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华《管理学》章节题库(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国华《管理学》章节题库

第3章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一、名词解释

1.入世精神

答:人世精神,就是积极地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作为中国主导文化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先秦的孔孟之道,还是两汉以后的儒学,乃至程朱理学,其主旨都是经世致用、教民化俗、兴邦治国。其主要信条,如“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德、利用、厚生”,“要言妙道不离人伦日物”。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要求将内在的修养外化为积极的事功;道家文化,看似玄虚奥妙,消极遁世,而其实质却是注重积聚自身的力量,最终实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后争先”的目的,以“不争”作为“争”的手段,“无为”的背后是“无不为”;至于法家文化,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厉行法治,德刑并用,强调积极地治理社会,大胆地追求功利,具有更明显的现实精神。总之,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其精髓是积极的人世精神。

2.社会责任(浙大2012、2008研;厦门大学2007研;中南财大2007研;北理2007研);企业的社会责任(厦门大学2011研;东财2011研;南京财经大学2011研;中国传媒大学2009研)

答: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这种义务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这一定义的前提是:第一,企业遵守法律,并且追求经济利益;第二,企业是一种道德机构,在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能够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

(1)对于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在总体上可归为两大类:纯经济观和社会经

济观。纯经济观是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运作,认为公司管理当局的任务就是设法以最有效率的方法来组合各项生产资源,使生产成本最低,同时将产品卖给愿意支付最高价格的顾客,使企业的利润最大,而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除了取得一定的利润外,还应为基本相关的利益群体承担其应负的社会责任。

(2)一般而言,企业与管理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有:①企业对环境的责任;②企业对员工的责任;③企业对顾客的责任;④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⑤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为投资者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报酬,及时、准确地汇报财务状况;⑥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种:①通过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②把不利社会影响转化成企业的发展机会;③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3.人本原理(电子科大2013研)、管理的人本原理(中山大学2009研)

答: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第一,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本原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它要求管理者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要十分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做好人的工作作为管理的根本,使管理对象明确组织的整体目标、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自觉并主动地为实现整体目标努力工作。

企业在运用人本原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关心员工个人需要;②让员工感到受重视;③要注意增强员工的荣誉感;④做好对内对外的服务工作。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治国、治生和治身。治国主要是处理整个社会、国家管理关系的活动,即“治国之道”。它是治理整个国家、社会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是对行政、军事、人事、生产、市场、田制、货币、财赋、漕运等方面管理的学问;治生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它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学问;治身主要是研究谋略、用人、选才、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惩等方面的学问。这三部分管理思想还可细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最早是由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其本意是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达到“本理国固”的目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基本上就是沿此传承下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关于人的行为规律。孔武提出“人情之理,不可不察”。在管理中,要重视研究人的规律,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满足人的欲望,办事情才能符合客观实际。关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况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观点,强调人有掌握天时、使用地利的办法,如果放弃人的努力,期望天地的恩赐,那就太糊涂了。关于奖励和惩罚问题。认为要用赏赐去鼓励人们不怕牺牲,为国立功的精神和行为;用刑罚使干坏事的人害怕,并得到约束。关于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思想,荀子指出:“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这里,荀子提倡的就是集体行为,他认为群体性是人类本性之一,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群体。总之,我国古代十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包括家庭邻里、社会、国家乃至自然界,它倡导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对更大实体的责任。

(2)“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管理方式。“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意思是端正自己与他人,成就物业为自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最佳的管理行为都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基本要求的,不仅约束他人行为使之端正,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得以规范。先哲们认为,“正己”为“正人”的前提,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正”,岂能奢言正人。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本质是“人为、为人”。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在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为”与“为人”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对任何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都有从“人为”向“为人”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家庭、行业、国家一切方面的管理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越是注重自身行为的素质,其“为人”即管理的效果就越好。我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管理方式。管理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一切管理都以“修己”作为起点,最终达到“安人”的目标。其实,“安人”的终极目标还是实现自己搞好管理之目的。

(3)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普遍贯穿着经权观,“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时空和势态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方法和策略。这种经权观要求“执经达权”,即根据普遍的管理原则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来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最后达到管理目标;同时要求“通权达变”,即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而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德治礼治的恒久之道正是由于不断的变通才得以持久,得以实现的。

(4)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