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岩油藏注入阴阳离子聚合物深部调剖技术研究
调剖调驱技术
调剖、调驱技术调剖和调驱属于三次采油范畴,均是为了优化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和提高原油采收率而采取的措施。
调剖主要是调整吸水剖面,而调驱则侧重于调整驱动方式,通过注入化学药剂和形成油墙来提高驱油效率。
目前我国油田开发新区接替不足,注采井网区域不完善,层间、层内矛盾加剧,水驱效果变差,低渗透层难动用,储量未能得到有效开发,造成产量递减,含水上升。
在后备储量不足的情况下,为挖掘老区生产潜力,通过调剖以及调驱工艺,改善吸水和产出两个剖面,缓解层间和层内矛盾,提高油田稳产基础。
一、技术简介1、调剖调整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从注水井封堵高渗透层,以调整注水层段的吸水剖面。
通过向地层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较强的部位或层段注入化学堵剂,降低中、高渗层的渗透率,提高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缓解层间矛盾,改善水驱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2、调驱既能有效改善油层深部非均质性,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又能提高驱油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是向地层中注入具有一定封堵作用的可动的化学剂,对地层进行深部处理,实现注入水增粘、原油降阻、油水混相和高渗透层颗粒堵塞等。
一方面,封堵地层中注水窜流的高渗条带和大孔道,实现注入水在油层深部转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同时,注入的调驱剂在后续注水作用下,可向地层深部运移驱油,可以同时起到剖面调整和驱替的双重作用。
调剖和调驱有以下区别:一是作用机理不同:常规调剖作用机理是以调整、改善吸水剖面为目的,使注入水产生转向从而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
而调驱不仅一般剂量较大,处理半径多在30m以上,仍以深部调剖改变液流方向为主,同时辅以提高驱油效果的功能。
二是对化学剂要求不同:常规调剖要求调剖强度大,注入地层后产生较强封堵作用,调驱要求调驱剂具有一定强度,且调驱剂具有“可动性”,可在地层中运移,有的调驱剂具有增粘性,可改善流度比,有的还具有表面活性,可改变“死油”的表面性质,调驱剂还可以打破残余油的静态平衡,使“死油”移动变活。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0年第36卷(1-12期)总目次
2020年12月第36卷第12期石油工业技术监督Technology Supervision in Petroleum IndustryDec.2020Vol.36No.12■质量渤海大斜度井超长射孔层段射孔管柱防卡技术研究与应用邓永刚,林家昱,王翊民,王菲菲,周祥(1-1)提升大型低渗透油田压裂措施管理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于海山,张兆欣(1-5)利用质量控制和方法确认数据评定汽油中MTBE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赵蕊,于毅涛,杜美玲(1-9)超低密度钻井液技术在大庆油田易漏复杂层的应用李晓波(2-1)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韩明刚,李鸿儒,陈勇国,张志虎(2-5)PH-15超深大位移井随钻监测支持技术的应用曹磊,宫吉泽,和鹏飞(2-8)渤海老油田钻完井高效高产配套技术及其应用王晓波,王菲菲,王翊民,魏辉龙,柳晓宇(2-12)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旭,付甜(2-16)两种提速工具在渤海油田某深井的应用评价张磊,霍宏博,李治衡,龚宁,岳明(4-1)创新型QC活动在小型化激光岩性分析仪研制中的应用万利,佘明军,毛学斌(4-4)大港油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研究与试验朱旭,翟泽宇(4-8)一种便携式四氢噻吩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卓勇,刘宏,伍淑辉,刘楚茹,杜志波,母小琳,葛亮(5-1)提升气井不动管柱多层压裂可靠性的质量措施郭宝杉,蔡萌,李俊亮,吴恩成(5-5)建立钻井监督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柯岩,刘剑飞,王睿,张学东,何震(5-10)油气管道项目简化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崔琳,孙毓,牛亚坤,杨爱兴,王鹤(5-14)运用QC小组活动提高清洗剂在伊拉克现场应用效果徐杏娟,付月永,王云云,潘炳龙,崔福员(5-19)炼化工程公司设计质量管理浅析田镕汇,陈宇洋,冷方媛(5-22)油气田场站工程工艺管道渗透检测质量管理刘保平,朱永,和莉园,齐涛(6-1)油气运输管道智能清洗管理研究何娜娜(6-6)渤海油田水平生产井控水及泥岩封堵技术创新应用石张泽,刘国振,龙江桥,杨子,张帅(6-10)新工艺提升超稠油脱水质量的实验研究及其应用韩帅(6-15)提高卫42块CO2驱井测压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田翠平,石庆林,丁传振,万式甜(6-18)运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产品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可靠性万式甜(6-22)渤海边际油田小井眼出砂数值模拟研究龚宁,林海,李进,徐涛,贾立新(7-1)通过质量攻关提高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的方法研究刘言理,王晓轩,曲庆利,王晓梅,杨延征,孙景涛,李海伟(7-5)松辽盆地录井现场页岩油气测异常卡取方法的探讨刘斌,张晓娇(7-9)六西格玛在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中的应用李云(7-13)PDC钻头定制设计及在东海超深井的应用左宏刚,何福耀,严维锋,和鹏飞,李旭东(7-17)可控震源高效采集中TD规则的研究与应用聂明涛,魏铁,齐永飞,叶朋朋,梁顺利,张健宸(8-1)风险管理模式在降低设备故障率中的应用范林(8-6)渤海J油田D09h井连续油管泡沫诱喷复产技术研究郑继龙,祖健,翁大丽,赵传勋,蒋军,史锋刚(8-9)中国长输油气管道外防腐及补口技术进展及展望陈群尧,金庆国,张伟(8-13)综合录井仪大修与质量控制研究肖刚,景静,王志成,张宾,郭素杰,乔德民(8-19)不同渗透率级差下聚合物微球调驱室内实验研究张金元(9-1)运用QC方法缩短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郭素杰,张宾,王志成,王灿丹婷,赵伟峰,李佳阳(9-6)浅谈大数据时代制管企业的质量管理创新范林,王铁民,张维兵(9-10)火驱出砂井管理对策研究熊纪敏(9-14)临兴地区浅层气井钻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李建,冯雷,和鹏飞,王烊,王涛,李洪磊(9-18)胜利一趟式177.8mm(7″)套管开窗工具在渤海油田的成功应用石磊,李洪方,赵海建,王晓波,史富全(9-21)水力扩容技术在提升天然气驱增注效果上的应用胡鹏程(9-24)渤海油田侧钻水平套管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刘鹏飞,王昆剑,李进,杜小野,林家昱(10-1)中缅油气管道进口原油品种的质量解析邢翠敏,刘汗青,李秀林,林海,杨富全,韩家曦(10-6)胜利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刘自山(10-11)关于中石油产品质量监管现状的思考与建议肖啸,刘长跃,辛杰(10-14)一线监督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探索与应用张宏江,高赛男,王鹏,苗庆宁(10-17)RCT径向切割技术在海上气田修井作业中的应用徐太保,肖泽蔚(12-1)鄯善油田三类油层压驱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王静,蒋明,向洪,段勇成,张宁县,邓强(12-6)《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0年第36卷(1~12期)总目次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油泥调剖技术在中高渗砂岩油藏的应用胡鹏程(12-10)基于数字化变革的钻井远程支持班组建设实践和鹏飞,陈波,韦龙贵,于忠涛,袁则名,李明明(12-12)科威特油田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及预防宋张康(12-16)螺杆钻具传动轴连接失效分析任小玲(12-20)■标准化“中原服务”品牌标准体系研究范春,王世红,郭红卫,任利芳,常晓威(1-12)抽样方案变化对聚能射孔器穿孔深度评价体系的影响荆立英,郭金荣,董喜庆(1-16)钻井级膨润土质量评价方法探讨杨新,杨小芳,孟洪文,胡亚楠,张茉楚,李胜男(1-20)油田“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程秋华,卫丽霞,徐丽芳,白云,华承金(1-24)基于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单炮智能化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余飞君,毕广明,曹晓辉,于文杰,聂明涛,李金刚(1-29)强制性国家标准《天然气》的修订分析及企业应对措施探讨丁思家,周盛,杨建明,刘鸿,徐冲(1-34)油基钻井液化学剂产品标准适用性分析魏玲艳(2-19)液体硫磺产品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改进及其修订建议郑莉萍(2-23)油田建立基础保障标准体系的探讨卫丽霞,徐丽芳,程秋华,华承金,常晓威(2-27)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现状简析高军(4-12)油气田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程秋华,白赟,卫丽霞,徐丽芳,谭梦琦,张予杰(4-16)刍议防喷器控制装置产品行业标准的修订陈慧慧,张宏英,王兴燕,陈星,吴楠,郑翔(5-25)影响油田企业标准编写质量的原因及对策范春,张梅(5-30)LNG接收站工艺管道试压标准对比分析侯军(5-33)国内外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对比及实用性评价戚菁菁,孙伶(5-37)从页岩气井用套管浅谈API Spec5CT/ISO11960的发展张宏英(6-27)浅谈顶驱技术的标准化和有形化张军巧,孙明寰,庞辉仙(6-30)适用于海上钻修机标准的液压举升装置适用性分析王莉,袁则名,和鹏飞,吴事难,张胜宝,倪益民(6-33)PAUT在长输天然气管道环焊缝检测中的应用实践田绍伟,刘春雨,王大庆,于洋,马飞龙(6-36)中俄石油工业标准化领域合作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何旭鵁,丁飞(6-40)我国储气库标准体系框架建设分析吴张帆,姜炜,赵艳杰(7-23)长输管道交流干扰腐蚀判定准则探讨蔡亮,姚森,李建国,李磊,郝小虎(7-30)提升标准化能力助推油田高质量发展陈国宏(7-34)长输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决策分析马伟平,窦志信,姜垣良,黄薇,路阳(8-25)螺杆泵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浅析王兴燕,陈慧慧,张红军(8-29)ISO11960:2020《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标准解读申昭熙,林凯(9-29)过程方法在管理体系结合审核中的运用张祥兆,陈慧智,尚春芳(9-32)对钻井液用降黏剂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室内研究王琳,杨小华,王海波,钱晓琳,林永学(9-36)中国和欧美储罐阴极保护标准重要差异研究蒋涛,李海,金海洋,李贵荣,冯建龙,路阳(10-20)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标准界面分析谭越,杨龙霞,郑辉,吴炜(12-25)■计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输差定位研究王嘉彬,谢英,王兴智(1-37)油井采油实时监测及计量高玉森,初波,陈胜利,杨广军,王树学,周景林(1-43)计量用圆筒容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赵文海(1-47)对有效开展检定校准确认工作的探讨郑贵(2-31)新型黏土稳定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高凯歌,万古军,李勇,逄铭玉,刘铭刚(2-35)膨胀仪法测定黏土稳定剂防膨率的影响因素刘莉(2-39)天然气孔板流量计流量核查方式研究黄忠华,蒋佩忱,羊映,徐永洪,张勇(2-42)直读光谱仪校准不确定度评估郑道雯,牛秦午,严康,王骏,丁雯婷,何松杰(2-46)一种油品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研究董小丽,曹鹏章,李安,王天明(4-21)噪音对超声流量计计量性能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刘博韬(4-25)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研究张灵聪(4-29)进口原油船运损耗成因及其对策梁昱(4-32)管壁粗糙度影响超声流量计测量性能的研究蔡浩晖(5-41)原油贸易计量中净重量计算方法的差异分析施盛林,张达智,崔立,马德起(5-48)无线修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应用李娟(5-51)降压增注工作液配方研究及性能评价任刚(7-39)渝浅8井干法脱硫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肖仁维,熊兰琼,柯凌云(7-43)微粒群进阶算法在天然气管道优化运行中的应用林棋,娄晨,向奕帆,杨金威,朱莉,刘宏刚(8-33)拉伸试验软件有效性确认孙宏,宗秋丽,郑青昊(8-40)永21储气库防气窜水泥浆体系研究侯业贵,戴荣东,于少卿,王健,陈丽媛,王锴(9-42)非抗硫管在微/低含硫化氢环境中的适用性研究刘成(9-46)疏松砂岩扩容力学性质研究闫新江,李孟龙,范白涛,于继飞,侯泽宁,袁岩光(10-24)石油地震勘探测量点位精度探讨聂明涛,陈巍,范铁江,占春启,戚振利,时妍(10-27)··64兰成渝管道模拟软件开发与应用徐太贵(10-32)挤压破碎型胶囊破胶剂检测方法改进研究邵红云,夏凌燕,宋时权,赵俊桥,张贵玲,丁杰(12-31)胶囊破胶剂有效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及评价何留(12-34)成品油检测实验室通过CNAS认可要点分析薛凯旋(12-38)■质量安全论坛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于阳,沈亮,李君,郝元放,翟培君,马帅,刘超(1-49)油井护理技术在采油厂的应用陶世杰(1-55)基于事故树模型的井喷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阮存寿(1-60)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李杨,吴亮,孙寿伟,赵宇鹏,钱雨晨,王丽薇(2-49)页岩气开发中连续油管管体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福君,蒋涛,王国峰,田军,张晓亮,谭文波,邹先雄(2-54)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含蜡原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模拟戚菁菁,初同龙,孙伶(2-58)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套管柱挤毁风险分析孙连坡,陈卓,霍宏博,张磊,王文,赵洪山(4-37)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探讨卓勇,刘宏,陈琳,王超(4-40)浅析压力容器检验风险的防控凌富银(4-45)新建天然气管道水合物防治对策研究李方圆(4-48)天然气低温分离系统低温安全性分析及应用梁德炽,符参,汪建明(4-52)基于RBI的站场完整性评价技术研究杨洪丽,贾明德,陈文贤,王宏武,梁昌晶(4-57)钻完井动静态数据集成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魏刚,于忠涛,和鹏飞,袁洪水,李明明,袁则名(5-53)南A井一级井控风险治理的实践与认识杨延峰(5-56)基于GIS的管道高后果区管理升级及其实践高海康,戴连双,贾韶辉,刘天尧,徐杰,刘亮,吴官生(5-60)渤中19-6区块钻具安全下放速度图版建立及应用陈立强,薛懿伟,王赞,王占领,贺占国,邵宇航(6-43)场站运行中燃气发电机的可靠性保障措施探讨赵海宁,刘帅,廖贵枝,雷龙龙(6-49)石油钻探企业钻井液材料视频抽样风险评估王波(6-52)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第三方施工破坏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马玉宝(6-55)岩心气测渗透率的不确定度评定高丽蓉(6-59)柱塞式往复注水泵曲轴断裂失效分析申昭熙,程建平,仝珂(7-47)一种新型井下安全阀全通径强开工具的研究与应用万宏春,李三喜,李艳飞,蔡斌,葛俊瑞(7-51)液压举升装置侧钻作业安全稳定性分析王莉,张胜宝,袁则名,陈鹏飞,倪益民,吴事难(7-56)断裂构造对井壁稳定影响的有限元分析张磊,李治衡,董平华,岳明,王桂萍(8-43)油气管道安全防护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冯黎明,伍淑辉,卓勇(8-48)杭锦旗地区J58井区低压易漏失井固井技术何斌斌(8-52)引压管根部阀泄漏处理中带压堵漏夹具的设计及应用李晶,王振洪(8-57)爆破振动对管道安全性影响评估研究马伟平,姜旭,李贵荣,李萌(9-50)石油企业基层HSE培训问题探讨韩耀明(9-54)一起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原因技术分析杨凤琦,王文,李淑娟,丁宪振,丛晓(9-57)国内外管道防腐涂层修复技术最新进展高山卜,祝悫智,刘诚,田磊,王乐乐(9-61)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海上钻完井作业安全管理研究刘晓宾,和鹏飞,万祥,李君宝,楚华杰(10-36)龙河跨越悬索管道桥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植海刚,王坤(10-40)国内外油气管道消磁技术对比分析谭笑,刘少柱,徐葱葱,赵云峰(10-46)海上速度管柱工具的研制与应用万宏春,刘信雄(10-49)基于STM32的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电压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汪锐,王洪钧,焦爽(10-54)“一趟钻”技术在福山油田花121-18x井的应用张涛,董宏伟,孙麟,马杰(10-57)天然气管道起重作业安全管理研究王坤,杨文,赵志超,李重剑,徐慧兰,张剑雄(10-61)砂岩油藏聚窜通道深部长效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邹小萍,何磊,王浩,曹作为,齐行涛,张秋红(12-42)集气管道绝缘接头非阴极保护侧腐蚀穿孔失效分析薛继军,史盈鸽(12-46)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应用宋志俊,马永明,章玮,何泓屿(12-49)游梁式抽油机智能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孔红芳,周小东,尤立红(12-52)油田加热炉节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陈立达,杨光,宋晶(12-55)桂中-南盘江地区黔水地1井卡钻事故处理及原因分析王文彬,郭军,苑坤,董旭,韩菲(12-59)■地质研究三维地震储层预测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戴立斌,梁常宝,贾永辉,于秀英,刘蕾,王博(3-1)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杨圣方,董易凡,董永恒,刘媛(3-5)■工程建设气田地面集输工艺优化研究刘鑫,柳胜虎,唐瑞志(3-7)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分析赵鹏敏,柳胜虎,刘鑫(3-10)■生产工艺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乔炜,顿昊龙,蔡思敏,刘琳(3-14)《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0年第36卷(1~12期)总目次··65石油工业技术监督集气站工艺安全管理研究罗媛媛,蔡思敏,余洋,王洋(3-17)集气站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程旭明,王小宁(3-20)远程智能开关井应用与分析王小勇(3-25)冷冻暂堵技术在陕5X井的应用雷宇,贾增强,王海峰,刘琳(3-28)浅谈Z集气站采出水工艺流程优化措施杨云鹏,雷宇(3-32)特殊螺纹接头油管在苏里格南气田的应用董易凡,雷宇,杨圣方,刘媛(3-35)苏里格南区块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应用分析李泽亮,张华涛,彭清明,王博(3-39)■综合管理浅谈高质量二次发展过程中合作项目的管理——以苏里格南国际合作项目为例何涛,史诚(3-45)苏南XX集气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控制措施蔡思敏,刘正卫,乔炜,王海峰(3-48)苏南项目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探索张川,苗震,张雅宁,杨小军(3-51)对外合作企业在降本增效中的技术创新刘媛,董易凡,刘博卿,杨圣方(3-55)开发II区气井分级分类管理及稳产措施研究张华涛,刘炳森,金婷,王博,李泽亮,马力,李梦(3-58)苏南公司对外合作项目管理优化及其实践苗震,吴俞霏,杜颜,姜宛辰,马晓蓉(3-63)浅谈基层作业区家园文化建设及其实践叶羽婧,任振江,王奕儒(3-67)■大家谈中原水务创新创效与绿色发展模式的探索马防修,初瑞光,廖今朝,杨勇,陈新国,秦彦晨(4-61)■监督管理以梯队结构和团队模式推进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振果,毕国强,黄伟和,吴虹,杨德凤(11-1)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张绍辉,毕国强,杨姝,刘盈,张晓辉,郭亚飞,李海军(11-5)推行“四个一”与实效性培训,全面提升监督管理水平李丙文,郑晓峰,晋生凯,王正华,朱庆华(11-9)抓好监督信息汇报,提高异常事件处置效率张南军,韩烨,彭宁,贾思航,卢印生(11-12)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蒲新辉,俞海芳,赵瑞元,巩继云(11-15)浅谈探井钻井过程安全监督王海军,张亚虎,周赟玺(11-19)钻井、试油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叶小科,谯青松(11-23)浅析如何做好监督人员廉洁从业风险防控苏建军(11-27)■工程技术精细控压固井在ST7井的应用实践罗双平,杨哲,舒畅,周焱(11-31)双鱼石-河湾场构造带茅口组分层探讨何仕鹏,袁浩森,庞淼,吕泽飞,文冉(11-36)特色录井技术在川渝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文冉,陈轶林,舒赢,郑科(11-40)■案例分析高磨地区水平井下完井管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曾宪举,曾鸿,王欣,罗双平(11-44)GaoShi X井测井工程故障剖析熊永立(11-47)PDC钻头涡动和粘滑震动现场识别方法及消除措施阴治平,朱剑飞,尚钲凯,李兴鑫,王关锁(11-52)■简讯《关于发布第一届中国石油工程监督行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11-55)··66。
杨成玉综述低渗透油藏化学驱研究现状
杨成玉综述低渗透油藏化学驱研究现状低渗透油藏化学驱研究现状—文献调研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可探明储量增加,开发难度大,压裂酸化、注水和注气等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低渗透油藏开发,化学驱在低渗油藏中的应用不断受到重视。
本文综述了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开发现状以及化学驱在其中的应用和渗流机理。
综合分析表明:由于缔合聚合物经过强烈剪切后恢复能力强,合理的聚合物分子质量在渗透率为(40×10-3μm2-50×10-3μm2)时能够有效的提高低渗透层的原油产出程度。
而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渗透油层的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很好地降低低渗透层界面张力和毛管自吸势能。
ASP驱结合了三者的优点,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低渗透层的产量。
化学驱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仍有很大的潜力。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化学驱渗流机理研究现状1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油气资源的消耗不断在增大,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1.59亿吨,预计2020年我国对原油的需求至少达到4-4.3亿吨,而我国的石油产量只能增至2亿吨左右[1],因此对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的开采程度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也加大了国内外的勘探力度,正在不断挤入世界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然而挖掘现有油田潜力,保持稳产,提高采收率也势在必行,尤其是低渗透油藏开发。
因为低渗透油藏已成为我国近几年油藏开发的主战场。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截止2010年底我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312.8亿吨,其中低渗透油藏总量200多亿吨,可探明储量为140多亿吨,占总地质储量的50%多,新增油藏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占70%以上。
由于低渗透油藏具有天然裂缝发育,基块渗透性差,非均质严重,孔喉细小、毛细管现象突出、油气流动阻力大,黏土矿物含量高等特点。
国外一般采用压裂酸化、注水和注气开采。
但水驱受到注入压力高,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较低,采收率低等因素的制约。
气驱受到气源和经济的限制。
而微生物采油受到温度、矿化度、PH、压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使得开展困难。
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
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吴 辉1 徐 甜1 喻 洲1 王 晴2 1.大港油田公司油气开发处;2.大港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摘 要】针对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选择优化开发技术措施,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率,满足油田开发的经济要求。
由于油藏渗透率低,油流阻力增大,导致油井产能下降。
采用优选出挖潜增产技术措施,可以保证低渗透油藏达到设计产能。
【关键词】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一、低渗透油藏概况大港油田低渗透原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北大港地区和沧东地区,动用储量2.0亿吨,油藏埋深多超过3000m,北大港一般埋深在3700-4000m,沧东地区埋深2100-3500m。
多发育重力流水道沉积,由多期单一水道叠加构成的复合水道体,砂体规模小,多呈透镜状分布,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水驱动用程度低。
南北油藏差异大,北大港油品性质好、粘度低、油气比高、压力系数高,相比埋藏更深孔南地区原油粘度大、水敏性强需探索不同的开发方式。
二、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1.基于相控模型的高分辨率反演识别砂体空间展布技术基于目前地震解释技术存在以下点技术难题,开展储层内幕刻画技术攻关。
①地震特征反映两套砂层的响应,无法分辨优势储层;②常规地震属性无法预测目标砂体厚度变化、边界;③从现有地震资料无法确定储层连通关系。
综合考虑井曲线特征、小层厚度、地震相、沉积微相等因素,等时相控地层对比,识别了三期重力流沉积储层。
完成了从以单纯地震技术层控建模约束反演到相控建模、相控井约束预测的技术思路转变,落实的砂体展布更加符合地质认识。
2.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技术(1)形成低渗透储层开采难易分类方法根据平均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粘土矿物含量、原油粘度共五项指标综合值的大小对储层划分为易动用、需攻关、难动用三类,指导低渗透储层有效开发动用。
目前易动用储量2.6亿吨,需攻关储量1.1亿吨,难动用储量0.9亿吨。
(2)形成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筛选技术方法建立了按照有、无井网和五类参数综合分类标准,按经济参数进行粗筛选。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岩心分析: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的岩心样品进行物性测定和孔隙结构分析,了解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孔喉半径等岩石物性参数,为油藏评价和开发提供依据。
2. 流体性质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方法,分析低渗透油藏中的原油和水的物化性质,包括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以了解流体性质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3. 渗流实验:通过构建低渗透油藏模型,开展渗透率测定实验和渗流规律研究,分析渗流行为和剖面规律,为油藏开发提供渗流参数参考。
4. 数值模拟:基于渗流理论和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数值模拟,模拟低渗透油藏中的渗流过程,预测油藏动态和评估开发效果。
5. 改造技术:通过改变油藏的物性和渗透性,采用各种改造技术,如酸化、水力压裂、低渗透增产技术等,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总之,低渗透油藏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岩心分析、流体性质测试、渗流实验、数值模拟和改造技术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对油藏的物性、流体性质、渗流规律和开
发效果进行研究,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
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张忠林【摘要】为解决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存在的单井产能低、产量递减快等难题,改善开发效果,根据"调堵"和"驱油"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延长油田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发展复合技术,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协同效应是提高采收率的必要途径.证实了深部复合调驱技术作用效果好、有效期长,适合于裂缝发育、水淹、水窜较严重的特低渗透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试验日产油最大提高40%,预测提高采收率6.6%,投入产出比1:5,效果显著.【期刊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8)003【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深部复合调驱【作者】张忠林【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采收率高低体现油田开发水平。
采收率主要与储层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流体性质、驱动类型、开发方式以及采油技术等因素相关。
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或洗油效率来实现。
目前提高波及系数可以采取调整注采井网、调整流度比、深部调剖等方法;而提高洗油效率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驱油剂,使其深入到储层微孔隙中,从而提高洗油效率[1-3]。
由于特低渗透油藏特有的储层特征,常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存在着有效期短、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寻求适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势在必行。
1 油藏特点延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陕北斜坡,是中国陆上最早发现的油田。
主力产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油层,储层沉积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相的分流河道、砂坝与席状砂。
受沉积环境影响,延长组长6油层,储层物性差,其平均孔隙度<10%,平均渗透率(0.1~1)×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透储层。
区内油井自然产能很低。
通常采取压裂改造后投产,裂缝系统复杂,开发存在着单井产量低,自然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等问题。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由于其储层特性的限制,常常导致产量低下。
为了充分挖掘低渗透油藏的潜力,提高其产量,石油工程技术中涌现出了一系列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一、水驱技术水驱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常用的一种开发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注入大量的水来增加油层的压力,从而推动油藏中的油向井口运移,提高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水驱前进、水驱替代和水驱后驱等方法。
二、化学驱技术化学驱技术是通过注入一定的驱油剂,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改善油水相渗透能力差异,提高采收率。
具体的化学驱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复合驱等。
化学驱技术适用于常规石油、稠油和凝析油等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油藏。
三、致密油开发技术致密油是一种渗透率极低的油,其开发技术相对较为复杂。
在致密油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和CO2驱等技术。
水平井可以提高油井的接触面积,增加产能;水力压裂是通过注入高压水来破碎岩石,改善油层渗透性;CO2驱是注入二氧化碳,以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采收率。
四、增注技术增注技术是通过注入一些辅助物质,改善油藏的物理状态和流动特性,从而提高产能。
常见的增注技术包括聚合物、凝胶和微生物驱油等。
五、人工举升技术人工举升技术是通过电泵、柱塞泵、气引泵等设备将地下的油液举到井口,提高产能。
人工举升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藏中的液相油和重质油。
六、辅助热采技术辅助热采技术是通过注入热流体(如蒸汽、热水和热气等)来增加油藏温度,从而减小油的黏度,提高流动性,增加采收率。
这种技术适用于重质油、高粘度油和特殊油藏等。
七、提高油井效率技术提高油井效率技术是通过完善油井工艺和控制管理,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产能。
常见的提高油井效率技术包括增加井网密度、人工开孔、改造生产工艺和增加注采比等。
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是提高低渗透油藏产能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油藏特性和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采收率,并实现可持续的油田开发与生产。
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的优化应用研究
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的优化应用研究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聚合物凝胶来调控油藏渗透能力和改善油水分离的工艺。
该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优化应用研究,本文将对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的优化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聚合物凝胶注入到油藏中,改善油藏的渗透性和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油藏的有效渗透能力,减轻油藏的水通量,提高油水分离效率,从而提高油田的产量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目前,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已经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目前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地质条件和油藏特性的差异,不同的油田在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的应用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由于聚合物凝胶的稳定性和性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在长期注入后会出现聚合物凝胶的破坏和失效现象。
由于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的操作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三、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优化应用研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优化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的应用,有必要对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优化应用。
需要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油藏特性下的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适用性和适应性。
需要对聚合物凝胶的稳定性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长期注入后的稳定性和效果。
需要对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的操作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操作的简便性和管理的精细化。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与开发方法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与开发方法
1.渗流机理:
-毛细管压力: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孔隙尺寸较小,油液进入孔隙
中时会受到毛细管压力的作用,导致渗透率下降,渗流过程变慢。
-几何因素:低渗透油藏中,孔隙之间的连通性较差,使得油液无法
充分流通。
此外,岩石孔隙表面的表面张力和孔隙形状也会影响渗流能力。
-电性因素:一些低渗透油藏中,岩石中存在可移动的离子,会产生
电性效应,对渗流过程有一定影响。
2.开发方法:
-压裂:压裂是通过在井孔中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发生裂缝破裂,
以增加渗流通道的方法。
低渗透油藏中,压裂可以大大提高油藏的渗透率,增加油井产能。
-水驱:水驱是通过在注入井中注入水,以推动原油向采油井流动的
方法。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自然产能较低,通过注水可以增加地层压力,促使油液向井筒移动,提高采收率。
-注水压裂组合:注水和压裂的组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首先通过压裂增加渗流通道,然后注水提高地层压力和采收率。
这种方法
适用于较厚的低渗透油藏。
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发低渗透油藏,还可以使用增粘剂和块剂等辅助
技术。
增粘剂可以改变原油的流动性,增加原油在孔隙中的有效流动面积。
块剂则可以填塞孔隙中的大孔洞,提高渗流通道的连通性。
总之,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和开发方法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渗流机理,并结合合理的开发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调剖调驱技术(中石油报告)
H2O
OH
H2O
OH
H2O
OH
H2O
Cr
H2O OH
Cr
H2O OH
Cr
H2O OH
Cr
H2O
11
二、调剖调驱化学剂体系
常用的木素冻胶调剖剂
序号 名 称 铬木素冻 胶调剖剂 1 基本组成,%(质量) 木钙:2.0~5.0 Na2Cr2O7:4.5 木钠:4.0~6.0; Na2Cr2O7:2.2~2.5 木质素磺 2 酸钙调剖 剂 木钙:3.0~6.0; PAM:0.7~1.1; CaCl2 : 0.7 ~ 1.1 ; Na2Cr2O7:1.0~1.1。 木钠:4.0~5.0; PAM:1.0; CaCl2 : 1.0 ~ 1.6 ; Na2Cr2O7:1.0~1.4。 木钠:3.0~4.0; PAM:0.4~0.6; CaCl2:0.5~0.6; Na2Cr2O7:0.5~0.6。 木钠:4.0~6.0; PAM:0.8~1.0; CaCl2:0.4~0.6; Na2Cr2O7:0.9~1.1。 主要性能与适用条件 适用于50℃~70℃的地层大剂量调剖。 适用于50℃~70℃的地层大剂量调剖。 1.木钙中的还原糖、羟基和醛基在一定条件下还原Cr6+为Cr3+。 2.Cr3+交联木钙、PAM,木钙交联PAM,形成结构复杂的冻胶。 3.适用于终向渗透率级差大、油层厚度大的注水井调剖。 1.成胶前粘度低(0.10mPa· s~0.15mPa· s)、成胶时间可控、热稳定性好、可 酸化解堵。 2.适用于温度低于90℃的地层调剖。 1.成胶前粘度低(0.10mPa· s~0.15mPa· s)、成胶时间可控、热稳定性好、可 酸化解堵。 2.成胶时间长,适用于大剂量处理高渗透地层。 1.成胶前粘度低(0.10 15mPa· ~0.15mPa· s s)、成胶时间可控、热稳定性好、 可堵可解(酸解)。 2.适用于温度为90℃~120℃的地层调剖。
深部调剖技术在胜二区沙二3的研究与应用
20 0 6年 6月
中 国 石 油 大学 胜 利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S e g iC l g i a Un v r iy o e r l u o r a o h n l o l e Ch n i e st fP to e m e
J n 2 0 u.06
V oI 2 No. .O 2
第 2 卷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2期
深部调剖技术在胜二区沙二 3 的研究与应用
杨桂 香 颜俊 英 。 ,
( .山东 胜 利 职 业 学 院 建 设 工 程 分 院 石油 工 程 部 . 东 东 营 27 9 ;-中 石化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胜 利 采 油 厂 , 东 东 营 2 7 4 ) 1 山 50 7 2 山 5 0 1
2 1 井 区 层 内矛盾 突 出 .
沙二 3 元 位 于 胜 坨 油 田东 部 穹 隆 背 斜 构 造 的 西 南 翼 , 单 其 北 、 分 别 以 7 断 层 和 9号断 层 为 界 , 南 临 边 水 , 一 东 号 西 是 个 相 对 封 闭 的 区域 。 元 最 大 含 油 面 积 1. m 均有 效 单 O7 k ,平 厚度 6m, 质储 量 10 7 0 t采 出程 度 3 . 。单 元 中 地 9 ×1‘ , 14
积 的高渗透 、 中稠 油 、 均 质 严 重 的 砂 岩 构 造 油 藏 , 间 、 非 层 层
为 大 排 量 电 泵 , 液 强 度 高 , 入 水 长期 沿 固 定孔 道 窜 流 , 采 注 在 地 层 内 部 形 成 大 孔 道 , 窜 严 重 , 应 油 井 综 合 含 水 高 达 水 对 9 . 63 而位于单元边部侧缘相油井综合含水相对较 低, 为
注水区块油藏深部调剖调驱技术应用研究王雪
注水区块油藏深部调剖调驱技术应用研究王雪发布时间:2021-07-30T08:19:30.83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2期作者:王雪[导读] 目前国内东部大部分油田注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出现油井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产量递减幅度大等特点。
针对部分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弱凝胶深部调剖调驱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减缓了区块含水上升的速度和产量递减的速度。
生产实践证明,调剖调驱技术是提高注水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
王雪天津大港油田滨港石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天津 300280摘要:目前国内东部大部分油田注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出现油井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产量递减幅度大等特点。
针对部分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弱凝胶深部调剖调驱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减缓了区块含水上升的速度和产量递减的速度。
生产实践证明,调剖调驱技术是提高注水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
关键词:波及系数;动用程度;弱凝胶;深部调剖;调驱前言大港油田部分区块油藏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大部分处于高含水或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部分区块含水在90%以上,水驱采收率低,油井含水高,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窜流,低渗透层因未受注入水波及而仍具有开发潜力。
注人水的波及效率低是限制采收率提高的主要矛盾,因此,提高注入水的波及效率是提高采收率和降低采油成本的关键。
针对大港油田部分断块油藏开发实践,分析发现与聚合物驱相比,选择弱凝胶调驱技术进行区块控水稳油的综合治理是一项投资少且灵活性强的方法。
该技术是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为目的新技术。
弱凝胶是一种介于强凝胶和胶态分散凝胶之间的可流动凝胶,是弱交联本体凝胶。
弱凝胶深部调剖的主要作用原理是:调剖剂注入地层后,首先进入高渗透层,成胶后封堵水流大孔道,迫使注入水转向进入低渗透层,增大了注入水的扫油面积,提高注入水的波及效率,改善水驱效果,提高对应油井的采出程度和注入水的利用率;同时,在水驱的作用下,可以缓慢蠕动,提高弱凝胶调剖剂的作用半径,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效果。
南堡低渗透油藏洗井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
南堡低渗透油藏洗井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1-18T05:41:48.65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7期作者:彭凯[导读] 南堡油田低渗透储层主要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彭凯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河北唐山063200摘要:南堡油田低渗透储层主要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
储层具有中等偏强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强-强盐敏、弱酸敏、中等偏弱-弱碱敏。
目前地层压力系数较低,洗井后漏失严重,含水恢复期过程,严重影响油井产量。
针对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洗井液进入油层。
从现场管理及成本角度出发,开展了关于热洗方式优化的研究工作,使油层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渗漏;水敏;伤害机理;油层保护1、前言南堡油田低渗透油层主要分布于4号构造与2号构造转折带的一个宽缓的断鼻构造,储层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
从储层特性上看,含有绿泥石、伊蒙混层、绿蒙混层等粘土矿物,易发生水化膨胀、分散和脱落,具有较强水敏、酸敏特征。
从储集空间看,均表现为中孔低渗,易受到乳化堵塞和水锁等伤害使油层的有效渗透率明显降低。
从流体性质看,原油中含蜡量均较高,可能生成有机沉淀。
因此,油气层保护技术是重要的稳产措施,做好油气层保护工作能够有效的保证产量的平稳运行。
2、油层伤害机理研究洗井液对油层伤害原因分类主要分为:(1)洗井液漏失水敏伤害: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乳化堵塞:洗井液预处理不合格,这些颗粒随洗井液进入井筒并在井筒液柱压力和井口水泥车压力的作用下从射孔孔道侵入地层;(3)固相侵入:与地层流体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那么岩石孔隙网格中的任何膨胀性粘土如蒙脱石、伊蒙混层会发生膨胀、分散、运移,非膨胀粘土如高岭石也能分散,并易和其它微小颗粒一起流动的流体而运移,从而堵塞有效的流动通道;(4)岩石的损害:井筒液柱和地层压力的不平衡,洗井液---水相侵入井眼附近区域,使得含水饱和度增加,甚至超过原始饱和度,导致水的相对渗透率提高和碳氢化合物的相对渗透率降低,水侵入地带毛管性能改变,从而使油井含水上升且持续不降,油井产水量增加,产油量减少;(5)相对渗透率:进入地层的洗井液与地层流体配伍不好,会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油水界面张力和导致润湿性转变,即由水润湿变为油润湿或由油润湿变为水润湿。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及分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及分析摘要:随着油田勘探难度的加大和世界原油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发展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成为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和稳定原油市场价格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本文对低渗透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发展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水驱;气驱;化学驱刘琳(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1引言如何提高油气田采收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化学法、气驱、热力和微生物采油四大技术系列。
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品位不断变差,难采储量占比逐年升高。
延缓老油田产量递减、加快非常规油气投入开发,都需要提高采收率技术有革命性的突破,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既是油田开发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低渗透储层划分标准,美国把低于10mD 的储层算作中—差储层,在我国,一般将低渗透砂岩储层分为低渗透(渗透率10-50mD )、特低渗透(渗透率1-10mD )、超低渗透(渗透率0.1-1mD )储层。
低渗透储层具有沉积矿物成熟度低、黏土含量高、颗粒细、成岩压实作用强、孔隙度低、渗透率小、溶蚀孔和微裂缝发育、孔隙喉道细小(且小孔喉所占比例很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此油水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储层:基质中流体呈现出渗吸作用和低速非达西渗流的特征,微裂缝中流体以达西渗流主导,压敏效应严重。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范畴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采收率方法,涉及的学科已经扩展到工程、化学、热力、生物、物理等多方面,以基本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优化组合。
水驱和气驱技术在目前阶段仍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方法是基于这两种方法的延伸或效果的促进,油藏的特征和不同时期的油价是决定采收率方法的主要因素。
2.1改善水驱技术改善水驱技术是针对相对富集的大尺度的未被驱替介质波及的剩余油,目的是为了改善流体渗流场,提高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波及效率。
注水开发油田深部复合调剖段塞结构设计
4 效果 检 验
通过 试桩 及 载荷试 验 测得 :复合地 基 承载 力特 征值 - 厂 ≥ 2 0k a 5 P ,压 缩模 量 E 。 1 a ≥ 2MP ,碎石 桩承 载力 , ≥4 0k a 5 P 。土层 液化 现象 消 除 ,满足 设 计 要求 ,说 明通过 强夯 置换 法地 基处 理 方案 取得
阀 门
联 ” 的缔 合 聚合物 作 为调剖 体 系的聚合 物 ,以保 证 调剖 体 系的 良好注 入性 。 利用疏 水缔 合 聚合 物 的可逆物 理 “ 交联 ”贡 献
的交联 强 度 ,可 以适 当减 少化 学键 交联 ,降低 交联 剂用 量 ,避免 过度交 联 ,降低 交联 体 系 的脆 性 ,提
/ 一
U
b 1 UFra bibliotek1 b
U
注入体积 / v P
速 窜流 ,减缓 后续 段塞 的流 速 ;②排 驱地层 水 ,减
缓颗 粒膨 胀速 度 ,保 护 后 续 段 塞 不 被地 层 水 稀 释 ; 六
③建 立 流动 阻力 ,为后 续段 塞驻 留提 供保证 ;④为
路
图 2 压 力 曲线
( )堵段 塞 。其 作用 是 垫 、堵 。将 P 2 ] L调 剖
一
剂 、颗粒 堵 剂 及 高 强 度 凝 胶 堵 剂 交 替 注入 ,封 堵
裂缝 。
的提高 ,为启动 中低 渗透层 留下较 大空 间 。
( )调 ( )段塞 。其 作用 是堵 、调 中低 强度 3 驱 凝 胶堵剂 ,在 裂缝 及其 周 围成胶 。 ( )封 堵段 塞 。快速 成 胶 的高 强 度凝 胶 堵 剂 , 4
1 调 剖 剂 的选 择
1 1 P 调 剖 剂 . L
增产增注技术-低渗透砂岩油藏改造技术
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厚度较薄,且存在较多的天然裂缝和节理。
由于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透率较低,导致单井产能较低,采收率不高。
产能低下
注水开发难度大
储层改造困难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压力高,注水井吸水能力差,难以实现有效注水开发。
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常规的储层改造技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03
02
01
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
通过储层改造技术提高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提高单井产能和采收率。
储层改造
研究适合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注水技术,提高注水效率和采收率。
注水开发
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提高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单井产能和采收率。
01
增产增注技术在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案例分析
表示整条搜索 的 5, I am an integer power.解释一下 len(x) 花费搜索 的 1004 down "chaining" game-upgraded st year's game-upgraded version.解释一下 game-upgraded st year's game-downloaded version.解释一下,如果一个
增产增注技术在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案例分析
花费搜索 的 1
THANKS FOR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详细描述
压裂技术
总结词
通过酸液对地层进行溶蚀,清除地层中的堵塞物,提高地层渗透性,增加原油产量。
详细描述
酸化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增产增注技术。通过向地层中注入酸液,可以溶解地层中的堵塞物和岩石颗粒,从而清除地层中的障碍,提高地层的渗透性。酸化技术可以分为常规酸化和深度酸化,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低渗透砂岩油藏。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50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分布相对较广。
低渗透油藏主要指的是渗透性能相对较差的油藏,该种类型的油藏又被称为致密油藏,在对其进行开发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压裂改造,此时油藏才能进行正常的开发作业,我国的低渗透油藏可以分为3种类型,渗透率处于50~10mD的油藏被称为低渗透油藏,渗透率处于10~1mD的油藏被称为特低渗透油藏,渗透率处于1~0.1mD的油藏被称为超低渗透油藏[1]。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进行分析发现,尽管采取了压裂改造措施,但是其采收率仍然相对较低。
针对该问题,本次研究首先对该种油藏开发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推动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1 低渗透油藏开发作业面临的问题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由于其孔隙相对较小,喉道相对较细,孔隙之间的连通性相对较差,孔喉比也相对较大。
因此,孔喉的作用相对较强,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对于原油以及原油附近的岩石而言,边界层的厚度相对较大,受到贾敏效应以及表面分子作用的严重影响,使得低渗透储层中的流体表现出了非达西渗流规律特点,这不但会对原油的采收率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对低渗透储层渗流规律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原油开发的过程中,启动压力梯度相对较大,事实上,随着渗透率的逐渐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将会逐渐提升[2]。
通过对低渗透储层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储层之间存在断层隔断,变异系数以及渗流阻力都相对较大,尽管存在一定量的边底水,但是边底水的活跃性相对较差,储层中的弹性能量相对较小,在进行能源开发作业的过程中,地层能量的衰减速度相对较快,在油井见水以后,其产液量以及产油指数都将会快速降低。
一般情况下,在含水率达到40%~50%之间时,油井的产油指数仅处于0.1~0.2之间。
另一方面,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相对较为强烈,在储层的围限压力提升时,储层的渗透性将会变差,储层的渗透率可以降低10%~50%,低渗透储层具有低渗透率的基本特点,这使得储层中的毛细管力相对较大,且在孔隙中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以及杂质,对于黏土矿物而言,其水敏性相对较强,膨润度相对较大,如果注入地层中的流体与地层中的天然流体并不匹配,则容易在储层中产生沉淀,导致储层的渗透率进一步降低,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一般会采用注水开发的方案,通过向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潘铎辽河油田辽兴油气开发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问题,首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作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推动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阳离子聚合物在粘土表面的吸附作用研究进展报告
阳离子聚合物在粘土表面的吸附作用研究进展宋恒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00)摘要:阳离子聚合物在油田领域运用广泛,主要凭借其与粘土的吸附作用达到稳定地层、井壁,防止粘土颗粒运移的目的。
主要从解释其与粘土的吸附机理,阐述其吸附量、解吸量与诸多因素的关系,以及论述其与粘土作用后的效果等方面来综述对其的研究进展,最后举出相关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阳离子聚合物、粘土、吸附、稳定1 阳离子聚合物在粘土表面吸附作用的概述阳离子聚合物一般是指分子量大于10000,主链或者侧链上带有阳离子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
其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天然的,二是人工合成的,一般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后者使用较多,对于天然聚合物的利用一般需要人工改造,以达到既定的目的和效果。
其在油田领域的应用很是活跃:1.1、在油气井领域,主要把其作为一种粘土稳定剂来使用。
粘土矿物广泛存在于油层中,如果粘土含量比较高的油层在开发过程中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造成粘土矿物膨胀、分散和运移,导致渗透率下降,产生地层损害,如图1所示。
粘土表面一般带有负电荷,阳离子聚合物依靠电荷中和、相吸,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等作用和粘土紧密相连,同时聚合物分子量大,链比较长,可以实现多点吸附,增加其吸附能力。
在钻井的过程中,如果井壁含有大量的易水化膨胀的粘土,则可以用该聚合物对井壁进行稳定固化。
图 11.2、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阳离子聚合物对粘土的吸附作用可以用来做堵水调剖剂。
阳离子聚合物吸附在粘土表面后,具有很强的耐冲刷、耐渗透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封堵高渗透层段,防止水窜。
以上各项功能的实现都与阳离子聚合物在粘土表面的吸附作用密切相关,所以研究粘土表面的结构组成,研究阳离子聚合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吸附作用的过程机理,对各项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 吸附的机理和作用方式以及其解吸作用粘土由极细的粘土矿物组成,在水中具有分散性、带电性和离子交换性,其成分主要是SiO2、Al2O3和水,还含有少量的铁、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粘土矿物的成分就是含水的铝硅酸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 A O u n G ag W A N G n Pi g ZH A O ln’ Fu i
LU n u Xir i
( . c o l _ Per lu En ie rn 1 S h o , toe m g n ei g,Chn ie st f Per lu ,Qig o2 6 5 ,Ch n a iaUn v riyo toe m n da 6 5 5 ia; 2 .Fa ut f Per lu En ie rn c lyo toe m g n ei g,Ch n ie st f Per lu , ii g 1 2 4 iaUn v riy o to e m Bejn 0 2 9,C ia) hn Ab ta t sr c :Th len t eijcino no i n aincp lme stc n lg ssu idf rd e r fec n rl f h o p r a eatr ai e t fa inca dcto i oy r e h oo ywa t de o e pp o i o to elw- e me— v n o l ot
第 31卷
第 3期
石
油
学
报
Vo _ 1 NO 3 l3 .
Ma y 201 0
21 0 0年 5月
பைடு நூலகம்
A CTA PETR oIEISI I N CA
文 章 编 号 : 2 32 9 ( 0 0 0 —4 0 0 0 5 —6 7 2 1 ) 3 0 4 —5
低 渗 透 砂 岩 油 藏 注 入 阴 阳 离 子 聚 合 物 深 部 调 剖 技 术 研 究
戴彩 丽 。 赵 娟 姜 汉桥 王 秀英 吕心瑞 赵 光 王 苹 赵福 麟
北 京 1 2 4 ) 0 2 9 ( . 国石 油 大 学 石 油 工 程 学 院 山东 青 岛 2 6 5 ; 2 中 国石 油 大 学 石 油 天然 气 工 程 学 院 1中 6 5 5 .
中 图分 类号 :TE 5 37 文 献 标 识 码 :A
Al r aieijcin o no i n aincp lme sfrd e r fl t n t n t f inca d c t i oy r o e p p oi e v e o a o e
c nt o n l w‘ e m e b lt a b dy r s r o r o r li o p r a iiy s nd o e e v i
biiy s ndson e e v i ih bi ha ne s T h a i sa f c i a t son t y e ds pton c p ct r v l a e n lbo lt a t e r s r o rw t g c n l. e v rou fe tng f c or hepolm ra or i a a iy we e e a u t d i a — r t y W he e pe a ur nc e s d,t l m e ds pton c pa iy de r a e aor . ntm rt ei r a e hepo y ra or i a ct c e s d,a d t e c ini olm e ds pton wa asert n n h ato c p y ra or i s e i ha t n o c o . W ih t n r a e a i t a s pto i e a d po y e on e r ton,t ds pton c pa iy o l m e s n he a i ni ne t hei c e s sofs lniy, d or in tm n l m r c c nta i he a or i a ct fpo y r i—
摘 要 : 对 具 有 窜流 大 孔 道 的 低 渗 透 砂 岩 油 藏 条 件 , 交 替 注 入 阴、 离 子 聚 合 物 的 深 部 调 剖 技 术 进 行 了研 究 。 通 过 室 内试 验 评 针 对 阳 价 了各 种 因 素对 聚合 物 吸 附量 的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随着 温度 的升 高 , 聚合 物 吸 附量 减 小 , 地 层 对 阳 离 子 聚 合 物 比 对 阴离 子 聚 合 物 且 更 容 易 吸 附 。 随着 矿 化 度 、 附 时 间 、 合 物 浓 度 的增 加 , 合 物 吸 附 量 也 增 加 。 阳 离 子 聚 合 物 的 吸 附平 衡 浓 度 为 1 0 / , 吸 聚 聚 0mg L 吸 5
附平衡时间为 8 ; 阴离 子 聚 合 物 的 吸 附 平衡 浓度 为 1 0 / 吸 附平 衡 时 间为 6 。 物 理 模 拟 试 验 表 明 , 用 阴 阳 离 子 聚 合 物 交 h 0 0 mg I, h 采
替 注 入 方 式 比 注入 单 一 聚合 物有 更 好 的封 堵 效 果 , 并且 先注 入 阳 离子 聚 合 物 效 果 好 于 先 注 入 阴离 子 聚 合 物 的效 果 。 随 着 注 入 轮 次 的增加, 堵性能提高。但是, 封 综合 考 虑 经 济 成 本 , 不要 超 过 3个 轮 次 。 交 替 注 入 阴 阳 离 子 聚 合 物 可 以 大 大 提 高 采 收 率 , 驱 采 收 水 率 增值 为 4 % 。 1 关键 词 : 渗 透 砂 岩 油 藏 ; 低 聚合 物 交替 注 入 技 术 ; 附量 ; 堵 性 能 ; 理 模 拟 试 验 吸 封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