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九下《故乡》word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与实施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与实施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教师将要求学生:1.熟悉这首诗歌的主题,并且知道这个主题对于人类的意义;2.理解这首诗歌的形式,包括诗歌结构、韵律特点;3.分析这首诗歌使用的语言特点,如闻、视、触、听等肢体语言的运用;4.以经典散文为范本,学会如何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去丰富和增加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计1.教学前期教师应该从这首诗歌的背景入手,介绍作者鲁迅和他的生平。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鲁迅如何被视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哪些是著名的?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审美风格和思想。

2.教学中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歌。

通过高度重视语音、语调、韵律、停顿等元素,外化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同时,教师应该着重分析这首诗歌所使用的语言特点。

例如,“远处山的轮廓”是用“视觉”来描绘的,“听到犁车声”是用“听觉”来描绘的,“闻到树木的芳香”是用“嗅觉”来描绘的。

通过细致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3.教学后期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学生应该意识到肢体语言在文学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尝试运用这种方式丰富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用肢体语言描绘一个地方?”学生可以通过锻炼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力来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的练习,然后再进行书写。

三、教学实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施教学:1.向学生提供这首诗歌的文本,并让他们自己阅读。

2.将学生组织成小组,组织讨论、表达观点,促进学生参与和展开口头表述。

3.重读这首诗歌,并鼓励学生讲述它的故事。

4.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点,并通过类似实例重新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

5.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诗歌所描绘的地方。

6.为了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写一篇类似于《故乡》这样的散文,并通过他们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真实感。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让学生口头表达,听起来能不能表达这首诗歌的主题、语言特点、诗歌形式等;2.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情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3.评估学生的书面作品,包括散文、小组讨论的文字记录等。

第九课故乡课件(116张PPT 含音视频)

第九课故乡课件(116张PPT 含音视频)

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依据小说的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 三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一)回故乡 (二)在故乡 (三)离故乡
《故乡》flash朗读 Zy1 Zy5 Zy9 Zy13 Zy2 Zy6 zy10 zy14 Zy3 Zy7 zy11 zy15 Zy4 zy8 zy12 zy16
这篇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是:
闰土 2. 杨二嫂 3. “我”
1.
闰 土
“ 我 ” 杨 二 嫂
“我” 是不是鲁迅?
• 不是。 • 因为本文是小说,其中的人 物是根据生活虚构的。 • 但有鲁迅生活的影子。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 形象?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听读课文,思考:
1、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
4、题为“故乡”,请你根据时间顺序,在“故乡” 前再添一个词,概括全文结构层次。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见 闻感受为线索,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 “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三个 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
一九二四年春鲁迅亲自设计建造
书房兼卧室(老虎尾巴)
鲁迅故居的藏书
鲁迅全集
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 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 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 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 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 十分悲愤, 1921年1月便
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
材,写了这篇小说。
预习课文,给下列红字注音
萧索( suǒ
• • • • • 著名作品集有: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等。
• • • • •
• • • • •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乡愁》表格教案(1课时4页) (3)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乡愁》表格教案(1课时4页) (3)
2.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点拨: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湘潭市九华中学集体备课稿纸
年上期九年级语文科目
研讨时间
月日第周星期
上课时间
月日第周星期
执笔人
执教者
班级
总第节
课题
1、诗两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诵读提示:
《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9故乡》word教案 (3)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9故乡》word教案 (3)

9 故乡鲁迅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朗读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由回忆所学的鲁迅作品导入,并简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体裁:小说三、背景:(浙江绍兴)明确: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时代背景:1921年,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

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五、理清文章的结构: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依据时间的顺序,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故乡》知识解读及训练(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故乡》知识解读及训练(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四单元《故乡》解读训练在解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小说的共性,还要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入手关注文本的个性。

单元导读、预习提示、训练系统这三条路径可帮我们全面把握教材价值及编者意图,寻找到准确解读《故乡》的路径。

尽管教学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解读,但教材的编者选用这个文本自有他的用意,所以,我们解读、执教时必须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出发。

教学重点就该是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要进入“当今”的“故乡”,必须了解《故乡》在当今的教材中的具体地位,从而找出解读、教学的路径。

一、从单元导读寻找进入“故乡”的路径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段导读文字,这段导读文字,是逐步达成课程目标的必要点拨。

也就是说,关注单元导读,是进入教材中的“故乡”第一要着。

《故乡》如今被安排在部编版九上第四单元,该单元提示如下:……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

……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显然,我们的单元教学应该从这里出发,这是单元共性的显现。

也就是说,一方面,必须放在“小说”的视域下进行教学活动。

作为初三的学生,应该早已了解了“小说三要素”,但是,借助这个单元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带领学生对“小说三要素”进行复习,对今后的高中学习颇有帮助,即使是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也不无裨益。

实际上,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走进小说天地”。

所以说,任何轻视甚至无视“小说三要素”的解读都不能说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必须站在“少年视角”上解读本单元的文本。

作者在看到中年闰土时,想到了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这是对“少年视角”的展现;又如,对当年的杨二嫂的描绘,“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这也是通过“少年视角”的展现;再如,文中的第二次环境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这也是通过少年视角所作的回忆。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4现代诗歌二首》word教案(4)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4现代诗歌二首》word教案(4)

第4课《现代诗歌二首》教学设计相信未来【课前5分钟】1.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凝露()瞳孔()摇曳()轻蔑()惆怅()曙光()不屈不挠()2. 食指,原名,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代表作有、等。

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诗”的代表诗人。

3.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诗句的空格中。

(备选词语:诉说笼罩叹息倾泻寄予依偎蜷缩查封缠绕留给湮没交织)①当蜘蛛网无情地□□了我的炉台②当灰烬的余烟□□着贫困的悲哀③当我的鲜花□□在别人的情怀④是□□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4.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前三节,一唱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

B.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C.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D.诗写于1968年。

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

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5*.你认为诗题“相信未来”有几层含义?请结合诗歌作简要说明。

【随堂大家练】6.对第三节诗句的朗读,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B.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C.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D.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阅读下面两节诗歌。

完成7—9题。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7.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8.谈谈你对“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诗的理解。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国殇》word教案 (2)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国殇》word教案 (2)

一国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容。

(2)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屈原其人其事及其诗的影响,培养信息整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诗歌深沉而激昂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中死而不已的执着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坚定不移的决心,弘扬诗中所歌颂的爱国主义、牺牲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诗中描绘的场面,体会英雄形象及精神。

三、教学难点通过本诗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

四、教学过程1.导入每当端午时节,当我们想起赛龙舟,当我们去品味那香气四溢的粽子,就会想起值得我们缅怀的爱国诗人——屈原,想起他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寂寞,想到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

今天,让我们通过他的《国殇》来感受他那颗深沉而痛苦、抑郁又激昂的灵魂。

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4.信息交流,认识屈原,了解背景。

(1)了解作者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由于张仪由秦至楚收买内奸,使屈原的齐楚联盟失败。

怀王二十四年,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ppt《词四首》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ppt《词四首》课件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 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 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22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2、《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 重用的愿望。 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在梦中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
亲射虎,看孙郎
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
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 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 西北望,射天狼。 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
决心。
26
上 阕 事叙 密州出猎的盛况 下阕 抒情建功立业的豪情
效关
国怀
家国
的家
爱命
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 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初中语文课教案故乡教案

初中语文课教案故乡教案

初中语文课教案故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故乡》的创作背景,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小说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鲁迅的生平介绍、小说创作的背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鲁迅及其作品《故乡》的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鲁迅把小说的标题定为《故乡》?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合作探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小说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内涵。

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探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2. 推荐一本关于故乡的文学作品,简要介绍其内容并说明推荐理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鲁迅的《故乡》,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故乡》word教案

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故乡》word教案

《故乡》教案教学目标:1.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3.教学生由此及彼,联想到自己故乡的变化及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指名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明确: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 介绍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

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第一课《乡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乡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之情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1、了解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人,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现居台湾。

是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他的诗作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意味深长,韵律美节奏感强。

他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散文富于诗意,文字典雅,俊逸而雄浑。

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万圣节》《天国的夜市》《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等。

2、背景资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诵的《乡愁》.3、根据下面方法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速以及语气。

(1)语速要放缓慢一点;(2)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

(3)感情基调忧郁、深沉。

[示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二)自学检测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2、这些物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三)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1、把握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分别用了那些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他们共同突出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2、这些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3、体会语言♦“海峡”本应“深深”,诗人为什么用“浅浅”一词形容?三、当堂训练1、展示背诵情况。

2、用“乡愁是……”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四、自我反思我的收获:链接资料乡愁席莫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学情分析《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歌《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初三学生由于很少接触诗歌,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六大模块,即“导课—介绍作者—朗读吟诵——品味欣赏——拓展迁移总结”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部编新课标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后习题(Word版有答案)

【部编新课标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后习题(Word版有答案)

14 故乡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jì) 阴晦.(huì) 断茎.(jìng)心绪.(xù)B.闰.土(rùn)寓.所(yú)亲戚.(qi) 祭祀.(sì)C.脚踝.(huái)潮汛.(xùn)嗤.笑(chī)瑟.索(sè)D.作揖.(jí)惘.然(wǎng)恣睢.(suī)隔膜.(m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捏造箫索应酬细脚伶仃B.祟拜寒噤留恋聚族而居C.鄙夷磕睡惶恐一望无际D.愕然神异竹匾纷至沓来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摆抖摇晃)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2)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抓拿捏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藏躲逃)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走跑飞跳)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无缘无故)B.“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惊慌恐惧)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D.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凶暴)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局势动荡,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D.在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故乡》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选自《呐喊》。

苏少版美术九下第5课《课本剧《故乡》》word教案

苏少版美术九下第5课《课本剧《故乡》》word教案
教材版本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第18册第5课
课题
课本剧《故乡》
教学课型
综合·探索
设计课时1课时Fra bibliotek执教日期教案设计
授课人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18册中的“综合·探索”单元。教材以鲁迅的小说《故乡》为基础,由同学们改编为剧本,通过舞美得设计制作、实际的表演等一系列完整的课本剧的尝试,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综合了文学、戏剧、设计、绘画、雕塑、舞美、化妆等多个领域。将生活中的废报纸、篮球、牛皮纸、课桌、椅子、扫帚等物品,以智慧和充满发现力的双眼,赋予其“艺术”的生命
教学活动环节
二度备课
1、出谋划策:
(1)选定课文(从语文课本中,从主题班会中,从学生自己的文章中)。
(2)分配任务;分工合作;改编剧本;设计舞美;创意道具;策划演出。
2集思广益;
各组汇报自己的创意、构思,提出困难并相互讨论。
3触类旁通:
“以《故乡》课本剧让我们发现……”;“《故乡》给我们的启发……”;“我们的创意是……”为话题展开讨论。
3.情感目标:用适当的表演技巧对剧本进行演绎。
教学
重点
从艺术的角度对文字作品进行新的诠释。以艺术的眼光进行相关的实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能认识什么是课本剧。
教学
难点
对课本剧进行富有创意的编排和场景设计。
教学
准备
教师:相关的剧本,各种易得的材料(如报纸、牛皮纸、学习用品等)
学生:相关的剧本,各种易得的材料(如报纸、牛皮纸、学习用品等)
4各显神通:
各合作小组分头准备,老师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工作和进度。
5粉墨登场:
表演和观看
6余音绕梁
(1)畅谈演出后的感受

初中语文故乡教案大全

初中语文故乡教案大全

初中语文故乡教案大全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学习课文中的表现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主题,理解作者的故乡情结。

2.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深沉的故乡情感。

2. 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教学准备:1. 课文《故乡》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故乡,谈论对故乡的印象和感受。

2. 展示故乡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三、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理解作者的故乡情结。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3. 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并讨论其作用。

四、实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故乡,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乡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关注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故乡、分析课文、实践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学生也学习到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5故乡》word教案 (10).doc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5故乡》word教案 (10).doc

5 故乡《故乡》作为鲁迅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发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

同时,要理解课文运用重复和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主题的写法。

教学家思路的设计依据小说的三要素,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说的篇幅较长,而且因为时代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使得课文很难理解,所以很有必要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文意。

教学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思维训练为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注重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情感体验,实践个性化阅读。

欣赏课文,要从整体感知入手,把握作品鲜明的感情基调。

重点是分析文中闰土、杨二嫂以及“我”的性格特征,突出体现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从分析人物入手,这是阅读小说的一种方法。

学习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领悟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萧索、无端、如许、鄙索、瑟索、惘然、恣睢”等词语。

2.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3.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1.理解小说运用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

2.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德育目标1.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教学难点: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1.诵读法《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它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状况,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年级九年级上册《9故乡》word教案 (2)

人教版初中语文年级九年级上册《9故乡》word教案 (2)

《故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体会,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进而理解作品主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理清情节。

3.合作探究,阅读分析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不仅是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在思想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体会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忧虑,以及希望打破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1.理解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2.结合背景,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默读和朗读来完成的。

2.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在点拨时授以方法。

3.在课文主题理解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理解的多样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一)朗读导入1.请学生朗读第十二自然段开头和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没有一些活气。

”2.请学生感知并总结景物有何不同。

3.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明确。

前者是“我”回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景象: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是“我”眼中所见二十年后的故乡实景:晦暗、萧条、令人感到悲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总目标
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
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3、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4、鲁迅先生内心情感和愿望。

学习难点:
1、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含义和作用。

学习重点
把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分析领悟造成人物变化的根本因素,从而理解小说主题。

教法、学法说明: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熏陶。

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调查:喜欢读小说吗?平时是怎样读小说的?(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情况做口头表述)
2、由此回忆小结小说的要素。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2、初读课文,注意在段落前标上顺序,并完成以下任务:
A、阴晦()瓦楞()胯()下獾()秕()谷
鹁鸪()()髀()嗤()笑絮絮()瑟()索
蜷()缩寒噤()折()本惘()然恣睢()
()潺潺()黛()色愕()然五行()
B、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修饰性性的词语,把课文的标
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

3、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小说《故乡》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想一想,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第一课时练习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凸颧骨()愕然()嗤笑()
惘然()潺潺()恣睢()
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阴侮影像心绪谋食 B.蓬隙寓所獾猪愕然
C.潮汛打拱瑟索恣睢 D.隔膜惘然箫索展转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愕然:吃惊的样子 B.鄙夷:看不起
C. 惘然:因不如意感到不愉快 D.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4.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各词相近的词
(1)阴暗(2)萧条(3)寂静
(4)悲凉(5)鄙视(6)崇敬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故乡》以为线索,按照、、来安排情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故乡环境的前后对比,突出一个"变"字,来体现主题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根据其线索分成几部分?
2.研读课文的变化之处
思考:上节课同学们给故乡加上了很多修饰语,不难发现故乡的人、事、物都在改变,请想想在课文中具体体现在哪里?
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通过研读,我发现变了,因为从文中看出。

3、从课文的语句着手深入探讨,思考
A、之前、之后分别是的怎样?
B、造成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C、作者对这样的变化分别持怎样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
4、这样塑造的手法有何值得借鉴,作者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备注:一、由于(2、3)步骤的实施在学案中不能呈现,只能根据学生课堂的回答来小结:本文的变化有两大点(人物、环境),人物的变化(闰土、杨二嫂);然后在立足语言的基础上探讨人物的前后的变化来分析其性格的变化。

二、分析人物时,提示学生通过列表格从闰土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来分析性格的变化;利用分析闰土的方法来自主学习杨二嫂的变化。

课堂练习(第二课时)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那鸟雀就在竹匾下。

二、通过对比描写来表现人物,是一种常用且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方法。

请你选择班级中两位在外
貌、性格、爱好、言行习惯等某一方面有较大差异的同学来进行对比描写。

为了不使同学难堪,名字可以另取或甲、乙代替。

字数应不少于200字。

第三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环境的变化及"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78-85自然段)
思考:
A、"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

离开时"我"的
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B、"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指什么?
C、"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
3、86~88自然段
A、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B、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探讨“我”的人物形象的写法和性格特点
二、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三、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篇小说的主题复杂性历来有很多争论,学了本课,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而生活,也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在“”内填上标点符号。

2.在“——”线上填写词语。

3.给加线的字注音:
A.潺潺 B.隔膜
4.解释词语:
A.隔膜: B.隔绝:
5.“我想”的内容概括起来说有几点?
6.“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这“新的生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
情?
7.本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手法。

(二)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选文中的“我”指()
A.主要人物 B.线索人物 C.鲁迅 D.暗衬人物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A.希望有没有都可以 B. 希望没有用
C. 希望在黑暗社会不以实现
D. 不能空有希望
3.“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①这句话中“这”指的是()
A.希望 B. 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C.生活道路 D.故乡美好景象
②这句话中“成了路”比喻的是()
A.有了希望 B. 地上的路
C.家乡变得美好 D. 希望得以实现
4.“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该怎样理解?
5.选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A.语言描写 B.肖像描写 C. 行动描写 D. 心理活动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