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沙门氏菌的利器

合集下载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许多动物和人类的肠道感染。

为了检验沙门氏菌的存在,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常见的方法:1.培养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需氧的微生物,在富含营养成分的寒凝琼脂或低酸性洗涤剂和生物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常用的培养基如VRB (XLD)琼脂、SS琼脂、MS琼脂等。

培养基可以选择均匀地涂布在平板上,也可以用于液体培养。

2.表型特征:沙门氏菌的菌落通常呈现红色或无色,个别品系可能为粉红色。

如在VRB琼脂上,沙门氏菌会变为红色或橙色。

沙门氏菌也可以产生硫化氢,导致MS琼脂呈现黑色。

3.生化特性:沙门氏菌通常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生化测试,如产生气泡的气液反应,碳源利用测试和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沙门氏菌的存在。

4.血清学方法:采用沉淀试验或血清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抗生素,以确定是否感染了沙门氏菌。

这些试验通常利用鸡血清,鸡蛋白和羊血清制备的具有特异性的血清反应。

5. 分子生物学方法:沙门氏菌的检验还可以利用PCR技术进行,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如invA基因的存在来确定沙门氏菌的存在。

6.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通过对沙门氏菌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了解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情况,为临床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提供参考。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检验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PCR等也常被用于沙门氏菌的检验。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还可以区分不同菌株和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之,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对沙门氏菌进行有效的检验,从而帮助人们及时判断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微生物检测系列之沙门氏菌检验技巧及详解

微生物检测系列之沙门氏菌检验技巧及详解
上图是两种不同的样品在 BPW 中增菌的结果 2. 选择性增菌 (1)用到的试剂是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和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选 择两种培养基同时操作的原因是是防止漏检:TTB 可以抑制除了多数的除了沙门以外的肠 道菌生长,但是同时也能抑制较少一些种类的沙门菌生长;而 SC 则是相比较 TBB 选择性要 低很多,可以防止 TTB 抑制的那些菌当中的沙门氏菌,但是 SC 里面划线出来的平板因为细 菌种类较多,比较难分离,在选择可疑菌时难度又较大。所以同时使用两种培养液,就具备 了两者的优点,SC 范围广,TTB 选择性强。 (2)TTB 和 SC 提前配制,分装灭菌、冷却备用;也可以购买商品化的培养管 (3)晃动混匀增菌液,从中吸取分别吸取 1 mL 分别加入到 TTB 和 SC 培养管中,混匀。 TTB 培养管置于 42±1 ℃培养箱培养 18-24 h,SC 培养管主语 36±1 ℃培养 18-24 h。 (4)SC 培养后,若菌生长,培养液会变红,但是变红不意味着沙门氏菌的存在,还需 要往下进行。
微生物检测系列之沙门氏菌检测过程详解及注意事项
严烨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 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 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 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 产力。
所以将沙门氏菌检验规定为食品致病性菌种检验中的重要项目,它的检测过程一般包括 样品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划线、初步生化鉴定(确定可疑菌)、生化鉴定、 血清学鉴定及血清学分型(选做)共计 7 个步骤。整个步骤完全完成至少需要 7 天时间。下 面以样品检测示例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分析梳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

1. 传统培养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

原理是将样本(如食物、病人体液等)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沙门氏菌的生长特性进行培养。

经过一定时间的孵育,形成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后,可以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利用沙门氏菌特异性的基因或DNA序列来检测其存在。

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其中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含有沙门氏菌特定序列的DNA片段。

扩增后的产品可以通过凝胶电泳进行检测与鉴定。

此外,还有核酸杂交、测序和引物探针技术等方法也可以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

3.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利用沙门氏菌的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ELISA基于固相试剂酶标板,将沙门氏菌的抗原固定在试剂酶标板上,然后加入特异性抗沙门氏菌的抗体。

经过洗涤步骤,再加入辅助抗体结合酶标记物。

最后加入底物,沙门氏菌存在时可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阳性反应。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或食品安全监测中广泛应用,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沙门氏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现代医学和食品安全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细菌。

沙门氏菌感染会引起人体的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和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分离菌株和检测其特异性抗原来进行的。

首先,从样品中分离出可疑的沙门氏菌菌株。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将样品接种在含有沙门氏菌生长所需的富营养培养基上来实现。

沙门氏菌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呈灰白色,有时带有红色或黑色。

接下来,对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菌株进行鉴定和鉴别。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传统的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传统的生化试验包括对菌株进行氧化-发酵试验、葡萄糖发酵试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这些试验通过检测菌株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生成来确定其是否为沙门氏菌。

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的检验中。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它可以通过扩增沙门氏菌特异基因片段来识别和检测沙门氏菌。

PCR技术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沙门氏菌的存在。

除了分离和鉴定菌株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抗原来进行沙门氏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抗原主要包括菌壁脂多糖(LPS)和外膜蛋白等。

通过将样品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通过免疫反应来检测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试验(ICA)等。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是基于沙门氏菌的特征和特异性抗原来进行的。

通过分离菌株、鉴定和鉴别以及检测特异性抗原,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沙门氏菌感染。

这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沙门氏菌的传播和感染。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是通过分离菌株和检测其特异性抗原来进行的。

这一检验方法结合了传统的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沙门氏菌感染,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样品处理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的问题。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与注意事项在日常微生物检验中,沙门氏菌比较常见,是一种致病性细菌,国家规定在每25g的食品样本中不能检测出沙门氏菌,所以在检验沙门氏菌时,对试剂与培养基有很高的要求,下面本文针对沙门氏菌的检验方式和注意事项作出简单介绍!一、沙门氏菌检测的原因和意义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们国家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中,有70%-80%左右的人是通过沙门氏菌造成的。

人体倘若含有过多的大量沙门氏菌的动物性食物,就会造成细菌性感染,以此在毒素的影响下产生食物中毒,造成伤寒、胃肠炎及副伤寒。

而且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较多,肉、蛋和其他食物,从加工至销售的整个过程当中都极易引发感染情况,所以准确、有效检验沙门氏菌有重大意义。

二、沙门氏菌的检验(一)前增菌(无选择性)BPW(缓冲蛋白胨水)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增菌培养基,不包括任何抑制物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沙门氏菌。

促使受损的沙门氏菌细胞复苏至相对平稳的生理状态。

(二)选择性增菌TTB(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内含有硫代硫酸钠,结合四硫磺酸钠,能够对肠道共生菌进行有效抑制,而包含四硫磺酸钠还原酶的细菌,可以在这一培养基当中生长繁殖;煌绿及胆盐能够控制大肠群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而伤寒沙门氏菌依旧可以生长。

SC(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能够对其他和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选择性增菌,其含有的亚硒酸结合蛋白胨内的含硫氨基酸,促使亚硒酸与硫的复合物生产,对细菌硫的代谢产生干扰,进而减少肠球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的繁殖生长。

(三)分离培养基(选择性)①BS(亚硫酸铋琼脂)内含亚硫酸铋指示剂,可对大肠菌群、革兰氏阳性菌进行抑制,但不会对沙门氏菌的繁殖产生影响;其他沙门氏菌、伤寒杆菌可以借助葡萄糖,还原亚硫酸铋,使其形成硫酸铋,使黑色菌落附近有黑棕色的环,对光可看到金属光泽。

BS的压力和温度不可过高,避免选择性下降,需在使用前配制,放置阴暗处储存,48小时后丧失选择性,储存不合理会造成色浅,表示效果开始减弱,联合TTB、SC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修改标记
处数
修改人室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LC/CEC-07
版本/修订
A/0
页码
共4页第4页
标题:沙门氏菌检测3MPetrifilmTM测试片法
4.16.加入终止液.酶标仪进行判定结果
5.判读结果.使用酶标仪
使用酶标仪在414±10nm处读取样品的吸光度值。如果使用单波长酶标仪,可用盛有200ul水的微孔板做空白.如果使用双波长,以空气做空白,参比波长为490±40nm
4.9.封好微孔后,将微孔板置于培养箱内36℃±1℃孵育30min
4.10.取出微孔板,冲洗微孔3次
4.11分别添加200ul结合物到每个微孔内。
4.12.封好微孔后,将微孔板置于培养箱内,36℃±1℃孵育30min
4.13.取出微孔板,冲洗微孔4次。
4.14.分别添加200ul底物到每个微孔内。
4.15.置于室温下放置10min后即可参照比色卡用肉眼判读颜色。。
。吸光度值大于等于0.3的样品为阳性。注意阳性对照液的酶标仪读数至少达到1.0,并且阴性对照液的酶标仪读数小于0.2.此试验结果有效。




修改标记
处数
修改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A/0
页码
共4第3页
标题:沙门氏菌检测3MPetrifilmTM测试片法
4.操作步骤.
4.1取25g样品..
4.2充分均质.
4.3.前增菌:将均质好的样品.→无菌锥形瓶盛有225ml前增菌(乳糖肉汤)36℃±1℃培养18h~22h.
4.4选择性增菌:移取0.1ml前增菌液到9.9ml RV{R10}中培养.42℃±1℃. 16h~20h

DBI-05 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DBI-05 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DBI-05 沙门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1、用途:用于沙门氏菌的生化鉴定(GB 4789.4-2016)。

2、试剂盒明细:名称规格干制生化鉴定试剂9种×10套三糖铁生化管10支0.5麦氏浊度比浊管1支使用说明书1份一次性滴管10支配套试剂靛基质试剂1瓶、无菌液体石蜡1瓶注:一份生化鉴定试剂盒可鉴定10个可疑菌落3、实验操作:①从铝箔袋中取出试剂盒,打开盒盖,在试剂盒的长条槽中加入1mL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防止培养过程中菌悬液干燥(注:1、取出时切勿将托盘倒置,以免试剂盒和生化管掉落;2、避免长条槽中水进入试剂圆孔中。

);②先将可疑单菌落接种于非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用接种针挑取平板上新鲜培养物接种于三糖铁生化管,同时用接种环挑取同一纯化平板上新鲜培养物至适量0.85%生理盐水中,仔细研磨,与标准0.5麦氏浊度比浊管比较,制成0.5个麦氏浊度的均匀菌悬液;③使用无菌移液管吸取制备好的0.5麦氏浊度的均匀菌悬液,分别至试剂盒的9个圆孔中,每孔接种量为0.2mL,盖上盒盖,与三糖铁生化管统一于36℃±1℃培养,氰化钾试验若培养24h时仍为阴性,可延长培养至48h再观察结果。

注意:标有“”的生化项目表示在接种后需滴加无菌石蜡2-3滴,标有“【】”的生化项目表示在观察结果时需滴加附加试剂。

4、结果判定:结合表1和GB 4789.4-2016进行结果判定。

5、保存条件和保质期:2-8℃冷藏避光保存1年(除三糖铁生化管外,其余试剂可室温避光保存1年)。

表1结果判定表试验项目结果判定沙门氏菌生化现象培养时间说明阴性结果阳性结果三糖铁斜面K 斜面 A参见表218h-24h必要时延长至48h用接种针挑取可疑菌落先在斜面上划线,再于底层穿刺,竖直或水平放置于托盘对应的凹槽中。

底层K 底层 A 硫化氢不变黑硫化氢变黑产气无气孔产气有气孔氨基酸对照————18h-24h 接种后需滴加2-3滴无菌液体石蜡覆盖培养基表面。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的检验1. 目的规范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使产品检验有据可依。

2. 消毒灭菌要求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仪器、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与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注:本实验采用湿热灭菌法,吸管、培养皿、培养基等盖好塞子并包好瓶口在高压灭菌锅中按要求的温度与压力灭菌,一般就是121C (1、5MPa下灭菌20min。

3. 原理沙门氏菌的检验分四个连续阶段:4. 操作步骤4、1准备工作配制实验所需的缓冲蛋白胨水、亚硒酸盐胱氨酸培养基(无需灭菌)、HE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等,并将准备好的均质杯、吸管、培养皿、大试管等一起灭菌。

4、2前增菌在无菌环境下,称取25g待检样品放入盛有225ml灭菌好的缓冲蛋白胨水中, 然后放到36±「C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前增菌4-6h;4、3增菌在无菌环境下,用灭菌好的吸管吸取10ml 前增菌液接种与100ml 亚硒酸盐胱 氨酸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增菌,恒温培养箱36± 1C ,培养18-24h; 4、4分离培养将增菌培养液摇匀,以无菌操作,用直径3mm 的接种环挑取一环,划线于表面 无凝结水的BS 与SS 琼脂平板各一个,于36± 1C 培养18-24h 。

观察各个平板上 有无典型或可疑沙门氏菌属的菌落。

如无典型或可疑菌落 ,应再继续培养24 ± 2h 。

然后观察培养的平板(黄色的菌落就是大肠杆菌;蓝绿色或蓝色,产硫化氢, 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为可疑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各亚属在其她选择性琼脂平板的菌落特征4、5生化实验用灭菌好的接种针在培养平板上挑取可疑的沙门氏菌单菌落,接种到三糖铁 培养基上,恒温培养箱36 ± 1C ,培养18-24h;典型沙门氏菌培养物斜面显红色(碱性),底端显黄色(酸性),有气体产生,形成硫化氢(琼脂变黑) 三糖铁培养基变化表肠杆菌科各属在三糖铁琼脂内的反应结果斜面底层产气硫化氢可能的菌属和种/沙门氏葡属.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变形+ + +杆嚙属、缓慢爱徳华氏苗沙门氏菌皿、弗劳地氐拧樣酸杆菌、普通+ + +变形杆菌_ 沙门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蜂窝哈夫尼+ +■亚曲、摩根氏曲、普罗菲登斯菌属伤寒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莆、志贺氏葡属S + - - 大肠埃希氏曲、蜂窝哈夫尼亚菌•摩很氏菌"普罗菲登斯菌属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 +■属.沙雷氏菌属•弟劳地氏拧檬酸杆菌注:+表示阳性;-表示阴件;+/ -表示多数阳性.少数阴性。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疾病。

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与否,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检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及相关方法。

一、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寻找沙门氏菌特有的生物学特征来进行检测。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杆状形态,并具有一根或两根鞭毛,能以鞭毛运动。

沙门氏菌还能产生气泡,使培养基表面形成膜状薄层。

此外,沙门氏菌还具有一定的抗酸性,在酸性环境中能存活,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二、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1. 培养法:将样品(如食物、水等)接种在含有沙门氏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出现沙门氏菌的生长,如有则判断样品中存在沙门氏菌。

2. 蛋白质检测法:沙门氏菌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称为抗原,可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通过将待测样品与特异性抗体接触,然后加入试剂,观察是否出现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提取样品中的DNA或RNA,利用PCR扩增技术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的特定基因序列,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4. 快速检测法: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免疫层析试纸法的快速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沙门氏菌的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颜色条纹,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三、沙门氏菌的检验应用沙门氏菌的检验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快速检验沙门氏菌的存在与否,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此外,沙门氏菌的检验还可以用于监测水源、环境卫生等方面,保障公众健康。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寻找沙门氏菌特有的生物学特征来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培养法、蛋白质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快速检测法等。

沙门氏菌的检验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比对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比对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比对摘要:本实验采用国标、VIDAS和快速测试片三种检测方法,对ACAS组织的冻干粉(模拟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测定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检测,证明VIDAS和快速测试片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时耗短和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GB 4789.4-2016; VIDAS;快速测试片;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群寄生于人或动物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

主要通过动物的消化道传染致病,可引起伤寒、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等多种疾患,由于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胁,故世界各国普遍规定食品中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我实验室在2022年ACAS组织的“冻干粉(模拟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测定的能力验证”中应用 VIDAS、快速测试片和GB 4789.4-2016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出了四例沙门氏菌,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样品ACAS提供的四份能力验证样品、一份自制阳性质控样品和一份自制阴性质控样品。

1.2仪器VIDAS:购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生化培养箱:购于上海一恒科技公司。

实验菌株: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和粪肠球菌标准菌株,由CICC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3试剂VIDAS沙门氏菌试剂盒:购于法国梅里埃公司。

沙门氏菌生化鉴定试剂盒:购于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沙门氏菌诊断血清:购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1.4培养基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基:BPW、SC、TTB、RVS和M肉汤。

沙门氏菌选择性培养基:BS、XLD和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沙门氏菌初步鉴别培养基:三糖铁琼脂(TSI)。

沙门氏菌快速测试片,以上培养基均购于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5检测方法1.5.1 VIDAS法:按VIDAS工业试剂培训手册执行1.5.2国标法:GB 4789.4-20161.5.3快速测试片法:快速测试片使用说明1.6检测步骤1.6.1GB 4789.4-2016检测步骤1.6.1.1无菌操作吸取25mL样品于225mL灭菌BPW中,拍打均质1min,36℃培养18h。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引起人体的食物中毒和感染。

因此,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和验证。

本文将介绍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所使用的方法是否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并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沙门氏菌标准品2. 无菌生理盐水3. 培养基:XLD培养基、SS培养基、EB培养基4. 灭菌好的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实验器材三、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从食品中取出适量样品,加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混合均匀。

2. 检测方法:(1) XLD培养基法:将混合好的样品涂布在XLD培养基上,放置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红色或黑色小斑点形成。

(2) SS培养基法:将混合好的样品涂布在SS培养基上,放置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黑色小斑点形成。

(3) EB培养基法:将混合好的样品涂布在EB培养基上,放置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蓝色或绿色小斑点形成。

3. 结果判断:(1) XLD培养基法:如果在XLD培养基上出现红色或黑色小斑点,则说明样品中存在沙门氏菌。

(2) SS培养基法:如果在SS培养基上出现黑色小斑点,则说明样品中存在沙门氏菌。

(3) EB培养基法:如果在EB培养基上出现蓝色或绿色小斑点,则说明样品中存在沙门氏菌。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验证,三种方法均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其中,XLD和EB两种方法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更快地形成小斑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用。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的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和验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样品类型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同时,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使用标准品进行对照验证。

沙门氏菌检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沙门氏菌检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沙门氏菌检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一.检验沙门氏菌的原因和意义:据统计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人一旦摄入含有大量沙门氏菌(10E5~10E6个/g)的动物性产品,就会引起细菌性感染,进而在毒素作用下发生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且沙门氏菌的传播媒介众多,肉、蛋以及食品从加工到出售的过程中都十分容易发生污染。

因此对沙门氏菌的检验事关重大。

二.检测沙门氏菌的环境:沙门氏菌的检测要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及二级生物安全柜(在负压情况下防止致病微生物气溶胶飘离实验室对实验人员及环境造成污染)中进行。

三.检测过程中的相关培养基试剂解读:1.前增菌(无选择性):缓冲蛋白胨水(BPW)是基础增菌培养基,不含任何抑制成分,有利于受损伤的沙门氏菌复苏。

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2.选择性增菌: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中的硫代硫酸钠和四硫磺酸钠结合可抑制肠道共生菌,而具有四硫磺酸钠还原酶的细菌能在此培养基中繁殖;胆盐和煌绿可抑制大肠群菌和其它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而伤寒与副伤寒沙门氏菌仍能生长。

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可对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作选择性增菌,其成分中的亚硒酸与蛋白胨中的含硫氨基酸结合,形成亚硒酸和硫的复合物,影响细菌硫代谢,从而抑制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和变形杆菌的增殖。

3.分离培养基(选择性):①亚硫酸铋琼脂(BS)中的亚硫酸铋指示剂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菌群,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伤寒杆菌及其他沙门氏菌能利用葡萄糖将亚硫酸铋还原成硫酸铋,形成黑色菌落周围绕有黑色和棕色的环,对光观察可见有金属光泽。

BS不能高压,不能过分加热,以免降低其选择性,应在临用时配制,保存在阴暗处,48h后失去选择性,保存不当导致颜色变浅说明已经开始减效,与TTB(TTB的添加剂必须在棕色瓶储存,不能见光,否则选择性减弱。

TTB有用于消除和吸收有毒代谢产物的碳酸钙容易产生沉淀,分装时一定要摇匀。

检测沙门氏菌的注意事项

检测沙门氏菌的注意事项

检测沙门氏菌的注意事项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常引起人和动物的食物中毒。

如何正确地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非常关键,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1.实验室条件:执行沙门氏菌的检测需要一个干净、整洁、无菌的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应具备适当的设备,如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等,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培养基的选择:沙门氏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牛肉提取物琼脂(B G A)、X L D琼脂、S S琼脂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应根据需要检测的样品类型和具体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3.样品处理:在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不同样品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如食品样品通常需要经过样品预处理、富集培养和菌落鉴定等步骤。

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使用无菌操作器具,避免使用过期的培养基和试剂。

4.培养条件:沙门氏菌的最适温度为37℃,在此温度下生长最佳。

因此,在进行培养时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

同时,还需要提供适当的氧气条件,如使用倾斜培养法,避免菌落重叠。

5.鉴定方法:沙门氏菌的鉴定通常包括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检测方法。

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如糖发酵试验、产气试验、硫代硫酸盐试验等。

分子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 C R)、荧光原位杂交(F I S H)等。

为了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定。

6.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质控样品可以是已确认为阳性或阴性的样品,用于验证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质量控制措施,如检测前对培养基进行无菌性验证,对实验操作进行记录和审核等。

7.数据分析和解读:在完成实验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对于阳性结果,应注意区分真阳性和假阳性。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阳性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显著性和可靠性。

总之,正确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非常重要,需要注意实验室条件、培养基的选择、样品处理、培养条件、鉴定方法、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分析和解读等方面。

3m 试纸片 沙门氏菌 原理

3m 试纸片 沙门氏菌 原理

3m 试纸片沙门氏菌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3m试纸片检测沙门氏菌的原理呀。

这沙门氏菌呢,可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坏蛋,老是在食物里搞破坏,让咱们吃坏肚子。

不过呢,3m试纸片就像一个超级侦探,能把它给揪出来。

咱先来说说沙门氏菌的一些小特点哈。

这沙门氏菌呀,它是一种细菌,特别小,小到咱们肉眼都看不见它。

它就喜欢躲在那些没处理好的肉啊、蛋啊、奶啊之类的食物里。

要是不小心吃进去了,那可就惨喽,肚子疼、拉肚子、呕吐啥的都可能找上门来。

那3m试纸片是怎么发现它的呢?其实这里面有很神奇的化学魔法呢。

3m试纸片上有一种特殊的培养基,这个培养基就像是一个专门为沙门氏菌打造的小窝。

培养基里有各种营养成分,就像给沙门氏菌准备的美味大餐。

但是呢,这大餐可不是白吃的哦。

当有沙门氏菌在食物里的时候,我们把食物样品处理一下,然后放到这个3m试纸片上。

沙门氏菌这个小馋猫,闻到培养基的香味,就会跑到试纸片上开始大吃特吃。

可是它不知道,这个培养基里还藏着一些特殊的成分,这些成分就像是一个个小陷阱。

比如说,培养基里可能有一种物质,它能和沙门氏菌身上的某些东西发生反应。

就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一样,这种反应是很特异性的,只有沙门氏菌才能触发。

一旦反应发生了,就会在试纸片上产生一些变化。

这个变化可能是颜色的改变。

原本试纸片可能是一种颜色,当沙门氏菌在上面“搞事情”以后,就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就好像是试纸片在大喊:“我抓到沙门氏菌这个小坏蛋啦,我变色给你们看呢!”这种颜色的变化特别明显,咱们用肉眼就能很容易地看出来。

而且呀,3m试纸片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

它不仅能检测出沙门氏菌的存在,还能大概知道有多少沙门氏菌呢。

如果颜色变化得很厉害,那可能就说明沙门氏菌的数量比较多;要是颜色变化比较轻微,那沙门氏菌的数量可能就相对少一些。

这3m试纸片检测沙门氏菌的原理是不是很有趣呀?它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试纸,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食物安全。

想象一下,在那些食品检测的实验室里,或者是在一些食品生产的工厂里,这些3m试纸片就像一个个小卫士,认真地检查着每一份样品,不让沙门氏菌这个坏家伙混进我们的食物里。

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

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

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
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是一种常用于沙门氏菌的生化鉴定方法。

它是一种基于菌株在不同生化反应中产生的酶活性或代谢产物的变化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通常包含多个小孔,每个小孔上面涂有一种特定的生化试剂或底物。

当沙门氏菌菌株接种到鉴定条上后,如果菌株具有特定的酶活性或代谢能力,它们将与试剂或底物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或其他可观察到的变化。

通过观察菌株在不同孔上的反应情况,可以根据反应结果与已知的沙门氏菌生化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菌株是否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的优势在于其操作简便、快速,且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生化反应的鉴定。

不过,它的准确性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菌株的新陈代谢状态、环境条件等。

总之,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是一种常用的快速鉴定沙门氏菌的方法,可以帮助实验室迅速确定菌株的身份。

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技术方案

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技术方案

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技术方案沙门氏菌是一种存在于动物和人类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引起沙门氏菌感染。

由于其传播途径多样且易于感染,沙门氏菌成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需要对检测沙门氏菌的实验室进行能力验证。

以下是一个针对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的技术方案。

一、实验室设备准备1.需要准备培养基、培养皿、离心管和移液器等常规实验室设备。

2.保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促进沙门氏菌的生长和培养。

二、样本准备1.选择新鲜的食品样品,如鸡蛋、肉类或蔬菜等,并保证样品的新鲜度,以确保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含量。

2.将样品进行消毒,以杀死潜在的细菌和病原体,然后进行预处理,如打碎、切割或混合。

三、沙门氏菌培养和检测1.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如SS培养基或XLD培养基等,将样品接种到培养皿中,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培养期,一般情况下选择24小时的培养期。

3.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沙门氏菌的生长,如有则表示样品中可能含有沙门氏菌。

4.进一步确认是否为沙门氏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鉴定测试,如气体产生试验或生化试验等。

四、记录和分析结果1.对于每个样品,记录培养结束后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和形态。

2.分析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存在量,可以使用经验计数法或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

3.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五、能力验证1.根据实验需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参考材料进行能力验证。

2.安排合适的被试验员进行实验,确保实验员具备相关的培训和经验。

3.分析验证结果,评估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结果验证1.将实验结果分析和能力验证结果整理成报告,明确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2.如果实验室的能力未达到要求,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培训,以提高实验室的能力。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进行有效的验证。

3种B—D测试包的监测效果分析及应用

3种B—D测试包的监测效果分析及应用

3种B—D测试包的监测效果分析及应用B—D测试包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监测方法,其主要应用于检测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B—D测试包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菌落总数试剂包、大肠菌群试剂包和沙门氏菌试剂包。

下面将对这三种测试包的监测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领域。

首先是菌落总数试剂包。

菌落总数试剂包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监测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培养基中的适宜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能够促使菌落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试剂包适用于对空气、水、表面、工业设备等各类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快速监测。

菌落总数试剂包的监测效果可通过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FU/g或CFU/mL)来评价。

当测试包中的菌落数达到一定范围时,可以判断样品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这种试剂包监测效果准确、简便,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第三种是沙门氏菌试剂包。

沙门氏菌试剂包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污染。

沙门氏菌是一类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常常存在于动物肠道内,因此在食品中的污染较为常见。

沙门氏菌试剂包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样品与含有特定培养基的试剂包进行接触,培养出沙门氏菌,并通过特定的反应或指示剂进行检测。

沙门氏菌试剂包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结果快速,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B—D测试包的监测效果取决于具体使用的试剂包类型和样品的特点。

菌落总数试剂包用于菌落总数的监测,大肠菌群试剂包用于检测大肠菌群污染,沙门氏菌试剂包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

这三种试剂包都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B—D测试包的监测效果将更加准确、快速,为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支持。

实验五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实验五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实验五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食品的质量与沙门氏菌检验的意义。

2、掌握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3、掌握沙门氏菌检验的生化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4、掌握沙门氏菌属血清学试方法。

5、掌握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的方法和技术。

二、原理沙门菌属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其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种类繁多,少数只对人致病。

其他对动物致病,偶尔可传染给人。

主要引起人类伤寒,副伤寒以及食物中毒或败血症。

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常占首位或第二位。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有五个基本步骤:1 前增菌;2 选择性增菌;3 选择性平板分离沙门氏菌;4 生化试验,鉴定到属;5 血清学分型鉴定。

目前检验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是按统计学取样方案为基础,25g食品为标准分析单位。

三、试剂和仪器(一)最先准备的器材规格名称数量用途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1个制缓冲蛋白胨水3、250ml三角瓶8个制增菌液、培养基4、15×150mm试管18支制三糖铁培养基和PH7.2尿素5、13×130mm试管30支制蛋白胨水等6、1ml移液管5支7、10ml移液管 2 支8、直径为90 mm平皿12套制BS、SS平板9、250ml量筒1支(二)应灭菌的其它器材剪刀1把不锈钢汤匙1把称量纸适量(三)应准备的培养基和试剂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1.缓冲蛋白胨水(BP):1瓶225ml/瓶500ml三角瓶2.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1瓶100ml/瓶250ml三角瓶3.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1瓶100ml/瓶250ml三角瓶4.亚硫酸铋琼脂(BS):4皿1瓶60ml/瓶250ml三角瓶5.SS琼脂:6皿1瓶100ml/瓶250ml三角瓶6.三糖铁琼脂:6支6ml/支 40 ml 15×150mm试管7.尿素琼脂(pH7.2):6支4ml/支 25 ml 15×150mm试管8.蛋白胨水:6支2ml/支 20 ml 13×100mm试管9.氰化钾(KCN)培养基:6支4ml/支 30 ml 13×130mm试管10.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赖氨酸):6支1ml/支 10 ml 13×130mm试管11.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不含赖氨酸):6支 1ml/支 10 ml 13×130mm试管12.沙门氏菌因子血清:多价血清;11种因子血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 克认 为 .传统 的 用于 检测 食源 性 病
原 微生 技术 ( S 59 通常 体的 物 如f 67法) 0 需要5 天时间 才能获得阳性结果, 其过程
包 括预 培 养 、选 择 培 养 和菌 落鉴 定 .这 些
一 种 新 型机 器 将 使 任 何 血 型 转 换 成 为通 用血 型 ,从 而 降低致命 的输血 混淆风 险。
测该 病 原体 的方 法 :然 而 .检 测 速 度和 灵
表不 : 我 们基 于 纳米 技 :
高 灵敏 度 和 高准 确 性地 j
这些 物质 时 .它们会使你 生病难 受 .甚至会 置你于 死地 。疾病防控 中心 ( C)持有 的 CD 统计 资料令人 感到恐惧 。据估计 .在 美国食
源 性病 原体 每年 会造 成 约 7 0 万人 发 病 . 60 3. 25 万人住院 .5 0 人死亡 。 00 沙 门 氏菌 、李 氏 杆 菌 和 弓 形 虫 这 三
敏 度 仍 然 是最 大 的挑 战 。一 种 新 型 的基 于 纳 米 技 术 的生 物传 感 器 在高 度 准 确 检测 食 源 性病 原菌 方面 正显 示 出 巨大的潜 力 。
维普资讯
Ne T c n lge w eh oo is新技术
_

一。千{年威 1 种的纳术物 ’ 基米的J 萱 侍 l 吉 I
工 H J J — J J J’ J ^ , J 、 H J 上 , J I , 心
手册 。该 手册提供 了关于食源 性致病微 生物 和天然毒素 的基本情况 .其 中包含所有人 们 想了解 的有 关沙 门氏菌 、大肠 埃希 氏茵 、原
菌 来源 于 生 的或 未 煮 熟 的鸡 蛋 、半 生 不 熟 的 畜 禽 肉 、奶 制 品 、海 产 品 水 果 和 蔬
菜— — 几乎 包 括我 们 所 有 的食 物 。因此 . 对食 源 性 致病 菌 《 别 是 沙 门 氏菌 )的早 特 期检 测 是 进行 微 生物 学 分 析 、保 证 食 品安
全 的关键 。 目前 的检测 技术 ,例 如Io 5 9 S 6 7
法 、荧光抗 体技术 《A F )、酶联 免疫吸 附反 应 (L A EI )、聚 合酶链式反应 (CR S P )等 .
制 备薄 膜 法构 造 了异质 刍
阵列 ,并使 用抗 沙 门 氏 分 子使 其 功 能化 。 由于
不但耗 时、繁琐 .而且灵: 是 由乔治亚 大学和韩 国食
组成 的科学 团队成员 .该 新型 的检测食源性 细菌的: 乔治 亚 大学物 理 系j
生寄生生物 蠕虫 病 毒 、天 然毒素和其他
有毒 物质 的信 息 。当你 吃下 的汉 堡包 中含 有
全 的重 要 任务 。科 学 家 已 经 开发 了多种 检
该研 究小组还包捍 病 系的拉 尔夫 特 瑞普 ( R 士 。他 们 通 过掠 射 角沉 j
种病 原微 生 物每 年会 引 起 1 0 人死 亡 。沙 50
门氏茵 是造 成 食 源性 死 亡 最常 见 的原 因 . 每年 会 引 发数 百 万例 食 源性 疾 病 。 沙 门 氏
决 定 换到 更 靠近 窗子 的床 位 。 这次 换 床最
终 要 了她 的命 。手 术 中 ,布 朗错 误 地 接 受 了约 1 0 毫升 A 阴 性血 ,而 她是 。型 阳 00 型 性 血 。调 查 显 示 .一 名 医务 人 员提 取 了错 误 的病 人 血 液 。手术 数分 钟 后 .3 岁的布 1 朗 发 生 了致 命 的溶 血 反应 ,导致 血 压骤 降 和 肾衰 竭 。 血 液 混 淆 尽 管 鲜 有 发 生 .却 仍 然 是 血 液 医学 中最 可 怕 的 错 误 之 一 。位 于 休
I l L l :E lI 口J, x

。 J
,一 I . J y
k 寸
棚 J 工
病原菌方面正显示 出巨大的潜 力。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塞 飘

乏● kl 、 I 曩




I 『 j


■ _



美 国食 品药 品管理 局 已经 发行 了一 本 名为 有害病菌名录》 《a u o k B d BgB o )的
操 作 既耗 时 又 费力 。传 统 培 养方 法 的 另 一 个 缺点 是对低 污染 水平 的样 本 灵敏 度差 。 很 多研 究人 员已使 用 了 荧光抗 体 技术 (A)检测 沙 门 氏菌 。 虽然 荧 光抗 体 技 术 F 2 0 年 ,正 在 美 国 北 弗 吉 尼 亚 州一 03 家 医院 里等 待肠 道 手术 的托 尼娅 布朗 突然 近 期 发现 的 两 种酶 .它们 能 将红 血 球 表 面 的 糖分 子 分 解 。这 些 被称 为抗原 的分 子散
美 国农 业 部 的 农 业 工 程 师 博 森 帕 克 (o o nP r)表不 : 对食 源性致病菌 的 B s o ak ” 早期 检测是预 防疾病爆 发和保证 公共卫 生安
和细 菌 方 面 显不 j巨大 e - 异质 纳 米棒 检 测 方 法在 1 物 医 学诊 断方 面具 有 巨

2 投资与合作 I a il 080 0 pa2 0 . C t 7
维普资讯
新技术 Ne T c n lge w eh oo is
大测门纳棒的料子捕 和附在 时上染分在获 检着硅米 产强 。 血型转 换器 . 氏 能 生荧 沙菌够 光
能 够 节约 时 间 ,但 为 了观 察 到可 检 测 的 荧
光 信号 ,它要 求样 本 中要 有 足够 多 的 病 原 体 。这 常 常意 味 着 增菌 培 养 技术 要 优 先于 免 疫荧 光 显微 镜 技 术 。 因此 ,荧 光 抗体 技 术 尚未成 为检 测沙 门 氏菌 的常规 方法 。 纳米 技术 在设 计可 靠 检测 食源 性病 原 体 的传 感 器 方面 正 发挥 越 来越 大 的作 用 。 赵 义平 教 授说 : ” 有 用于 生物 传 感 的纳 所 米结 构 都 有两 个特 点 。 首 先 .它 们 具有 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