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东河口堰塞湖碎石土过流状态下的处理

合集下载

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技术措施

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技术措施

第41卷第1期2010年1月人 民 长 江Yangtze RiverVol.41,No.1Jan.,2010收稿日期:2009-10-16作者简介:夏仲平,男,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10)01-0042-02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技术措施夏仲平(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武汉430010)摘要:以某堰塞湖的处置为例,对处置原则和处置措施进行了论述。

认为:首先应对堰塞湖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根据堰塞体所处河流多年水文资料,预测堰塞湖应急处置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来水量和水位,作为其风险评估的依据。

其次,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处置。

工程措施包括:堰塞体开渠泄洪、引流冲刷、拆除,上游垭口疏通排泄、湖水机械抽排、虹吸管抽排、新建泄洪洞等。

引流槽断面宜设计成窄深状,出口设置应有利于产生溯源冲刷。

非工程措施包括:应急避险范围确定、应急避险预案和应急避险保障。

对类似堰塞湖的处置具有参考作用。

关 键 词:技术措施;应急处置;处置措施;堰塞湖中图法分类号:P315.9 文献标志码:A 堰塞湖是由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堵塞河道所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规模按其库容分为大型、中型、小(1)型、小(2)型。

堰塞体危险级别根据堰塞湖规模、堰塞体物质组成、堰塞体高度等指标,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

堰塞体溃决损失严重性级别根据风险人口、重要城镇、公共或重要设施等指标,分为极严重、严重、较严重、一般。

堰塞湖风险等级根据堰塞体危险性级别和溃决损失严重性级别分为Ⅰ、Ⅱ、Ⅲ、Ⅳ级。

出现堰塞湖后,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置,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堰塞湖应急处置是指采用工程和非工程应急措施,降低堰塞湖风险、减少灾害性损失的活动。

堰塞湖应急处置原则为:(1)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坚持安全、科学、快速的指导方针。

(3)坚持主动、及早、排险与避险相结合。

青川县红石河堰塞湖抢险施工与思考

青川县红石河堰塞湖抢险施工与思考
3处堰 塞湖在 暴雨 季 节将 对下 游 人 民生命 财产 造 成严
2 工程处理原则
根 据 “四 J 省 堰 塞 湖 排 险 工 作 紧 急 会 议 ” I I 精
神 ,本次堰 塞湖实行 “ 边设计 、边施 工 、边 完善”
的设 计 方 针 ,并 要 求 在 6月 1 0前 必 须 完 成 排 险
此 次排 险根据 堆积 体 的不 同构 成和 排 险要求 的不 同 ,结合 现场 实 际情况 ,对 3个 堰塞 湖 分别 采取 了不
同的施工 处理 方法 。红 石河 堰 主要 采用 以机 械 开挖 为
() 1 人员投人。本堰塞湖排 险共 投人 5 6人 ,其 中指挥人员 5 人。( ) 2 主要设备投人。高峰时期投人
维普资讯
水利水 电技术
第3 9卷
20 0 8年第 8期
青 川 县 红 石 河 堰 塞 湖 抢 险 施 与 思 工 考
李浩浩 ,任 馨 ,杨华斌
( 中国人 民武装 警察部 队 水 电第三 总 队,四川 成都 603 ) I 106
舳 ~ ~一 .~s 一 一 一 一_. _~ 萋重 cm ~ d一 一~ ~ 一 ~ d .一 Ⅲ
李浩浩, 等∥青J县红石河堰塞湖抢险施工与思考 I }
“ 下游 再 上 游 , 由远 及 近 、先 疏 通 引 流 再 逐 步 开 先 挖 泄 水 道 ” 原 则 ,并 根 据 实 际情 况 适 时 调 整 施 工 的 方案。

4 主要资源投人及 完成工程 量
4 1 资 源投入 .
3 实施过程
L o ha IHa — o,REN n,YANG a b n Xi Hu — i
( h o3G nrl em o r e oc y r o e Top , hnd 6 0 3 ,Seun hn ) T eN . eea T a f m dPl eH do w r r s C egu 10 6 i a ,C ia A i p o h

堰塞湖及其处理

堰塞湖及其处理

堰塞湖及其处理1.什么是堰塞湖堰塞湖(barrier lake)是由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

堵塞河道的滑坡体, 称“堰塞体”, 实际上是一座天然水坝, 堰塞湖实际上是一座水库。

在堰塞湖形成的当时, 如果它对上下游构成威胁, 就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那些对上下游不构成威胁, 或者经处理后, 堰塞体还可加以利用, 那么, 还可将这些堰塞体或堰塞湖永久保留, 并改造成永久性的水坝和水库, 将害转化为利。

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地震由地震造成的滑坡体形成的堰塞体也称“地震坝”。

我国重庆黔江上的小南海,就是在清代(1856年)因地震形成的一座堰塞湖, 坝长约100m, 坝高约30m。

由于后来又人为开设了溢洪道,因此它能与人工水坝工程比美,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并享有“深山明珠”等美誉。

对其成因,李四光曾有“冰窖”之说。

世界上有众多的这类堰塞湖。

(2)火山熔岩流由火山熔岩流形成的堰塞湖, 特称“熔岩堰塞湖”。

我国有多座著名的熔岩堰塞湖, 如:①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镜泊湖。

是一座经5次火山爆发由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

②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

由14座火山爆发形成, 在河道上形成了5个一串相邻的堰塞湖, 故名。

③新疆的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距乌鲁木齐110km, 湖面呈半月形, 长3400m, 最宽处1500m, 最深105m, 有“天山明珠”的盛誉。

(3)特殊的地质构造由特殊的地质构造造成的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也称“山崩坝”。

我国陕西的天池就是由特殊的地质构造产生山体滑坡堵塞了太乙河形成的堰塞湖。

天池也称太乙池。

诚如上述, 滑坡体可以堵塞河流形成水库;然而, 世界上还有完全相反的、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史实:滑坡体竟然会使已有的水库消失——这就是意大利的瓦依昂(Vajont)坝库区的一次特大山体滑坡, 滑坡体将该水库填满, 原有水库不复存在, 该坝成了一座不蓄水的被废弃的坝。

该滑坡体方量竟达2.4亿m3, 而当时的库容仅1.2亿m3。

青川堰塞湖应急排险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青川堰塞湖应急排险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青川堰塞湖应急排险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摘要:本文对青川东河口、红石河、石板沟三个堰塞湖的施工安全管理和应急避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抢通、东河口碎石土、设备过河、爆破作业等关键词:青川堰塞湖应急排险安全管理1、概述受5月12日汶川地震影响,青川县青竹江干流的石板沟、东河口处形成了两个堰塞湖,支流红石河形成了另一个堰塞湖。

石板沟堰塞湖距东河口约3公里,红石河堰塞湖紧临东河口堰塞湖,实际由一处山体崩裂而成的两座堰塞湖。

三个堰塞湖各有难点、特点,应急排险的方式也不一样,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各有千秋。

2、安全的重要性汶川大地震之后,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成为震后危及人员生命的最大威胁。

在特殊时期、特殊的地点执行特殊的任务,如何顺利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安全工作尤其不能忽视。

在切实认清安全排险的重要意义中理清工作思路。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安全排险是科学排险的必然要求,是又快又好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

要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正确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和贯彻好“以人为本,主动预防,分类指导,逐级管理,科技创安,有效处置”的指导原则,提高临时党支部驾驭全局、应对危机、引领部队安全施工的能力,提高现场指挥员、带队干部处变不惊、临机决断、正确处置险情的能力,提高官兵“有险能发现、发现能处置”的能力;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3、安全保证体系3.1安全目标保证排险安全,确保无重大事故发生,实现零死亡目标。

3.2安全保证体系(1)建立以突击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责任制。

突击队设安全领导小组,各突击小组设专职安全员。

从上到下,形成安全管理、检查和监督的安全体系。

(2)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使任务和安全同步落实。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全员意识教育,勤落实、勤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各主要排险环节的安全管理针对堰塞湖应急排险中的施工活动,安全管理在随所管理对象的不同、变化应在措施上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到应急排险的同时又实现对危险的科学避险。

青川县堰塞湖应急排险施工组织及管理

青川县堰塞湖应急排险施工组织及管理
石板 沟等 3个 主要堰 塞 湖 的位 置 、 形体 特 征 、地 质 构 成 情 况 ,分 析 了 3个 堰 塞 湖 应 急 排 险 处 理 的难
点、特 点 ,重 点 总结 了 3个堰塞 湖 处理过 程 的施 工方 法 、现场 组 织协调 、 资源 配置 等情 况 ,供 以后 进
行 类似 的应 急 处理施 工 参考 。 关键 词 :堰 塞 湖 ;排 险 ;施 工组 织 ;施 工管理 ;青川 县 ;四 川省
P o ic r e c i e l n t h n l ss o h i c l e ,c a a tr t s a d f c s s o e e r e c r a me t ft e r v n e ae d s r d a o g wi t e a ay i n t ed f u t s h r ce si n o u e ft me g n y t t n b h i f i i c h e o h
wti ew tr eso ighj n i r n nsieRvrcet u n 5 1 ” Wec un E  ̄ q a ei S h a i nt aes d fQnzui gRv dHoghh i rae d r g“ . 2 h h h a ea e d i nh a a h uk n i un c
2座堰塞 湖 。
1 1 石 板沟 堰塞 湖 .
红石河堰塞湖堰 体高约 5 、宽 20~ 0 、 0i n 0 30i n 顺 河 长度 4 0i、蓄 水量 约 20万 i ,堰 体地 层为第 0 n 0 n ’
Ab t a t h o ai n , b d e t r s a d g oo i a f r a in f Do g e o sr c :T e l c t s o o y f au e n e lg c l o m t s o n h k u,Ho g h h n h b g u L n si e Da o n s i e a d S i a o a d l ms d

堰塞湖及其处理

堰塞湖及其处理

堰塞湖及其处理1.什么是堰塞湖堰塞湖(barrier lake)是由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

堵塞河道的滑坡体, 称“堰塞体”, 实际上是一座天然水坝, 堰塞湖实际上是一座水库。

在堰塞湖形成的当时, 如果它对上下游构成威胁, 就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那些对上下游不构成威胁, 或者经处理后, 堰塞体还可加以利用, 那么, 还可将这些堰塞体或堰塞湖永久保留, 并改造成永久性的水坝和水库, 将害转化为利。

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地震由地震造成的滑坡体形成的堰塞体也称“地震坝”。

我国重庆黔江上的小南海,就是在清代(1856年)因地震形成的一座堰塞湖, 坝长约100m, 坝高约30m。

由于后来又人为开设了溢洪道,因此它能与人工水坝工程比美,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并享有“深山明珠”等美誉。

对其成因,李四光曾有“冰窖”之说。

世界上有众多的这类堰塞湖。

(2)火山熔岩流由火山熔岩流形成的堰塞湖, 特称“熔岩堰塞湖”。

我国有多座著名的熔岩堰塞湖, 如:①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镜泊湖。

是一座经5次火山爆发由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

②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

由14座火山爆发形成, 在河道上形成了5个一串相邻的堰塞湖, 故名。

③新疆的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距乌鲁木齐110km, 湖面呈半月形, 长3400m, 最宽处1500m, 最深105m, 有“天山明珠”的盛誉。

(3)特殊的地质构造由特殊的地质构造造成的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也称“山崩坝”。

我国陕西的天池就是由特殊的地质构造产生山体滑坡堵塞了太乙河形成的堰塞湖。

天池也称太乙池。

诚如上述, 滑坡体可以堵塞河流形成水库;然而, 世界上还有完全相反的、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史实:滑坡体竟然会使已有的水库消失——这就是意大利的瓦依昂(Vajont)坝库区的一次特大山体滑坡, 滑坡体将该水库填满, 原有水库不复存在, 该坝成了一座不蓄水的被废弃的坝。

该滑坡体方量竟达2.4亿m3, 而当时的库容仅1.2亿m3。

堰塞湖处置技术——抛掷爆破技术在马鞍石堰塞湖应用

堰塞湖处置技术——抛掷爆破技术在马鞍石堰塞湖应用

抛掷爆破技术在马鞍石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中的应用摘要:马鞍石堰塞湖位于绵阳市平武县涪江左岸一级支流石坎河上游,堰塞坝由石坎河左岸山体滑坡堵塞而成。

堰塞体对外交通全部中断,因受机械设备吊运影响,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

通过合理确定爆破参数,成功地进行了四次抛掷爆破拉槽,再人工捡底的方法开挖出了一条底宽约2米、深约3米,长282米的导流槽。

关键词:堰塞湖应急排险爆破人工开挖1、概述1.1基本情况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在水观乡形成了马鞍石堰塞湖。

马鞍石堰塞湖位于绵阳市平武县涪江左岸一级支流石坎河上游,距河口(南坝镇)上游约16km处,堰塞坝由石坎河左岸山体滑坡堵塞而成。

据2008年5月31日实测,马鞍石堰塞坝滑坡体长约950m,宽约270m,高约67.6m,滑坡体体积约1120万m3。

堰塞湖顶高程1096.8~1081.7m,坝下河底高程1029.2m。

2008年5月31日堰前水位约1062.0m,回水约2km,每日上涨约1.1m,入湖流量3.96m3/s,湖内蓄水约650万m3,估算最大蓄水量1150万m3。

1.2地形及地质情况马鞍石堰塞坝由左岸山体滑坡堵塞而成,整个滑坡体主要由石块和泥松散堆积而成,大孤石含量较少。

右岸为岩石边坡,边坡陡峭高直,且不断有石块掉落。

形成的滑坡体中间高两边低,共自然形成了三条较低的V型槽,左岸一条高程较高,右岸两条,其中靠近右岸的一条高程较低但槽左侧的边坡为松散体且较陡。

中间的一条V型槽,整体底部高程较左侧的高约2m,但在槽的中间部位有一堆积体,高约10m。

1.3对外交通情况地震导致原经过该处的道路即成青路多出塌方被毁,下游已无道路可通行,上游由于堰塞湖形成后道路被淹。

进入该堰塞坝人员只能通过乘坐橡皮艇或冲锋舟。

马鞍石堰塞湖堰地形2、应急排险方案的确定2.1应急排险方案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1)进入坝上的对外道路中断,设备无法在短时间内上到堰塞坝上。

堰塞湖处置技术——爆破挖掘技术在一把刀堰塞湖排险处理中的应用

堰塞湖处置技术——爆破挖掘技术在一把刀堰塞湖排险处理中的应用

爆破挖掘综合治理绵远河一把刀堰塞湖摘要:一把刀堰塞湖位于绵竹市汉旺镇上游约5km处,两岸山体陡峭险峻,为高山峡谷地貌。

一把刀堰塞湖主要由两处滑坡体堵塞绵远河形成的梯级堰塞湖。

堰塞体全部为山体垮塌的岩石组成,其中大部分为巨石,施工机械设备根本无法直接清除、疏通河道,需要进行大量的爆破施工作业,然后再利用大型挖掘机对爆破体进行挖掘清理。

一把刀堰塞湖排险按照爆破与挖掘清理相结合的方法,自下而上对堰塞体进行爆破解小、清理河床、疏通河道,最终达到降低水位、减少库容、降低风险,从而达到排险要求的风险等级。

关键词:堰塞湖排险基岩爆破1一把刀堰塞湖情况简介一把刀堰塞湖位于东经104.14970、北纬31.48939,位于绵竹市沱江支流绵远河楠木沟附近,下距绵竹市汉旺镇约5km。

两岸山峰陡峭险峻,为高山峡谷地貌。

基岩岩性为三叠系嘉陵江组(Txj)厚层~巨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一把3刀堰塞湖主要由两处左岸山体滑坡堵塞绵远河形成梯级堰塞湖,其中上游堰体为主堰体,两道堰体之间为地形低洼的水潭,潭水水深约为10米。

堰塞体主要由山体滑坡的巨石组成,同时一把刀堰塞湖下游300m范围内出现右岸山体大规模滑坡,河道堵塞严重。

一把刀堰塞湖最大坝高约50m,库水位高约26m,尾水长度约2000m,库容约300万方。

两处堰塞湖中间为一长约100m的深潭,潭深超过10m,加之该处两侧山体陡峭,交通条件极难形成。

2一把刀堰塞湖排险特点2.1施工难度大一把刀堰塞体全部由山体滑坡的大块石组成,其中大部分为重达数百吨、数千吨的巨石,机械设备无法直接对堰塞体进行作业排险,需要进行大量的爆破作业。

一把刀两岸为陡峭的悬崖,交通极为不便,机械设备仅能对河道左岸4-5m 范围内的堆渣进行挖除清理,右岸堵塞体爆破后的石块挖掘机无法清理,需要人工进行水下清理,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排险效果。

2.2安全隐患多由于两岸山体陡峭险峻,在5.12地震后,山上堆存大量的松散垮塌体,余震、刮风和降雨都会使松散岩体出现大量滚落,给排险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一把刀堰塞湖为绵远河最下游的一个堰塞湖,若上游堰塞湖出现溃坝,将会对一把刀排险施工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不同成因类型堰塞湖的应急处置措施比较_邓宏艳

不同成因类型堰塞湖的应急处置措施比较_邓宏艳

堰塞湖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次生灾害,主要是 由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火山熔岩及冰水堆积等造 成的河道堵塞,进而蓄水形成湖泊。自从“5 ·12” 汶川大地震以来,堰塞湖及其巨大的危害给人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5 ·12”汶川大地震后,在灾区 各条江河上形成蓄水量大于 10 × 104 m3 的高危堰 塞湖有 34 个,这些高危堰塞湖如果溃决,将对下游 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作用,由于应急处置措施得当, 高危堰塞湖的溃决风险才得以及时消除。2010 - 08,由于强降雨的影响,我国甘肃舟曲白龙江和四川 岷江流域映秀段等都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并 堵江形成堰塞湖。白龙江上的堰塞湖不仅给救援工 作增加了难度,也给舟曲灾区群众的生活造成了进 一步的伤害。岷江映秀段的泥石流在堵塞河道形成 堰塞湖的同时,还迫使岷江改道,引发了较大的洪涝 灾害。这些严峻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 题,面对这些不同成因类型的堰塞湖时,如何采取应 急处置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将堰塞湖的危害降到 最低? 而这也正是本文将要研究的。
通过这几个实例可以看出,堰塞湖的危害主要 体现在 4 个方面: 1. 对堰塞湖上游的淹没灾害( 图 1) ; 2. 堰塞湖溃决所导致的下游异常洪水灾害; 3. 堰塞湖的泄流或溃决都会对下游河道造成淤积,河 床抬高,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 图 2) ; 4. 堰塞湖泄 洪后残留的堰塞体在强降雨的作用下转化为泥石流 灾害的风险很高。其中尤以堰塞湖溃决对下游造成 的洪水灾害危害最大。
Fig. 1 The flood hazard of dammed lake on Minjiang river,Wenchuan
图 4 老虎嘴崩塌体及堰塞坝
Fig. 4 Collapse and dam of Laohuzui
图 2 平武县文家坝堰塞湖泄洪后的淤积灾害

青川县东河口堰塞湖过流状态下的处理

青川县东河口堰塞湖过流状态下的处理

根据 “ 川 省 堰 塞 湖 排 险 工 作 紧 急 会 议 ” 神 , 四 I 精 本次 堰塞 湖排 险工程设 计 是在 时问 紧迫 、情 况复 杂多
样 、资料 缺 乏 的情 况 进 行 ,实 行 “ 设 计 、边 施 工 、 边
边完 善” 的设计 方针 。同时按要 求在 6月 1 0日前 完成
应 急排 险任务 。 2 2 设 计 方案 .
根据 工程 和 自然条 件 ,采 用开 挖泄水 道 方案是迅
捷 、高效 且 较安全 可靠 的施 工方案 。万 I ,经计算分析 0 n
设 计泄 水 道底 宽 3 、边 坡 1: 。泄 水 道 分 两 期 开 0I n 2
Ea tqu k rh a e; Sc ua o i c ih n Pr vn e
1 概

粘 土夹 块 碎 石 、块 径 3 0~5 m,个 别 达 15m 以 0c .
上 。东 河 口堰 体 控 制集 雨 面 积 12 0 k 2 m ,多 年平 均
受 20 0 8年 5月 1 2日汶川 地震影 响 ,在 青 竹 江干
图 1 东 河 口堰 塞 坝 排 险 前 全貌
东 河 口堰 塞湖堰 体 高约 2 l 0n、宽 30I、顺 河长 5 n 度 70r、蓄水量约 30万 r ,堰 体 主要 为坡 积 物 , 5 l l 0 l l
c n tu to c me a d c nsr cin o g n z to o h o t c in o h me g n y te t n n lnd lde d m o it f o sr c in s he n o t to r a iai n fr te c nsr to ft e e r e c r ame to a si a c nssi o u u ng

堰塞湖应急处理对策

堰塞湖应急处理对策

四川省104处堰塞湖分布图
唐家山
石板沟
罗家大坪
映秀上游
黑洞崖 海子坪
3. 风险等级评估
堰塞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将对下游城镇、居民构成严 重威胁。堰塞湖的危害在于堰塞体组成物质及其结构的不 确定性和水体不断聚集形成潜在的洪水破坏力。
危害型堰塞湖——堰塞体上游集雨面积大,来水量大, 落差大,堰体结构不足以抵抗较高的水压力,往往在形成后几 天至几周内溃决。
以1/3溃坝方案计算,堰塞体洪峰流 量26440 ~ 43200 m3/s,到下游68
将 军 石
km 处 的 绵 阳 市 涪 江 桥 的 流 量 仍 有
10860 ~ 12860 m3/s,沿途洪量均 超过防洪标准。
溃坝洪水到涪江桥的传播时间为5 ~
6 小时。 由此,需采取工程措施开挖泄流槽降
极高危险1座
104座 堰塞湖
高危险7座
中危险27座
低危险69座
堰塞湖的风险分级为应急处理措施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4, 应急处置对策
堰塞湖的应急处置
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堰塞湖应急排险阶段 (5月29日—6月13日) 第二阶段为应急处置后评估阶段 (6月14—7月31日)
现场勘查 风险分析评估
287.1
74.7 96.8
2.现场应急勘查
堰塞体物质组成、地 质环境

● ●
空中勘查
水文气象资料
堰塞湖特征数据(高 度、水深、可能蓄水量、 堰塞体积等)
● ●
上下游社会经济现状 潜在威胁程度
开展风险评估
陆地勘查
水上勘查
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地震 后各地报出了多达二百多个堰 塞湖或河道堆积物。 水利专家通过现场勘查取得 第一手材料,分析确立了定义 堰塞湖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 件:

滑坡堰塞湖及其灾害应对

滑坡堰塞湖及其灾害应对

吕杰堂,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相关研究。

先后完成了易贡滑坡堰塞湖遥感监测、进藏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遥感调查、西气东输重点地段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示范、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价、重庆小江流域地质灾害调查、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等项目。

参加了福建5·8泥石流灾害应急、浙江9·28滑坡应急、西藏4·25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沟崩滑-碎屑流堵江灾害应急等数十项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随着地球进入地质活跃期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突发地质灾害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过程产生的堆积物堵塞江河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溃决造成巨大危害的情况不断出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因降水或地震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产生堆积物形成堰塞湖。

从区域分布看,我国的堰塞湖大多分布于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西藏等高山峡谷区和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等黄土高原地区。

其频发范围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范围基本一致,其中西南高山峡谷区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河流下切强烈,河谷狭窄,成为大型崩塌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的高发地区。

从流域的分布情况看,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区的岷江流域、怒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及黄河中上游流域等地区是滑坡堰塞湖多发区。

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造成滑坡、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堰塞湖,震后45天堰塞湖溃决造成2500多人被倾泻而下的洪水淹没;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滑坡体堆积于易贡藏布江,最终形成体积为2.8亿~3.0亿m3的滑坡堰塞湖,2000年6月10日,堰塞坝发生溃坝,洪水冲毁下游川藏公路和通麦大桥,引起帕隆藏布下游到大峡谷下游的墨脱境内的道路、桥梁、农田、村庄被毁或受损,藏南印占区的伪阿邦30人死亡,100人以上失踪,20座桥梁损毁,5万人无家可归;2008年汶川地震后,触发大量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104处堰塞湖。

堰塞湖整治工程浅析

堰塞湖整治工程浅析

水利水电2017年2期︱185︱堰塞湖整治工程浅析陶广明云南省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堰塞湖形成后,水位会不断上升,导致堰塞体存在涌浪或者溃坝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堰塞湖的整治,及时排除险情,保障堰塞湖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在介绍了常见的堰塞湖治理措施之后,对红石岩堰塞湖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堰塞湖的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堰塞湖;整治工程;红石岩堰塞湖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2-0185-011 常见的堰塞湖治理措施 1.1 开挖溢流道 为了有效控制住堰塞湖水位持续上升,或者让漫顶水位降低,及时排除险情。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坝体上方进行开挖溢流道或者开挖泄洪槽,缓解洪水压力。

如果坝体体积较小,可直接将整个坝体进行挖除。

比如说台湾草蛉堰塞湖,为了紧急排险,就采取了开挖溢流道的方法。

1999年台湾南投县因发生大地震在云林县古坑乡草岭村附近形成一处大堰塞湖,堰塞湖的形成使得湖水位不断上升。

为了防止堰塞湖溃决,故决定开挖溢流道。

结合震后勘查报告以及航测地形图,并对天然坝体稳定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指挥部决定利用各类工程机械在崩塌土体上方开挖溢流道。

溢流道的线路主要是沿着崩塌土体地势进行,并参照原河道蜿蜒所确定,并充分利用沿线天然洼地效能及滞留池,降低溢流道所受的冲刷。

通过采取开挖溢流道的方式,使得溃决时间大大延长,溃坝风险也得到了有效降低,排除了堰塞湖的紧急险情。

又比如说,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引起唐家山滑坡将湔江拦腰进行截断,形成了唐家山堰塞湖,整个堰塞体长803.4 m、宽611.8 m、高程约为82.6—124.4 m,总方量约为2 040万立方。

堰塞体表面存在较大起伏,高程约为795 m,总体形势十分危险。

武警水电部队通过对堰塞湖进行考察后,决定采用工程措施开槽进行引流,并结合过流冲刷实行降底扩槽,从而达到降低水位,防止瞬间溃坝。

汉源永定桥飞水沟堰塞湖成因及应急处理建议

汉源永定桥飞水沟堰塞湖成因及应急处理建议
5 5
等因素 ,经研究 比较推荐采用在右岸扩挖泄流槽方案 ,泄流槽进 口底高程 1 5 3 6 . O 0 m,底宽 1 6 m,开挖边 坡1 :2 . 0 ,泄流槽沿河长度约 2 0 0 m,底坡 i - 5 ‰ ,泄流槽末端顺接下游陡坡 。开挖工程量约 2 . 0 万m 。 泄流槽泄流计算按堰流公式 :
力坝和导流洞仍将带来不利影响。 3 ) 若泄流明渠泄流量过大 , 将人为加剧下游洪水流量 , 对堰塞体下游河道防护及首部枢纽建筑物安
全带 来长 期 冲击 。 根 据现 场 地形 条件 ,泄流 明渠 充 分结 合堰 塞 体低 洼 沟渠进 行 布置 。综 合 开槽 施工 工程 e
式 中 ,流量 系数 取 m = O . 3 ,侧 收 缩 系数 s取 0 . 9 2 8 ,B为泄槽 宽度 ,Q为泄 流能力 ,H为 槽 口处 水 头 。 泄 流 明渠可 泄流 1 6 9 m / s 相 当于 五年 一遇 洪水 。 4 . 2导 流 洞淤 堵应 急处 理 为防止导流洞淤堵 ,尽量将堰塞体溃坝形成的大块石拦截 ,考虑采取在河道 内设置拦沙坎方案进行
5 结论及 建议
1 ) 滑坡体为局地大暴雨条件下诱发 的卸荷拉裂岩体倾倒滑移崩塌型滑坡 , 该滑坡造成流沙河堵江堰 塞成湖 , 库容约 1 9 5 万m ,规模属小 ( 1 ) 型堰塞湖。 2 ) 滑坡堆积体顺河长约 2 0 0 m、 宽约 3 5 0 m,总方量约 2 0 0 万r n 。其 中前缘为堰塞体 , 宽度约 1 3 0 m, 平 均 厚约 3 0 m,方量 约 6 0万 i n 。堰塞体 主要组 成物 质为 弱风 化坚 硬 的灰岩 孤块碎 石 ,其组 成物 质块度 较 大 ,抗 冲能力较强 ,透水性较好 ,为极强透水体 ,坝体整体稳定 ,溃坝的可能性小。 3 ) 左侧危岩体 以Ⅱ区一 1 对下部堰塞体处置岸坡残留体危害较大 , 建议在处置堰塞体前先进行疏导飞 水沟 水 ,再对 Ⅱ区一 1 上部 强卸 荷拉 裂变 形严 重 的松动 、松 散块 体 主动爆破 排 除 。 4 ) 上 游 土质滑 坡在 暴雨 工况 下稳 定性 差 , 极易 形成 覆盖 层滑 坡 。 在 雨水 作用 下滑 塌后转 换 为泥石 流 , 对堰塞体处置施工人员等安全有一定影 响,建议提前进行适当清坡 ,并作好坡体表部排水 、防水措施 , 同时 作好 安全 监测 。 5 ) 流沙河流域属暴雨区,本流域 目 前 已经进入汛期 ,遇较大降水 ,河水起涨非常迅速 ,为此 ,建议 尽快恢复并加强本流域各水 、雨情监测点 的监测 ,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本流域水雨情变化。 6 ) 开挖导流槽 ,并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及时调整深化方案。同时为保证汛期安全泄洪 ,对下游导流洞 要加 强进 行 防护 处理 。

堰塞湖灾害应急响应与处置要点

堰塞湖灾害应急响应与处置要点

堰塞湖灾害应急响应与处置要点为有效应对堰塞湖灾害,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进一步规范应急响应、力量调集、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综合保障、安全管控等事项,制定本要点。

一、灾害特点(一)发生突然,隐蔽性强。

堰塞湖多随地震、强降雨、长期风化、人为生态破坏等自然灾害而发生,无法准确预测发生的位置及时间,一般为后期发现,加之可能出现在人烟稀少、交通通讯不畅地区,大大增加了灾害的隐蔽性。

(二)危害巨大,次生灾害多。

堰塞湖发生后,会造成道路中断、村庄淹没、农业生产毁坏等洪涝灾害,会因蓄水量的增加,造成溃坝、洪水、泥石流以及山体再次垮塌、桥梁和电站冲毁等次生灾害,人民群众无家可归,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三)变化难测,预测报警难。

随着堰塞湖水位的持续上升,坝体和岸堤不断受到侵蚀和强压,加之堰塞坝体结构的不稳定性,砂石、风化岩土、松散沉积土多,极易形成不稳定流动体引起整体崩塌,引发溃坝及崩岸,险情一触即发难以预报。

(四)救援困难,处置时间长。

堰塞湖的发生一般会伴随地震、暴雨、山体垮塌、道路交通中断、公共基础设施受损等多种不利情况,救援力量、装备、保障困难,通讯盲区较多,以及民族语言障碍等,给应急救援行动带来巨大困难和诸多不确定因素。

二、力量调集(一)调集原则1、就近原则。

首先调集属地国家消防救援力量(工程机械救援大队未建成的,要调集地方工程机械力量参与)为主、其他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救援力量参加。

2、联动原则。

堰塞湖处置复杂,涉及天气、水文、地质,以及空地水一体救援力量,要第一时间调集气象、水利、国土、交通、通信等专业力量参加,组成联合指挥部。

3、梯次原则。

根据任务需求和灾害发展变化,按照“预前置、预集结”的要求,分任务需求和轻重缓急进行力量调集,确保救援现场有序运行。

4、高效原则。

根据灾害特点、地域特性、道路交通等实际情况和灾害处置需求,有选择性和重点的调集,科学配置力量及相关装备,发挥人员和装备的最大效能。

(二)力量构成1、消防救援队(含森林消防救援队)和矿山救护、安全生产等应急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应急救援队伍。

堰沟堵塞和垮塌处置方案

堰沟堵塞和垮塌处置方案

堰沟堵塞和垮塌处置方案堰沟是指一条流经田间的水沟,用于农田排水、灌溉与防涝。

如果堰沟中出现了堵塞或垮塌的情况,会对农田造成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介绍堰沟堵塞和垮塌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案。

堰沟堵塞的原因1.沉积物过多。

在长时间的使用和无清理的情况下,堰沟内的泥沙和其他杂质会逐渐沉积在底部,导致水流通畅度下降。

2.水流量过大。

降雨量过大或者水泵放水量过大都会导致堰沟内的水流量增大,从而引发堵塞。

3.堰沟建设不当。

如果堰沟的设计或建设不符合规范,也会导致堵塞。

堰沟垮塌的原因1.地面松动。

如果堰沟跨越了地壳运动大地震带或者岩层松散地域,就容易发生垮塌。

2.洪水冲刷。

洪水冲击力过大,特别是在斜坡地区时,也容易导致堰沟垮塌。

3.设计不当。

如果堰沟的设计和建设不符合规范,也会导致垮塌。

处置方案堰沟堵塞处置方案1. 清理沉积物首先,对于沉积物过多的堰沟,应该定期进行清理,以保证水流通畅,防止堰沟被阻塞。

2. 改善排水条件其次,要加强排水管理,合理规划水流量。

遇到大雨时应该及时排水,从而有效预防堰沟堵塞的发生。

3. 规范设计和建设最后,要规范堰沟的设计和建设,确保设计符合规范,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从而保证堰沟安全稳定。

堰沟垮塌处置方案1. 进行安全评估在垮塌发生后,应该及时对堰沟进行安全评估,判断风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2. 加强监测加强对垮塌处的监测和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如实上报,制定科学可行的处置措施。

3. 加固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对于垮塌风险较高的地段,应该采取加固工程,加固堰沟,确保其安全稳定。

结语堰沟堵塞和垮塌会对农田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应该加强堰沟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规范设计和建设,及时处置发生的问题,从而确保堰沟的安全稳定。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沉积物处理和处理工艺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沉积物处理和处理工艺
保护生态环境
沉积物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污染水质、影响生态 平衡等,因此,合理的沉积物处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物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创新处理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 沉积物处理领域,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处理
智能化技术将在沉积物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自动化监 测、智能控制等,提高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设备 性能、操作参数等,沉积 物处理效果不稳定,难以 保证处理质量。
提高沉积物处理效率的方法
优化处理工艺
根据沉积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 合适的处理工艺,并不断优化工
艺参数,以提高处理效率。
引进先进设备
引进高效、稳定的处理设备,提 高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难度。
沉积物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01
沉积物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 问题之一,它们在河流、湖泊等 水域中不断积累,对水利工程的 安全和稳定运行造成威胁。
02
沉积物会导致水库库容减小、过 水断面缩小、河床抬升等问题, 影响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发 电等功能的正常发挥。
02
沉积物处理方法
机械处理方法
总结词
通过物理方式清除沉积物的方法 。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沉积物处 理和处理工艺
汇报人:
目 录
• 引言 • 沉积物处理方法 •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沉积物处理工艺 • 沉积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 用。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调节水资源分布 ,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提高水 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发挥防洪 、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

堰塞湖处置技术——绵远河小岗剑上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理

堰塞湖处置技术——绵远河小岗剑上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理

绵远河小岗剑上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理摘要:小岗剑上游堰塞湖位于绵竹市汉旺镇绵远河上游,受地震影响,交通中断,人员、设备、物资无法经公路运输到达排险现场,全部依靠空运和水上冲锋舟运输进场。

因无法进行机械化开挖施工,故采用人工裸露接触爆破拉槽在堰塞体顶形成泄流槽,并成功泄流,排除了小岗剑上堰塞湖险情。

关键词:堰塞湖人工爆破泄流槽施工组织排险1、险情概况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绵竹市汉旺镇沱江支流绵远河上游多处山体坍塌形成堰塞湖,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尤其是位于小岗剑水电站上游约300米处形成的小岗剑上堰塞湖,坝体蓄水最大高度可达70m,堰塞湖最大蓄水量可达1100万m3。

绵远河上游河床来水量稳定在15m3/s,库容量以130万m3/d的速度增加。

堰塞湖一旦发生溃坝险情,将对下游汉旺镇、绵竹市乃至德阳市沿河村镇数十万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堰塞湖概况小岗剑上堰塞体地理位臵为东经104.13980°,北纬31.49302°。

堰塞河段谷坡高陡,河谷狭窄,为典型的“V”型谷,河道流向整体呈SN向。

基岩岩性为泥盆系唐王寨群(D3tn)厚层—巨厚层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地层产状N10—20°W/NE∠70—80°。

堰塞体横河向总体左岸低、右岸高,呈鼓丘状横亘在绵远河上,地形坡度可以分为3段:左侧堰体段宽约50m,地形平缓,坡度2—5°;中间段堰体宽约120m,地形坡度18—20°;右段堰体宽约100m,地形平缓,坡度0~5°。

堰体右岸为倒石堆和基岩岸坡。

顺河向下游地形坡度大约在25—30°之间,上游地形大部分已被堰塞湖水淹没。

堰塞体总体横河向长约250m,顺河向长约300m,高约70—120m,总方量约200万m3。

堰塞体物质组成主要为孤、块碎石。

孤石一般1—3m,最大可达10余m,约占50%;块石一般30—60cm,约占25%;碎石一般10—20cm,约占10%;另有约占15%的砾石土等碎屑物质充填在孤、块碎石空隙之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川东河口堰塞湖碎石土过流状态下的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东河口堰塞的处理施工,总结土体松软碎石土堰塞体在过流状态下采取重型施工机械作业的施工方案、组织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堰塞湖碎石土过流状态处理
1、概述
受5月12日汶川地震影响,在青竹江干流位于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处形成了两个堰塞湖,一是红石河,一是东河口,但两座堰塞湖又连成一体,本文主要介绍东河口堰塞湖的情况。

东河口堰塞坝排险全貌见图1
东河口堰塞湖堰体高约20m、宽350m、顺河长度750m、蓄水量约300万m3,堰体主要为坡积物,粘土夹块碎石、块径30cm~50cm,个别1.5m以上。

东河口堰体控制集雨面积1220 Km2,多年平均降雨1100mm,常年洪水流量1690m3/s。

图 1 东河口堰塞坝排险前全貌
2、排险设计方案
2.1、设计原则
根据“四川省堰塞湖排险工作紧急会议”精神,本次堰塞湖排险工程设计是在时间紧迫、情况复杂多样、资料缺乏的情况进行,实行“边设计、边施工、边完善”的设计方针。

同时按要求在6月10日前完成应急排险任务。

2.2、设计方案
根据工程和自然条件,采用开挖泄水道方案是迅捷、高效且较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

2.3、泄水道设计参数
东河口堰塞湖蓄水量约300万m3,经计算分析设计泄水道底宽30m、边坡1:2。

泄水道分两期开挖:一期设计过流量90~100m3/s,开挖底宽5m、边坡1:2,溢流水深4m;二期设计过流量800m3/s,泄水道底宽扩挖至30m、边坡1:2,溢流水深5m。

设计开挖断面见图2
3、排险施工方案
3.1、特点及难点分析
堰塞坝的特点是
一是顺河长度长,约750m,堰塞体的上下游的高差小,约20m,堰塞坝外坡坡度不到2度,坝体基本稳定。

二是堰塞坝构成材料为碎石土,经水浸泡后成为类似泥石流的软弱质流体,重型设备施工困难,水下作业量大。

三是场地受限,土石方的转运量大。

难点是碎石土经水浸泡后易形成流体,承载能力降低,且靠近岸边易塌陷,施工机械作业难度大。

图2 设计开挖断面
3.2、应对措施
针对困难,我部结合现场实际,制定了“戗堤进占、由远及近、从下至上、截弯取直、先疏通引流再逐步扩大溃口”开挖泄水道的施工方案进行土石方开挖作业。

3.2.1戗堤进占
由于河道已过流,且过水断面最宽处达15米左右,虽然水流流速较缓,水流浅,但土质软弱,挖掘机不能涉水过河作业。

为使过流断面得到有效拓宽与加深,我们采用了填筑戗堤进占倒退施工方案。

长臂挖掘机在戗堤上作业,作业面进一步扩大。

戗堤材料要分层填筑,下层水面以下以块径为1m左右的大块石为主;水面以上1m范围内用50cm以上的块石为主进行填筑,水面以上1~1.5m范围用碎石土料回填;宽度以适合挖掘机操作为宜;长度以不影响过流为宜。

戗堤的采用,充分发挥了施工设备的性能,更有效地使过流水道得以清理、断面得以拓宽、加深,加大了湖水的下泄的能力。

同时戗堤的回填方式也适用于沿河道边缘修筑临时施工便道的情况。

如图1所示,在图片的中间地带,为使处理的河道更长,更有效地降低湖水位,必须在此地段上修一条临时便道通过。

这就必须先填大块石,而且只填块石,不填碎石土。

如图3所示。

图 3 戗堤进占
3.2.2由远及近
由于施工机械只能在泄流道的右岸作业,因此必须先将远处的水下堰塞体清除,遵循由远及近的原则。

方案是一台长臂挖掘机布置在右岸作业平台上,沿河从下游向上游挖深左岸过流断面;经长臂挖掘机处理过的断面,再由一台普通挖掘机采取截弯取直的方法将右岸的堰塞体按每次4米的宽度从下游挖向上游,一台挖掘机倒运,最后由长臂挖掘机从上至下对已挖断面进行加宽加深工作,如此反复工作,直至达到设计断面要求。

3.2.3从下至上
从下至上,就是在过流条件下的堰塞体的施工处理,要从下游向上游开挖处理,不能倒过来,这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特别是高差大的堰塞体。

如果先从上游处理,最后阶段水流突然加大,易发生溃坝的危险,除对下游居民不利外,更重要的是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对类似东河口这样平缓的堰塞坝,如不能全线施工,将会在已开挖与未开挖的接头形成一个新的宽顶堰,影响过流,因此必须将接头处进行平滑的过渡处理,以加大过流。

3.2.4截弯取直
首先截弯取直的原则有其适用范围。

在两种情况下适用:一是整体上坡度缓落差小的泄流道,可采用整体的截弯取直;二是泄流道坡度大,上下游落差大的情况,此时只能采用小范围的截弯取直,以不改变水流流态为准。

对第二种情况,泄流水道路线主要依堰塞体地势参考原河道蜿蜒设定,同时利用沿线地形上天然洼地作为消能池,以减轻过流水道冲刷,堰塞坝下游陡坡处为侵蚀破坏最危险地段,故下游陡坡段过流水道路线选择S形路线,延长水流流动距离,减低溢流水道坡降,降低溃坝风险。

东河口堰塞体可适用第二种情况,但由于土质堰体已过流,受多种条件限制,不能采用整体的截弯取直的方法,只能在局部地段实施。

3.2.5分层开挖
对由碎石土构成的堰塞坝,宜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控制开挖。

我们首先使用普通挖掘机沿河道边进行就近施工作业,水下挖深约1.5m;再使用长臂挖掘机对挖过的断面进行挖深处理,达到设计深度。

对于碎石土质堰塞坝来说,长臂挖掘机是必不可少的。

3.2.6多机接力开挖
针对堰塞坝应急排险时间短、场地受限的特殊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将过流道沿线水面1m以上一定范围内的部分转运挖除,为过流道内
挖除的土石料作临时备用堆场。

二是挖出的土石料越堆越多,必须采取多级挖机接力的方式将土石料转运更远的距离(如图4所示)。

图 4 东河口堰塞体多机接力挖除施工
4、实施结果
通过以上的应急排险施工措施,东河口形成了一条“底宽拓宽至30m,上口宽50m,挖深5m,过流断面长330m”的过流泄水道,使湖水位下降2.1m。

5、结语
对堰塞糊的处理是不是有效,是不是能够达到快速施工的要求,是关系到能否及时解除堰塞糊对上下游的威胁,因此,科学的、正确的施工措施是保证堰塞湖处理能够安全、快捷处理的关键。

本文对青川东河口堰塞湖碎石土堰塞体在过流状态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希对今后进行类似施工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