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父母爱子女的名言名句

父母爱子女的名言名句
1. “父母的爱啊,那就是孩子永远的避风港。
”你看,当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哭着跑回家时,父母总会张开双臂,轻声安慰,这不就是最好的避风港吗?
2. “父母爱子女,那真的是如本能一般自然。
”好比鸟儿爱护自己的雏儿,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无条件的呀。
瞧,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父母永远会给予理解和包容。
3. “父母给予子女的爱,那是无尽的宝藏哟!”就像小敏的父母,省吃俭用只为了能给小敏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宝藏般的爱多么珍贵。
4. “父母的爱是孩子心中最温暖的阳光。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想想父母那温暖的爱,是不是又有了前进的动力呢?就像小军在面对巨大挑战时,一想到父母的支持,就咬牙坚持下来了。
5. “父母爱子女,那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呐!”朋友啊,你想想,当你生病时,父母那焦急的眼神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不正是这深厚爱的体现吗?
6. “父母对子女的爱,真的是毫无保留哇!”就像邻居张阿姨对她的孩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这种爱太伟大了吧!
7. “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的依靠啊!”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爱就如影随形。
小时候守护着孩子学走路,长大后关心着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这不就是最好的依靠吗?
我觉得父母对子女的爱真的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它能给予孩子勇气、力量和温暖,伴随孩子的一生。
师德演讲稿静待花开

师德演讲稿静待花开(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静待花开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有人说: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做。
唯有用心,教育才会变得鲜活;唯有用情,教育才会在师生间绽放美丽的花朵。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我们就是辛勤哺育花朵的园丁,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方法,我们的责任都会决定着花儿的成长,今天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当班主任的一点教育理念,我的主题是《关爱学生静待花开》,我认为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无论成绩好坏,他们都像是一粒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可能当我们看着别人的花儿怒放了,自己的花儿还没有动静就着急,但我们一定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我们细心地呵护,耐心的等待,终能静待花开。
如何静等花开?一、首先,要把握教育的起点,用满腔热情的爱唤醒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也是师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催化剂。
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如果老师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那么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力量是强大的,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成绩,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的形成,甚至影响他们一生。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所面对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这就不可避免的要犯错误,当面对学生犯错时我们要给予不同的爱,要有温和的爱、关切的爱、严肃的爱、严厉的爱、爱的方式不同收效是不同,记忆最深的是我上届学生中有个叫马洪韬孩子,六年级时性格叛逆,不爱学习,迷恋游戏,在快过元旦时,同学告状,说他经常和班里同学索要钱财,慢慢追究下来数目已达200多元,面对这一事件,我又急又气,但我相信事情的背后肯定有原因,因为他的家庭条件优越,他的母亲对他管的还是比较严的,他的变化不是仅仅叛逆,也许有其他原因,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快速联系家长,了解情况,才知国庆节时他的父亲得了喉癌,他的母亲带他的父亲去上海治病走了半个月,回来他的父亲去世,办理丧事,一个多月,就没管过他,也没有给过零花钱,之后他的母亲处于丧夫之痛中,也疏于对孩子管理,才导致现在事情的发生,面对他的家庭变故我深深的自责,作为班主任的我,竟然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经过年级的协调,对方家长的谅解,这件事得到妥善的解决,之后我找他谈话,严肃的批评了他的行为,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明白父母的不易,让他从内心知道所犯的错,从那时起我对他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学习上、生活上、处处关心、爱护他,之后他的学习特别努力,顺利升上初中,毕业后的寒假他来学校找我,来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知心姐姐在报告中也说:“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尊严,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宣泄,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这一切需要的获取,都离不开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老师对他的爱,有时反而对老师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呢?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对学生感情的付出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只要坚持把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相信学生最终一定会领会到的。
就像扎根凤凰塔的范子佳师,正是他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由衷的尊敬。
这些是教育的真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一,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想这些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二,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是自己从教近三十年的内心体验与感悟,自己也时刻以此激励自己,并且也曾把它作为校长寄语送给怀揣着教育梦想的年轻的教师们。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
当然,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教师,需要有一种神圣的职业精神,因为这种职业的要求,最能体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特性。
自然,这种职业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就是“爱”!大家可能不会忘记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自己老师的的这样一个细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正是因为孩子们知道老师爱他们,所以“喜欢她”,“亲近她”,甚至“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这正是爱的力量。
做教育工作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而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琢每一位学生,才能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
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和尊敬。
在此基础上教师合理的引导与要求,就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
教师对学生的爱并非仅仅停留在单纯感情上,更不能是一种偏私的爱,而是将对学生的感情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的要求相统一。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的格言。
陶行知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
凡是读过陶行知先生教育著作、了解陶行知先生生平的人,都会深深体会到“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母亲爱孩子的原因

母亲爱孩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生物学本能: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生物学本能。
母亲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促使母亲对孩子产生强烈的保护欲和照顾欲。
2. 情感联系:母亲和孩子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
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陪伴他们经历许多重要的时刻,这种情感联系会让母亲对孩子产生深厚的感情。
3. 责任和义务:母亲对孩子有照顾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幸福,这种责任感和义务感会让母亲对孩子产生爱和关心。
4. 成就感:母亲看着孩子成长和发展,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
这种成就感会让母亲对孩子产生更深的爱和关心。
5. 传承和延续: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一种传承和延续。
母亲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价值观和传统,这种传承和延续的愿望会让母亲对孩子产生爱和关心。
总之,母亲爱孩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物学本能、情感联系、责任和义务、成就感以及传承和延续等因素。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她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和照顾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10篇)范文

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10篇)范文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
“教育没有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沽名钓誉、莫入校门,升官发财、莫当教师。
”自古以来,广大教师就崇尚奉献,被誉为“春蚕”、“蜡烛”和“人梯”,教师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除了因为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还有就是他们的奉献精神,教师职业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仍有数不清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地坚守这三尺讲台、默默地耕耘着这一方净土,他们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扞卫这个神圣的职业。
在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心灵里,教师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
教师的人格魅力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时时刻刻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近代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曾出访海外26国,凭着他的才能,完全有可能留在那物质财富丰富的国度,可他却为了教育,满怀一腔热血,穿着布衣草鞋走向晓庄,这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在教师歌会上,我们唱了一首名叫《奉献》的歌:“大地奉献给蓝天,蓝天奉献给白云”,那么,教师呢?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学生,奉献给讲台,奉献给整个教育事业,因为我们都知道,教师,你的名字是奉献。
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欢聚,向大家学习。
我是__,我演讲的题目是《真诚关爱每一位幼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
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黄老师——我的搭班老师。
正是她,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教师,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爱、更充满了希望。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自尊自爱;要正视差异,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不把特殊问题大众化、复杂化、扩大化。
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
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
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罚非爱,害也。
只有利用学生自身心灵深处潜藏的能源来驱动他们健康发展的车轮,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既取得实效又避免了简单的说教。
了解学生是“施爱”的途径。
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精选6篇)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精选6篇)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1暑假有幸读到《教育的智慧》这本书,收获真是不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
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教育的智慧》就如同一盏明灯,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
个性是书中有一些精典的语句,影响着我:“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林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母鸡为爱护小鸡而奋起,狗为护幼崽而狂吠,这些都是一种本能的反应;父爱和母爱虽然比动物对幼崽之爱要丰富和广阔得多,但就其本质来看,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本能性行为。
然而对学生之师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是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是一种促使学生成才的真情。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是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长期地坚持这种性质和功能的师爱,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就必定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我的学生必须会进步、会成才。
”这是我们作教师务必坚持的一种信念。
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好学生。
”那他就很可能慢慢放下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
我们不能武断定论:“我把你一碗清水看到底――你好不了啦”。
因为这种决定是与教育效能感相悖的。
因此,我们就应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潜力,就应从培养思维品质入手”“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重点务必放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这些资料给了我很多启示,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潜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师者仁心

师者仁心作者:李良智来源:《甘肃教育》2016年第11期教师从事的是心灵对心灵的工作,更需要一颗仁爱之心。
好的教师,必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而人师则是第一位的。
“仁者爱人。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爱人家的孩子,这就是教师的仁爱之心。
韩非子《解老》写道:“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
”?意思是说: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有福,且不喜欢别人有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不会嫉妒别人的优秀。
一个是父母,他们不会嫉妒自己儿女的优秀。
一个是教师,他们不会嫉妒自己学生的优秀。
教师,往往把自己学生的优秀,视作自己的荣耀。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人生的三乐之一。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核心。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
作为教师,必须要有这样起码的情感底线。
或者说,这也是起码的职业底线。
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的男同学,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准备挨训。
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
他一看到王友,掏出一块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
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
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我尽心尽责孩子尽力而为的说说

我尽心尽责孩子尽力而为的说说1、我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愿意为孩子为家人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这是一种亲情,更是一种本能。
2、父爱如山!做父母的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愿天下的父母健健康康!长命百岁!3、有很多时候我也可以理解那些非常溺爱孩子的父母了,自己孩子那么可爱,非常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无条件为孩子付出一切。
4、没结婚以前觉得自己的身心自由最重要,有了孩子才明白那种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理状。
5、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天使,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能为孩子付出一切!孩子的健康平安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愿望。
6、不带大娃的时候就带小娃,今天自己开车回来一路上听着歌,感觉自己好伟大,为孩子付出一切,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7、一夜没睡,抱的胳膊疼!终于理解了妈妈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的感受!8、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好好体会,好好回报。
9、毋庸置疑,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一切是出于爱,期待他们能尽快改正错误,变得更加优秀。
10、父母之爱总是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爱孩子的一切!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就很幸福,有时候陪伴就是幸福,孩子的幸福是爸爸妈妈陪在身边,父母的幸福是看着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11、真的很心痛这些伟大的母亲,她们没办法享受正常的亲子关系,却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
12、我真的很佩服那些一心一意为孩子付出牺牲自己一切时间的人,所以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过这样的生活。
13、只要我下次努力,就会考好。
14、又何必?折花别楼门,妄做自痴嗔。
15、爱就说出来,别人爱不爱你,已不重要,16、也许一开始你没有在意这道风景,若有一天你错过了,但请不要因此而失去了看风景的心情。
17、你温柔,善良;你美丽,大方;你幸福,快乐;你开心,健康;你是美丽的妻子,你是幸福的妈妈;朋友,恭祝你生子快乐!一生幸福一世健康。
18、我们想要的东西,只要是健康有益的,父母就一定会答应我们的。
19、行天龙之大运,降龙子与大地,恭祝龙父龙母:龙年喜得龙子,授天地人之鸿运,发人间之万福,恭祝百年如意,万年幸福!20、祝小宝宝,健康成长,人见人爱,聪明活泼,将来考个名牌大学,前途无量!。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6篇)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
温家宝总理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
可以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
是啊,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教师,全部的职业生涯都离不开孩子。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
一、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
对于调皮生,我从来就没有放弃他们,任其破罐子破甩,而是给予特别的关爱。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敞开心扉认同你,快乐地融合到集体当中去,充分地扮演主人公的角色,才能创造一个融洽的、温暖的、团结的集体。
师爱的细腻和多样,没有哪一种职业可以相比,特别在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多样化的师爱,润泽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每到一个班,我都要求学生写日记,日记内容不要求很多,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变化,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在日记中,学生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同伴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学习及家庭的问题,都是我们的话题,在这同时我也得到的学生的信任,这是很有利的我的教学,而学生那种渴望被老师注意,被老师关心的心情也是我为之惊讶!尽管有的男同学不是经常在我面前表现,但那颗心我是理解的。
浅谈“三心二意”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三心二意”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三年的幼教时光虽然很短,但是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教育孩子们,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但是在幼教工作中“三心二意”却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的确是这样,在幼教过程中孩子确实离不开每位幼教人博大的爱。
把每位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顾,爱护。
幼教人的“三心二意”和孩子的三心二意是不一样的。
三心即:童心: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有一颗童心。
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问题,走进孩子的世界看问题,这样才能够理解他们的一些让大人们理解不了的问题,理解他们的好奇心和小毛病。
曾看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教师领孩子在室外游戏,其中一个男孩不守规则却跑到一边蹲下身在观察忙碌搬运的蚂蚁,结果被教师强行拖回,可怜的小蚂蚁也在劫难逃,丧命于其足下,最终是不欢而散。
如果这位教师能够走进孩子,和他一起蹲下来观察这些蚂蚁,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之后,不用生拉硬拽,不用严厉的批评,孩子一样会乖乖的回到队伍中,也不会让那些小蚂蚁丧命。
这个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探索的欲望被无情地扼杀,令人惋惜。
那些上课因为一些事情开小差,不注意听讲;用手把老师精心布置的墙饰撕下来装进自己的口袋;小手不停的摸这摸那的孩子,他们都是好奇心驱使,当你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他们只是好奇,没有存心的破坏。
当孩子出现各种异常举动时,我们是否保护并促其发展了他们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可见具备一颗童心之重要矣。
细心:在家里孩子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小祖宗。
来了幼儿园彻底变了,他们会使劲浑身解数让老师注意到自己。
一个孩子拍你一下,叫你一声老师,和你说一句悄悄话,做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都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要细心的发现,一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每个孩子哪怕一丁点的进步,你的一句表扬会换来他更大的进步。
以往,我们都喜欢那些乖巧听话的孩子,可是那些调皮的孩子你细心观察过吗?他们身上的优点,亮点绝对不少。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幸福的果实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幸福的果实作者:高亮亮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年第05期一、撒播爱的种子,营造温馨班级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温家宝曾说过,“无爱则无教育。
”三月份,当高三所有的同学都在全力迎战高考,小云同学的母亲却突发脑溢血,住进重症监护室,晴天霹雳让这位阳光女孩崩溃了。
第二天她没来学校,在医院陪她妈妈。
高考即将来临,我该用什么方式来抚慰这颗受伤的心呢?当天下了晚自习,我去医院看她,看着她那无助的眼神、憔悴的面孔,想着这么懂事孝顺的女孩,我觉得一切安慰的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虽然很担心她的学业,但我没有劝她立即来学校。
我坚持每天和她至少通一次电话,或者去医院告诉她当天的复习内容。
开导她:如果你一直在医院陪妈妈而荒废了学业,等你妈妈苏醒过来,她也许会内疚一辈子。
第五天她终于来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更加勤奋了,学习上我时时关心她,生活中我处处照顾她。
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南大学录取了。
冰心曾经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处开花,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我深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最高尚的爱。
爱,是海洋,不求回报;爱,是阳光,不为索取。
所以我会把学生时刻装在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呵护。
二、尊重学生,春风化雨,收获由衷的尊敬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家里的掌上明珠,有着丰富而敏感的心灵,又有很强烈的是非善恶观。
面对家长的叮嘱,老师的期盼,同学们的攀比,部分学生早就对这种长期而乏味的学校生活感到无比煎熬,强烈得犹如遭受囹圄之灾。
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能乐观阳光吗?中学阶段正是孩子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定型阶段,心智也趋于成熟,但还不够稳定。
徘徊于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边缘。
孩子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清晰的出口时,我们能熟视无睹吗?我们能置若罔闻吗?对教育的赤诚和对学生的责任不容许我们听之任之,习近平主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
什麼是母亲的本能?

什麼是母親的本能?一、天生激发的保护欲母親的本能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一位女性生物体内,它是自然界的法则。
母親的本能使得她们在孩子出生之前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保护欲。
从怀孕开始,母親就会产生出自己孩子的种种幻想和期待。
即使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压力,她们愿意付出一切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进化心理学认为,母亲具备对孩子的保护欲是因为这种行为对后代的生存至关重要。
母亲在孩子出生之后,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照料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这种无私的付出来源于母亲的本能,她们致力于提供足够的爱和关怀,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二、照顾和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母亲的本能还包括对孩子的照顾和满足基本需求,这是母亲与孩子之间深刻的纽带。
这种本能使得母亲能够准确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
母亲对孩子的基本需求包括喂养、穿衣、洗澡、安抚等等。
母亲能够通过细腻的触觉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喂食,通过眼神交流感知孩子的情绪,通过温暖的怀抱给予孩子安全感。
三、无私奉献的爱与陪伴母亲的本能不仅仅体现在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上,更表现为无私奉献的爱与陪伴。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导师,她不仅负责教导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母亲通过自己的言行和示范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母亲的爱与陪伴给予孩子内心的温暖和安慰,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直觉和洞察力的敏锐母亲的本能还表现为她们具备强大的直觉和洞察力。
母亲能够通过孩子微妙的变化和表情,准确地判断孩子的需求和情绪。
这种洞察力使得母亲能够及时采取行动,给予孩子最恰当的照顾和关爱。
同时,母亲的直觉也使得她们能够准确地辨别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健康状况。
她们能够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身体反应,判断是否需要就医或寻求其他专业帮助。
五、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韧母亲的本能还包括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韧,这种本能使得母亲能够克服各种艰难的环境和困境。
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与压力,还是在孩子面临疾病或困难时的坚强支持,母亲总是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关于爱学生的教育名言

关于爱学生的教育名言师恩难忘,将宝贵的人生经验馈赠;师情冗长,为我们指引幸福的前程;师爱无疆,震撼着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关爱学生的教育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爱学生的教育名言1. 以爱动其情,以严导其行,以诚换其心,以志树其人。
2. 一个孩子一朵花,给每一朵花足够的营养,相信他们迟早会开得很灿烂。
3. 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师表潜移人性,用人格默化人格。
4. 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人格默化人格。
5. 用智慧启迪孩子的智慧,用爱心温暖孩子的心灵。
6. 用真诚的心感动学生,用真挚的情激励学生。
7. 用友爱的眼光,启迪学生的心灵;用欣赏的眼光,倾听学生的心语。
8. 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
9. 严而不苛,宽而不纵,用爱心、耐心、细心陪伴学生。
10. 我的生物课堂要让学生在愉悦中亲近自然。
11. 我不是你最好的老师,你却是我最好的学生。
12. 我不是蜡烛,因为我在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充实。
13. 同孩子一起快乐,同孩子一起成长;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14. 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15. 严慈并济,教学相长。
携耐心与宽容陪你们一起走过花季岁月。
关于爱学生的教育名言1. 兴趣是你学习的动力,爱心是我工作的源泉。
2. 信任,期待和鼓励,孩子奔向阳光的三驾马车。
3.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每一个孩子。
孩子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4. 细心观察生活,真情感受童心;练就艺术眼光,表达世间真爱。
5. 我永远是你人生的帆,只要你意气风发,我会助你扬帆万里。
6. 我希望自己是一缕阳光,给孩子们带来一片亮光。
7. 我的学生个个都可爱,人人都聪明,天天都更好。
8. 我的双眼关注每一个学生,我的爱心包容每一个学生,于是我便拥有了全世界。
9.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所有的孩子是神圣。
10.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11. 师爱是冬的暖阳,是春的芬香,是夏的清凉,是秋的收获。
怎么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发言稿5篇

怎么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发言稿5篇怎么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发言稿篇1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
__总理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
能够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期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联的关键所在,教师务必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就应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就应一视同仁。
对于调皮生,我从来就没有放下他们,任其破罐子破摔,而是给予个性的关爱。
我们就应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作为教师,我始终认为:学习研究奉献是成长的基础。
一向以“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来约束自己。
因此我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时刻等待着,认真准备着,不敢有半点马虎。
我认为:当我在学校竞争时我身后站的是我们班;当我在乡里拼搏时,我身后站的是我们学校;当我在县里比赛时我身后站的是韩庙乡……总之,当我走上去的时候我已不再是为自己而拼搏,我的荣辱关乎着我身后的人。
值得欣慰的是,在教育教学及各项活动中,竟多次得到上级政府的各种奖励,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2011――2011年度被评为“韩庙乡优秀教师”;荣获“商河县青少年才艺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在商河县小学段语文学科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探索课改新理念建立有效互助组》在优秀教育案例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论文《加强备课研究走出备课误区》在商河县小学语文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发表在由出版社全国范围内发行的综合性教育文献《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中,同时被评为一等奖;文章《让均衡教育的阳光早日普照大地――均衡教育在农村学校的困境及对策》,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在2011年《都市家教》杂志第6期,同时荣获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论坛”征文评比大赛一等奖;2011年7月在中央教科所第十二届全国教学观摩评议会上发表评论荣获优秀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选择一个目标。
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
有怎样的氛围就能塑造怎样的学生,而氛围是由教师来带动的,不同的教师特别是不同的班主任就会形成不同的班级氛围。
因此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而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好坏则取决于教师道德素质高低。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始终把学生人格尊严放在第一位。
在“尊师爱生”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爱生”,眼中没有“好生”“差生”,课堂抽问、批改作业、工作安排等都一视同仁,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避免有害健康和不安全的情况。
不会故意造谣和中伤学生,特别是不会拿刺耳的话语来挖苦、讽刺“差生”,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会公开学生个人的隐私。
总有办法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对课堂出现的混乱状态能有效的制止。
愿意听取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关于教师教学、管理、行使职权等的意见。
在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冲撞、伤害自己时,能理智的对待,冷静地分析,正确地解决,不会轻易地发大火,乱骂人。
进入教室时总是衣着整洁、体态端庄、面带笑容面向所有学生。
始终把自己摆在教育者的位置,做学生的好榜样。
如许多特级教师在治理“乱班”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道德素质高的体现。
而一个道德素质低的教师很强调自己的尊严,在“尊师爱生”的问题上首先考虑“尊师”,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遵从自己,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师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主从关系,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至理名言”,作为学生必须“铭记在心”。
有时会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说出某学生的个人隐私,甚至取笑作乐。
对“好生”百依百顺,而对“差生”任意挖苦讽刺。
上课时经常没有好方法维持良好教学秩序,随意骂人,动不动气走不上课,或者随意叫学生站在讲台、门口,或者罚抄、罚写等。
上课抽问、批改作业、工作安排等方面只顾“好生”,不管“差生”,对待学生因人而异。
进入教室时总是怒气冲冲,面露不悦。
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对立面上,甚至憎恨学生没能弥补自己的无能。
如近期报刊杂志上披露的许多校园恶性事件的肇事者——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道德素质低的体现。
道德素质高的教师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课堂氛围。
而道德素质低的教师很容易与全班学生持对抗情绪,或者教师被貌视,班级乱哄哄。
建立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紧张的或者乱哄哄的班级氛围和课堂氛围则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