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实践与推进途径(1)
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实施要点
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实施要点摘要:有效解决灌溉工程中的问题,不仅仅可以提高节水工程的设计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保证灌溉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对现代农村灌溉技术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技术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
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渐加快。
农业发展需要水资源,但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传统的大水漫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会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损失。
有效的灌溉和节水项目不仅满足了农业灌溉的需要,而且提高了用水效率,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可持续农业发展只有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才能更加有效。
关键词:中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1、灌溉工程的精密设计及原则为了确保灌溉的正常运行和不污染环境,工人应考虑通过工业渠道分配水。
因此,建议遵守以下规则:1.1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与规划环境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原则,通常使用高空灌溉渠道模型和低空灌溉渠道模型。
如果可能,应建立单独的灌溉和排水系统来处理废水,灌溉系统不得影响家庭和农田。
1.2在开发灌溉渠道时,必须首先遵循安全原则,并尽可能避免修建最困难的场地。
对于山区,灌溉渠道不应靠近河流和其他区域,以防止洪水影响灌溉系统。
1.3设计必须考虑水库和池塘的功能,充分利用现有水源,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
2、灌溉工程中水资源保护计划2.1渠道渗漏预防计划浪费灌溉水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防止灌溉渠道渗漏的措施。
农村地区中小型灌溉工程,灌溉渠道陈旧,长期未修复,严重损坏,导致供水功能下降。
水在运输中的泄漏和蒸发更为严重。
农业灌溉项目质量下降,这不仅浪费了水,而且影响了作物产量。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设计人员应在灌溉项目完成前正确设计渠道,减少水损失,确保渠道供水的流动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灌溉项目的节水率。
下水道防水工程主要考虑防止渠道下部渗漏和倾斜。
使用混凝土、水泥管和其他材料可以提高防水效果。
另外,防止通路泄漏所需的材料廉价,能够比较容易地实施。
农业抗旱措施
农业抗旱措施标题:农业抗旱措施:从传统到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引言:旱灾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应对旱灾,农业部门一直在研究和实施各种抗旱措施。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统和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方法,重点讨论其对农业抗旱的作用。
通过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创新农业灌溉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干旱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挑战。
第一部分:传统抗旱措施1. 种植抗旱耐旱品种: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作物品种,如耐旱玉米、耐旱小麦等,以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2. 蓄水保水措施:修建水库、水塘和灌溉渠道,收集和储存雨水,确保供水可持续性。
3. 土壤保水措施:采用保水保肥措施,如覆盖秸秆、有机物质和保水剂,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第二部分:创新抗旱措施1. 精准灌溉技术: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进行自动化灌溉,实现精确供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 集雨利用系统:建设集雨板、雨水花园等设施,把雨水收集起来供农业灌溉使用,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3. 混作种植:将不同生长特点和水分需求的作物相互结合种植,通过互助共生的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
总结:农业抗旱措施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从传统的种植抗旱品种和蓄水保水措施到创新的精准灌溉技术和混作种植方法,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面临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和干旱压力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应用这些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
观点和理解:农业抗旱措施是解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关键途径之一。
在传统措施基础上,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方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了抗旱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我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抗旱措施,并加强农业生产系统的韧性和适应性,以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农民的收入稳定。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干旱现象在各地区普遍存在,极大地威胁着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
水旱轮作实施方案
水旱轮作实施方案
水旱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种植方式,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可以有效地利用
土壤水分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针对水旱轮作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作物轮作是水旱轮作的关键。
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作
物进行轮作,如玉米、小麦等;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耐水作物进行轮作,如水稻、棉花等。
通过合理选择作物轮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减少水分的浪费。
其次,科学施肥也是水旱轮作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合理施
用有机肥、化肥等,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在轮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对土壤有益的绿肥作物进行种植,通过绿肥作物的生长,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后续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科学的灌溉管理也是水旱轮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
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水分的浪费和土壤的过度干旱。
在旱季,可以通过滴灌、渗灌等方式进行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水分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轮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
对病虫害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总之,水旱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种植方式,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可以提高
土壤水分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实施方案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一、农艺节水1. 种植耐旱作物品种种植耐旱作物品种是实施节水工程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
据试验统计证明:过去在田间种植传统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需灌水7次,每亩累计灌水量280米3;而现在在田间种植杂交一代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需灌水4次,每亩累计灌水量160米3。
现在比传统种植每亩累计节水120米3。
在我国张掖市杂交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1.4%,每年生产杂交玉米种子42万吨,占全国种植玉米面积用种量的42%,如果在全国广泛推广杂交耐旱玉米品种,每年节水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2.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等,来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的补充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满足作物肥料需求。
如果在各种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就可不断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土壤面源污染;不断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
水、肥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两大主要因素,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底肥与追肥结合等即为科学施肥。
这些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能力,还能达到以肥调水、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目的。
3. 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是夺取农作物全苗且保证丰收的关键。
因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做好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工作。
播种后保墒,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灌溉单元。
保墒方法:由大水漫灌改为小单元灌溉,由2000米2为1个灌溉单元改为350米2为1个灌溉单元。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灌水中的渗漏量,达到节水目的。
据测量统计证明:通过减小玉米灌溉单元面积的方法,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每亩可节水48米3。
4.推广使用抗旱保水剂抗旱保水剂被人们称为微型水库,是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将土壤中的雨水迅速吸收并保存,变为固态水而不流动、不渗失,长期保持恒湿,天旱时会缓慢释放供给作物利用。
旱地农业节水方案
旱地农业节水方案背景旱地农业是指在干旱缺水地区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这种种植方式对水资源的要求非常高,但干旱和缺水的情况下,如何达到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目标,以及如何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一直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因此,在旱地农业生产中,采取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和技术手段,是提高旱地农业生产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节水措施善用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指通过管道和微喷灌头将水送到作物旁边的土壤中,使其直接供水给植物根系。
相对于传统灌溉方式,微灌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节水,其适用于大面积苗圃、果园和蔬菜大棚等旱地农业类型的种植。
善用微灌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微灌头的喷水量以及喷水时间的控制,从而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
实施土壤水分定量管理土壤水分定量管理是指通过科学手段测算土壤水分量,以达到科学耕种和施肥的目的。
这种方式能够科学优化设定灌溉周期及灌水量,有效减少浪费。
同时,合理的土壤水分管理还有助于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流失,从而提高植物的吸水养分能力。
转化灌溉方式传统的裸地灌溉方式或者洪水灌溉方式会出现土地水积过多或者浪费灌溉水的情况,而采取局部沟灌、滴灌等灌溉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浪费,而且能够在作物生长期内减少无用的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干旱地区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效率。
选择适合的作物进行种植由于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在选择农作物的时候非常具有讲究。
例如,旱地和蔬菜大棚等种植方式适合选择芦笋、秋葵等作物种植,这类阔叶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比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也相对较小。
此外,在农业经济建设方面,也应该挖掘当地的经济特色,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选择,以确保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引进节水型品种进行试种节水型品种是指通过改良农业作物的品种,使其在干旱地区获得更好的鲜活生长能力。
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对灌溉水资源的依赖,达到节水的效果。
干旱地区可以引进一些来自云南、贵州等水短缺区域的节水型品种进行试种,以期在当地的干旱气候、土壤环境中得到更好的适应。
旱改水技术方案
旱改水技术方案一、引言旱改水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将干旱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解决缺水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旱改水技术方案。
二、雨水收集与利用1. 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包括雨水收集罐、雨水收集池等,可将降水收集起来,用于农田灌溉、家庭生活用水等。
2. 雨水渗漏灌溉技术:通过将雨水通过渗漏管道输送到农田根区,实现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
三、节水灌溉技术1. 集雨灌溉技术:通过修建水坝、水沟等设施,将降水集中收集并引入农田,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 滴灌技术:将水通过微孔滴灌管缓慢滴入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利用率。
3. 膜下滴灌技术:在灌溉管道下方铺设防渗漏膜,并通过微孔滴灌技术进行灌溉,既减少水分蒸发,又避免了土壤盐碱化问题。
4. 地下滴灌技术:将滴灌管埋入土壤中,直接向植物根部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
5. 高效喷灌技术:通过喷头喷射水雾,使水分均匀覆盖在农田表面,减少水分流失。
四、土壤保水技术1. 秸秆覆盖:将秸秆覆盖在农田表面,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2. 草坪覆盖:在农田中间种植草坪,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3. 有机肥料应用: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五、水资源再利用技术1. 农田污水再利用:将农田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于农田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对家庭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如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再利用沼气进行烹饪等,同时将处理后的水用于农田灌溉。
六、水资源管理与监测技术1. 水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调控和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水质监测技术:利用各种水质监测设备,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保障农田灌溉水质安全。
七、结论通过上述旱改水技术方案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然而,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和实际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并加强水资源管理与监测,以实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目标。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农田节水灌溉是指在农田种植过程中采取措施,以减少用水量并提高利用效率的方式进行灌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1. 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土壤的保水能力、降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可以使用水分平衡法、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等方法,定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水量和灌水时间。
2. 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微喷灌、喷洒灌、渗灌等。
这些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 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灌溉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比如减少水分蒸发的损失,可以覆盖地膜、建设遮阳棚等;减少渗漏的损失,可以进行地面排水系统的改造,减少渗漏量;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可以收集雨水进行灌溉等。
4. 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关键。
可以采取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如施用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等;改善土壤通透性,如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加入适量的有机改良剂等。
5. 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要及时掌握农田土壤的水分状况,可以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定期监测土壤水分含量。
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浪费水资源和过度灌溉。
6.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采取科学施肥措施,确保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并减少养分的流失。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质地、作物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
7. 加强管理和维护:农田节水灌溉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
及时修复漏水、堵塞的设备,保持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
农田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田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管理和维护等措施,才能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目标。
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
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一、选择抗旱优良品种。
在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选择抗旱优良品种。
通过基因改良和选育,培育出适应干旱条件的水稻品种,如旱生水稻、抗旱型水稻等。
这些品种在水分紧缺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一定的产量,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二、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抗旱能力。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化肥,避免施肥过量造成水肥流失,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三、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此外,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确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过量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四、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杂草管理等措施,保持水稻生长环境的良好状态,提高水稻的生长势,减少水分的损失。
同时,加强土壤管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也是节水抗旱的重要手段。
五、科学收获。
科学收获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的最后一环。
通过科学的收获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土壤水分,减少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此外,科学的收获方式还可以减少水稻在收获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
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抗旱优良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加强田间管理和科学收获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节水抗旱的目标。
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们都能重视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共同努力,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干旱地区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农业利用?
干旱地区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农业利用?一、科学管理水资源水资源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科学管理水资源是实现水资源农业利用的关键。
在干旱地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高效灌溉系统:通过引入现代化的高效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和微灌,有效减少灌溉水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2.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利用遥感技术、传感器等手段,及时监测地下水位、土壤湿度等指标,科学合理地调控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3.推行节水农业措施: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优化作物布局、调整种植结构等方法,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选择适宜的作物和耕作方式在干旱地区,选择适宜的作物和耕作方式是实现水资源农业利用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作物品种:选择具有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作物品种,如抗旱小麦、耐旱玉米等,降低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
2.合理调整作物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土地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
3.推广节水耕作方式:采用保持水分技术、覆盖作物技术等节水耕作方式,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蒸腾损失,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三、加强水资源的储备和调控在干旱地区,加强水资源的储备和调控是保障农业生产水资源需求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水库和水井:通过修建水库、挖掘水井等措施,增加水资源的储备,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源。
2.制定水资源调控方案:根据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降水情况,制定水资源调控方案,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倡导节约用水行动: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四、改善土壤保水能力干旱地区土壤保水能力较差,改善土壤保水能力是提高水资源农业利用效益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有重要作用,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2.合理进行耕作措施:采取合理的深翻、覆盖和保墒等耕作措施,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旱改水项目实施方案
旱改水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加剧,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旱灾带来的影响,我们提出了旱改水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改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3. 增强抗旱能力,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
三、项目内容。
1. 水资源调配,通过建设水库、调整水资源配置,实现对旱区的水资源调配,保障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
2. 水资源节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水资源补给,开展地下水补给工程,增加地下水资源储备,为旱区提供补充水源。
4. 抗旱工程,建设抗旱设施,如抗旱渠道、抗旱灌溉设备等,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旱灾严重的地区进行调研评估,确定项目实施的重点和方向。
2. 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各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
3. 募集资金,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金募集等方式筹集项目建设所需资金。
4. 开展建设,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开展水库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抗旱工程建设等工作。
5. 运行管理,完成项目建设后,进行水资源调配、节水灌溉、抗旱设施运行管理,确保项目效果的持续发挥。
五、项目效果。
1. 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旱区农业生产条件。
2. 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改善旱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提高旱区抗旱能力,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促进旱区经济社会发展。
六、项目保障。
1. 加强项目宣传,提高旱改水项目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
2. 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公开透明和合规合法。
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旱区农民和管理人员的水资源管理和抗旱技术水平。
七、项目总结。
旱改水项目实施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对于解决旱灾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实施要点
开展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实施要点农田灌溉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增加农田灌溉的效益、提高农田用水的利用率,开展农田灌溉节水工程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课题。
下面是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实施要点。
1. 编制节水规划在实施农田灌溉节水工程之前,需要对农田灌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根据调查结果,编制节水规划,明确节水目标、措施和工期等。
要考虑农田的具体情况,制定灌溉制度和配套政策,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2. 提高节水意识农民是农田灌溉的主要参与者,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是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关键。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普及节水知识,让农民了解节水的重要性和技术方法。
鼓励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增加农民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 优化灌溉设施灌溉设施是农田灌溉的基础,优化灌溉设施是节水工程的核心内容。
通过改造和完善灌溉设施,提高灌溉的效率和精度。
建设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包括喷灌、滴灌、微喷灌等,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
要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 推广节水技术节水技术是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如合理灌溉、定量灌溉、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监测和调控,实现精确的灌溉管理,减少误灌和过度灌溉,降低用水成本。
5. 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实施农田灌溉节水工程的前提。
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分配政策,合理安排灌溉计划。
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排水能力,减少水灾和水浸的发生,保护农田的安全。
6. 加强监督和评估实施农田灌溉节水工程需要不断监督和评估其效果。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定期对灌溉工程进行评估,评估其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
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方案(二)
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日益紧张,节约用水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农业是水资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尤其是旱作农业。
因此,优化旱作农业的产业结构,实施节水农业发展方案,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工作原理1. 科技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如滴灌、微喷灌等,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优化作物结构: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减少水资源消耗。
3. 改善土壤质量: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4. 合理管理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节水农业发展方案:由政府、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共同制定详细的发展方案,明确目标和措施。
2. 推广先进技术: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 调整作物结构: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
4. 改善土壤质量:通过科学施肥、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5. 管理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干旱地区的旱作农业,尤其是水资源紧张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 引入先进技术:通过引入滴灌、微喷灌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调整作物结构: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减少水资源消耗。
3. 改善土壤质量: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4. 管理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六、预期效果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引入先进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节水效果。
2. 增加农业产量: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和调整作物结构,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增加农业收益。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实践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实践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减少灌溉水的损耗和浪费,提高灌溉水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和增加农田产量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全球水资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1.土壤改良与保水对于干旱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来说,土壤改良和保水是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
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和改善土壤结构,可以提高土壤保水性,减少灌溉时的水分蒸散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覆盖物来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水的流失。
2.精确灌溉技术精确灌溉技术是指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水分情况,精确控制灌溉水的供应。
常用的精确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和喷灌等,这些技术可以减少灌溉时水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3.遥感与决策支持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农田的水分状况和作物的生长状况等信息,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预测农田的水分需求,从而合理安排和调控灌溉水。
4.应用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在节水灌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智能化的灌溉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和要求,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量,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1.灌溉制度在实践中,通过改变传统的灌溉制度,如小流域雨洪区改善土壤保水能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的消耗。
2.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指对灌溉和施肥进行合理组合和调控,减少灌溉时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通过合理施肥和控制灌溉水的供应方式,实现灌溉水和肥料的有效利用,减少农田对水和肥料的依赖。
3.水资源管理在实践中,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例如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和水资源利用的限制措施,推广用水量监测和管理系统,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和滥用。
4.政策支持与宣传教育政府在实践中应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支持,通过激励措施和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应用水平。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农田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农田节水灌溉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建议进行农田节水灌溉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1. 合理规划水源:合理规划灌溉源头,选择高效取水设备,减少取水损耗。
2. 采用高效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槽灌等技术,可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3. 土地整理和改良:通过土地整理和改良,提高土壤蓄水和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4. 管理土壤水分: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壤水分管理方法,如覆盖耕作、亩平灌溉、大田垄壅等,在保证作物需水的尽量减少土壤蒸发和淋失水。
5. 围墙护根:在果园和蔬菜田等地方要采取围墙护根的措施,减少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
6. 循环利用灌溉水:将灌溉用水通过处理再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科学制定灌溉计划1. 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浇水。
2. 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及时进行灌溉调整,避免缺水或过湿。
3. 根据气象条件,合理调整灌溉时间和量,充分利用降雨水源,避免重复灌溉和浪费。
4.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和气象预测,科学测算农田需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灌溉的盲目性和浪费。
三、推广先进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2. 推广智能化灌溉技术,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实现精准灌溉。
3. 加快推广新型覆膜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直接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
4. 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配套设施,如渠道、水塘、水泵、喷头等设施的改造提升。
四、加强节水灌溉政策支持与扶持1. 优化农田节水灌溉政策支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其市场化和制度化程度。
2. 加大农田节水灌溉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成本。
3. 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组织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
节水灌溉措施
节水灌溉措施
一、改进灌溉系统
1.优化灌溉布局:合理规划灌溉区域,确保灌溉水源的充分利用,避免浪费。
2.选配节水设备:选用节水型灌溉设备,如滴灌、喷灌等,降低灌溉用水量。
二、合理安排灌溉时间
1.掌握作物需水期: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确保作物在关键时期得到充足的水分。
2.避开高温时段: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灌溉,以减少水分蒸发。
三、覆盖作物
1.覆盖地膜:使用地膜覆盖作物,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2.秸秆覆盖:利用秸秆覆盖作物,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四、推广节水技术
1.培训农民:组织农民参加节水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能。
2.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节水灌溉技术,鼓励农民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
五、建设水库
1.合理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水库,确保能够收集到充足的水源。
2.科学设计:设计合理的库容和调度方案,以满足灌溉需求的同时,避免浪费水资源。
六、引水灌溉
1.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灌溉用水的充足供应。
2.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引水渠道、管道等配套设施,提高灌溉用水的输送效率。
七、合理选择作物
1.选择耐旱作物:选择耐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作物,以降低灌溉用水量。
2.选用抗旱品种:选用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八、加强维护保养
1.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灌溉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泄漏和浪费。
2.及时修复损坏设备:及时修复损坏的灌溉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农田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合理节约水资源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1.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和技术,例如滴灌、渗灌、微灌等,可以减少水分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对于不同作物的需水量,要进行科学测定和确定,避免过度灌溉。
2.合理调整灌溉时机和频率: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合理安排灌溉时机和频率。
对于耐旱作物可以适当延迟灌溉时间,减少灌溉次数;对于喜湿作物,可以增加灌溉次数,缩短灌溉间隔。
3.加强田间排水管理:合理设置土壤排水设施,保证农田排水通畅。
适时开展排水清淤工作,防止堵塞导致排水不畅,从而减少农田内的积水和蒸发。
4.实施灌溉水量监测:在农田建设过程中,设置灌溉水量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农田的浇水量。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调整灌溉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5.土壤水分管理:在农田中进行土壤水分监测和管理,根据土壤水分含量的分布情况,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率。
采用覆膜、中耕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6.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合理配比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农田的用水量。
在农田管理中加强施肥的科学性和减少不必要的肥料浪费。
7.开展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农田降水资源和灌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水库、坝、水窖等形式进行蓄水,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8.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出更好的节水灌溉措施和方法。
开发节水农田灌溉装置和灌溉系统,优化农田管理模式等等。
9.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加强对农田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水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
10.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对节水灌溉意识的认识,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农田节水灌溉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实施的工作,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灌溉技术作为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障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
灌溉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目前,主要的灌溉技术包括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和微灌溉。
地面灌溉是将水直接引入农田,通过渠道、管道或喷灌等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
地下灌溉是将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农田中,再通过排水系统实现灌溉。
微灌溉是指通过管道和喷灌器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以满足作物对水的需求。
这些灌溉技术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灌溉,农业水利工程中还需要配备灌溉控制设备,如灌溉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监测系统和遥控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和作物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次,从而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水和产量。
在灌溉技术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应当与土壤改良和施肥等措施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只有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作物才能更好地吸收灌溉水分和养分,提高产量。
在灌溉技术中,需要注重土壤改良和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灌溉技术的作用。
除了灌溉技术之外,节水措施也是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水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农业水利工程中,实施节水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业生产,并且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目前,主要的节水措施包括优化灌溉制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雨水利用和引进节水型农作物等。
农业节水措施有哪些
农业节水措施有哪些1.种植适应节水的作物:选择适应当前地区降雨条件和资源环境的耐旱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比如玉米、大米、小麦等作物是耐旱作物,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
2.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通过选择不同的农作物进行轮作、间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同一地区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
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也可以降低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例如,滴灌、喷灌、微量灌溉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水肥一体化管理:合理施用农业化肥和农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肥料和农药应用,可以使农作物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增强,减少养分的流失,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5.合理耕作措施:采用保土保水的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侵蚀。
例如,合理留茬、梯田种植、轮作休耕等措施都可以减少土地的流失和水分的蒸发,从而节约水资源。
6.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节水的基础。
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包括渠道、水窖、水泵、灌溉设备等,通过合理建设并维护这些设施,可以实现农田的高效灌溉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7.精确灌溉技术: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精确测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作物的水分需求,避免灌溉过量或不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土壤含水量检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农田土壤的水分量,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量。
8.科学节水用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田面水、雨水以及充分利用农田排水系统中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总之,农业节水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的节水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农业节水还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节约用水日农业灌溉中的高效利用技术
节约用水日农业灌溉中的高效利用技术节约用水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农业灌溉领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农民收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农业领域不断引进和推广一系列高效利用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效用水技术,以期为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1. 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在农业灌溉中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的建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如屋顶排水系统和沟渠收集装置,将雨水引入储存罐或水池中。
农民可以根据需要灌溉庄稼,减少对有限地下水和河流水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小孔滴水的方式将水直接送到植物根系的灌溉方法。
相比传统的洪灌系统,滴灌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灌溉水的损失。
滴灌系统通过布置在植物根系周围的水管和滴头实现。
水滴以缓慢的速度滴入土壤,确保植物根系获得充足的水分而不造成浪费。
滴灌技术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农作物受到过度灌溉和病虫害的风险。
3. 层析灌溉技术层析灌溉技术是一种基于土壤水分运动原理的水路设计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不同土壤深度上设置多层水管或沟渠,使灌溉水按照一定层次渗透入土壤中。
每一层水管或沟渠中的水流速度和水量可以根据农作物根系所需的水分量进行调节。
层析灌溉技术具有精准灌溉的优点,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浪费并提高灌溉效果。
4. 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图像和传感器数据对农业灌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提供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灌溉水需求等信息。
基于这些数据,农民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灌溉计划,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实现高效利用水资源。
遥感监测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水的浪费,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的灌溉系统管理方式。
通过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阶段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3期
19
南 方 农 业2009年3月
万州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实践与推进途径
牟之碧1,佘兴蓉2,陈天福3,朱德志1
(1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农业服务中心,404040; 2重庆市万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404000;
3
重庆市万州区农产品检测中心,404000)
摘 要: 介绍了万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的实践,并通过分析其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旨在说明其推广前景广阔,并对其推进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万州区; 旱作节水农业; 实践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属四川盆地平行岭谷与盆边山区过渡地带,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区。
水资源利用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水资源浪费严重,渠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30%左右,地表水利用率不到70%,过境水资源利用率更低。
全区伏旱频繁,频率达60%,其中重旱和特重旱灾伏旱频率为35%。
旱作农业是万州区经济作物和饲料的主要来源,全区旱作粮油常年播种面积9.37万hm 2左右,占粮油总播种面积的72.8%,产量占总产量的59.6%。
针对万州区旱作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坡陡土薄、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突出、耕作管理粗放、新的实用技术应用落后等问题,积极探索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势在必行。
2008年,万州区在天城镇开展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片建设,建立了高产示范片677.6 hm 2,示范推广了旱地保护性耕作栽培66.7 hm 2。
在项目带动下,推动了周边镇乡乃至全区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
1示范片概况
作者简介: 牟之碧(1968—),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E-mail: shexingrong@ 。
1.1核心示范片
(1)6.7 hm 2坡地生物篱核心示范片。
核心示范片建在董家居委会8、9、10组,示范面积7.2 hm 2。
实
施内容: 每一等高梯地边坡营造一条生物篱(生物篱选用多年生经济作物桑树,种植3行,错窝栽植,带宽1 m ),旱地横坡种植酿酒高粱,并蓄留再生高粱,实行一栽两收。
实施效果: 两季高粱平均产量581.7 kg/667 m 2,比高产示范片平均产量550.4 kg/667 m 2增31.3kg ,增产5.6%; 比示范区外平均产量448.8 kg/667 m 2增132.9 kg ,增产29.6%,增纯收益近300元/667 m 2。
(2)20 hm 2缓坡地等高改顺坡栽培为横坡起垄栽培核心示范片。
核心示范片建在小弯、风梁两个村,
示范面积21 hm 2。
实施内容: 横坡起垄栽培“小麦—高粱—再生高粱”,横坡起垄栽培“小麦—玉米—红苕”。
两季高粱平均产量572.8 kg/667 m 2,比高产示范片产量535.2 kg/667 m 2增37.6 kg ,增产7.0%; 比示范区外产量452.9 kg/667 m 2增119.9 kg ,增产26.5%。
“玉米—红苕”两季作物平均产量830.5 kg/667 m 2,比高产示范片产量800.4 kg/667 m 2增30.1 kg ,增产3.8%,比示范区外产量710.0 kg/667 m 2增120.5 kg ,增产16.9%。
技术与推广
南方农业2009年3月
2009年第3期
1.2高产示范片
(1)33hm2坡地生物篱示范片。
高产示范片建在董家居委会8、9、10组,每一等高梯地边坡营造一条生物篱,生物篱选用多年生经济作物桑树,旱地横坡种植酿酒高粱,并蓄留再生高粱,实际种植面积34.1 hm2。
两季高粱平均产量550.4 kg/667 m2,比示范区外平均产量448.8 kg/667 m2增101.6 kg,增产22.6%。
(2)233亩缓坡地等高种植示范片。
以天城镇董家居委会为中心,辐射小弯、风梁两个村,改顺坡耕作为横坡起垄栽培,种植模式为“酿酒高粱—再生高粱”和“小麦—玉米—红苕”,示范种植面积233.5 hm2。
“酿酒高粱—再生高粱”示范面积66.8 hm2,两季平均产量562.8 kg hm2,比示范区外平均产量448.8 kg/667 m2增114 kg,增产25.4%。
“玉米—红苕”示范面积166.7 hm2,两季作物平均产量801.4 kg/667 m2,比示范区外平均产量710.2 kg/667 m2增91.2 kg,增产12.7%。
该镇示范推广旱地保护性耕作栽培66.7 hm2,栽培模式主要是“小麦—玉米—红苕”,小麦收获后,将小麦秸秆覆盖在土壤表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耕作,实施免耕覆盖栽培,实现集水、节水、培肥地力和减少水土流失。
1.3辐射周边乡镇推广情况
结合项目的实施,全区加大了旱作节水农业的推广应用力度,在九池、甘宁、高梁、李河和熊家等周边镇乡安排了面积不等的示范,推进全区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
据统计,全区今年推广旱地坡改梯横坡种植技术0.54万hm2,旱地保护性耕作栽培面积0.21万hm2,旱地聚土垄作技术0.12万hm2,皆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2项目实施效益
2.1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示范推广了坡地生物篱和缓坡地横坡起垄“酿酒高粱—再生高粱”高粱100.9 hm2,平均产量558.2 kg/667 m2,比对照田产量448.8 kg/ 667 m2增产109.4 kg,增加收入273.50元/667 m2,共增加收入41.38万元。
示范缓坡地横坡起垄“玉米—红苕”166.7 hm2,两季平均产量801.4 kg/667 m2,比对照田产量710.2 kg/667 m2增产90.2 kg,增加收入173.28元/667 m2(1.90元/kg),增加收入43.337万元。
该项目实际完成了267.6 hm2,增加了粮食产量391.112 t,增加了收入84.717万元。
2.2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通过生物篱营造和聚土起垄栽培等节水措施,使项目区降水利用率从40%~45%提高到50%~55%。
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状况,优化示范区光温水土资源配置,增强了农业的抗灾能力,改善了示范区生态环境,对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壤抗旱减灾能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示范作用推动下,全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0.8万hm2以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提高了节水技术的普及水平和增强了农民的节水意识。
3技术措施
(1)营造生物篱。
根据坡地的坡度、坡长、坡形和降雨量设计生物篱,每一等高梯地边营造生物篱一条,生物篱宽1 m。
选用桑树作生物篱。
(2)改进推广缓坡等高地横坡聚土起垄栽培技术。
采用“小麦—高粱—再生高粱”、“小麦—玉米—红苕”栽培模式,从小春作物开始,改以往的顺坡耕作为等高横坡耕作。
根据不同的坡度和土壤质地,选择宽厢和窄垄两种形式。
(3)集成推广配套技术。
一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对项目核心示范区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制定出施肥建议卡,指导核心示范区的农作物进行科学配方施肥。
二是推广化学除草技术,力求免少耕,减少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流失。
(4)开展土壤监测。
一是耕地地力调查; 二是环境质量监测; 三是土壤墒情监测; 四是降雨量监测; 五是肥效试验。
4推广前景
通过近几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初步探
技术与推广
20
2009年第3期
21
南 方 农 业2009年3月
索出适合万州区实际的旱作节水农业集成技术: 抗旱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坡改梯横坡种植技术; 聚土垄作技术; 秸秆和薄膜覆盖技术; 培肥地力,以肥调水技术; 免少耕保墒综合耕作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在万州区有较长的历史,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并能实现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有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十分强大的技术队伍。
因此,万州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5推进途径
5.1
政府引导和适度扶持
旱作节水农业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民,对国民
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外大部分国
家都是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农民采用。
国家和市政府也已将其列入政府农业工作的重点,在政策和投
入上对旱作节水农业都有一些扶持。
万州区的旱作
节水农业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研究、示范
培训、宣传发动等方面都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当地
政府要以上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为契机,在政策和
投入上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应用这项利国利民
的新技术。
5
.
2组织典型示范,加大宣传和技术培训力度
基层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要以上级政府的政策和
财政支持为手段,广泛组织典型示范,通过现场、资
料、培训班、科技入户等方式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旱作节水农业的意义,用其实际
效益说服农民,引导农民自觉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旱
作节水农业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5
.
3
不断创新和完善配套技术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一项地方性很强的新技术,
目前还不很完善,在生产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
大量的课题亟待解决。
当地农技部门必须借鉴国内
外技术及经验,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
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区、不
同作物的旱作节水农业模式的试验创新,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旱作节水
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