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洪灾是指由于降水量异常增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地面大面积积水并造成灾害的自然现象。
洪灾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引发洪灾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增加和雨水分布不均,降水量大、频率高,使得河流水位上升、地表积水增加,从而容易造成洪灾。
二、地形因素地形起伏、水系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河流、湖泊、山区等地形特点会影响水流速度和水量,一旦降雨过大,容易造成洪水泛滥,引发洪灾。
三、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洪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过度开发、违法建设、乱占乱改河道等行为使得自然水系失去了正常的排水功能,一旦遭遇暴雨,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甚至洪灾。
洪灾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一、破坏建筑设施洪水具有剧烈的冲击力,可以破坏混凝土建筑,冲毁道路桥梁。
洪灾还容易造成电力中断、交通瘫痪、通讯中断等一系列影响,给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二、影响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洪水泛滥会淹没农田,破坏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洪灾带来的洪水会淹没住房、商铺,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中的淤泥、垃圾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综上所述,洪灾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
应当加强对洪灾的防范意识,加大防洪抢险力度,减少洪灾对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的危害。
愿人们能够意识到洪灾的危害性,共同努力,减少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洪灾灾情汇报 (2)
洪灾灾情汇报
洪灾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洪灾灾情,有效应对灾害,以下将对洪灾灾情进行汇报。
一、洪灾的形成原因
1.1 大雨持续时间长,造成河流水位上涨。
1.2 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河流被堵塞。
1.3 河道疏浚不及时,河水无法顺利排出。
二、洪灾的影响范围
2.1 洪水会淹没低洼地区,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2.2 洪水可能导致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交通受阻。
2.3 洪水可能造成农田被淹没,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给农民带来损失。
三、洪灾的防范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防洪体系,加强河道疏浚和堤坝加固工作。
3.2 提前预警,及时疏散受灾群众,减少人员伤亡。
3.3 加强气象监测,提高对降雨情况的监测和预测能力。
四、洪灾的救援工作
4.1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
4.2 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
4.3 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效率。
五、洪灾的灾后重建
5.1 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评估,制定重建计划。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5.3 加强灾后心理援助,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综上所述,洪灾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只有加强预防、救援和重建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本次洪灾灾情汇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发生洪涝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地面水位急剧上升,造成洪涝灾害的区域内,土地、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一种自然灾害。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提高我国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理工作。
现就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理进行面试,旨在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面试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1)请简要介绍您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等。
(2)请说明您在洪涝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验。
2. 洪涝灾害基础知识(1)请简述洪涝灾害的定义、成因及危害。
(2)请列举我国常见的洪涝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3)请阐述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 洪涝灾害防范措施(1)请详细介绍我国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2)请分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洪涝灾害防范中的作用。
(3)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洪涝灾害防范方面取得的成效。
4. 洪涝灾害应急处理(1)请简述洪涝灾害应急处理的流程。
(2)请阐述洪涝灾害应急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3)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洪涝灾害应急处理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5. 洪涝灾害防治技术创新(1)请介绍洪涝灾害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2)请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洪涝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3)请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推动洪涝灾害防治技术创新。
6. 洪涝灾害宣传教育(1)请简述洪涝灾害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2)请提出加强洪涝灾害宣传教育的建议。
(3)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洪涝灾害宣传教育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方面的作用。
7. 综合分析(1)请结合我国洪涝灾害防治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请针对我国洪涝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您的建议和对策。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洪涝灾害频发。
而洪涝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严重破坏。
下面将对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自然因素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受到多种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雨水较多,地表蒸发量大,降雨过多则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另外,中国多山地带众多,山坡地和丘陵地势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引起了洪涝灾害的加剧。
城市化过程中,过度开发、填埋湿地、破坏植被等行为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洪水泛滥的风险增加。
农业方面,过度开垦河湖滩涂、滥用农药化肥等行为使农田排水不畅,加剧了洪涝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再次,气候变化也对中国洪涝灾害产生了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事件的增加,中国的极端天气现象也愈发频繁。
短时间内大范围的降雨、突发性暴雨等气象现象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最后,灾害管理不到位也是洪涝灾害发生与扩大的原因之一、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可以预测的,但由于一些地方的灾害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防洪设施不完善、预警机制不健全,增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
综上所述,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和灾害管理不到位。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加强自然生态恢复,加强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以及制定科学的应对洪涝灾害的政策和技术标准。
只有全面防范和积极应对,才能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长江流域示意图
通过视频和相关资料,你认为1998 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选派 代表回答。后面的同学请不要重复前 面同学的观点,时间2分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知识研究
阅读课本110页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回答下 列问题:(请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回答,时间1分钟)
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109页的文字和图片,找出1998年 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特点。(独立阅读思考, 然后举手回答,时间2分钟) 1、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2、洪峰次数多、水位高。 3、洪水持续时间长。
相关视频
1998年长江洪灾相关资料:
(1)水情: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 受特大洪水,长江干流先后出现8次 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 位多次超历史最高。在19条主要支流 中,有一些水文站最大流量和最高水 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
(2)雨情:1998年长江以南地区暴雨日数多、 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长江流域降 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 一阶段: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区和洞庭湖区。
二阶段:降雨集中在四川、重庆、鄂西北等地。
三阶段: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
四阶段:降雨集中在长江上游。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670mm, 比多年平均降雨值多183mm,偏多37.5%。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整体感知
阅读课本108页《阅读——20世纪90年代 我国洪涝灾情》,你从表格中体会到了什么? (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回答。) (1)洪涝灾害是我国频繁发生、十分常见 的自然灾害。 (2)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极其广泛。
树立概念
阅读课本108页表格上面的自然段,思考 什么叫洪涝灾害?(找到之后请举手回答)
洪水成因分析报告
洪水成因分析报告1. 引言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了解洪水成因对于预测、防治和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洪水的成因,以便更好地理解洪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 气候因素气候是洪水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雨量的增加和降雨频率的增加都可能导致洪水的发生。
气候变化也对洪水发生产生影响,例如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加频繁和剧烈的降雨事件,从而增加洪水的风险。
3.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对洪水的发生和规模也有重要影响。
地形、土壤类型和河流网络等都会影响洪水的形成和传播。
例如,山区通常更容易发生洪水,因为其地形陡峭,水流速度更快。
土壤类型也起到关键作用,不透水的土壤会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增加洪水的风险。
4. 河流和水库管理河流和水库的管理也对洪水的发生和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河流的水位和流量的控制能力决定了其抵御洪水的能力。
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可以调节水位,储存雨水,减轻洪水的威胁。
然而,不当的管理和维护可能导致水库溃坝,进而引发洪水。
5.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会对洪水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的排水系统需要设计得足够强大和灵活,以承受大量降雨并迅速排水。
如果城市排水系统不足以处理大量降雨,洪水的风险将会增加。
此外,城市建筑物的设计也应该考虑洪水的可能性,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洪能力和采取防水措施。
6.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引发洪水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可以影响自然的水循环,导致水流过快无法有效排水。
此外,不当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实践也可能导致土壤侵蚀,进而增加洪水的风险。
7. 结论洪水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通常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解洪水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
未来,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和城市规划的重视,以降低洪水的风险并提高社区的适应能力。
以上是对洪水成因的分析报告,希望能够提供有关洪水防治和减灾工作的参考。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
洪涝 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 台风 寒潮
另外:沙尘暴、干热风、焚风、雪 灾、冷冻、风灾、冰雹、浓雾等
干旱
洪涝灾害
寒潮 台风
沙尘暴
种类多
气 象 灾 害 的 特 点
范围广
频率高 灾情重 持续时间长 群发性 连锁反应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水淹 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 灾害。
3.旱灾的特点:
旱灾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持续时 间长,影响范围广。 4.干旱灾害的发生机制 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是干旱发生的基本 原因,主要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 变化不均。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年,如果遇到 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
5.分布: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 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防止水土流失重点:
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都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
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
洪情况。
因此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 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干旱
1、干旱: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旱灾:因气候干旱而造 成工农业生产出现损失 的状况。
(1)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 南和江淮地区,其中以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
探究活动:
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华北地区 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 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 性干旱。 人为原因:华北地区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 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
【学习目标】 1.了解气象灾害的概念。 2.分析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 发生规律、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 要性。 3.掌握我国常发且危害严重的几种主 要气象灾害 【重点、难点】 分析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形 成原因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讲 常见的自然灾害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讲常见的自然灾害〗之小船创作一、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二、读常见气象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相关知识。
(一)干旱灾害1.概念干旱时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1)造成农业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二)台风灾害1.构成由图甲可知,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2.源地及其影响范围由图乙可知,西北太平洋是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3.危害(1)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三)寒潮灾害1.概念寒潮是因为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论文]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
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
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
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关键词: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修建;高新技术;非工程措施。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占用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③台风的影响
水系特征
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②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③台风的影响
水系特征
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②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
水文特征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特征
流域内破坏
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水文特征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植被特征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植被破坏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剧一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占用河道降低河道排水速度占用分洪区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洪涝灾害成因分析气候特征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水文特征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特征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围湖造田
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占用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目录:一、洪涝灾害的定义二、具体分类三、洪涝灾害发生条件: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四、洪涝灾害的分布1、世界分布2、中国分布五、洪涝灾害的特点:1、范围广2、发生频繁3、突发性强4、损失大六、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1、地理位置2、地形因素3、气候条件4、地质条件5、人为因素七、等级划分八、危害九、洪涝灾害的防治十、洪灾来临时,如何应对十一、案例分析中国1998年洪灾一、定义洪涝灾害:暴雨、急剧融化的冰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自然现象。
一般包括洪灾和涝渍灾。
洪灾:一般是指河流上游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过大、急骤融冰化雪或水库垮坝等导致的河流突然水位上涨和径流量增大,超过河道正常行水能力,在短时间内排泄不畅,或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流暴涨漫溢或堤防溃决,形成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
涝渍灾:由于大量降水汇集在低洼处长时间无法排除(涝),或者是地下水位持续过高(渍),使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含量降低,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使得作物减产、烂根、甚至死亡。
主要分布地区及形成的原因: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二、具体分类1、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湿害。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
又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
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
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涝害: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湿害:洪水、涝害过后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灾。
2、洪涝灾害四季都可能发生。
中国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
按时间可分为:✧春涝:主要发生在华南、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
我国重大洪涝灾害的特征、分布及形成机理研究
我国重大洪涝灾害的特征、分布及形成机理研究谷洪波;顾剑【摘要】洪涝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出现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广,对农业造成损失之严重仅次于旱灾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重大洪涝灾害更是频繁发生。
通过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大洪涝灾害的特征、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演变规律,并进一步阐释了我国重大洪涝灾害的形成机理,以期为我国农业洪涝灾害的防御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The flood,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with its high frequency and wide impact,caused serious agricultural losses following the drought.Since the 1990s,floods become more frequent occurrence.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ajor flood disasters since the 1990s reveals its changing law,and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jor flood disasters,thus providing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defense and governance of agricultural flood disaster.【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1)011【总页数】6页(P1164-1169)【关键词】洪涝灾害;分布规律;形成机理【作者】谷洪波;顾剑【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重大洪涝灾害不仅冲毁农田水利和破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而且淹没土地、损坏房屋等,破坏农民生存环境。
城市涝灾的成因与防洪排涝管理措施分析
城市涝灾的成因与防洪排涝管理措施分析摘要: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城市内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严重的过洪和内涝灾害,影响了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本文通过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分析了城市防洪排涝的措施,为降低洪涝灾害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措施;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城市一旦受灾,损失巨大。
洪涝灾害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滨水而建,均面临洪水淹没和雨后内涝问题。
具相关数据统计,我国660个城市中,就有500多个城市需要防洪,并且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江河洪水的威胁。
除洪水威胁外,近年来我国城市也频繁遭受暴雨所致的城区严重的内涝。
因此,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形势严峻,必须全力应对,寻找成因,制定对策,以期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城市防洪排涝是根据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以及江河洪水的特性,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改善和提高城市防洪管理水平,改善河道行洪条件。
通过建设必要的防洪、除涝、排水等设施,防治或减少洪涝造成的灾害,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
1 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1.1 暴雨频发而强度骤增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因素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所致的大气环境变化,我国暴雨频发,暴雨强度骤增,且降雨集聚,降雨造成高水位洪水,瞬时降雨量大而降雨时间长,造成严重的城市外洪内涝。
1.2 河道淤塞致泄洪能力降低由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道长期不清淤疏通,河底标高上升,河床的宽度和深度减小,泄洪断面缩小,流水不畅,当上游洪水下泄和本市暴雨汇集时,形成高水位洪水,危及城市安全;且城内雨水无法外排,造成城区大面积渍水,造成城市外洪内涝严重局面。
1.3 城市位置不当及布局不合理现有城市、城镇已建于洪水淹没的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经常受到洪水侵袭。
例如,安徽省金寨县县城位于水库下游1km泄洪水位以下的梅山镇,1991年7月暴雨后水库泄洪,县城大部被淹,损失达1亿元;四川省射洪县城选址于地势低洼的太和镇,在四川省8?17洪水中损失惨重。
洪灾基本情况汇报
洪灾基本情况汇报近期,我国多地出现了严重的洪灾情况,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以下是对洪灾的基本情况汇报:一、灾情概况。
洪灾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包括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份。
受强降雨和台风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大面积的城乡受灾。
二、灾情影响。
洪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统计,已有数百人因洪灾失去生命,数千人受伤。
另外,大量房屋、农田、道路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三、救援和救助工作。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迅速响应,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了大规模的抢险救灾工作。
同时,军队、武警部队和志愿者纷纷投入到灾区,开展了救援和救助工作,积极救助受灾群众,转移受灾群众,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防灾减灾工作。
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开始了防灾减灾工作。
加强了对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加强了对堤防、水库、山洪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加固,加强了对受灾群众的疏散和安置工作,加强了对受灾地区的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
五、展望未来。
面对严重的洪灾情况,我们要认识到,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对气象、水文等监测预警能力的建设,加强对危险区域的治理和防范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救援和救助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受灾地区的灾后重建和恢复能力的提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对洪灾基本情况的汇报,希望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能够关注灾情,积极参与救援和救助工作,共同抗击洪灾,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类型以及防洪减灾应对方法
Ci w e noealrus ha e c ogsnP d t nN T h li U o l U l d c U
中国洪 涝灾害 的成 因类型 以及 防洪 减灾 应 对 方法
李 斯 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北 省 水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 津 30 5 ) 河 天 0 2 0 摘 要 : 涝灾 害是我 国极 为严 重 的 自然 灾 害之 一 , 洪 具有 频 率 高 , 围广 , 失 大的 显著 特征 , 范 损 笔者 从 自然 地理 环境 和 社会 经 济
环境 两方 面入 手 对 洪涝 灾害 的成 因类 型进 行分 析 , 时提 出防 洪减 灾的 对应 办法 。 同 关 键词 : 涝 灾害 ; 因; 洪减 灾 ; 对方 法 洪 成 抗 应 中图分 类号 : V 7 文献 标识 码 : T 8 A
洪水, 雨、 是暴 急骤冰雪 融化 、 风暴潮 和水库垮 坝等 自 或人为 因素 然 2 - 川径 流量 。我 国河 川年径流量 为 2 l5 M , 33 河 7 】亿 居于世 界第 三 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 的现象。中国是世 界上 洪 位 , 存在地 区分布差 别大 , 季节分配 , 年纪变化 不平衡 , 河流携带泥 沙较 多 涝灾害最为严重的 国家之一 ,大约 23 / 的国土面积 、 %的耕地受到 洪水 的特 点。由于地 势特 和年降水量分布我 国年径 流量总趋势是 南南 向北 8 0 的威胁 。 洪涝灾 害在我 国发生的频率高 , 范围广 , 大 , 因是多方面 递减 , , 损失 其原 近海 外流河 , 山地等 区域相对较多 。 在一年 四季 中大部分 地区夏秋 的 , 者从 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 面人手 对洪涝灾害 的成 因 径流多 , 笔 春东径 流少 , 极易发生 季节性洪涝灾 害。此 外河川径流大导致河 类 型进 行分析 , 同时提出防洪减灾的对应办法 。 川泥沙含量增多 , 了个大 江河 的洪峰流量 , 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加大 加 1 . 我国洪水 的主要类型 : 洪水 的成 因分析 , 国洪水 分为 : 雨洪 按 我 暴 2 .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 , . 3 4 东部地 区大型湖泊分 布密集 , 季风气候影 水、 山洪 、 融雪洪水 , 溃坝洪水 、 冰凌洪水 、 和风暴潮 等 , 其中 , 暴雨洪 水发 响导致 湖泊水位变化显 著 , 所以调蓄水量 , 防洪调 洪的功能显著 , 14 自 9 9 生的最 为频 繁 , 影响范 围广 大 , 危害也最 为严 重。 年 以后 , 国东部鄱 阳湖 , 我 洞庭 湖等大型 湖泊多 已建闸控制 , 然湖泊 由天 2 国洪水的 自然成 因 : . 我 多变的 自然条件 复杂的地理环境 , 了我 转变为水库 型湖泊 , 防洪 蓄水 的作用 , 而减轻 了江河 洪水的威 胁。 形成 起到 从 国发生洪涝灾 害的重要 原因。 3 . 我国洪水的人为成 因。洪水灾害的发展与演变 , 就是人与 自然关系 2 地形地势 。 . 1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以青藏高原为 的发展和演变 。我 国人 口 布}|基 本为东部季风 区的广 大平 原地区人 分 寺 代表 的高原区域 , 平均海拔高达 4 0m 以上 , 00 是许 多江河的 主要 产水区 , 口密集 , 而西部干旱 , 干旱气候 区人 口分 布稀少 。而人 口的增长 和分布 半 在这个 区域内 , 因为多数 河流切 割较深 , 然形 态原始 , 自 所以受洪水 威胁 与耕地面积 的扩展基本 一致 , 的发展 都受到 自 二者 然条件 的制约 , 对 人类 相对较小 。地势的第二级 阶梯上平均海拔 在 10 — 0 0 0 2 0 米之 间 , 中 四 不利于 自身发展 的自然条件 的改 造 , 了 自然灾害 的发生。与此 同时 , 0 其 加剧 川盆地受洪水威胁较重 。 第三 阶梯包括 东部 宽广的平原和丘 陵, 其中平原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的进 步 , 对洪水 的调控 能力不断增强 , 社会 人类 江河洪 面积约 占全 国面积 的 1%, 口稠密 , 2 人 经济发达 , 人水关系 复杂 , 江河湖泊 水形成机制和规律也逐步发生 变化。 的主要泄洪通道都分 布于此 , 以洪水威 胁最为严重 。 所 3 植被减 少 : . 1 人类 的过 度砍伐导 致地表植 被 的逐年 减少 , 植被减 少 除此之外 , 、 、 , q e, 的地貌特征对洪水也 有 对 洪涝灾害的影响 以森林最为 突出,森林过度 砍伐削弱 了对降水 的储 蓄 岩溶 黄土 沙漠 冰) ̄g4规模 定的影响 。 例如黄土高原是我 国主要 的黄土分 布地 , 由于黄 土的土质疏 能力和对雨 洪的再分 配功能 , 地径流速 度加快 , 相对集 中 , 而 使林 洪水 从 松, 透水性 强 , 腐蚀力差 , 抗 加之植被 缺乏 , 使得 这一地 区水 流侵蚀 严重 , 加 大了河流的泥沙淤积和 中小河 流的山洪威 胁。 水土大量流失 , 水含沙量较 大 , 洪 造成一 些支流 和细小河流 的大量淤积 , 3 水 土流失 : _ 2 水土 流失是 森林 等植被 过度砍 伐后的必然结 果 , 对洪 甚至出现泥石流现象 。 易形成河流洪水 。 极 水灾 害的影 响表现为增加河流 的含沙量 , 形成下 游水库湖泊 的淤积 , 破坏 2 季风气候 。我 国是 大陆. 季风气候 国家 , . 2 『 生 每年 的北温带夏季风 活 天然河湖调 蓄和宣泄洪水 的能力 , 加剧 了洪水的危害 。 以, 所 水土流失 , 是 动导致 出现洪涝灾害性天气 ,从而对我 国降水产生重要 的影响 。以东经 我 国防洪减灾工作 有效 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 15 10 0 。~ 1 。为界 , 夏季风分 为东南夏季 风和西南 夏季风两 种 , 中西 将 其 3 3湖泊 围垦 : 大规模 围垦对洪 水 的影 响是严重 的 , 长江 中下 游是我 南 夏季风爆 发 I 生很强 , 从每年 的 5 月下 旬开始爆发 北进 , 云南 、 I 使 四川等 国洪涝灾害 的多发 地区 , 区内分 布有 众多的通江湖 泊和洼地 , 是长江洪水 地 降水迅 速增加 , 月份逐步撤 退。这样 的季风气候() 1 0 1使我 国的年降水 的天然调蓄场所 。对减轻 洪涝 灾害 , 护湖区人 民生命 财产起着重大作 保 量 分布从 东南 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以大兴安岭 向西 南延 伸至西藏 用 , 但是 , 近几十年来 , 由于泥沙淤积 和人类 围垦 , 中下 游湖泊面积减 长江 拉 萨 附 近的 4 0m等 降水 量 线为 界 ,此 线 以东年 降 水量 较 多 ,均在 少 了 1 , 0c / 调蓄洪水 的能力 大大减 低。 3 湖泊本是江河 的调 节器 , 围垦后 湖泊 4 0 m 以上 ,为湿润地 区 ,此线 以 不但减少 了对江河 洪水调 蓄的容积 , 0c 而且大量 的涝 渍水还要 向江河排放 。 西 , 年 降 水 量 从 40m 减 小 到 围垦恶化 了湖 区的水情 , 0c 导致洪 水位升 高 , 洪水持续 时间延长 , 频率 洪水 lO m 以下 , Oc 为干旱地 区 。( ) 2 使我 升高 , , 。渍灾 害加重 , 为制约湖区甚至我国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 。 洪涝 成 地区 雨季起 止 时间 崖季风起止时问 国的降水量 年纪变化很 大 , 例如 , 东 3 人 口 长导致城市化效应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产物 ,0 . 4 增 8 年 我国城市化水平 发展迅速 , 使得城 市气候和下垫条 件发生 了明显 华北 7 1 月 0H~ 月 2 7 l ~ 月 2 部湿润地 区最 大年降水量 于最小年 代 以来 , 8 8日 月 0 9 日 降水量之 比达 2 6 3促成 我 国各 变化 , 了城市洪 水水文进 一步恶化 , ~ 。() 导致 出现了洪 峰波形尖 陡 , 峰流量 洪 氆 巾 6 9H ~ j 月 9, 5H 6 1 月 0日 ~ 月 1 地的雨季分 布 ,我吲主要地 区雨季 增加 , 9 2U 水位升高洪水重现期缩 短等现象 , 热 岛效应 … 雨 岛效应 ” ” ’ 较为明 起 止 日期于夏 季风起止 日 期基本 对 显。 由于人 口, 物以及工商企业密集 , 建筑 在城市 的发展过程 中, 大面积的 华南 4月 日一 9月2 4月2 1H 6日~ 9月2 7日 应 。( 见表 1 1( ) - ) 使暴雨在我 国出 天然植 被和农 业耕地被住宅 , 4 街道 , 等替代 , 工厂 下垫面 的滞水性 , 透 渗 现频繁 , 界其他国家相 比, 与世 我国暴雨强度大 , 范围广 。 照暴雨 的时空 减弱 , 按 使得城市集 水区天然调蓄能力 变小 , 汇流速度加快 , 系数增大 , 径流 尺度特征 , 大强度 暴雨分 为局地性暴雨 和大 面积暴雨 , 中 , 其 大面积暴 雨 加大了城市的成灾风险 。 是导致大江大河产生洪水 的主要原 因。 4 . 防洪减灾 的对应 办法 。防洪减灾 是和平年代 国家安 全 中的一项重 2 流域水 系 : . 3 流域水 系在一定程 度上是反映洪水的 自然分布特征 。 大事 务 , 也是政府 提供的最大社会公益事业 。从 我 国国情来看 , 更应 防洪 2 . 流域分 布。 .1 3 我国流域 包括�
解析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
水文灾害
(2015·全国文综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 “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 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 M城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 害)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 分析说明。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 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 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M城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 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导致洪涝 灾害严重。 答案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 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
试分析伊犁河流域春季洪灾较严重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解析 结合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知其开口朝西, 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量大;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洪水; 同时该河谷人口和垦殖密度加重了灾情。从加强水利 工程建设、恢复植被和加强预报等方面采取措施。
答案 原因:伊犁河谷向西敞开,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 流长驱直入,冬春季节在河谷两侧的山地形成大量降雪;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洪水;由于该地区人口 密度与垦殖密度都较大,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洪水灾 害。 措施: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恢复天然植被,做好 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洪水预报预警等。
5.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1)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 (3)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加快分洪、泄洪。 (4)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 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 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5)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洪准备,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
洪涝灾害课件ppt
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
建立洪涝灾害数据库
整合历史洪涝灾害数据,建立全球洪涝灾害数据库,为科学研究 和技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研发新型预警系统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更加精准、高效的洪涝灾害预 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
探索新型治理技术
加强科研投入,探索新型洪涝灾害治理技术,如生态修复、雨水收 集利用等,提高治理效果和生态效益。
国际洪涝灾害案例
孟加拉国水灾
孟加拉国每年夏季都会发生洪水灾害,主要原因是季风降雨过多。1970年的孟加 拉国水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造成约30万人死亡。
美国飓风卡特里娜
2005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遭受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引发洪水灾害。 灾害造成约1800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
成功应对洪涝灾害的案例
洪涝灾害的分类与等级
分类
根据成因和影响范围,洪涝灾害可分为暴雨型、融雪型、冰川活动型等类型; 根据发生地点和影响对象,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类型。
等级
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洪涝灾害可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严重 四个等级。
洪涝灾害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
洪涝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等。同 时,洪涝灾害还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 输、能源设施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冰川融化
极地冰川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 进而影响沿海地区的排水系统,引发 洪涝灾害。
03
洪涝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洪涝灾害预警系统 ,及时监测和预测洪水,为应
对灾害提供充足的时间。
洪灾灾情汇报
洪灾灾情汇报洪灾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雨或河水暴涨等原因,导致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水位急剧上升,超过警戒线,引发水灾的自然灾害。
洪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汇报洪灾灾情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洪灾的成因、影响、预警、救援和防范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洪灾的成因1.1 长时间暴雨:连续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河水暴涨。
1.2 河流水位超警戒线:河水暴涨,超过警戒线,引发洪水。
1.3 水库溃坝:水库溃坝导致大量水流涌入下游地区,引发洪灾。
二、洪灾的影响2.1 生命安全受威胁:洪水来势汹汹,可能导致人员被困、失踪、甚至死亡。
2.2 财产损失严重:洪水淹没房屋、农田、道路等,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2.3 生活秩序混乱:洪水灾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停水、停电等生活设施中断。
三、洪灾的预警3.1 水文监测:通过对河流水位、雨量等数据的实时监测,提前预警洪灾。
3.2 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洪水预警,提醒民众注意防范。
3.3 政府发布:政府通过各种媒体发布洪灾预警信息,引导民众采取应对措施。
四、洪灾的救援4.1 紧急疏散:对受灾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4.2 物资支援:向受灾地区提供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急需物资。
4.3 医疗救治:组织医疗队伍进行伤员救治,防止疫情蔓延。
五、洪灾的防范5.1 建设防洪设施:修建堤坝、水库等防洪设施,减少洪灾危害。
5.2 定期演练:组织防洪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5.3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洪灾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自救互救意识。
总结:洪灾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
通过加强对洪灾成因、影响、预警、救援和防范等方面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对洪灾,减少灾害损失。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建设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中文摘要: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
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
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
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关键词: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修建;高新技术;非工程措施。
正文:一我国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我国地域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各地气候、地形、地质差异很大,中国降水量的分配也很不均匀,大致是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中国的气候应同西亚等国一样,沙漠广布,降雨稀少,气候炎热干燥。
但中国特殊的地形优势,即位于亚欧大陆和世界大洋—太平洋之间,加之青藏高原的影响,季风气候盛行,雨热同期,降雨充沛,形成了江南的“鱼米之乡”,与处于世界同纬度地区和国家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虽然有这种气候优势,但由于降水量的50%--90%集中在5—9月,且降雨强度大,遇到气候异常就更容易造成旱涝不均,洪涝灾害的危害尤其大,直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暴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的突发性强,人们往往来不及躲避,一旦发生,损失严重,而且,洪涝过后,往往容易引发流行性疾病。
(一)历史上我国的洪涝灾害情况在我国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
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涝灾害223次。
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次,平均4.2年发生一次。
至近代灾害变得更频繁。
1848年—1850年,清道光最后三年,江淮流域的八个省区连续三年大水灾,1848年黄河、长江都发生大水,加上沿海地区台风暴潮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湘、鄂、苏、浙等地形成大范围水灾。
20世纪30年代长江中下游又发生两次特大水灾,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发生了多次特大水灾。
1991年、1998年长江中下游又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尤其是1998年的夏秋季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特别严重。
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达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1]。
黄河更是一条极难治理的江河。
由于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通过流水作用,搬运、堆积,致使黄河中下游河床抬高,有些地区形成地上“悬河”。
,如开封的地上悬河,高出两岸几米到十几米,一旦遇到暴雨或气候异常,引起的洪涝灾害更大,防治工作困难,造成的损失更大[2]。
(二)中国水灾的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水灾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已由50年代的21.9万元/平方千米上升到80年代的121.2万元/平方千米。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水灾单位面积的综合损失更大。
值得指出的是那些经济发达地区,其水灾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值。
因此,发达地区企业在快速发展、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企业防灾、减灾也是这些企业领导不可忽视的工作。
(三)我国降雨的划分及洪水的来源如果沿着400毫米降雨量等值线从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将国土划分为东西两部分,那么,东部地区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沿海风暴潮形成,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融冰、融雪和局地暴雨形成。
此外,北方地区冬季可能出现冰凌洪水,对局地河段造成灾害。
暴雨洪水是我国洪水的主要来源。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影响下,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很大,全年的降雨量,除新疆北部和湖南南部以外,绝大部分地区50%以上集中在5—9月,其中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大部,西南,华南南部,台湾大部有70%--90%,淮河到华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有50%--70%集中在5—9月。
(四)在我国东部地区,有4个暴雨多发区:1、东南沿海到广西十万大山南侧,包括台湾和海南岛,24小时降雨量可达500毫米以上。
2、自辽东半岛,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线以东的海河,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4小时降水400毫米,太行山东南麓,伏牛山东南坡曾有600—1000毫米或者更多的一些暴雨的记录3、四川盆地,特别是川西北,24小时暴雨量常达300毫米以上。
4、内蒙古与陕西交界处也曾多次发生大暴雨,高强度,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雨常常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
在东部地区,有7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有占全国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总产值受到洪水的威胁[3]。
然而,这些地区为一厂发展农业,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与水争地,从而洪水的排泄出路和蓄洪场所大量开垦使用、山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居民点、城市、交通道路的修建等,都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使洪水的产生和洪流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加重了洪水的危害程度。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有以下基本特征(一)受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越来越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1、范围广。
除沙漠,极端干旱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
年降雨量较多月60%--80%集中在汛期6—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
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
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时有融雪洪水发生。
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造成堤坝决口,引起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因水土流失严重而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会造成河道堵塞,在汛期来临时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2、发生越来越频繁。
像前面所提到,长江流域在唐代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时代平均每5.2年发生一次,明清每4.2年发生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且发生规模,危害程度往往较大。
3、突发性强。
我国东部地区往往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
由台风引起的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洪涝灾害危害系数也很大。
而我国长江的防洪能力又较低,特别是我国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往往又处于中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上,突发暴雨或连续的强降雨,行洪能力差。
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加之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有可能前几天还大面积干旱,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也会引起洪涝灾害,由此引起的泥石流突发性更强,一旦发生,人们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
如1991年四川华山莹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云南昭通一次泥石流也造成死亡200多人,风暴潮引起的灾害也很大,如1992年8月31号至9月2号,受天文高潮及16号台风的影响,从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潮位。
上海潮位达5.04m,天津潮位达6.14m,造成海堤被冲毁[4].4、损失大。
历史上每次较大的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都较大.如近年1931年江淮大水,洪涝灾害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5127万,占当时8省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
1991年,我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较大的洪水,尽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洪斗争,尽可能的减轻了损失,全国的洪涝灾害面积仍达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9亿亩,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1998年我国由于夏秋季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农田受灾面积达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5]。
(二)从发展机制来看,洪涝灾害的特点有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破坏性和普遍性等1、季节性。
由于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冷暖空气交替,年内降水量有季节性变化,每年汛期的4个月(北方一般6—9月,南方5—8月),降雨量可占全国的60%--80%,降雨时程集中的7、8月份的降雨量可占全年的50%--60%,而且这几个月的降水往往是几次大暴雨的结果。
年降水量的集中,加上植被稀少,常形成大的洪涝灾害[6]。
降水的年内及地区间的高度不均衡和集中,常导致下列不利情况:(1)出现大洪水的机遇较大;(2)北方总降水量虽小于南方,但北方降水量在年内的集中程度和年际变化幅度之大都超过南方,所以在北方,河流出现大洪水的机遇也较大。
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成因也基本相同。
2、区域性和可重复性。
我国大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七大江河流域,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流域,洪涝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只不过在规模,类型上不同而已,重复性强。
3、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
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
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