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从 此 ,美术小组便增加 了叶画 面为什么长有 坚硬 的壳 ?蜗牛 的头上 为什么会长 两对触角 ?蜗 图画,在标本展览会 上大获赞赏. 她 的叶画作 品还在市 的儿童 画展上荣获一等奖 . 提高 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长触角上等. 面对这些提问 ,教师 一 方 面要 这个项 目. 做好解答 更要进行 鼓励.好 动是儿 童的天性 ,好 问是 智慧 的摇 全 民族 的创新 能力 ,特别是 发展 中小学 生的科学创 造力 ,是培 篮 ,而点燃学生智慧 的火花则是教 师的天职.因此 ,教师要善于 养和造 就创造性科 技人 才 的需 要 ,是建设 创新 型知识 的奥秘 ,打破 常规 的思维束 缚 , 是科学学科 教育的基本任 务 ,也是实 施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 神 让他们从 不 同的途 径不同 的角度 去思考 问题 ,从而使他们 的思 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 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学生创造 能力
幻想”的翅膀.爱 因斯坦说过 :“ 想象 力 比知 维能力得 以不断的发展 . 除了鼓励 学生好 问外 ,还要引导学生做 还要让学生展开 “ 一切 , 些探索活动 ,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思维. 如学过 “ 我们给大 自 识更 重要 ,因为知识 是有 限的 ,而想象 力概 括着世 界 的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思维是从 发现 问题开始的 ,学生提问表明 学生 在对事物 进行探 索 、思考 ,在寻 找事物 之间 的相互 联系 ,
四、培养创造能力
创 造能力是 智力发展 的最 高形式 ,是 各种智力 因素和谐 优
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也是学生思维的开端.教师在教学 中要 异发展 的综合表 现 ,它是革新 、创造 、发 现和发明的第一要素 . 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大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独 面 临着世 界性 的国力 竞赛 、科技争雄 的形势 ,从 小激发少 年儿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_1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_1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发布时间:2022-12-28T17:37:12.34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2月4期作者:张建泽[导读] 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是:从科学的开始,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比较分析。

我国大部分小学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时仍采用传统教学法,这也反映出了学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合理。

针对这一问题,从小学科学课程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对策。

张建泽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曙光乡鸡街小学 663309摘要: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是:从科学的开始,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比较分析。

我国大部分小学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时仍采用传统教学法,这也反映出了学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合理。

针对这一问题,从小学科学课程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核心素养;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2-021-01引言: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例加以解释,使其更易于理解、掌握和运用。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意义(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底层能力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的重点是知识的输出,这种教学方式既没有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教师要认真地发展小学教育,并以身边的生活现象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使学生更多地把好奇心转变成对知识的渴望,并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从观察、记录、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研究摘要:2022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总目标,要在学生学习学科核心概念的过程中,培养他们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为将育人主线贯穿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笔者经过实践探索,不断积累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小学科学学科特点的育人思路,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育科学精神;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植人文精神;以实践活动为拓展——健全人格,让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培植立德,发展自身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引言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亮点就是第一次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描述了核心素养在各学段的特征。

与原课程标准对比,新课标的表述更加具体,增加了“科学思维”素养,又将原有的“科学知识”更改为“科学观念”素养,将原来的“科学探究”调整为“探究实践”素养,而“态度责任”素养则包括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在这四大核心素养中,科学观念是素养的基础,科学思维是素养的核心,探究实践是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态度责任体现了素养的方向性。

新课标的这些主要变化提示我们一线教育者,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让要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一)满足新课标需求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不仅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形势来看,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就必须使教师能在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上进行全面整改,使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与科学素质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教学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充分满足新课标教育需求,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将其落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培育,也能充分满足新课标对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利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知识。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在于能够为学生打下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基础,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能力,为后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一、探究性学习科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发挥他们宝贵的发现和创新能力。

老师应该提供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事实中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其在未知领域的探究能力。

此外,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性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实验教学小学科学课程中含有很多与实验相关的部分,例如,科学探究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实验等等,全面开展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提供的知识丰富,操作简便和快乐学习办法,能够真实的增强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自行进行实验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本着实践出真知的思路,让学生获得更加详细的实验信息以及大量的实验知识。

三、科学基本思维在知识渊博之中,科学思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探究性学习和实验教育都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科学家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究及分析,从而形成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这是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教育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可以使他们精神开阔,充满创造力和探索性,同时也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素养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这些知识。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科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档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

这些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

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具体实施策略1. 创设问题情境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实践与探究科学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融入德育教育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授环保知识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素养。

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考试、报告、作品展示等。

总结在小学科学课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让科学精神浸润学生心灵——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思考

让科学精神浸润学生心灵——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思考

和 条 件 的 改 变 而 出 现 不 同 的

小擎教擎研 究
Pr i mar y Sc h o ol Te a c hi n g Re s e ar c h
步 培 养 学 生 实 事 求 是 、追 求 真 理 的 精 神 二、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培 养
学 生 怀 疑 与 探 索 的精 神 著 名 的科 学 方 法 论 学 者
学生重 复观察 . 直 至 最 终 形 成 相 对 一 致 的 观 察 结 果 在 严 格 规 范 的 观察 分 析 中 . 逐 >
要 完成这些观察任 务 . 我 们 的
学 生 必 须 具 有 认 真 仔 细 的 态
《 全 民科 学 素 质 行 动 计 划 纲 要
( 2 0 0 6 — 2 0 2 0 ) 》 中 明 确 科 学 精
价 值 观 念 体 系 马 来 平 在 《
科 学 精 神 的 核 心 应 当 理 解 为 “ 求 真” . 就 是 对 真 理 不 懈 的追 求 精 神 围绕 求 真 . 科 学 精 神
独 特 资 源 和 亲 自经 历 . 以探 究
为 主 的学 习 活 动 . 可 以更 全 面
地 培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精 神


指导 观 察 实验 。 培 养
具体表现 为理性精神 、 求 实 精 神、 实证精神 、 探索精神 、 怀 疑 精神 、 创 新 精 神 等 。 蔡 德 诚 先 生认 为 . 科 学 精 神 的 内涵 起 码
提 醒 学 生 有 目的 地 进 行 观 察 . 避 免 观 察 的 盲 目性 观 察 时 还 要 引 导 学 生 用 恰 当 的 语 言 客 观 描 述 观 察 到 的 现象 . 如 燃 烧 的火 柴 会 发 光 、 冒烟 、 感觉热 , 燃 烧 后 火 柴 变 成 白色 的 粉 末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6年第44期(总第308期)N《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来自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来自于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培养。

科学素质的提高,还来自于如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小学科学课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一个科学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起点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

它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从各种现象、情境中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和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思考习惯,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因此,学生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上好科学课的关键。

教师在科学课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发思维活动,在思想上产生疑问,培养锻炼学生提问能力。

如在《日食和月食》(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教学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了日食发生的过程图,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感受中亲历日食的过程,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日食会有变化?”“老师,日食是怎么发生的?”……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提问的欲望,引导出了学生的思维,巧妙的引导学生走向对问题的探究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策略
【 学 生素质】
在 小 学科 学教 学 中培养 学 生 的科 学 素 质 ,教 师应 将 灌 输 式 的传 统 教学 方 法 转 变 为 凸显 学 生 自主学 习 、合 作 学 习 和探 究 学 习 的现 代 学 习方 式 ,关 注 学 生对 科 学 知识 的感受 、 体会和理解 , 让小学阶段 的科学知 识 变 成 使学 生终 身 受益 的东 西 ,这 是 时代 和社 会 的 发 展 对 小 学 科 学 教 学 的要 求 , 也 是 在 小 学科 学 教 学 中贯 彻 素 质教 育 精 神 的 迫切 需要 。

素 质教 育 要关 注 学 生 的情感 态 度 和价 值 观, 以学 生 的 终身 发 展 为 目标 , 注 重 发 挥 兴趣 、 情感 、 动机 、 意志、 性 格 等非 智 力 因素 在 教学 中的作 用 。 教 育心 理 学认 为 ,学生 学 习 的 内在要 求 需 要 在外 部 因素 ( 如 教师 的引 导 、 创设 的 情境 ) 0 9 引发下 才 能有 效地 发生 。教师 要不 断 给 学 生 的学 习 过程 注 入 学 习兴 趣 的 “ 源 头 活水 ” , 通 过创设情 境 , 可 以不断激发学 习兴 趣 , 启 迪科 学 思 维 , 帮 助学 生 搭 建 学 习 的“ 脚 手架 ” 以达 到 “ 最 近 发展 区” 。小 学科 学 教 学 过程 要 精 心设 计 ,创 设 合 适 的 情景 来 展 现 科学 探 究 过 程 ,充分 调 动 学 生 的心 理 因素 , 让 学 生感 到 学 习很 快 乐 , 学 习科 学 很 有必 要 。 在探 究 有关 空 气 的知 识 一课 就 可 以设 计“ 烧瓶吞蛋” 的魔 术 导人 : 老 师 手 拿 烧 瓶 给学生看 , 并用“ 魔术棒” 敲几下 , 里面空的, 然 后 拿 出熟 的 鹌鹑 蛋 放 在瓶 口,当然 按 不 下 去 ,把 蛋 拿 下 ;接 着 点燃 蜡 纸 条放 人 瓶 中, 迅 速 将 蛋放 在 瓶 1 2 1 , 于是 在 大 气 压力 作 用下 , 鹌 鹑 蛋被 烧 瓶 “ 吞” 进 肚 里 。此 时 , 学 生 必定 看 得 目瞪 口呆 。老师 马上说 : 蛋 为什 么 会被 烧 瓶 吞 进肚 里 ?今 天 我 们 就来 揭 开 这 个秘 密 !这个 设 计 激发 了学 生探 索 科 学 奥 秘 的 欲望 ,为整 节课 奠 定 了 良好 的心 理

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心得

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心得

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心得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状下,科学和创新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如果没有科学,没有创新,社会就没有进步,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不仅仅是口号而应真正的落到实处。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从小就开始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十分必要。

个人认为我国在小学课程中设置了《科学》这门课这是出于这种目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

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

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力所能及的探究一些科学现象和问题是值得每一位小学科学老师深思和实践的课题。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第一步,小学科学课程趣味性浓厚是这一课程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继续保持下去,这就需要科学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培养。

因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做好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能力论文

做好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能力论文

做好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能力一、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意义1、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小学生好奇心与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前提,也是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的关键前基础。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强化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为,设计合理的小学科学实验,能够使学生获得非常大的乐趣,这对于激发与维持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有突出的作用意义。

2、帮助学生认识科学与技术现象与规律。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视为为主要特点,这种思维特点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更容易接受直观具体的事物,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他们则没有办法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在这一情况下,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则能够降低教学活动的难度,使知识点的展现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对自然科学课程进行学习。

3、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自然科学的教育目标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并积极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但是,小学自然科学课本受制于篇幅的限制,并没有办法系统和全面的向小学生提供充分的知识,这必然给小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带来消极的影响。

但通过科学实验教学,老师可以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扩展,增加小学生对于知识接收与消化的信息量。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1、科学实验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虽然有不少的小学自然科学教师也花了心思在实验的设计与教学上,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被得到重视,那就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能非常有效的促进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进步。

2、学生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思维匮乏。

学生对科学实验活动依然还认为只是儿童嬉戏活动,仅仅当成一个科学课堂上的一个游戏而已,只是为了凑热闹,并未站在“科学家”的角度思考问题。

虽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得到了提升,但是热闹有余、思维匮乏。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根本保证。

科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本文主要结合我校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我校是一所具有30个教学班、1700多名师生的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视,如何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力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此,我们几位科学任课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科学课题研究农村小学如何应对科学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我校紧密结合本校实际,从2003年起用了三年时间,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从课堂教学、科普活动、校本教材、考察活动等多个角度开展了国家“十五”规划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之子课题《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开展课堂教学及其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的体验和真正的探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可操和性和推广价值,受到中央教科所的高度评价。

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此课题并于2006年6月获南海区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果一等奖。

二、建设科学实践基地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我校投入了9万多元,建成了占地14亩的“狮山一小科技园”。

请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老英雄葛振林题词。

科技园划分10个区域,供学生学习与实践。

其中岭南百果区,种有60多个品种的果树;神农百草区,种有150多种中草药;蔬菜种植区,供全校各班同学实践种植;科技探秘区,有太阳能、气象观测;森林区,种有各种花草树木,供同学们观察;绿色走廊,各种瓜果吸引着学生;双荷叠翠区,荷花池中争艳斗妍的荷花,使同学们留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开;芭蕉区,婆娑芭叶迎风摆动;玫瑰区,鲜艳的玫瑰花使同学们欢欣雀跃。

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营造崇 尚科 学的社 会文化氛 围
进取 。
中科院 、 社科 院 曾搞过 一次座 谈调查 , 这些 中国最优 秀的科 学家 有一 个共 同的感受 , 就是 中国的青少年 缺乏两 件东西 : 第一 , 乏科学 精神 ; 缺 第 二, 缺乏科 学幻想 。这些信息 给人 以沉思 和反省 。如何在整 个社会文 化中 形成崇 尚科 学的氛 围, 的确是一项任 重道远的宏 伟 目标 。 1 .从影 视文化视觉 看对青少年 的科学素养教 育 目 , 前 电视文化 占据着青 少年 的大部分 校外活 动时 间。作为 宣传 、 出
三、 化学校科 技教育环境 优 学 校担负着祖 国和 家长的重 托 ,青少年 的科学 文化 素养主要来 自于 学校 的科学施 教 , 给学生 以 良好的教 育是学校义不容 辞的责任 。新世纪的 科技创新将 成为经济 发展 、 社会进 步和解决各方 面问题的动力机制 。教育
则需要 为科 技的持续发 展提供后备力 量。为此 , 学校要积极创 设浓厚 的科 技教育 环境氛 围 , 开展 丰富多彩 的科技教育 活动 , 以提高学生 的科技 素质
段 。因此 , 家长要重视 培养孩子 丰富的想象力 , 引导孩子广 泛阅读书籍 , 善 难 , 于发 明创造 的精神 ; 敢 设立 《 科学 遐想 》 信箱 , 幻想 给学生 插上 理想 让 于观察各种 事物 , 从作 品 中、 书本上 、 图片上 、 电视上 、 电影上 、 电脑 上及其 的双翼 , 在科 学的海洋上 勇敢 地遨游 …… 它各种媒介 中汲取 大量信息 ,形成丰 富的表 象储 备 ,扩大孩 子想 象 的空 间; 要打破 框框 , 突破 常规 , 励孩子 大胆 “ 思妙想 ”引导孩 子张 开想象 鼓 奇 , 参 考文献 : 的翅膀 , 在科学 的领空翱翔 。 3.塑造孩子 良好 的心理 品格 塑造孩子 良 的心理 品格是 指在 日常生活 和学 习活 动 中 ,培养 孩子 好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摘要:在小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很大。

新的课程标准是对以往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研究的一个总结,它反映了当前的基础教育需要,并对其进行了规范化,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

科学的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时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和比较分析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注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1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小学设置科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了解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观察生活、比较分析的能力。

科学素养是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打破传统教学主要以记忆、背诵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

在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科学学科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化成求知欲,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2.1课堂氛围不活跃素质教育改革进行了许多年,但部分教师受限于当前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核心素养理论的传授,在小学科学的教堂教学中不断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太关注科学实验的过程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2.2教学内容未实现小学科学课程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起步相对较晚。

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所有在第一线努力的教师们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新的教学标准设立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完全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有被学生“问倒”的情况发生。

同时,在部分不发达地区还存在另一种现状。

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小学内无法开设科学课程,即使能够开设科学课程,也常常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上科学课程。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实验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具有重大作用。

那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有哪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创新交流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好课堂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进步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动物和植物”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和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动物和植物,进而让学生将自己所熟悉的动物和植物分享给其他同学,大家互相发表意见,各抒己见,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创新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科学的课本上有很多演示实验,教师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可以照本宣科。

当今是人才竞争、科技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兴旺。

因此,教师必须研究科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案。

例如,在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内容时,在传统的科学实验中,教师只会让学生观察水和石油,学生难免会对实验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教具:上面有盛放液体的地方,中间一个斜面,打开一开关,通过让学生观察水和油的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观察教具的设计,去发现它的创新性,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探索水和食用油的特点,进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实验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1.创新探究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课内探究是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

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探究方式,为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创造条件。

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谈如何上好高质量的小学科学课

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谈如何上好高质量的小学科学课
化. 不挑食 、 偏食 , 进食适量。 3 . 培养 学生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 使学生
探究过程 . 从而促进学生 的发展 。 现在 . 科学 教材的设计也 体现 了“ 用 教材
教” 这 一观念 . 给 了教师 、 学生 很大 的 自主权
树木 、 风 云雨 雪 、 声 光 电磁 、 日月星辰 等方 面 知识 的讲授 .激发学生对 大 自然 的美好 向往 及热爱之情 教师尤其应结合相关知识 , 对我 国特有 的珍 贵动植物种类 、 奇特的 自 然景 观 、 重大 的 自然科学成果等 内容进行讲授 .使学 生油然 而生对祖 国的 自 豪 感 .从而培养 学生
的问题 这 样的活动突破 了教学时 间的限制 和空 间的束缚 .使学生 在更广 阔的空间 中探 究他们 感兴趣的 问题 这样不仅 能够 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 更 能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 增
促使 他们持 续进行 观察研 究活动 这样就能 在不断发现 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渐进提

教材 以及 当地 的实 际情 况 合理 安排 教 学 内 容. 开展科学探 究。具体来说 。 科 学探究过 程 包含提 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制定计划 与设 计
1 . 人 体知识在 科学教材 编排 中 占一 定 的 比例 在学习这一部分 内容时 . 教 师要注重使
实验 、 进行实 验与收集证据 、 分析论证 、 评估、 交流与合作 等七 个要素 教 师在备课过程 中
应充分考 虑实际教学情况 .有 选择性地设 计

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1 . 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 。 教师应结合 教材 内容 的编排特点 . 通过对 虫鱼鸟兽 、 花草
学 生了解人体结构及 各部分 的功能 . 使 学生 增强对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2 . 加强保健教 育. 培养学生 良好的饮食卫 生 习惯 . 使学生学会 合理搭配营养 . 食物多样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初等教育—【摘要】科学是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自然综合学科,以实验探究学习为主,旨在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在实验探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喜欢上科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科学思维能力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谭兆钦【夷陵区小溪塔街办第三完全小学,湖北宜昌443100】科学思维就是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它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反映。

反过来我们可将科学本身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探究过程就是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

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呢?一、在动手探究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开展探究活动前教师应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动手操作。

要重视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动手”,这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态度与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教科版《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中,笔者提出问题:“假如你来设计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认为需要的实验材料包括烧杯、盐、水、勺子、玻璃棒等。

随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的一些小细节,重点引导怎样取盐,学生想了很多办法,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步骤写下来,然后再动手操作。

科学探究必须参照一定的程序,先做哪些,后做哪些,不能含糊。

在探究过程中强调思维的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在实践前指导学生好好动脑,做好实验设计与安排。

动脑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间的研讨,通过层层推进,严谨而周密的研讨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二、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真正调动学生思维,并促使他们形成对科学的正确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比如,六年级上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笔者准备了不少铁钉、漆包线、电池、大头针等材料,分发给各组。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者:王红霞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9年第01期【摘; 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应该重视课堂实践活动、设置课堂有效的提问、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科学实验、基于课标对教材内容的合理整合以及在课堂实验中进行合理的分工、有序的探究等。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1. 兴趣为重,体验在先对大部分的小学生们来说,生活实践经验几乎为零,也造成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有限。

但他们对于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充满探究的愿望和热情,教师们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实践活动的特点,设置兴趣活动,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

如在《风向与风速》中进行“升国旗”的活动,在《搭高塔》中进行“胡萝卜与牙签的对抗”的游戏活动。

这些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有了切身的感受,容易接受下一步的科学概念的认知。

也可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意愿。

2. 提问有效,思维提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一条设计巧妙的问题链可引发思考和新的疑问,在疑问、思考、追问、再思考中不断激发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论证,让学生基于证据做出合理的推测,基于证据对自己或同伴的观点进行辩论,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概念。

学生在“论”中推理,在“证”中建构。

如在《在星空中(一)》中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的提问:(1)这里有一张星空图片,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帮助老师找到北斗七星在哪?你是怎么判断的?(2)如果把北斗七星和它相邻的恒星进行连线,看看现在像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的交流,教师能够初步了解学生对北斗七星的认知。

此时,再通过问题的设计将元认知引向即将要探究的未知:由于这些恒星连在一起的视觉图像一只大熊,所以人们命名为大熊星座。

你们知道什么是星座吗?此时,学生已有的认知无法对星座的概念进行解释,学生头脑中的星座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教师适时的引导性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探究思路打开。

最后提升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建模方法的思考:翻转泡沫板至有刻度值的一面,想一想刻度值代表了什么?地球的位置在哪?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在不断的质疑、追问、论证中,思维逐渐深入。

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摘要: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科学素养以一种倒金字塔般的形式出现,将学生的生活与科学联系起来,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实践活动,不但能促进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而且促进学生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事物,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为探索和创新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额基础。

本文首先阐释了科学素养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有效培养社会不断变化,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随着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升级,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够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科学教育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由于科学素养同小学教育当中的其他教学科目相比,科学课程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性而又能有效凸显自身的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支撑,因此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展开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一点借鉴。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素养的相关阐释科学技术同科学素养有着密切联系,从宏观上讲,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指明正确的方向,从微观处讲,又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够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实践提供指导。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和深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被人所熟知和重视。

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教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个人生活和学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设立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故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以此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1]。

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小学生不仅要学习人类科学智慧的精华,而且要学会科学开展探究活动,合作与奋斗、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作者:金建珍来源:《新教师》2021年第09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与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小学科学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动手实践性和需要理性科学思维。

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学习科学对于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在幼小年龄段就形成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洞察能力、记录分析能力等。

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例如,教学方式单一教条,学生被动式吸收,不善于积极思考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制订积极可行的措施来完善、提升。

一、设计情境导入,启迪学生思考情境导入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创设场景,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当中进行体验,感知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情境导入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为此,教师可以设置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进行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也可以依据某个科学知识的应用设计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好奇心进行探究,探寻解决方案;还可以将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作为情境导入,将难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简单化、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空气中有什么”时,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三根相同的蜡烛和两个不同大小的玻璃瓶。

课堂导入时,笔者出示三根蜡烛,给第二根罩上小玻璃瓶,给第三根罩上大玻璃瓶,然后对学生说:“现在咱们一起看一场关于三根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比赛。

大家猜猜看哪一根蜡烛最先熄灭?哪一根蜡烛燃烧的时间最长?”在学生踊跃猜测结果的过程中,笔者点燃三根蜡烛,让学生仔细观察,见证事实真相,并引导学生思考、尝试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这样的实验情境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的距离,使之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触发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问题,对后续的科学课堂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活动的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科学课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摘要: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启蒙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达成这一课程目标,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现有硬件设施,积极
引导学生在广泛的资源中进行开放性学习,适时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与创造力。

关键词:科学素养开放性学习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启蒙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以及地球与宇宙三块内容,强调科学领域内各种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渗
透性,特别注重科学探究。

对此,《科学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的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
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
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
心科技的新发展。


可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该课程开设的基本目标,为达成这一课程目标,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学校角度来看,科学课应该成为小学核心课程,应引起学校领导和师生的
重视,该课程所需的硬件设施必须配置齐全。

科学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所学校必须开设科学专用教室,并配备相应
的仪器设备,如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等。

只有硬件设施齐全了,才能为教师
教学提供基本的支持与保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但从目前的实际
情况来看,西部落后地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小学科学课边缘化现象明显,教学
设备基本没有。

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领
导对此也要高度重视,大力完善科学教学仪器设备,关注小学生科学教育。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成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利用广泛的资源
进行开放性学习成为首要。

科学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必然包含了各种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涉及的
知识面相当广泛。

科学课也并非单纯的实验课、观察课,教材也不是唯一的知识
来源,课堂内外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学习为基础,
课外学习作为其延伸与补充,在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丰富小学
生科学知识储备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
之中”。

要大胆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自然,培养小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在自然中探究的科学精神;走入社会,了解科技与社
会的关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施行科学教育随处可行,什么都可以利用,只要善于发现,都是很有兴趣的。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与
创造力。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巧妙构建情境,适时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朝科
学研究的方向发展。

同时,要宽容学生的认知行为,或许“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因斯坦,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另外,要注重
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思维源于动作,积极培养其
动手能力,对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并不需要“亲历亲为”,而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

正如陶行知先生曾批评的一般,小学教师习惯于制作“标本”,而我们的小学生需要观察的恰恰是自然界中活的生物活动,这种“僵尸陈列所”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创新思维,是不可取的。

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的主体,体验到智慧的力
量和创新的快乐,自然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总之,小学科学课作为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理当引起师生的
重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资源中
进行开放性学习,适时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与创造力,达到培养其科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3。

[3]陶行知等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37。

[4]张民选慧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7。

[5]陶行知等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