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洪涝灾害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哎呀,说起洪涝灾害,真是让人头疼啊!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水灾猛于虎”啊!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出门也不怕遇到“水深火热”的情况了。

我们来看看洪涝灾害是怎么来的吧。

其实,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形地貌复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雨水下得太多,排不出去,就会变成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治洪涝灾害呢?这里我给大家支几招:1.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要想防止洪涝灾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排水问题。

我们可以修建水库、堤坝等设施,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压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

2. 加强植被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比如种植防风固沙的树木、草皮等,这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3. 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防范胜于救灾。

我们应该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在暴雨来临前及时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涉水行走等。

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防灾意识,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做到迅速、有序地自救互救。

4.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也是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建筑等,避免因为过于密集的建筑群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放。

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防范洪涝灾害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洪涝灾害的困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

毕竟,我国在防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比如说,近年来我国成功抵御了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些都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所以呢,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自己的防范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超出河道容量,进而造成严重的灾害。

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洪涝灾害的成因1.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大气水汽含量增加,降雨量增加,降雨强度增大,进而导致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洪涝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洪涝灾害。

而山区则容易发生山洪灾害,因为山区地势陡峭,雨水容易形成急流,引发洪水。

3. 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失修和不完善也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河道堤坝破损、排水设施不畅等问题,都会导致洪水无法顺利排泄,从而形成洪涝灾害。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过度开发土地、乱砍滥伐、建设不合理等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二、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通过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降雨情况,提前预警,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同时,加强气象科技研究,提高预测准确性,也是降低洪涝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2. 改善水利设施: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加强河道疏浚和堤坝修复工作,提高排水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也是防治洪涝灾害的重要措施。

3. 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恢复湿地、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缓雨水径流速度,降低洪水的危害。

4. 合理规划和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建设,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保留足够的绿地和水源涵养区,可以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5.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通过加强公众防灾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哪些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水过多或者河流水位上涨导致的水灾。

这种灾害经常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影响。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

1.水库和堤坝建设:水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调节河流水位,减少洪水的过程和幅度。

堤坝可以加固河岸,防止河流决口,控制洪水的扩散范围。

因此,水库和堤坝的建设是预防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

2.河道疏浚和加固: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和加固工作,可以提高河道的流量和排水能力,减少洪水造成的影响。

疏浚工作包括清理河床淤泥和浮渣,保持河道畅通。

河道加固可以通过加固河岸和铲除河床上的障碍物来减少洪水的冲刷和决口。

3.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应对洪涝灾害至关重要。

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气象、水文和地质等数据,及时预警洪水的发生和潜在的灾害风险。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建立避难所和应急物资储备:洪涝灾害发生后,人们往往需要撤离受灾区域,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因此,建立足够数量和容量的避难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应急物资如饮水、食物、药品、毯子等也需要充足的储备,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提供给受灾人群。

6.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洪涝灾害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通过开展洪涝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人们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应对灾害、避免危险行为以及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

7.国际合作:洪涝灾害通常跨越国家界限,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国际合作也非常重要。

国家可以加强合作,共享经验、技术和资源,共同应对洪涝灾害。

总之,应对洪涝灾害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在灾前预防和监测、灾中应急救援、灾后恢复和重建等方面做好准备和应对。

这些措施涵盖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和国际合作的各个方面。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应对洪涝灾害,减少灾害的损失和影响。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健康问题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水源污染, 食物供应链中断,引发一系列 健康问题,如腹泻、疟疾等。
社会秩序混乱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 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
作。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植被 破坏,土壤侵蚀,影响
生态平衡。
水体污染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污水 和垃圾流入河流湖泊,
造成水体污染。
动物栖息地丧失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目录
• 洪涝灾害的成因 • 洪涝灾害的影响 •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 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 洪涝灾害的案例分析
01
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因素
01
02
03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增多,如强降雨、 飓风等,增加了洪涝灾害 的风险。
地形地貌
河流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 容易造成洪水积聚。
水文条件
河流流域的水文条件,如 暴雨、融雪等,会影响洪 水的形成和流量。
人为因素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地面增多,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导致雨水 无法有效排入河流,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堤防等建设不合理,会影响河流的泄 洪能力,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土地利用变化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动物 栖息地丧失,影响野生
动物生存。
气候变化影响
洪涝灾害可能加剧气候 变化的影响,如全球变
暖、海平面上升等。
03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等多部门 联合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和快速传递。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 雷达监测等,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2024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4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4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引言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水过多或水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地表水或地下水超过一定容限,使河道、湖泊、水库的水位超过库容,甚至漫溢、泛滥至洪水相对较大范围,造成城市、农田、生态环境等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

2024年,某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探讨2024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建议。

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是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气候不稳定性增加,导致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2024年洪涝灾害期间,该地区遭遇了持续强降雨,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密切相关。

2. 土地利用和规划失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规划也是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土地过度开发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了地表透水性的下降,使得降雨无法迅速渗透进地下,从而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3. 水文因素水文因素也对洪涝灾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地区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导致水资源在洪涝灾害面前难以调节和控制。

2024年洪涝灾害中,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洪设施和水利工程,导致洪水无法得到及时排除,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

4. 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洪涝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湿地退化、森林破坏等行为导致了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保持能力减弱,进而增加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5. 预警和救援系统不完善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之一是预警和救援系统的不完善。

2024年洪涝灾害期间,该地区存在预警机制不健全、灾害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了灾害发生后救援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灾情的严重性。

6. 人为因素在洪涝灾害的形成中,人为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乱倒垃圾、随意排放废水等行为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使得地表积水增加,从而加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2024年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规划失误、水文因素、生态环境破坏、预警和救援系统不完善以及人为因素。

分析2022年5月—6月广西发生洪涝的原因以及洪涝的防范措施

分析2022年5月—6月广西发生洪涝的原因以及洪涝的防范措施

分析2022年5月—6月广西发生洪涝的原因以及洪涝
的防范措施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1、水利工程措施
以工程续建配套为主,按设计标准扩建新建涝区内的排水沟道系统,修复和新建桥、涵、闸、站等建筑物,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及时排除内涝,同时整治容泄条件,保证涝区内外排水顺畅。

2、水土保持措施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调峰的作用,削减洪峰。

在河流中下游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在城市低洼处完善排涝设施。

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警机制。

人类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乱砍乱伐,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洪水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长时间的暴雨、融化特别的冰雪以及风暴潮等一些自然因素导致河流、湖泊中的水量迅速增加,从而导致水位迅速地上涨形成洪水。

2、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扩大耕地,乱砍滥伐、围湖造田。

3、人类对森林的大量砍伐,导致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能力变差,所以对洪峰的消减作用减小。

引起洪水是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

但是人为的因素的洪水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退耕还林,减少对森林的砍伐,从根源上避免因为人为原因引起的洪水。

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

又称大水。

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

从那时起,四千多年中有过很多次水灾记载,欧洲最早的洪水记载也远在公元前1450年。

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

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灾害,以及洪水灾害的大小,又离不开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的森林破坏是其重要原因。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洪峰有不可替代的削减作用。

有洪水不一定有洪灾,而破坏了森林,小洪水也可以造成大洪灾。

洪水前有哪些异常征兆水灾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所造成的损失占各类灾害总损失之首。

但对于水灾的预报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尤其是长期和超长期的洪水预报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洪水发生前的征兆或迹象即洪水前兆难以认识和掌握。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或溪流湖泊水位上涨造成的大规模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可以从预防、减轻、抢险和恢复四个方面进行。

预防措施:1.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包括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建设水土保持林等,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2.河道治理:对河道进行疏浚、治理和加固,增加河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水堆积和泛滥的可能性。

3.水库建设: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水功能,通过调节水库水位和流量,合理控制河流上的水位,减轻洪峰流量,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4.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加强城市内的排水管网和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可能性。

5.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完善洪水预警系统,通过科学的气象预报和水文监测,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减轻措施:1.水库调度:合理利用水库的调度功能,通过调整水库的蓄水和放水时间和水位,减少洪峰流量和洪水冲击。

2.泄洪工程:在水库上游或河道上游设置泄洪闸门或泄洪渠,通过泄洪来减轻洪水冲击,降低洪水水位。

3.人工降雨:通过人工播撒云雾、引爆雷电等手段,冲散积聚的降雨云团,减小降雨量和降水区域,减轻洪涝灾害的程度。

4.降雨透入地下:加强排除地下水的工作,利用地下水库储存雨水,通过排水系统将降雨透入地下,减轻地表径流。

抢险措施:1.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洪涝灾害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资源调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灾后救助等方面,提高救援的效率。

2.增强应急能力:提高抗洪抢险队伍的应急能力和救援装备的质量,增强应急抢险能力,以便及时响应洪涝灾害。

恢复措施:1.重建基础设施:对因洪涝灾害而受损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正常运行。

2.生活物资供应:在灾后及时提供生活物资,如食品、水源、医疗设施等,保障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心理疏导与重建:针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重建工作,帮助他们恢复心情和生活的积极性。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洪涝灾害年年有,他出现的原因和要做哪些措施可以防治呢?以下是职场为大家整理的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资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送你的阅读。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一旦洪水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消费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宏大的,它可以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吞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洪水除了造成物质、人员等方面的直接损失外,还会造成水、电力、交通、能等供给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顿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间接损失。

洪水的形成有几种不同的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河流和湖泊的蓄水才能下降、堤坝溃决也会导致洪水。

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

究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短时间的暴雨或者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导致的。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或者加剧了洪灾的发生,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水才能下降等。

我国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年降水量从1600毫米递减到缺乏200毫米,多寡悬殊。

东部地区不仅降水多,而且全年降水量的60%-80%又集中在6-9月份的4个月里,其中最大的降雨,又往往占全年降水的30%-50%。

据调查,最大洪峰流量与多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到达5-10倍,南方达2-5倍。

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往往暴雨洪水集中,它是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长江、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及淮河等洪水灾害此起彼伏,损失严重并呈逐步加重趋势。

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引起严重的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面对洪涝灾害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灾前预防1、加强监测预警气象、水利等部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文情况,及时发布洪涝灾害预警信息。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和群众,让大家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2、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组织好抢险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抢险物资和设备。

同时,要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大对江河湖泊堤防、水库、水闸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确保其在洪涝灾害来临时能够正常运行,发挥防洪排涝的作用。

4、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洪涝灾害的防范知识和应急技能,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导群众如何识别洪水预警信号、如何选择安全的避难场所等。

二、灾中应对1、及时转移安置群众当洪涝灾害发生时,要迅速组织危险区域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转移过程中,要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

设立临时安置点,为转移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食物、饮用水、帐篷、被褥等。

2、抢险救援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进行营救,对受损的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等进行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交通管制对受灾区域的道路交通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和人员能够顺利通行。

及时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修复受损的道路设施,保障交通的畅通。

4、电力和通信保障电力和通信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的电力和通信设施,确保受灾区域的电力供应和通信畅通,为抢险救援和群众的生活提供保障。

5、卫生防疫卫生防疫部门要及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对受灾区域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疫病的传播。

为群众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过多、降雨过猛、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涨水过深,或者雨水无法及时排放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引发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不仅导致降雨量的增加,也会引发降雨的不均衡分布。

在气候季风和低纬度地区,夏季降雨集中,而在寒冷地区则会因为降雪或冰雹而引发洪涝灾害。

2.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也对洪涝灾害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山地地区因地势陡峭,下雨后降水很快流下山坡,造成山洪。

河道狭窄的地区,降雨过多时,河水无法顺利排入海洋,而形成洪水。

地下水埋藏在黏土和砾石中,阻碍了排水的过程,也是洪灾发生的原因之一3.土地利用。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也是引发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水泥路面、建筑物等人工硬化区域增加了雨水的径流量,导致降雨无法渗透到土壤中,进而形成洪水。

此外,大规模的人工围垦、森林砍伐、湿地开发等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削弱了地表的水源调蓄能力,增加了洪涝灾害的概率。

4.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洪涝灾害。

在规划和建设水利工程时,如堤坝、水库、排水系统等,往往忽视了河流的自然特性和水流的冲击力,从而形成了漏洪、渗漏等隐患。

一旦降雨过多,这些工程设施往往无法承受洪水冲击的力量,导致洪水泛滥。

5.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地表水循环,导致地表缺水,产生洪涝灾害。

此外,过度开垦湿地和破坏自然河道等也削弱了水体的调蓄能力,增加了洪灾发生的概率。

总之,洪涝灾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地理、土地利用、水利工程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形成洪涝灾害。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气象预报、改善水利工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来减少产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近年来,洪涝灾害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洪涝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地形地貌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因此,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应对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对洪涝灾害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

为了进行深入有效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洪涝灾害的可能发生性洪涝灾害的可能发生性与当地气候、地形和水文情况相关。

例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气候异常,进而导致降雨量过大,引发洪涝灾害。

地形和水文情况也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

比如,水系发育、山口窄岀、积水点多等区域常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

2. 洪涝灾害的严重性洪涝灾害的严重性主要由其造成的影响来进行评估。

洪涝灾害可能对当地民生、工业生产、财产和环境等方面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了解洪涝灾害可能对这些方面造成的影响程度。

3. 风险可能的时间洪涝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也是分析风险的关键因素。

如果发生在农闲季节,对农业影响可能并不大;如果发生在收割季节,对农业的影响可能就巨大了。

4. 风险可能的程度风险可能的程度即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从个人层面来看,洪涝灾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从社会层面看,它可能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二、洪涝灾害风险应对策略除了对洪涝灾害进行评估,制定和执行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也是必要的。

对于不同风险程度的洪涝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1. 工程预防措施工程预防措施包括改善水文环境、修建防洪堤坝和涵洞等。

这些预防措施将提高防洪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程度。

2. 紧急预警和应急响应措施紧急预警和应急响应措施是应对洪涝灾害的关键措施。

当发生洪涝灾害时,及时向民众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合适的紧急措施,可以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

3. 人员疏散措施在洪涝灾害到来之前疏散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这需要根据洪涝灾害可能的情况和恰当的时间进行决策。

洪涝灾害防御工作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洪涝灾害防御工作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息约稿:洪涝灾害防御工作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许多地区的洪灾频率也有所增加,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洪水灾害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洪水灾害,主要由大气降雨、大规模冰雪融化、溃坝等引起;二是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雨和暴雨无法及时排泄形成径流所致。

洪水灾害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极大的破坏例如,农田作物被淹,房屋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弄清防汛防涝的关键问题,提前设计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洪防涝,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洪防涝的关键问题分析(1)城市防洪安全问题。

靠近河流的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洪水威胁。

这些城市的防洪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也是我国城市防洪工作的重点。

这些城市的防洪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蔓延无序,河流两侧扩张严重,排洪空间被大量占用,对洪水灾害的承受能力减弱。

这些城市通常是以水为基础建造的。

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充分依托当地的地理优势,在河流附近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建设。

泄洪空间日益缩小,增加了洪水灾害的风险。

此外,洪水灾害一旦发生,经济损失就更加严重。

二是城市河道堤防工程建设不足,难以满足防洪标准要求,保证防洪安全城市海岸堤防工程是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的关键工程。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许多城市的堤防工程不符合相应标准,城市的防洪能力不足,遭遇洪水的风险很高。

(2)防涝的关键问题。

一是老城排水管网建设相对较早,建设标准相对较低。

虽然已多次重建但部分管段的管径仍相对较小。

一旦发生暴雨,道路上的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大面积积水。

区域内雨水和污水均通过明沟直接排入河道,未经处理将对附近流域造成严重污染。

在雨水管网建设初期,设计单位没有重点设计雨水格栅。

每年雨季来临时,城市地区大量积水,严重影响该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成为防涝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是老城排水管道建设相对较早,区域内雨污水基本采用汇流方式,此外该地区地势较低,排水设置不合理,局部地区积水频率很高;此外,早期设计的排水规范不能满足当前要求。

县城洪涝调研报告

县城洪涝调研报告

县城洪涝调研报告洪涝是指因大量降水、河流泛滥或水库泄洪等原因导致地面积水增多而造成的灾害。

洪涝对农田、居民区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洪涝灾害,我们进行了对本县城洪涝情况的调研。

一、洪涝的成因洪涝主要是由于异常降水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

降水量的增加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形的起伏,地下水位的高低等也都会影响洪涝的发生与演变。

二、洪涝的影响洪涝对农业产量的影响非常大,由于洪涝导致农田积水严重,会破坏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同时,洪涝还会造成居民区的淹水、房屋倒塌等现象,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此外,洪涝还会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道路积水和塌方会导致交通堵塞,给县城人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洪涝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防治措施:1. 河道整治:加强对河道的清淤和疏导工作,确保河道的通畅,防止河水溢出。

2. 水库建设:建设和完善水库系统,提高蓄水能力,合理调节入库和排涝的时间和量,减轻洪涝灾害的发生。

3. 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确保洪涝期间有足够的排涝能力。

4. 森林植被保护:加强对县城周边森林的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降低土壤侵蚀和土地流失的风险,减少洪涝发生的可能性。

5.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县级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警能力,提前发布洪涝预警信息,便于居民和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四、洪涝灾害预防的重要性洪涝灾害的发生会给县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对农业产量、居民生活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洪涝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提高县城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至关重要。

总结:通过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洪涝灾害对县城的影响和危害。

我们应当加强对洪涝灾害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提高预防灾害的能力,为县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政府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应对洪涝灾害,确保县城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措施近年来,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堤坝破坏等原因导致的大规模积水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洪水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针对洪水灾害的应对措施。

洪水灾害的成因可以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首先,自然因素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导致了降雨量的不断增加。

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和飓风,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降水,导致河流超出容量并产生洪水。

此外,地理条件也是影响洪水爆发的重要因素,如地势低洼、水域湿地较多等。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洪水灾害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水泥建设和硬化路面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工业和农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化学物质,进一步污染水体,影响水文循环系统的平衡,加剧了洪水的发生。

针对洪水灾害的应对措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首先,建设和改善水利设施是关键。

加强河道的整治和堤防的加固,可以有效地防止河流溃堤,并增加河流的容量。

此外,建设蓄洪区和水库等调蓄措施,可以在降雨过多时囤积水量,减轻河流的压力。

同时,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避免城市内积水。

其次,加强预警和紧急救援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采用现代化的气象观测技术,及时预测降雨量和风暴的路径,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御措施。

同时,建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培训专业的救援队伍,并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物资,以便在洪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展开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也是应对洪水灾害的重要环节。

通过广泛传播洪水防范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人们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政府和媒体可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如举办防灾演习、制作宣传海报等,提高公众对洪水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洪水灾害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隆安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

隆安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
洪水量级达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 最高水位 1 2 4 . 0 8 m,出
年流量数据进行分析 ,对于洪涝灾 害进行分析 。E x c e l回归
分析拟合 河流水 位一 流量 关系 的方法 可 以推 广到水文 数据 分
析的诸多方面 ,如水库的水位一 库容关系 曲线 ( H. F )拟合、
河流水位一 流速 关系 曲线 ( H— V)拟合、泄流 曲线 ( H— q )拟
与历年洪水调查成果点绘的洪水水面线比较趋势相似 , 各河段
的坡降也与历年调查 的水面线大致一样 ,如 图 4 ,5 所示。
都 有不同程度 的出现 。 从 洪涝灾 害统计 中,每年的 7  ̄ 9月份
往往 受东南热带气旋 ( 台风 )的边缘或直接 影响,使 右江流
域 普降暴雨或特大暴雨而造成 洪水。“ 2 0 0 1 . 7 ”大洪 水就是
3 . 洪 水成 因 分析
汛期 , 而 每次降雨都会造成 局部的洪 涝灾害。
四 、 结 论
本文通过 E XC EL数据分析 ,对右江隆安水文站 2 01 0
右江隆安河段来水以百色以上流域来水 为主 , 2 0 0 1 年7 月 ,百色站 出现 了历史最大流量 ,最大流量 为 8 , 2 3 0 m。 / s ,
雨强度大 ,而历 时又短 , 由暴 雨产生的超产渗流 ,使 雨水来
Hale Waihona Puke 不及渗入到土层深部即可成为地面径 流 , 导致河流径流汇集 , 水流湍急 ,河水 陡涨 ,极易形 成陡长陡落、峰高量小 、历时 短暂但 却防不胜防 , 危 害较大的洪涝 灾害。 ( 2 ) 季节性、多发性 、区域性 。由 于 我县独特 的地 形地
荣华站约 占 7 . 1 %,英竹站约 占 4 . 3 %,区间约 占 2 6 . 7 %。 以2 0 0 1年 7月测量洪痕点高程为纵坐标 , 河长为横坐标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暴雨、山洪、城市内涝等原因造成的河流或湖泊水位暴涨,水涝、山洪等水文灾害,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城市内涝、农田内涝等人为灾害。

洪涝灾害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因此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少洪涝灾害具有重大意义。

洪涝灾害的成因有多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和地质等因素。

气候因素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集中、暴雨频繁,从而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地形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陡坡地区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不透水的土壤和高地下水位会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泄,从而引发洪涝。

人为因素也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水难以迅速排泄,引发城市内涝。

其次,过度开垦农田和毁林开荒等破坏性行为导致土地质地松散,水十分容易渗入土壤,形成农田内涝。

此外,水库、堤坝等工程设施的安全问题以及水库的放水不合理等也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针对洪涝灾害,可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1.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气象监测网络,提前掌握气象信息,做好预警工作。

同时,加强对洪水、山洪等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2.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修建雨水管网和下水道,提高排水能力。

对于旧城区,应进行改造升级,更新排水设施。

3.加强水库和堤坝的检修和管理:定期对水库和堤坝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疏导水库的积水,合理控制放水。

4.加强土地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过度开垦农田和破坏性行为。

根据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合理安排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作物种植。

5.提高公众意识:开展洪涝灾害防范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加强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的准备,并与相应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总之,洪涝灾害具有多种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让人又爱又怕的话题——洪涝灾害。

说到洪水,你可能会想到电影里那种惊心动魄的场景,或者是新闻里那些令人揪心的报道。

洪水啊,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有时候温柔地抚摸我们的脚丫,有时候却突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让我们措手不及。

说起洪水的成因,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人说,是天上的云朵太多,地上的雨水太多;也有人说,是地球的脾气变了,老在变本加厉地玩水。

其实呢,这些说法都有点儿道理。

你看,气候变化、暴雨频发、城市排水系统不给力,这些都可能是导致洪水频发的原因。

所以啊,咱们得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洪水。

那么,面对洪水,我们该怎么办呢?别急,让我来给你支几招。

你得学会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家里备几个沙袋,万一哪天洪水来袭,就能派上用场。

家里的电器和重要文件要记得搬到高处,免得被水给泡了。

还有啊,要是你家附近有河流或者湖泊,那就得定期清理河道里的杂物,免得堵塞了水流,引发洪水。

当然了,除了这些日常的防范措施,咱们还得想想怎么更科学地治理洪水。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咱们可以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来帮忙。

比如说,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位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就能及时发出预警。

再比如说,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洪水的走向和可能的影响范围,这样咱们就能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当然啦,除了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咱们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比如说,出门记得带伞,雨天少出门,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防灾意识。

另外,咱们还可以参加一些防灾减灾的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

总的来说,洪涝灾害虽然让人头疼,但只要我们平时多留意、多准备,再加上一点点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记住哦,“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这句话说得没错!咱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万全的准备,这样才能在洪水来临时,稳稳当当地应对。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希望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之后,能够对洪涝灾害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防洪工作。

隆安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隆安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和减轻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隆安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隆安县行政区域内因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引起的各类应急响应行动。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设立防汛抗旱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防汛抗旱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四、监测预警1. 建立监测网络: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沟通,及时获取雨情、水情、旱情信息。

2. 发布预警信息: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信息传递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

五、应急响应1. 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灾害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实行分级响应。

2. 转移安置:对可能受灾害威胁的群众进行转移安置,确保生命安全。

3. 抢险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 应急物资保障:确保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六、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防汛抗旱物资,确保应急响应时能够及时调拨。

2. 资金保障:设立防汛抗旱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响应工作顺利进行。

3. 技术保障:加强防汛抗旱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七、信息发布1. 及时发布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及时发布防汛抗旱信息。

2. 规范信息发布: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及时、权威。

八、总结评估1. 灾后评估: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灾情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预案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九、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解释。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隆安县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确保在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面前,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洪涝灾害原因

洪涝灾害原因

洪涝灾害原因第一篇:洪涝灾害原因气候,特别是受极端降雨天气的影响如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因遭受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轮番袭击,人员、财产损失惨重。

据报道,2010年6月13日至28日,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10省市因暴雨所引发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93亿元、死亡215人,分别占今年以来全国洪涝灾害总损失和死亡总数的7成和5成多。

暴雨刷新了许多地区降雨量的历史记录,暴雨所到之处江河暴涨洪水泛滥成灾。

多座城市出现水围城、车泡水以及交通中断、工厂关门、商店停业、学校停课、生活停水、停电等灾情。

3.2 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开发建设也随之愀然兴起。

在历经几十年的城市区域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理应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和建设,可是大多数城市建设者思想意识上侧重于城市的开发建设而忽略了城市防洪规划和防洪工程建设。

因此,城市防洪从规划、建设到资金的投入均显不足。

据报载,目前全国有一半左右的城市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可见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其防洪排涝能力无法与快速发展、扩张的城市相适应。

所以,这样的城市在灾害面前自然要吃亏。

3.3 城市地面排水规划、建设滞后城市区域的快速扩张使城区内高楼大厦、房地产、工厂企业、商店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所占有的不透水面积和地面道路硬化面积骤然增加。

而相对的城区内透水面积却随之减少,地面下渗能力便大幅减小。

在同等降雨量的条件下,城区地面雨水汇集速度就加快。

城市泄水排涝设施又没有相应的规划建设,遇上大暴雨、强降雨排水不畅就必然导致街道成河道、地下车库成水库,要是遇上持续强降雨街道还可行舟。

3.4 与水争道,作茧自缚一些城市或企业在扩大发展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幌子,非法填、堵、占用或出卖城市周边上下游河道、河沟、滩塗、低洼地带和有限的极为宝贵的湿地搞房地产开发或另作它用,盲目扩大城市区域建设,与水争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背景
摘要:该论文通过对广西隆安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进行相关介绍,并通过对其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简单小结,分析发生灾害的原因,并对广西隆安县的洪涝灾害防御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防御对策
一、隆安县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市西部,地处东经107°21′—108°06′,北纬22°51′—23°21′,隶属南宁市管辖,东部与南宁市西乡塘区、武鸣县相连,南部与崇左市扶绥县、江洲区交界,西部与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接壤,北部与百色市平果县毗邻。

东西长77.5km,南北宽56.2km。

县城距南宁市区80km。

(二)地形地貌
隆安县地势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线倾斜。

主要地貌类型有台地、丘陵、低山和岩溶地貌。

县境内最高点为西大明山系脉的小明山最高,海拔973米,最低点为白马河口,海拔81米,据统计,低山丘陵地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9.1%,岩溶地貌占31.2%, 平原台地貌占17.7%。

(三)山系水系
隆安县西南部以峰林、峰丛石山(喀斯特地貌)为主,南部边缘山地为西大明山系脉,属低山、丘陵。

主要山脉有小明山,海拔973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要山海拔807米,平付山海拔726米,空林山海拨715米。

东北部土山丘陵和石峰兼而有之,海拔多在200-700米,其间敏阳乡三宝山海拔721米,六暖山海拔742米,为东部最高点。

中部右江沿岸以平原、阶地、低丘为主,并有一些石灰岩孤峰和残丘点缀其间,其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全县主要河流有右江、绿水江、罗兴江、丁当河、驮玉河、百朝河、大滕河、布泉河等8条,共有地表水11.08亿立方米,全县有地下水源12个,地下河18条,集中分布在都结、布泉、屏山、杨湾、乔建等乡镇,共有地下水3.94亿立方米。

全县有中型水库3处,总库容量为575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处,总库容318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92.8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万立方米。

(四)气候
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

全县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较明显,气温分布特点是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递增,雨量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和向西北逐渐增高。

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一般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0%~85%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

二、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对国民生产的影响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出现。

由于我县都属亚热带季风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全县的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经常发生山洪暴发,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从洪涝灾害统计中,每年汛期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给我县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001年7月我市受当年三号台风“榴莲”的影响,从7月2日晚上开始,全县局部出现降雨,后扩大成全县大面积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全县江河水位暴涨,至使右江发生八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隆安县水文站出现了自1937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从7月3日4时起,隆安县水文站水位从111.40米涨起到4日23时30分达到最高洪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峰流量8270立方米/秒。

右江沿岸的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被淹。

“7.4”洪灾,是我县有史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
灾害。

全县3个镇受灾,受灾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2万人,倒塌民房2500多间,造成无家可归1万人,全县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数万亩,因灾粮食损失数万公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交通路线中断,供电受到影响,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贫瘠,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同时也会阻碍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三、我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造成我县严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由于我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连大陆,南近海洋,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容易受海洋台风登陆的影响,南北气流活动频繁,容易产生强降雨天气过程,加之我县山区面积大,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大,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从而导致了我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在人为因素方面,一是水患意识不强。

随意在河道采砂,向河道倾倒废渣、垃极,回填河道滩地建房,圈地建厂,筑坝建池,人为的乱改河道流向,填河造地侵占河道行洪断面,严重地阻碍了洪水的渲泻。

二是毁林造田,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三是城镇、乡村盲目扩建,不论证,不规划,盲目建设,防洪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的管理,河道行洪能力大大降低。

四是水利工程防洪抗洪能力低。

我县现有水库3座,总库容量为575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处,总库容318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92.8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万立方米。

由于多年来在水利工程使用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维护养护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工程都已老化失修、带病运行,使防洪标准大大降低。

四、隆安县洪涝灾害的特点
1、时间短,强度大,突发性强。

山区暴雨一般都是降雨强度大,而历时又短,由暴雨产生的超产渗流,使雨水来不及渗入到土层深部即可成为地面径流,
导致河流径流汇集,水流湍急,河水陡涨,极易形成陡长陡落、峰高量小、历时短暂但却防不胜防,危害较大的洪涝灾害。

2、季节性、多发性、区域性。

由于我县独特的地形地貌,南北部山区的年降雨均大于河谷地区,主要降雨集中在汛期五月至九月,因此,我县的洪涝灾害的发生都是出现在汛期,而每次降雨都会造成局部的洪涝灾害。

五、防御的对策及主要措施
在长期的抗洪防灾工作中,县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工作,把防御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提高我县的防汛抗灾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深入开展防御洪涝灾害的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采取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加强全民水患意识,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水患不除,市无宁日,民无宁日的观点,普及防御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尤其是我们山区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更要清楚地认识到洪涝灾害特别是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多发性及损失的严重性,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抗洪灾、防山洪的思想。

2、建立建全防汛首长负责制体系。

多年的抗洪斗争工作证明,防汛抗洪,落实责任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都严格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的防灾抗灾责任制,明确政府一把手为第一防汛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防汛责任人,并层层签订了防汛责任状。

建立建全我县的防洪预案,明确各职能单位的防汛责任。

3、建立高效的洪水测报和雨量实时测报系统。

同建立了雨量实时测报网络,直接调用查看全县各雨量站的实时降雨雨量,为做出正确的防汛调度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确保全市水库安全度汛。

4、做好避灾躲灾的工作。

积极对全县的滑坡体、泥石流易发区的定点核查工作,摸清底子,每年汛前、汛中都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制定防御灾害预案,各项责任制落实到最基础,同时加强对易发区干部群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意思和自我防范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对防御洪涝
灾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愈趋强烈,加之我县地形地貌繁杂,气候不稳定,造成洪涝灾害不断,危害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而,减轻洪涝灾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加强防汛抗灾工作,为实现我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