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形势与策略专题教育中新海权观的解读原则
形势与政策-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和理解
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和理解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源泉。
海洋独特的战略价值培育了非凡的中华海洋文明,丰富的海洋资源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开发和利用海洋是世界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海洋战略决定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兴衰成败。
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战略关乎国运,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助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作为海陆复合型国家,维护海洋权益形势严峻。
一是长期存在的岛礁主权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主权争端较多的国家之一,与多个海上邻国都存在争端,有的已经导致严峻的舆论围攻、国际司法的挑战以及域外国家潜在的军事威胁。
二是复杂尖锐的海洋划界问题。
我国与周边8个海上邻国均需划定海上边界。
目前只与越南划定了中越北部湾长约500公里的海界。
一些周边国家提交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使划界形势更加复杂。
三是日趋激烈的海洋资源争夺。
长期以来,中国渔民渔船屡遭有关国家的袭扰、抓扣,甚至开枪射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在东海正常的油气开发作业不断遭到干扰,一些南海周边国家不停地掠夺南海油气资源。
四是严峻的海洋安全挑战。
个别域外大国加强海上军事测量和侦察的力度,强化地区同盟关系,构筑对我国的战略围堵态势。
五是亟须拓展的深远海战略利益。
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和南北两极是海洋强国重点关注的战略方向,是大国战略博弈的前沿。
在逐鹿“公地”的战略布局中,中国仍需奋力追赶。
六是国际规则的制定。
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际法制度、规则的形成是国家间博弈的结果。
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为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权利,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形势与政策——中国海权问题及其认识
中国海权问题及认识——以中日海权争端为例摘要:近年,各国在国际潮流的推动下纷纷调整自己的海洋发展战略,竞相出台了各种有利于本国海洋权益的政策,试图在新一轮的国际海洋中抢占先机。
在如此背景下,中国海权争端不断,本文以中日东海争端为例分析当前海权争端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海洋权益的切实维护之道,认为我国要重视主权宣示,加强双边谈判并且加快防空识别区的建设。
关键词:钓鱼岛;海权争端;海洋权益;陆海统筹一、我国出现海权争端的背景近年来,世界各沿海国家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的投入,调整海洋发展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展开了“蓝色圈地运动”。
比如,加拿大出台了《海洋法》和国家海洋战略,韩国颁布了《韩国海洋21世纪》,越南制定了《2020年海洋战略》,美国出台了《21世纪海洋蓝图》并且建立了海洋工作小组,而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甚至以维护本国海洋权益为由主张把监控网覆盖至太平洋。
可以看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海洋权益指正必定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头戏:。
在黄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中,我国存在双边或多边争议海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主张面积的52%。
另外,再者三个海域汇总约有7400多公里的海上界限分别需要与八个海上邻国进行海洋划界。
如此多的海域划界争端以及200海里以外大陆架主张的新趋势必然对我国带来新的威胁,必将导致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上争端增添新的内容,使问题更加趋于复杂化。
二、中日东海争端的由来钓鱼岛是中国历史相承的国土,由中国古代先民最先发现、最先命名、最先管辖、最先载入国家正史和官方图籍,且最先被西洋诸国出版的地图所承认。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加快对外侵略扩张。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改成冲绳岛。
此后不久,日本便密谋侵占钓鱼岛。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使得日本对钓鱼岛的侵占合法化,引发了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无条件接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签订投降书而宣告结束。
当代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当代中国海权形势严峻1.我国与周边国家海域划界及岛屿主权存在争议毗邻中国大陆边缘及台湾岛的海洋有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渤海则是伸入中国大陆的内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东西横跨经度32°,南北纵越纬度44°。
另外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三大海峡,海域总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
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除渤海外,其他海域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如在黄海、东海与日本、韩国存在着划界矛盾;在南海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
另外我国与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当代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文/刘海廷还存在着钓鱼岛、黄岩岛等岛屿的主权争议。
2.我国所辖海域(岛屿)频遭侵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法律,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南海海域,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自1970年以来相继侵占38个岛礁,越南占27个,菲律宾占8个,马来西亚占3个;东海海域,与日本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问题上的斗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日本政府恣意妄为,通过购岛、国有化等非法手段,妄图侵吞钓鱼岛。
可以说我国海洋国土有相当部分处于失控状态,我国海洋权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
3.我国海上通道安全受到威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整个亚太地缘大格局中,审视西行海上战略通道问题至关重要。
西太平洋海区存在两条岛链,加之南海海洋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海权形势,积极迎接挑战,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举措,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需要创设中国特色的海权理论,制定《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管理体制。
关于海权内涵的理解
第一,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手段来看,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海上军事力量是海权的支柱和后盾,它的主体和核心是海军,“一国海军力量及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与制约该国海权的运用与发展。”海上非军事力量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与海洋有关的一切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如海洋经济、港湾条件、海外基地等;二是软实力,如海洋意识、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管理等。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家的海上疆界由12海里领海扩大到了200-35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使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面临着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海上划界问题。另外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因此海域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执行该公约时突出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其特点是划分海上边界的潜在矛盾表面化。
形式与政策论文(海权问题)
蔚蓝的领土中国海权----中国海权内容摘要:由于中国复杂的历史渊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慎重处理的问题:中国海权。
海域,同样是中华民族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历史、海权、军事、启示正文部分: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
海权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经验基础上会有不同的理解。
有一个共同点还是可以确认,这就是"海权"是一个涉及海洋的概念,这正如"陆权"是涉及陆地的概念一样。
当然这是由于人类的生活而非仅仅人类的思想涉及到海洋。
既然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那么,从理论上说,人类中的个体或群体都有共享包括大气层内外的所有地球资源的权利。
当主权国家出现后,"海洋权利",就成了"国家主权"概念内涵的自然延伸。
1812年美国与英国海战是为了扞卫新生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当的海洋权利,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及2001年4月发生于中国东部海域的中美"撞机事件",都是中国扞卫其海洋权利的军事自卫行为。
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形下的"海上权力"则是海上霸权,使用这种力量的国家,则是霸权国家,这时霸权国家的"海上力量"便因失去自卫性质而异化为追求海上霸权的工具。
确切地说,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国家根本就不具有"国际权力"的资格。
但是,如果说,海上权利,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那么"海上力量",就只是一个作为维护海上权利即海权的手段。
一、中国海权特征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的个性。
那么,中国海权个性特征何在?第一,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的一致。
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国家,而这些尚未统一的地区又多集中在东部中国海区。
形势与政策.doc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1.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海权”概念最基本的内涵是国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控制和利用海洋的力量,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政治的范畴。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和海洋经济与资源战略价值的提高,其外延得到了非常大的拓展。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杨金森先生认为,现代海上力量归结为一个“体系”,或许可以称为“国家海上力量体系”,因此,现代意义的海权概念简单说来就是国家的海洋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海洋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2.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
3.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借海强身,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西塞罗,以海兴国,建立海洋强国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阅读本文,你对加强我国海洋建设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1. 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重要性,加快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尽快制定出台21世纪中国海洋发展战略,为中国海洋建设指明大方向,将海洋建设真正的提升到国际战略的高度。
尽快完善国家海洋政策法规体系,为国家海洋战略的具体实施,细化落实提高有力的支持。
2.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现代海洋管理机制。
3.推进海上国际合作,加大与国际海洋组织交流。
4.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保障发展安全。
5.充实海上力量,打造综合防护体系。
6.尽快构建我国海洋战略,面对严峻复杂的周边海权角逐,中国不仅要加快发展为自身与地区和平发展“保驾护航”的强大海军,更要尽快明确“海洋战略”,其要有三:一要分清轻重缓急,妥善兼顾“近海”与“远洋”。
由于中国在海洋上“远忧”(远洋:主要是非传统安全威胁)与“近虑”(近海:主要是传统安全威胁)、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兼而有之,“近虑”与传统安全威胁的解决难度远大于“远忧”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宜采取“远近兼顾、以近为主、由近及远”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重点应对传统安全挑战”方针,拓展远洋应服务于近海“维权”与“维稳”,并为最终合理解决近海争端争取时间、积蓄力量与锻炼队伍。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海洋不仅对地球生态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着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海洋作为渔盐之源便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近代以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深海采矿业的兴起,海洋又成为继大陆之后,人类新的资源希望所在。
而海洋作为航运通道在贸易发达的现代世界更是承担着主要的运输职能。
同时,海洋作为战略屏障,对一国的安全也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因此,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海洋的争夺将成为世界政治斗争的中心议题之一。
我将从两个所了解的方面来探讨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意义:一、海洋带来的巨大经济、战略价值1、海洋的经济资源价值我们常说自己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不管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除以13 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有限的陆地资源根本无法长期承受过度的开发。
2003 年以来,“拉闸限电”、“电荒”、“煤荒”、“油荒”这些久违的字眼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上。
抛开媒体的炒作因素,中国的资源紧张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要资源是我们摆脱目前资源困境的重大选择。
2、海洋的战略通道价值相对于海洋的巨大经济资源价值,海洋作为战略通道的价值为世人所认识的时间更为久远。
马汉海权论中所强调的制海权主要是通过控制海洋通道为其全球贸易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实现国家强盛。
确实,作为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海运的量最大,成本最低,而且航路四通八达。
有专家推算,陆地运输成本是海运的五倍,空运成本则是海运的五十倍。
从国际上来看,海洋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动脉”,每年国际贸易运输80%以上由海运承担。
美国60%以上,日本99.6%,西欧45%的石油进口经由海上运输。
二、中国海权和海洋战略的特征中国的海权应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海权观,主要是指中国在海洋研究、开发、利用等经济方面的能力和影力,以及控制与自己主权利益相关的一定海域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回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适当发展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海权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论文名称和平发展战略看中国海权年级学院专业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完成时间 2011/4/11成绩年月日和平发展战略看中国海权内容摘要:一般说来,海权体现为国家开发利用海洋,维护海洋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能力。
各国在海洋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本国的海权理论,以本国的视角来阐释海权的内涵。
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海权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海权关注的重点由争夺控制海上交通要道转向开发利用海洋,运作的手段方式趋于多元化。
由于海洋本身的重要性,海权将在国际政治和国家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坚持外向型的发展之路,需要海权的有力支撑。
海权建设要适应和平发展战略的要求,避免挑战现行国际秩序。
在发展海洋军事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软实力的作用。
海军跨越式发展战略。
同时,发展海权要着眼于海上资源安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关键字:海洋权利国家和平发展一、海权概念与海权诞生的原因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海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
在探讨海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做一下概念上的分析。
海权的定义应该怎么下?有学者提出,要打破仅仅从军事上给海权下定义的局限,应该给海权概念加入法律的内涵、道义的内涵。
还有人甚至把海洋运输、海底资源开发也放进海权概念里来。
应当看到,原先的海权概念是一百多年来早已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一个学术概念只有在它无法解释现实的新内容时,才有改变的必要。
现在我们在运用约定俗成的海权概念时,并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完全能够解释现有的现象,而重新定义海权只会引起学术研究的混乱。
学术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把原本清晰无误的常识弄得模糊难辨;那种学术态度是不可取的。
已有的海权定义在长期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已经被人们所广泛认可,这就是:“一个国家运用军事手段对海洋的控制力。
”运用这一明确的海权定义,并把它作为学术思考的基本概念,不会妨碍我们对当代现实的分析。
形势与政策海权问题
形势与政策海权问题中国海权问题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的重视发展其海洋经济。
这场激烈的海洋角逐中,围绕着海洋权益和海疆安全的斗争发展为国际冲突的主要形式。
但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却面临着严峻的威胁。
为了促进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提升海洋安全力量,确立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
关键字:海权权益经济安全一.中国海洋问题的现状(一)东海问题东海问题,主要还是日本问题,而钓鱼岛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
中日的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领土,各自拿出了各自的理由,然而,对于钓鱼岛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土之争,更关系到海洋发展和国家安全,也牵涉到国际势力,双方都不肯让步,彼此对峙,今年更是引发了钓鱼岛撞船事件,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二)南海问题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其中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
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三)总体感知海洋问题第一、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是海权的底线,台湾与大陆统一,周边海域被占岛屿回归祖国,方式、时间尚可商量,结果却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这决定着在特殊的时刻,国家将会倾其所有来捍卫作为主权的海权。
第二、在“蓝色国土”这一概念逐渐被国人认同的时候,国内倡扬海权的声音便一浪高过一浪。
这也是海洋事业在中国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的动力。
但是,中国历史上对陆地的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矫枉过正”,海洋事业发展的散乱无序,安全、法律法规、智力支持等公共物品的缺位,也使中国的海上强国之路无时无刻无处不面临着压力。
第三、中国发展对海洋依赖程度益深,海洋通道的喉咙被他国拿捏、海洋资源被他国瓜分的痛苦就会愈加凸显,尽快改变这一处境的需求也就愈加强烈。
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海洋权益
浅谈中国海洋权益现状及对策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
例如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
海权之所以说是大问题,在于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当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愈发感觉到海权维护和实施力度不够对国家实力提升的约束,海权在中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海洋权益形势现状对策一、中国海洋权益概念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包括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采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权以及国家安全权益、海上交通权益等。
海洋权益是国家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权益的实现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出路,是我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的必由之路。
了解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积极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对海洋权力,更非海上霸权。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所属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目前的中国海权,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中国海权的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只是不包括西方霸权国家普遍攫夺的"海洋权力"。
二、我国海洋权益现状(一)我国岛屿被侵占在东海,中国固有的领土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有。
钓鱼岛自古都是我国渔民避风、休渔的栖息地,但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本不仅反对我国海军接近钓鱼岛,连我国科考船也不能接近,甚至我国渔民也不能到附近海域捕鱼。
日本拒不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有40个岛屿被他国侵占,中国实际控制的只有8个。
(二)海洋资源被掠夺与岛屿主权归属的争端相伴而生的是以资源为核心的各种矛盾。
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南沙海域投入开采的油井已经超过1000口,这些油井绝大部分位于南海断续线中国一侧海域,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6000万吨。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海洋不仅对地球生态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着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海洋作为渔盐之源便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近代以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深海采矿业的兴起,海洋又成为继大陆之后,人类新的资源希望所在。
而海洋作为航运通道在贸易发达的现代世界更是承担着主要的运输职能。
同时,海洋作为战略屏障,对一国的安全也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因此,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海洋的争夺将成为世界政治斗争的中心议题之一。
我将从两个所了解的方面来探讨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意义:一、海洋带来的巨大经济、战略价值1、海洋的经济资源价值我们常说自己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不管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除以13 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有限的陆地资源根本无法长期承受过度的开发。
2003 年以来,“拉闸限电”、“电荒”、“煤荒”、“油荒”这些久违的字眼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上。
抛开媒体的炒作因素,中国的资源紧张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要资源是我们摆脱目前资源困境的重大选择。
2、海洋的战略通道价值相对于海洋的巨大经济资源价值,海洋作为战略通道的价值为世人所认识的时间更为久远。
马汉海权论中所强调的制海权主要是通过控制海洋通道为其全球贸易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实现国家强盛。
确实,作为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海运的量最大,成本最低,而且航路四通八达。
有专家推算,陆地运输成本是海运的五倍,空运成本则是海运的五十倍。
从国际上来看,海洋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动脉”,每年国际贸易运输80%以上由海运承担。
美国60%以上,日本99.6%,西欧45%的石油进口经由海上运输。
二、中国海权和海洋战略的特征中国的海权应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海权观,主要是指中国在海洋研究、开发、利用等经济方面的能力和影力,以及控制与自己主权利益相关的一定海域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回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适当发展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海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然后探讨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以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并实现和平发展。
一、引言二、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1.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洋已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领域。
许多国家都希望通过探索和开发海洋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洋权益重叠问题和领土争端正在加剧这种竞争。
2.美国的压力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一直在海洋问题上保持着强势。
美国对中国的海洋权益采取了威慑和遏制的战略,试图阻止中国成为海洋主导力量。
例如,美国曾派军舰在南中国海进行自由航行行动,以维护航行自由。
三、中国海权的对策1.和平发展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与论坛,加强与沿海国家的合作,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推动国际法治的发展。
2.加强海洋防卫能力中国需要加强自己的海洋防卫能力,确保自身的海洋利益得到保护。
这包括建设现代化海军、空军和海岸警卫队,完善海洋监测和情报系统,提高解决海洋争端的能力。
3.推动区域合作中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推动建立共同利益和互信机制。
例如,中国可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推动制定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四、结论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必须面对海权问题。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和美国的压力等形势。
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并实现和平发展,中国应采取和平发展、加强自身防卫能力以及推动区域合作等对策。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海洋问题上取得更大的影响力。
1.王毅.(2024).《走向45度仰角辨析中国航母发展与安全》.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2.吴亚军.(2024).《南海问题:理性应对》.国际出版社.3.郑永年.(2024).《海洋强国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浅谈中国海权战略
浅谈中国海权战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固步自封的陆权国家,没有海权意识。
这导致在近代西方各国相继崛起、争霸全球的过程中,中国仍然处在自我陶醉的梦境,致使在西方崛起的大国争霸中,我们饱受欺凌。
但即使是这样,在建国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仍然没有海权意识,只有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才逐步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在历史大国以海权为契机争霸世界,已经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海权意识只是刚刚拉开序幕。
历史的过去绝不会再改变,然而未来的历史则需要我们创造。
当下,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我国再也不是也不可能是只要陆地权益,而不顾海权的土地大国。
现在,我国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谋求自己的海洋权益。
中国的飞速发展也需要有强大的海权来支撑。
首先,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需要我国拥有强大的海权。
我国与日本、韩国存在着划界矛盾,与日本存在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与东南亚各国存在南海划界及岛礁争端问题;此外,台湾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其次,国家的安全需要我国拥有强大的海权。
从现在高技术战争的形态可以看出,现代的战争不再以大兵团作战,而是远距离高精度作战,然后定点控制。
因此我国的安全问题不可能发生于陆地之上,而是产生在海上。
第三,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海权。
纵观大国崛起历史,都是首先拥有强大的海权。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而外贸的货运主要是通过海上来完成,这些贸易的安全想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需要有强大的海权。
另外,新世纪的经济发展需要有能源为支撑,现在与我国存在争端问题的海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正在被他国开采。
要保证自己利益不受侵犯就需要有强大的海权为支撑。
然而,人们谈论更多的是我国需要强大的海权,关于我国需要什么样的海权、如何拥有强大的海权却谈之甚少,我现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我国提出的海权目标是:“实现祖国统一,保持稳定和安全的海外市场和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外利润回流,及由回流利润滋养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平稳发展。
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海上战略是指在海洋上进行军事行动的一系列计划和策略。
海
上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保障国
家海洋利益、维护海洋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1. 海洋利益至上,海上战略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国家的海洋利益。
海洋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海上战略的制定和
执行都要以维护国家海洋利益为宗旨。
2. 多元化布局,海上战略需要在多个海域进行布局,以确保国
家在不同海域的利益得到保障。
这包括近海、远洋、对外海域等不
同区域的布局和部署。
3. 联合作战,海上战略需要与陆军、空军等其他军种进行联合
作战,形成统一战略,提高作战效能。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海上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联合行动可以提高海上战略的可持续性和
有效性。
4. 信息化战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上战争也已经进入信
息化时代。
海上战略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情报收集和作战
指挥的能力,以确保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取得优势。
5. 海洋环境保护,海上战略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海洋是全球共同的资源,各国需要共同合作,保护和维护好海洋环境。
总之,海上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综合考虑国家海洋利益、军事能力、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的海洋利益,维护海洋安全。
阐述现代海权观念
阐述现代海权观念现代海权观念是一个在国际法和国际安全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它涉及全球经济繁荣与利益共享、海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及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立场和行动。
在当今世界,现代海权观念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权利的认定和维护,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依据地理位置和国家权利来对海洋进行划分,其他国家无权进入该海域,以防止两国间发生冲突。
随着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海事法及其他国际法律法规发展迅猛,随后在西班牙、荷兰和英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海权问题也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权概念开始发展,它认为海洋和陆地是一个整体,拥有一种独特的地位,并受国际法等国际性文明关系的约束。
它实际上是从传统海权观念扩展而来,它改变了帝国主义时代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海权理论,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平等自由,和平共处,以及对海权的共同维护。
国际法出现在20世纪,海权也随之发展。
1945年,联合国宪章首次将海洋法列为主要议题,并将海洋安全作为全球关注的重要事项。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就是基于此而制定的,它规定了各国在海洋的权利,并且建立起一个国际海洋法框架,以保障全球海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海权观念是建立在国际法及其他关于海洋法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它不仅关心和尊重全球各国的海权权利,同时也贯彻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互动的原则。
首先,现代海权观念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在自己的海洋管辖范围内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这是各国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现代海权观念规定,各国应当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保护海洋文化、环境资源和地理特征,尊重双边和多边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现代海权观念支持开展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赞成国际社会部分分工,根据各自的资源分配,共同参与海洋的发展和利用,同时持以和平方式发展,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在国际海洋形势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逐渐成为中国海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合作、共赢的海洋安全格局。
近年来,国际海洋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国际海洋交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地区冲突和争端加剧,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为国际海洋安全带来了挑战。
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日益突出,对国际海洋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安全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以和平、和谐为基础,推动国际海洋合作,坚持共赢的原则。
具体来说,中国海洋安全战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 依法行使主权。
中国坚持依法行使国家对海洋权益的主权,维护国家领土、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完整,同时尊重和维护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
2. 和平解决争端。
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的建设,维护国际海洋秩序,推动建立和平稳定的海洋安全环境。
3. 加强海洋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和国际海洋组织,推动建立区域和国际海洋合作机制,促进不同国家间的共同发展和利益共享。
4. 维护海洋安全。
中国加强海洋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保护海洋科研、资源开发、海上交通等活动的安全,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 推动海洋治理。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参与制定国际海洋规则,推动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国际海洋治理体系,促进全球海洋治理的协调和合作。
为了落实海洋安全战略,中国需要加强海洋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国内外舆论对海洋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形势与政策-海洋权益
形势与政策----海洋权益海洋权益这个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两部海洋法规,将海洋权益概念引进国家的法律中。
此后,海洋权益作为一个崭新的法律概念,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首先,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
国家在领海区域享有完全排他性的主权权利,这和陆地领土主权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在毗连区享有的权利,也属于排他性的,主要有安全、海关、财政、卫生等管辖权。
这个权利是由领海主权延伸或衍生过来的权利。
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这是属于专属权利,也可以理解为仅次于主权的“准主权”。
另外,还拥有对海洋污染、海洋科学研究、海上人工设施建设的管理权。
这可以说是上述“准主权”的再延伸,因为沿海国家是首先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专属权利之后,才会拥有这些管辖权。
其次,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或者可以通俗地说是“好处”。
当然,利益或“好处”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一般地说,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_。
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
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
四是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
此外,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显然,海洋权益这一概念,不仅有着深刻的法理意义,而且还有极强的实践性, 中国政府扞卫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决心是坚定的。
中国海洋权益争端的历史原因:二战后形成的波茨坦-雅尔塔体系是现今世界政治关系的基础,也是东亚大多数国家领土及领海边界的划定依据。
我国与周边国家疆界的划定也是以这个体系中的一系列公告作为法律依据的。
形势与政策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及应对战略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及应对战略【摘要:】进入21世纪后,国际安全形势风云变幻,各国在海洋的角逐上不断升温。
目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动荡频繁。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有效解决中国海洋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国海洋安全海洋安全现状捍卫海洋安全保护策略一、中国海洋安全现状综述(1)海洋国土划分争议愈演愈烈目前,就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韩黄海划界问题。
在这一带,中韩之间存在约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2、中日钓鱼岛问题。
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及其涉及海域和大陆架的争议。
3、南沙群岛问题。
南海海域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面临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等国的侵占。
4、岛链封锁。
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两条岛链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韩黄海苏岩礁、中日东海钓鱼岛、中国与东盟的南沙群岛主权之争,使我国岛礁和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最近的东京都捐款购买钓鱼岛事件,韩国重判我渔民事件,以及近来持续一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
充分说明我国的海洋周边安全环境已经十分紧张。
(2)中国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一是岛屿被侵占:在我国东海方向,日本违背中日两国关于将钓鱼岛主权暂时搁置的承诺,一些右翼团体和极少数地方议员频频登岛,企图造成既成事实,并试图以该岛为起点,与我争夺东海部分海域;在我国的南海方向,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但一些周边国家已陆续侵占了我40多个岛礁。
二是海域被分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属我国管辖的海域绝对面积竟仅和日本差不多,比印尼还要少,但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先后发表声明,单方面宣布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大陆架,造成我国120-150万平方公里海域为争议区,占我国应管辖海域的50%,相当于陆地争议面积的8-9倍。
形势与政策海洋
(三)问题现状
• 1、被占情况
• 越南侵占我国南沙群岛数目最多,南沙群 岛的绝大多数岛屿都被越南所侵占。 从 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经开始抢占我国南 沙群岛部分岛礁。到1975 年4月,北越打 败南越后立即派兵占领了这些岛屿,完全 背弃先前他们在南沙群岛上的主张即南沙 群岛属于中国领土。目前越南声称拥有全 部南沙群岛主权。
③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带海域。宽度不超过12海里。 ④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 不应超过200海里。 ⑤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其自然延 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例:东海问题
(一)东海的地理位置
例:东海问题
(二)东海权益争端
• 1、争端国家
• 2、焦点概念
• 吸管效应 • 中间线:
•
(四)东海事件发展之钓鱼岛
1、相关事件再现 2、基本简介 钓鱼岛位于东海海域,在福建省的正东,台湾 省的东北,是我国最东端的岛屿。钓鱼岛距中 国福建省东山岛约190海里,距台湾省基隆市 东北约90海里,距琉球群岛的与那国岛约78海 里。钓鱼岛指的是一组岛屿,除主岛钓鱼岛外, 还有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等岛礁, 钓鱼岛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闽台渔民的重要渔场。人所共知的“埃默 里报告”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 油天然气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专题教育积极引 导青 年大 学生树立 与时代发 展相 符合 的新海权 观 。讲解 当前 海洋形势 与海洋政策 问题 时 应做 到历史依据清 晰、 现实标准明确 ; 对新海权 观进行 解读 时应遵循 四个原则 , 即用 “ 综 合” 替代 “ 单一 ” 的原 则、 将 中西海洋史相 区别 的原则 、 以国际海 洋法 为依 据的原则 、 与海洋 国防意识教育结合 的原则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o c u l t i v a t e c i t i z e n s " s e n s e o f s e a p o we r i s a n e s s e n t i a l f a c t o r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r e a l i z i n g t h e
g o a l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a s t r o n g ma r i t i me p o we r .Co l l e g e s s h o u l d c u l t i v a t e y o u n g s t u d e n t "n s e w s e a p o we r
f o r Ma r i t i me Po l i c y Ed u c a t i o n
LUO Yi - f a n 。 YANG Ho n g — y u n
( a . S c h o o 1 o f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e i a 1 S c i e n c e s ; b .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u j i a n e s e B u s i n e s s Cu l t u r e ,F u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F u z h o u 3 5 0 0 0 2 ,
第2 9卷第 2期
2 0 1 5年 4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科 学版 )
J O URNAL 0 F HE F E I UNI V ER S I TY 0F TE CHN0L 0 GY ( S o c i a 1 S c i e n c e s )
Du r i n g t h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ma r i t i me p o l i c y,t he c l e a r h i s t o r i c a l e v i d e n c e a n d a f —
Vo 1 . 2 9 No . 2
Ap r . 2 0 1 5
论 海洋 形 势 与策 略专 题 教 育 中新 海 权 观 的解 读 原 则
罗奕 帆 , 杨 宏 云
( 福州大学 a . 人文社会科 学学院; b . 闽商文化研究 院, 福州 3 5 0 0 0 2 )
摘
要: 培养具有海权意识的大国公民是实现海洋大 国发展 目标必不可少的 因素 。高校应利用海洋形势与政
c o n c e p t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o t h e n e w a g e t h r o u g h t h e s p e c i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ma r i t i me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p o l i c y .
关键 词 : 大学生 ; 新海权 观 ; 海洋权益 ; 遵 循 四个 原则
中图分类号 : G 6 4 1 ; D 8 1 5 .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3 6 3 4 ( 2 0 1 5 ) 0 2 — 0 1 4 0 — 0 5
Pr i n c i p l e s o f 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0 n o n Ne w S e a Po we r Co n c e p t
f i r me d p r a c t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s h o u l d b e e mp h a s i z e d . T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t h e n e w s e a p o we r c o n c e p t
s h o u l d f o l l o w f o u r p r i n c i p l e s ,i . e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 ’ ’ i n s t e a d o f“ s i n g l e n e s s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 Ch i n a ' s o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n h i s t o r y f r o m we s t e r n o c e a n h i s t o r y,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r e g a r d i n g t h e i n —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a w o f t h e s e a a s a b a s i s ,a n d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s e a d e f e n s e a wa r e n e s s e d u c a t i o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