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2古诗两首观书有感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观书有感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观书有感》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观书有感》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观书有感》教学反思相关于《冬夜念书示子聿》来讲,《观书有感》的寓意就没那么明显了。
诗文从头至尾都看似在写塘水,怎么就扯到念书的学问了呢?若是不凭借任何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是很难领会到这一点的。
如何把学生的思路印到那一头去呢?我决定从题目上下文章。
一开始,我出示了这首诗的内容,但不写题目,只说作者朱熹是宋朝的理学家(即哲学家)。
随后,明白得诗句的意思。
一二两句,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净;三四两句,通过与学校水池的比较,明白源头活水是水塘能维持清澈明净的全然缘故。
学至此处,让学生回过头来讲说正首诗在围绕什么写。
学生都能发觉,写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什么缘故这么清澈。
那我就问,若是让同窗门给如此一首诗加个题目,会怎么加。
开始,由于受了讲义的阻碍,都说不出。
后来,只说依照适才明白得大的意思来讲,有同窗就敢说了,“水”,“水塘”,“源头活水”,固然有同窗还说了“观水有感”,窜改得不错。
总结了一下,确实是题目总与水有关,但确实是与书联系不上。
随后,出示课题,读读想一想,这水塘,怎么与书联系起来了呢?打开课文,看插图,来体会作者的心境,想象一名哲学家现在的方式。
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显然,都感觉是个难题了。
片刻,终于有一只、两只手举起来了。
一名学生答得专门好,大意是水池里不断有水流进来,就能够使水更清澈;咱们人多读点书,就有知识不断补充大脑,令人变得更伶俐。
说得不错呀!大伙儿也能明白了。
最后,给大伙儿总结了一下,作者是用这水来譬喻念书的道理,这确实是哲学家的精湛的地方。
随后有列举了一些关于念书的名言,再次说明“念书令人明智”的道理。
至此,诗的含义算是揭露出来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观书有感》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相关于《冬夜念书示子聿》来讲,《观书有感》的寓意就没那么明显了。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与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与反思(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紧扣“无遗力”,放大词境。
在理解“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的意思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学生联系旧知,很快就想到了学过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在简要讲述故事的同时,诗歌的形象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这一环节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学生对“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有效整合利用,拓展教材。
教学诗歌不仅展示了写作背景和陆游生平,在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诗意,明白诗理的时候,我又不失时机地将教学引向了新的语言链接与积累: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
本诗的教学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自然而然地导入,又借助学生已经形成的认知合理地拓展延伸,这让我认识到:教者合理地开发与组织教学资源是教好一首诗的基本保障;课堂上,教者对资源的恰到好处的利用更是对教学资源价值的有效提升。
三、始终关注诵读,读中提升。
古诗诵读应有层次:初始读通,读出节奏;继而读出情感;最高层次是读出诗味,与诗人产生共鸣。
感悟深刻,朗读方能到位;指导得当,学生才能悟到方法。
如在学生理解“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之后,我请一名同学朗读,我听出来她特意强调了“老”和“工夫”这两个词。
这不是很好的教学契机吗?我在赞美她读得好的同时请她说说重读这两个词的原因,学生对做学问的“孜孜不倦”和“持之以恒”又一次加深了理解,接下来的朗读真是有滋有味。
苏教版六上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上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学设计张家港市新塍小学王喜娅教学目标:1. 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能有滋有味的诵读古诗。
2.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3. 学会借景喻理这一种写法,体会诗歌丰富内涵,领会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4. 初步掌握体会宋代“说理诗”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了解作者资料课前谈话:同学们平时看书吗?最近都看了些什么书?你读书后有什么感受?1. 出示: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活到老,学到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读读这些句子,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很亲切?▲课件再出示朱熹名字,看,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指导我们读书学习的至理名言都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
(板书:朱熹)2. 关于朱熹,你还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出示: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
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PPT红色显示最后一句,齐读。
二、读,体味古诗韵律1. 过渡:公元1196年,已经年近古稀的朱熹,为了躲避朝廷的纷争,来到了一个小山村。
(出示图片)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这天,风和日丽,朱熹又和往日一样,捧着心爱的书,漫步来到村边的一个小池塘边,看着眼前美景,他不觉吟出了一首小诗。
板书课题,什么叫“观书”?连起来呢?朱子的读书感受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2. 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读通顺。
3. 指名读古诗。
生评价。
4.正音,学习生字词:“鉴”“徘徊”▲指“为”,谁听出来了,刚才这个字,他怎么读的?这是个多音字,为什么在这里读“w èi”? 小结,古诗词中的多音字,要根据意思来读。
▲鉴,是本课的生字。
6上22《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之《观书有感》教学反思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名篇《观书有感》紧扣读书的话题,以司空见惯的事物——方塘设喻,匠心独运,将写景和明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象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充满睿智的道理。
全诗文质兼美,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不愧为大家手笔。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教者心绪颇不宁静,可谓得失参半。
1.成功之处:《观书有感》这首诗字面意思不难理解,重点在于怎样引导学生从描述的景象中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读书道理,特别是弄清一二两句究竟写什么,弄清一二两句和三四两句的关系,弄清明写和实写的关系。
在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运用多种方法品读诗句,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中暗藏哪些玄机,深入理解体会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并通过讨论明确了诗的内容是要我们“多读书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能按教者的预设提出“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的问题。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教学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狠抓关键词,兼顾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重点拨,轻灌输,让学生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学生学得轻松灵活。
如“鉴”字的教学从音形义三方面着手,训练很到位,学生理得透,记得牢。
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什么样的水才算活水?”和“如果没有活水,方塘会怎么样”的话题巧妙发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既积累了词语,又进行了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整合和衔接,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拓展延伸部分先总结一下什么叫说理诗,然后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为例,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开拓了学生视野,对学生的诗歌阅读富有指导意义。
2.不足之处:教学中扶放结合做得不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略少,“学“和“练”的环节上花的功夫不够;要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时间; 要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理越辩越明,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拓展延伸部分的补充诗句浮于表面,读得不够。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_苏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_苏教版【课题】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材简解】《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1、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
2、预习《观书有感(二)》,理解诗意。
3、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
【教学过程】一、品读名句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试着读懂它们。
【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读书也叫“观书”,板书。
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
【齐读】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4、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
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
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苏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课题】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材简解】«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喜闻乐见的名诗。
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由于有源头死水不时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时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笼统地表达了一种巧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目的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画的现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风景,明白死水关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包括的哲理,懂得不时读书,不时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育独立鉴赏诗词的才干,构成特性化的审美情味。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风景,明白源头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了解古诗内容与标题的关系,领悟诗中包括的深入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前预备】1、搜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
2、预习«观书有感〔二〕»,了解诗意。
3、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引见朱熹。
【教学进程】一、品读名句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窗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试着读懂它们。
【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出息。
2、先生自在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读书也叫〝观书〞,板书。
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同熟记于心。
【齐读】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4、谁能给我们引见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同来读一读这段简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劳读书的模范,不光读,还留意思索。
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索,板书:有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设计思路《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本诗的教学有三大版块组成:一是诵读积累;二是感悟领会;三是拓展延伸。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读书是怎样地不遗余力?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法作品、投影仪、《悬梁刺股》Flash六、教学过程(一)﹑轻松谈话,巧妙揭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书法作品,(先出示后粘贴于黑板)你觉得这上面的字写得怎么样?(生畅所欲言)它是顾老师的一个学生写的,几年前,这个学生就特别喜欢欣赏字帖,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反复阅读字帖,但是她写的字却非常难看。
有一天,我送她一首诗,读过之后,她恍然大悟,从此,这个同学变了,再后来,她就能写出今天这样的作品呢!1.这首诗是什么呢?就是她所写的内容,有这么神奇吗?赶快读读吧!(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4(教学反思3篇)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本课,我力求使自己的课堂呈现出“语文味”来。
一、让古诗沉浸在浩瀚的文化中。
杜甫作为“诗圣”,在当时文坛中的影响可见一斑,因此让孩子亲近诗人,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
“你对杜甫了解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工具书、文化积淀学语文,是语文课该做的事。
于是学生知道了“李杜”,知道了他们的诗“各有千秋”,李的浪漫,杜的写实;知道了杜甫的“沉郁顿挫”;知道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处境,读杜甫的诗就能了解当时的历史。
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
让诗歌的学习沉浸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受到感染,用一诗的学习兴趣唤醒学习其他诗歌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的。
二、让古诗的理解在情境中生发。
学生在前一天预习了整首诗,对全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于是抓住“妻子”“衣裳”“青春”的古今异义,我就放手让学生说了,学生逐字逐句理解的时候,能差不多说到位,我就没再去“唠叨”。
可课后,经提醒我知道我错了,学古诗不能满足于仅仅理解诗的意思,更不能满足于仅仅把诗句中逐字意思简单串联。
比如“初闻涕泪满衣裳”学生说刚刚听到就激动得泪水沾湿了衣服。
可是单单听这句话,是别扭的,是什么让诗人情绪如此反常?脱离了对杜甫曾经“悲”的感悟,摆脱了当时的情境,这样的理解是可笑的。
如果学生走进情境,就不会就字论字,简单地把单个字的意思联起来说说了事。
他们头脑里会出现:杜甫一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手足无措,万分激动,不由任泪水沾湿了衣服!学古诗,学语言,学表达,作为师者,我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头脑中想像画面,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走进画面,让学生利用各自的文化积淀表达诗歌的意思。
这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才是有“语文味”的。
《示儿》: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参考3份)
22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解释课后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背诵古诗导入我们经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
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三、作业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六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2古诗两首观书有感苏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2古诗两首观书有感苏教版现在,我把《观书有感》一课的设计与想法和大家作个交流与沟通。
《观书有感》是一首哲理诗,让学生领悟哲理诗中的哲理是本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重难点,所设计的一切环节都是围绕它来服务的。
一、走近作者,感受情境,心灵和谐古人说:知人论世,上上之法。
即阅读、欣赏古诗文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作品和作家的生平、思想、风格、他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联系起来。
这样,在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今天,学生对所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才可能全面些,准确些,深刻些,才可能逐步地改善学习品质、改进学习方法,好读多思,主动地去建构和发现知识。
导入环节,我用一段能高度概括朱熹生平和伟大成就的话让学生对这位有着崇高历史地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有个初步的感知,使学生肃然起敬,从而带上敬畏的心境去学习古诗。
这样做学生对朱熹还是有陌生感,不够亲切。
如何对朱熹更亲切些?朱熹的名言很多,有的学生熟知,但并不知道出自何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现了我的这一想法。
如果能让朱熹走到读者的身边去,也成为读书、学习的一员,从“大家都是读书人”的角度去交流感情和思想那该多么美妙呀,于是我又设计了一段过渡语:朱熹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生不停地读书,不断地实践,还不停地思考,成为勤奋读书的典范。
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
至此,基本完成了“走近作者”的想法。
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心灵共振这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分读诗、解诗、品诗、感悟、拓展五个部分。
读诗,一段录音“瞻前顾后”,使用得当,读好古诗,足矣。
解诗,学生自解、两人解、全班解,三管齐下,使全班每一位学生理解古诗意思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在全班交流前,自解、两人解的环节必不可少,自解、两人解、全班解是学生对古诗大意从模糊到清晰、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对后面环节的顺利实施作好铺垫。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紧扣“无遗力”,放大词境。
在理解“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的意思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学生联系旧知,很快就想到了学过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在简要讲述故事的同时,诗歌的形象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这一环节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学生对“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有效整合利用,拓展教材。
教学诗歌不仅展示了写作背景和陆游生平,在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诗意,明白诗理的时候,我又不失时机地将教学引向了新的语言链接与积累: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
本诗的教学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自然而然地导入,又借助学生已经形成的认知合理地拓展延伸,这让我认识到:教者合理地开发与组织教学资源是教好一首诗的基本保障;课堂上,教者对资源的恰到好处的利用更是对教学资源价值的有效提升。
三、始终关注诵读,读中提升。
古诗诵读应有层次:初始读通,读出节奏;继而读出情感;最高层次是读出诗味,与诗人产生共鸣。
感悟深刻,朗读方能到位;指导得当,学生才能悟到方法。
如在学生理解“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之后,我请一名同学朗读,我听出来她特意强调了“老”和“工夫”这两个词。
这不是很好的教学契机吗?我在赞美她读得好的同时请她说说重读这两个词的原因,学生对做学问的“孜孜不倦”和“持之以恒”又一次加深了理解,接下来的朗读真是有滋有味。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篇)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句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我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根据我出示的重点词语的注释进行自学,然后再交流讨论,结合实际。
以下几点我认为是做得比较好的:1.紧扣“无遗力”,放大词境。
在理解“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的意思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呢?”学生联系旧知,很快就想到了学过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
在简要讲述故事的同时,诗歌的形象立体起来,丰满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2.恰当利用故事,结合生活实际,加深感悟。
学生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是否深刻理解于心了呢?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纸上谈兵》的故事,让大家谈谈看法。
另一方面,联系早上教两个学生扫地的事情,并让他们谈谈生活中类似这样“知”“行”不统一的事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对“躬行”的印象很深刻,对诗的主旨也理解透彻。
3.比较“工夫”与“功夫”,加深体会。
“工夫”和“功夫”是很容易混淆的,为了帮助孩子们区分这两个词,我用课件出示“我选择,我快乐”,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词语意思上的区别,然后进行选词填空,学生基本上都能区分了。
同时,通过在对两个词语选择理解后,学生更深刻地明白了古人做学问的艰难,明白了诗人教育儿子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
《观书有感》:相对于《冬夜读书示子聿》来说,《观书有感》的寓意就没那么明显了。
诗文从头到尾都看似在写塘水,怎么就扯到读书的学问了呢?如果不凭借任何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是很难领悟到这一点的。
怎样把学生的思路印到那一头去呢?我决定从题目上下文章。
小学古诗《观书有感》教后反思三则
小学古诗《观书有感》教后反思三则《观书有感》教后反思一《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哲理诗,整首诗从字面上看没有提到读书,但作者巧妙地用暗喻说明正如源头活水使半亩方塘清亮明净一样,不断读书,汲取知识能够使自己心智更加聪慧。
为了突破那个教学的重点,我是如此设计的:我让学生先对那个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进行评判,学生自然找出了“清”,接着引导学生:你从诗中哪些句子体会到方塘的“清”呢?从而自然地引出对一、二两句诗的学习。
通过明白得,学生对方塘的“清”留下了具体而又深刻的印象。
二、用自创的《观塘有感》与朱熹的《观书有感》对比,引导学生质疑。
我用自创的《观塘有感》与朱熹的《观书有感》对比,让学生发觉其中的题目与内容的不同,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来给朱熹的诗换题,看看换题后的成效。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明白了朱熹先生的高超之处:把深奥的读书感悟用清新的写景方式表达出来了,把道理暗藏在写景之中,轻松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三、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学以致用。
在学生明白哲理诗的特点之后,我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所积存的古诗,达到融会贯穿,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事实上我们接触过许多如此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
从不同的角度看情况,便有会有不同的收成,正如诗中所说:( ),( )。
当你克服了艰巨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书读得越多,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加全面,这是( ),( )。
】通过如此高效的学习,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巩固了这节课的哲理诗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让学生学会赏析古诗。
关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古诗不能只停留在熟读,会背,明白得诗句的意思那个层面上,学生应对所学古诗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了解,也确实是个性化的学习与明白得。
因此,教学中我设计了如此一个环节:你认为这一首诗如何样?说说你的看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能够从修辞、诗的内容、写法上去谈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2首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2首》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后记在教学本诗时,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然后我以故事引入,为孩子们讲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
接着让学生谈谈听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通过听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解什么叫“躬行”,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最后我以“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
”引导学生用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的语气读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后记在教学本诗时,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然后我以故事引入,为孩子们讲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
接着让学生谈谈听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通过听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解什么叫“躬行”,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最后我以“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
”引导学生用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的语气读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后记在教学本诗时,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然后我以故事引入,为孩子们讲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
接着让学生谈谈听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真正的学习。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与反思 (2)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与反思 (2)(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两首《闻官收河南河北》:新课程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生活道路上必然要走一些弯路。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说透的,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按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去“想象”“体会”呢?所以,我在第一环节先介绍杜甫,从而让学生对诗人对诗的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就是自学环节,教师必须适时引导,否则学生无法进行到下一环节,这时再让学生在班上展示。
没有了字词上的阅读障碍,把握诗的大体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于是我就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诗人在战乱中背井离乡,现在终于可以回到故乡了,那么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经过讨论,学生肯定会答出,这是诗人设计好的回乡路线,这时,我应该及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这个路线时时刻刻在诗人的脑海中,而今,叛乱已被平定,一个“穿”一个“向”足以表明诗人多年来一直的思乡情绪。
而这种思乡心情之切是源于诗人对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与兴奋。
最后,围绕“喜”字,学生进一步从“漫卷”“放歌”“纵酒”等词去体会诗人的爱国热情。
《示儿》:《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应紧扣诗眼“悲”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一、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
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诗文后,教师简介有关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陆游生活的时代政治动荡,金人南侵,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导致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引起诗人陆游无比悲愤。
直至他临终时,已经85岁高龄了,但“北定中原”“还我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仍有增无减。
他的心事依然是盼望着北伐的胜利和祖国的统一,对光复中原,洗雪国耻表示了深切的期望和坚定的信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课文22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苏教版.doc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定远县朱湾小学刘俊益一、设计思路《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本诗的教学有三大版块组成:一是诵读积累;二是感悟领会;三是拓展延伸。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读书是怎样地不遗余力?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FT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口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冬夜读书示子聿》ppt.学生简短表演。
六、教学过程(一)、《示儿》导入。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拜访一位熟人,他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前面我们学习了他的《示儿》,同学们能有感情的背给老师听听嘛(学生齐背古诗)。
这首诗他是以一个爱国形象出现,今天他将以一个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而前。
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一首教子诗。
教师简介陆游并揭题。
(ppt展示课题)(二)、自主学习,共同探讨,理解诗句内涵。
1.出示图片,情境解题。
教师旁白,指引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看表演。
2.解题。
(1)学生一起说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师板书。
ppt展示古诗内容。
(2)讨论:图片中的小孩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师强调聿的读音。
回忆观看的表演,翻译诗题。
“冬夜”点明了什么?“示”可作什么理解?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示”解释为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2古诗两首观书有感苏教版
很遗憾地教完朱熹的《观书有感》,现在作教学反思的时候,我感到课堂教学遗憾的原因正是我和学生都缺少“源头活水”。
读一下教材,我感到学生借助工具书,对于《观书有感》诗句的理解没有多大的障碍。
本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落实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诗后两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领会本诗所要说明的道理:“人的心智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
备课的时候,我首先脱离参考,自己对这两句话进行了理解,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时俱进,来自于他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
跟参考的理解也差不多。
不过,我缺少的是“开豁”这一层意思。
仔细读读诗的前两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感到对于诗歌说明的道理的理解确实应该加上“开豁”这一意思。
同时,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要应对考试,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参考书是“尚方宝剑”,我必须把这意思教会学生。
但我的预设是,学生或许早已经接触过这句千古名句,他们的理解或许也局限于我理解的那些意思。
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前两行理解好“开豁”这个意思。
我的教学设计是,待学生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他们从诗的内容(描写方塘)与题目(《观书有感》)表面的不相关提出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诗歌所要说明的道理。
我估计学生都能说到“一个人的聪明来自于他不断学习”这一层意思。
然后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领会“开豁”这一层意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我的预设提出了上述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并通过讨论明确了这首诗是要我
们“多读书学习”,可“清如许”对应的意思——心智开豁、敏锐却怎么也说不上来了。
于是,我问学生曾经在哪里看见过或者听到过这句诗,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关联起来的?哪知道全班近48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很模糊地讲了与诗句只有些许关联的一点意思,其他学生都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
哈!看来学生就是“没有源头活水”啊!但这意思是我现在写反思的时候感悟出来的。
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利用好这一生成的“资源”,而是习惯性地采取了“填鸭式”教学法,把“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
当时只是感到有些遗憾,没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要说明的道理。
现在想来,只要把当时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现象与诗句联系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
我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课堂上出现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没有敏锐的反应,只是想着赶快把知识“给”学生,将来能够应付考试。
由此我想到,我也缺少“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