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10.奇妙的节日风俗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精品】2020春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教案

【精品】2020春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3. 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生讨论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生:喜欢!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情况放假?生:(各种回答)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

2.揭示课题:10. 我们当地的风俗之奇妙的节日风俗二、新知探究(一)认识传统节日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2.阅读角: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

-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报效楚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在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石投汨罗江自沉。

江边群众得知后,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

后人为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

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吃屈原,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1)读一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2)想一想:端午节寄托了人们什么样的感情?(3)说一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们那儿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比如:在山东省长岛县,在端午节当天的日出之前,人们要用手掠取草木上的露水洗脸、洗眼,俗称“拉露水”。

3.拓展了解不同民族庆祝端午节的不同形式。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教案
6、不同的风俗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和愿望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不同的地方节日以及奇妙的节日风俗。其实我们国家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不同的风俗,虽然体现了不同的地方文化,但是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些不同的风俗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除了一些共同的节日之外,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奇妙的节日风俗。
3、懂得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2)出示课本78页的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说明,体会这些风俗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3)教师相机出示一组窗花和元宵灯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窗花和元宵灯展,进一步体会人们美好未来无限希望。
(4)除了这些,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节日风俗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和情感呢?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完成调查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4、教师引导:我国地域辽阔,生活着56个民族的人们,这56个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和风俗。有一位同学来自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他向同学们介绍了那里的那达慕大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5、学生读一读课本77页的“阅读角”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的有关内容。教师相机补充有关那达慕大会的一些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进一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那达慕大会。
2、板书课题: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精】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精】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精】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理解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观。

2.了解当地的传统风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了解和掌握在传统节日中的礼仪规范及行为习惯。

教材分析节日和风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节日和风俗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以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回忆和分享自己家庭中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文化。

2.展示当地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文化,引导学生以多角度、多选项的形式,探究关于文化的知识。

正文环节3.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深入理解和讲解节日和风俗的历史和由来,和传统节日的中国文化价值,比如说中秋节。

4.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当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及其习俗,比如今人们批评丰富的食物和绕路烟花来庆祝新年的论点。

5.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与规矩,如:新年的辞旧迎新、守岁等活动。

结束环节6.总结当地的传统文化风俗,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家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7.以问答的方式检测学生在本次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嘉奖。

教学资料1.教材及多媒体展示。

2.实物或图片展示。

3.角色扮演活动的相关道具。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2.通过小测验或考试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本次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进行个别面谈,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和体验到传统节日和风俗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使学生从年龄较小的阶段就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有文化的人。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10.奇妙的节日风俗第二课时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10.奇妙的节日风俗第二课时

合起来,关注社会的发展,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的重难点 )
1. 了解中国各地节日民俗差异,以及家乡特色节日民俗,体会不同风俗中寄托的美好情感;
2. 在民俗的变与不变提升对传统节日文化认识,让儿童真切地体悟到民族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从而
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 游园会 ——播放全国各地端午习俗新 闻视频,学生简单交流小结。
3. 小挑战—— 常州端午有什么特别的节 日习俗呢?(相机出示“龙舟竞渡由鸟舟竞渡
1. 观看视频,搜集信息,比较 南北端午习俗,小结端午习俗的由 来与演变。
2. 观览图片视频,感受家乡端 午的奇妙, 体会各地端午的差异性。
演变”“常州高楼式龙舟” “西太湖龙舟赛” “国
天,家人团聚, 阖家欢乐, 神洲大地处处
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三) 探究清明, 相机奖励青团, 回顾青
团纪念介子推的故事。
①不变:扫墓、踏青、放风筝
②变: 2008 成为法定假日,演变为新出
游季。
③需变革:烧纸
④小结: 原来,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
感恩节。寄托思念,也不忘文明。
…… )
活动四、制节日文创,传民俗生命 1. 小组体验:小组随机抽取材料包,根据材料 和提示制作民俗节日文创, 并且为作品设计广 告,准备 T 台走秀。 2. 班级展示,交流:节日用品有变化吗? 3. 小结: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传统节日里的 变与不变,就会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进步的信 息,就会深刻地体会到民族文化蓬勃的生命 力。 4. 布置作业: 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制作民俗节 日用品,建议将编制的蛋袋、设计的香囊送给 亲人朋友,将美好的祝福传递下去。
外泳池龙舟竞赛”图片与新闻,感受家乡端午
节文化魅力以及传统民俗的演变。 )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课件


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糍粑等
重阳节插茱萸、赏秋、赏菊、登 高、踏秋
月圆,人团圆,帮又称“团圆节 ”
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 与推行敬老活动。
……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拓展延伸: 正因为春节涵含着这么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
所以干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代 代继承发扬。其实除了春节以外,中国还有许 多传统节日。请同学们列举其他的传统节日, 并说说主要民俗。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三月三”歌节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2. 你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吗?选择一个 你感兴趣的节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 享一下。 (1)学生分小组分享。 (2)每个小组推选1名同学全班分享。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小结: 许多地方都有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新知探究
(一)认识传统节日 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
些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设计
阅读角: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般认为, 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是战 国时期楚国人,他因报效楚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 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在五月初五那天,他 抱石投汨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后,纷纷驾舟打捞屈 原尸体。后人为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 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 屈原的品德、节操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吃屈原, 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10-2奇妙的节日风俗 教案

10-2奇妙的节日风俗 教案

10.2奇妙的节日风俗教学设计
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独特节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学习活动:探寻节日背后的风俗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活动准备: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过采访老人或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收集节日寄托的愿望和情感。

活动过程:
1.读一读。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课文中的图片内容,完成下表。

2.说一说。

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美好的风俗?都寄托了怎样的愿望和情感?与同学们说一说。

课堂练习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下《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奇妙的节日风俗》课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下《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奇妙的节日风俗》课件

(3)都江堰放水节 时间:清明节 地点:成都市都江堰 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线,因此每年 春耕前的放水被当地居民视为神圣的节日。历史上,每 年农历三月的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 当年农业丰收。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 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拜李冰父子,举办二 王庙会,又称清明会。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将民间传 统的清明会改为政府主办的放水节,由身着古装的水利 官员、仪仗队伍表演放水节的全过程。此间有民间歌舞 表演,引人人胜。
3.讲述春节: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 节的? ①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 ②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 ③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 ④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的?
(二)奇妙的节日风俗 1.了解奇妙的节日风俗。 (1)我家住在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市,我们这里有“饮 水节”,在节日期间人们会聚集到泉边,喜饮泉水,并 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2)我家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每到“三月三”歌节, 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人们聚集在一起, 歌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 (3)我家住在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我们这里过“藏历 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传统赛马与表演活动。 (4)我家住在福建省的福州市,我们这里有“孝顺节”, 在节日期间人们要煮“拗九粥”送亲朋好友,已出嫁的 女子要回娘家孝敬父母。
那达慕摔跤比赛
说一说:你们当地有什么 独特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如何 过的?
拓展:四川独特节日 (1)黄龙溪火龙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地点: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镇 介绍:双流县黄龙溪古镇的火龙灯舞源远流长,起源于 南宋时期,每年的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如期举行。其活 动内容包括烧火龙、彩龙表演、南狮表演、漂河灯、燃 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听川剧座唱等。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课件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课件

阅读角: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般认为, 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是战 国时期楚国人,他因报效楚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 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在五月初五那天,他 抱石投汨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后,纷纷驾舟打捞屈 原尸体。后人为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 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 屈原的品德、节操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吃屈原, 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插艾蒿
采集草药
踩鼓舞
(4)藏族:民间过端午节,青年男女到郊野游乐,进行赛马、歌 舞、游戏等活动; (5)傣族:过端午节时,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村边树下围 成一圈唱情歌。然后,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 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至日落 西天时才离去。 (6)满族:过五月端五是为了忻福禳灾。五月端五满族讲究房檐 上插艾蒿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 头和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新知探究
(一)认识传统节日 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
些传统节日?
•1、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21/10/292021/10/292021/10/2910/29/2021 5:12:10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92021/10/292021/10/2910/29/2021 •7、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10/292021/10/29October 29, 2021 •8、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2021/10/292021/10/292021/10/292021/10/29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阅读角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77页内容,感受《那 达慕大会》的独特之 处。
新知讲解
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 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 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 感。
每年除夕,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 用红纸剪成蝙蝠、麋鹿、白鹤和喜鹊 ,寓意“福”“禄”“寿”“喜”, 贴在门窗上,作为一种装饰,增添节 日气氛。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 们这里除了观灯展、猜灯谜 ,家家户户还要吃汤圆,意 在祝愿一家团圆和睦。
分享会
节日的风俗
中秋节吃月饼 腊八节喝腊八粥
寄托的祝愿和情感
团圆
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 祥
新知讲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 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 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 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 汰或者加以变革。
风俗的演变
小调查
那些需要淘汰 或加以变革的风 俗。
1.鞭春牛:春牛就是用纸糊一只牛,在牛肚子里填上 糖果等食物,在立春前一天,将春牛放在衙门前的迎 春馆里,在春节这一天,用鞭子鞭打春牛,牛的肚子 破后,里面的东西掉出来遭人哄抢。由于在哄抢的时 候容易引起打架斗殴,所以这项民俗也被禁止了。 2.低俗“闹婚”:如今的闹婚则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衍 生出多种形式的闹婚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一种 失控的“恶俗游戏”。应该倡导文明、节俭、高尚的 婚俗意识,以文明为新婚的见证。 3.街头烧纸钱祭祀亲人。改变燃烛与点香,拒绝街头 烧纸钱的祭祀行为,践行绿色安全、顺应时代的祭扫 新方式。
新知讲解
五大连池市的“饮水节”
广西壮族“三月三”歌节
新知讲解
西藏的“藏历新年”
福州的“孝顺节”
新知讲解
“三月三”歌节的来历(说法之一)唐代出了歌 仙刘三姐,以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财主 们的罪恶,因而财主们怀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 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后世为了 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三姐逝 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壮 族三月三主要有祭祀祖先、对歌择偶、聚餐、唱 戏、抢花炮、抛绣球、斗蛋等活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0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0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案
播放视频——重阳节习俗
问题:你知道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吗?
图片呈现(重阳节习俗)
学生活动——重阳诗会
根据课前收集的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两名代表参加今天的“重阳诗会”,看看哪组收集的诗词最多吧。
示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初步认识了解清明节
感知中华文化及古人的节日习俗
通过对清明节习俗的了解认识,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学会不忘习俗,理性祭扫,绿色祭扫,树立新时代文明行为
了解重阳节习俗
进一步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养成尊老行为习惯。
通过重阳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不忘中华民族优良品德,树立文化自信
2.攻辩环节由正方二辩,正反方交替进行
3.自由辩论由正反方辩手自由轮流发言
4.结辩:正反双方四辩总结陈词
正方观点:过年应该禁止放鞭炮
反方观点:过年可以放鞭炮
提示:
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有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播放视频——清明节习俗
问题: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吗?
图片呈现(清明节习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
风俗的演变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传统习俗。
2.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播放视频——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风俗的演变
移风易俗树新风
作业设计:
完成道法练习册第一课。
四、提高认识,拓展思维。
家乡的风俗习惯多种多样,我们要从小学会分辨健康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对于那些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风俗应该提倡发扬,对于那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舍弃,破除那些封建迷信。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习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是应该舍弃的糟粕,培养同学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风俗的演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收集、小品表演,展示不同的风俗。
2、能对风俗的传承意义进行简单的评价,懂得传承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能对风俗的传承意义进行简单的评价,懂得传承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的道理。
三、课前准备:
小品表演
自由观看民俗展
上海是一个包容性强的城市,风俗小品的表演,带来学生对地方风俗的亲身体验。
三、移风易俗树新风。
对应目标1、2、3
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板书:风俗的演变
1、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延续着许多风俗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有些是积极向上的,有些是封建迷信不健康的内容。
你都见过哪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呢?
2、移风易俗辩论会
阅读教材P.10的4幅图,进行辩论。
3、总结:
通过大家的分辨,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风俗是不健康的。我们以后如果遇到了这些不健康的风俗应该怎么做呢?
板书:移风易俗树新风说一说自Βιβλιοθήκη 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一些风俗的理解。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奇妙的节日风俗》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奇妙的节日风俗》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奇妙的节日风俗》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奇妙的节日风俗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感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2.能够主动探究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产生积极参与庆祝活动的兴趣。

3.珍视传统民族节日,尊重各民族不同的节日俗。

教学重难点:
能够了解并主动探究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交流,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3.教师小结,引入节日风俗的话题。

二、了解
1.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的来历与历史小故事。

2.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参与节日诗词欣赏会,感受中
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询问学生自己家中是如何过节的,通过媒体展示更多的
节日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自由组合、分组探究后交流,感受节日文化。

三、了解节日俗
1.与学生交流各地或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独特的风俗,
了解不同的节日俗中蕴含的情感。

2.引导学生探究各种节日俗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小结:丰富多彩的节日俗给喜庆的节日更增添了一份欢乐。

虽然这些俗形式各异,却都蕴藏着人们的美好心愿。

四、提高认识
1.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或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独特的风俗。

2.小组交流,讨论不同的节日俗中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3.小结: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
的节日以及独特的风俗,我们应该尊重并珍视这些传统文化。

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奇妙的节日风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奇妙的节日风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和合作学习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节日风俗文化、地域特色风俗、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保护等知识点。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教学管理上,我注重课堂纪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② 针对课堂活动的检测,包括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角色扮演的表现、实验的操作能力等,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③ 针对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馈的检测,包括对教师的讲解方式、课堂氛围、教学资源的使用等的评价。
④ 针对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疑问和困惑的检测,包括对课堂活动的疑问、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疑问等。
教学反思与总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包括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地节日风俗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认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
1. 文化认同:通过学习各地节日风俗,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2. 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通过观察、调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 地域特色风俗阅读材料:推荐阅读关于不同地域特色风俗的书籍,如《四川特色风俗》、《广东特色风俗》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导入课题课题 1.1.交流我国多样的传统节日交流我国多样的传统节日交流我国多样的传统节日 2.2.出示课题:奇妙的节日风俗出示课题:奇妙的节日风俗出示课题:奇妙的节日风俗3.3.质疑:节日风俗奇妙在哪儿?质疑:节日风俗奇妙在哪儿?质疑:节日风俗奇妙在哪儿?通过了解中国多样的传统节日,感受传统节日之多;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对节日风俗之奇产生浓厚的兴趣。

生浓厚的兴趣。

走进风俗节日,感知奇特小组交流一:端午节的不同庆祝方式小组交流一:端午节的不同庆祝方式 1.1.出示屈原图: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出示屈原图: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出示屈原图: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2.2.小结:由于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的不小结:由于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的不同,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同,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小组交流二:不同地域的独特节日风俗小组交流二:不同地域的独特节日风俗 1. 播放福建的“孝顺节”,了解独特的节日风俗节日风俗思考:从“孝顺节”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么?2.2.小结:除了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小结:除了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3. 了解节日的来历和风俗,比较不同节日的奇特之处节日的奇特之处4.4.小结:受到地理环境对节日的影响,小结:受到地理环境对节日的影响,小组交流,通过图片展示展示观看视频,思考,指名交流。

交流。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明确各地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对节日风俗的影响。

俗的影响。

以福建的“孝顺节”为切口,通过比较各地特有的风俗习惯,感受地理环境对节日风俗的影响。

影响。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节日风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节日风俗小组交流三:节日风俗的意义小组交流三:节日风俗的意义1.1.提出困惑: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提出困惑: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2.2.在组内思考后,写在纸上在组内思考后,写在纸上在组内思考后,写在纸上3.3.师张贴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师张贴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师张贴具有代表性的想法4.4.小结: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小结: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0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0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课件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这里 除了观灯展、猜灯谜,家家户户还 要吃汤圆,意在祝愿一家团员和睦。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1、认识端午节 2、地方节日 3、节日表达的情感
以“家乡的节日”为主题,搜集家乡节日的由来、风俗。
家乡的节日
节日一
风俗一
节日二
风俗二
节日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俗三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你们那儿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
我家在山东省长岛县,在端午节 当天的日出之前,人们要用手掠取 草木上的露水洗脸、洗眼,俗称“拉 露水”。
我家是山西解州的,端午时候, 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 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 屈原缚蛟龙”。
我家湖北宜昌的,端午有竞渡, 也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大夫的活 动。这一天会放一盆水中太阳下晒 ,等水热了给小孩洗澡,据说可以 洗去污浊和病魔。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四年级下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你能说出有 哪些传统节日吗?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 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但是,相同 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 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说一 说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重要节日,你知道这个 节日的由来吗?
你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吗?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节日,收集资料 与大家分享一下。
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 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动动小脑筋
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了家 乡人什么样的冤枉和情感呢?
每年除夕,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用 红纸剪成蝙蝠、麋鹿、白鹤和喜鹊,贴 在门窗上,寓意“福”“禄”“寿”“喜”,作 为一种装饰,增添节日的气氛。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 2课时课件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 2课时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过节吗?你喜欢过 哪个传统节日?你能和大家说一说 你喜欢节日的风俗吗?
中国


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节日包括 等,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多数与
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 气有关,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 化内容,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同的节日在不同地方 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 形成各地有差异的节日
风俗。
特色民俗我知道
阅读课本资料 回答问题。
饮水节
“三月三” 歌节
选一个节日同桌互相 说说:这些节日的名称 、地区和风俗活动。
藏历新年
“孝顺节 ”
除了端午节这样的共同节日,各个 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色节日,看书本, 选一个节日同桌互相说说:这些节日的 名称、地区和风俗活动。
说一说
我家乡有什么独特 节日,又是怎么过这个 节日的?
小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节日还有很多,都 有着悠久的历史、奇妙而独特的风俗和丰富的 内涵。
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寄 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表达了人们多 样的感情。
我们来探究
阅读课本资料 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放学后对自己的家 乡进行一次“家乡风俗小调查 ”,看看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 殊的、独具特色的节日。
风俗的名称 调查的途径 风俗的主要活动 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 可能的替代性活动
小调查
“家乡节日风俗介绍”评价单
评价维度 风俗特点
说清楚
评价标准 有资料
有感受
风俗过程
风俗内涵
评价结果
总结
我们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相同的节日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形 成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除了相同的节日,我们 中华民族的民族节日还有很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奇妙而独特的风俗和丰富的内涵。

第10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10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

2. 掌握关于中国婚礼习俗的词汇和语法。

3. 通过音视频材料及互动讨论,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生们能够初步理解并运用婚礼庆典的相关词汇和语法。

2. 学生们能够在互动交流中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计算机、PPT、音视频材料、习俗文化相关书籍。

教学过程:Step 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5 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音视频材料导入话题,引出今天的话题——中国婚礼习俗。

引导学生们思考:你们身边有没有人要结婚呢?你们参加过别人的婚礼吗?别人的婚礼有哪些仪式,你们觉得哪一个最有趣?Step 2. 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10 分钟)教师根据PPT或专门的图片进行讲解,介绍婚礼习俗中敬酒、喜糖、洞房等环节的基本表达方式。

同时,带领学生一起快速复习以往所学的语法知识。

Step 3. 听取音视频资料(10 分钟)教师播放音视频材料,让学生跟随画面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婚礼习俗。

教师在播放过程中指引学生注意音视频中的语言,学生可以跟着音视频中的人物一起说出基本的表达方式。

Step 4. 开展互动讨论(15 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婚礼习俗以及自己的看法。

例如:你们觉得哪个婚礼习俗是最有意义的?你们觉得有些婚礼习俗应该改变吗?Step 5. 进行语言运用训练(15 分钟)教师以小组方式布置任务,让学生就婚礼习俗的某一个环节进行表达。

例如:教师叫出“进洞房”,就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用汉语表达“恭喜新婚”、“新娘好漂亮”等话语。

Step 6. 总结+小结(5 分钟)教师概括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们对国内婚礼习俗的认知。

最后,为学生们展示相关的学习材料,鼓励他们通过阅读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与形式,学生们可以在浸淫中感受到中国婚礼习俗的文化魅力,拓宽视野,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了解中国各地节日民俗差异,以及家乡特色节日民俗,体会不同风俗中寄托的美好情感;
2.在民俗的变与不变提升对传统节日文化认识,让儿童真切地体悟到民族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从而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二)探究中秋,相机配乐朗诵《水调歌头·中秋》。①不变:赏月、团圆饭
②变:月饼的馅料越发丰富,五仁月饼受到歧视
③小结: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无论发生了多少变化,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这一天,家人团聚,阖家欢乐,神洲大地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三)探究清明,相机奖励青团,回顾青团纪念介子推的故事。
①不变:扫墓、踏青、放风筝
2、能力: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掌握家乡民俗中的特色活动及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知识:探询家乡风俗习惯,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民俗有哪些,并初步探究家乡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知道节日民俗不仅是民族的特色,也是世界的遗产;树立保护与传承节日民俗的信念,这也是世界公民的责任。
活动三、论民俗演变,悟美好情感
1民俗园中博物馆——பைடு நூலகம்立传统节日民俗博物馆,展示节日民俗的特色及其历史演变。小组合作:想一想,博物馆中可以展出什么呢?.
2.组织集体交流3~4个传统节日,相机补充资料提升引导。
1.观看视频,搜集信息,比较南北端午习俗,小结端午习俗的由来与演变。
2.观览图片视频,感受家乡端午的奇妙,体会各地端午的差异性。
创设节日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对家乡节日风俗的认同感及文化自信。
活动二、请公约先行,育民族自信
1.过渡:端午节是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节日。
1.课前提前搜集资料,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节日进行合作探究,并选择表演、演讲等形式
2.班级集体交流。
.(预设:(一)探究春节,相机播放视频《春节的习俗》。①不变:年夜饭、福字、春联
②变:拜年的方式、门神、集五福抢红包
③需变革:放鞭炮
④小结:永远不变的是浓浓的亲情、乡情和民族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
课题:《我们当地的风俗》——奇妙的节日风俗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四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季婕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我们当地的风俗》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中第第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的第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又分为三大板块:“风俗就在我身边”、“奇妙的节日风俗”、“风俗的演变”,通过这三大板块,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本课例为《我们当地风俗》的第二、三板块“奇妙的节日民俗”“风俗的演变”的教学课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感悟中国各地奇妙的节日民风民俗以及家乡节日民俗的形成、演变,体会家乡人生活的独特韵味,了解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一个家乡人的自豪感。
2.知公约——出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了解保护节日民俗的重要意义。我国被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还有重阳节。简单交流重阳习俗。
3.得使命——我国对节日民俗的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俗节日。
4.民族荟——出示遗产名录中的节日民俗目录,和民俗园导览图,点击链接感受中国各民族不同的节日民俗。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积极投入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悟家乡节日民风民俗以及民俗的形成、演变,体会家乡人生活的独特韵味,了解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一个家乡人的自豪感。
5.交流感受,师生小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节日民俗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保护多样的节日民俗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节日民俗中的种种艺术表现也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力。
1.学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特色节日极其习俗。
2.选择感兴趣的各民族节日民俗,观赏了解,体会节日民俗的奇妙与差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游园情境,品端午民俗
1.创设情境:端午节到了,民俗公园准备了一场节日民俗游园会,跟着程程同学去凑凑热闹吧!
2.游园会——播放全国各地端午习俗新闻视频,学生简单交流小结。
3.小挑战——常州端午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习俗呢?(相机出示“龙舟竞渡由鸟舟竞渡演变”“常州高楼式龙舟”“西太湖龙舟赛”“国外泳池龙舟竞赛”图片与新闻,感受家乡端午节文化魅力以及传统民俗的演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空间。让教学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尽量创设条件,向社会延伸,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社会生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融合起来,关注社会的发展,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社会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已渐成共识。选取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就正是“生本课堂”所倡导的。节日民风民俗本身就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端午节吃五红”这一学生常见节日习俗导入课题,是符合生本理念的。又利用情境创设设计了“游民俗村”“节日民俗探秘“””等环节,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再以“了解了这一现象,你对民风民俗有什么新的看法”这一问题,引入本课主题,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