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易的“交易者” 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

合集下载

专题15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2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15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2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

1 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汇编第2期 专题15:文言文阅读(课外) 1.(15届广西南宁龙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统考) 课外古文 中规中矩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①。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②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③;东西跳梁,不辟④高下;中于机辟⑤,死于罔罟⑥。今夫斄牛⑦,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樗chū,一种树。②狌shēng,黄鼠狼。③敖者,游玩的小动物。④辟,躲开避免。⑤机辟,机关。⑥罔罟wǎng gǔ,指渔猎的网具。⑦斄lí牛,一种大型动物。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树: (2)安.所困苦哉 安: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译文: 。 19.选文说的是不被木匠看好的大树也是有给人乘凉的用处的,请你就此谈谈如何成为有用之人。 。 2.(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元月调考)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蜀贾卖药 刘基 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贵贱,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月一易.,岁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趋少缓,再期,亦富。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 郁离子见而叹日:“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三县之尹三:其一廉,而不获于上官,其去也,以僦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_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之.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 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请益则益.之,不较 益:增加 B.于是争趋.之 趋:前往 C.其门之限,月一易. 易:交易 2

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卷面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00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仔细判断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历史上人们对武则天褒贬不一。

我们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她)A.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D.开创了殿试制度2.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反映出()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3.大臣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4.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唐代众多诗人中,诗作飘逸洒脱,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吴道子5.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路线人物内容结果唐→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唐→日本鉴真鉴真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6.如图所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A.文景之治B.八王之乱C.开皇之治D.安史之乱7.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更迭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方框①内应填入()A.汉朝B.明朝C.五代十国D.清朝8.“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宋朝这样选任官员的最终目的是()A.加强控制地方B.强化中央集权C.发展文教事业D.推行重文轻武9.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A.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基础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C.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力10.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保甲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11.宋神宗时期,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广西南宁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广西南宁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1~3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伴随着人们采纳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进行媒介信息传播,人类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更,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供应了丰富多样的传播平台。

习近平同志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干脆关系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平安和政权平安。

为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主流媒体必需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的步伐,实现宣扬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是重视网络主流话语创新。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取得并非一劳永逸,必需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性、时效性和创建性,从而不断提升其公信力和接受度。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网络主流话语的说明力和影响力,更好地赢得和巩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是完善网络空间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全媒体时代,网络法律法规的内容要依据网络环境的变更和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刚好做出更新、调整和完善,用法律明确规范各种思想传播的界限,确保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平安。

各级执法部门应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对通过互联网散布威逼国家平安、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危害社会安定等内容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三是提升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

我们应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熟识世界互联网发展状况,在坚决捍卫我国网络空间主权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国际上的认同度。

我们既要擅长运用网络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又要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议题设置实力,扩大我国在全球网络治理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四是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

我们应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主动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科学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信息传播手段,打通“报、网、端、微、屏”等各种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化,从而牢牢驾驭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感悟家国情怀。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丰富的营养剂。

那些曾经为了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我们至今永远不会忘记:有把长征路上的“拦路虎”看作“细浪”“泥丸”的红军战士;有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弹一星”事业,鞠躬尽cuì()的于敏;有钻研古代典籍锲.()而不舍,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的闻一多;有抗美援朝战场上奋不顾身、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回顾历史,我们心潮澎湃,红色基因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

让我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A (不懈奋斗、不屑一顾)吧!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1)宾小阳同学撰写了一段文字在班上进行朗诵,语文老师听后,告诉宾小阳同学,拼音“cuì”相应的汉字是_______,“锲”的读音是_______,选填入A中最恰当的成语是(不懈奋斗、不屑一顾)_________,文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可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段内容补全对话。

2.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1)二十四节气歌中说“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清”指的就是清明节,那么“谷”指的是_______(节气名称)?(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描绘清明的句子,请你写出一句含“清明”的句子,并写明作者。

3. 学校团委决定组织学生会到中山公园烈士陵园开展以“缅怀英烈,传承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为此,宾小阳同学以学校团委的名义草拟了如下通知,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通知全体学生会成员:为更好地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经研究决定,学校团委将于4月5日下午3:00开展“缅怀英烈,传承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30在校门口集合。

请大家准时参加。

此致敬礼2022年4月4日光明中学团委(1)通知属于常见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出题范围:高考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

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

中和之美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主体德性精神的强调,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视,都有独到之处。

特别是对高尚人格的极力推崇,对艺术生命的高度重视,对艺道合一的不渝追求,都表明了中和之美是一种重德尚情、崇艺重生、强调和谐的普遍的和谐观,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性质和素朴的辩证精神。

作为一种思想原则、方法论原则和普遍和谐的人文精神,对于想摆脱生存困境、艺术困境和精神危机的今人来说,它仍可能在某些方面提供极为宝贵的启示。

尤其在21世纪,人类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谐原则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价值导向。

从当今世界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来看,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塑造,重视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仍然是现实人生价值取向的目标。

从当今世界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来看,传统的审美和谐观也可以启示我们,在现实的入世精神与欢快、和谐、悦乐的心理状态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在审美世界和功利世界之间保持协调统一。

从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来看,人与万物是同类、同体,是平等的,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关系。

从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来看,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也有助于西方当代文化矫正自己逻格斯中心主义【注】的弊端,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人走出单纯的西学东渐的心理惯性,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给以现代的解读,从而使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们的民族智慧。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中和之美作为古典主义的思想体系,作为美学观毕竟有偏狭的一面。

它过于单调、平淡,过多地将人的情感束缚于理性之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感节制,使得古典艺术缺乏大悲大喜的情感宣泄和最尖锐的对抗冲突。

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

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

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序言《娥并与桑洛》是一部优美生动的叙事诗,是一个反封建的爱情悲剧。

它广泛流传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等傣族聚居区,在傣族人民中有极深广的影响,特别在德宏傣族中更是家喻户晓。

傣族人民永远热爱和铭记着娥并与桑洛这两个青年的形象,世世代代地传诵着它。

对于《娥并与桑洛》的发掘,早从一九五三年起就进行了一些工作,但系统深入地发掘和认真地整理,却是在一九五八年底,由云南大学中文系师生,组成了一支专业的民间文学调查队伍,对傣族文学进行了半年的调查、研究工作,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整理出来的。

当然,这个整理本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还不能说是最后的完整的本子。

比如流传在西双版纳和耿马等傣族聚居区的资料,还没有来得及系统搜集。

虽然如此,由于流传于德宏傣族地区的《娥并与桑洛》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是优美生动的,这次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也是认真的、严肃的,因而它是有价值的。

《娥并与桑洛》的出现,在傣族文学中不是偶然的。

它是千百年来傣族人民艺术创造才能的体现,是经过傣族人民千锤百炼的集体创作。

它不仅在傣族文学发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在傣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深广的影响。

在过去,傣族人民,尤其是青年男女,不仅把《娥并与桑洛》作为一部优秀的艺术品来珍爱,而且成为他们的愿望与感情的寄托。

由于《娥并与桑洛》成功地运用了傣族民间诗歌朴素的形式,表现了反封建的重大悲剧主题;由于它大胆而尖锐地揭露了以桑洛母亲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与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娥并、桑洛这一对为争取自由爱情而反抗和牺牲的叛逆者,代表了人民反封建的愿望与意志,因而能够唤起傣族人民的共鸣,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同时,却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仇视。

过去的封建统治者、宗教徒们对它进行了无耻的扼杀与篡改。

他们禁止人民讲这个故事,禁止手抄本的流行,说它是一部“少书”①,“读了要倒霉三年”,宗教徒说桑洛是佛变的,是混西迦②送下凡的“阿暖”③等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题(2022·广西梧州·统考一模)某班开展以“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开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某些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不够具体,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也不统一,“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导致终端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垃圾终端处理多为就近填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严重污染土地及水源。

【材料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材料三】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有的国家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定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有的国家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还有一个国家的每个家庭中都分设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等。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目前我国某些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带来的弊端。

2.结合以上相关材料,请你提出4条环保建议。

3.(2022·广西河池·统考一模)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21年国庆档,电影票房排名:电影档期票房票房占比排片占比《长津湖》32.04亿元73% 47.7%《我和我的父辈》9.65亿21.9% 29.2%《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4185.2万0.9% 3.5%材料二:2021年的国庆档,除了中美合作的《拯救甜甜圈:时空大营救》外,其余7部新片均为国产电影。

在众多影片中,《我和我的父辈》从小人物视角切入,反映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延续。

《长津湖》全景还原历史级战役,无论是题材类型、主创阵容,还是制作规格,都足以“领跑”国庆档期。

材料三:评论员张雪峰向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正处于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都逐渐走向世界领先的位置,年轻人对于国家越来越有自信心,对于民族越来越有认同感。

”(1)从以上三则材料中说说你的发现。

(2)随着爱国电影的热播,以“长津湖”为代表的一系列影视剧中塑造的“中国英雄”“中国硬汉”形象,点燃了国人爱国情怀,激发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

广西南宁市“4+N”高中联合体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南宁市“4+N”高中联合体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4+N”联合体期末联考试卷高二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白鹿原》是一部亦因亦革、继往开来的现实主义巨著。

它以多方面的胜利,证明白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具有自我更新的活力,而且还拥有无限广袤的前景。

②就创作看法和创作方法来看,陈忠实像路遥一样,没有被甚嚣尘上的文学“新风潮”迷惑和裹挟,也从来没有丢失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信念。

创作这样一部小说,既须要成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阅历,也须要不为时风所移的冷静和醒悟。

③陈忠实的胜利,首先取决于他能“转益多师”,虔诚而虚心地学习多种模式和风格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阅历。

他始终珍惜并学习柳青的文学阅历,先后买过很多本《创业史》,多数次研读这部艺术性很高的杰作。

对柳青来讲,视察先于想象,身历目见是小说家必需跨过去的铁门槛;他更信任自己的眼睛,更留意对生活和人物的深化而细致的视察,而不是关起门来靠着才气随意挥洒,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随意杜撰。

视察须要付出切实的努力,来不得半点马马虎虎的偷懒,所以,柳青才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

陈忠实像柳青一样,依据最醇厚的方式来写小说。

假如说,路遥从柳青那里学来了抒情化的叙述方式,那么,陈忠实则驾驭了柳青细致、精确、传神的描写技巧。

像柳青一样,陈忠实笔下的人物,也是运用錾子在生活的石头上一下一下凿出来的,几乎个个都给人一种雕塑般的坚实感。

陈忠实还从巴尔扎克和哈代的长篇小说中、从契诃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从《静静的顿河》《生气的葡萄》《碧血黄沙》《百年孤独》和《假如明天来临》等多种样态的外国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理解了人与历史的关系,吸纳了簇新的叙事技巧,领悟到了解决可读性的方法,从而使《白鹿原》成为一部既传统又现代、既庄重又亲切、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的宏大作品。

④小说是人类生活别样形态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黄兰【摘要】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市场上的“牛中”,是当地牲畜交易的中介人。

尽管“牛中”本身并不直接交易牲畜,但他们在当地牲畜交易市场的运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基于对亥日牲畜市场的调查,文章对于牛中在市场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

认为牛中是维系南圩亥日牲畜市场交换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活动促进了牲畜交易市场与当地社会的整合,而牛中现象的出现也折射出南圩农民在市场交换问题上的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

【关键词】牛中;交易中介人;农民的成本意识【作者】黄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07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生,南宁,530006Bargainers Who Do not Trade:A Case Study on Niuzhong in HaiRi Market, GuangxiAbstract: Niuzhong, the intermediary in Nanxu town’s Hairi marke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don’t directly buy or sell their own livestock, but they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local society.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in Nanxu town’s Hairi livestock marke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iuzhong’s function in rural society. The author think that the Niuzhong is the sustainable force to maintain the livestock market’s exchange in Nanxu town, they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local marke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bloom of Niuzhong reflects the farmer’s risk awareness and their cost consciousness in market exchange.Key words:Niuzhong, agency of rural market exchange; the farmer’s risk awareness20世纪50年代,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基于四川成都平原市场体系的研究,认为中国农民实际的社会区域边界,并不是由他所住村庄的狭窄范围决定的,而是由他们所在*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那”文化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08BMZ006);200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隆安南圩“亥日”的牙人研究》(2009106080304M373)。

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来决定的。

①施氏提出了模型化的市场体系理论,并把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即基层市场(standard market)、中间市场(intermediate market)和中心市场(central market)。

基层市场是满足了农民家庭所有正常的贸易需求,家庭自产不自用的物品通常在那里出售,家庭需用不自产的物品通常在那里购买的一种农场市场。

②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农场市场上,人们所交换的通常是一些农副产品、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等低价值的物品。

而更为高级贵重的生产、生活用品,则需要到更高一级的市场交易场所购买。

在这里,施坚雅似乎没有注意到,对中国农民而言,还有一些较为贵重的物品,在高一级的市场上往往是买不到的,比如说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牲畜等。

畜力是农民农业生产的必需之物,牛、马等牲畜也就因此成为农民田间劳作的重要“劳动力”。

而在市场化程度并不高的中国乡土社会中,这些牲畜的大部分都只能依靠本地生产(饲养),而不大可能从高级市场上获取。

由于牲畜“品质”的优劣,往往难以为一般农民所能轻易辨明,加之在市场上交易的双方又多为素昧平生的陌生之人,彼此之间的了解甚少,从而使得交易双方一时都无法预见到交易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

如果我们假定,对于参与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希望如愿以偿地得到其心仪的物品和交换价格,同时尽可能降低交易中的风险,以赢得(或者与对方共同赢得)交易的成功的话,那么,对于那些安土重迁、没有接受过现代营销知识与技能训练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农民来说,他们又将采取怎样的方式、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他们的交易愿望,并有效地规避交易中所潜藏着的风险?本文试图通过对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牲畜市场上的交易中介人——“牛中”的田野考察,来具体探讨此一问题。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交易中介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农村市场上的交易中介人,通常被称为“驵侩”、“质人”、“牙郎”、“牙人”、“牙商”、“牙子”、“牙保”、“牙侩”等。

对于交易中介人较早的称谓是“驵”、“质人”等。

《周礼·地官司徒》中曰:“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

凡卖使之事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

”有学者据此认为“质人”是古代商贸活动中介人的雏形,因而是交易中介人最早的称谓。

如果说《周礼》之于“质人”的交易中介人身份的描述尚有存疑的话,那么,《淮南子》则记述了“驵者”较为明确的职业身份:“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而为文侯师。

”③《说文解字》中提到,“驵”的本意是“壮马”,而“侩”则为“合市也”,即拉拢买卖,从中获利的人。

先秦时期,牛马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因此牛马一类牲畜的交易对于当时的农民而言,无疑是较为大宗的买卖。

而在交易中,如何从牛马的面相来评判其优劣,从而确定与之相应的交易价格,则成为一项一般人所不容易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

于是,“驵侩”应运而生。

“驵”,是一种与商业相关的职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云:“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

索引:驵者,度牛马市;云驵侩者,合市也。

”“节驵会”就是一种行当。

秦汉之际,人们用“侩”来称呼从事说和牛马交易的中介人,“侩”的职能在于评定出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价格,促成买卖交易。

秦汉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介人频繁活跃于商业领域。

到了唐代,交易中介人被称为“牙人”,其称谓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牙郎”、“牙人”、“牙商”、“市牙”、“牙侩”等名称。

“安禄山、史窣干皆为互市牙郎,”④“牙郎,驵侩也,南北物价定于其口,而后相与贸易。

”⑤此后,“牙人”、“牙子”、“牙保”、“牙侩”等来称呼交易中介人的名称出现于更多的官私文献之中。

以“牙”字冠称经纪人,尤其是以“牙人”作为交易中介人特定称谓的习俗,由此开始沿用下来。

两宋时期,商品贸易日渐繁荣,牙人数量不断增多,并出现了许多专业性的牙人名称,如牛马等牲畜交易的中介人称“马牙”;奴隶买卖的中介人称“牙嫂”;粮食买卖的中介人称“米牙”等等。

五代宋时,牙人有了自己正式的行业组织——牙行。

元至明初,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商贸不景气,牙人这一行业一度衰落。

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人队伍得以壮大,牙人又开始活跃,出现了官牙和私牙之分。

到了清朝,社会分工愈来愈精细化,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此时牙人的职能也有了变化。

他们不仅只是买卖的中介人,还开始大量代理官府管理市场,评定物价。

此时牙人的发展,逐渐向近代经纪人的职业角色靠拢。

二、南圩的亥日与牲畜交易隆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居右江下游。

东及东北毗邻广西武鸣县,西连天等、大新两县,北与平果县交界,南部与广西首府南宁市接壤,行政隶属南宁市。

⑥全县现设6镇4乡,总面积2264.7平方公里。

2008年,全县总人口38.9万,其中壮族人口占95.8%,此外还有汉、瑶、京、苗、毛南、侗等14个民族的人口。

南圩镇坐落在隆安县城西南方向4.5公里处,其东面、北面分别为隆安县的城厢镇、雁江镇和都结乡,南面为乔建镇,西邻布泉乡。

南昆铁路、南百二级公路、右江水道及原324线国道穿境而过。

南圩镇辖区横向长27.9公里,纵向宽24.9公里,现有2个社区,18个行政村,183个自然屯。

2008年,全镇共有17089户,64891人。

南圩镇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小部分平地,耕地面积55485亩,其中水田29115亩,旱地26370亩。

2008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9133万元,粮食总产量18657吨,财政收入5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50元。

⑦南圩镇的圩期为三日一小圩,十二日一大圩。

当地人将十二日一圩的大圩称为“亥日”,据认为是隆安县境内最大的圩场集镇日。

每逢“亥日”,前来赶集的当地农民络绎不绝,人数最多时据说可达两三万人。

对于南圩“亥日”的由来,地方史料未见有详细记载。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亥日”市场最初位于南圩镇的兴南屯,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才迁至现址新南街。

“亥日”的圩期据说是根据时辰节令的天干地支等来决定的。

当地一些年长的农民说,南圩的“亥日”是由天等“亥日”派生而来的。

南圩亥日的由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当时一些牲畜商贩在天等亥日做完交易后回家,途径南圩。

由于路途遥远,比较劳累,就把牲口赶到南圩集市旁的树荫下休息。

恰巧这天是南圩圩日,许多赶圩的人以为这些牲畜商贩是来这里贩卖猪牛的,便与他们进行交易。

牲畜商贩们发现在这里交易有利可图,之后每次从天等回来途径南圩的时候都会在这里停留,并与当地人进行交易。

无心插柳柳成荫,南圩成为了一个新的牲畜交易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圩的牲畜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当地人也将与商贩交易的那天称为“亥日”。

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也来此赶“亥”。

每逢亥日,除本县各乡镇的农民来赶圩外,邻近县,如平果、田东、田阳、那坡、靖西、德保、云南、大新、武鸣等县均有客商前来,甚至于广东、云南、贵州等地也常有人往来做生意,商贸极为活跃。

实际上,南圩的“亥日”,按照传统的天干地支来推算,并不是亥日,而是辛日,只是由于当地人的习惯称呼,“亥日”的称呼也一直延续下来。

南圩亥日牲畜市场从形成至今,经历了3次搬迁。

1935年,从兴南屯搬至现今南圩供销社门前的大榕树下;1991年搬到了现在的南圩街市场;1993年11月,新的南圩牲畜市场建成,其位于南圩镇政府对面,占地面积33.5亩,约22300平方米。

新的市场内建有五栋钢筋混泥土结构圩亭,建筑面积1382平方米,其中一栋是专门用来经营饮食业的,另外四栋则是猪的交易地。

只是由于年久失修,圩亭破败,已无人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