让部分股民渐趋谨慎,据新京报报道,在教育机构就职的张先生年近三十,今年3月份带本金10万元入市,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50万,净赚40万已心满意足,“怕忍不住加仓,25日那天就把账户注销了。

”张先生说。

这轮牛市促使不少骚动的股民“辞职炒股”,经过这次大跌,有人默默表示:“今天三点过后,很多人悄悄把辞职信撕了。

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了已略显生疏的工作中。

”多数股民对后市依旧满怀期待,网友“@琢磨先生”弱弱问道:“明天我打算开始炒股,各位,有何高见?”元气大伤的股民说:“我哭着对你说,童话里的股市都是骗人的……”不过,乐观者表示:“假如股市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杀跌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上涨的日子将会来临!”A股“5.30”调休到“5.28 ”史上34次大跌次日八成上涨老股民对2007年“5.30暴跌”心有余悸,不过今年5月30日赶上周六,不少股民暗自庆幸,万万没想到今年“530”调休到“5.28”,暴跌6.5%,跌幅和当年当日一模一样,无疑给老股民伤口上再撒一把盐,新股民则表示:“530,未曾亲历;然而今天,我以血肉之躯感受到了革命前辈当年的战斗”,躁动情绪在市场蔓延。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
01 历史沿革
03 全球大跌 05 计算修正
目录
02 暴跌事件 04 计算方法 06 成份股
目录
07 影响因素
09 上证系列指数
08 历史走势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 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沪股通北向抄底成交明显放大,截止14点左右,沪股通余额80.29亿元,占每日额度61%,即资金净流入近50 亿元。
一场屠杀式的暴跌不幸在本周五意外上演。沪指全天遭遇了逾300点的断崖式暴跌,指数连破4700、4600和 4500点三大整数关口,个股表现惨不忍睹,千只股票封上跌停。就全周来看,沪指一周暴跌近700点,跌幅逾13%, 创七年来最大周跌幅 。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 股价指数。这一指数定为100点。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 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
2017年11月23日,A股低开低走,全线深幅调整。上证综指失守3400点整数位,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上 一交易日率先回调的深市三大股指同步出现3%以上的跌幅。
历史沿革
从1990年至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从最初的8只股票、22只债券,发展为拥有894家 上市公司、938只股票、18万亿股票市值的股票市场,拥有199只政府债、284只公司债、25只基金以及回购、权 证等交易品种,初步形成以大型蓝筹企业为主,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多层次蓝筹股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新兴证券市场。

胡立阳二分之一法则

胡立阳二分之一法则

胡立阳二分之一法则
(2010-03-26 18:26:48)
二分之一法则:“股市的最高点的二分之一是合理中枢,再二分之一则是底部区域。

”胡立阳用沪指的走势来验证二分之一法则,根据这个法则,“6124的一半3100点上下是A股的合理区间,再一半1600点是最低点位,超跌之后将会反弹到合理的价值区间。

”胡立阳表示,在合理价位以下是可以随便买股票都赚到钱。

反弹之后指数仍然将会回落,此后在经过43个交易日的盘整期后才会继续向上。

6个月理论:任何种类的商品,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当所有人认为要上涨,6个月内必将崩盘;任何种类的产品,当所有的人都认为将要完蛋,在6个月内将会转好。

6天理论:一只股票,当大多数人都看好,在6天之内必将下跌。

下一目标3800点:胡立阳告诉投资者,合理价位的1.2倍是下一个目标位置所在,A股在年前年后有机会看见这一点。

当指数到达3800点后,牛市的下半场将开始。

而牛市下半场不可有侥幸心理,胡立阳告诫投资者,一定要选择质优的股票。

短线买入法则:虽然一再强调坚持长线投资,对于现场投资者提出的如何做短线的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买入会涨的股票”这句话一说便博得了全场的笑声,“短线买股,如果三天内没有赚钱就立即卖掉,很多人把短线做成长线,就是因为没有原则。

”另外他还强调,要跟着资金走,买热门的板块股票。

买股票要看板块的龙头,如果龙头股连跌三天,则趋势可能已经改变,也就是卖出手中股票的时间。

亿安科技作手

亿安科技作手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从2683开始的上涨,在一分钟上今天已经形成了第一个中枢,中枢区间(2703,2714),从2703开始的上涨第一笔就上破中枢的区间,所以技术上后面的强势拉升是再正常不过的,2703开始的上涨走到今天收盘都没有走完,由于今天是最高点收盘的,从形态角度分析该段是否走完还不能当下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段结束后必然有一个对(2703,2714)中枢的回抽,如果回抽不破该中枢就又构成一个一分钟级别的第三类买点,这都是可以当下判断的。

从纯力度角度上分析,从2703开始的上涨已经出现段内背驰现象,所以明天的走势即使是上涨,也必然是要有一个回抽的动作;综合形态和技术两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明天一定会有一个针对下方中枢的回抽动作,但由于中枢的级别是1分钟级别,所以即使出现第三类买点后也不必然保证T+1可以一定盈利,但对盘中对冲来说肯定可以。

其实完全分类并不复杂,要把握的原则昨天本ID也说过就是瞻前顾后。

今天做个模本,大家可以看看。

首先站在一分钟角度,今天2703开始的线段上涨之后的回抽必然会构成两种情况:1、不形成三买。

2、形成三买。

1的情况出现之后完全可以继续按照中枢震荡的方式操作,但由于今天指数大幅度脱离中枢,所以从概率上来说出现2的概率更大,但这绝不是说1根本不可能出现,明天是2010年度及12月经济数据的发布期,如果数据严重不乐观,出现1的机会那是大大的,而且理论上即使离开中枢100%没有回抽形成3买,完全可以从高位直接抽回中枢,当然这种是纯理论的探讨了,对现实来说可能很少遇到。

对2来说,一旦出现三买后必然面临3种情况:2.1非背驰拉升创新高、2.2背驰拉升创新高、2.3 不创新高注意2.3的情况就不需要具体到背驰类拉升或者非背驰类拉升了,因为没有创新高,谈不上背驰。

对于2的完全分类就必然可以做出如下判断,最强的是2.1其中2.1中最强的又是直接拉上2770,使得5分钟级别三卖不成立;次强的是2.21也就是背驰类拉升创新高但新高可以达到2770,这种情况5分钟震荡依然可以维持,但短期的震荡调整是跑不了的。

蒜价断崖式暴跌_美股牛市未结束

蒜价断崖式暴跌_美股牛市未结束

卧龙卧龙,接触股市20余年。

1995年开始给《股市动态分析》投稿,1996年入职深圳新兰德,1998年转职大鹏证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爱自由转做个人投资者至今。

蒜价断崖式暴跌美股牛市未结束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

政策一出,汽车制造商、销售商自然满心欢喜。

但当前中国满街汽车、城市交通愈加拥堵的情况下,出台此类政策是否合适?国产汽车价格近年不断走低,如今数万元已经可以买到类似宝骏730这样性价比超高的7座汽车,仍要贷款80%才有能力购买?岂非是要制造汽车次贷?连二手车都可以贷款7成,全中国几乎人人都能买得起车了。

自从有消息指创业板第一届发审委多名委员被带走调查,新股的审核通过率大跌。

统计指出,10月1日第17届发审委正式履职以来,整体发审通过率仅为56.4%,而2016年IPO审核通过率则高达93%。

周三6家公司上会只有1家通过,可谓最严发审委。

鼓吹新股发行正常化的人要做何感想?为何只要有人被带走调查,IPO审核通过率就大跌?只强调股市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其恶果便是滥发新股。

若早有人被带走调查,则去年上市新股将减少三分之一。

为了减少IPO排队的堰塞湖,降低审核标准,受害的当然是股市的投资者。

核准制下尚且如此,注册制相信是肆无忌惮了如今还有谁提注册制?11月8日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有多达20笔大宗交易,买入对象均为上海股市蓝筹股。

报道指此乃该营业部一个月内第三次通过大宗交易买入蓝筹股。

于是有人指出,2014年7月及9月该营业部出现类似的举动,憧憬大牛市再次降临。

连同上周所讲的两融余额冲破万亿大关,其情形亦与3年前类似。

没错,对于部分股票而言,其走势是大牛,但仔细观察整个市场的运行便知,大牛市之说只是一厢情愿。

上海股市近期每笔成交股数仅1700多股,个别交易日甚至只有1600多股,与2014年时相去甚远。

中国股市波动原因分析与走势展望

中国股市波动原因分析与走势展望
出 台 券 商 融 资 三 大 94.7.29 “救市政策”
公布新股发行额度 95.5.22
从100多点持续上涨 从624点暴涨至1335点 从572点暴涨至752点 从1559点持续下跌
从326点暴涨至449点
从926点暴跌
中 国 证 监 会 发 出 加 强 96.12.9 风险控制通知
人 民 日 报 发 表 特 约 评 96.12.16 论员文章
这次“熊市”是中国开设股市以来 最严重的一次
从2007年10月16日中国A股(沪)创下6124点历 史记录以来,到2008年7月3日最低价2566 点,仅仅八个半月,中国股市已大跌58%以上, 不少股票甚至跌掉三分之二:中国石油开盘 (601857)从48.6元跌到15.22元(7月29日收 盘价),跌去68.7%;中国平安(601318)从149 元跌到44.02元,跌去71%;云南铜业(000878) 从98元跌到17.92元,跌去82% ……
2、宏观经济分析是基本分析的基石 1)通常下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影响―正相关:例美国、
香港、中国经济周期与指数对应 2)中国宏观经济对股市影响的独特性:不相关/负相关 3)政府的政策导向对中国股市影响最大
3、供求关系是中国股市涨跌的原动力
1)通货膨胀;2)利率变动;3)汇率变动;4)具体政策
1998年3月25日,第四次降息,为国企改革创造 了良好的资金环境;
1998年7月1日,第五次降息(克林顿访华);
•1998年12月7日 央行第六次降息; •1999年6月10日 央行第七次降息; •1999年11月1日,央行决定征收利息税,居民储蓄 存款一度出现绝对下降; •2002年2月21日,第八次降息,带动中国股市从 1500点走出近200点的反弹行情; •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 由1.98%提高到2.25%,贷款由5.04%提高到5.31%;

作者口述:我,90后,炒股八年赚房车,一朝杠杆倾所有,现在佛了

作者口述:我,90后,炒股八年赚房车,一朝杠杆倾所有,现在佛了

作者口述:我,90后,炒股八年赚房车,一朝杠杆倾所有,现在佛了展开全文你可以叫我Alice,虽然是一名90后,却已经有8年股龄。

八年漫漫炒股路,在不断见证历史的同时,对人生也颇有感悟。

炒股最难的不在于选股,而在于等待;人生最难的不是努力,而是抉择。

无论股市还是人生,缺少的从来不是机会,而是定力。

多年前的一个盛夏,在有着十大火炉城市之称的合肥街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和关系十分要好的同学佳宝,正在为接下来的去向一筹莫展。

接近40度高温的炙烤下,我们吃着西瓜漫无目的地走着,一位戴着黑色墨镜着装破旧的老者摆摊算命,就因为我多看了他一眼,他便追着问我“姑娘算命嘛”,我灵机一动便对佳宝提议,让算命先生给我们算下未来在哪个城市,我们能混的比较好。

当我们各自写下算命先生让写的“我”字,他跟我说,我的幸运城市在北方,而佳宝的幸运城市在南方。

自此,我们各奔南北,她去了上海,而我来了北京。

我的人生也由此开始了新的旅程。

作为一个来自十八线南方小城的姑娘,第一次来到北京的街头,在感受这里的人们热情的同时,也感叹这里的楼可真高啊,高到我抬头看楼顶时,帽子都会掉下来。

那个时候,我便暗自下定决心,要留在北京,留在这个热情洋溢的大城市。

对于北京,我并不陌生,因为爸爸在这个城市已经漂了十几年,而我是个“北漂二代”。

但从小性格独立,没有经过社会毒打的我,并没有寻求爸爸的庇护。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拥有了在北京的第一间独立小窝,也顺利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知名建筑设计院的电器所做文秘,薪水不高,但同事可爱。

图:我和小欢在北京刚踏入社会的小姑娘能有什么坏心思,爱笑又健谈的我,在所里深得同事们的喜欢。

但这份工作没做几个月,因为妈妈体检异常,无奈辞去工作去陪妈妈到老家省会城市复查,好在虚惊一场。

我又开始了第二次找房找工作的经历。

我和大学同学小欢顺利在潘家园租下了喜欢的房子,也顺利进入一家教育服务中心工作。

但很快,我遭遇了社会的第一顿毒打。

侏罗纪股市

侏罗纪股市

卧龙卧龙,接触股市20年。

1995年开始给《股市动态分析》投稿,1996年入职深圳新兰德,1998年转职大鹏证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爱自由转做个人投资者至今。

侏罗纪股市近年人行使用所谓新型手段如PSL、MLF、SLF等调控,10月10日人行再宣布将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在上海、天津、辽宁等9省市推广。

再贷款是指人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以前人行为银行提供的再贷款基本是信用贷款,即无抵押物及质押物。

上周五国债期货加权指数单日大升0.75%,市场曾经猜测人行会降准。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被指针对三农及小微企业,主要原因是多次减息降准后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利率仍然高企。

不过我以为作用并不大,中国小型公司的平均寿命是3.9年,换言之若银行向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极高,必须以高利率来平衡风险。

不然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银行向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看看这样的银行可以维持运作多长时间。

政策宣布之后,例牌有人行官员出面指市场认为此举为“放水”是误读。

每次出政策都被“误读”,真是一大奇观。

国庆节期间余额宝年7日年化收益率曾经跌破3厘,如今徘徊在3厘水平。

上月底万科发行90亿5年期债券,利率只有3厘5,因此本周四国家开发银行(简称国开行)5年期债券收益率跌至3厘4,10年期则跌至3厘55。

8月8日我在《股灾令注册制胎死腹中》一文分析过国开行债券利率走势。

观察国开行债到期利率走势图,10年期国开行债到期利率2006年及2009年的最低位约3厘,随后的2012年初是4厘,如今跌至3厘55。

估计最低限度会跌至3厘附近。

但料最终会跌破3厘,因为我们将经历一个大时代。

最近观看了著名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第四部——《侏罗纪世界(Jurassic World)》。

令人惊奇的是,《侏罗纪公园》第一集于1993年上映,中国股市见顶;第二集于1997年5月上映,中国股市又是一个顶部;第三集于2001年7月上映,中国股市仍是见顶;《侏罗纪世界》美国首映日期是今年6月12日,对中国股市见顶的预测准确到“日”。

热点板块轮动规律

热点板块轮动规律

热点板块轮动规律————————————————————————————————作者:————————————————————————————————日期:热点板块轮动规律之一1.板块的轮动都会按照最新的国家和行业发展情况,新的社会现象,新的国家政策,板块新题材,以及主力对市场和政策等预测上涨或下跌,不会出现排队轮动的现象。

如重大国家政策如4万亿投资会带动基建、通信等板块的活跃。

行业的重大政策或者明显复苏也会造成板块的活跃,如产业振兴规划或者行业拐点的确立。

2.不同时间启动的板块,其持续能力不一。

一般来说,率先启动的板块,其持续时间比较长,反弹能力也会比较大,而后启动的板块持续时间和力度会比较弱,尤其到后期,某个突然启动的热点可能是盘中一现。

3.行情启动初期,确定热点板块有一种简单方法,就是热点板块先于大盘见底,拉动大盘见底上涨。

4.当行情处于涨升阶段,市场的热点会比较集中,增量资金也多汇集在几个重点板块,从而带动市场人气,吸引更多资金,推动行情进一步发展。

5. 行情涨升阶段捕捉龙头板块,可以通过盘面和成交量捕捉热点板块。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在大盘涨幅榜前列,出现某一板块有三只以上股票或者当天三只以上股票底部放量上攻,可能成为热点板块。

6. 板块轮动的传导现象。

热点板块轮动尤其是在涨升阶段会出现明显的传导现象,带动其他板块活跃。

例如房地产板块的持续升温会带动建材、钢铁等板块的活跃。

7.当各板块轮番活跃过后,会有一次再度轮回的过程,但是此时的持续力度和时间都会减弱,轮动的速度也会加快。

8.在板块轮动的后期,轮动将加大投资者的操作难度,影响资金的参与热情,对大盘的反弹形成负面效应。

板块轮动规律之二不同经济周期对板块轮动的影响在经济复苏阶段,表现较好的是能源、金融、可选消费;表现较差的是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公用事业。

科技类的电信服务和信息技术板块在复苏阶段并没有很好的表现,这和我国科技类板块代表性偏弱,电子类企业更多地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依靠订单生产,而非设计研发环节有关。

银行间市场业务-新版本币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篇)2010.7

银行间市场业务-新版本币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篇)2010.7
1.1 货币市场........................................................................................................................... 5 1.1.1 同业拆借市场 ....................................................................................................... 5 1.1.2 回购市场............................................................................................................... 7 1.2 债券市场........................................................................................................................... 8 1.3 利率衍生品市场............................................................................................................. 10 1.4 信用衍生品市场............................................................................................................. 11
3.7.2 数据接口信息服务 ............................................................................................. 35 3.7.3 信息服务服务 ..................................................................................................... 36 3.7.4 中国货币网信息服务 ......................................................................................... 36

历年春节股市

历年春节股市

历年春节股市篇一:中国股市历年春节行情中国股市历年春节行情1996年:节后出现涨停奇观。

1997年:节后突破千点大关。

1998年:节前探底,节后连涨近2个月。

1999年:呈现“n”字结构上涨。

2000年:技术形态呈现“红三兵”后“井喷”。

20XX年:节后首日跌幅接近3﹪.20XX年:节后震荡后即出现急涨。

20XX年:节后做空氛围扩散收阴线。

20XX年:延续节前行情强势上攻。

20XX年:节后短暂反弹酝酿下跌。

20XX年:摆脱千点底部,步入长牛格局。

20XX年:持续疯狂拉开6124点序幕。

20XX年:节后下跌还仅仅是个开始。

20XX年:站上2000点开启修复性行情。

20XX年:节前收盘3018点,节后连续上涨至3181.66点。

篇二: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景记录我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上海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上海联农股份有限公司(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沪指创三年新低 谁来拯救A股

沪指创三年新低 谁来拯救A股

沪指创三年新低谁来拯救A股经过数个回合的较量,多方终于在"2100点保卫战"中败下阵来。

股市持续低迷让人感受到寒意。

遭遇"寒流"的A股,该如何"拯救"?基本面不佳A股遭遇"寒流"上周,沪深股市反复震荡,上证综指则展开了一场艰苦的"2100点保卫战"。

在数度盘中失而复得之后,全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终于未能保住这一整数位,以2092 .10点报收。

这也是自2009年3月以来,沪指创下的最低收盘点位。

无疑,宏观经济的疲弱是导致A股遭遇"寒流"的主要原因。

最新公布的8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为47.8,比上月终值49 .3回落1 .5个百分点,并创下9个月来的新低,新出口订单、产出指数等呈全线回落态势。

继二季度G D P增速跌破8%之后,7月宏观数据均再度印证了短期内经济下滑难以遏制的态势。

低迷的贸易数据显示外需不足,外汇占款净减少38.2亿元,也显示资本外流的现象正在加剧。

渐近尾声的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同样没能给A股市场惊喜。

在一份题为"中报业绩风险释放还未结束"的报告中,申银万国证券表示,二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大致持平,但是净利润、平均毛利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三个环比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业绩仍然在恶化。

不利的基本面,拖累沪深股指震荡下行。

而在沪指失守2100点之后,投资者或仍难看到筑底的迹象。

扩容失度改革失效曾有股民自嘲地说:"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

"然而,伴随股指的不断下探,忧虑甚至悲观情绪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股民无奈地"尘封",甚至挥泪斩断了对于"初恋"的情愫。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13日至19日的一周内,沪深两市仅有近771万户账户参与交易。

按照期末有效账户总数比例计算,100个有效账户中仍在参与交易的不足6个。

原创 一位普通散户成长为职业操盘手的故事

原创 一位普通散户成长为职业操盘手的故事

原创一位普通散户成长为职业操盘手的故事-写给正在寻找成功道路的朋友我相信提起今年(2010年)上半年的行情,很可能许多人都要砸电脑,从3400点到2391点,虽然大盘的跌幅只有30%左右,但朋友们手里的股票跌幅可能达到50%,如果加上恶性补仓或者频繁操作的话,亏损还可能更大,这段行情又是个单边杀跌的行情,如果逃跑不是没有可能,可是大多数散户已经习惯了09年的单边上涨,脑袋里继续幻想着大盘什么时候能续写6000点的辉煌,在这样的期待中,大跌来了,很多人的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甚至当下跌时还在为大盘划线,寻找短期的底部,结果一路挨打,扛到了2391点,打开账户一看,嗨,啥也不说了,血淋淋的! 在这里我不想谈论太多的关于行情的看法,预测市场与获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先不要跟我争辩,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还会讲的。

我想说的是其实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很简单,就是单边下跌行情,也很好做,那为什么很多股民朋友亏损了呢?至今还为自己的账户默默流泪,我没有炫耀自己的意思,因为当年的我比大家更惨,2001年到2005年,长达四年累计亏损达到80%的巨额亏损,于是我开始拼命的学习,疯狂的吸收各类人士的知识经验,从每天必看的第一财经的市场专家,经济学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的评论,到参加自己开户的证券公司的营业部的每周的股民大讲堂,再到订阅财经、经济观察报等财经杂志,在各大网站发帖求教,买了什么操盘手一类的若干炒股软件,最后的结果是,全都他妈的的没用,该亏还是亏,一点都没变。

我甚至总结了我学习这些都没用的原因,电视上的经济学家、市场专家基本上各持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每个专家都能严密的论证自己的观点,说出个一二三来,于是电视上经常出现一个经济学家说股市有泡沫了,号召大家卖股票,另一个经济学家就站起来义正言辞的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特别是本年的经济更是好上加好,有数据为证,什么CPI、M1、M2的就开始讲了,然后得出结论,股市没有泡沫,完全健康,投资者可以继续买入,这样的节目我一周都要看上至少两遍,于是我就被这群专家给整二了,也许不怪专家,是我个人理解能力有限,知识浅薄,不然怎么人家叫专家,我就叫散户呢!同时也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以后这电视上专家的话咱只能做参考了,想靠听专家的观点炒股的这条路是行不通了。

再论:坚决反对近期推出“国际板”(之一),兼谈本周股市

再论:坚决反对近期推出“国际板”(之一),兼谈本周股市

再论:坚决反对近期推出“国际板”(之一),兼谈本周股市复旦大学金融与市场资本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2012年6月4日,受6月2日中国证券报头版(6月4日上海证券报头版)载文称国务院发改委等八部门提出要加快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要适时允许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并上市等等,即实际上尽快推出“国际板”的特大利空消息影响,中国股市跳空低开大跌64点(至2012.6.15还在低位运行)。

这种事,近两年来发生过多次,有时连跌2-3周,跌几百点;股市在“国际板”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胁下,下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从3000多点跌到了2300点,而“国际板”是最重要原因。

何以我们必须坚决地旗帜鲜明地反对近期推出“国际板”呢?一不能在企业资金十分紧缺的时期动辄圈走几百上千亿“国际板”如果开设、成立,境外到境内发行上市的将是些什么公司呢?——大多数是“大盘蓝筹股”;如英国的汇丰控股(即汇丰银行)、美国的纽约证交所、英国的路透社、德国大众……还有渣打银行、恒生银行、奔驰、可口可乐、西门子……可能还有早已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如中国移动等等。

2011年,前主席尚福林曾明确讲要在年内推出“国际板”,而《参考消息》上首先披露的是汇丰控股将计划来募集50亿英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550亿元人民币(以现在汇率约合485亿元,而在本土它只能募集一半);这是什么概念呢?2012年我国发新股截止到6月15日统计数据为102家,募集680亿元(截止到5月中旬统计数据为84家,募集546亿元),即一家汇丰募资合今年1—6月份102家企业募资的71%;相当于约80家中国中小企业募集的资金。

这种情况,在股市一跌再跌、中国多数企业资金捉襟见肘时能够容忍吗?中国境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到银行借款难上加难。

前一段时间温州中小企业主为高利贷逃债,3位企业家跳楼,82位企业家弃企业而逃跑,有的至今未归。

这都源于我国实行较紧的货币政策。

自己企业如此缺钱,怎能让外企来动辄圈走几百上千亿呢,须知500亿元等于20座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投资。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文本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文本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联农股份(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8·10风波。

第二次大跌: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3年2月16日“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年暂停新股发行上市;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围),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关键词:扩容、三大政策。

第三次大跌: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4到2098 沪指五年跌三分之二65.7% 2012年10月17日07:43李晶昨天是见顶6124点5周年的纪念日,尽管外围市场反弹一度提振市场走强,但由于国内经济面及资金面堪忧,加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担忧,使得A 股走势十分乏力,好在个股出现局面活跃,市场才以平盘报收,全日沪指报收2098.81点。

昨日市况沪指徘徊2100关口昨日早盘沪指一度下探至5日线附近,随后酿酒、农林牧渔、券商等板块拉升,带动沪指回升至2100点附近徘徊,上午11点后,有色、地产、煤炭、银行、石油等权重板块纷纷崛起,沪指震荡走高相继站上60日线和5日线。

午后,股指呈现横盘整理后震荡下行,大盘在保险、煤炭、券商等权重板块纷纷走低下回落。

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11点报2098.81点,涨幅为0.01%;深成指上涨23.57点报8645.54点,涨幅为0.27%。

两市共成交980.66亿元,较周一小幅放大。

各行业指数涨跌各半,市场热点出现分化,林业、渔业、酿酒、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领涨,地热能、保险、汽车等行业则走低。

A股回眸沪指五年跌去65.7%回顾2007年10月16日,沪指以一根小阳线完成了6124点的历史传奇,一晃五载已去,中国股市和股民经历了无数的大喜大悲。

站在2012年10月16日,无数市场人士5年前喊出的“牛市一万点”的豪迈言犹在耳,然而让人唏嘘的是,现在投资者却在为保卫2000点苦苦挣扎。

6124点之后的5年里,沪指从6124.04点跌至昨天收盘2098.81点,5年间跌了4025.23点,跌幅高达65.7%。

而在今年9月26日,沪指甚至一度跌破2000点,报于1999.48点。

从个股看,5年前的今天,两市A股算术平均价高达20.48元。

但截至昨日收盘,两市平均股价只有10.98元,缩水达46%,大多数股票价格被腰斩。

后市把脉60日均线仍存争夺就后市走向,宏源证券投资顾问徐昉指出,目前大盘继续在围绕2100点窄幅波动,但大盘重心仍在下移,尽管盘中有部分权重板块护盘,但上攻后劲不足。

从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看,一方面来自于9月经济数据的疲弱,尤其是PPI创下了35个月新低,预示经济下滑势头仍没有得到逆转;另一方面来自三季报的业绩压力。

徐昉认为,从技术指标来看,沪指在短暂站上60日均线后再次失守,后市多空双方仍可能围绕这一强弱分水岭进行争夺。

从后市来看,需进一步关注权重板块和成交量的动向,而投资者当前的操作应以控制仓位为主。

市场纵深数字解读A股这五年■4025点从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6124点算起,截至昨日收盘2098.81点,上证指数在五年间跌了4025点,跌幅高达65.74%。

■12.23倍2007年10月,以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为准,两市A股静态市盈率为71.5倍。

截至昨日收盘时,以今年半年报×2为准,A股所有个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2.23倍。

■1010家2007年10月16日,当时市场上正常交易的股票数目为1441只。

截至昨日,扣除暂停上市公司,目前沪深上市公司共有2451家,五年的时间增加了1010家。

■8.78万亿6124点时,两市A股总市值约为27.5万亿元,2007年11月中国石油以7万亿左右总市值高调上市,使两市总市值达到33.62万亿。

到昨日收盘,虽然五年的时间上市了千余家公司,但目前的总市值仅为24.84万亿元,蒸发近8.78万亿元。

■9.22元据统计,2007年10月16日,大盘摸高6124点的历史时刻,两市A股算术平均价格为20.10元。

但截至昨日收盘,两市A股的算术平均价格约为10.88元,缩水9.22元。

■11%中登公司数据显示,2007年10月(2007.10.15-2007.10.19),沪深两市单周新增A股账户达105.49万户。

随着股市这几年的持续走熊,新增开户数日益减少,最新一周新增开户数为11.82万户(2012.09.24-2012.09.28),只有高峰期的11%左右。

回望6124点:牛熊轮回当有时何日再启牛市路5年前2007年的10月16日,上证指数盘中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而时隔5年后的昨日——2012年10月16日,市场却在2100点徘徊。

5年时间过去了,除了A股市场个股家数增加了1010家外,其余几乎都是减少:指数少了4000点;市值蒸发了12万多亿元;大量个股股价远低于彼时。

5年,在A股市场往往意味着一个轮回,遥望高不可攀的6124点,股民不禁会问:“何时才能见到下一轮牛市的曙光?”A股标杆牛市在疯狂中结束源自2005年中旬的牛市,在2007年开始进入到最后的疯狂时段。

2007年1月4日,沪指还在2728.19点,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虽然也曾遇到“5•30”的暴跌,但疯狂仍在继续,随后市场不断突破3000点、4000点、5000点整数关口,当年10月16日,沪指盘中疯狂飙升至6124.04点。

此时,就在诸多股民和股评家均认为“万点不是梦”的时候,2007年10月17日,A股掉头向下,开始了长达5年的熊市。

5年间,市场一路节节败退,除2009年爆发了一波超强的报复性行情外,其余4年均全年下跌,2008年的罕见暴跌,沪指大跌超过65%;2010年,沪指下跌14%;2011年,沪指下跌21.68%;今年,市场仍旧未能改变下跌趋势,截至昨日收盘,沪指全年下跌近5%。

而较5年前的6124点,上证指数已下跌逾4000点,跌幅高达65%。

现在来看,6124点无疑是一个大泡沫。

6124点的上证指数,48元的中石油,300元的中国船舶,已经注定成为中国股市发展史上一个个标志性的黑色符号。

数据说话指数——跌去4000点从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6124点算起,截至昨日收盘2098点,上证指数在五年间跌了4026点,跌幅高达65.74%。

深市同样跌幅超过50%。

数据显示,在2007年10月16日之前上市的1441只股票中,目前还有约500只股票被牢牢地套在6124点的高岗之上。

他们的股价早已被拦腰截断,跌得最多的中国远洋和中国铝业,五年来的最大跌幅超过90%。

市值——12万亿元灰飞烟灭2007年10月16日,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目为1441家(含暂停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8.24万亿元。

而自2009年IPO重启发行之后,市场迎来了大扩容时期,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上市公司共有2451家,五年的时间增加了1010家,扩容了67.30%。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虽然五年的时间上市了千家公司,但目前两市总市值仅为21.44万亿元,蒸发6.8万亿元。

如果再剔除掉期间上市的这些新公司,两市有可比数据的市值则从28.24万亿元缩水至14.26万亿元。

市场——1010家公司挂牌截至昨天收盘,扣除那些暂停上市的公司,目前沪深上市公司共有2451家。

而五年前的2007年10月16日,当时市场上正常交易的股票数目为1441只。

A 股上市公司数量在五年里增加了1010家,几近翻倍。

股民——大量远离股市中登公司数据显示,2007年10月,周均新增开户数达到335万户。

但随着股市这几年的持续走熊,新增开户数日益减少,很长时间每周开户数都在10万户以下,最新一周新增开户数为11.82万户,依然不及高峰期时的4%。

同时,股市的下跌让股民选择远离股市。

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保证金在100万元以上的账户仅60万户,不到1%。

此外,22.22万户股民心灰意冷,销户离场。

当前,A股持仓账户数为5657.1万户,占比降至34.06%,是去年3月底以来的最低值。

何时再见6124点五年时间过去,股市犹如换了人间,当前的低迷与昔日的辉煌形成巨大反差。

遥望高不可攀的6124点,广大投资者十分关注的是,“何时才能见到下一轮牛市的曙光?”对于这一问题,当前市场充满了分歧。

乐观派6124点总会跨越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重回6124点是A股的长远目标,不是痴人说梦。

“目前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整体上经济过快下降的格局得到了一定的趋缓,再加上近期积极的股市政策和汇金的增持,均有利于市场稳定。

今年是小牛行情,钻石底基本确定,市场重心将逐渐往上走。

”私募星石投资也看好牛市将至,该机构认为,在股市进入长牛慢牛行情后,应重点关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转型,每一次的改革、每一步的转型都将带来一波大行情,2012年的金融改革行情只是未来大行情的一次小小的预演,未来的大行情将在改革与转型中产生。

悲观派A股从此无牛市不少投资者已经不再相信牛市。

分析人士认为,经历了2007年的疯狂后,近几年来,A股市场内资金交易金额每况愈下,沪市从日均成交千亿级别降至800亿,再降至500亿上下,可谓惨不忍睹。

而在交易低迷的背景下,市场扩容却不断加速,这就是为何A股崩溃的主因。

在市场无法形成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场的背景下,股票供应量一端高高翘起,无疑将对未来的A股市场形成巨大压力,只要这一情况没有改观,则A股难有牛市。

事实上,当前市场上看空情绪严重,更有“专家”提出千点论,而众多私募也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

平谷投资投资总监胡菊林是坚定的看空派,认为市场会最终跌破1664点。

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也比较悲观,仍然坚持底部在1800点附近的观点。

他认为从这波反弹的情况看,跟之前一日暴涨的行情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成都日报)叶檀:6124点五周年股市的变与不变6124点五周年,如同五年前的高歌猛进,目前的市场一片绝望。

市场总是在过度乐观与悲观之间摇摆。

五年来,A股市场的变化是什么?波动率。

市场永远有波动,没有波动的市场是死寂之场。

目前低位徘徊的A 股市场,只有偶尔的喷发,让人感受到一丝活力。

从股指期货推出之后,A股的波动率持续下降。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7月12日,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为18.84%,而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则达到41.96%。

数据统计显示,股指期货推出之前,2010年3月底,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仍然达到35.46%,在股指期货推出一周年之后,2011年4月底,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已经下降至21.77%。

经营模式的变化。

波动率下降如果维持较长时间,或者说明市场活跃度下降,或者说明市场的主流投资模式发生了变化。

目前的情况是,短线客远离市场,套利客日益活跃,中国的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投资模式的轮回。

以往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与现货之间的套利只是小试牛刀,目前期指与现货之间的对冲,未来融资融券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套利,将大行其道。

估值的变化。

A股的估值中枢正在下降,哪里是底?正确的预测只属于已经仙去的章鱼保罗。

由于流通受限、货币增发预期、实体经济上升与虚假业绩所共同导致的股市高估值,只能仰望于梦中。

A股市盈率从71.5倍到12.26倍,跌幅达8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