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构造设计(上).

合集下载

楼梯—楼梯的细部构造(建筑构造)

楼梯—楼梯的细部构造(建筑构造)
也可用大理石、预制水磨石板或木材贴面制成。 • 常见扶手类型如图所示。
扶手的类型
扶手的类型
扶手与墙、柱的连接构造
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
1.楼梯踏步面层
• 楼梯的踏步面层应便于行走,耐磨、防滑,便于清洁 ,同时要求美观。
• 踏步面层的材料,视装修要求而定,常与门厅或走道 的楼地面面层材料一致,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水磨石 、大理石、地砖和缸砖等。
~50mm×3mm~6mm,钢管Ф20mm~Ф50mm。 2、在儿童活动的场所
如幼儿园、住宅等建筑,为防止儿童穿过栏杆空挡发生危险事 故,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m,且不能采取易于攀登的 花饰。
3、栏杆与楼梯段连接方法 (1) 埋铁件焊接 :即将栏杆的立杆与楼梯段中预埋的钢板或 套管焊接在一起;如图a)、f)所示 (2) 预留孔洞插接 :即将栏杆的立杆端部做成开脚或倒刺插 入楼梯段预留的孔洞,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如图b) 、c)、 e)所示 (3) 螺栓连接: 用螺栓将栏杆固定在梯段上,固定方法有若 干种,如用板底螺帽栓紧贯穿踏板的栏杆等。如图d) 所示
楼梯扶手高度位置
(一)
(二)
空花栏杆 栏板构造
(四) (三) 组合 扶手构造 式栏板
(一)空花栏杆
空花栏杆多用方钢、圆钢、扁钢等型材焊接或铆接成各种图案, 既起防护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如图所示。
1、常用栏杆断面尺寸为; 圆钢Ф16mm—Ф25mm,方钢15mm×15mm~25mm×25mm,扁钢30mm
栏杆、栏板和扶手的构造
•栏杆是布置在楼梯梯段和平台边缘处有一定安全保障度的围护 构件。栏杆或栏板顶部供人们行走倚扶用的连续构件,称为扶手 。 •扶手高度是指踏面宽度中点至扶手面的竖向高度,一般高度为9 00mm。供儿童使用的扶手高度为600mm,室外楼梯栏杆、扶手高 度应不小于1100mm。 •栏杆、扶手在设计、施工时应考虑坚固、安全、适用、美观。

10.4.19.4楼梯的设计

10.4.19.4楼梯的设计
进深尺寸和楼梯梯段、平台水平投影尺寸。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楼梯的平台深度(净宽)D≥ 梯段净宽a
中间平 台深度
a
楼层平 台深度
楼梯设计
二、楼梯平面设计(以常用的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楼梯平面设计主要解决楼梯间的开间、 进深尺寸和楼梯梯段、平台水平投影尺寸。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平台有效深度
封闭式楼梯间应设防火门,门开启时, 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3、楼梯的净空高度
当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设置通道时, 为满足楼梯平台下净空大于等于2米的 要求,一般采用以下解决方式:
(2)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 标高,以满足净空要求。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3、楼梯的净空高度 当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设置通道时,
为满足楼梯平台下净空大于等于2米的 要求,一般采用以下解决方式:
楼梯与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钢筋混凝土楼梯回顾
钢筋混凝土楼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大中型预制装配式楼梯
小型预制装配式楼梯 楼梯面层处理
楼梯栏杆扶手构造
PART 04
楼梯设计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首层 平面图
标准层 平面图
三维图
剖面图
顶层 平面图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有结构构件突出楼梯平台处,楼梯 平台应适当放宽。
平台深
构造柱
平台深
楼梯设计
三、楼梯的栏杆扶手设计(以常用的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首 层 楼 梯
平面图
剖面图
楼梯设计

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建筑构造)

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建筑构造)

(b)无平台梁 图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二、梁板式楼梯
梁板式楼梯的楼梯段由踏步板和斜梁组成,踏步板把 荷载传给斜梁,斜梁两端支承在平台梁上。
楼梯荷载的传力 过程为: 荷载→踏步板→斜梁 →平台梁→楼梯间墙。
图3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⒈明步(正梁式梯段)
斜梁一般设两根, 位于踏步板两侧的下 部,这时踏步外露。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把楼梯段和平台整体浇筑在 一起的楼梯。
特点:消耗模板量大,施工工序多,施工速度慢,但 整体性好、刚度大、有利于抗震。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按结构形式不同,分为板式楼 梯和梁板式楼梯。
一、板式楼梯
板式楼梯是把楼梯段看作一块斜放的板, 它通常由 梯段板、平台梁、平台板组成。
⒉暗步(反梁式梯段)
斜梁位于踏步板 两侧的上部,这时踏 步被斜梁包在里面。
(a)明步楼梯
(b)暗步楼梯
图4 明步楼梯和暗步楼梯
⒊仅一根斜梁
单梁式楼梯受力较复杂,但外形轻巧、美观, 多用于对建筑空间造型有较高要求时。
(a)梯段一侧设斜梁 (b)梯段两侧设斜梁 图5 单梁楼梯楼梯
(c)梯段中间设斜梁
楼梯荷载的传力过程为:荷载→踏步板→梯段板→平 台梁→墙或柱。
楼梯板分为有平 台梁和无平台梁两种情 况。
图1 板平台 梁上,平台梁之间的水平 距离为楼梯段的跨度。
⒉无平台梁的板式楼梯
(a)有平台梁
将楼梯段和平台板组合 成一块折板,这时的跨度为 楼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与平 台宽度之和。

楼梯构造和设计

楼梯构造和设计
42
坡度范围图
43
楼梯平面表示法
44
二、楼梯的有关尺寸
(一)楼梯的梯段宽度 梯段的宽度是根据通过人流的股数来确定的, 最窄的楼梯是通过一股人流,宽度至少为850 毫米;通过两股人流的,宽度为1.1—1.2米; 通过三股人流的,宽度是1.2—1.8米。住宅中 的公用楼梯,梯段宽度至少为1.1米;公共建 筑梯段的宽度最少为1.3米。 (二)楼梯平台宽度 为保证楼梯的通行能力和在楼梯的各部位都不 受阻碍,平台宽度应至少等于梯段宽度,当平 台上设有暖气片时,还应适当增加其宽度。为 了通行担架,医疗建筑的楼梯平台宽度至少应 为1.8米。
25
楼梯平台
• 中间平台和楼层成平台。 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
人们 休息和改变方向。 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
26
栏杆扶手
• 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 • 是楼梯的安全保护设施。梯段宽度不大时,
只在临空的一面设栏杆扶手。当梯段较宽 时,应在靠墙一边加设靠墙扶手。特别宽 的梯段,还应该在梯段中间增设中间扶手。
45
梯 段宽 度
46
楼梯间平 面
47
(三)楼梯坡度和踏步
• 楼梯坡度的大小,是根据两个因 素确定的,一是行走舒适,二是 节约楼梯间面积。如果坡度太陡, 人们会感到很费力;坡度太小, 楼梯间面积过大,也不经济。应 根据各类建筑的性质而定。住宅 是量大面广的建筑,为了节约面 积,坡度可以陡一些,公共建筑 使用楼梯的人很多,坡度应小一 些,通常不超过30°。儿童使用 的楼梯坡度也应小一些。
三、 导盲块的设置
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般设置在有障 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特 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

楼梯—楼梯的初步设计(建筑构造)

楼梯—楼梯的初步设计(建筑构造)
楼梯的初步设计
一、楼梯设计的一般规定
●公共楼梯设计的每段梯段的步数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梯级的踢面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80。
●楼梯的梯段宽(净宽,指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距离)按 550+(0~150)为一股人流;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按楼梯的使 用性质需要不同的梯段宽。一般一股人流宽度大于900,两股 人流宽度在1100~1400,三股人流在1650~2100,但公共建 筑都不应少于2股人流。
⑵根据步数N和踏步宽b决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L=(0.5N-1)b。 L=(0.5N-1)b = (0.5×20-1)×300 = 2700mm
⑶确定梯井宽度C 梯井宽度C在50~200mm之间,假设梯井宽度C=100mm
⑷ 确定梯段宽度a 楼梯间开间净宽A=开间-墙厚=2700-200=2500mm 梯段宽度a=(A-C)/2=(2500-100)/2=1200mm
⒋确定开间净宽A和梯段宽度a
根据《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要求,楼梯的 净宽不应小于0.9m。
已知楼梯开间净宽A 和梯井宽C的前提下, 步梯段宽度a,可按下式 计算:
a=(L-C)/2
图1 双跑楼梯尺寸示意图
⒌确定中间平台宽D1和楼层平台宽D2
根据《民用建筑设 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中6.8.4相关条文初 选中间平台宽D1(D1≥a )和楼层平台宽D2(D2>a )。
检验楼梯间进深净 长度B,D1+L+D2=B。 如不能满足,可对L值进 行调整(即调整b值)。
图1 双跑楼梯尺寸示意图
例题:已知某住宅楼层高3m,室内外高差450mm,楼梯
开间2700mm,进深5400mm,墙厚200mm。拟采用双跑平行 楼梯,试设计对其二层楼梯尺寸。

楼梯的构造(建筑构造)

楼梯的构造(建筑构造)

金属扶手
室外疏散楼梯的扶手高度应不小于1.10m,高层建筑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高于1.20m 室内楼梯栏杆水平段的长度超过500mm时,其高度应不低于1.05m
楼梯扶手的高度为自踏面前缘以上0.90m
· 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
■ 楼梯立杆间可加入其他联系杆件,但经常有儿童活动的建筑,楼梯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垂直线饰,且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大于110mm,以防止儿童从间隙中跌落。
01.楼梯梯段
02.楼梯平台
03.扶手栏杆(板)
楼 梯 梯 段
01
楼 梯 梯 段——
定义:设有踏步以供层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称楼梯梯段。
主要解决垂直高差的部分
一个梯段又叫一“跑”
楼梯梯段
踏面:行走时踏脚的水平部分
踢面:形成踏步高差的垂直部分
楼梯梯段
主要解决垂直高差的部分:踏步
踢面:h
楼 梯 平 台
02
楼 梯 平 台——
定义:连接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部分。
作用:提供供楼梯转折转折、连通某个楼层或供使用者在攀登了一定距离后略事休息。
正平台——位于楼层高度半平台——位于层间高度
半平台
正平台
扶 手 栏 杆(板)
03
楼 梯 扶 手 栏 杆
为了在楼梯上行走的安全,梯段和平台的临空边缘应设置栏杆或栏板,其顶部设依扶用的连续构件,称为扶手。
楼 梯 的 构 成 要 素
·楼梯的基本功能—— 解决不同楼层之间垂直联系的交通枢纽
·基本要求—— 1.上下通行方便,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包括人行及搬运家具物品) 2.满足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和一定的审美要求
·建筑物中楼梯的作用?
楼 梯 的 构 成 要 素

楼梯—楼梯的细部构造(建筑构造)

楼梯—楼梯的细部构造(建筑构造)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平接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鹤颈与硬接
•扶手在转折处不 伸入平台,下跑 楼梯段扶手在转 折处须向上弯形 成鹤颈扶手,也 可采用直线转折 的硬接方式。
5.4 楼梯细部构上下楼梯段扶 手均完全断开, 不适用于老人和 儿童类建筑。
面光滑的楼梯,为保护踏步阳角,需在踏步表面采取防滑和 耐磨措施。
踏步的防滑构造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1踏步面层及防滑
踏步的防滑构造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1.栏杆 栏杆形式可分为空花式栏杆、栏板式和组合式栏杆三种。 (1)空花式栏杆 一般采用方钢、圆钢、扁钢等金属型材焊接或铆接成各种 图案,既起防护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截面分为实心 和空心两种。 •有儿童经常活动的托幼、小学、住宅等建筑物,当采用垂直 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110 mm,楼梯栏杆应 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以确保安全。
扶手与墙柱的连接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扶手与墙连接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3)楼梯段转折处扶手 在楼梯段转折处,为了保持上下楼梯段扶手的连续性及栏
杆高度的一致性,常有几种处理方法: 平接 •当上下楼梯段齐步时,上下扶手在转折处同时向平台延伸半 步,使两扶手高度相等。 •当上下楼梯段错一步时,扶手在转折处可自然连接。 •当长短跑楼梯段错开几段时,将出现一段水平栏杆。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空花式栏杆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 栏杆与楼梯段、平台常见连接方法有锚固法、焊接法和栓 接法三种。

楼梯构造

楼梯构造

三、楼梯的坡度
楼梯的坡度指的是楼梯段的坡度,即楼梯段 的倾斜角度。
楼梯的坡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角度法和 比值法。 角度法:楼梯段和水平面的夹角 比值法:踢面和踏面的投影长度之比
楼梯的坡度越小越平缓,行走也越舒服, 但却加大了楼梯的进深,增加了建筑面积 和造价。因此,在楼梯坡度的选择上,存 在使用和经济之间的矛盾。因此频繁使用 的坡度平缓,人流通行量小的坡度可以稍 微陡一些。
(3)板式梯段 板式梯段为整块或数块带踏步条板,其 上下端直接支撑在平台梁上,其有效断面 厚度可按L/30~L/20 估算。
(4)平台梁 一般将平台梁做成L形断面,其构造高度 按L/12 估算(L为平台梁跨度)
(5)平台板 平台板可根据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 板、槽板或平板。在平台上有管道井处, 不宜布置空心板。平行板可以平行于平台 梁布置,也可以垂直于平台梁布置。
一般楼梯的坡度在20°~45°之间,30°为 适宜坡度。坡度超过45°时,应设爬梯; 坡度小于20°时, 应设坡道。
四、楼梯的主要尺寸
1、踏步尺寸
楼梯的踏步尺寸包括踏面宽和踢面高,踏面是人 脚踩的部分,其宽度不应小于成年人的脚长。踢 面高与踏面宽有关,根据人上一级踏步相当于在 平地上的平均步距的经验,踏步尺寸可按下面的 经验公式来确定: 6+2h=s=600~620(mm)或b+h=450(mm) 式中 h——踢面高度,mm; b——踏面宽度,mm; s(600~620mm)——人的平均步距
1、梁承式楼梯的结构布置形式 (1)梁板式梯段结构布置形式
(2)板式梯段结构布置形式
2、梁承式梯段的预制构件 (1)踏步板 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的构件断面形式,一般 有一字形、L形、三角形等。
(2)梯段斜梁 用于搁置一字形、L形断面踏步板的梯段 斜梁为锯齿形变断面构件; 用于搁置三角形断面踏步板的梯斜梁为 等断面构件。 梯段斜梁一般按L/12 估算其断面有效高 度(L为梯斜梁水平投影跨度)

楼梯的细部构造

楼梯的细部构造

图5-30 扶手的类型
楼梯的细部构造
2. 扶手与栏杆的连接
当采用木材或塑料扶手时,一般在 栏杆顶部设通长扁钢与扶手底面或侧面 槽口榫接,用木螺钉固定。金属扶手与 金属栏杆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或铆接, 如图5-31(a)所示。
楼梯的细部构造
3. 栏杆与梯段、平台的连接
栏杆与梯段、平台 的连接一般在梯段和平 台上预埋钢板焊接或预 留孔插接。为保护栏杆 免受锈蚀和增加美观性, 常在竖杆底部设套环, 盖住接头部位,如图531(b)所示。
图5-32 扶手与墙体的连接
图5-31 扶手与栏杆及栏杆与梯段、平台的连接
楼梯的细部构造
4. 扶手与墙体的连接
扶手若需固定在砖墙上,则可在墙上预留120 mm× 120 mm × 120 mm的孔洞,将扶手伸入洞内,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 实。扶手与混凝土柱或墙连接时,可在墙或柱上预埋铁件与扶手焊 接,也可用膨胀螺钉栓接或预留孔洞插接,如图5-32所示。
楼梯的细部构造
楼梯的细部构造包括踏步面 层及防滑处理、栏杆、扶手等。
楼梯的细部构造
1.1 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 1. 踏步面层
楼梯的踏步面层应光洁、耐磨、防滑,便于清洁,同时要求美观。 踏步面层的材料视装修要求而定,常与门厅或走道的楼地面面层材料一 致,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缸砖等,如图5-25所示。
楼梯的细部构造
图5-29 组合式栏杆的构造
楼梯的细部构造
1.3 扶手
1. 扶手的类型
扶手位于栏杆的顶部, 一般采用硬木、塑料和金属材 料制作,如图5-30(a)、 (b)、(c)所示。栏板顶部的扶 手还可用水泥砂浆或水磨石抹 面而成,也可用大理石、预制 水磨石板或木材贴面制成,如 图5-30(d)、(e)所示。

楼梯构造设计范文

楼梯构造设计范文

楼梯构造设计范文楼梯作为连接楼层之间的交通工具,设计合理的楼梯结构至关重要。

它不仅要保证安全、便利的上下楼,还要考虑美观、舒适和经济的因素。

本文将从楼梯的类型、尺寸、坡度、踏步设计、扶手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楼梯的类型可以分为直梯、弯梯和螺旋梯。

直梯是最常见的类型,其结构简单、安全性好,适用于较大的空间。

而弯梯会根据楼层的转角变换方向,更加灵活,适用于狭小的空间。

螺旋梯则可以以较小的占地面积连接多层,但其结构复杂,搭建成本较高。

其次,楼梯的尺寸主要包括宽度和高度。

楼梯的宽度应该足够,以便人员方便通过,防止拥堵和碰撞。

根据国家标准,办公楼和商业楼的楼梯宽度一般不小于1.1米,而居住楼的楼梯宽度不小于0.9米。

楼梯的踏步高度也应该合理,一般为18-20厘米,以便人们上下楼时步履轻松、稳定。

坡度是楼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楼梯的坡度应该在25-35度之间,不宜过大或过小。

坡度过大会导致上下楼的不便和加大跌倒的风险,而坡度过小则会显得拖沓和不美观。

踏步设计是楼梯构造中关键的一环,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楼梯的使用效果。

踏步表面应该光滑且不滑,采用防滑材料或者添加防滑条可以提高安全性。

踏步长度一般为28-32厘米,过长会增加上下楼的负担,过短则不利于脚步的平稳过渡。

最后,楼梯扶手的设计也是楼梯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扶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供稳定和支撑,减少摔倒的风险。

一般来说,扶手的高度应该在0.9-1.1米之间,方便人们自然地抓握。

扶手的材料可以选择木、金属或者玻璃等,要根据楼梯所在的环境和风格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楼梯的构造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楼梯类型、尺寸、坡度、踏步设计、扶手设计等。

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安全、舒适、美观和经济等因素,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合理的楼梯设计可以提高楼梯的实用性和使用效果,为人们提供便利与舒适的上下楼通道。

现浇板式楼梯设计实例 (1)

现浇板式楼梯设计实例 (1)

板式楼梯设计一、 板式楼梯板式楼梯是指梯段板为板式结构的楼梯。

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如图所示。

板式楼梯荷载传递路线为:梯段板→平台梁→墙(柱)。

板式楼梯的梯段板为带有踏步的斜板,两端支承在平台梁上。

平台板一端支承在平台梁上,另一端支承在楼梯间的墙(或梁)上,平台梁两端支承在楼梯间的墙(或梁、柱)上。

板式楼梯梯段板底面平整,外形轻巧、美观,施工方便,但当梯段跨度较大时,斜板较厚,材料用量较多,所以一般用于梯段跨度不太大的情况(一般在3m 以内)。

图 板式楼梯的组成1.梯段板(1)梯段板内力计算 梯段板的厚度一般取h =(1/25~1/30)0l (0l 为梯段板的计算跨度),常用厚度为100~120mm 。

梯段板是一块带有踏步的斜板,可近似认为简支于上、下平台梁上,梯段板的计算跨度可取其净跨,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图 梯段板的计算简图由结构力学可知,斜置简支构件的跨中弯矩可按平置构件计算,跨长取斜构件的水平投影长度,故梯段斜板可简化为两端简支的水平板计算。

由于板的两端与平台梁为整体连接,考虑梁对板的约束作用,板的跨中弯矩相对于简支构件有所减少,故跨中最大弯矩一般可按20max )(101l q g M +=计算,其中g 、q 为作用在梯段板上的沿水平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恒荷载、活荷载设计值;0l 为梯段板的计算跨度,设计时取n l l =0,n l 为梯段板净跨的水平投影长度。

为了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有时采用折线形梯段板,折线形梯段板的梯段荷载和平台荷载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

为了简化计算,可近似取梯段荷载和平台荷载中的较大值来计算跨中弯矩,从而计算出梯段配筋。

折线形梯段板的荷载及计算简图见图。

图 折线形梯段板的荷载(2)梯段板钢筋配置 梯段斜板中的受力钢筋按跨中最大弯矩计算求得,并沿跨度方向布置。

为考虑支座连接处实际存在的负弯矩,防止混凝土开裂,在支座处板面应配置适量负筋,一般不小于Φ8@200,其伸出支座长度为n l /4(n l 为梯段板水平方向净跨度)。

楼梯—楼梯的设计实例(建筑构造)

楼梯—楼梯的设计实例(建筑构造)

5.1认识楼梯
5.2 楼梯设计案例
1 150+700=1 850 mm。 再将首层高度内两跑楼梯的踏步数由原来的8+8步调整为 9+7步,首层第一跑楼梯梯段增加了一步踏步,平台梁下部 空间净高又增加了175 mm,即 1 850+175=2 025 mm,满足平台梁下部通行净高大于2 000 mm高度的要求。将以上结果列成计算公式,则有: 175×4+175×9-250=2 025 mm 对二层休息平台下部的通行净高计算为: 175×7+175×8-250=2 375 mm 计算结果表明,该处的通行净高仍满足平台梁下部通行净高 大于2 000 mm高度的要求。
5.2 楼梯设计案例
(3)计算楼梯间的平面尺寸。 (4)进行楼梯开间方向的验算,确定梯井宽度C,梯井宽 C=60 mm~200 mm;计算梯段宽度B,B=(开间-C-墙厚) /2, (5)进行进深方向的验算,初步确定中间平台宽D,D应不 小于梯段宽B,根据中间平台宽度D及梯段长度L,计算楼层 平台宽度D1,D1=进深-L-D。 (6)进行楼梯净高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的要求。 (7)绘出楼梯的平面图及剖面图。
5.1认识楼梯
5.2 楼梯设计案例
(7)如图所示为设计结果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5.1认识楼梯
5.2 楼梯设计案例
三层(1)根据楼梯的使用性质和用途,初步确定踏步高h和踏步 宽b,确定各楼层踏步数N。 参考表中住宅建筑类型的数据,取踢面高h=175 mm。 根据2h+b=600 mm~620 mm,b=600-2×175=250 mm,根据住宅规范的规定,踏步宽度应大于等于260 mm, 故取b=260 mm,确定梯段坡度h/b=175/260=0.673, 此坡度换算成角度为 33 °941′,对于居住建筑的梯段来说,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坡 度。

楼梯构造(1)

楼梯构造(1)

15.5.1 坡道
1、坡道的坡度
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的坡度标准定为不大于1/12, 同时还规定与之相匹配的每段坡道的最大高度为750mm, 最大坡段水平长度为9000mm。
2.井道的隔声
为了减轻机器运行时对建筑物产生振动和噪声,应采 用适当的隔振隔声措施。
一般情况下,只在机房机座下设置弹性垫层来达到隔 振和隔声目的。电梯运行速度超过1.5m/s者,除设弹性垫 层外,还应在机房与井道间设隔声层,高度为1500~ 1800mm 。
电梯井道外侧应避免作为居室,否则应注意设置隔声 措施。最好楼板与井道壁脱开,另作隔音墙;简易者只在 井道外加砌加气混凝土土块衬墙。
将栏杆的立杆与梯段中预埋的钢板或套管焊接在一起。
②预留孔洞插接
将端部做成开脚或倒刺插入梯段预留的孔洞内,用水 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
③螺栓连接
(2)栏板
栏板通常采用现浇或预制的钢筋砼板,钢丝网水 泥板或砖砌栏板,也可采用具有较好装饰性的有机玻 璃、钢化玻璃等作栏板。
钢丝网水泥栏板是在钢筋骨架的侧面先铺钢丝网, 后抹水泥砂浆而成 。
一、板式楼梯
板式楼梯通常由梯段板、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 梯段板是一块带踏步的斜板,它承受着梯段的全部荷 载,然后通过平台梁将荷载传给墙体或柱子。 当梯段跨度不大时(水平投影长度一般不超过3m)常 采用。
二、梁板式楼梯
梁板式楼梯段是由踏步板和梯段斜梁(简称梯梁) 组成。
梯段的荷载由踏步板→梯梁→平台梁→墙体或柱子。
可做成锯齿形断面,但构件制作较复杂。斜梁一般按 L/12估算其断面有效高度,L为斜梁水平投影跨度。
2.板式梯段
板式梯段为带踏步的钢筋混凝土锯齿形板,其上下 端直接支承在平台梁上。

楼梯平法三维示意图(识图规则与标准构造详图36~40)

楼梯平法三维示意图(识图规则与标准构造详图36~40)

上部纵筋 下部纵筋
下部纵筋 板纵筋
分布箍筋
滑动支座
C T a / C T b型 楼 梯 平 面 注 写 方 式 与 适 用 条 件 图 集 号 16G101-2-46
hs2 3 h
2
2
2
hs
2
s1 h 2
bs
h1
δ1 2
h
不同踏步位置推高与高度减小构造
图 中 δ1为 第 一 级 与 中 间 各 级 踏 步 整 体 竖 向 推 高 值 hs1 为第一级(推高后)踏步的结构高度 hs2 为最上一级(减小后)踏步的结构高度 1为第一级踏步根部面层厚度 2 为中间各级 踏步的面层厚度
不同踏步位置推高与高度减少构造
图集号 16G101-2-50
300 15d
15d
h
h
≥0 . 305.L6abL ab) (≥
bs
上部纵筋
未做面层时的标高
弯 锚 长 度1 5 d
≥5 d ,
≥b s / 2
各种类型的基础
下部纵筋
分布筋
锚 入 长 度 ≥5 d且 至 少伸过支座中线
各型楼梯第一跑与基础连接构造一
上 TL1


T1 L

5700
280X8=2240 280
AT1 AT1
CT2
5700
280X7=1960 280
AT1
5700
DT1
280X8=2240
840 280X5=1400
CT1 CT1
280X8=2240
CT1
90 1260
PTB1
T L1 -0.860
C
100
90
14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构造
本章提要
本章内容:楼梯、室外台阶和坡道、电梯和自
动扶梯
学习重点:楼梯的组成、尺度、现浇钢筋混凝
土楼梯的构造和楼梯的细部构造,
以及室外台阶和坡道的构造。
本 章 内 容
7.1 概述 7.2 钢筋混凝土楼梯 7.3 室外台阶与坡道
7.4 电梯与自动扶梯
7.1 概 述
楼梯一般由 楼梯段、楼梯平
台、栏杆(栏板)
四跑楼梯、双分式楼梯、双合式楼梯、八角形
楼梯、圆形楼梯、螺旋形楼梯、弧形楼梯、剪 刀式楼梯、交叉式楼梯等(图7.2)。

按照楼梯间的平面形式分,有封闭式楼梯、非 封闭式楼梯、防烟楼梯等(图7.3)。
7.1.3 楼梯的尺度
7.1.3.1 楼梯的坡度与踏步尺寸 (1) 楼梯的坡度 楼梯的坡度指的是楼梯段的坡度,即楼梯段 的倾斜角度。 楼梯的坡度有两种表示法,即角度法和比值 法。
明步:斜梁一般设两根,位于踏步板两侧的 下部,这时踏步外露(图7.11(a))。 暗步:斜梁位于踏步板两侧的上部,这时踏 步被斜梁包在里面(图7.11(b))。
斜梁有时只设一根,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踏步板的一侧设斜梁,将踏步板的
另一侧搁置在楼梯间墙上(图7.12(a));
另一种是将斜梁布置在踏步板的中间,踏步
一般楼梯的坡度在23°~45°之间,30°为 适宜坡度。坡度超过45°时,应设爬梯;坡度小 于23°时,应设坡道(图7.4)。
(2) 楼梯的踏步尺寸
楼梯的踏步尺寸包括踏面宽和踏面高,踏面
是人脚踩的部分,其宽度不应小于成年人的脚长, 一般为250~320mm。踏面高与踏面宽有关,根据 人上一级踏步相当于在平地上的平均步距的经验, 踏步尺寸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来确定:
无平台梁的板式楼梯是将楼梯段和平台板 组合成一块折板,这时板的跨度为楼梯段的水 平投影长度与平台宽度之和。 (图7.10(b))
7.2.1.2 梁板式楼梯 梁板式楼梯:楼梯段由踏步板和斜梁组成, 踏步板把荷载传给斜梁,斜梁两端支承在平台梁 上。楼梯荷载的传力过程为:踏步板→斜梁→平 台梁→楼梯间墙。
(2)平台上的净空高度: 指平台表面到上部结构最低处之间的垂直距 离,应不小于2000mm。 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设置通道时,可采取 下列处理方法来解决:

增加底层第一楼梯段的踏步数量(图7.8(a))
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的标高(图7.8(b))
将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图7.8(c)) 建筑物的底层楼梯采用直跑楼梯(图7.8(d))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把楼梯段和平台 整体浇筑在一起的楼梯。 特点:消耗模板量大,施工工序多,施工速 度慢,但整体性好、刚度大、有利于抗震。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按结构形式不同,分
为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
7.2.1.1 板式楼梯 板式楼梯:把楼梯段看作一块斜放的板, 楼梯板分为有平台梁和无平台梁两种情况。 有平台梁的板式楼梯的梯段两端放置在平 台梁上,平台梁之间的距离为楼梯段的跨度。 其传力过程为:楼梯段→平台梁→楼梯间墙(图 7.10(a))

2r g 600 ~ 620mm
式中 r——踢面高度,mm; g——踏面宽度,mm; 600~620mm——人的平均步距。
在建筑工程中,踏面宽度一般为250~320mm, 踢面高度一般为140~180mm。常见的民用建筑楼梯 的适宜踏步尺寸见表7.1。 表7.1
名称
常见的民用建筑楼梯的适宜踏步尺寸
对于开敞式楼梯间,一般不小于500mm(图7.6)。
7.1.3.3 楼梯的净空高度 楼梯的净空高度包括楼梯段上的净空高度
和平台上的净空高度(图7.7) 。
(1)楼梯段上的净空高度:
指踏步前缘到上部结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
离,应不小于2200mm。
确定楼梯段上的净空高度时,楼梯段的计
算范围应从楼梯段最前和最后踏步前缘分别往 外300mm算起。
住宅 学校、办 剧院、食 医 幼儿园 公楼 堂 院 140~160 120~150 150 120~150 280~340 300~350 300 260~300
踢面高r(mm) 156~175 踏面高g(mm) 250~300
为了人们上下楼梯时更加舒适,在不改变
楼梯坡度的情况下,可采用如图7.5所示措施来
增加踏面宽度。
7.1.3.2 楼梯段的宽度与平台宽度 (1)楼梯段的宽度
楼梯段的宽度:指楼梯段临空侧扶手中心线 到另一侧墙面(或靠墙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 距离。 应根据楼梯的设计人流股数、防火要求及建 筑物的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
(2)平台宽度 为了保证通行顺畅和搬运家具设备的方便, 楼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楼梯段的宽度。
7.1.2 楼梯的类型

按照楼梯的主要材料分,有钢筋混凝土楼梯、 钢楼梯、木楼梯等。

按照楼梯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有室内
楼梯和室外楼梯。

按照楼梯的使用性质分,有主要楼梯、辅助
楼梯、疏散楼梯、消防楼梯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按照楼梯的形式分,有单跑楼梯、双跑折角楼 梯、双跑平行楼梯、双跑直楼梯、三跑楼梯、
板向两侧悬挑(图7.12(b))。
单梁式楼梯受力较复杂,但外形轻巧、美观, 多用于对建筑空间造型有较高要求时。
7.2.2 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细部构造
7.2.2.1 踏步面层和防滑构造
常用的楼梯踏面材料:水泥砂浆、水磨石、 花岗岩、大理石、缸砖等(图7.13)。
7.1.3.4 扶手高度 扶手高度:指踏步前缘到扶手顶面的垂直距 离。
一般建筑物楼梯扶手高度为900mm;平台上
水平扶手长度超过500m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1000mm;幼托建筑的扶手高度不能降低,可增
加一道600~700mm高的儿童扶手(图7.9)。
7.2 钢筋混凝土楼梯
7.2.1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
和扶手三部分组
成(图7.1)。
7.1.1 楼梯的组成

楼梯段:楼梯的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它由若 干个连续的踏步组成。 楼梯平台:楼梯段两端的水平段,主要用来解 决楼梯段的转向问题,并使人们在上下楼层时 能够缓冲休息。 楼梯井:相邻楼梯段和平台所围成的上下 连通的空间。


栏杆(栏板)和扶手:设置在楼梯段和平台临空 侧的围护构件,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安全度,并 应在上部设置供人们手扶持用的扶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