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白居易的茶味人生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合集下载

自编中国民间故事

自编中国民间故事

自编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广泛流传的口头性的、具有艺术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而存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当做内容题材。

那你知道自编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自编中国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自编中国民间故事:珍珠相传,珍珠粉是使西施、杨贵妃等美女保有如玉肌肤的秘密武器。

据说慈禧太后每隔十天就要服用一银匙珍珠粉,数十年从不间断。

她还把香粉揉进珍珠粉,用以护面润肤。

所以慈禧古稀之年仍容貌姣好,并不显老。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珍珠含有钙质、十多种氨基酸和铝、铜、铁、镁、锌、锰、硅、钛、锶等微量元素,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其中被称为珍珠蛋白的蜗壳蛋白氨基酸,具有保湿、抗过敏、调整pH值、活化细胞、抗老化等作用,被视为珍珠最奥妙神奇的成分。

珍珠蛋白的组织结构与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十分相似,易为人体所吸收,颇具美容功效。

珍珠通过人体表皮细胞的吸收,能增强细胞活力,增白皮肤,防皱嫩肤,抑制人体脂褐素(即老年素)的生长,这就是长久使用珍珠使皮肤细腻光泽的原因。

由于珍珠粉不易被吸收,所以应研为极细末服用。

天然珍珠贝生活于波浪平静的海湾,全年可采,以12月为多,从海中捞起,剖取珍珠,洗净即可。

人工淡水养殖的无核珍珠,在接种后养殖1年以上,即可采收,但以养殖2年采收的珍珠质量较佳,采收的时间为秋末,因为河蚌分泌珍珠质主要在4~11月份。

珍珠以粒大、形圆、珠光闪耀、平滑细腻、断面有层纹者为佳。

自编中国民间故事:良马千匹换《茶经》的传说唐朝末年,各路藩王纷纷割据,与朝廷对抗。

唐皇为了平息叛乱,急需军用马匹。

北方的回纥国,出产宝马,每年派使者到唐朝来,以马换茶。

这一年,时值金秋,唐使按照过去的惯例,带上一千多担上等好茶叶,囤积边关。

过了两天,回纥的使者到了,他们带来了马匹也囤积在边关。

唐使站在边城箭楼上远眺,只见远处,白马似白云飘扬,黄马似黄金流动,黑马似乌龙搅水,红马似火球翻滚。

好一批战马,果然名不虚传。

从白居易的茶妙趣说起

从白居易的茶妙趣说起
题 新 昌 居 止 》 。又 说 : “ 头 中 酒 后 , 引 手 索 茶 时 ” ) 举 (和 杨 同 州寒 食 坑 会 》 。 前 者 讲 在 不 同 环 境 中 有 时 饮 《 ) 酒 ,有 时 饮 茶 ;后 者 是 把 茶 当作 为 解 酒 之 用 。 白居 易 为何 好 茶7 有 人 说 因 朝 廷 曾下 禁 酒 令 ,长 安 酒贵 有
爱 茶 , 在 文 化 舆 论 上 茶 的 位 置 总 是 要 比 酒 高 几 分 。 中 国文 但 人 与茶 结缘 , 在 是 一 种 大 智 慧 。 而 自居 易 对 茶 酒 的态 度 可 实 以表 明其 中 的 典 型 意 义。 追 溯 文 坛 历 史 , 自从 晋 代 左 思 写 出 了 我 国第 一 首 以茶
2 8广 东茶业
维普资讯
的 “ 清醒朋友 ” 。他在 《 处堪避暑》 中写道 : “ 何 游罢 睡一
觉 , 觉来 茶 一 瓯 ” “ 心 到 百骸 ,无 一 不 自 由” “ 被 , 从 , 虽
唐 末和五代对茶酒 的社会评价。这个故事流传很广 , 明代冯
世 间笑 ,终无身外忧” 以茶陶冶性情 ,于忧愤苦恼 中寻 自 。 拔之道 ,这是他爱茶的又一 用意 。所 以,自居 易不仅饮 茶 , 而且亲 自开辟茶园 ,亲 自种茶。他在 《 草堂纪》 中就记 载 , 草堂 边有 — 泉植茗 ” 。在 《 炉峰下新 置草堂》 也记 载 香
“ 圃 茶 园是 产 业 ,野 鹿 林 鹤 是 交 游 ” 饮 茶 、植 茶 是 为 回 药 。 归 自然情 趣 。 第 三 , 以茶 交 友 。 唐 代 名 茶 尚 不 易 得 , 官 员 、文 士 常 相 互 以 茶 为 赠 品 或 邀 友 人 饮 茶 ,表 示 友 谊 。 自 居 易 的妻 舅 杨虞 卿 、 杨 汉 公 兄 弟均 曾 从 不 同地 区 给 自居 易寄 好 茶 。 自 居 易 得 茶 后 常 邀 好 友 共 同 品饮 ,也 常 应 友 人 之 约 去 品年 ) 4 同许 多唐代早 、 中期诗人一 样, 原是十分喜欢饮酒的。有人统计 , 自居易存诗 2 0 80

古代著名文人的雅兴趣事

古代著名文人的雅兴趣事

白居易爱茶白居易先生终日、终生以茶为伴,他不单爱饮茶,而且善别茶之好坏,有“别茶人”之称,他更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茶诗。

白居易认为茶可以激发文思。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茶可以助文思,引发诗兴。

茶亦可以解胸中的苦闷,宣泄沉郁,陶冶性情。

此外,他亦曾在庐山香炉峰盖了一座草堂,并开辟一圃茶园,“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鹿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竹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绕阶流。

”悠游于山林之间,与野鹿林鹤为伴,品茗泉水所泡的茶,真是人生快事。

白居易更指出可以以茶交友,每当友人送来新茶,都令白居易欣喜不已。

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云:“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诗中写到“我”在病中收到友人寄来的新茶时的兴奋心情,从“不寄他人先寄我”句中表达了白居易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苏东坡爱酒苏东坡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他的不少书画、诗词、文赋,都散发着美酒的芳香。

他不但好饮酒,且是一名酿酒专家,既通过自身不断实践,酿造各式美酒,且撰有专著论及酿酒工艺。

酒可算是一种创作的泉源,不少文人都是从酒酣落笔,书中有醉意。

正所谓“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苏东坡曾酿造蜜酒、松酒、桂酒等等。

酿造蜜酒是以少量蜂蜜掺以蒸面发酵,以米饭为主料造成。

在惠州任职时,他亦曾酿桂酒,以生姜及肉桂作为配料酿成,可温中利肝,常饮可以延寿。

有一次,苏东坡与友人秦观、晁补之、佛印在西湖泛舟饮酒,苏东坡出了一道酒令:首先是一种花要落地无声,接一个与这种花有关的古人,而这古人又要引出另一名古人,前一古人要问后一古人一件事,后一古人要以唐诗来回答。

这酒令上下文句要前后串连,意思相关。

苏东坡的酒令是:“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雪为白色)。

白起问廉颇(两人均是战国时的武将)﹕‘为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分绿水,红掌拨青波。

小议白居易的咏茶诗

小议白居易的咏茶诗

小议白居易的咏茶诗白居易一生留诗二千八百余,茶诗六十多首,占了整个唐代茶诗的十分之一以上。

细读他的茶诗可以发现他从茶中得到了三样非常重要的东西:灵感、修为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标签:茶诗;灵感;修为;朋友白居易(772-846),生于中唐后期,他一生为官,仕途并不得志,写完《琵琶行》,开始“吏隐”于庐山建草堂。

晚年以诗、酒、禅、茶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他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家,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他的诗,重视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辞句质朴,内容真实,切近事理。

一生留诗二千八百余,茶诗六十多首,占了整个唐代茶诗的十分之一以上。

他是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得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人,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茶在文人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不断转化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也是爱酒的,他的诗涉及酒的多达九百首,许多人说白居易是爱酒不嫌茶,《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不相离”,尤其晚年他更爱酒,《镜换杯》中他就表示茶不及酒解忧。

但在当时茶诗的起步阶段,这六十多首茶诗则显得更加珍贵。

但若仔细的分析白居易的茶诗会发现他更偏爱茶,至少在某一段时间是这样的,因为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朋友称他为“别茶人”,他也认同这个称呼,有诗为证:“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缘我是别茶人。

”他早饮茶、午饮茶、夜饮茶、酒后索茶、最为有趣的是睡后必饮茶。

他的不少茶诗都提及睡后饮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食后》);“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闲眠》);“宿醒寂寞眠初起,春意阑珊日又斜。

……渴饮毗陵远到茶。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等等。

可以说他一天到晚茶不离口,茶不离心,是一个爱茶且精通茶道,识得茶味的大行家。

对于这样一个爱茶人,他和别人在吃茶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在他任江州司马时,一次好友忠州刺史李宣布给他寄来新蜀茶,甚为欣喜的他在品尝新茶之余,写下了《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通过诗的最后两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白居易饮茶古诗词

白居易饮茶古诗词

白居易饮茶古诗词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白居易的诗词,欢迎阅读!1、萧员外寄新蜀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四川多高山密林,雨水充沛,茶叶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此,四川多产名茶、好茶。

萧员外寄来蜀产新茶,白居易烹煎品尝,把持玩赏,十分高兴,特作此诗以表谢意。

2、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中。

从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熟悉。

琴里知道只有渌水,茶中朋友是蒙山。

穷通行为常相伴,难道我现在没有来往?3、食后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

菜剪三秋绿,飧炊百日黄。

胡麻山麨样,楚豆野麋方。

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

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

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

诗人描绘的是一个寻常午睡醒后饮茶而产生的感想,本来,这算不上专门写茶的诗,它更多的是阐明作者的一种闲适心态,但或许正是睡醒后的那两瓯茶,让作者产生了灵感,做出了这种极富人生哲理的感叹。

4、新居早春二首(之二):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芽。

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霤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

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这首诗写作者于早春搬新居时,以茶待客的情形。

先写气候景物:春回人间、檐冰化尽、草芽初露、篁竹可移、浮尘敝日;次写以茶宴客:尚未完全迁入新居,邻居是谁还不知道,客人就来祝贺,只好留客一起品茶。

迁居未毕,诸事未备,主人却有佳茗待客,足见茶在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亦足见以茶待客已成一时之尚。

5、曲生访宿西斋寂已暮,叩门声樀樀。

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馀声滴。

不是爱闲人,肯来同此夕。

日暮斋寂,叩门声起,主人知道是熟人曲君来访夜宿,便亲自打扫床席,叫人烹茶、拾果、煮饭待客;客人来访,贫静似僧居的主人虽无他物但有茗茶,可见茶在中唐之用已十分普遍,饮茶待客亦成习俗。

历代咏茶诗

历代咏茶诗

历代咏茶诗《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萧员外寄新蜀茶》【唐】白居易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译文】蜀地的茶叶寄到的时候只是惊讶于它的新鲜,用渭河水泡茶之后才觉得它的珍贵。

杯子里满满的茶叶漂浮本来就值得把玩,何况是我这个暮春时节酒醉口渴的人呢?【注释】瓯:杯子。

况:何况。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唐】柳宗元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

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

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

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

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

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故人寄茶》[唐]李德裕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译文】友人从剑阁以南地区寄来的茶叫“九华英”,是随着书信一起抵达玉京的。

打开的时候月牙初上,碾茶声听起来似乱泉在耳边跃动。

不忍独享,夜半时分邀请僧友一起品赏,亲自烹茶,对月吟诗。

茶汤青碧,未沉华浮,香气飘溢。

看着碧绿的茶叶慢慢地沉到碗底,泛起一阵乳花和清香。

中国茶文化对白居易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对白居易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对白居易的影响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促使茶文化的繁荣,尤其是产生了大量的茶诗。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

”到了隋朝,茶业日益繁荣,中国茶文化基本框架形成。

到了唐代,我国的茶叶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饮茶的风气也在社会上逐渐普及开来。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作为中唐杰出的人民诗人,白居易生前曾自编《白氏文集》,收诗文3800余篇,现存3600余篇。

他在此集中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

本文研究的50余首茶诗大多数收录在白居易的后期闲适诗中。

在白居易的50余首茶诗中,以茶为主题的有8首,其中有记录收到朋友从远方寄来新茶时的欣喜心情,如《萧员外寄新蜀茶》、《琴茶》等。

除这8首以茶为主题的茶诗外,余下的40余首茶诗中只涉及茶但并非以茶为主题,但是这类茶诗对研究茶文化对白居易产生的影响还是有其作用的。

从体裁上看,白居易的茶诗众体皆备。

从艺术手法看,白居易的茶诗作为闲适诗的一部分,有着闲适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一般特点。

白居易的50余首茶诗涉及的面很广,写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足以让我们从中了解茶文化对其生活、交友、性情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茶文化对白居易日常生活的影响白居易的茶诗大多表现了其后半生的闲适生活,他几乎是一年四季香茗在手,这在其一些茶诗中有所体现。

如《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有“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火前春即是明前茶,说的是春天喝春茶。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诗中有“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雪水融化后用于煮茶,说的就是在寒冷冬天的饮茶。

白居易晚年的生活作息比较有规律,对茶的需要,不仅仅表现在四季皆饮,更是时时刻刻的。

其诗《偶作二首》说: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

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

精粗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燕息窗下床。

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古代人喝茶诗句

古代人喝茶诗句

古代人喝茶诗句古代人喝茶很讲究,因此有了很多喝茶诗句。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人喝茶诗句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古代茶诗中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其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茶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虽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典籍中茶诗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艺术成就上却美不胜收,不少篇什至今脍炙人口。

据统计,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草木之名,茶在《诗经》里,就是作为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出现的。

真正就茶咏茶,而不是顺带言及茶者的茶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唐,此后宋朝达到第二个辉煌巅峰,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诗总量不可胜数。

在茶诗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此诗甚美,不过,它也是最多被误解误读的,当代不少人在书中文中写到它,都认为是在夸西江水好。

然而,用中学生分析课文的路数来解读,会发现此诗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赞美西江水,而是最后落在了竟陵城上。

而这样一来,它就好象与茶或用来泡茶的水没什么关系了,只不过是茶圣的诗而已。

有学者考证说此诗是陆羽悼念他故乡师傅之作,我觉得这一解释还合理一些。

不过,中国古诗素来讲“诗无达诂”,没有必要太较真。

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荣是在诗文巨匠们的直接参与支持下才出现的。

从李白到苏轼,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大诗人,都留下了茶诗作品。

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与宗教特别是佛家有不解之缘,因此茶诗中往往有禅味。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就是极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闲情逸趣最宜入诗白居易的《两碗茶》写得好:“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读此诗,我们发现唐朝的日常生活习惯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的苏东坡写了大量茶诗,在他的词作中也多有咏茶佳句,如“且将新火试新茶”。

国学苑

国学苑

龙源期刊网 国学苑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7年第17期【小故事一】据说,当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在龙井之乡如鱼得水,尽享茶之乐趣。

在此期间,他饱览了西湖的湖光山色,沉醉于西湖的香茗甘泉,与文人诗僧品茗吟诗,酬答往来,还留下了与灵隐寺韬光禅师汲泉煮茗的一段趣闻。

话说有这么一天,白居易在自己的官衙待着觉得很没有意趣,就决定煮些香茶排解寂寞之感。

想到自己一个人,就算是有再好的茶,还是没有情趣。

突然,他灵光一动,想起前些时候,灵隐寺的韬光禅师来官衙拜会,自己那会儿正政务缠身,竟没能好好招待禅师,现在想来还是非常遗憾。

好不容易今日如此清闲,为什么不再请来禅师,一起品茗论诗呢?主意已定,白居易就以诗邀请韬光禅师到城里来做客,只是他生性不拘小节,就半开玩笑似的写道:“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没想到,韬光禅师却没那么好开玩笑。

禅师觉得,白居易是公门中人,这样邀请的语气,使得他心有不满。

他不肯屈从,就以诗回敬:“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干干脆脆地回绝了白居易的邀请。

看到禅师的诗句,白居易才猛然醒悟,知道自己这次的玩笑是开过了头。

于是,他立刻亲自登山拜会禅师,以自己的诚心和烹茶的手艺与禅师尽释前嫌。

他和韬光禅师一起品茶论诗,传说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就是当时白居易与韬光禅师烹茶的地方呢!【阅读延伸】才智足以达情,爱好足以寓娱,无论是何时何地,生活在什么样的状况之下,想必都可以体会到细枝末节的诗情画意,不单愉悦自己,更能与人同乐。

白居易不但好茶,更是擅诗。

他能够把自己对茶的喜爱、对人的邀请都用诗歌表现出来,并以此结交茶朋诗友,当真是不亦乐乎。

千古文人一盏茶

千古文人一盏茶

我嗜好喝茶。

现在关于喝茶最早的记忆,是儿时随父亲赶集,在路边茶棚喝茶的情景:竹桌竹椅大碗茶,多花两毛钱,店家还会送上一小碟花生米或炒黄豆,这些小吃香脆中略带点辣,让人齿颊生香。

我喝茶能唤起关于童年的记忆,文人品茶,则更能品出一种心境。

文人品茶,对于水、茶具和环境都有要求。

《茶经》的作者陆羽认为,泡茶的水质“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

好的茶叶,一般是茶农攀登悬崖峭壁采摘得来的。

只有山泉之水,才能与茶叶相和。

清代文学家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记载妻子芸娘制茶: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

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

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天泉之水,加上芸娘恬静、婉约的气质,这种茶饮来,想必有一种淡然出世之感吧?现代文人中,周作人自称“苦茶庵主”,他对茶具和环境很有讲究。

他说: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如此雅趣,非一般人能体味。

文人品茶,其实是在品人生,品茶成为他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一种方式。

唐代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下的茅屋里住了十多年,每日种茶、采茶。

他在诗中写道:“平生无所好,且此心依然。

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宋代的杜耒寒夜会友,他点燃茶千古文人一盏茶文 / 从一炉。

通红的火焰旁,大家围坐在一起,啜茶清谈。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种儒雅的风习至今仍令人神往。

宋朝诗人陆游是著名的茶客,他嗜茶成癖,甚至深夜里都要带病冒寒亲自汲泉煮茗,他在《夜汲井水煮茶》中写道:“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

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

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

”有趣的是,文人喜欢把茶与女子联系在一起。

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慨叹:“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大概觉得,茶叶在水中泡出的形状、颜色,和美人的婀娜多姿、飘逸淡雅有相通之处。

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与文人飘逸超然的情趣相符合。

茶的清淡雅致、隽永绵长,暗合文人含蓄内敛的特质。

明朝茶诗赏析

明朝茶诗赏析

明朝茶诗赏析明朝,那可是个茶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啊!茶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你想想看,在那个时候,人们坐在古色古香的庭院里,煮上一壶香茗,那茶香袅袅,是不是让人心生欢喜?而文人墨客们呢,他们品着茶,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一首首绝妙的茶诗。

就说唐寅吧,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呀!他写的茶诗就特别有韵味。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哇,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每天没啥事,就自己端着茶碗,在南窗下享受着清风,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这难道不让咱现代人羡慕嫉妒恨吗?咱现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哪有这样的闲情雅致啊。

还有文徵明,他的茶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碧山深处绝纤埃,面面轩窗对水开。

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

”听听,在那青山深处,没有一点尘埃,窗户对着水开着。

谷雨刚过,正是喝茶的好时候,鼎里的茶汤刚煮开,朋友就来了。

这画面,多温馨啊,就像咱现在和好朋友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一样,多开心啊!明朝的茶诗,可不仅仅是描写喝茶的场景哦,还蕴含着深深的哲理呢。

就像那首“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

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

”这说的不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吗?不追求过分的精致和完美,只要内心满足就好。

这不就和咱现在说的知足常乐一个道理嘛!再看看咱现在,虽然也有很多人喜欢喝茶,但是有多少人能像明朝人那样,把喝茶当成一种艺术,一种享受,还能写出那么美的茶诗呢?咱是不是也该学学人家,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好好品一品这茶的滋味,感受感受生活的美好呢?明朝的茶诗,就像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优雅和闲适。

通过这些茶诗,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和那些文人墨客们一起坐在庭院里,品茶论诗。

这是多么奇妙的体验啊!所以啊,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茶诗,它们可是咱中华文化的瑰宝呢!它们让我们知道,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有诗意,这么有情趣。

咱可得好好欣赏,好好品味,别让这么好的东西给埋没了呀!。

文士难舍一杯茶

文士难舍一杯茶

名人食趣·MING REN SHI QU51自古文人爱茶,历代文人不仅以酒会友,更乐于以茶交友。

白居易是一位心意恬淡、质朴纯真的诗人。

他一生爱茶如命,终生与茶相依。

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杭州既是名胜重地,又是茶乡胜境。

当时高僧韬光从四川出游,来到西湖天竺,在灵隐驻足修行,白居易慕名造访,韬光以山中茶水相待,二人品茗论诗,欣赏山野景色,情意交融,结为挚友。

白居易心仪茶香,相信诗宜茶,不独唯酒,茶能“醒诗肠,增文思”,把茶移入诗坛,使茶与酒在诗坛并驾齐驱。

由白居易爱茶,我想到了另一位嗜茶、以茶入诗的著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的茶诗多达300余首,大多是在隐居故乡绍兴时所写。

尤为可观的是,他的茶诗涉及面广,描写了宋代的茗茶、采茶、造茶、煎水、品饮、泉水、茶具、茶功等,记录了各地茶饮民俗。

但是陆游最喜爱的还是产于家乡的日铸茶。

他喜称:“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

”日铸茶产于绍兴会稽县东的日铸岭,岭的南坡叫油车,此地整日阳光普照,使日铸茶的茶芽长出白色茂密的茸毛,因此又有“日铸雪芽”的美名。

现在,绍兴城东南方的平水镇以产珠茶闻名,平水珠茶就是日铸茶发展而来的。

这种茶在国际茶市上享有较高声誉,鲁迅先生就是喜爱平水珠茶,不喜欢喝各种花茶。

他的祖辈爱茶出名,周家早上在煮早饭的同时,总要煮水泡茶,泡茶用一把大锡壶,外面用棉套包裹,用于保温。

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时候,喝茶不用茶壶,而是用茶杯放点茶叶,冲上开水,边饮边写作,或与友人谈天。

后来他也到茶楼喝茶,他的文友和茶友很多,但是常在一起喝茶的是同乡好友孙伏园。

孙伏园是《晨报》副刊主编,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就是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的。

鲁迅先生在北京茶楼以茶会友,使我自然地想起老舍先生与茶馆文化。

他笔下的话剧名作《茶馆》,那是他深谙茶文化生活的力作。

老舍先生一生嗜茶,把喝茶当作一门艺术,他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他习惯边饮茶边写作,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随身携带茶叶,他酷爱花茶,但并不拒绝其他上品名茶。

白居易茶诗妙句《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白居易茶诗妙句《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居易茶诗妙句《⾷罢⼀觉睡起来两碗茶》
即使在今天,⽩居易也是⼀位品茶⾼⼿。

他的⼀⽣写了⼆千多⾸诗,提及茶事的有六⼗三⾸之多,居唐朝诗⼈之冠。

下⾯茶诗⽹带您学习⼀⾸⽩居易晚年的茶诗作品《两碗茶》以及⽩居易
两碗茶的注释译⽂。

《两碗茶》
唐·⽩居易
⾷罢⼀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影,已复西南斜;
乐⼈惜⽇促,忧⼈厌年赊;
⽆忧⽆乐者,长短任⽣涯。

《两碗茶》注释
1.⾷罢:吃完饭。

2.起来:睡醒后起床。

3.⽇影:太阳,古⼈看⽇辨时,诗中指看⼀下现在的时间。

4.复:⼜。

5.西南斜:黄昏。

6.⽇促:时间过得太快了。

7.年赊:时间过得太慢。

8.任⽣涯:⼀切与我⽆关。

《两碗茶》译⽂
吃饱了就睡⼀觉,睡醒了就喝茶;抬头看⼀看太阳的⽅向,才知道已经到了黄昏时间;快乐的
⼈珍惜时间,不开⼼混⽇⼦的⼈觉得时间太长;那些⽆喜⽆怒的⼈,任凭这⽇⼦,长也好,短
也好,⼀切与⼰⽆关。

《两碗茶》赏析
《两碗茶》这⾸茶诗的正名叫《⾷后》,是《⽩⽒长庆集》中的茶诗之⼀,属于⽩居易的中晚
期作品。

步⼊晚年的⽩居易,对茶产⽣的⼗分浓厚的兴趣,诗中写出了他⾷后睡起,⼿持茶
碗,⽆忧⽆虑,⾃得其乐的晚年情趣。

作者⽩居易简介
⽩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居⼠,⼜号醉吟先⽣,祖籍太原,到其曾祖⽗时迁
居下邽,⽣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唐代三⼤诗⼈之⼀。

⽩居易的诗歌题材
⼴泛,形式多样,语⾔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茶味的本色

茶味的本色

茶味的本色时间:2017-04-16 10:41:23 | 作者:李镜那一日,喝了妈妈泡来的茶,于苦味之后,竟觉滋味醇厚香柔,一时呆住。

印象中,茶一直是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那是男人的专利饮品,于女子,应该还是果汁,牛奶,或五谷杂粮汁来的更温暖体贴。

所以,不能理解妈妈爱饮茶的习惯因何而起?又如何迭生至此深重?一口茶汤温温的入口,仿若生了些明白心。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白居易的《两碗茶》,无忧无乐,长短任生涯。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杜甫的五首之三,人生喜乐,春风畅饮。

至于卢仝的《七碗茶歌》,则更是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至此,文人墨客将茶之一味推向顶端。

其实,茶是生活的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街头巷尾,田野阡陌,口渴了,随时泡个大碗茶。

成都街头,北京胡同里的老舍茶馆,无处不彰显出茶之生活化与平民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起始,却并不是用来解渴,而是治病。

传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从另一个程度上,也证明了茶于人体的功效。

于那日以后,我也开始慢慢的泡茶,一日胜似一日,爱上茶。

茶于当今,亦有两大表现形式,一为茶艺,一为茶道。

于此,茶可雅意,如同琴棋书画诗酒茶,与美,与生活境界相融相生。

偶尔翻翻妈妈带回的茶书,素笺作席,一竹,一石,陈置之上,茶碗如玉,茶汤剔透,花草偶插以梅瓶,竟然是美之无法言语。

坐身其中,这茶,如何喝不得真味?难怪妈妈喜爱,于茶壶茶器等物买个不停,台桌上亦是堆得满满当当。

生活,可能都是些小日子。

闲暇之余,更愿意布点场景,将自己完整的放进去,于妈妈是这样,于我也是。

鼓捣些茶叶,煮点农夫山泉水,用紫砂小壶,邀妈妈坐到对面,缓缓开始冲泡。

妈妈惊讶至极,问,镜,你什么时候学会泡茶的?慢慢看,慢慢学,用心,就会了。

我微笑着说。

妈妈仔细的品着,我也端起小杯,轻抿一口,嗯,还不错,香柔顺滑,是我想要的味道。

中华茶历史——明朝篇

中华茶历史——明朝篇

中华茶历史——明朝篇中华茶历史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

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

上闻有司遣人督造纳贿,故有是命。

今天提到茶饮,大家大多想到的是:开水中沉浮着茶叶。

茶叶形状各异:有片茶、珠茶、绣球、银针、沱茶等;茶汤有:褐色,绿色,黄色、黄色等;茶种类有:龙井、毛峰、碧螺春、铁观音、乌龙、普洱等;泡开之后,每一种茶又都各有形状,各呈姿态,各显颜色。

如今饮茶,观赏茶杯中各种茶叶变化丰富的形状、姿态、颜色,也是一种享受。

但我们目前这各样茶全因历史上一位皇帝的诏令。

在唐宋时期,国内各地出产的茶叶绝大部分都是“蒸而饼之、蒸而团之”,工艺流程很是讲究,喝茶非常讲究,他们把茶做成茶饼,压得非常紧实,要喝的时候敲一部分下来,现场用石磨来磨制茶粉,也就是把茶饼做成抹茶,然后放在茶盏,就是和一般饭碗差不多大的碗里,然后用茶筅,一种竹子做成的刷子来搅拌,做成一碗抹茶。

因为搅拌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所以就衍生出了斗茶这样一个游戏。

当时“斗茶”活动风行天下,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把茶碾成粉末,轮流烹煮,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之后相互品评,以分高下。

“斗茶”的喝法,是连叶带茶一同进肚子的饮茶方法,跟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故事有关系,古人认为茶叶是可以解毒的药材。

抹茶式的饮茶方法,大都流行于文人雅士等有闲阶级之间,普通百姓其实早就有直接将茶叶冲开水饮用的方法。

到了明朝时期,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草根出身,儿时放牛,后出家当和尚,还行过乞,历经民间疾苦,最后成为明朝开国皇帝。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极其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即使是当了皇帝,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

每天早饭也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

由此可见,朱皇帝之节俭所言非虚。

而茶道一直是权贵的浮华的体现。

明代的贡茶数量有增无减,特别是地方官吏,每年在上面下达的贡额之外,层层加码,贪污受贿者不在少数,茶区百姓受尽贡茶之苦。

历史上喜欢喝茶的诗人

历史上喜欢喝茶的诗人

历史上喜欢喝茶的诗人饮茶与赏乐摘要: 白居易《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茶与诗词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品质上乘。

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

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

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

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

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

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

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

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

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茶的诗篇。

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

诗书禅茶丨白居易的品茶之道

诗书禅茶丨白居易的品茶之道

诗书禅茶丨白居易的品茶之道别茶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懂茶,且能品茶,时人皆知。

友人赞赏他的鉴茶功夫,常寄好茶赠给他——“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无不流露出诗人的得意之情。

若您想学习品茶,不妨跟着别茶人的脚步,细体品茶之道。

01辩茶渴尝一碗绿昌明白居易在茶叶品质上有独特的要求。

在诗中涉及到的茶就有蒙山茶、毗陵茶、昌明茶、蜀茶等。

如《琴茶》中写道的:“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将唐代天下第一的四川蒙山茶与古琴名曲《渌水》相论,足见对蒙顶茶的珍视;《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老友病人特地为他寄来他喜欢的蜀茶。

《春尽日》诗曰“渴尝一碗绿昌明”,是珍茗绿昌明。

白居易还三次提到当时被评为天下第二名茶的顾渚紫笋茶,“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和微之春日投箭明洞天五十韵》诗曰“绿科秧早稻,紫笋折新芦”。

相传,白居易还有一种叫“六班茶”的名茶。

刘禹锡醉酒时,曾以精制的菜肴去换取此茶以醒酒,一时传为佳话。

《蛮瓯志》载:“诗人白居易方入关,刘禹锡正病酒。

禹锡乃馈菊苗齑、芦菔鮓,换取六班茶二囊以醒酒。

”可见,白公对茶叶品质和口感要求颇高,这也是每一位茶友们学习的地方。

2尝鲜蜀茶寄到但惊新“一年茶,二年草,三年柴”,白居易讲究喝新茶。

六十三首茶诗中,有七首强调“新”字,留下“深炉敲火炙新茶”,“茶新碾玉尘”等佳句。

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结识了一个姓萧的乡绅,萧某寄给他一些茶叶,白居易写了《萧员外寄新蜀茶》一诗,起首便道:“蜀茶寄到但惊新”。

忠州刺史李景俭将当年第一批焙制好的春茶寄给白居易,白以《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酬谢“新茗分张及病身”之情,还有一位姓韦的官员被贬虔州,临行前去看望白居易,白居易当时身处病贫交迫的窘境,家中只有加了糖的粥,但仍坚持以新茶招待客人,“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可看成白居易对新茶的珍视。

很多爱好喝茶的人喜欢买明前的春茶,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

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

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导语:书案上,一本线装版的《白居易诗集》。

茶台前,一杯陈年普洱茶。

在茶杯的热气缭绕中,我对面似乎坐着的是白居易。

他刚从午睡中醒来,约我一书案上,一本线装版的《白居易诗集》。

茶台前,一杯陈年普洱茶。

在茶杯的热气缭绕中,我对面似乎坐着的是白居易。

他刚从午睡中醒来,约我一起品茶,这茶喝出了盛唐的味道。

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白居易诗《闲眠》我记得幼儿时学背唐诗,第一首既不是“春眠不觉晓”,也不是“红豆生南国”,更不是“锄禾日当午”。

而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和四合院里的一位老先生学的。

虽然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上口、好读、因此也就知道了白居易。

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的苏东坡都是爱茶懂茶之人,两个人有许多相同之处。

都曾在朝中为官,都曾被贬谪至杭州,都在西湖上修堤。

而且二人都将诗、禅、酒、茶作为自己的至好。

并都以乐观心态面对官场经历中的人生动荡。

白居易留下的茶诗约有五十多首。

苏东坡也留下七十多篇咏茶诗赋。

两位的诗词集都是我案上的常摆常读之书。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署号香山居士。

其祖籍也算是我的同乡,山西太原人氏。

白居易从幼年起就苦读诗书。

读到嘴生疮、手生茧、早生华发。

《全唐诗话》说,白乐天未及成年便去京城闯荡,拿着自己的文章到处请教。

一日,来到朝中秘书郎顾况家,投一个帖子进去。

顾况一看,对身边人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戏谐白居易年轻不知深浅。

可当他读到白居易芳草诗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时十分惊讶:我本以为斯文已绝,今天遇到此人,前面说的该是玩笑了。

可见白居易从小文采过人,自信满满。

白居易不仅自信,而且乐观。

曾有诗句说“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乐观旷达是其性格所在。

白居易喜欢喝茶与其在杭州做刺史有关。

喝茶成了他官场之外的闲情雅事。

而且总结出一套喝茶的方法和体会。

以茶交友,多与品茶高手相交。

白居易诗中的茶文化

白居易诗中的茶文化

白居易诗中的茶文化诗僧茶圣的莫逆之交历史上,以茶相交的挚友莫过于茶圣陆羽和诗僧皎然。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前后,陆羽辗转来到湖州吴兴,住在妙喜寺,与寺内皎然结识,并成为莫逆之交。

皎然与陆羽的交情可从皎然留下的寻访陆羽的茶诗中看出,《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偏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风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忘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着处即经年!”陆羽隐逸生活悠然自适,行踪飘忽,使得皎然造访时常向隅,诗中传达出皎然因访陆羽不遇的惆怅心情,以情融景,更增添心中那股怅惘之情。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闲阶雨夜滴, 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

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

”偏入别情中。

断续清猿应,淋漓侯馆空。

气在送陆羽回龙山的诗中,语虽含蓄,却情深义重。

《访陆处士羽》:“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赏春茗”、“弄春泉”、“悠悠一钓船”寥寥数语,将陆羽隐逸时的生活情调鲜明勾勒出来。

从皎然与陆羽交往期间所写下的许多诗句中,可以了解到这两位“缁素忘年之交”的深厚情谊。

陆羽烹茶图明赵原白居易与茶白居易(公元772 ~ 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今属山西),后来迁居陕西境内(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道:“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这在他所作的其他诗作中也可得到印证。

诗中还多处提到茶与酒、琴的关系。

如“琴里知闻唯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

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等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千古名诗,在对琵琶女的身世深表同情.深刻鞭笞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的同时,也为茶史留下了一条重要的资料:“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诗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翻译赏析

古诗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翻译赏析

古诗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翻译赏析《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前言】《琴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被罢官后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文表面上看是作者归隐后的洒脱之情,其实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朝廷为国家作出贡献,可是他的愿望却一直没有能是实现。

【注释】⑴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

⑵陶陶:和乐貌,《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赏析】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

“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

次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

三联起句写琴,《渌水》古琴曲,为诗人之所爱。

诗人精通音律,曾有《听弹古渌水》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漫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阳下,竟日有余清。

”可知诗人提此曲是为了表明平和心境;次句写茶,“故旧”老朋友、旧相识。

“蒙山”指蒙山茶,产于雅州名山县(今属四川),蒙顶山区,相传西汉年间,吴理真禅师亲手在蒙顶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饮之可成地仙。

诗人举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但诗人毕竟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他的辞官亦并非完全出自本心,看到唐王朝日益加剧的矛盾,各种弊端的呈现,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无法掩饰,故此在尾联他仍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

“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

乐天的《江南谪居十韵》“壮志徒许国,薄命不如人。

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鳞。

葵枝犹向日,蓬断即辞春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白居易的茶味人生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

导语:书案上,一本线装版的《白居易诗集》。

茶台前,一杯陈年普洱茶。

在茶杯的热气缭绕中,我对面似乎坐着的是白居易。

他刚从午睡中醒来,约我一
书案上,一本线装版的《白居易诗集》。

茶台前,一杯陈年普洱茶。

在茶杯的热气缭绕中,我对面似乎坐着的是白居易。

他刚从午睡中醒来,约我一起品茶,这茶喝出了盛唐的味道。

暖床斜卧日曛腰,
一觉闲眠百病销。

尽日一餐茶两碗,
更无所要到明朝。

——白居易诗《闲眠》
我记得幼儿时学背唐诗,第一首既不是“春眠不觉晓”,也不是“红豆生南国”,更不是“锄禾日当午”。

而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和四合院里的一位老先生学的。

虽然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上口、好读、因此也就知道了白居易。

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的苏东坡都是爱茶懂茶之人,两个人有许多相同之处。

都曾在朝中为官,都曾被贬谪至杭州,都在西湖上修堤。

而且二人都将诗、禅、酒、茶作为自己的至好。

并都以乐观心态面对官场经历中的人生动荡。

白居易留下的茶诗约有五十多首。

苏东坡也留下七十多篇咏茶诗赋。

两位的诗词集都是我案上的常摆常读之书。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署号香山居士。

其祖籍也算是我的同乡,山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