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旧城改造与古建筑的保护

合集下载

张家口堡保护利用条例

张家口堡保护利用条例

张家口堡保护利用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张家口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9.21•【字号】•【施行日期】2023.11.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张家口堡保护利用条例(2023年8月2日张家口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23年9月21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张家口堡的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张家口堡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张家口堡保护范围,包括张家口堡及其南侧南关、北侧草场巷,即东至武城街道路西侧,南至南城壕街道路北侧,西至通顺路道路西侧,北至新华街道路南侧。

第三条在张家口堡范围内从事保护、管理、展示、利用及其他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张家口堡的保护利用工作应当遵循保护优先、严格管理、有效利用、传承文化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和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第二章权责与规划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张家口堡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桥西区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张家口堡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工作。

市人民政府、桥西区人民政府所属的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张家口堡规划管理、保护传承、执法监督等工作。

张家口堡所属街道办事处依法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张家口堡保护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张家口堡保护规划、保护名录、保护措施、建设管理以及旅游开发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和评审,提出咨询意见和决策建议。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桥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张家口堡文物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保护利用实施细则、风貌导则、业态导则等规划文件,并经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后,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并公布实施。

宣化修复部分古城墙 将再现“京师锁钥”风貌

宣化修复部分古城墙 将再现“京师锁钥”风貌

记者从张家口宣化区文保部门了解到,作为明代长城九镇之首的宣化古城,城墙修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北城墙1200米修复完工,古城将逐步再现“京师锁钥”风貌。

宣化区古城北城墙全长3143米,因年久失修不同程度损毁。

2013年7月宣化区正式启动北城墙修复工程,采取逐段修复的方式,按居中的高远门为界,一期工程修复东段1200米城墙。

据了解,北城墙修复工程主要对现有城墙进行杂土、杂草、树木清理,对墙体进行修补及重新包砌城砖,内墙夯土等,包括恢复修建高远门、广灵门及城台、东北角楼、敌台、铺宇台、登城马道等工程。

修复遵循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原做法的“四原”原则进行施工,保护古城历史风貌,体现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据介绍,从2005年开始,宣化区已完成大新门城台、城门楼等23个项目的修复工作,计划逐步复原古代重镇“京师锁钥”的历史容貌。

浸染高级灰的古建筑——以张家口堡子里为例

浸染高级灰的古建筑——以张家口堡子里为例

浸染高级灰的古建筑——以张家口堡子里为例摘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场所,是商业和文化思潮的聚集地,在其城市或所在地域起着明显的“色彩地标”的作用。

张家口堡子里作为历史街区,其古建筑色彩由于受到地域、气候等的影响,形成了整体和谐统一,呈现高级灰基调的城市色彩。

本文对堡子里古建筑高级灰色彩文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堡子里传统色彩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张家口堡子里高级灰古建筑1 古建筑中的高级灰色彩分析高级灰是指纯度经过调合过的色彩,通常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协调统一,色彩里面所含的元素复杂多样,而且这类颜色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因为灰色含蓄柔和的色彩特性,所以非常的百搭。

我国古建筑色彩主要分为宫殿建筑色彩和园林建筑的色彩,宫殿建筑的色彩应用了冷暖对比和互补对比的色彩手法。

而园林建筑的色彩则主要是由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的色彩组成,南方的建筑采用白墙灰瓦,碧水蓝天,祥和、雅致的色调,从色彩总体给人的感觉来看,南方园林与宫殿建筑相反,它所追求的是和谐和宁静,它不会让人感觉到刺激,而是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平静的感觉。

北方园林的建筑色彩对比强烈、鲜明,主要是红色和黄色为主的。

中国古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园林都会基于一个统一的色调之中,色彩使用上是大胆、明快、强烈不仅没有使得古建筑显得杂乱无章,反而利用这种丰富的建筑施色法使其和谐的色调更加悦目娱心、回味无穷。

中国古建筑色彩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历程,是历史、文化与自然的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高级灰色彩艺术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独特的艺术视觉、艺术形式和美学文化在世界建筑艺术史上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

因此本文把“高级灰”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古建筑的色彩,以张家口堡子里为例,在其建筑色彩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堡子里建筑色彩的保护提出了推荐用色及相关建议,并阐明高级灰色彩在古建筑中应用的地位及影响,通过对堡子里色彩的深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认识到色彩要素在古建筑保护中的重要性,意在希望借助对古建筑色彩的分析研究,为堡子里这类历古建筑的色彩保护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和理论依据。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指标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指标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指标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包括了历史建筑、街道布局、文化景观等。

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独特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指标和措施来保护和利用它们。

本文将介绍一些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指标。

一、历史建筑保护指标1.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历史建筑应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代表了某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技术和建筑材料等。

这些建筑物通常被列为文化遗产或保护单位,享受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2.原址保护原址保护是指尽量保持建筑物在原有位置上的原貌和特征,不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或改建。

这样可以保持历史街区的整体特色和文化氛围。

3.建筑外立面保护历史建筑的外立面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因此需要得到保护。

保护建筑外立面可以通过修复和加固建筑结构、维修和修复装饰细部、清理污染等方式进行。

4.拆迁与保留的平衡保护历史建筑时,有时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整或拆迁。

在实施这些措施时应尽量保持历史街区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使保留的历史建筑能够与新建的建筑和谐共存。

5.使用性与保护性的结合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需要将使用性与保护性结合起来。

即在保持建筑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改造和功能调整,以使历史建筑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指标1.划定保护范围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应根据历史建筑的分布、文化景观的完整性等因素来确定。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特色和文化价值。

2.街区规划和布局历史街区的街道布局和建筑分布是其独特之处。

应根据历史街区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布局,提升历史街区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

3.保护环境与景观历史街区的环境和景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保护环境与景观应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如绿地、水体等,以及对文化景观的保护,如街道照明、景观亭等。

4.交通与停车规划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应尽量减少对历史建筑和环境的干扰,同时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停车规划应考虑到历史街区的停车需求,同时避免对历史建筑和环境造成破坏。

古城墙的修缮与加固措施综述

古城墙的修缮与加固措施综述
状, 在打平层上一般用半块城砖或碎砖平铺一层 , 作 为防水层 的垫层 , 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防水层。 沿 内外两侧和每隔一定 宽度各设 置一道圈梁 , 并确定排水 坡度 ; 最后 , 在 防水层上 用 城砖 、 水 泥砂浆铺砌 一皮 , 砖 缝用黄土灌实 , 沿两侧 设置排水 明沟各一道 , 每隔 6 0米设 置一个排水石槽 。 2 . 墙体表面损伤的处理方法 城墙表面的损伤 主要包括墙砖酥碱 、 风化 , 墙体外皮有 风 蚀坑 , 墙砖之 间呈悬砖或外皮局部凸起膨胀 、 脱 落等。针对 城 墙本体表 面的损伤 , 可以采用砖皮 挖补法 、 填补法 、 砖缝胶 结 恢复 , 重做 网状配筋砌体表层等方法进行处理 。 3 . 墙体裂缝 的处理方法 墙体裂缝小于 5 mm时宜采用压力灌浆的方法 , 灌 浆材 料 可采用 C 4 2 5水泥 、 粒径 小于 1 . 2 a r m 的细砂 和 1 0 7胶 , 配合 比 分别 是水 泥 : 水: 沙: 1 0 7胶为 1 . 0 : 0 . 6 : 1 . 0 : 0 . 2和 1 . 0 : 0 . 6 : 1 . 0 : 0 . 2 。 对宽度较大的裂缝 , 可采用销栓加周法。 销栓加 同法是使用钢 制螺栓穿透被加固截面 ,利用拧紧螺栓所提供的压力限制 裂 缝的开展 。 4 . 城墙墙体加 固方法 对主体基本完好 、尚未较 大损 伤的墙体主要以加 固维修 为主 , 常采用 的方法主要有 : 压力灌浆 法 、 加设 钢筋混凝 土承 重梁法来加固城墙基础和内墙 。 5 . 城 墙 基 础 的处 理 方 法 锚 固技术是通过把受拉杆件埋 人地 层中来提高强度和稳
在我国 ,对古建筑的保 护工作主要 放在提高古建筑 的抗 震能力上。但 古建 筑的种类 繁多 、 特点各异 , 故保护措施各有 不 同。抗震 能力不 足的 , 应采取加 固措施 ; 对那 些具有一定抗 震 能力但 损伤较重 的 , 应采取维修措施 。 采用科学 的维修加 固 措施 , 使之免遭破坏 , 对 古建 筑具有 十分重 要的意义 。这里将 介绍 一些 具有 针对性 的维修加 固措施 。 ( 一) 城墙损伤原因分析 古城墙历 史悠久 , 引起其损伤 的原 因很多 , 但其损伤主要 是 由于城墙 自身抗 损伤 能力 的减 退 以及外界 环境 作用 引起

张家口鸡鸣驿古城旅游活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张家口鸡鸣驿古城旅游活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基金项目: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级基金项目“张家口鸡鸣驿古城旅游活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XY2024046)。 作者简介:张依(1998—),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朱玥豪(1999—),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 通讯作者:张迪妮(1979—),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44
般的城池开门大多对称, 而鸡鸣驿东西城门就打破了 这种格局, 这与城池所在地的地域特点有关。鸡鸣驿 的门楼是鸡鸣驿古建筑群落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产 之一,它是民间建筑与官方建筑相结合的代表,具有 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 之一(见图 5)。现在,鸡鸣驿门楼既是重要的文物 保护建筑,也是旅游景点,同时还是人们了解当地历 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接东、西城门的大街是前街。在东城门以西约 80 米、 西城门以东约 110 米处,各有一条连通前、后街的南 北向街道,其不均等地将全城按“井”字分成三区九块。 这一形式打破了一般古城堡中心十字式布局的传统, 阐释了驿城地域的特征。
鸡鸣驿作为一座驿城,在邮驿功能、军事防御、 宜于居住的规划设计上,打破了普通驿站的格局局限, 以“城”的形式出现,以“井”字格式设道,规模宏伟, 布局严谨。同时,在建筑艺术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 艺术成就,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
一、鸡鸣驿古城布局及历史沿革 鸡鸣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是古代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一)鸡鸣驿古城布局 鸡鸣驿古城整体呈方形,东西长 460 米,南北长 480 米,城墙为土筑砖包。墙体通高约 12 米。城东有 护城坝一道,宗教建筑遍布全城。 驿城内共有两条贯通东西的大街,其中靠南侧连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建筑是城市的骄傲和记忆,保护与利用它们,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城市更新中的挑战以及历史建筑的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记忆。

它们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和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保护历史建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它们将过去的风貌、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传承给后人,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多样性。

其次,历史建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建筑的存在为城市增添了历史深度和独特魅力,成为城市吸引人的标志之一。

保护历史建筑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再次,历史建筑是城市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这些建筑物常常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和活动中心,通过活化利用,可以促进社区内部关系的和谐稳定,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最后,历史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通过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节约,减少新建筑的开发压力,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更新中的挑战然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首先,城市更新的迫切性。

城市更新往往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和更新速度,容易忽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保护历史建筑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与城市更新的紧迫性相冲突。

其次,建筑技术和老化问题。

许多历史建筑已经存在了几十甚至上百年,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老化使得建筑结构和功能出现问题。

在保护历史建筑时,如何解决老化问题成为了一大难题。

再次,资金问题。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修复、维护和保障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持续发展的经费。

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历史建筑保护措施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的精神象征。

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历史建筑保护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保护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还能够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一、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的精神象征。

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能够保护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还能够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的精神象征。

历史建筑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后人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2.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历史建筑保护不仅能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

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的精神象征。

历史建筑保护的实施,能够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提高城市文化的品位和水平。

3.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历史建筑保护不仅能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

历史建筑保护的实施,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

二、历史建筑保护的措施历史建筑保护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管理历史建筑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是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和前提。

加强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监管和保护。

2.加强维修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二个重要措施是加强维修。

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的精神象征。

历史建筑的维修,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人力。

3.加强宣传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三个重要措施是加强宣传。

加强宣传,是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手段。

加强宣传,需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历史建筑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2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Vo.l26No.2 2008年6月J OURNAL O F HEBE I I N ST ITUTE OF ARCH ITECTURE AN D C I V I L ENG I N EER I NG June2008
张家口旧城改造与古建筑的保护
张贵川
张家口市桥西区房管局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力度也随之加大.结合张家口的古建筑特征,探讨
了进行古建筑保护的原则.
关键词 张家口城区;旧城改造;古建筑保护
中图号 TU984
0 引言
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现象.伴随着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城市化发展呼吁旧城改造.无论是为了满足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扩大的城市空间发展的需要,或是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需要,还是为了改善旧城功能结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旧城改造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古建筑泛指现存的各类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村落、城市的旧城区乃至整个古城.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目前在旧城改造中,多采取推倒重来的大拆大建模式.许多本应得到挽救与保护的古建筑,却在城市建设现代化的浪潮中遭到破坏.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张家口城区古建筑特征
张家口城区中,明清古建筑比比皆是,以堡子里等为代表的书院精舍、宅寓府第、寺庙殿堂、祠堂坊表、池井街巷以及大境门明长城等历史建筑,构成了张家口城区特有的古建筑文化.堡子里,又称张家口堡,是张家口的 原点和 根,始建于明宣德四年,诞生于明朝蒙汉民族武装对峙的年代,曾以 武城扬名四方.堡子里城堡北以万里长城为屏障,西傍赐儿山,东临大清河,可谓依山傍水,虎踞龙盘.
堡子里建有千佛寺、关帝庙、奶奶庙、真武庙、城隍庙等50多座寺庙.北城墙上的玉皇阁、堡城中心的文昌阁至今保存完好,文人学士登高眺望、挥毫赋诗的好去处.物换星移,沧桑变幻,但堡子里依然基本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貌.在堡子里建有数以百计的深宅大院,这些四合院多建于明清两代,规模宏大,至今大部保存完好.四合院在建筑、规模、样式上都鲜明地体现出 礼制及等级差别,老百姓所住的四合院正面不得超过三间,不准建歇山式、重檐式、绘画、彩红门窗等华贵状;富房人家相反,则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筑大都雅致,结构精巧.形式上坐北朝南,均为正方形,在排列上,大多为正房5间、7间;东西附室各5间;南房3间,门内有彩壁,院内用青砖辅地,并建有花池.大型的四合院皆沿一条轴线排列起来,形成连环院.堡子里四合院所特有的古朴、幽静,配之以精美的浮雕、红柱、彩廊、绿窗,既是塞外山城民风民俗的生动体现,也是其昔日繁华的生动写照.玉皇阁小北门里长街短巷,古建林立,折射出张家口厚重的历史沧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现存的堡子里街区布局基本保持了原貌,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大都保存完好,有历史价值的重点院落93个、房间1620间、古建筑700余处,其中玉皇阁、文昌阁、抢才书院、定将军府、康熙茶楼、康熙旅店是现存古建筑的珍品.
在巍巍长城脚下,滔滔清水河畔,有一处雄伟壮丽的古建筑群,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察哈尔都统署旧址.察哈尔都统署整个建筑既体现了封建官僚衙门的威严,又具有精湛的建筑艺术.
从这里古老的建筑中,我们可以触摸这个城市的起源和历史,感觉她生生不息的发展脉络.正如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堡子里成为张家口市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是张垣大地历经500多年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因此,对城区古建筑进行合理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效益.
2 旧城改造中保护古建筑的原则
收稿日期:2008-04-21
作者简介:男,1972年生,工程师,张家口市,075000
2.1 保护点与改造面协调的原则
历史保护与旧城改造两者从范围来讲是点与面的关系,保护区域往往只是城市中的某一块或某几块地域,而旧城改造则发生在全城范围内,在旧城改造中要注重保护点与整个改造面的关系.人所共知,任何建筑都无法独立于其环境之外,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样,如果古建筑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的历史内涵也将难以得到较好的体现,如果去除了故宫的整体构架,单幢的太和殿又能展现多少皇家威严,而如果凯旋门离开香榭丽舍大街,又怎么能够体现巴黎的辉煌.所以,仅仅保留单幢建筑是不够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在保护点周围的建筑必须与被保护建筑相协调,才能真正体现被保护建筑的历史含义.因此,对于堡子里、大境门应侧重原古建筑的整体性保护,对周围的临时建筑必须拆除,以保持古建筑的原貌和特色.
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旧城改造,这是由旧城改造的目标和内容决定的.首先,旧城改造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城市老化问题,改善城市物质、结构与功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环境保护的共同实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旧城改造所追求的正是社会!经济!环境整体效益的最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旧城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旧城区人口疏散、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设施更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造等内容,由于旧城改造内容的复杂性,在旧城改造中必须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综合考虑,力求综合效益实现的最大化,片面强调其中之一,势必会对改造效果造成危害.
张家口在旧城改造规划中,要重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旧城改造中要正确认识本区域的现状与潜力,区分保护与发展对象,通盘考虑各片区建设开发力度与保护措施,依据经济实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旧城改造的工程规模,统筹安排时间、资金与资源,避免超越本地经济承受能力和市场吸纳能力的大拆大建现象,力争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二是旧城改造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为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三是旧城改造应以非古建筑群区为重点,切实安排好旧城改造规划,满足古建筑保护的真正需求,提高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3 新旧协调发展的原则
旧城改造中涉及到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由于其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不可能复得,因此,在旧城改造中必须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以保护为前提,寻求发展,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城改造的规模与幅度.而为了保护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无节制的新区开发也不可行.因此,城市发展的重点不应仅仅是对城区的改造,或是新区的无限制的开发,而应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协调发展.旧城改造规划应充分考虑新区开发的影响,动态把握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之间的联系,适时调整两者的组合配置关系,新旧结合,协调发展,实现新区与旧城资源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旧城改造与古建筑保护不是水与油的不兼容关系,旧城改造要与古建筑保护相结合,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为保护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在旧城改造中要树立整体的观念,从全局的长远的角度对旧城改造进行合理规划,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的传承,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桥西区是老城区,古建筑众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一批古建筑面临被拆除.正确处理旧城改造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是保护大境门明长城、堡子里古街区,保持其历史风貌的重要举措;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张垣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推进我区旅游事业长足发展的现实需要.
Zhangjiakou O ld C ity R egeneration and Ancient A rchitecture Protecti on
Zhang Gu ichuan
Zhang jiakou Q iaox iH ousi ng M anag e m ent Bureau
Abst ract W ith t h e r ap i d development of ur banization ,speed of ol d cit y the regeneration is qu ic kened .Co m bi n ed
w it 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 jiakou anc ient arch itectur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inc i p le of ancient arch itecture pr o tect u re .
K ey w ords Zhang ji a kou i n ner cities ;old c ity regeneration ;ancient arch itecture protection 91
第2期张贵川 张家口旧城改造与古建筑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