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从20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国灰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B.60C.70D.802.公共行政环境的()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不稳定性B.约束性C.复杂性D.特殊性3.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演变而来的。
A.稳定性B.继承性C.政治性D.系统性4.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A.梁启超B.张金鉴C.江康黎D.孙中山6.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古立克B.里格斯C.德鲁克D.高斯7.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B.30C.45D.60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9.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之研究》10.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A.英国B.美国C.巴西D.埃及11.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农业社会B.信息社会C.工业社会D.原始社会12.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A.职能的动因B.目标和价值的动因C.环境的动因D.科技进步的动因13.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
A.现场监督B.专案调查C.工作报告D.跟踪监督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2024年(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考试通用题型及答案

2024年(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考试通用题型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15题)1 .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货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A.现场监督B.专案调查C.工作报告D.跟踪监督2 .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3 .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0。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4 .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0。
A.专家咨询系统B.领导决策系统C信息支持系统D.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5 .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6 .公共行政环境的O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不稔定性B.约束性C.复杂性D.特殊性7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O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窕。
A.德鲁克B.里格斯C.高斯D.古立克8 .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O演变而来的。
A.稳定性B.继承性C政治性D.系统性9 .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B.《论译书》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10 .在经济职能中,为弥补市场失灵而担负的职能不包括OA.保证社会总共给与总需求的平衡B.提供公共产品C.管理经济行政事务D.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避免市场的过度波动I1.美国哈佛大学教授O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古立克B.高斯C.德鲁克D.里格斯12 .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自然数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临时方案D.应变方案13 .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O天内报布•关部门备案。
A.I5B.30C.45D.60A∙将人视为宝贵的人力资源B.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C.关注人的现实需要D.将人视为成本15.1926年怀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OA.《行政学》B.《行政学导论》C《行政学原理》D.《政治与行政》二、多选题(15题)16 .行政基本方法包括()。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考试知识题库及答案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考试知识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A.协调阶段B.实施阶段C.准备阶段D.总结阶段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A.政治性B.民主性C.公共性D.法制性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古立克B.里格斯C.德鲁克D.高斯5.世界上第一具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法国B.美国C.中国D.英国6.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中B.美C.英D.法7.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A.梁启超B.张金鉴C.江康黎D.孙中山8.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A.准备阶段B.总结阶段C.协调阶段D.实施阶段9.传统人事行政()。
A.将人视为宝贵的人力资源B.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C.关注人的现实需要D.将人视为成本10.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信息社会B.农业社会C.原始社会D.工业社会11.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A.临时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积极方案1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古立克B.高斯C.德鲁克D.里格斯1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道德感情B.价值观C.组织观念D.法律意识14.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自然数()。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临时方案D.应变方案15.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二、多选题(15题)16.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公共行政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分离制2.行政执行3.行政道德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
A.欧文 B.泰勒C.韦伯 D.法约尔.2.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张金鉴的( )。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B.《行政学原理》C.《论译书》D.《行政学》3.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 )n.A.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B.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D.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5.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 )最早提出的。
A.梭伦 B.毕达哥拉斯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6.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 ),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职位 B.职能目标C.行政职权 D.行政人员7.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A.聘任制 B.选任制C.考任制 D.委任制8.部外制是( )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A.英 B.美C.日本 D.法’9.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西蒙 B.德鲁克C.伍德沃德 D.菲德勒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
国家开放大学2022春《2202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2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公共行政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22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A2.D3.C4.A5.B6.A7.D8.B9.B 1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1.CDE 12.ACE 13.ABCDE 14.BCD 15.ABDE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6.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 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支配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17.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 式。
18. 程序性决策:也称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供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19. 行政救济制度:是指行政相对人因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使其权利受到损害时,依法向有关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请求撤消或变更其违法不 当的行政行为,从而使其受到损害的权利或利益得到救济的制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 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1)普遍性;(2)强制性;(3)系统性;(4)不可替代性;(5)服务性。
(以上每点2分)21. 监察调查终结的监察处置方式主要有哪些?(1)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2)政务处理;(3)监察建议;(4)监察问责;(5)移送起诉。
(以上每点2分)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2. 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6分)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网上形考(模拟测试一至二)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网上形考(模拟测试一至二)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网上形考(模拟测试一至二)试题及答案模拟测试一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机能制__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2.行政执行__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3.法制监督__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4.行政效率__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人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反馈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5.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D)。
A.欧文B.韦伯C.泰勒D.法约尔6.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
A.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B.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C.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D.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7.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
A.特殊型B.现代型C.传统型D.发展型8.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C)的核心内容。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行政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9.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B)。
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10.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C)。
A.临时方案B.应变方案C.追踪方案D.积极方案11.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D)。
A.无反馈沟通B.网上沟通C.纵向沟通D.横向沟通12.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C)。
A.事前监督B.事中监督C.社会监督D.法制监督13.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B)给予政纪处分。
200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温馨提醒:期末考试大部分试题能从历年考试试题中找到原题答案) 2008年7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2202 适用专业及层次:行政管理;专科考试: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 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体制: 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3.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4.行政改革: 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B),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A.张金鉴B.孙中山C.梁启超D.康有为 2.公共行政环境的(B)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B.特殊性C.不稳定性D.复杂性 3.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A)的核心内容。
A.行政道德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 4.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D)国的地方政府。
A.加拿大B.英C.印度D.德 5.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A)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A.英国B.美国C.日本D.法国 6.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C),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临时方案B.应变方案C.积极方案D.追踪方案 7.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D)。
A.协调阶段B.总结阶段C.准备阶段D.实施阶段8.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
2024年(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参考题库及答案

2024年(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参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威尔逊B.韦伯C.泰勒D.古德诺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德鲁克B.里格斯C.高斯D.古立克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古立克B.高斯C.德鲁克D.里格斯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A.梁启超B.张金鉴C.江康黎D.孙中山5.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A.准备阶段B.总结阶段C.协调阶段D.实施阶段6.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B.《政府生态学》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D.《公共行政生态学》7.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A.确定评估对象B.选择评估标准C.明确评估目的D.培训工作人员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A.专家咨询系统B.领导决策系统C.信息支持系统D.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9.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A.临时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积极方案10.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之研究》11.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演变而来的。
A.稳定性B.继承性C.政治性D.系统性12.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13.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14.公共行政环境的()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电大公共行政学参考答案

《公共行政学》参考答案(1-4)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体制: P79)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2,非营利组织: P103)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3,人事行政: P138)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4,公文管理: P174)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二,单项选择题 CAABC ACABA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 ).A.里格斯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 B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法B.美C.中D英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C )A.选任制B考任制C.委任制D.聘任制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 )的行政区.A.特殊型B.发展型C.传统型D.现代型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 BCDE )等几种形式.A.综合培训B.更新知识培训C.任职培训D.业务培训E.初任培训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 AD ). 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 ABCDE ).A.四分图理论B.领导作风理论C.领导系统模式D.领导方格理论E.PM型领导模式5.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 ABCDE ).A.计划安排工作B.组织实施工作C.协调控制工作D.检查总结工作E.奖惩教育工作四,简答题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答: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五,论述题第一题答案较多选择性答1,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答: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管理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社会服务,任何背离这一根本价值的政府行为都必然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因此,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应当定位在除了政府必须行使政治统治职能之外,社会管理职能是有限度的,政府只管理社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社会事务,而那些凡是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领域,政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垄断所有的社会权力,不能包揽所有的社会事务,必须分权给社会,否则政府就会既管不了,管不好.(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市场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它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政府;政府是以权力为基础的,它在规范市场和公平方面优于市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是依法管理,是宏观控制和间接管理,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管理,是低限度的干预.同时,政府必须弥补市场的失效,不能经常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立起来.(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政府除了管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之外,其他的权力都应该归还给企业.政府与企业分开,政府不再扮演企业经营者的角色,有利于廉政建设.政府一般不直接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因为行政权力进入市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必然造成垄断.(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事业单位是我国比较特殊的现象,这些年来,政府对它们进行了改革.在我国除了确保基础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之外,其余的都可以走入市场.事业单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是单位制.就是单位办社会.现在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是指除了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类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许多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都由它们承担.它们是社会自组,自助,自理的组织.尤其是社会中介组织,起着沟通与桥梁的作用.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方便了公众.政府放手让中介组织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这些社会组织虽经授权有行政管理职能,但它们并不是政府,也不是变相的政府.(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在任何社会中,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公民离不开政府.尤其是现代社会,许多事情公民更无法离开政府,必须靠政府予以解决或给予帮助.但政府对公民的责任是有限的,不能像在全能政府条件下,政府包揽一切事务,政府必须摆脱那些不应该由其管理的而应该由公民自理的事情,只有那些确实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不能自理自立的,政府应该给予帮助.政府不能对公民负责一切,公民也不能事事依赖政府.政府责任有限,公民必须自立自理. 2,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答: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行政领导者决不仅仅是掌权者,管人者,而首先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忠实于自己的责任,以工作成绩和贡献表明自己的责任心,表明自己对工作的胜任,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对国家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对渎职,失职和不称职的行政领导者要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必要的处理,在行政领导者中树立起责任观念.公共行政学作业2答案一、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二、答:"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的一个政治口号,它所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如果说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的区别,值得深思.作一个不尽恰当的区分,如果把优秀分子多集中在政界或社会管理部门的社会称为"政治精英社会"的话,那么,优秀分子大都集中在商界和经济管理领域的社会就可以称为"经济精英社会"了.一般地说,当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维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统治力量以保证社会稳定是最为重要的.而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经济,政治,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将使政治主导一切的必要性日益降低.所以"政治精英社会"往往是与传统的农耕社会相适应的,而"经济精英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出现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社会稳定的基础自然地要由政治稳定向经济稳定转移,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由政治管理向经济管理演化.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民生活日益多元,创业机会日益增加.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学而优则仕"的热潮这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之深,更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环境还不容乐观.操作手续烦琐,技术设施不先进,法律金融环境不完备等等都成为创业者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公务员的"高含金量"有越来越趋高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在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工资外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机会更大,而他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却是相对较低.于是,竞考公务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国竞争力高下的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的事不一样.竞争力相对强的,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都挤着往做官的路上奔,社会缺乏创业精神.怎么让人们的观念从"学而优则仕"更多地转向"学而优则商"如何促进这个转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一,名词解释1,行政监察管辖: P242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2,招标性采购: P274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3,标杆管理: P320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4,行政诉讼: P294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二,单项选择题 CDABA CDDDA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B.总结阶段C.实施阶段D.准备阶段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A.检察机关B.行政监察机关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B.县级预算C.省级预算D.市级预算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A.15 B.30 C.45 D.60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D.全面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A.50 B.60 C.70 D.80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临时方案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A.信息支持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D ). A.明确评估目的B.选择评估标准C.培训工作人员D.确定评估对象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 ). A.横向沟通B.纵向沟通C.无反馈沟通D.网上沟通三,多项选择题1.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 ABD ).A.地方计划B.中央计划C.国防计划D.基层计划E.资源计划2.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 BD ).A.印花税B.定率税C.房产税D.配赋税E.耕地占用税3.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 ABCD ).A.法定依据的审查B.滥用职权的审查C.法定程序的审查D.法定权限的审查E.权力腐败的审查4.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B ).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理性决策D.科学决策E.直觉决策5.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 ABCDE ).A.计划控制B.标准控制C.程序控制D.成本控制E.质量控制四,简答题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答: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2,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答: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有:(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有:(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2,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答: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行政改革,应注意:(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也必须从属于国家政治的要求,在我国政治与行政更是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改革过程不是纯技术实施的过程,政治的各种因素决定了行政改革的复杂性.(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织与社会环境是输出输入的关系,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行政改革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意味着公共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它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但行政改革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是积极而高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改革要注意行政效率问题,同时又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实现程度.(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要对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区划体制,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等进行改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行政改革应该进行科学地论证,严密地计划,强有力地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而不能盲目进行.(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不断地调整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必须对政府的行政权的行使的范围,程度和方式进行调整.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行政权对社会的干预逐步减少,社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越来越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无政府主义是不可取的.公共行政学作业4答答:宁波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调查:目前城市家庭私人购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已具备了巨大的购买潜力.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生产厂家如何根据地区市场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并准确的制定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广告定位,价格竞争策略,对企业的市场开拓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城市调查的范围涉及到宁波各区,代表100多万城市家庭,600多万人口的汽车消费市场情况,调查样本抽取的数量为100户. 家庭拥有汽车数量:一,总量:在625万户城市家庭中,拥有汽车总量的置信区间在69.9万—92.6万辆之间,置信度为95%.城市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总保有量的6%-8%.二,数量差异:从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拥有汽车的情况来看,月收入在三千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与月收在一千至三千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和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在汽车拥有率上差异非常大.高收入家庭拥有率为6%,是低收入家庭拥有率0.7%的8.6倍,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率1.2%的5倍.家庭购买汽车价格:一,总体购买价格: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所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1.9万元/辆.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欲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2.0万元/辆.二,收入水平的价格差异:高收入家庭购车平均价格为17.8万元.中等收入家庭平均价格最低.高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18.0万元.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7.6万元.家庭拥有汽车的消费特征:一,色彩特征:本次调查显示,宁波居民家庭购车多为鲜艳的颜色,最多的颜色是红色,占已购汽车的31.3%;其次是白色,再次是蓝色.这三种颜色占已购家庭汽车总数的64.4%,已接近三分之二.黑,绿,灰三色合计只占到城市家庭汽车总数的16%.二,家庭驾车人性别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现阶段宁波家庭的实际驾车人员主要是男士,占到80.4%.女士实际驾车比例为19.6%.但女士驾车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三,排量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目前宁波居民家庭汽车以低排量为主.其中1升以下的占36.5%,1.0—1.5升占20.5%,这两档合计占到家庭汽车拥有量的一半以上,而排量2.5升以上的仅占9.35%.讨论提纲:购买意向:一,总体情况:轿车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前几个品牌是桑塔纳,奥迪,宝来,标致,别克,红旗,夏利,奔驰.其中桑塔纳的总体知名度是所有轿车中最高的,将近85%的消费者不经提示都能说出桑塔纳的名字,40%多的消费者在提到轿车时,会首先想到该车品牌;奥迪和宝来的知名度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总体提及率都在60%以上;夏利,奔驰,富康,捷达的知名度均超过了50%.二,价格档次变化: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价格在五万元以下的汽车欲购率比已购率低很多,而价格在十万元以上的汽车欲购率远高于已购率,可见在今后几年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汽车将成为家庭购车市场的主流;价格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汽车,虽然欲购率和喜爱率很高,但已购率低,人群基数小,市场份额明显低于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车型.三,国产车与进口车竞争力状况:国产汽车已购率,欲购率,喜爱率分别为77.9%,68.4%,43.6%,渐次下降,且降幅较大.这说明,长远发展下去城市居民更将倾向于购买进口车.四,购买意向上升产品:调查统计数字显示,上升产品中,进口车上升明显,桑塔纳车最稳定,捷达与富康上升迅速.归纳小组讨论意见: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目前,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占全国民用汽车总保有量的6%—8%.二,到2010年,全国城市家庭购车量(各种类型,以轿车为主)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家庭拥有率将达到5%,家庭汽车消费市场进入成长期的前期.三,城市家庭未来预期购车的平均价格为12万元左右.自己观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未来二三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将会出现较大的增长,如果政策引导得当,轿车驶入家庭的时代已不再是水中望月,而是曙光在即.汽车工业早就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而国产轿车的兴衰与激发广大国人的购车热情关系重大,那么,有多少中国人能买车能买走多少车先看市场潜力.中国目前大约平均每120人拥有1辆汽车,而美国是1.3人1辆,西欧是1.6人1辆,日本是2人1辆,全世界平均是8人1辆.中国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按静态计算,市场需求即高达1.6亿辆,相当于目前汽车产量的80多倍.再看家庭收入状况.资料显示,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1%,3—10万元的富裕家庭占6%,1—3万元的小康型家庭占55%.从国际汽车市场的规律看,一个家庭的两年收入之和相当于一辆轿车的售价时,这个家庭便要购买轿车.按此标准测算,全国富豪型家庭约300万个,如有二分之一购车,便可消化价位在20以上的轿车150万辆;富裕型家庭约1800万个,如有五分之一购车,便可消化价位在6—20万元的车360万辆;小康型家庭约1.65亿个,估计其中年收入3万元的家庭不下10%,即1650万个,这部分家庭如有五分之一购车,便可消化价位在6万元的轿车330万辆.3个消费层面共可吸纳6—20万元价位的轿车840万辆,相当于全国轿车产量的8.4倍.另外,全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存款4.3亿万元中,如有5%转化为购车消费,即可消化售价在20万元的轿车107万辆,或10万元的轿车215万辆或5万元的轿车353万辆.当然,上述数据是理论数据,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更何况现实的轿车消费还受到多方制约,如准购证,停车泊位,附加费用等。
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请务必打印复习!!!

公共行政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照法律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2、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4、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土壤、山林、水系、气候、矿物、动植物分布及所能够提供的各种资源.5、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管理对象等.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7、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8、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9、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10、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1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12、地方分权制:亦称多元制和分离制.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分权制又分为联邦分权制和单一分权制.13、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行政区划应该以有效管理为原则,地域不应该过大,人口不宜过多.14、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5、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6、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17、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8、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公共组织结构方式取决于公共组织的职能目标、职位和职权以及人员划分等诸要素的构成方式.一般来说,公共组织结构方式具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19、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20、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管理幅度的划分是行政目标的分解,是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扩大,也是一种行政分权.它的目的是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扩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加有效率.21、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22、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23、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24、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25、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26、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没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领导者不能称之为行政领导者,他没有行使权力的合法性.27、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28、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29、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30、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31、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32、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33、人力资源: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34、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35、中国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36、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37、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38、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39、行政机关档案:是行政机关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40、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41、行政决策: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42、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43、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44、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45、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46、个人决策: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做出的决策.47、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48、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49、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5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51、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52、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53、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 54、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55、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56、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57、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58、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59、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60、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和控制.61、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62、公共财政:指的是公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63、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64、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65、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66、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67、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68、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69、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宝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70、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7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72、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73、行政赔偿:也叫行政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74、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75、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76、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77、战略管理: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78、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79、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必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80、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81、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估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82、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83、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84、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简答题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国开(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公共行政学》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公共行政学》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管理层次:也称组织层次,是描述组织纵向结构特征的一个概念,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如果以构成组织纵向结构的各级管理组织来定义,管理层次就是指从组织最高一层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
每个组织等级就是一个管理层次。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次的多少表明其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程度。
2.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3. 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就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从实际出发,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实现公共利益,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活动。
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4. 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
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都必须讲效率.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活动一开始, 就作为重要的因素来指导公共行政活动。
高效率就是低成本,高产出,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5. 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他于1876 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梁启超6. 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官僚制理论7. 高斯发表于1936 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
《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8. 政府由“守夜人” 变成“社会主宰者” 的时期是()。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9. 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 世纪中期的()。
芬兰10.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决策权力11.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A.政治性B.民主性C.法制性D.公共性2.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3.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给予政纪处分。
A.检察机关B.党的纪律检查机关C.行政监察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4.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A.决策权力B.归属权C.合法权力D.奖惩权力6.部外制是()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A.美国B.法国C.日本D.英国7.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应变方案B.积极方案C.临时方案D.追踪方案8.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网上沟通B.无反馈沟通C.横向沟通D.纵向沟通9.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A.税率B.税法C.税种D.纳税人10.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A.张金鉴B.孙中山C.梁启超D.康有为12.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管理五项职能B.官僚制组织理论C.14条管理原则D.POSDCORB,即七项管理职能13.高斯发表予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B.《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C.《政府生态学》 D.《公共行政生态学》14.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上。
A.公平性B.平等性C.普遍性D.非营利性1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A.选任制B.考任制C.聘任制D.委任制16.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2)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上。
A.公平性
B.平等性
C.普遍性
D.非营利性
2.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
A.选任制
B.考任制
C.聘任制
D.委任制
3.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
A.专家咨询系统
B.领导决策系统
C.信息支持系统
D.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
A.张金鉴
B.孙中山
C.梁启超
D.康有为
5.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管理五项职能
B.官僚制组织理论
C.14条管理原则
D.POSDCORB,即七项管理职能
6.高斯发表予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 )。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
2024(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题库及答案

2024(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A.英国B.美国C.巴西D.埃及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
A.奥地利B.芬兰C.瑞典D.瑞士3.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4.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A.委任制B.考任制C.选任制D.聘任制5.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A.确定控制标准化B.衡量成效C.纠正偏差D.行政指挥6.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张金鉴7.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信息社会B.农业社会C.原始社会D.工业社会9.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税率B.纳税人C.税法D.税种10.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菲德勒B.西蒙C.伍德沃德D.德鲁克11.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B.30C.45D.6012.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中B.美C.英D.法13.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最早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B.梭伦C.毕达哥拉斯D.柏拉图14.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
A.英国B.美国C.日本D.法国15.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A.确定评估对象B.选择评估标准C.明确评估目的D.培训工作人员二、多选题(15题)16.按沟通的确性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
2024年度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参考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参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A.决策权力B.归属权C.合法权力D.奖惩权力2.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A.确定控制标准化B.衡量成效C.纠正偏差D.行政指挥3.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4.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A.瓦特B.史坦因C.马克思D.亚里士多德5.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A.张金鉴B.梁启超C.康有为D.孙中山6.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自然数()。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临时方案D.应变方案7.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A.协调阶段B.实施阶段C.准备阶段D.总结阶段8.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职位B.职能目标C.行政职权D.行政人员9.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
A.奥地利B.芬兰C.瑞典D.瑞士10.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最早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B.梭伦C.毕达哥拉斯D.柏拉图11.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
A.现场监督B.专案调查C.工作报告D.跟踪监督12.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13.1926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的作者是()。
A.魏劳毕B.威尔逊C.怀特D.古德诺14.公共行政学学科形的时间()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9世纪末20世纪初C.19世纪中期D.20世纪中期15.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2024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参考题库(含答案)

2024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参考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B.《公共行政生态学》C.《政府生态学》D.《比较公共行政模式》2.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税率B.纳税人C.税法D.税种3.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
A.奥地利B.瑞士C.瑞典D.芬兰4.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A.确定评估对象B.选择评估标准C.明确评估目的D.培训工作人员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B.《论译书》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6.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
A.现场监督B.专案调查C.工作报告D.跟踪监督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古立克B.高斯C.德鲁克D.里格斯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A.专家咨询系统B.领导决策系统C.信息支持系统D.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9.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监督方式。
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中B.事后C.事先D.全面10.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原始社会B.信息社会C.农业社会D.工业社会11.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道德感情B.价值观C.组织观念D.法律意识12.20世纪30年头,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支配、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支配、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支配、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13.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2024(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练习题及答案

2024(最新)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
A.英国B.美国C.日本D.法国2.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菲德勒B.西蒙C.伍德沃德D.德鲁克3.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张金鉴4.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职能目标B.行政职位C.行政职权D.行政人员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A.梁启超B.张金鉴C.江康黎D.孙中山6.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A.英国B.美国C.巴西D.埃及7.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8.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自然数()。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临时方案D.应变方案9.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B.30C.45D.6010.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A.确定评估对象B.选择评估标准C.明确评估目的D.培训工作人员11.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
A.分散型B.融合型C.衍射型D.棱柱型12.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
A.怀特B.威尔逊C.魏劳毕D.古德诺13.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A.职能的动因B.目标和价值的动因C.环境的动因D.科技进步的动因14.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