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一)讲解学习
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有哪些
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有哪些一、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概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关于幼儿早期教育和心理发展的领域,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主要涉及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幼儿教学方法论、家庭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专业知识。
二、儿童心理学1.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中,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主要包括婴幼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重点发展任务。
2. 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也需要学习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方法,包括如何发现并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有效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三、教育学1. 教育原理与方法教育学是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一部分,包括教育原理、教育方法等内容。
了解教育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开展教学工作,有效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
2. 课程设计与评估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还涉及课程设计与评估的知识,包括幼儿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评估幼儿园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幼儿教学方法论1.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学习的自然方式,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基于儿童的实际生活情景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五、家庭教育学1. 家庭教育理论家庭教育学是研究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理论的学科,了解家庭教育学的知识对于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了解如何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涵盖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幼儿教学方法论、家庭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引言: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幼儿教育的理论、实践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点,包括幼儿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技巧、幼儿教育评估、儿童健康管理与安全教育以及幼儿园管理等。
大点1:幼儿发展心理学1.1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2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3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论和模型1.4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理论1.5幼儿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大点2:幼儿教育技巧2.1幼儿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计划2.2幼儿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2.3幼儿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2.4幼儿教学评价与反馈2.5幼儿学习困难的识别和帮助大点3:幼儿教育评估3.1幼儿评估的概念和目的3.2幼儿评估的种类和方法3.3幼儿评估的工具和标准3.4幼儿评估的结果分析与应用3.5幼儿评估的反思和改进大点4:儿童健康管理与安全教育4.1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内容4.2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干预4.3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培养4.4儿童安全教育的目标和方法4.5儿童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大点5:幼儿园管理5.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定和落实5.2幼儿园课程的规划和实施5.3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5.4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建立和推进5.5幼儿园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和方法总结: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的阐述从幼儿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技巧、幼儿教育评估、儿童健康管理与安全教育以及幼儿园管理等五个大点展开。
在每个大点下,分别阐述了主要的知识点,涵盖了幼儿教育的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提升幼儿的教育质量和幸福感。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者来说,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是提高专业素养的必备条件。
学前教育学重点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关注儿童幼儿园前教育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对0-6岁儿童的教育和关怀,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智力和情感发展。
在学前教育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在本文中,将介绍学前教育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对孩子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
在0-6岁这个黄金发展期,孩子的大脑发育迅猛,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很强。
一个好的早期教育环境和经验,可以对孩子的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提供质量高的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快乐、有责任心和有创造力的儿童。
通过学前教育,孩子们能够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方法学前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游戏教育、情景教育和体验教育。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教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情景教育通过创设情景来帮助孩子理解和学习知识;体验教育是让孩子亲身参与实践,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前教育的内容学前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数学、艺术、体育、社会和科学等多个方面。
语言是儿童学习的基础,通过言语交流,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数学是儿童逻辑思维的基础,通过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艺术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社会教育可以让儿童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则是孩子学习的第二课堂,老师应该积极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学前教育的评价学前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多元化的。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正式学校之前,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培养,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
一、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1 幼儿发展理论幼儿发展理论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儿童的身体、智力、感情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其中,著名的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等。
1.2 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主要涉及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评估等方面。
例如,蒙台梭利教育法、游戏教育理论等都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育理论。
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2.1 幼儿园教学内容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它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观察、探索能力。
2.2 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品德教育、情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3.1 游戏教育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游戏教育方法通过安排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角色扮演、操纵类游戏等都是常用的游戏教育方法。
3.2 启发式教育方法启发式教育方法强调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学前教育的评估方法4.1 观察评估法观察评估法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幼儿在各方面的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来评估他们的发展水平。
4.2 标准测试法标准测试法是通过制定统一的测评标准和测试工具,对幼儿进行测评。
常见的标准测试法包括智力测试、语言测试等。
五、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5.1 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学前教育也开始融入科技元素,如利用教育软件、智能设备等辅助教学。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学前教育学是指对 0-6 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学前教育学领域,有许多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需要教师和专业人士熟练掌握。
以下是一些学前教育学中的必背知识,涵盖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 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学前教育:指0-6岁儿童在未接受义务教育前,接受的早期教育。
目的是促进儿童综合发展,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方法: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亲子互动、情感交流等方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教育活动。
2. 学前教育学发展历程学前教育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传统阶段:以“放养式”教育为主,重视孩子的生存与发展,但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单一。
•现代阶段:注重个性化教育,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未来趋势: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包容性教育和终身学习,倡导多元化、平等化的教育模式。
3. 学前教育学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在认知发展中的主动探索和适应过程,提倡“构建式学习”。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受文化环境影响,注重社会互动与情境创设。
•艾森克的情绪智力理论:强调情绪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情绪智力对生活和工作都是重要的。
4. 学前教育学实践经验•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提供安全、温馨、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运用教育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教育游戏可以引导儿童学习,培养其综合素质。
•家校合作:家庭是儿童最初的教育环境,学校和家庭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
以上是学前教育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并注重这些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育儿教育师知识点总结
育儿教育师知识点总结育儿教育师作为育儿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需要具备丰富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技能。
以下是育儿教育师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总结:一、学前教育知识1. 学前教育理论:育儿教育师需要了解各种学前教育理论,包括蒙台梭利教育、游戏教育、情感教育等,以便合理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学前教育心理学: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和培养方法。
3.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有能力进行各年龄段学前儿童的教育计划编制。
4.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掌握针对学前儿童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
二、儿童健康知识1. 儿童饮食营养:了解儿童饮食营养的重要性,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饮食营养需求和合理搭配。
2. 儿童身体保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儿童健康保健的有效建议。
3. 儿童心理健康: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保障儿童心理健康。
三、家庭教育知识1. 家庭教育理论:了解家庭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协助家庭建立健康的教育氛围。
2. 家庭教育技能:掌握家庭教育的技能,包括家庭规则制定、家庭沟通技巧、家庭风格塑造等。
3. 家庭教育问题:了解不同家庭教育问题的处理方法,包括家庭矛盾调解、家庭教养困扰等。
四、家庭关系知识1. 家庭关系心理学: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掌握家庭关系的心理学原理和调节方法。
2. 家庭关系问题:了解家庭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夫妻关系问题、父母子女关系问题等,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五、社会教育知识1. 社会教育理论:了解社会教育的理论和特点,掌握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为孩子的社会适应提供帮助。
2. 社会教育技能:掌握社会教育的技能,包括情感管理、社交技巧、人际关系处理等。
3. 社会教育问题:了解孩子在社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人际关系、人身安全等。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学前儿童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设计符合学前儿童需要的课程,包括课程目标、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
3.学前教育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和个性特点的学前儿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学前教育管理学: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和运营,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掌握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保护儿童的权益,规范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
6.家庭教育指导: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教育:掌握不同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前教育的专业水平。
8.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指导儿童进行艺术活动,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9.特殊儿童的教育: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掌握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10.跨学科的知识:了解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幼儿保健、幼儿心理卫生、幼儿营养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还包括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观察、评估和干预,以及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关爱儿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学前教育是指面向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旨在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士,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点,包括儿童发展、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
一、儿童发展学前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了解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1.1 生理发展儿童的生理发展包括身高、体重、运动发展等方面。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生理发展,设计适合他们身体特点的运动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1.2 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学前教育的重点之一。
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在观察、思考、记忆、逻辑推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
1.3 社会情感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是学前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们需要学会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他人的情感等。
学前教育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和游戏活动,提供有益的社交经验,促进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
二、教学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对于儿童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2.1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主探索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教学既可以室内开展,如角色扮演游戏,也可以室外进行,如户外探索活动。
2.2 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是指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帮助儿童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特征时,可以安排儿童前往动物园实地观察和学习。
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提高儿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 故事教学故事教学是利用故事、寓言等形式进行的教学。
儿童对故事往往有较强的吸收力,通过故事教学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
了解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士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其中,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
2. 学前教育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个学科或学术研究领域的学前教育学,二是作为一门课程的学前教育学。
3. 学前卫生学:研究学前儿童的健康和卫生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
4. 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加强对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
5. 体育、智、德、美四育的实施:体育指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进行的,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学前儿童的体质。
6. 五大领域教育: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这些都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
7. 音乐教育:包括乐理、试唱、钢琴等专业课目。
为了更好地为学前儿童提供服务,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上述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经验进行应用。
1/ 1。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一)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一)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二)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一)对幼儿的研究(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一)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
(二)行为目标取向——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而然的生成。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指每个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五、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
(二)适宜性原则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
(三)生活化原则生活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四)兴趣性原则(五)基础性原则(六)逻辑性原则六、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一)基本方法1、逻辑组织法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心理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二)常用方法1、纵向组织法以先后顺序排列内容,是螺旋递进式的。
2、横向组织法使课程内容和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
七、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一)忠实取向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二)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和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汇总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一.名词解释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个学科或学术研究领域的学前教育学。
二是作为一门课程的学前教育学。
作为学科的学前教育学:指的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总结学前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揭示学前教育活动的规律。
作为课程的学前教育学: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进行选择、重组而构建起来的以介绍或阐述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原则与方法为核心的专业学习领域。
学前教育含义: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学前儿童: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与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龄前儿童,是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学前教育者: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人,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要素。
学前教育措施:是学前教育活动支持、联结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一切中介,是构成的学前教育活动的支持性要素。
家庭学前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家中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社会学前教育:是在家庭以外的社会场所、由专职人员对学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指的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奠基性特质。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指的是学前教育对儿童具有启蒙作用的特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能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特性。
普惠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学面向所有儿童,确保所有学前儿童都能从中获益,而不能仅仅满足少数特殊群体的学前教育需要。
全面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应注重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保教结合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将对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两项工作相结合,保教并重。
以游戏为主要途经的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为最重要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儿童发展的含义:是指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进行两边与质变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被视为儿童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之一。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则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士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原理、幼儿教学方法、幼儿发展心理学及幼儿园管理等几个方面,深入探索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一、幼儿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中,幼儿教育原理是基础中的基础。
幼儿教育是基于科学的教育原理进行的,其中包括了儿童的学习特点、教育的目标和理念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主要通过游戏来进行,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游戏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幼儿学习还强调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相结合,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了解这些原理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根据幼儿教育原理来指导教学才能使得教育事半功倍。
二、幼儿教学方法幼儿教学方法是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学方法包括了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如何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等等。
例如,有针对性的观察和记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此外,探索性的学习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熟悉各种幼儿教学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士的基本要求。
三、幼儿发展心理学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幼儿在身体、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例如,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也是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关注重点。
了解幼儿在社交交往中的需求和困惑,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
四、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管理涉及到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的多个方面。
例如,幼儿园的组织和管理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前教育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教师编考试)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第一章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述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是“活动”,是“帮组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活动”,是“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核心)。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1)基础性与启蒙性;(2)全面性与生活性;(3)游戏性;(主导活动)(4)整合性;(5)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6)潜在性。
不是体现在课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形式中三、课程的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
四、幼儿园课程的类型(1)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是以客体为核心还是以主体为核心,或者说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还是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来划分,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按课程内容的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大类。
(3)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幼儿园)课程。
五、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1)目标模式;(创始人博比特,泰勒)(2)过程模式(斯坦豪斯)。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我国1996年3月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就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按从近到远的顺序分为具体教学活动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
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就是幼儿园课程目标。
《纲要》中将课程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1)制订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2)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3)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必背考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必背考点8——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一、口头语言法口头语言法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包括讲解法、讲述法、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1)讲解法指教师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和说明某事某物的一种方法。
(2)讲述法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生动地叙述事物、朗诵文艺作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3)提问法指教师通过提出启发儿童思维的问题,组织儿童进行问答和讨论的方法。
(4)谈话法指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提问,引导儿童思考交流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的一种互动教学方法。
(5)讨论法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提出交流话题,围绕话题各抒己见、进行相互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直观法直观形象法是一种让儿童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方法。
(1)观察法指儿童在教师或成人指导下,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和儿童自发的观察过程。
(2)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教学方法。
(3)示范或范例法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或幼儿的动作、语言、声音,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教学方法。
(4)参观法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园外学习的活动。
(5)电教法指以电影、电视、幻灯片、录像、录音、电脑及网络的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声音、形象和色彩等综合使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法(1)游戏法指教师采用游戏或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学前教育机构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
(2)实验法指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
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实验结论。
(3)操作法指教师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学具,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
(4)练习法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多次的练习,使幼儿熟练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5)发现法他们通过自己探索、尝试的过程,发现问题的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一.名词解释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个学科或学术研究领域的学前教育学。
二是作为一门课程的学前教育学。
作为学科的学前教育学:指的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总结学前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揭示学前教育活动的规律。
作为课程的学前教育学: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进行选择、重组而构建起来的以介绍或阐述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原则与方法为核心的专业学习领域。
学前教育含义: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学前儿童: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与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龄前儿童,是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学前教育者: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人,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要素。
学前教育措施:是学前教育活动支持、联结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一切中介,是构成的学前教育活动的支持性要素。
家庭学前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家中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社会学前教育:是在家庭以外的社会场所、由专职人员对学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指的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奠基性特质。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指的是学前教育对儿童具有启蒙作用的特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能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特性。
普惠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学面向所有儿童,确保所有学前儿童都能从中获益,而不能仅仅满足少数特殊群体的学前教育需要。
全面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应注重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保教结合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将对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两项工作相结合,保教并重。
以游戏为主要途经的原则:是指学前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为最重要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儿童发展的含义:是指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进行两边与质变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学前教育是指对未到入学年龄的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个人形象、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在学前教育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
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分类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按时间划分,学前教育可分为幼儿园前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个阶段。
前者是指3-4岁的学习生活,后者则是4-6岁的学习生活。
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原则学前教育是以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基础,意在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其特点包括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等。
在实践中,教育者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注重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社交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健康、生活习惯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身体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和艺术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示范引导、激发兴趣、情境教学和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学前教育的评价和反馈对学前教育的评价应该注重幼儿的整体发展情况和潜在能力,而非过分强调成绩和智力等方面。
在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自然观察、记录和定期反馈,鼓励幼儿的积极表现,同时引导他们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幼儿教育理念的变革,学前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培养优质的幼儿教育师资力量、更好地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等,都是学前教育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方向。
总之,学前教育学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知识的学科,需要不断丰富和深化我们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理解,更好地引导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学科是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方法等相关知识,以便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学科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学前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
一、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方法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课程安排。
同时,学前教育学科也为其他相关专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如家庭教育、心理学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幼儿及其家庭进行沟通与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学前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学前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成长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方法等。
其中,幼儿成长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科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幼儿在身体、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成长规律和特点。
教育心理学则帮助教师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同时,教育方法则是学前教育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评估与反馈等。
三、学前教育学科的应用学前教育学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幼儿教育实践中。
首先,学前教育学科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发展规律,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幼儿的学习水平和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其次,学前教育学科也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前教育学科还为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总结:学前教育学科是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学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应用。
通过学前教育学科的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并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
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一、导言学前教育是对儿童0-6岁之间进行的一种全面性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和知识体系,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的相关内容。
二、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主要针对0-6岁的幼儿。
通过教育和指导,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和身体等方面。
三、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的分类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儿童心理学知识 2. 幼儿园教育学知识 3. 幼教活动设计与实施 4. 家庭教育学知识 5. 幼儿保健知识3.1 儿童心理学知识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学科。
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儿童的行为和发展。
3.2 幼儿园教育学知识幼儿园教育学是关于幼儿园教育发展和管理的学科,包括教育原理、教育方法等内容。
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幼儿园教育学知识。
3.3 幼教活动设计与实施设计和实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需要具备相关的幼教活动设计与实施知识。
3.4 家庭教育学知识家庭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家庭教育学知识,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支持。
3.5 幼儿保健知识幼儿的健康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基础,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幼儿保健知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地指导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学前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五、结语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和知识,本文介绍了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的相关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教育学、幼教活动设计与实施、家庭教育学和幼儿保健知识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涉及幼儿教育、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在这个领域,教育者需要掌握一系列专业知识点,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幼儿发展阶段幼儿早期发展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幼儿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社会认知阶段: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了解和适应社会规范,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
•情绪发展阶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中逐渐学会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适当地处理情绪问题。
•语言发展阶段:幼儿在语言学习中逐渐学会了解和运用语言,逐渐掌握了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技巧。
幼儿健康管理除了发展阶段,幼儿的健康管理也是学前教育中必需重视的内容。
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教育者需要了解以下专业知识点:•儿童营养:了解儿童饮食的基本要求,合理安排食物,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发育。
•儿童安全:掌握幼儿安全意识教育的方法,预防和应对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
•疾病预防:了解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中,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者需要了解以下教育方法:•游戏教育: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多感官教育:通过多感官体验,促进幼儿感知、认知和运动的发展。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情商,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涉及到众多领域,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技能和关爱心态。
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一)第一章幼儿园课程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一)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二)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一)对幼儿的研究(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一)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
(二)行为目标取向——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而然的生成。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指每个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五、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
(二)适宜性原则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
(三)生活化原则生活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四)兴趣性原则(五)基础性原则(六)逻辑性原则六、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一)基本方法1、逻辑组织法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心理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二)常用方法1、纵向组织法以先后顺序排列内容,是螺旋递进式的。
2、横向组织法使课程内容和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
七、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一)忠实取向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二)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和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三)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八、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九、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一)从评价的功能和进行的时间划分1、形成性评价2、终结性评价(二)从评价方法划分1、定性评价2、定量评价(三)评价主体的不同1、内部评价2、外部评价(四)评价对象的范围1、整体评价2、局部评价3、单纯评价十、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一)目标评价模式——泰勒(二)差距评价模式——普洛沃斯(三)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四)外观评价模式——斯塔克(五)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十一、班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米切尔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坚信教育的力量能影响和改造社会,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应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与其生活相联系。
(一)理论基础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特点——“发展—互动”,“发展”的含义是儿童生长的样式以及对儿童和成人成长特征的理解和反应的方式。
“互动”首先强调的是儿童与环境,包括其他儿童、成人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
近年来,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已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两个更广泛意义的概念上,它们是进步主义和心理健康。
(二)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1、目标班克街方案的基本理念是儿童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与其社会化的过程不可分离。
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第一是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包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的动机;第二是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包括自我认同、自主行动、自行抉择、承担责任和接受帮助的能力;第三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包括关心他人、成为集体的一员、友爱同伴等;第四是鼓励儿童的创造性。
2、内容由于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强调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社会学习“就成了该方案的核心。
3、方法在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用的工具。
4、评价评价是班克街发展——互动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教师了解儿童如何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计划和决策的原则。
(三)教师的作用1、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2、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四)与家庭的共同工作(五)对班克街教育方案的评价十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蒙台梭利坚信,遗传是第一位的,对儿童而言,生命力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因此,蒙台梭利将对儿童的自发冲动进行压制还是引导,看成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
“自发冲动、活动和个体自由”,这些都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为目标。
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
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旨在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训练,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中,触觉训练最为主要,因为蒙台梭利相信幼儿常以触觉替代视觉或听觉。
(三)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蒙台梭利把教师称作“指导员”。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为儿童提供榜样。
教师的榜样作用需要教师的自我完善,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四)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蒙台梭利的长处可以粗略地归纳为对儿童的爱、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地观察,及时地给予指导。
十三、海伊斯科普课程(一)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该课程的设计者们声称,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二)目标、内容和方法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
“计划——做(工作)——回忆”这三个环节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这些环节,儿童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所参与活动的打算,也能使教师密切地参与到整个的活动过程之中。
(三)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教师主要是儿童解决问题活动的积极鼓励者。
(四)对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评价十四、瑞吉欧教育体系瑞吉欧·艾米里亚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在过去的30多年里,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儿童保教体系,形成了一套特殊的、创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学校的管理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方法,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称之为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体系,它被视为欧洲教育改革的典范,并在当今对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前言中是这样介绍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它是一系列的幼儿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每个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和道德潜力都得到了精心的培育和引导。
”(一)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三个方面: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1、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2、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马拉古兹认为,该体系的建立曾受到过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影响,其中主要有杜威、克伯屈、艾沙克斯等一些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想家的影响。
3、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马拉古兹认为皮亚杰理论对瑞吉欧教育体系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并赞同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假说。
对瑞吉欧学校而言,家庭参与是与教育目的直接紧密联系起来的。
在教育过程中,三个主要的参与者——儿童、教育者和家庭被认为是平等的、紧密相连和缺一不可的,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方状态良好,就会促进另外两方的参与。
(二)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方案活动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
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与方案教学和生成课程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其自身特点,如下: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马拉古兹认为,只要成人能为儿童安排促进其创造性发展的环境,儿童就有可能运用多种符号系统(马拉古兹称之为“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表现和表达自己。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社会交往的重要性,相信儿童在作用于材料的过程中有与他人交流自己想法的需要,并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与他人共同建构知识。
马拉古兹相信对儿童而言,最好的学习发生在儿童之间以及在儿童的家庭中。
瑞吉欧学校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注重发展人际关系,让儿童不仅在自己与同龄儿童间和与成人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让儿童懂得建立这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是注重让儿童学会如何与人协作,通过方案活动,为儿童提供机会,去认识协作的益处。
三是注重让儿童学会接纳和欣赏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使他们能从各种角度来审视世界。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三)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养育着和指导者。
在瑞吉欧,无论是从教师与儿童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从时间的发生方面说,教师所采取的行动都是螺旋式进行的。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是共同建构者,这是瑞吉欧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
这种角色承担着极为复杂、精细和多层面的任务。
(四)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评价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一些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瑞吉欧,特别是一个题名为“如果眼睛能越过围墙“(后改名为”一百种儿童的语言“)的展示瑞吉欧儿童教育成就的展览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使得瑞吉欧教育体系更为名声大噪,参观者络绎不绝。
马拉古兹所说,应该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人。
第二章学前艺术教育第一节学前音乐教育一、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趣味性和游戏性是音乐教育方法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技能性的特点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明显特征之一。
1、形象性和感染性2、趣味性和游戏性3、技能性和综合性二、学前音乐教育的目标(一)学前音乐教育总目标1、歌唱2、韵律活动3、打击乐演奏4、音乐欣赏(二)学前音乐教育年龄阶段目标(三)学前音乐教育单元目标主题性音乐活动时根据某一阶段幼儿园全民教育内容的需要,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去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在音乐程度上循序渐进的,是幼儿的演唱演奏能力所及的,具备音乐艺术审美情趣的,与主题内容有关的音乐教材,组织音乐活动。
(四)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目标三、学前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及方法: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在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体态律动”由于其独创性和科学性早已被人们公认为是卓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手段,并成为相对独立的学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