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战略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防
农村防洪规划的理念转变
农村防洪规划的理念转变作者:蓝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2期面对形式越来越严峻城市防洪工作,以往通过改造自然以达到防洪目的的方法,体现出了越来越严重的弊端。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尽管每年用于防洪抗灾的投入都在增加,但是洪水灾害却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根治洪水灾害的目标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
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开始考虑防范、治理洪水灾害的新方法,探索如何降低洪水带来的威胁。
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防洪理念。
其主张将消除洪水灾害的传统方式转化为承受一定的压力,实现减少洪水灾害的同时,维护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新方式。
也就是说要将以往站在自然的对立面与洪水进行抗争的方式,转变为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整人与洪水的关系,实现“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式。
1 合理利用土地要做到“人与洪水自然相处”,首先就要适应洪水,其中一种重要手段就是要能够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做到城市建设让步于洪水,不在洪水易发地进行城市建设,而不是强行通过改造地形,占用洪泛区进行建设。
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中,古人已经有了这一见解,即在建立都城时,要选择依山傍水之地,地势高低适中,在便于用水的同时,兼顾防洪的功能。
让洪水得到较好的释放,避免洪水蓄势而下。
这种听之任之的做法,让许多人觉得这不过是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无力改造自然而选择的一种折中手段。
以现代眼光看,其实也不尽然,笔者更偏向于相信他们是出于长远考虑做出的选择。
从现代防洪中的经验来看,这种看似妥协的方式,显然比通过改造自然环境实现防洪的手段更加有远见。
美国曾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频繁的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降低洪水带来的危害。
新奧尔良市通过这样的手段,在短时间内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洪水的根本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给城市安全留下了隐患。
2005年一场热带风暴引起的洪水灾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先进的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防治洪水的手段,存在非常大的缺陷。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害威胁。
地震、洪水、火灾、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工业事故、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都可能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工程技术、社会管理、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其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措施,预防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的影响,快速恢复城市的正常运转。
从理论层面来看,城市防灾减灾规划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理念。
首先是“预防为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规划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如何避免灾害的发生,而不是仅仅在灾害发生后进行应对。
例如,在城市选址和建设时,要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水淹没区等灾害高发区域;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采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工程技术,提高建筑物和设施的抗灾能力。
其次是“综合减灾”的理念,即要将各种灾害类型纳入统一的规划框架中,进行统筹考虑和协调应对。
因为城市面临的灾害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灾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比如,一场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同时还可能导致电力中断和交通瘫痪。
因此,在防灾减灾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灾害情景,制定全面的应对策略。
此外,“以人为本”也是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原则。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确保他们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保护。
例如,要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使其分布均匀、容量充足,能够满足居民的避难需求;要建立健全的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让居民能够及时了解灾害情况,做好防范准备。
在实践方面,城市防灾减灾规划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行动。
首先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这是规划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估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灾害的发生概率和潜在损失,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防灾减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防灾减灾工作.doc
防灾减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防灾减灾工作正文:防灾减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防灾减灾工作我国是一个自然灾难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防灾减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抗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
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保障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章从防灾减灾抗灾的重要性、举措等方面对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告中强调指出,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
”这是当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才能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学习和研究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心得体会《防灾减灾论文——科学发展观与防灾减灾工作》(..)。
对防灾减灾抗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关注,在多种场合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5月13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部门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胡锦涛总书记的防灾减灾抗灾思想非常丰富,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防洪减灾新理念的几点探讨
关于对防洪减灾新理念的几点探讨作者:郑慧慧来源:《硅谷》2009年第05期[摘要]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城镇)破历史的高速膨胀,人为活动的剧增,水文条件的巨变,给我们防洪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和难度。
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防洪减灾任务,成为当前的当务之急,所以必须对防洪工作进行战略性调整,树立起新的防洪理念。
即:辩证地看待洪水与治水方略,从工程措施转向非工程措施及“风险管理”;单纯的防洪工程建设向全社会防洪安全保障体系转移等方面作为我们进行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因此,对此项的基本研究进行几点探讨。
[关键词]防洪减灾风险管理社会安全保障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10188-01为了贯彻《水法》和《防洪法》,全面体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实际的防洪减灾体系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
时代要求防汛工作必须对防洪新理念和相应的防洪建设方略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当前的防洪形势我们在半个多世纪以来防洪工程建设成就卓著,控制洪水的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洪涝灾害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加了。
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对减少自然灾害还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防洪减灾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探究水灾损失增长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和财产值的提高,在相同的致灾强度下面,损失必然明显增加。
但这并非是答案的全部。
应该注意到的另一方面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适当的国土开发,不考虑洪水危险的经济布局,以及防洪减灾体制上的不完善,也是促使灾害增长的重要原因。
这一因果关系启示我们为提高减灾效益,除了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外,还应调整社会发展与适应自然的问题。
水灾损失不断增长的事实说明,以往将洪水灾害单纯定义为自然灾害是不确切的。
水灾还具有社会属性,因为洪水只有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时才成其为灾害。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理论与实践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梦想。
然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害威胁,如地震、洪水、火灾、台风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因此,做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至关重要。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首先,地质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为我们了解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
例如,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地震的潜在风险区域;对气象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有助于提前防范台风、暴雨等灾害。
其次,工程学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到防洪堤坝的修建,工程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抵御灾害能力。
再者,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在灾害中的行为和应对策略,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应急预案和组织管理模式。
在实践方面,城市防灾减灾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一是对城市的地理环境和灾害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对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分析,以及对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分布、交通网络等社会经济因素的考量。
通过风险评估,确定灾害的高风险区域和重点防护对象。
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目标和策略。
例如,对于地震频发地区,目标可能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人员伤亡;对于易受洪水侵袭的城市,策略可能包括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和防洪设施。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还需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这包括加强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
例如,在道路规划中,要确保有足够的疏散通道,以保证在灾害发生时人员和物资能够迅速撤离。
通信系统要具备应急备份功能,以保障灾害期间的信息传递。
同时,要建设足够的应急避难场所,如公园、广场、学校等,并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物资储备。
另外,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也是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应急演练等方式,让居民了解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防洪减灾战略调整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防洪减灾战略调整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气候变迁、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水灾害的风险与规模不断加大,且难以控制。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防洪减灾战略必须不断调整升级,以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防洪减灾战略调整必须注重风险评估和预警。
通过精细化的风险评估,可以在洪水灾害发生前提前发现潜在危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灾害的影响。
同时,加强气象和水文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预警提供预警信息,有助于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保护公共安全。
其次,防洪减灾战略调整必须注重生态和环保。
加强流域和河道生态修复,减少河道、湖泊的污染,优化治水设施,促进河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有效防洪减灾的重要举措。
在防洪减灾中,应当以生态工程建设为主,防止盲目的土石方工程,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同时,防洪减灾战略调整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和科学防洪。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各种可以有效避免洪灾的新型技术手段,例如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洪水预警,进行智能化的洪水预警和防护,利用三维仿真技术预测洪水影响区域等。
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预防和减灾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同时也有效提高社会的防抗洪灾的能力和意识。
最后,防洪减灾战略调整必须注重人类参与和意识提升。
在灾后重建方面,应当强调贫困地区,促进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在公众教育方面,加强对社会公众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倡导人们自觉遵守规定和法律,保护自然环境,接受洪灾防护知识培训,提高社会的防止灾难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防洪减灾战略调整必须注重风险评估和预警,生态和环保,技术创新和科学防洪以及人类参与和意识提升等因素,以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的水平和效率,让社会免于因洪灾而受到不必要的巨大伤害。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选择与基本思路
明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目标体系。 基于中
国的现实灾情及其发展趋势, 结合中国的综合国力与财
主体 ( 如保险公司等) 社会组织 ( 、 如慈善公益团体) 构
建起能O)-能恢复受灾体损失的风险分摊机制。  ̄ l g. 四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原则。 中国以往
确立安全第一、 天人合 一的防灾减灾理念。 一 一方
面, 以人为 安全第一。 本、 安全第一的理念背后实际上是
生命至 J, 二 它包括三层涵义 : 一是对所有人的生命与健
害后果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社会进步要能够提升全
民灾害、 风险意识与灾害、 风险管理7-。 kF '
二是防灾优先与抗救结合原则。 最高明的战术是
三是责任共担与风险分摊原则。 安全世界是人类共 同的追求, 防灾减灾是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 家庭与 个 人共同的使命, 因此, 当确立责任共担与风险分摊的 应 原则, 按照分工明确、 各显其 长、 各尽其责、 有机结合的 思路, 划分主体各方的防灾减灾责任, 并通过政府、 市场
害心存侥幸, 企业很少有防灾减 灾投入, 保险公司甚至 取消了保险业的防灾防损功能 , 等。 等 所有这些, 明 表 构建应对灾害问题的长效机制 已经迫在 眉睫。 只有做 到应急管理与长效机制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防灾减灾
1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者 视 角 ・
的客观 规律 , 决定了重视 防灾 的同时还需要有完善的
抗灾策略与救灾措施, 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抗 旱, 提
引起同样的重视, 以致多灾之国的国民普遍缺乏灾害意 识, 城市与乡村多处于不设防状态, 乡居 民大多对灾 城
高房屋建筑物标准以抗震, 等等。
防洪减灾观念的理论进展——灾害双重属性概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
防洪减灾观念的理论进展——灾害双重属性概念及其科学哲
学基础
周魁一
【期刊名称】《自然灾害学报》
【年(卷),期】2004(13)1
【摘要】提出灾害的双重属性概念,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的重要理论进展之一,已被国家防洪减灾主管部门所采纳,被认为是防洪减灾方针转变的理论基础。
作者总结了多年来的研究心得,论述了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实质,以及它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措施之异同。
论述了这个科学概念系来源于我国传统治水理念和西方现代防洪减灾思想,并阐述了这一概念的科学和哲学基础。
【总页数】8页(P1-8)
【关键词】防洪减灾;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水灾
【作者】周魁一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X43
【相关文献】
1.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之六)——提高减灾效益,用科学观念指导各领域的减灾工作 [J], 马宗晋
2.防洪减灾战略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 [J], 周魁一
3.构建防洪减灾体系提升防洪抗灾能力——浅谈厦门市洪涝灾害及防洪减灾对策[J], 冯本凡
4.统筹规划综合治水减轻灾害风险——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原所长程晓陶 [J], 付瑞平
5.观念·方针·模式——科学疏治洪水与防洪、减灾思索 [J], 贲克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洪救灾的思想汇报
防洪救灾的思想汇报引言防洪救灾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应对,不仅要加强防灾意识,还要提高抗灾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就防洪救灾的思想理念进行深入探讨,为更好应对灾害风险提供指导和借鉴。
防洪救灾的基本思想1. 预防为主在面临洪涝等自然灾害时,预防远胜于治疗。
因此,防洪救灾的基本思想是“预防为主”,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洪水发生的概率,减少灾害损失。
2. 整体规划防洪救灾需采取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确定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和救灾方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防洪救灾的实施路径1.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获取灾害信息,提高对灾害的感知和应对速度。
2. 完善防洪设施加大投入,建设更为健全完善的防洪设施,包括护岸、堤坝、水库等,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3. 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抗灾合力,互助互济,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
防洪救灾的现状与展望1. 现状总结当前防洪救灾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防范不足、灾后救助不及时等问题,亟需改进。
2. 展望未来未来的防洪救灾工作应更加注重前期预防,加强灾害风险评估,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防洪救灾体系,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结语防洪救灾事关国家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防御意识,不断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
以上是对防洪救灾的思想汇报,希望能够对广大干部群众有所启示,共同致力于防灾救灾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论防灾减灾的概念、理论化和应用展望
减 灾 。 因 此 , 防 灾减 灾在 中 国 需 要 上 升 到 国 家 战 略 ,走 自然 科 学 和 社 会 科 学 相 结 合 的 道 路 。
关 键 词 : 防 灾 减 灾 ; 概 念 和 理 论 化 ; 应 用 研 究 ; 发 展 趋 向
一
、
防 灾减 灾的概 念
者是 文化保 护 功能 的崩 溃 , ③ 因此 ,保 护 社 会 文 化 系统是 防灾 减 灾 的关键 。灾 害保 障 学 家认 为 ,
发 生 之 前 的 各 种 备 灾 活 动 , “减 灾 ” 是 限 制 致 灾 因 子 的 不 利 影 响 ; “防 灾 ” 是 灾 前 措 施 , “ 减 灾 ” 是 最 终 目 的 。 防 灾 减 灾 在 灾 害 研 究 中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灾 害 研 究 的 最 终 目 的 就 是 为 了 防 灾
现 。
化 、政治 、经 济 等 方 法 来 达 到 预 防 和 减 灾 的 目
的 。 在 防灾 减 灾 的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中 ,经 济 学 、社 会 学 、管理 学 、社会保 障学 、人类 学 、发展 学等 都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对 防 灾 减 灾 进 行 过 深 入 的 研
思 想战 线
2 0 1 5 年 第4 期 第4 l 卷№ . 4 , 2 0 1 5 v 。 1 . 4 1
论 防 灾减 灾 的概 念 、 理 论 化 和 应 用 展望
李永祥
摘 要 : 防 灾减 灾 不是 “ 防 灾” “ 减 灾 ” 的 简单 相 加 ,也 不 是 均 衡 的二 等 分 , 而 是 一 种 既
究 , 在 国 际 减 灾 机 构 中 ,都 有 这 些 学 科 的 人 员 参
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思维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
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思维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思维、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郑功成2012-7-16 11:06:19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提要: 灾情是中国国情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灾害问题的严重性应当促成提升防灾减灾重要性的社会共识; 防灾减灾能力是多灾之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构成要素,有必要将防灾减灾从部门分割、局部调控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国家综合减灾实践。
综合防灾减灾应确立安全第一、天人合一、主动防范的价值理念,遵循发展与防灾减灾结合,预防优先与抗救结合,责任分担与风险分摊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综合治理与重点应对结合,应急管理与长效机制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 综合防灾减灾; 价值理念; 基本原则一、治理灾害问题急切需要战略思维中国是多灾之国,考察中国的历史,堪称是一部灾害史。
水灾、旱灾、蝗灾曾经并列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历史上因灾致乱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实中的中国,更因全球气候变化、工业化进程及其他多种原因,进入了灾害多发、群发时期。
近年出现的涉灾谣言导致群体性恐慌事件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面对灾害的脆弱心理和对安全保障的渴求。
灾害问题正在日益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安全保障已经构成了全民的重要民生诉求。
因此,无论是从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现实出发,还是从公众对安全诉求的急剧上升出发,现阶段国家有必要将综合防灾减灾提升为国家战略,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应对灾害之策,以增强公众对安全问题的信心,并使灾害问题真正得到缓解。
(一) 灾情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国情构成要素进入本世纪以来,水、旱灾害连年不断,2003年的“非典”及此后爆发的多种传染性疾病蔓延,2008年暴发的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近年来发生的西南连年干旱及各种环境灾难等,又揭示了多灾之国的中国,灾害正在以多发、频发和非常态的面孔出现。
一方面是自然灾害的暴发已经不分南北西东,地震、洪水、干旱、台风、海啸等酿成的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变化加剧,人为型自然灾害剧增; 另一方面是人为事故的发生遍及城乡各地,伴随工业化进程而来的是工业灾害全面暴发,环境灾害已经成为危及人的安全与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公共卫生事件乃至恐怖主义的威胁亦让人防不胜防。
防洪的主要概念
防洪的主要概念防洪是指人们为防止洪水造成损失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它是阻止洪水泛滥和减轻洪灾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防洪一直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防洪的主要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防洪的目标防洪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通过采用不同的防洪措施,可以降低洪水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
二、防洪的原则防洪的原则是多种防洪措施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和规划。
综合施策是防洪的原则之一,包括加强大型防洪工程的建设和发挥小型防洪工程的作用。
灾前防洪和灾后救助同样重要,基于多措并举,各种措施相辅相成,形成一条完整的防洪链条。
通过急、缓、必要等三个原则实现防洪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
三、防洪的方法防洪的措施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大规模的工程措施和适用于具体区域的小规模措施。
常见的防洪措施包括:1、大型工程措施:如河道整治、堤坝建设、水库调节、泄洪闸开启等,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同时也是有效的防洪手段。
2、小型工程措施:如降低土地的水位、改善排水、房屋加固、雨水花园的建设等,具有灵活性强和经济性好的特点。
3、综合措施:包括理顺洪水流域、加强河长制管理、提升抗洪设施和居民意识等,防洪效果非常显著。
四、防洪的技术措施防洪的技术措施包括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提高防洪工程的技术水平,增强防洪设施的防洪能力,提高防洪减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防洪的重要性防洪关乎整个国家和民众的安全与福祉,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工程和发展历程,而且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和财产的安全。
综上所述,防洪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减轻洪水对人类财产的危害,是降低洪灾损失的重要措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防洪的手段和措施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加强防洪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深入理解减灾防灾》 讲义
《深入理解减灾防灾》讲义一、减灾防灾的概念与重要性减灾防灾,简单来说,就是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灾害的发生。
这一概念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等)、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的应对和预防。
为什么减灾防灾如此重要呢?首先,灾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成千上万人失去生命,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毁坏,让受灾地区的经济发展倒退数年甚至数十年。
其次,灾害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而从经济角度看,灾害后的重建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这对国家和地区的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
二、常见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
它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点,往往在瞬间就能摧毁大片建筑物,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洪水洪水通常是由于暴雨、河流决堤或冰雪融化等原因引起的。
其特点是来势迅猛,淹没范围广,会对农田、房屋和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3、飓风飓风又称台风,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
它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灾难。
(二)人为灾害1、火灾火灾可以由电气故障、明火不慎、违规操作等多种原因引发。
其发展迅速,容易蔓延,对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多因违反交通规则、车辆故障或道路状况不佳等导致。
这类灾害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交通拥堵和经济损失。
3、工业事故工业事故如化学品泄漏、爆炸等,往往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失误、设备故障或安全管理不善引起。
这类灾害的危害范围大,可能对环境和人员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三、减灾防灾的基本原则(一)预防为主这是减灾防灾工作的首要原则。
通过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抗洪能力、规范生产操作流程等措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降到最低。
试论防洪理念的转变与社会化防洪减灾体制的构思
试论防洪理念的转变与社会化防洪减灾体制的构思水的灾害从来不能单纯归因于自然水的危害,不能简单称之为自然灾害。
其实水是一切生物必须的生命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水的养育,又难于避开大水的侵害。
也就是说,如果自然水没有侵害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就不成其为灾害,古今中外均同此理。
那么,社会要发展,就要加强对自然水的调控和管理,这是与人类社会俱来的生产活动。
然而当人口繁育和土地开发相当普及以后,与水争地又势不可免,人们利用堤防约束甚至侵占河道和湖泊。
调控洪水以减轻灾害,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治水的主流。
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水灾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统一结果,要达到有效减轻水灾的目的,在防范洪水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调整国土开发以适应自然。
也就是两千年前贾让三策开篇的第一句话:“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留出)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强调在改造河川的同时必须注意适应洪水的自然性情。
类似的认识层出不穷,都是在单纯运用工程措施几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的提出的,似乎是无奈之举。
这是前人治水的非主流认识。
自从工业化以来,治河手段迅速提高,对洪水的调控能力显著增长,曾一度助长人们战胜一切洪水“人定胜天”的信心。
但是当美国所兴建的水库库容相当其多年平均年迳流总量的60%的时候,水灾损失却依旧在不断增长。
反思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必须努力适应自然,因为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己不能也不需要控制所有的洪水,但可以采取控制措施,也可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美国防洪减灾总报告》,1980年)。
如今这一认识又转而成为世界治水的主流派,被各国普遍接受。
当然各国之间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社会状况也差异较大,在具体实施方面,又有各不相同的办法。
怎样理解治水理念转变的重大意义?我们可以从回顾人类治水历程中得到启示。
一、人类治水的三个阶段人类社会伊始就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外界自然。
如今,当环境和灾害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首先回顾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然界认识的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治水方略。
《深入理解减灾防灾》 讲义
《深入理解减灾防灾》讲义一、引言减灾防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课题,它关乎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深入理解减灾防灾的重要性、原理和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降低灾害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减灾防灾的概念与范畴(一)减灾减灾是指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这包括在灾害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在灾害发生时采取应急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在灾害发生后采取恢复措施,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防灾防灾则侧重于预防灾害的发生,通过对灾害风险的评估和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或减少灾害隐患,从而避免灾害的发生或降低灾害发生的强度。
(三)范畴减灾防灾的范畴涵盖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环境污染等。
同时,还包括了对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
三、灾害的形成机制与影响(一)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以地震为例,它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导致地壳岩石破裂和错动而产生的。
洪水则通常是由于暴雨、河流决堤、湖泊泛滥等原因引起。
台风的形成与海洋温度、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人为灾害的形成机制火灾可能是由于电气故障、违规用火、疏忽大意等原因引发。
交通事故往往是由于驾驶员违规驾驶、道路状况不佳、车辆故障等因素造成。
(三)灾害的影响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秩序混乱等。
这些影响不仅给受灾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难,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减灾防灾的重要性(一)保障生命安全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通过减灾防灾工作,可以提前预警灾害的发生,及时采取疏散、救援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防灾减灾介绍
防灾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防灾减灾的成功案例以及防灾减灾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是影响人类安全的重要因素。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人为灾害包括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
因此,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二、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防灾减灾的核心是预防,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2. 综合治理:防灾减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
3. 协同合作:防灾减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三、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抗台风和抗洪水能力,加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2. 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和管理。
4. 建立预警系统: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防灾减灾的成功案例以某市为例,该市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市成功地应对了多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挑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五、防灾减灾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防灾减灾工作将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
论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内涵
论新时代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内涵
蔡勤禹;杜兆阳
【期刊名称】《理论与评论》
【年(卷),期】2022()1
【摘要】防灾减灾救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灾害变化形势,全面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
这些新理念包括:强调增强风险意识,做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国际减灾中“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等。
这些新理念为我国灾害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动力。
【总页数】11页(P34-44)
【关键词】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灾害治理现代化
【作者】蔡勤禹;杜兆阳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2.5
【相关文献】
1.增强忧患意识实现思想转变全面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就如何贯彻落实2018年r 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答记者问
2.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r——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理念
3.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事
业改革创新——就2014年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专访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姜力4.推进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浅析习近平防灾减灾救灾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5.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全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创新发展——关注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洪减灾战略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
摘要:本文论述了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实质,以及它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措施之异同,论述了该科学概念来源于我国传统治水理念和西方现代防洪减灾思想,及其科学和哲学基础。
关键词:灾害本质社会属性自然属性防洪方针
鄂竟平副部长在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讲话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努力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两个转变:坚持防汛抗旱并举。
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本文将探讨这一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和哲学基础。
1灾害双重属性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1.1灾害双重属性的内涵以往将洪水灾害定义为®然灾害,强调洪水是超常量降雨所致,是自然现象。
但是从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来看,虽然洪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但从一个时段来看,各条江河自然态洪水都有相对稳定的量级和发生概率。
然而,近代以来各主要洪水国家的水灾损失却无不几倍、几十倍地增长。
因此,将近几十年和前几十年相比较,既然洪水量级和发生概率差不多,而水灾损失却大幅度提高,显然无法只从自然变异来解释,而应进一步从社会环境方面去寻找原因。
水利学界从水灾防治角度阐述了对灾害本质属性的认识:“笼统地说,防洪的目的是防止洪水灾害。
细致地分析,洪水灾害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洪水;二是灾害。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
和洪水作斗争,控制洪水泛滥,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这里,人所面对的主要是自然属性的洪水。
……而洪水灾害则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洪水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造成对社会的损害,洪水灾害体现在人类社会本身。
因此,为减轻洪水灾害,即要认识和驾驭洪水,更要调整社会以适应洪水,达到防止洪水泛滥,或在洪水泛滥时减轻损失的目的。
……总之,所谓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制,应既要能够有效地承担向0然属性的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害的社会属性,担当起统一地、有权威地组织实施防洪减灾的任务”。
这一概念被评价为:“灾害的双重属性进一
步阐明了灾害的本质属性,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方面的进步” [2]。
《大英百科全
书》科学理论条认为:“用过去科学的遗产或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来给一个理论
作解释,这不是理论的固有要素。
但是,只有小心谨慎地运用,这类解释就此较易于领会;找到新的应用;提出较为重要的修正。
……”表达的是同一个意
思。
在灾害双重属性当屮,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渗透和加强的。
在古代, 自然属性成为灾害惟一的或主要的致灾因子。
而在近代,既由于社会对灾害更加敏感,又由于大规模改造自然活动助长S然变异,甚至使得社会致灾因子跃居自然因子之上成为灾害增加的主要因素。
既然洪水灾害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变异造成的对社会的损害,那么减轻灾害损失就不应单纯从控制自然态洪水着手,还应从调整和规范社会发展以适应自然规律方面去努力。
这是灾害双重属性概念所要着重表达的方面。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单纯强调自然灾害是超出了工程设防标准的自然变异对社会的损害,可能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行政管理者推御责任的说词,而局限了进一步实施社会化减灾措施的实际努力。
灾害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吸收了国外防洪思想的新进展; 二是直接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即以两千年前贾让三策为
代表的改造自然与适应自然相结合的思想。
双重属性认识的根本点在于,防洪减灾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减灾效益,而不是一味追求战胜洪水。
2000年10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国际减灾日文告中说:“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完全是自然产生的,事实上学术界己经主张尽量减少“自然灾害”一词的使用,而只称作灾害。
学术界的忠告是明确的:导致灾害损失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灾害不能简单称之为自然灾害,那么,比较而言,可以认为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本质的更简明的表述,是中国减灾科学工作者的新贡献[3]。
这一概念此后被灾害学界广泛引用和阐发。
1.2灾害双重属性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措施之异同20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方针以及洪水保险等社会
保障措施。
这一理念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工程与非工程是按照工程硬件(如水库,堤防)与技术(如洪水预报)和管理软件(如法规、体制)人为划分的
两种技术措施。
灾害的双重属性不是减灾的具体方案,也不是工程与非工程减灾措施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而是对灾害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
在双重属性当中,二者缺一就构不成灾害。
由双重属性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与此前相仿又不完全相同的两种减灾的技术途径,即划分为针对自然变异和针对社会环境两部分:①通过兴建防洪工程,以及提高洪水监测和预报水平来提高制约洪水、防范灾害的能力;
②通过加强国土规划和管理,通过协调相关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协调人与岿然的关系,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提出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剥离出蕴含在灾害概念中的本质特征,使认识得到深化。
比起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减灾的表述来说,灾害双重属性概念更能反映灾害本质。
当然,加深了对灾害本质的理解,必将有助于制定更明确的减灾方针和政策。
1.3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实践意义提出灾害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对完善
我国的防洪方针有实际的意义。
这是由于我国引进非工程防洪概念己有20年历史,但所吸收和实行的大多数仍限于针对洪水的技术性措施。
对非工程防洪措施最本质的方面,即调整社会以适应洪水却缺乏理解。
总体来看,在自然力面前,人们控制洪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味追求战而胜之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
人类同身从属丁•自然界,因而在自身发展中,既要克服和改造不利的生存环境,也应主动地顺应&然规律和在发展中谋求与自然的和谐。
世纪之交,我国己开始实现了由防洪到防洪减灾的战略调整,其实质是:防洪依靠的是针对洪水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洪水泛滥为目的,由此产生减少水灾的效果。
而由防洪到防洪减灾的转变,则是以减少水灾为目的,其减灾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以控制洪水,又包括统一协调国土开发、经济发展和防洪减灾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洪水。
可见,由防洪到防洪减灾的转变明确表明了防洪目的性的转移,同时也导致了治理途径的扩展。
自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之后我国政府提出的治水方针,其中包括“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并归纳为人与自然
和谐的治水新思路,表明治水方针开始转变。
可以认为其中包含着近10年来灾害学领域学术研究的贡献。
《汉书•霍光传》中讲到这样一则故事:一齐国人置新屋,邻里祝贺。
有
人建议主人将烟囱拐个弯,再将灶旁柴草移开,免得火星窜出,引发火灾。
主人置之不顾。
不久失火,邻里急往救之。
事后主人杀牛置酒酬谢,焦头烂额者请上座,却忘记建议预防火灾者。
有人取笑说:“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叫“曲突徙薪”,隐喻事先消除致灾因素和防灾救灾同样重要。
用作比喻,对于理解“灾害双重属性”和由此衍生出的“关于完善防洪方针的建议” [4]的价值或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