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版本管理规范
产品发布阶段版本管理清单

产品发布阶段版本管理清单产品发布阶段是产品开发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版本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个产品发布阶段版本管理的清单,帮助你系统地管理和掌控版本的发布过程。
一、版本规划1. 确定版本号:每个发布的版本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版本号来标识。
2. 制定版本周期:确定每个版本的发布周期,包括发布日期和时间安排。
3. 确定发布目标:明确每个版本的发布目标和功能要求。
二、版本开发1. 版本分支管理:为每个版本创建一个独立的分支来进行开发和测试,确保不同版本的开发不会相互影响。
2. 版本功能开发:按照产品规划和需求文档,开发和测试每个版本的功能模块。
3. 编码规范和质量控制:遵循团队内部的编码规范,进行代码审查和测试,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版本文档编写:编写版本文档,包括版本说明、更新日志和用户手册等,以便用户和测试人员理解和使用新版本。
三、版本测试1. 功能测试:对每个版本的功能模块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其符合需求和设计。
2. 性能测试:测试每个版本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并发能力等。
3. 兼容性测试:测试每个版本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兼容性。
4. 安全测试:测试每个版本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漏洞和攻击。
5. 用户验收测试:邀请用户参与测试,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及时修复问题。
四、版本发布1. 版本构建和打包:对通过测试的版本进行构建和打包,生成发布所需的文件和文档。
2. 发布计划制定:制定版本发布计划,包括发布日期、发布方式和发布通知的准备工作。
3. 版本发布:按照发布计划进行版本发布,确保发布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发布验证:发布后,进行验证以确保版本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5. 版本回滚计划:制定版本回滚计划,以备意外情况下需要回退到之前的版本。
五、版本跟踪和优化1. 版本发布记录:记录每个版本的发布信息,包括发布日期、版本号、发布内容等。
产品版本管理规范

产品版本管理规范产品版本管理规范一、引言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产品线不断拓展,版本管理的需求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产品版本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及可追溯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版本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本规范旨在明确版本管理的原则、流程、工具、发布策略和质量控制方法,为产品研发团队提供指导。
二、版本管理原则1.版本命名规范:采用“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的格式,例如:1.2.3。
每个版本号均为整数,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均为正数,修订号可以为0或负数。
2.版本所包含内容:每个版本应明确标识所包含的功能、修复的问题、新增的功能等内容,以便追溯。
3.版本发布流程:制定严格的版本发布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环节,确保版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三、版本管理流程1.需求分析:对市场需求、用户反馈等进行梳理,形成版本需求列表。
2.设计:根据需求列表,进行版本设计,包括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架构设计等。
3.开发:按照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开发,同时进行单元测试和代码审查。
4.测试:进行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确保版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5.上线:经过测试验证后,将版本发布至生产环境,并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
四、版本管理工具1.Git:使用Git作为版本控制工具,进行代码的版本管理。
2.Jira:使用Jira作为项目管理工具,跟踪和管理版本的研发进度。
3.SonarQube:使用SonarQube进行代码质量检查和静态代码分析。
4.Jenkins:使用Jenkins进行自动化构建和持续集成。
五、版本发布策略1.按需发布: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或产品线进行版本发布。
2.同步发布:针对多个平台或产品线,进行同步的版本发布,以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3.排队等候:按照优先级和重要程度,排队进行版本的发布,确保关键问题得到优先解决。
六、版本质量控制1.需求评审:对每个版本的需求进行严格评审,确保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BOM版本管理的操作规定

BOM版本管理的操作规定1. 简介本文档旨在规定BOM(Bill of Materials)版本管理的操作规定,确保团队成员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版本管理,避免出现错误和混乱。
2. 版本命名规则为了方便识别和管理,BOM版本应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
版本命名规则如下:- 主版本号:表示产品的重大改进或功能变更,当产品有重大变化时才增加。
- 子版本号:表示产品的小改进或功能增加,当产品有较小变化时增加。
- 修订号:表示产品的错误修复或其他细微调整,当产品有修复或调整时增加。
例如,一个BOM版本号为1.0.1,表示主版本号为1,子版本号为0,修订号为1。
3. 版本管理流程为了确保BOM版本管理的顺利进行,以下是版本管理的具体流程:3.1 创建新版本- 当需要创建新版本时,首先应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评估,确保新版本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在确认需求后,由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创建新的BOM版本,并将其命名为合适的版本号。
3.2 版本开发- 在新版本创建后,团队成员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规范进行开发工作。
- 开发过程中,及时进行代码提交和版本控制,确保代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3.3 版本测试- 开发完成后,由测试团队进行版本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 测试人员应记录测试结果,并及时与开发团队沟通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4 版本发布- 在版本通过测试后,由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决定是否发布版本。
- 发布版本前,应进行最终的版本审核和确认,确保版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 版本发布后,需要通知相关人员,并记录版本发布的时间和相关信息。
3.5 版本维护- 发布后的版本需要进行维护和支持,包括错误修复、功能更新等。
- 每个版本的维护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及时进行版本更新和发布。
4. 版本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进行BOM版本管理,可以借助版本管理工具来帮助团队进行版本控制和协作。
常用的版本管理工具有Git、SVN等,可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使用。
版本升级管理制度

版本升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产品版本升级管理工作,保证升级过程顺利进行,提升客户体验,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特制订本制度。
二、目的1.规范公司产品版本升级流程,提高升级效率;2.确保产品升级质量,减少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4.保障产品安全和稳定性。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版本升级管理工作。
四、版本升级管理流程1.版本升级需求确定产品开发部门定期收集用户反馈和需求,确定版本升级的方向和内容。
2.版本规划产品开发部门根据需求确定下一版本的功能和改进点,并制定版本规划。
3.版本开发产品开发部门进行版本开发,包括功能开发、BUG修复等工作。
4.内部测试开发部门对新版本进行内部测试,确保新功能和改进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版本发布通过内部测试的新版本交由测试部门进行全面测试,测试通过后由产品运营部门进行发布。
6.版本升级通知产品运营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版本升级通知,通知用户新版本的上线时间和注意事项。
7.版本升级用户按照通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版本升级。
8.升级反馈产品运营部门收集用户升级后的反馈和问题,并及时转交给开发部门进行处理。
五、版本升级管理责任部门1.产品开发部门负责确定版本升级需求和制定版本规划,进行版本开发和内部测试。
2.测试部门负责对新版本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版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产品运营部门负责发布版本升级通知,协调用户升级工作,收集用户反馈和问题。
4.客服部门负责处理用户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六、版本升级管理制度执行1.版本升级管理制度由公司管理层负责具体执行和监督。
2.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执行版本升级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汇报。
七、版本升级管理制度的改进产品版本升级管理制度将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八、附则本制度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解释,并于制定后即时生效。
以上就是公司产品版本升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各部门和人员在升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版本升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版本管理规范(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基于Tortoise SVN的软件产品版本管理规范[草稿]目录1. 引言 (1)1.1. 目的 (1)1.2. 范围 (1)1.3. 术语定义 (1)1.4. 参考资料 (2)1.5. 版本控制记录 (2)1.6. 版本更新记录 (3)2. 版本管理 (4)2.1. 版本标示方法 (4)2.1.1. 正式版本 (4)2.2. 目录结构 (5)2.3. 文档的存放 (6)2.3.1. 开发文档的存放 (6)2.3.2. 源代码的存放 (7)2.3.3. SQL的语句存放 (7)2.3.4. 发行文档的存放 (7)2.4. 配置管理流程 (8)2.5. 权限控制的管理 (8)3. 更新管理 (10)3.1. 源程序的修改 (10)3.2. 版本升级 (11)3.2.1. 版本升级原则 (11)3.2.2. 新版本发布 (12)3.3. 文档的变更 (12)4. 备份管理 (13)5. 版本工具Tortoise SVN的使用 (14)1.引言版本控制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创建的配置对象不同版本进行管理,保证任何时间都可以取到正确的版本以及版本的组合。
版本控制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次修改,让开发的工作可以随时检查过往历史记录和获得正确版本,是系统的成长记录。
1.1.目的本文档的编制是为了规范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对软件产品版本的管理。
1.2.范围本文档为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的管理员提供有关版本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版本标识方法●软件系统数据的存放●文档的修改控制●文档的备份制度1.3.术语定义SCM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缩写SVM软件版本管理(Software Version Management)缩写SVN一个开源的版本控制系统Subversion.文档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配置管理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更动,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更动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版本管理规范

版本管理规范一、引言版本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团队协作、追踪变更、管理代码库以及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的版本管理规范,以确保团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高效地进行版本控制。
二、目标1. 统一团队的版本管理流程,提高团队协作效率;2. 确保代码库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3. 提供一套规范的版本命名和发布流程,方便项目管理和交付。
三、版本库管理1. 版本库的创建- 每个项目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版本库;- 版本库应该按照项目名称命名,并创建在统一的版本控制系统中。
2. 分支管理- 主分支(master):用于发布稳定版本,不允许直接向该分支提交代码;- 开发分支(develop):用于日常开发,所有开发人员都从该分支创建自己的工作分支;- 功能分支(feature):用于开发某个具体功能,从开发分支创建,开发完成后合并回开发分支;- 修复分支(hotfix):用于修复线上版本的bug,从主分支创建,修复完成后合并回主分支。
3. 提交规范- 提交前必须先拉取最新代码,并解决冲突;- 提交信息应该清晰明了,包括修改的内容、原因和影响;- 提交频率不宜过高,避免频繁小改动。
四、版本命名规范1. 主版本号(Major):当进行了不兼容的API修改时,主版本号加1;2. 次版本号(Minor):当新增了向后兼容的功能时,次版本号加1;3. 修订号(Patch):当进行了向后兼容的bug修复时,修订号加1;4. 预发布版本号(Pre-release):在正式发布之前的版本,可以使用alpha、beta、rc等标识;5. 构建号(Build):每次构建时自动生成的唯一标识。
五、发布流程1. 开发者在开发分支上完成开发,并进行自测;2. 开发者提交合并请求(Pull Request)到开发分支;3. 团队成员进行代码审查,审查通过后合并到开发分支;4. 定期从开发分支合并到主分支,并打上对应的版本号;5. 主分支上的代码经过测试后,打上预发布标识,并进行测试;6. 测试通过后,正式发布版本,并打上正式发布标识。
版本管理规范

版本管理规范一、引言版本管理是软件开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顺畅,并且能够追踪和管理软件的不同版本。
本文档旨在规范团队在版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套标准的版本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二、背景随着软件开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多人协作开辟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版本管理系统能够匡助团队成员协同工作,追踪代码的变化,解决冲突,保证代码的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
三、版本管理流程1. 创建版本库在版本管理系统中创建一个新的版本库,用于存储项目的代码和相关文档。
版本库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方便团队成员查找和管理文件。
2. 分支管理在版本库中,按照项目的不同需求和开辟阶段,创建不同的分支。
通常包括主分支(master)和开辟分支(develop)。
主分支用于存储稳定的发布版本,开辟分支用于团队成员开辟新功能和解决问题。
3. 版本发布当一个稳定的版本开辟完成后,将开辟分支合并到主分支,并打上对应的版本号。
同时,将该版本发布到生产环境中,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测试和验证。
4. 变更管理对于每一个版本的变更,团队成员需要记录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并在代码中进行标注。
变更管理有助于追踪代码的演进和问题的解决过程。
5. 冲突解决在多人协作开辟中,可能会浮现代码冲突的情况。
团队成员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冲突,确保代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解决冲突的方式可以通过合并代码、手动修改等。
6. 回滚操作当一个版本发布后,如果浮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者bug,需要及时回滚到之前的版本。
团队成员需要记录回滚的原因,并在版本库中执行相应的回滚操作。
7. 定期备份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导致代码丢失,团队需要定期对版本库进行备份。
备份的频率和方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版本管理工具目前常用的版本管理工具有Git、SVN等。
团队成员需要熟练掌握所使用的版本管理工具,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和使用。
五、版本管理规范1. 提交规范团队成员提交待码时,需要遵循以下规范:- 提交的代码必须经过测试,确保没有错误和问题。
产品版本命名及使用规范

产品版本命名及使用规范目录1目的 (3)2范围 (3)3术语和定义 (3)4产品版本组成示意图 (5)5版本命名规范 (5)5.1产品版本命名 (5)5.1.1产品版本命名规范 (5)5.1.2产品版本名称使用说明 (7)5.1.3产品版本归档说明 (8)5.2系统软件版本命名规范 (8)5.3单板软件版本命名规范 (8)5.3.1单板软件上报版本规范 (9)5.3.2单板软件归档版本命名 (9)5.4逻辑软件版本命名规范 (9)5.4.1逻辑软件上报版本规范 (9)5.4.2逻辑软件归档版本规范 (9)6版本命名规范的实施方法 (9)6.1各产品线质量部 (9)6.2产品数据管理中心 (10)产品版本命名及使用规范1目的明确产品版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版本的命名规则及使用规范。
2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研发管理、生产使用和上报给网管的产品版本、系统软件、单板软件等的命名规范及其在资料、操作维护终端、后台/网管显示的使用说明。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主机软件(终端软件)、单板软件、逻辑软件版本命名。
3术语和定义产品版本是指实现一定规格特性并提供给用户使用或辅助主要功能完成特定功能的软硬件及资料阶段性的实体,版本名称是整个产品以及产品的各级软件、硬件部件实体的标识名称,用于反映产品的规格和特性差异及演进过程的标识。
版本名称在实际使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使用到版本的哪个层次。
对本文中所指的主要术语做如下说明:•系统软件: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所有软件集合,本文定义中指主机软件、单板软件与逻辑软件。
•主机软件:指我司开发的在标准的计算机平台(如PC、工控机、服务器、大型机等)上安装、运行或使用的软件,如BAM、维护终端、网管等上安装使用的主机应用/业务软件或主机操作系统软件。
•终端软件:是指公司公司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定制的,在标准计算机平台(一般是作为设备后台)上运行的软件,如在发货前已安装在后台计算机硬盘上的并且将在后台计算机环境下运行的软件;存储在光盘、软盘或其它移动介质上,准备在系统安装调试时或由用户根据需要安装在后台计算机上的并且将在后台计算机环境下运行的软件;在设备运行状况下,由设备从通讯端口获取的(例如远程加载)并将在后台计算机环境下运行的软件。
软件产品版本管理规范完整版

程序文件、版本需求相关 记录、开发相关记录、测 试相关记录、版本情况及 已知问题说明、使用反馈 记录、发布确认记录等
6
程序名命名规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名称_产品名称+版本号_地区名首大写拼音(或其它备注,无就不写) 例:Aries_RZAPP1.1.18_0103_SH;Ow1.1.30.0104_BJ;Odnis1.1.20.0106
5
04 版本存档方式
测试过程版本——共享
测试通过版本——SVN
程序、版本需求相关记录、开 发相关记录、测试相关记录等
软件产品版本规范
版本规范
目 录
01 目的概述 02 版本梳理过程 03 版本命名规则 04 版本存档方式
2
01 目的概述
为什么要进 行规范?
统一规则,清晰、直观,利于继承性与归档管理。
在哪些方面 规范?
测试过程版本,测试通过版本。
3
02 版本梳理过程
4
03 版本命名规则
版本号格式规则:
主版本号:当功能模块有较大的变动,需要进行立项讨论,产品在立项成功后确定主版本号; 次版本号:用流水号表示,次版本号变更由三种情况确定 (1、需求重大变更;2、产品里程碑变换;3、产品重大缺陷导致需要短期强制要求实施更新); 修订版本号:程序迭代的流水号,属于日常修复BUG或者代码优化等,研发人员自主; 日期版本号:取日月 对于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版本号三者,上一级有变动时,下一级版本号要归1。
产品历史版本管理制度范文

产品历史版本管理制度范文产品历史版本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产品版本管理工作,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产品的版本管理工作。
第三条版本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版本的命名规则、版本发布流程、版本文档的管理等。
第二章版本的规划与命名规则第四条产品的版本管理应遵循“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版本号”的命名规则。
1. 主版本号:当进行了主要功能更新或者设计架构变动,或者有较大程度的性能提升时,主版本号应增加。
2. 次版本号:当进行了一些新功能的添加或者性能优化时,次版本号应增加。
3. 修订版本号:当进行了一些小功能的更新或者修复了已知的问题时,修订版本号应增加。
第五条版本号的命名应有规范的格式,例如:“V1.0.0”、“V2.1.3”,其中V为版本标识,后续的数字为具体的版本号。
第六条在产品版本开发过程中,应当及时地维护版本的迭代记录,每个版本的迭代记录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版本号2. 发布日期3. 功能改进和新增功能4. 已知问题和缺陷修复第三章版本发布流程第七条产品版本的发布应遵循以下流程:1. 需求评审2. 开发和测试3. 内部测试4. 客户测试5. 版本发布第八条需求评审阶段是产品版本发布的前提,确保新版本的需求符合公司策略,并经过评估确定开发的可行性。
第九条开发和测试阶段是产品版本开发的核心环节,包括但不限于:1. 前端开发2. 后端开发3. 数据库设计和开发4. 自动化测试5. 性能测试6. 安全测试第十条内部测试阶段是为了确保产品版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明显的问题和漏洞。
第十一条客户测试阶段是为了充分验证产品版本的功能和性能,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十二条版本的发布应在经过必要的测试和修复后进行,并记录发布日期和版本号,同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四章版本文档的管理第十三条为方便版本管理和维护,每个版本的发布都应伴随有相应的版本文档,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功能概述2. 安装和配置指南3. 用户手册4. 开发文档5. 接口文档6. 测试报告第十四条版本文档的编写要求:1. 文档内容要准确、全面,包括详细的功能描述、操作步骤和示例截图等。
软件产品版本管理规范

1目的
标识、控制和追踪软件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软件产品版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软件源代码、产品版本的管理。
3职责
3.1测试管理
确保项目版本按照正确的版本管理规范执行和使用。
3。
2配置管理员
负责定期检查各项目对版本管理规范的执行度;根据发展需要对规范进行完善.
3.3配置管理员
负责项目软件产品版本管理规范的推行,指导项目组成员使用版本命名规范进行版本管理.
4软件版本管理规范
4。
1版本命名规范
版本:主版本号。
子版本号.维护版本号。
Tag.测试版本号
(1)主版本号:使用1位数字,从1开始;当功能模块有较大的变动或子版本号满,即可升级,比如增加多个模块或者整体架构发生变化。
此版本号变更需经项目委员会审批.主版本号改变,则子版本号、测试版本号、Tag和维护版本号重置;
(2)子版本号:使用1位数字,从0开始;当功能有一定的增加、变化或测试版本号满,即可升级,比如增加了对权限控制、增加自定义视图等功能。
此版本号变更需经高级项目经理审批。
子版本号改变,则测试版本号、Tag和维护版本号重置;
(3) 维护版本号:为可选项,两位数字,从1开始,系统交付用户使用后,功能有少量的增加或变化,或是对已发布系统的缺陷修复或一些小的变动(如改变几个程序文件),则通过升级维护版本号的方式来发布。
维护版本号改变,则测试版本号和Tag重置;
4.3软件产品包命名规范
<标签名>_yymmdd[_S/C]
(1) [_S/C]为可选项,_S表示服务器端应用系统,_C表示客户端应用系统;
示例:。
版本管理规定

版本管理规定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产品版本管理规定一、制订本规定的目的促进软件产品开发、发布和维护过程的规范化;提高对外销售产品和项目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二、适用范围凡公司开发的项目和产品均适用本规定..三、版本标识规则软件版本号是软件项目、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某一确定状态的唯一标识;由产品管理员统一管理..软件产品版本号的启用、变更、终结等活动必须文档化;并具可追溯性..软件项目、产品的所有组成内容;如程序、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均应标明软件版本号开发及测试人员的工作文档中也应注明相应的版本号..一软件产品版本号编号规则主系统中文名称+_子系统中文名称 +Va.b.c1、其中a为主版本号;初始号码为1;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变化;变更时每次加1..1.1 对系统的体系结构或总体设计进行了较大调整或改进..1.2 增加了较多的系统功能、特性..1.3 对系统的主要功能、特性进行了较大改进..1.4 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2、其中b为子版本号;由两位数字组成;初始编号为00;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变化;变更时每次加1..2.1 对系统功能、特性进行了一定量的改进或调整..2.2 对软件产品的一组错误或较严重错误而进行了一定量的修改..2.3主版本号改变时;子版本号改变为起始编号..2.4 由产品管理员提出并会同公司三人小组及市场部共同确定是否进行变化升级;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3、其中c为特殊版本号;只能用于由于特殊功能、要求或特殊使用方式对产品功能特性某些方面进行变更而形成适合某一特殊用途的软件版本的情况;如专版..由产品管理员提出并会同公司三人小组及市场部共同确定..无特殊版本时本项为空白..二补丁程序编号规则软件产品交付后;对于产品的部分功能或子模块进行了修改;或在原产品的基础上新增部分功能模块;以及软件错误和缺陷的改正所产生的对系统临时进行的一些修补程序或子产品称为补丁程序PTF..补丁程序的发布形式:以补丁包的形式发布..补丁程序编号为:补丁包名 +_PTF_YYMMDD三项目、产品开发和测试阶段软件程序的版本标定以按照上述规则产生的软件版本号为基础;通过增加日期后缀的方式进行临时标定..如V1.00.0于2008年4月8日内部提交的程序..四、软件版本号的使用1、在软件项目和产品主界面的下方和“关于”界面窗口必须标识软件产品的版本号;运行过补丁程序PTF的软件应在“关于”中同时标识补丁程序的编号..在软件的欢迎页面或登录页面可选择标识版本号..2、软件项目和产品版本号补丁程序编号应在软件维护需求说明书上提出并确认..软件项目的所有工作阶段及文档均需标注确认的版本号..五、软件产品入库一对产品管理员的要求1、产品管理员应掌握每次发布新版本产品和PTF的有关信息;例如新版本或PTF所解决的问题;软件做了哪些修改;PTF的安装说明、软件或PTF的版本号是否正确等..如果缺少这些信息;则该新版本产品或PTF不能发布..2、确定对外发布版本时;必须记录该版本与其对应内部版本的相关信息..二入库要求1、公司设置专门产品库;存放入库产品;由产品管理员对入库产品进行管理..2、经过开发后的产品经测试部确认测试并提请验收;填写产品项目验收表附录一;经验收合格后;即可填写软件项目和产品入库单附录二经相应批准后入库..入库的产品不再进行任何的改动..3、入库产品的内容按照入库申请单上的内容确定..由项目经理和产品管理员一起准备入库资料..入库资料包括定版产品的完整源代码、安装程序、PTF安装包、需求文档、软件做了哪些修改的说明;使用说明、PTF的安装说明、对应内部临时版本号等..4、在产品入库后产品管理员负责将入库信息通知相关人员..五、软件产品出库软件产品出库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修改和升级;二是为了发放给用户..产品发放按产品发放规定执行..修改和升级按下述程序执行..1、填写出库申请单附录三;经批准后由产品管理员进行出库操作..2、产品管理员对出库下发的内容做检查;确认下发的版本正确;如果下发版本出现问题;及时更正..附录一:产品项目验收表附录二:软件项目和产品入库单编号:附录三:软件产品出库单编号:。
产品发布及版本管理规范

产品发布及版本需求管理规范该制度目的是要规范一个版本的总体要求和体验要求,并对手动配置的后台内容进行规划于验收。
一、版本的内容设定1、版本的功能列表规划出某个版本的标签及其功能内容。
以分辨出是否达成本版本要求的功能。
【策划负责维护】2、版本的内容列表包括各通道的发布课程列表,有多少课程需要上架,下架状态如何,礼包的情况如何等等的后台设定文档,并记录起来【策划负责维护】3、版本数值3.1、版本的表的版本控制。
用于控制config的版本。
用于前端的数据相关热更。
【策划负责维护】3.2版本的数值设定。
用于控制本版本内容的奖励数据或者后台服务器数值等参数【策划责维护】3.3版本的数值实施情况。
本版本所进行的修改以及实际落实到正式服的情况的校对和修改情况【策划责维护】二、版本紧急修改问题管理办法1、版本必须修改bug列表1.1记录本版本的所有bug以及严重问题,必须在本版本基础上修改的。
【测试负责维护】2、版本数值修改历程2.1本版本持续修改的后台数值设定,以及后台的实施的记录。
【策划负责维护】2.2包括本地的数据表格的修改版本,以及后台的实施的实际版本。
【策划负责维护】3、内容修改历程列表3.1本版本中存在的内容修改以及实施情况记录【策划负责维护】三、版本分支1、版本前端分支工程管理1.1检出:版本节点日期,完成版本开发后进行分支工程检出,并标记好版本,正式工程(表包含及美术)【主程负责检出,各部门负责维护】。
各部门按照分支检出时机及时更新。
1.2修改:基于版本的紧急修改问题修改,全部从分支工程中进行修改。
1.2.1表格修改需从分支中修改完成,再打出数据资源。
进行测试和版本补丁热更。
【策划负责维护】1.2.2美术修改需从分支中修改完成,并且提交。
待资源可以提交后验证通过后更新。
【美术负责维护】1.2.3代码修改等需要从分支中修改完成,并且提交。
再打出代码资源。
进行测试和版本补丁热更【程序负责维护】1.3再打包:需要紧急修改的问题需要打包的,要给予分支工程修改的来打包。
版本版次管理制度

版本版次管理制度一、总则版本版次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为规范公司内部版本发布及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旨在确保产品版本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二、版本号命名规则1. 版本号采用X.Y.Z的形式,其中X代表主版本号,Y代表次版本号,Z代表修订版本号。
2. 主版本号:有重大功能升级或架构调整时+1,不允许递减。
3. 次版本号:有较大功能更新和改进时+1,修复bug不改变。
4. 修订版本号:有bug修复或小改动时+1,不允许递减。
5. 版本号前缀V,如V1.0.0。
三、版本发布流程1. 需求调研:产品经理与客户沟通确认需求,明确功能要求。
2. 版本规划:研发团队根据需求制定版本计划和发布计划。
3. 软件开发:研发团队按照计划进行软件开发和测试。
4. 测试验收:测试团队对软件进行全面测试,确保软件稳定可靠。
5. 版本发布:经过测试确认无问题后,提交版本发布申请。
6. 版本发布通知:通知相关部门及客户版本发布信息。
7. 版本追溯:记录版本发布信息及变更情况,建立版本追踪表。
四、版本管理原则1. 版本管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和管理能力。
2. 版本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版本发布流程,不得私自发布版本。
3. 版本管理人员要保证版本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性。
4. 版本管理人员要及时响应用户反馈和问题,协助研发团队解决版本问题。
五、版本更迭策略1. 版本更新速度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反馈决定,不宜过于频繁。
2. 版本发布前需充分测试和验证,确保版本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对于重要的bug修复或功能更新,需及时发布修订版本。
4. 对于版本迭代更新,要建立开发和测试流程,确保版本质量。
六、版本管理监督和评估1. 定期对版本发布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
2. 建立版本管理档案,记录版本发布和变更情况,备份存档。
3. 建立版本管理追踪系统,做好版本追溯和展望。
版本管理规范

版本管理规范标题:版本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版本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团队有效地管理代码变更、跟踪项目进度、保证代码质量等。
一个良好的版本管理规范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项目的整体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版本管理规范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版本库管理1.1 确定版本库的组织结构:版本库应该按照项目或模块进行组织,避免混乱和冗余。
1.2 确定分支策略:制定明确的分支管理策略,包括主分支、开发分支、发布分支等,以便于团队成员协作开发。
1.3 确定权限控制:对版本库的读写权限进行控制,确保只有有权限的人员可以进行代码的修改和提交。
二、代码提交规范2.1 提交信息规范:提交信息应该清晰明了,包括修改内容、原因、解决的问题等,方便其他人员查看和理解。
2.2 提交频率控制:避免频繁提交代码,应该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和重要性来控制提交的频率。
2.3 提交前代码审查:在提交代码之前,应该进行代码审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规范性。
三、版本发布规范3.1 制定发布计划:制定明确的版本发布计划,包括发布时间、发布内容、测试计划等,确保版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版本号规范:遵循语义化版本号规范,明确版本号的含义和变更规则,方便团队成员和用户理解版本的更新内容。
3.3 发布前测试:在发布版本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发布的版本没有明显的缺陷。
四、问题解决规范4.1 问题跟踪系统:建立问题跟踪系统,用于记录和追踪项目中的问题和bug,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4.2 问题解决流程:制定明确的问题解决流程,包括问题报告、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等步骤,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4.3 问题反馈机制:建立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团队成员和用户积极反馈问题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
五、团队协作规范5.1 沟通协作: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定期举行会议、分享经验和知识,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产品版本管理制度

一、前言产品版本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加强对产品版本的管理,确保产品版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则和流程。
本文旨在对产品版本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全体员工了解并遵守,从而实现产品版本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版本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质量通过版本管理,能够对产品的各个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及时发现和修复版本中的缺陷和bug,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 提高开发效率版本管理可以对各个版本的需求进行有效管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
从而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3.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版本管理,可以及时更新产品版本,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4. 降低成本版本管理可以避免重复的工作,避免资源浪费。
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版本管理的基本原则1. 一致性原则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版本都应该保持一致性,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安全性原则在版本管理过程中,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漏洞和风险。
3. 高效性原则版本管理流程应该高效执行,避免耗费过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4. 透明度原则版本管理的流程和规则应该对所有员工透明,让所有人都清楚明白。
1. 版本需求收集产品经理负责收集各个部门和用户的需求,明确产品的功能和特性。
2. 版本计划制定产品经理根据需求收集的结果,制定产品版本的开发计划,明确版本发布的时间和内容。
3. 版本开发和测试开发团队根据版本计划进行开发,测试团队进行测试并反馈问题。
4. 版本发布经过开发和测试的版本,经过质量验收后,由产品经理确定发布日期,并通知相关部门。
5. 版本迭代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进行版本的迭代和更新,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满足用户需求。
五、版本管理的注意事项1. 准确的文档管理在版本管理过程中,要确保版本的需求文档、设计文档和测试报告等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管理和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2. 严格的质量管控在版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产品版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Tortoise SVN的软件产品版本管理规范[草稿]目录1. 引言 (1)1.1. 目的 (1)1.2. 范围 (1)1.3. 术语定义 (1)1.4. 参考资料 (2)1.5. 版本控制记录 (2)1.6. 版本更新记录 (2)1.版本管理 (4)2.1. 版本标示方法 (4)2.1.1. 正式版本 (4)2.2. 目录结构 (5)2.3. 文档的存放 (6)2.3.1. 开发文档的存放 (6)2.3.2. 源代码的存放 (6)2.3.3. SQL的语句存放 (7)2.3.4. 发行文档的存放 (7)2.4. 配置管理流程 (7)2.5. 权限控制的管理 (8)2.更新管理 (9)3.1. 源程序的修改 (9)3.2. 版本升级 (10)3.2.1. 版本升级原则 (10)3.2.2. 新版本发布 (11)3.3. 文档的变更 (11)3.备份管理 (12)4.版本工具Tortoise SVN的使用 (13)1.引言版本控制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创建的配置对象不同版本进行管理,保证任何时间都可以取到正确的版本以及版本的组合。
版本控制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次修改,让开发的工作可以随时检查过往历史记录和获得正确版本,是系统的成长记录。
1.1.目的本文档的编制是为了规范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对软件产品版本的管理。
1.2.范围本文档为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的管理员提供有关版本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版本标识方法软件系统数据的存放文档的修改控制文档的备份制度1.3.术语定义SCM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缩写SVM软件版本管理(Software Version Management)缩写SVN一个开源的版本控制系统Subversion.文档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配置管理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更动,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更动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软件配置软件的具体形态在某时刻的瞬时影像。
配置项软件配置管理的对象称为配置项,如:系统规格说明书,项目开发计划,用户手册,源码。
基线软件生存周期中各开发阶段末尾的标记,它的作用是把各阶段工作的划分更加明确化,使本来连续的工作在这些点上断开,使之便于检验和肯定阶段成果。
1.4.参考资料《软件版本管理规范》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泰豪软件开发软件版本管理制度》《tortoise SVN的使用手册》1.5.版本控制记录1.6.版本更新记录2.版本管理2.1.版本标示方法为了使工作规范化、统一化,研发本部各部门实行的版本标识管理方法。
2.1.1. 正式版本软件版本号由四部分组成,X.Y.Z.DATA_希腊字母,X:主版本号,用来表示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功能的主要增强。
在一个极端的例子中,主版本号的上升用来说明产品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功能类。
从市场和许可权的角度来看,主版本号的升级相当于购买一个完全独立的产品。
从开发者角度来看,一个主版本号的迭代差不多总是反映了一个新的独立分支或是其主干还可以延续主版本的生命期。
Y:特征版本号,用来表示产品新增了一些特征,或者是在原来文档中描述的特征上作了重要的修改。
用来确定特征版本号什么时候需要修改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产品功能说明书。
产品的特征版本升级是在主版本之间保持产品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机制。
Z:缺陷修复版本号,用来表示在该版本上所做的缺陷维护行为的等级。
版修复版本是稳定市场和最小化客户技术支持费用负担的一种重要机制。
Alpha版: 此版本表示该软件在此阶段主要是以实现软件功能为主,通常只在软件开发者内部交流,一般而言,该版本软件的Bug较多,需要继续修改。
Beta版: 该版本相对于α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消除了严重的错误,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经过多次测试来进一步消除,此版本主要的修改对像是软件的UI。
RC 版: 该版本已经相当成熟了,基本上不存在导致错误的BUG,与即将发行的正式版相差无几。
Release 版: 该版本意味“最终版本”,在前面版本的一系列测试版之后,终归会有一个正式版本,是最终交付用户使用的一个版本。
该版本有时也称为标准版。
一般情况下,Release 不会以单词形式出现在软件封面上,取而代之的是符号(R)。
例如:1.1.1.051021_beta.第一个1 为主版本号,第二个1为子版本号,第三个1 为阶段版本号,第四部分为日期版本号加希腊字母版本号,希腊字母版本号共有5种,分别为:base、alpha、beta、RC、release。
2.2.目录结构由于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同,目录结构很难统一,但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各部门部文档,建议可将被管理的配置项分为三大类:文档类、源码类及安装盘类,这样存放比较清晰,有利于版本管理。
具体目录如下表格所示:2.3. 文档的存放2.3.1. 开发文档的存放文档归档流程:2.3.2. 源代码的存放不通过文档编写员 编写文档文档评审评审人员 通过配置管理员 修改文档格式规范化检查评审版本 确认版本系统测试测试人员配置管理人员 从SVN 提取代码编译 制作安装程勋打印测试本 入库 安装程序 源代码 测试报告 评审报告更新版本从SVN 上提取代码修改源代码开发人员源代码入库通过不通过2.3.3. SQL 的语句存放各子系统 SQL 文件放入…..\.......\SQL 下,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分别建立不 同的子目录,如 WAT 、SYB 、MSS 、ORC 、DB2 等。
公共 SQL 文件直接放 入…\SQL 下即可,不同数据库的特殊 SQL 分别放入对应的子目录下。
2.3.4. 发行文档的存放发行文档是指产品交付用户使用所必须的文件。
包括:产品可执行文件, 用户使用说明书,联机帮助(HLP );资源文件(BMP ,ICO 等),环境配置文 件等。
2.4. 配置管理流程流程说明:1.开发人员完成所负责代码模块的编写任务后,提交到项目经理处;2.项目经理向测试部提交测试任务;3.配置管理员准备测试所需环境;4.测试员开始测试并提供实时测试 BUG ;5.开发人员处理测试人员提供的 BUG ,并提交测试员进行回归测试,直至 BUG 关闭;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BUG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 交交 交 交 交 交 交6.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提供测试报告;7.根据项目情况决定是否发布新版本;8.配置管理员与各成员确定好新版本的各项信息;9.配置管理员发布新版本。
2.5.权限控制的管理为保障文档的安全性,一致性,以及防止意外修改,必须对不同的文档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文档权限类别:只读权限,读写权限。
文档类别:DOC,SRD,RELEASE。
用户类别: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分析设计人员、部门经理、配置管理员、安装盘制作人员、问题及需求管理人员、用户文档编写人员等。
为了控制不同的使用权限,根据要求在服务器上分别建立不同的用户,针对不同的配置项所在目录分配不同的权限。
为了便于各部门的管理,应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人员与管理对象的访问关系(用户权限清单)。
3. 更新管理3.1. 源程序的修改当开发小组在开发同一产品时,应能保障:各成员间的修改不会互相覆盖; 程序员的修改能及时反映到产品的最新版本中。
建议首先在相应子系统的下一级建一目录,如 checkout ,存放正在修改的 文档及修改登记表。
当某个程序员要修改某一文档时,遵循以下程序:1) 接收维护任务;2) 查看需要修改的文件(如 PBL 及 SQL 等)是否正在被其它人员修改 (检查 checkout 目录下是否存在要修改的文件或后缀已改为该程序员姓名简写) ;3) 如果有人在修改该文件,等待或与相应的开发员联系,重复 2。
否则继 续;4) 将该文件复制到 checkout 目录下,在修改登记表中登记;或将该文件 的后缀改为本人姓名简写;5) 将该文件拷贝到自己的私有目录; 6) 根据要求修改源文件;7) 根据要求测试,并进行相关项的回归测试;8) 交测试人员测试,如未通过,重复 6,如通过则继续;9) 在 checkout 目录中删除该文件,并在修改登记表中标注修改完成;10) 将修改完毕的文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它手段送交版本管理员,版本管理变更申请人变更影响分析审核测试报告 评审评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配置管理人员提交变更取消变更变更实施 代码测试更新版本 归档入库员将文件复制到相应的路径;如遇特殊情况(版本管理员出差),程序员可将修改完毕的文件复制到相应的路径下,或将后缀改回正式。
11) 回复下达者,报告维护任务完成。
3.2.版本升级3.2.1. 版本升级原则版本升级应严格纳入版本管理的控制之下。
应当谨慎地控制版本的升级,保障高版本的向下兼容性,或提供严格定义的升级方法。
主版本号(1):当功能模块有较大的变动,比如增加多个模块或者整体架构发生变化。
此版本号由项目决定是否修改。
子版本号(1):当功能有一定的增加或变化,比如增加了对权限控制、增加自定义视图等功能。
此版本号由项目决定是否修改。
阶段版本号(1):一般是Bug 修复或是一些小的变动,要经常发布修订版,时间间隔不限,修复一个严重的bug即可发布一个修订版。
此版本号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修改。
日期版本号(140606):用于记录修改项目的当前日期,每天对项目的修改都需要更改日期版本号。
此版本号由开发人员决定是否修改。
希腊字母版本号(beta):此版本号用于标注当前版本的软件处于哪个开发阶段,当软件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时需要修改此版本号。
此版本号由项目决定是否修改。
每次版本升级,要填写版本升级记录表,主版本号:记录当前发布的版本发布日期:该版本批准发布的日期修改文件:版本修改记录,版本修改日志3.2.2. 新版本发布新版本的发布包括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的升级,一般不包括内部版本号的 升级。
流程如下:1) 接收新版本发布任务,接收本次发布的版本代号。
2) 在指定目录中,根据本次发布的版本号建立相应的子目录,将 current 下的所有内容拷贝至新建目录下。
3) 可在新建目录下建立 readme.txt ,并加入相应的内容。
3.3. 文档的变更文档变更流程:通过不通过通过变更申请人提交变更变更影响分 析及审批 不通过文档评审评审人员 文档编写人员 取消变更变更实施打确评认审版版本本 配置管理员更新版本4.备份管理为了保证文档的最大可恢复性,要随时及定期地进行备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