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标杆评价标准
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为引导组织建立安全、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生产制造现场管理系统,提高组织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交付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基于PDCA循环原则和精益生产理论,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可用于生产制造型组织进行现场管理的星级评价也可用于组织的自我评价。
(标准模式图:上图为现场管理标准模式图。
其意义为:第一部分,现场管理推进要素是现场管理的驱动力;第二部分,现场过程管理系统构成标准的支柱,各种工具方法的系统运用构成了现场三大管理过程的基础;第三部分,为现场管理相关结果。
)1 推进要素(150分)组织领导者对现场管理的重视是推进现场管理的重要因素,组织的领导应确保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员工广泛参与组织的现场管理,同时加强有关现场管理的教育培训。
领导重视(75分)说明组织领导如何发挥领导作用,提高现场的作业管理水平。
&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中发挥领导作用,明确现场管理要求、指标及期望,并对杜绝或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做出承诺。
战略秉承组织的现场管理应秉承组织文化的要求,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计划相协调一致。
将战略和战略实施计划相关要求展开为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指标,如质量提高、交付准时、成本降低、资源节约、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要求,同时将相关要求和指标纳入组织的绩效考核系统。
人员素质(75分)组织应对现场管理人员满足当前或未来现场管理所需的能力进行确认,说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满足现场管理要求。
教育培训组织应根据现场管理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建立起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协调的现场管理培训机制。
组织可采用分层、分类等培训方法,开展现场管理的理论和工具应用等系统培训。
可通过建立交叉培训、定期轮岗等多项培训制度,鼓励员工一专多能,提高员工现场管理水平。
.员工参与组织应营造员工积极参与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氛围。
标杆工程关键性指标(参考执行)
26、所有安全防护设施的钢管必须刷黄黑相间或黄色油漆;
27、宣传条幅张挂位置高度合理,张挂要求横、平、竖、直,彰显企业精神;
4
文明
施工
28、大门口设有冲洗台、排水沟、集水坑,冲洗设备放置在定型化架体内,水源及电源提前布置到位;
12、悬挑架、爬架首步采用硬隔离,隔离底部刷黄黑相间油漆,架体中落手清及时,无建筑垃圾;
13、卸料平台制作、安装规范,限载牌标识清晰;
14、坠落半径内临建、作业点、安全通道的防坠措施到位,安全通道位置合理,道路畅通,标识明显;
15、起重设备备案手续齐全,安全协议有效,设备日常管理到位;
16、电梯受料平台构造符合方案要求,分段卸荷措施到位,设有楼层呼叫器;
29、砂浆搅拌车间设有:砂池、砂浆池、排水沟、沉淀池,设备及地面保持洁净;
30、木工加工棚全封闭防噪音处理,钢筋加工车间操作台制作规范,机械设备有防漏油装置,设有废料收集池,每日工完场清;
31、现场长期裸露土方采用绿化或覆盖处理,现场无扬尘;
32、加工场地、施工道路硬化,材料堆场做硬隔离,排水措施完善,无积水泥泞;
9、砌体工程砌块无明显破损,组砌合理,表面平整,顶部、过梁、预留洞等部位构造正确,各类砼预制块应用规范,线管采用机械开槽,无明显质量缺陷。
2
安全
管理
10、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和特殊工种持证率达100%,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卡、胸卡制作抽查合格率100%;
11、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完全隔离,现场各功能区域隔离优先用定型化栏杆;
50、项目部人员结构合理,有较多大中专生,待遇较好,人员稳定,团队和谐。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价标准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价标准一、安全管理制度1. 工地是否具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2. 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实行分级管理。
二、安全培训1. 是否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 是否建立安全教育档案,记录培训内容、时间和参与人员。
三、风险预防1. 是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2. 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高空坠落、塔吊倾覆等重大事故。
四、现场安全管理1. 是否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巡查管理、安全警示标识等。
2. 是否规范操作程序,减少人为作业过错。
五、应急预案1. 是否明确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准备。
2. 是否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安全设施1. 是否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
2. 是否对使用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检查、保养。
七、安全文明施工1. 是否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公共秩序的影响。
2. 是否规范施工人员行为,遵守社会公德。
以上标准是评价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的重要内容。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评价,工地才能被认定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树立行业标杆,推进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良性发展。
建筑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价标准对于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保护周边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建筑工地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保证工人们在施工期间遵守相关规定。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责任人的权利和职责,明确年度目标和考核制度。
建筑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及评分办法
建筑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为引导企业建立安全、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系统,提高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成本、工期等各个方面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顾客和相关方需求,基于PDCA 循环原则和精益思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进行建筑企业的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也可用于工程项目现场的自我评价。
建筑业现场管理星级评级标准模式图(标准模式图:上图为现场管理标准模式图。
其意义为:第一部分,现场管理推进要素是现场管理的驱动力;第二部分,现场过程管理系统构成标准的支柱,各种工具方法的系统运用构成了现场三大管理过程的基础;第三部分,为现场管理相关结果。
)1推进要素(150分)企业领导者对现场管理的重视是推进现场管理的重要因素,企业的领导应确保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员工广泛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同时加强有关现场管理的教育培训。
1.1领导重视(75分)说明企业领导如何发挥领导作用,促进工程项目现场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1.1.1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营造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快速反应、学习、诚信守法等良好的内部环境,健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责任制,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中发挥领导作用,明确现场管理要求、指标及期望,并对提高效率、四节一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环境保护)、相关方满意等做出承诺。
项目经理应结合项目实际组织团队建立健全本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
1.1.2战略秉承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应秉承企业文化的要求,与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计划协调一致。
将战略和战略实施计划相关要求展开为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指标,如质量提高、交付准时、成本降低、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相关方满意等,同时将相关要求和指标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
项目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相关方传递、沟通企业文化。
施工现场CI策划落实良好,企业品牌能得到持续提升。
1.2人员素质(75分)企业应对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人员满足当前或未来现场管理所需的能力进行确认,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满足现场管理要求。
标杆创评评价标准
标杆创评评价标准一、目标明确1. 目标设定明确、具体,具有可衡量性,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2. 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岗位,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确保全员参与实现目标。
3. 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目标,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流程优化1. 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并消除冗余、低效环节,提高流程效率。
2. 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各项业务操作规范、准确、高效。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创新驱动1. 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思维,提供创新实践平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2. 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 对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和推广,形成创新文化,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四、客户至上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2. 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3. 关注客户体验,创造超越客户期望的价值,增强客户忠诚度。
五、社会责任1. 依法经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2. 关注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六、人才培育1. 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拔具备潜力和素质的人才。
2. 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
3. 鼓励员工自我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七、财务管理1.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操作流程。
2. 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提高财务效益和盈利能力。
3. 提高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为引导组织建立安全、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生产制造现场管理系统,提高组织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交付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基于PDCA 循环原则和精益生产理论,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可用于生产制造型组织进行现场管理的星级评价也可用于组织的自我评价。
现场管理星级评级标准模式图(标准模式图:上图为现场管理标准模式图。
其意义为:第一部分,现场管理推进要素是现场管理的驱动力;第二部分,现场过程管理系统构成标准的支柱,各种工具方法的系统运用构成了现场三大管理过程的基础;第三部分,为现场管理相关结果。
)1推进要素(150分)组织领导者对现场管理的重视是推进现场管理的重要因素,组织的领导应确保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员工广泛参与组织的现场管理,同时加强有关现场管理的教育培训。
1.1领导重视(75分)说明组织领导如何发挥领导作用,提高现场的作业管理水平。
1.1.1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中发挥领导作用,明确现场管理要求、指标及期望,并对杜绝或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做出承诺。
1.1.2战略秉承组织的现场管理应秉承组织文化的要求,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计划相协调一致。
将战略和战略实施计划相关要求展开为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指标,如质量提高、交付准时、成本降低、资源节约、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要求,同时将相关要求和指标纳入组织的绩效考核系统。
1.2人员素质(75分)组织应对现场管理人员满足当前或未来现场管理所需的能力进行确认,说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满足现场管理要求。
1.2.1教育培训组织应根据现场管理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建立起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协调的现场管理培训机制。
组织可采用分层、分类等培训方法,开展现场管理的理论和工具应用等系统培训。
可通过建立交叉培训、定期轮岗等多项培训制度,鼓励员工一专多能,提高员工现场管理水平。
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
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标题: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引言概述: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是一种管理工具,旨在提高生产车间的整体管理水平。
通过对车间环境、设备、材料、方法、人员和安全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分,匡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车间环境评分1.1 清洁度评估:评估车间的清洁程度,包括地面、墙壁、机器设备等的清洁情况。
1.2 整齐度评估:评估车间内物品的摆放是否井然有序,是否有明确的标识和分类。
2. 设备评分2.1 设备状态评估:评估车间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是否维护良好、是否存在故障等。
2.2 设备保养评估:评估车间设备的保养情况,包括定期保养、维修记录等。
3. 材料评分3.1 材料存放评估:评估车间内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存放情况,是否有标识、分类和防潮措施。
3.2 材料使用评估:评估车间内材料的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按需使用、是否存在浪费等。
4. 方法评分4.1 工艺流程评估:评估车间的工艺流程是否合理、高效,是否存在瓶颈和优化空间。
4.2 操作规范评估:评估车间内员工的操作规范,包括是否按照标准操作、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
5. 人员和安全评分5.1 人员素质评估:评估车间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5.2 安全意识评估:评估车间员工的安全意识,包括是否遵守安全规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总结:通过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车间的管理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车间环境评分、设备评分、材料评分、方法评分以及人员和安全评分是评估车间管理的重要指标,每一个方面都有具体的小点进行评估。
通过不断优化,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标杆班组评定标准
神电工会字〔2014〕179号附件1公司标杆班组评定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电力生产工作方针,加快推进公司班组建设工作和提升班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和谐的企业基层组织,公司修编了《标杆班组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各单位要对照此《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做好班组达标建设和管理提升工作。
第二条引用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条);《环境保护法》(2013年10月);《消防法》(2008年10月);《职业病防治法》2012年修订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1-2011)。
第三条主要内容:本《标准》从“班组双基管理、班组生产现场管理、班组本安体系建设管理、班组实力提升管理”四个方面明确了公司下属电厂班组建设管理工作内容和班组建设考评标准。
第四条名次解释:“双基管理”是指班组“基础建设、基本制度”;“生产现场管理”是指班组成员紧紧围绕提高设备可靠性、系统经济性目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实现“节能环保、稳定可靠”的目标;“本安体系建设管理”是指各班组依据《发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全面做好”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等方面的管控工作。
“软实力”是指班组员工队伍学习、执行、创新、解决生产难题等综合素质能力。
第五条遵循原则:遵循“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原则;遵循“日清日结”、“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原则;遵循“PDCA”、“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原则;遵循“分级管控”、“试点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第六条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系统班组和非生产系统班组建设以及评定工作。
第七条生产系统班组包括发电生产运行班组(值、单元)、发电生产主要检修维护班组(发电厂主设备维护检修、热控、继保班组)和生产辅助类班组(试验类、主设备所属辅机检修维护、辅助系统设备维护检修类班组);非生产系统班组包括后勤服务型班组、经营管理型班组和车队班组。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和促进安
全生产工作,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以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首先,安全管理制度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等,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也是评分的重要考量因素。
企业应配备符
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施设备,如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备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另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也是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应配备
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安全生产记录和报告的完善程度也是评分的重要考察内容。
企业应建立
健全的安全生产记录和报告制度,如事故隐患排查记录、安全生产月报告等,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最后,安全生产文明创建和宣传教育工作也是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应积
极开展安全生产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考量,企业
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要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车间现场标准化标杆班组工作总结
车间现场标准化标杆班组工作总结《车间现场标准化标杆班组工作总结》一、团队协作是力量的源泉团队协作就像是一群蚂蚁搬运食物,单个蚂蚁的力量有限,但是当它们团结起来,就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很多倍的东西。
在我们车间的标杆班组里,团队协作就是这么强大的力量源泉。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接到了一个紧急订单,时间特别紧,任务量还很大。
这时候就特别考验我们班组的协作能力了。
就像篮球场上的“公牛队”,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专长,乔丹的得分能力超强,皮蓬的防守和策应一流,罗德曼的篮板球那是一绝。
他们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多次夺冠。
我们班组也是这样,有的同事擅长操作机器,就负责生产的核心环节;有的同事对物料管理有经验,就负责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还有的同事心细,负责质量检查。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班加点地干,最终按时完成了订单。
我当时心里就想啊,咱们这个班组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大家互相帮衬着,没有谁会抱怨活儿多活儿累,都想着怎么把这个订单顺利完成。
这股子团结劲儿啊,真的让我特别感动,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车间里,团队协作是多么的重要。
二、细节决定成败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都不假,就像瑞士制表业一样。
瑞士制表匠们对每一个小零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哪怕是一颗小螺丝的打磨、一个小齿轮的安装,都不会有丝毫马虎,所以瑞士表才能闻名世界。
在我们车间现场的工作中,细节同样至关重要。
比如说设备的日常维护,一颗螺丝松了,可能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就会引发设备故障,影响整个生产进程。
我们班组就特别注重这些细节。
每次交接班的时候,同事们都会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位,小到一个指示灯的状态,大到机器的运行声音。
我自己也深知,在车间里,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就会造成大麻烦。
有一次我差点就犯了个小错,在记录生产数据的时候,小数点差点点错了位置。
还好我及时发现,当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啊。
我就想啊,在这个岗位上,就得像个精密的仪器一样,容不得半点差错。
评价标准(车间)
评价标准(车间)评价标准(车间)引言概述:车间是一个企业生产的核心部门,它的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评估车间的运营情况和提升其绩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人员管理,详细阐述车间评价的标准。
一、生产效率:1.1 设备利用率:评估车间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故障率和维修时间。
1.2 生产周期:衡量车间完成一次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包括从原料准备到产品出货的整个流程。
1.3 生产能力:评估车间的生产能力,包括每小时、每天或者每月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
二、质量控制:2.1 产品合格率:评估车间生产的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2.2 不良品率:评估车间生产的不良品数量,包括废品、次品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3 质量改进措施:评估车间采取的质量改进措施,包括质量培训、工艺改进、设备更新等。
三、安全生产:3.1 事故率:评估车间的安全生产状况,包括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3.2 安全培训:评估车间员工的安全培训情况,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培训内容。
3.3 安全设施:评估车间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包括消防设备、紧急停电装置等。
四、环境保护:4.1 废物处理:评估车间的废物处理情况,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
4.2 资源利用率:评估车间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能源、水资源等的使用情况。
4.3 环境影响:评估车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噪音、振动、污染物排放等。
五、人员管理:5.1 岗位责任:评估车间员工对各自岗位职责的理解和履行情况。
5.2 培训与发展:评估车间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包括技能培训、晋升机制等。
5.3 团队合作:评估车间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等。
总结:车间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提升车间绩效和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指标,可以全面了解车间的运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现场星级评价标准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文件汇编中国质量协会目录一、全国企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管理办法‥‥‥‥‥‥‥1二、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5三、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评分办法‥‥‥‥‥‥‥‥‥‥12全国企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现场管理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对现场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为推动企事业单位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产品、服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中国质量协会决定在全国开展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以下简称现场管理星级评价)。
为规范该项活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是针对企事业单位作业现场的管理水平开展的评价活动。
目的是激励企事业单位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产品、服务、工作质量,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绩效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本着企业自愿申报和高标准的原则,根据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对组织或部门的作业现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四条全国性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由中国质量协会组织实施。
第五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适用于完整的企事业生产制造作业单位或独立运营部门。
第六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设立以下三个级别:●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第二章组织机构、职责第七条全国性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由中国质量协会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
设立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政府主管部门、质协系统及企业的领导和专家组成。
管理委员会负责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的管理和审批工作。
第八条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质协,负责制定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评聘评审人员,组织实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的资格审查、文件评价、现场评价以及日常管理、监督和服务等工作。
第三章评价标准第九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由办公室组织起草,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正式颁发并实施。
现场标杆评价标准
权重
6% 5% 5% 4% 3% 3% 3% 10% 3% 3% 4% 7% 8% 6% 6% 5% 6% 4% 3% 6% 100%
备注
பைடு நூலகம்
说明: 1、实际评审时,公司按照以上要素分别针对标杆班组、标杆线制定细化的评审标准及流程; 2、各单位参照以上维度做好本单位生产现场的管理工作,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上内容。
具体说明
是否建立了明确的生产车间、班组的管理机制及作业标准。 管理机制中对Q、C、D、S、E、M改善等相关内容是否明确、全面。 作业标准是否可行,更新是否及时。 是否建立了异常应对和再发防止的机制,5W2H明确。 各级人员对与其相关的机制、作业标准是否明确。 车间、班组管理机制、标准、指标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目视化。 管理相关的记录是否保存完好,相关的数据是否更新及时。 各级人员是否按照相关的机制、标准进行作业。 是否建立了本工厂/车间/班组丰富、实用的培训教材库(根据业务需求)。 是否定期制定了本单位的培训计划/人才技能发展计划。 培训是否实施,并且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评价。 成员是否掌握了基础的QC小组工具、TPS理念,具有小团队活动的经历。 改善提案、小团队等全员改善活动正常开展,有准确及时的记录。 Q、C、D、S、E、M等要素建立了必要的关键指标。 对于指标的日常、异常管理有相应的机制对应。 Q、C、D、S、E、M等关键指标达到了工厂及公司的要求。 现场的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硬件(版面、计算机、秒表等)。 通过1-6项活动的实施,车间、班组管理实现了日常化,井然有序,具有自律性。 Q、C、D、S、E、M等关键指标在公司各工厂的同类班组中处于前列。 在车间、班组方面进行了创新,并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合计
附件一:
生产现场标杆评价标准
序号 评价维度 子序号
评价标准(车间)
评价标准(车间)评价标准(车间)引言概述:车间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环节,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评估车间的绩效和改进生产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车间评价的标准,包括工作环境、生产效率、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和员工培训。
一、工作环境评价标准:1.1 工作场所安全:评估车间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包括消防设备、紧急救援措施等。
1.2 环境卫生:评估车间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包括垃圾分类、通风设施等。
1.3 工作氛围:评估车间内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情况,包括团队合作、领导风格等。
二、生产效率评价标准:2.1 生产能力:评估车间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需求,包括产能利用率、生产周期等。
2.2 生产效率:评估车间的生产效率,包括生产线的运转效率、设备利用率等。
2.3 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评估车间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包括按时交付率、生产进度等。
三、质量控制评价标准:3.1 原材料检验:评估车间对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流程,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等。
3.2 在线检测:评估车间的在线检测能力,包括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测频率等。
3.3 最终产品检验:评估车间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包括外观质量、功能性能等。
四、成本管理评价标准:4.1 能源消耗:评估车间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力、水、气的使用效率等。
4.2 原材料成本控制:评估车间对原材料成本的控制情况,包括库存管理、采购成本等。
4.3 人力资源成本:评估车间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情况,包括员工薪酬、劳动力利用率等。
五、员工培训评价标准:5.1 培训计划:评估车间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5.2 培训效果:评估车间的员工培训效果,包括员工技能提升、工作态度改善等。
5.3 培训反馈:评估车间的员工对培训的反馈情况,包括满意度调查、培训需求反馈等。
结论:通过对车间评价的五个方面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估,企业可以了解车间的运营状况,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质量标准化工地评分标准
质量标准化工地评分标准在建筑行业中,工地的质量标准化评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个合格的工地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如何进行评分?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和监管部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化工地评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工地的人员管理是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格的工地应该有专业的现场管理团队,他们应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施工过程。
此外,工地的人员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其次,施工质量是评分的关键指标之一。
一个合格的工地应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且不得出现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验收制度,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此外,工地的环境卫生和文明施工也是评分的重要考量因素。
工地应该保持整洁、有序,杜绝乱堆乱放、渣土滞留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应该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最后,安全生产是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地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同时,应该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质量标准化工地评分标准应包括人员管理、施工质量、环境卫生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确保工地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和标准,同时加强对工地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地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达到标准要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出更多优质的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价标准(车间)
评价标准(车间)评价标准(车间)引言概述:车间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环节,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车间运营的高效和优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安全生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等角度,详细阐述车间评价的标准。
一、安全生产:1.1 工作场所安全:评价车间的安全生产标准之一是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包括有无安全隐患、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等。
1.2 设备安全:评价车间的设备安全标准包括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经常维护和检修,以及是否有完善的应急措施等。
1.3 人员安全:评价车间的人员安全标准包括员工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是否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是否存在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等。
二、生产效率:2.1 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评价车间的生产效率标准之一是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包括生产进度是否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是否合理安排等。
2.2 生产线平衡度:评价车间的生产效率标准还包括生产线的平衡度。
即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性和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生产瓶颈等。
2.3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车间的生产效率标准还包括资源的利用效率。
即是否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以及是否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产品质量:3.1 品质控制:评价车间的产品质量标准之一是品质控制。
包括是否有完善的品质控制体系、是否有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和标准等。
3.2 不良品率:评价车间的产品质量标准还包括不良品率。
即产品的不良品数量与总产量的比例,评价产品质量的好坏。
3.3 售后服务:评价车间的产品质量标准还包括售后服务。
即产品在出现问题后,车间是否能及时响应、解决问题,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四、成本控制:4.1 原材料成本:评价车间的成本控制标准之一是原材料成本。
即车间在采购原材料时是否能够寻找到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以及是否有合理的采购策略等。
4.2 劳动力成本:评价车间的成本控制标准还包括劳动力成本。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指标及方法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化评价指标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指标1. 安全管理体系指标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包括安全责任体系、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和教育、事故报告和调查等方面。
评价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指标主要包括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制度执行情况,培训和教育覆盖率,事故报告和调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2. 安全生产设施指标安全生产设施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条件,包括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备、应急救护设备等。
评价企业安全生产设施的指标主要包括设施配备是否完善、设施运行是否正常、设施维护是否及时等。
3. 事故隐患排查指标事故隐患排查是发现和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评价企业事故隐患排查的指标主要包括排查频次、排查记录的完整性、发现和整改隐患的及时性等。
4. 安全生产培训指标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评价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指标主要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培训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
5. 应急管理指标应急管理是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对于降低事故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评价企业应急管理的指标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情况、应急资源准备和调配的能力、应急响应和处置的效果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方法1. 评估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相应的评估问卷,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价。
问卷调查可以定量收集数据,便于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但需要确保被调查员工的回答真实准确。
2. 审核法由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设施、隐患排查等进行现场审核。
审核法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但需要专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轻工行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评价通则团体标准
轻工行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评价通则团体标准1.引言在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绿色制造已成为轻工行业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轻工行业向绿色制造发展,制定一套评价绿色制造标杆企业的通则团体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2.评价指标体系2.1环境管理体系:评估企业是否建立和实施了科学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ISO14001等认证。
2.2资源利用效率: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水资源等的利用效率,是否达到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2.3废弃物处理:评估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和效果,优先选择资源化、循环化的处理方案。
2.4产品绿色设计:评估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是否考虑环境因素,采用环保材料和制造工艺。
2.5碳排放管理: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是否采取减排措施,达到行业的要求。
2.6环境监测与报告:评估企业是否建立并落实环境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公开环境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2.7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估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对供应商的环保要求和配合情况。
3.评价方法3.1数据收集: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收集企业的资料和数据。
3.2质量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绿色制造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3.3综合评分: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对每个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评分,得出企业的总体绿色制造评分。
4.评价报告4.1报告内容:评价报告应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评价指标体系、质量评估结果、综合评分以及改进建议等内容。
4.2报告公示:评价报告应向社会公开,并及时提供给被评价企业,供其改进绿色制造水平参考。
5.具体评价要求5.1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和落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ISO14001等认证。
5.2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应合理利用能源、水资源等,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3废弃物处理:企业应优先采用资源化、循环化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4产品绿色设计:企业应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环境因素,采用环保材料和制造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5 成本管理:成本改善、原材料、辅料管理、劳产率提升;
2.1.6 人才育成:流水线内的轮岗;
2.1.7 其它:全员改善、班组评比、管理的目视化等。
2
标杆线
2.2.1 2.2.2
基础管理:制定了生产现场管理手册并应用,工段长按照日常作业标准执行并能进行异常处置;
工段长能力:掌握多工位的技能 ◆认同TPS理念并运用TPS工具,能够指导班组长做标准三票和根据作业节拍对工序作业进行调整; ◆对4M变化点管理进行确认; ◆能对班组长进行作业指导并具有培养优秀班组长能力; ◆有设备保全意识和故障处置能力; ◆会运用PDCA的方法开展工作,运用QC工具进行日常改善活动。
1 标杆班组
1.2.3
安全:“零事故” ◆制定了设备安全操作标准和作业安全操作标准,有事故应对机制; ◆有危险源识别活动并开展KYT活动,有对安全的日常点检标准和定期安全会议; ◆劳保用品配备齐全及时并正确使用。
质量:达到了公司要求质量目标
1.2.4 ◆能够制作作业要领书且现场能按要求进行标准作业;
人才育成:培养出能力出色的班组长,及班组长后备人员,制作了班组长培训资料;
2.2.8 其它:全员改善活动积极,开展班组评比活动,管理的目视化。
备注
说明:以上 内容不能照
1.2.6 1.2.7
成本:能够进行成本方面的改善活动,制作不合格产品推移图并针对不合格率高的产品进行对策改善; ◆根据需要进行材料、在制品、完成品的在库递减活动; ◆换产时间递减、加班时间递减活动。
人才育成:人员技能水平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的编制: ◆定期的培训指导并做好培训记录,必要时要有培训教材; ◆对人员标准遵守和提交改善的记录并定期开展员工评比活动。
附件 二:
生产现场各级标杆评价要素说明
序号 标杆分类 子序号 项目
1.1 管理机制
分项
要素
1.1.1 基础管理:班组管理手册、班组长年度、月度、日作业标准、异常处理流程;
1.1.2 安全管理:班组安全管理作业标准、表单,包括劳保用品配备、事故应对、危险预知训练机制等;
1.1.3 质量管理:班组质量管理作业标准、表单,作业要领书、早市活动等;
1.2.1 基础管理:制定了班组管理手册并应用,班组长按照日常作业标准执行并能进行异常处 ◆认同TPS理念并运用TPS工具,会做标准三票,能够根据作业节拍对工序作业进行调整; ◆对人、机、料、法变更进行管理; ◆能对员工进行作业指导训练并具有快速培养多能工能力; ◆有设备保全意识和故障处置能力; ◆会运用PDCA的方法开展工作,运用QC工具进行日常改善活动。
1.1.5 生产管理:日报记录、设备点检表、生产线停线管理、效率改善等;
1.1.4 成本管理:成本改善、原材料、辅料管理、产品合格率、成本管理台账等;
1.1.6 人才育成:人员技能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培训记录,必要的培训教材;
1.1.7 其它活动:全员改善、标准作业管理、5S管理、班组员工评比,管理的目视化等。
1.2 应有状态
◆能够实施4M变化点管理,对产品不良能够进行分析对策并再发防止,正常开展早市活动并取得一定效果。
1.2.5
生产:能够按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随着生产量的不同进行人员调配(少人化),正确记录日报并对异常分析改善; ◆制作设备日常点检表并进行设备预防保全工作; ◆对现场物料进行彻底的2S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能够发现日常作业的问题并进行改善,当生产线停线和缺件发生时能够进行及时处置。
1.2.8
其他:理解TPS理念并在生产活动中实际应用,全员改善参与率达到公司要求,小团队活动积极并取得一定 成果,改善提案件数达到公司要求,现场5S管理和目视化管理较好。
2.1.1 基础管理:生产现场管理手册、工段长年度、月度、日作业标准、异常处理流程;
2.1.2 安全管理:现场巡视与纠正;
2.1.3 质量管理:一次下线合格率; 2.1 管理机制 2.1.4 生产管理:流水线有效率管理;
2.2.3 安全:“零事故”,工段长能够在巡视中迅速解决异常并作相应的“报联相”工作; 2.2 应有状态 2.2.4 质量:一次下线合格率达到公司要求;
2.2.5 2.2.6 2.2.7
生产:能够按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并使生产线均衡化生产;
成本:能够进行成本方面的改善活动,根据需要进行材料、在制品、完成品的在库递减活动; 换产时间递减活动,劳产率提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