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甘薯梅营一号密度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甘薯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研究
法、 血清学检测 法 、 电镜观 察 法等 。我们 对茎 尖 苗
的检测一般先采取 目测 法淘汰弱苗 和显症苗 , 然后
再用血清学方 法或 分子 生物 学方 法 进行 筛选 。经 血清学或分子 生物 学方 法检 测呈 阴性 的样 品再 进
去多余 的水 分 , 手和接 种工 具严 格消毒 后 , 4 X 在 0 解剖 镜 下 , 无 菌 刀 片或 解 剖针 挑 下 0 1 0 2 用 . — .
从 另一侧 轻轻一 挑 将 茎尖 粘 于 刀 片 上 , 速接 种 迅 于培养基 。为 防污染 , 每个 培养皿 接种 1 —2个微 茎尖 , 人培养 室 内进 行培 养 。环 境条 件为 : 放 温度 2 ± 1 湿 度 7 一 8 、 照 强 度 3 5 ℃、 O 0, 光 9 6 0 d前
灯火 焰等原 因易使 茎尖 变干 , 丧失 活力 。解 剖刀 、
解 剖针 、 子等要 浸于 7 的消 毒酒 精 中并用 火 镊 0
焰 灼烧消 毒 , 最好 准备 两套 刀片与 解剖 针 , 替使 交 用, 以防灼烧 过热 伤 及 茎尖 。在切 取 茎 尖 时 可 以
从 一 侧 切 至 仅 与 另 一 侧 有 少 许 连 接 , 后 用 刀 片 然

1 ・ 8

西




2l() O O 4
甘 薯脱 毒 快 繁 及微 型薯 生 产 技 术研 究
曹秀敏 ,张 明 。 李延 龙 ,王利亚 ,乔保建 ( 平顶 山 市农 业科 学院 农业 生物技 术 实验 室 , 河南 平顶 山

47 0) 6 0 1
要 : 对甘 薯 长期 大 田种 植 , 毒 侵 染 , 性 退 化 , 性 降 低 , 针 病 种 抗 产量 和 品 质 下 降 的 特 点 . 出 对甘 薯 进 行 脱 提

甘薯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初探

甘薯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初探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又称山芋、番薯、红薯、地瓜,为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耐旱,耐贫瘠,产量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用作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病毒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1-2],一旦感染病毒,会导致产量品质降低,种性退化,严重者可导致减产[3]。

为提高甘薯脱毒率,满足脱毒苗产业化生产的需求,笔者对甘薯茎尖培养、高温和药剂3种脱毒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繁殖速度慢的甘薯品种进行了增殖培养基的筛选试验,以提高繁殖速率,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脱毒组培苗。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甘薯品种为烟薯25、京6、济薯26、普薯32,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北京市密云区和合元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

本试验于2018-2020年进行。

1.2试验材料准备准备大号塑料钵,底部铺设报纸,以防浇水时基质随水从排水孔中流出;栽培基质选用蛭石和草炭,比例2∶1;基质提前用500倍百菌清溶液喷湿,将薯块平铺或直插入基质中,注意直插时分清上下部,浇水后放于适宜温度下催芽。

催芽温度条件29~32℃。

待苗出芽后降低温度,控制在25~28℃。

从携带有SPLCV病毒的烟薯25盆栽苗上剪插条,插条长约10cm,去除叶片,插条上部平切,下部斜切;将插条放于500倍百菌清溶液中浸泡10s,再用浓度为100~500mg/kg萘乙酸溶液处理,以利快速生根;扦插基质为蛭石和草炭,扦插容器选用塑料钵,从底部到上部依次为报纸、草炭、蛭石,同样用500倍百菌清溶液处理;将处理好的插条扦插于基质中,喷水后放置于25~28℃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待生根并长出新芽后即可进行药剂脱毒试验。

1.3茎尖剥离技术1.3.1材料准备当甘薯块茎长出新芽后,切下顶部约2cm的芽段,剪去已展开的叶片放入烧杯中,倒入洗涤灵进行洗涤,用流水冲洗30min左右,置于超净工作台上。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第一步是田间选择优质的甘薯种薯,通过人工筛选、病害检测等方式,挑选出没有病
虫害和病毒感染的种薯。

在田间管理中,要注意田间环境和卫生条件,定期测定土壤温度、湿度、营养成分等。

第二步是甘薯脱毒处理。

将选好的甘薯种薯分别进行水培处理和物理处理。

水培处理
方法是将甘薯种薯浸泡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经过二到三个月的培养,消除种薯内的
病毒和有害细菌。

物理处理方法是将种薯用100%甲醇浸泡2~3min,然后用70%的乙醇液中洗净,最后用无菌水洗净,去除甘薯表面的污物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第三步是甘薯微型薯育苗。

将已处理好的甘薯种薯,放置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分离,
使用无菌操作技术进行育苗。

分离处理好的幼芽,接种到含有适量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的培养基中,通过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所有养分,从而达到高效稳定的
幼苗生产。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可以得到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的成品。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
除种薯中的各种病毒和有害细菌,保证甘薯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提高可
持续农业的生产效率,为抗击病毒病害做出了贡献。

总之,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的研究为甘薯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意义,
也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豫薯一号”脱毒甘薯不同密度试验总结

“豫薯一号”脱毒甘薯不同密度试验总结

分布均匀, 地势平坦 向阳, 光照充足, 前茬作物为玉
米 。全 田块 面 积为 06 66 7 . ̄ 6 .m 。 2试验 地 的处 理 及重 复设计
21 .试验设置四个处理:即 A: 00窝/6. B 30 66 m: : 7 40 00窝/ 6 m ;C 0 0窝/ 6 m ;D 0 0 6 . :5 0 67 6 .7 :6 0 6
0 2  ̄6 . ,区按随机 区组排列。 . 5 6 6 m .、 0 7 J

农业科技 ・
23 全 试 验 共 设 置 1 个 小 区 ,每 个 小 区 而 积 为 . 2 1 ̄ . 3m, 宽 为 5 03 3 3 1  ̄.33 0 033 m,小 区 面 积 为
施用腐熟干猪牛粪 4 0公斤, 三元复合肥 1 5 . 公斤, 2 拌匀后施于沟 内, 起好垄 。 32 . 移栽好薯苗: 5 2 于 月 2日, 在整好的地里移栽薯 苗, 行窝距按设定处理密度要求操作 , 栽后每个小区 用 10 0 公斤清粪淋苗, 促进活棵, 然后整理好厢面, 培 土扶苗, 掏理好走道及边沟 , 并作好保护行的栽植。 3 移栽后薯苗的 田间管理: 月 2日调查观察, . 3 6 所栽
窝/6 .m 。 66 7
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规律, 找出最合理的栽培密度, 构成合理的生育群体, 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
续表 3
2 试验每个处理重复设计: . 2 每个处理设置 3 个重复。
萼 种 …
B1 日9 3 l 0 7 2 . l 月1 E B1 E 月1 E f 6 l B 63 4 l 1 4贵杂二号 9 7 B2 E 1月2 日1 月2 E 3 5 l3 9 l4 9 l5 1 E 5 1 1 B1 7 B2 B2 日1 B2 日3 5 El Y2 [ B2 日 f 1 5 1 日 l 4日 B 6 1 贵杂四号 9 日9 3 l O 7 2 6 月1 日 3 J 0 ̄ 4 0 5 5 月1 日9 3 O 7 2 3 月1 日 月2 日 月2 日 月1 日 月 6 1 贵杂 五号 9 7 月2 日 1 月2 N 1月2 日 3 5 3 0 4 0 5 4 5 1 日 6 B1 7 月2 日 0 7 2 J 3 f 1 t 6 B2 日 Y2 日 f 1 日 B l 6 1 油8 7德 号 9 日9 3 l月2 日1 Y2 日a 日 3 1 4 J 0 5 3 5 1 日 B1 7  ̄ 2 日 0 7 2 4 月1 日 月2 日 Y2 日 f 1 l 4日 5 6 l B 1E 1 德油1号 9 日9 J 3 l 月2 日1 月2 日3 7 3 2 4 J 0 5 8 2 1 9强盛 9 1 日9 3 1月2 B 7 B2 日 0 7日1 月1 日 3 日 3 5 4 5 5 1 日 5 1 日 2 6 B2 B1 日 B1 日 月 3 月 6

德宏州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德宏州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德宏州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摘要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表明,梅营1号块根产量最高达53.34t/hm2,淀粉含量较高;主要农艺性状优良,耐湿、受不良环境影响小,适合本地的气侯、生态环境条件以及生态条件、耕作制度。

可在本地引进推广示范。

关键词甘薯;品种;比较试验;云南德宏德宏地处云南边陲,属南亚热区,主要天气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东北面受哀牢山的阻挡,西伯利亚寒流难以入境,形成了冬春季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有效积温高、霜日少、霜期短、倒春寒不易发生的气候特点。

德宏州栽培甘薯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于甘薯生产,但长期以来,甘薯生产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甘薯良种较少。

采用的主要甘薯品种是:洋红、洋白、胜利百号、南瑞苕、胜利大白、徐薯18、白心等。

这些品种因使用时间较长,已表现出明显的混杂、退化,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丧失了优良的种性,同时又尚无新品种应用于甘薯生产,严重地制约了我州甘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为解决生产上这一突出问题,笔者于2007年开始进行甘薯新品种的筛选和开发利用研究,为甘薯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脱毒品种:梅营1号、双万1号、新凤888号,来源湖北天门市珍稀良种研究所,对照品种为当地的白心1号。

1.2试验设计试验地点在德宏州农科所基地,海拔920m,壤土肥力中等。

采用冷床覆盖塑料小棚育苗,4月1日排种,5月8日剪苗扦插,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m2,墒宽1m(沟20cm)、墒高30cm,采取品字形双行斜插种植,株距30cm,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

11月8日收获,直径1cm以上的薯块计入结薯数。

观察及记载从排种后的萌芽性、结薯习性等形态特征、生物学性状,测定产量、淀粉含量、晒干率、结薯数,熟食味等。

2结果与分析2.1主要农艺性状从表1、表2可以看出,4个品种萌芽均较性强,1个月可剪苗,苗质中等、出苗数较多、密度大,但苗细长节少,扦插后发根还苗时间早,一般3~5d即生根。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甘薯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甘薯种植中常常受到病毒病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薯病毒病害主要通过传毒媒介进行传播,如昆虫、螨类等。

在繁殖过程中,选择无病毒的种薯显得尤为重要。

甘薯脱毒技术是将带毒的甘薯进行杀菌处理,消除病毒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热水浸泡法、脱毒洗涤法、荷包薯脱毒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经过较长的处理时间,且存在着误杀或未杀干净等问题。

如何利用微型薯进行脱毒育苗是一项具有潜力的技术。

微型薯是指利用幼苗培养体系,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培养生产小型的、无病毒株系的种薯。

微型薯具有极小的体积和快速繁殖的特点,可以提高繁殖速度和脱毒效果。

在甘薯微型薯的脱毒培养中,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甘薯种植材料,如未感病的健康组织,然后进行表皮消毒处理,通常采用酒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处理。

接着将消毒处理后的甘薯组织进行切片,使甘薯组织细胞暴露在营养培养基上,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繁殖。

最后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配方,使甘薯组织快速生长并繁殖新的植株。

微型薯的关键技术是细胞的培养与繁殖。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通过调控培养基中植物生长素和营养物质的浓度,可以控制植株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培养条件的温度、光照和湿度等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繁殖。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甘薯的育种水平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脱毒技术可以减轻甘薯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高甘薯的抗病能力和耐逆性。

微型薯的快速繁殖和高效育苗特点,可以大幅提高甘薯的种植面积和生产效益。

由于微型薯育苗技术对种植空间和资源要求较小,可以在大规模种植条件下实施,为甘薯种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

通过培养细胞分裂和繁殖,可以快速获得无病毒的种薯,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甘薯脱毒苗培育的研究进展

甘薯脱毒苗培育的研究进展

甘薯脱毒苗培育的研究进展卢玲;聂明建;王学华【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 detoxification technology was reviewed, as well as (he standardization production of meristem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detoxification sweet potato and research focus were forecasted,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que support of sweet potato detoxification extension, and has significant scientific meaning for 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on of sweet potato detoxification.%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甘薯脱毒技术发展的情况及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标准化生产情况,并对今后脱毒甘薯的发展和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展望,为脱毒甘薯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脱毒甘薯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4【总页数】3页(P1456-1458)【关键词】脱毒技术;组织培养【作者】卢玲;聂明建;王学华【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09长期营养繁殖是导致甘薯病毒蔓延、产量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甘薯脱毒苗的培育就是采用甘薯茎尖剥离,利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而获取无病毒试管苗的一种技术体系[1-2]。

通过维管输导组织传播的病毒在茎尖分生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很慢。

利用甘薯顶端分生组织是无病毒区的原理,将茎尖分生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和合适培养基上离体培养,诱导再生茎尖苗,茎尖苗再经严格的病毒检测,确认不带病毒后在防虫网条件下进行快速繁殖,最后将这些无病毒的薯苗供给薯农种植,以达到脱除病毒和提高产量的目的[3-4]。

脱毒夏甘薯高产群体千质量指标与栽培技术要点

脱毒夏甘薯高产群体千质量指标与栽培技术要点

脱毒夏甘薯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栽培技术要点[摘要]通过甘薯生长的高产群体指标的分析提出栽培要点。

[关健词] 脱毒夏甘薯高产群体指标栽培技术一、甘薯脱除病毒后, 恢复了品种的优良种性, 表现出薯块萌芽好, 产苗量多, 栽后返苗快, 分枝多, 生长势强, 茎叶产量显著增加, 叶绿素含量提高, 叶面积指数增大, 吸收光能和利用光能的效率提高, 干物质积累快, 地下部分薯块膨大早, 膨大快, 薯块增多, 产量的经济系数提高, 增产效果显著, 高产田块可增产30%~50%。

生产潜力的增大, 须配套良好的栽培条件和方法, 现通过有关试验数据针对本地区生产条件分析, 提高阜阳市脱毒甘薯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栽培技术要点。

二、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一)叶面积指数(LAI)(二)脱毒甘薯一生出叶数很多, 在高产栽培中, 茎叶盛长期单株绿叶数多至150-200片, 每亩总绿叶数可达50万片叶, 全生育期单株及群体出叶数更多。

叶片是甘薯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 甘薯植株叶片生长, 叶面积指数, 及其工作效能对干物质积累以及块根重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是甘薯高产的基础。

我们认为, 高产薯田生育期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应该是: 前期叶面积指数上升快, 封垄较早, 中期达到茎叶生长高峰, 并能较长时间平稳在4-5之间, 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缓慢, 到收获保持在2.5-3。

(三)干物质积累(四)甘薯植株积累的干物质, 90%以上的是光合作用产物, 高产薯田要求结薯早、积累快, 在分枝结薯期(20-35天)地下块根增重慢, 是增重0.5-1kg/亩左右;在薯蔓并长期, 地上茎叶达最高峰, 此期日平均增量34-36/kg此期的块根产量占全生育期的40-45%;薯块盛长期日增量35-40 kg /亩;收获前平均日增量在30-35 kg/亩, 按此积累速率, 收获前块根亩产可望在2500 kg以上。

(五)T/R值三、T代表茎叶鲜重, R代表块根鲜重, 表示甘薯地上、地下部鲜重的比值, 生育期T/R比值的变化, 是植株生长过程中, 地上、地下部养分的分配状况和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的协调与否的反映指标, T/R值愈大, 表明同化产物分配于茎叶愈多, 反之, 同化产物分配于块根愈多。

梅营一号脱毒甘薯肥料正交试验

梅营一号脱毒甘薯肥料正交试验

2 3 l

2 3 2

2 3 3

6 9 . 35 25 5 5 . 86 90 5 0 . 47 8Βιβλιοθήκη o5 015 5 5 .
供试 甘 薯 品种 为脱 毒梅 营 一 号 ( 1代 )供 试 肥 料 : 。 氮肥 为尿 素 ( N4 %)磷 肥 为过 磷 酸钙 ( P0 1%) 钾肥 为 含 6 , 含 2 2 ,
解氮 5 /g 速 效磷 1 /g 速 效钾 7 /g 3mg , k 2mgk , 6mgk 。
1 . 试 验 设 计 3
1 9 8 6 0 1 9 . 1 6 1 0 5 1 9 9 8 0 4 2 . 582 3 5 6 8 . 5 4 . k. / 5 6 . 5 8 . 4 7 . 5 8 . =K, 3 75 25 23 90 84 55 23 75
12 试 验 地 概 况 .
1 26 90 1 7 1 55 1 54 80 1 7 1 4O 7 8 . 5 6 . 4 2 . 5 6 .
K1
K 3
1 861 . 1 56 50 1 95 55 1 40 20 5 90 6 7 . 6 2 . 6 2 .
表 2 试 验 结 果 直 观 分 析
若施 肥 技 术 不 当 . 达 不到 预 期效 果 。 此 , 开 展 了梅 营 则 为 特

号 脱 毒 甘 薯 的 氮 、 、 养 分 配 比 和最 佳 施 肥 量 试 验 研 磷 钾
究, 旨在指 导脱 毒梅 营 一 号甘 薯的 合理施 肥 , 组装 配 套其 并
k J 5 7 . 5 2 . 5 0 . 5 7 .  ̄K 3 2 8 35 52 55 65 80 46 35

河南省甘薯脱毒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河南省甘薯脱毒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1 甘薯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1998- 2002 年, 在甘薯的不同生育期对杞县、 汝州、洛阳、郑州、许昌、禹州、南阳等地的 13 个甘薯 品种进行调查, 发现河南省甘薯病毒病发生非常普 遍, 品种感病率和田块发病率均为 100% , 田间病株 率为 60% ~ 90% 。虽然不同品种间发病率有差异, 但没有发现抗病品种[ 3] ; 甘薯地上部病毒症状主要 有叶斑、花叶、卷叶、叶片皱缩和叶片黄化等类型, 以 叶斑类型为主, 如紫色羽状斑、紫斑、黄斑等。薯块
3 甘薯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
目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有目测法、指示植物 法、血 清 学 检 测 方 法 和 分 子 生 物 学 检 测 方 法 等[ 18, 19]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 ) 为基础的血 清学检测方法和基于核酸的 P CR 和杂交检测技术 具有快速、特异、检测样品量大等特点, 是目前研究
在全省 10 个县 21 个点( 次) 进行的小区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 5] , 脱毒甘薯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增 产幅度为 17. 9 % ~ 176. 0 % , 平均 61. 8 % 。不 同品种间的增产幅度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每公顷增 产鲜薯 2 593. 5~ 53 062. 5kg , 平均 14 703kg 。脱毒 甘薯在较大面积示范中也表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1998 年, 唐河县城郊乡权庄村种植 0. 2hm 2 脱毒甘 薯, 折产 60 378kg/ hm2, 比非脱毒甘薯增产 108% 。 社旗县1. 67hm2脱毒春薯, 产量平均达 50490kg/ hm2, 比未脱毒甘薯增产 70. 9% ; 5. 13hm2 夏薯平均产量 35175kg/ hm2, 比未脱毒甘薯增产 39. 6% 。1999 年, 南阳 卧 龙 区 种 植 40hm2 脱 毒 甘 薯, 产 量 平 均 达 30000kg/ hm2, 而未脱毒甘薯只有 20640kg/ hm2, 增 产 45. 3% 。

红薯梅营一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红薯梅营一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红薯梅营一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高其琴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16期[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39-01梅营一号红薯,是利用红薯茎尖分生组织培育的脱毒苗新品种。

该品种其食用口感细软甘甜,香味浓郁,纤维少,淀粉多,粗蛋白含量高。

2004年我市引进该品种试种,2008年扩大示范,2011年全市示范推广10万余亩,2012年21.4万亩其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耐旱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一、特征特性1.农艺性状该品种属中蔓半直立型,单株分枝7~9个,叶绿色,肾型,叶柄、茎蔓均为绿色,叶腺、叶茎部紫色,薯块纺垂形,皮紫红色,薯肉白色,结薯性好,大薯率高,光滑无裂沟,单株结薯3~5个,单薯重300~500克。

该薯萌芽性强,高抗病毒病、根腐病、茎线虫病,易育易繁,耐肥耐脊,植株生长稳健,生育期适中,春、夏薯兼用。

该品种蔓生茸毛,侧蔓不生根,无须翻秧。

2.产量表现该品种经3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种植,产量均比当地常规红薯品种增长50~80%,其产量增幅大,深受农民欢迎。

该品种实地测产,2004年平均单株产量1.67公斤,平均亩产5010公斤;2005年平均单株1.62公斤,平均亩产4665公斤;2006年平均单株产量1.55公斤,平均亩产4650公斤。

据2006年市农技站在汉阴军坝村80亩高产示范开挖时统计,梅营一号最低亩产3613公斤,最高亩产在6520公斤,全村平均亩产4306公斤,比对照徐薯18亩产2875公斤净增1431公斤,增幅49.71%,平均单株1.72公斤,最高单株重8.63公斤,最大单薯重5.2公斤。

3.薯蔓产量据测定,梅营一号薯蔓有分枝6~9个,蔓长1.9~2.1米,最短0.5米,蔓粗1.12cm,表现为粗、短、多。

地上部茎叶蔓重为7411公斤,薯蔓比为1:1.7。

4.品质该品种薯块品质优,口感好,营养丰富,集色、香、软、甜于一身。

脱毒红薯栽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

脱毒红薯栽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

脱毒红薯栽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王少怀;涂芥兵;王伯军;陈贵荟【摘要】为了掌握脱毒红薯不同栽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施肥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试验研究探讨脱毒红薯不同栽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脱毒红薯取得丰产提供最佳的合理栽培种植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5.1万株hm2,鲜薯产量可达73 275kg/hm2,是脱毒红薯的最佳栽植密度.【期刊名称】《云南农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脱毒红薯;栽植密度;产量【作者】王少怀;涂芥兵;王伯军;陈贵荟【作者单位】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宾川671600;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宾川671600;宾川县州城镇农科站,云南宾川671605;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宾川6716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脱毒红薯生产和种植面积的不断发展与扩大,如何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收益是生产与发展的关键,合理的田间栽培密度是红薯获得丰产、提高经济收益的重要保障之一[1],也是红薯田间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

为了掌握和了解脱毒红薯在大面积生产中田间栽培适宜的群体密度,通过拟定实施红薯田间栽培密度试验,研究探讨脱毒红薯高产栽培的合理种植群体密度,用以指导大面积生产达到和实现丰产增收目的,从而为脱毒红薯大面积生产种植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1.1 试验品种豫薯抗病一号。

1.2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选择在通风向阳、田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水方便的田块,土壤为砂壤土,海拔1470m,试验地前作为玉米。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设计,3次重复,共记27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13.3m2。

试验栽植密度设置分别为处理A,3万株/hm2;处理B,3.2万株/hm2;处理C,3.6万株/hm2;处理D,3.9万株/hm2;处理E,4.2万株/hm2;处理F,4.5万株/hm2;处理G,4.8万株/hm2;处理H,5.1万株/hm2;处理I,5.4万株/ hm2。

甘薯病毒病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甘薯病毒病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8.8李育军研究员,现在广东省表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研究室工 作。

表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广东科学观测卖验站副站长,华南 表业大学表学院在职攻读专业碩士研究生第二导师、华南表业大学表 学院枝外卖戚教学指导教师(教授),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科技咨询专家, 汕尾市表业科技人才驿站专東、江门市人民政府采购项目人才库专東, 企业科技特派员(产学研)、表村科技特派员。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级 证书)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全 国表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表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表 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级证书)项,广东省表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 奖1项,中国遗传学会科普奖1项。

培言研发新品种(含新品种权、新产 品)16个,发表论文约100篇,参编著作4部、参奵行业标准1项。

现如今,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步提升,普通蔬菜已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味蕾,因此 “特菜”很快抓住大众消费者的眼球,跟随都市的发展步伐,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华 南特菜凭借当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理优势、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一路生机勃发,特菜产业由此取得长足发展。

编者按JD 01:10.3865/j .issn .l 001-3547.2018.08.014甘薯病毒病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何毅文 ' 陈珠5袁李育军 ' 何梦海4袁张雄坚\植石灿M ,沈文杰4袁秦树香M ,章楷煜 ' 倪乔丹^(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湛江分院;3.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4.深圳市河田姆生物农业创新有限公司;5.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著[Jpom oea Jb afatas (L .) Lam .]又名番著、地瓜,旋花科甘薯属缠绕草质藤本,含有丰富的淀粉、 膳食纤维、维生素(如胡萝卜素、VA 、VB i 、VB2、VC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作物新品种及其高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2017分院2-05);肇庆市科技计划项目(甘薯新品种引进与示范应用,2015B 01020100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分院科技推广 项目(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2016推05)何毅文(1996-),第一作者,女,本科,主要从事植物病理研究,E-mail 院 1398217830@陈珠(1978-),并列第一作者,女,图书资料助理馆员,从事农业图书资料与信息研究,E-mail: 1179533385@ 李育军(1963-),男,通讯作者,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研究,E-m ail: 1790643179@ 收稿日期:2018-02-10VE 〉、矿物质(如钾、铁、铜、硒、钙等冤等营养成分,集粮食、饲用、食品加工、能源、保健等功能为一体。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作者:沈升法吴列洪项超李兵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05期摘要: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

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 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

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

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关键词: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出苗量;繁殖系数;稀播中图分类号: S531.04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5-0097-03甘薯是無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病毒,病毒便会在薯块内存活并逐渐积累,引起种性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可减产20%~50%,严重的可能导致绝收。

因此,脱毒良种是甘薯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2]。

目前,甘薯与马铃薯的脱毒良种繁育方法并不相同,主要是由于甘薯缺少脱毒微型薯生产的中间环节,甘薯脱毒苗用基质扩繁后直接通过大田生产脱毒种薯[3-4]。

由于甘薯是由种薯育苗后再剪苗栽种的,种薯有较高的种苗繁殖系数,用种量仅为马铃薯的10%左右。

因此,从成本角度上看,甘薯脱毒微型薯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无须通过脱毒微型薯再繁育脱毒种薯而消化成本。

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国内率先进行了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和育苗技术研究,提出浙江省甘薯脱毒微型薯的最佳生产季节为9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用大棚高密度基质栽培,按基质面积计算,微型薯产量可达2.5 kg/m2以上,5~20 g微型薯产量的比重超过80%。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甘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其中毒素蛋白是主要的病原体之一,严重影响了甘薯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解决甘薯受到毒素蛋白危害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培育方法,使甘薯种薯脱去毒素蛋白,使其具备更好的生长环境和条件,提高了甘薯的耐病性和产量。

目前对于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为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研究将分析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的影响因素和优势,探讨其应用前景,从而为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研究引言本研究将从甘薯脱毒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的流程、影响脱毒效果的因素、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甘薯种植业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推动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升甘薯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研究意义甘薯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产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脱毒方法往往费时费力,且效果难以保证,给甘薯种植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研究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提高甘薯种子的脱毒效率,有效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保证甘薯产量和质量;该技术可以大大缩短脱毒过程,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还可以为甘薯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推动甘薯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研究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提高我国甘薯生产的效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甘薯脱毒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甘薯脱毒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是甘薯繁殖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去除甘薯携带的病毒或微生物,以确保获得无病害的薯苗。

脱毒微型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一级原种产量的影响

脱毒微型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一级原种产量的影响

脱毒微型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一级原种产量的影响黄艳岚;王云高;易九红;周虹;杨永平;李祯凤【摘要】A comparative study on effect of 4 planting densities of virus -free potato with 2.5~5 g weight on yield of first original seed potato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and quantity per m 2 of seed potato were highest , 16 404.0 kg/hm2 and 147.2 grain/m2 respectively , when the density was 135 000 plants/hm2.When the density was 120 000 plants/hm2 ,there had the highest yield per plant and the maximum grain number per plant ,235.2 g and 12.1 grain per plant respectively.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above two densities was equivalent.So 120000~135 000 plants/hm2 was suitable for propagating seed potato with 2.5~5 g mini-potato.%通过对2.5~5 g脱毒微型马铃薯4个种植密度水平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35000株/hm2时种薯产量和每平方米种薯总数最大,分别为16404.0 kg/hm2和147.2粒;密度为120000株/hm2时单株产量和单株结薯数最大,分别为235.2 g和12.1粒;密度为135000株/hm2和120000株/hm2时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

脱毒甘薯一号不同移栽密度初探

脱毒甘薯一号不同移栽密度初探

脱毒甘薯一号不同移栽密度初探
文芬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年(卷),期】2007(0)4
【摘要】为探索脱毒甘薯一号在务川县的最佳种植密度,2006年春季在遵义市农推站的安排下,进行了净作条件下不同密度试验。

【总页数】2页(P45,30)
【作者】文芬
【作者单位】务川自治县农技站,贵州,务川,56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不同脱毒试管苗移栽密度对微型薯产量的影响 [J], 陈亮;宋峥;李志英
2.脱毒甘薯一号不同移栽期对产量的影响 [J], 传小青
3.不同密度脱毒甘薯净作试验初探 [J], 向红梅
4.优质杂交油菜遵油一号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初探 [J], 文云书;张忠兴
5.“豫薯一号”脱毒甘薯不同密度试验总结 [J], 苟世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2007年第2期耕作与栽培?25?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杨光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镇农业服务中心,563000)脱毒甘薯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培育出的优良无病毒的高产良种,它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强,产量性状好,品质优的特点,是食用,饲用及加工的优良品种.脱毒甘薯种植作为粮食增产,经济增收的一个项目,于2005年在进行示范种植,为了摸索脱毒甘薯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上的增产优势,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进行了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试验地点选在红花岗区长征镇平庄村红旗组陈德林责任地中,海拔900m,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光照,排水条件好,试验地1751m2,供试品种是甘薯一号.1.2试验设计设5个处理:4000株/667m2,4500株/667m2,5000株/667m2,5500株/667m2,6000株/667m2.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8.3ITI,宽4ITI,小区面积33.2m2,共15个小区.各处理每小区栽4行,按1.2ITI开厢起垄,垄沟宽33.33cm,沟深33.33cm,每垄栽2行,行距50cm,窝距根据密度不同而不同,4000株/667m2处理窝距33.33cm,每小区200株;4500株/667m2处理窝距29.64cm,每小区220株;5000株/667ITI处理窝距26.68cm,每小区274株;6000株/667m2处理窝距22.23cm,每小区299株.重复间0.9ITI,小区间0.6ITI.1.3试验经过试验于2月10日培肥苗床,2月25日下种,3月5日出苗,揭膜炼苗,3月10日幼苗长到5cm时,用清粪水进行第一次追肥管理,促使幼苗生长.5月10日剪苗移栽,移栽叶龄8.6叶,移栽前整地做到深翻细碎,底肥以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与草木灰100150kg/667m2混合使用.6月29日进行除草松土,同时追淋一次清粪水肥.7月6日剪去主藤尖(此时薯藤长到70cm),7月13日剪去分枝藤蔓尖, 10月2O日采收.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密度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从表1看出,甘薯一号的单产随密度不同而不同,4500株/667m2处理的单产达到2927kg/667m2,居第1位;5000株/667m2处理的单产达到27201~/667m2,居第2位;4000株/667m2处理的单产达到2696kg/667m2,居第3位;5500株/667m2处理的单产达到2616kg/667m2,居第4位;6000株/667m2处理的单产最低只有2525kg.收稿日期:2007-02-20第一作者:杨光华(1968一),女,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表1不同密度栽培的小区产量表2方差分析密度小区平均产量薹墨里董丝.(~~g/667mz)(kg/33.2mz)51I经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着水平,栽4500株/667m2产量与栽5000株,4000株,5500株,6000株/667m2差异达极显着水平;栽5000株,4000株, 5500株/667m2差异不显着,而与栽6000株/667m2差异达2.2不同密度对脱毒甘薯农艺性状的影响由表4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强,单株蔓长减短,单株薯重蔓重及大薯比例也下降.说明甘薯密度大,单株营养面积减小,光合速度慢,导致薯根结薯迟而少薯块个头小,产量低,没有发挥出品种原有的增产潜力.表4不同密度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处理(株/667n12)单株单株单株单株蔓长蔓重薯重薯数(crn)(kg)(kg)(个)1370.20.772.01360.150.722.11340.150.612.21350.170.522.2l110.170.452.1茎±茎茎个数重量个数重量个数重量(个)(g)(个)(g)(个)(g)40004500500055006000l_26500.61.36300.5lI24800.60.93750.8950.22565O.3251000.430l1OO.5351050.5303讨论脱毒甘薯一号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强,群体增大,田间通透性差,个体长势弱,大,中薯率减小,导致产量降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适时扦插,科学施肥的情况下,脱毒甘薯一号选择栽4500株/667m2为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分 枝 的 品种 , 毒后 生长 势更 强更 旺 , 陕南 的 脱 在 多雨 年 份 , 栽 培 技术 不 当 , 达不 到 预 期效 果 。 若 则 因此 , 了探 索梅 营一 号 脱 毒 甘薯 的适 宜 栽插 密 为
度及 组装 配套 栽 培 技术 模 式 , 为全 市 大 面 积推 广 提供 科学 依据 , 特作 此试 验 。
2 结 果 与分 析
表 1 一表 3结果 表 明 , 验 处 理 鲜 薯 产 量 以 试
18 0 6 7 m。产 量 最 高 , 4 7 5 6 k / 6 0 株/ 6 达 5 . g 6 7
m 比 对 照 增 产 1 4 . g 6 7m。增 长 6 . ; , 4 5k / 6 , 8 34
梅营一 号 ( 脱毒 1 ) 代 。
1 2 试 验 概 况 .
照) 产量 最 低 。经 F测 验 , 处 理 间 差 异 达 到 极 各
显著 水平 。又 经新 复极 差 ( S 法 ) 验 , 6 SR 测 6 7m。
试 验位 于 陕西 省 安康 市农 科 所 试 验 田内 , 前
茬 玉米 , 土质 为 黄泥 土 , 土壤肥力 中等 , 势平坦 , 地 地力 均 匀 。该 地 区 属 于 北 亚 热 带 温 热 区 , 拔 海 2 0m, 9 年平 均气 温 l . 一l . 2 1 6 5℃ , 1 ℃有效 ≥ 0
上 茎 叶 生 长势 强 , 片 绿 而大 , 蔓 壮而 长 , 下 叶 茎 地
与 地上 部分 生物 产量 之 比为 2: , 高 可达 3: 1最
l 可为 畜 牧业 提 供 大量 优 质 价 廉 的青 饲 料 来 源 , ,
底肥 。5月 2 日扦 插 , 垄 扦 插 一 行 , 植 规 格 5 每 密
按照 试验 设计 要 求 严 格 执 行 。6月 2 5日结 合 锄 草亩施 艳 阳天复 合肥 ( 5 5 5 2 g 硫 酸 钾 1 —1 —1 ) 0k 、
因此 , 脱毒 梅 营一号 甘薯 以其生 物产 量高 , 可有 效 解 决生 猪养 殖 中饲 草 饲 料 不 足 的难 题 , 成 为 我 而
21() 0 0 5

西




・2 5・
脱 毒 甘 薯 梅 营一 号 密 度 试 验研 究
王 罡
( 康 市农 科 所 , 西 安 康 安 陕
752 ) 2 0 1
摘 要 : 验研 究 了脱 毒 甘 薯 梅 营 一 号 在 陕 南 气 候 条 件 下 的 适 宜扦 插 密度 。 结 果 表 明 , 度 以 6 7m 扦 插 试 密 6 l8 0 产 量 最 高 , 0 株 产 量 最低 ; 定 适 宜扦 插 密 度 为 6 7m。 插 16 0 0 0 株 28 0 确 6 扦 0 —20 0株 . 可 高 于 24 0株 。 不 0 关 键 词 : 毒 ;甘 薯 ; 营 一 号 ;密度 试 验 脱 梅
Hale Waihona Puke 了解 决饲 料不 足 的 难题 , 进 全 市 畜 牧 产业 的健 促 康 发展 , 我们在 引进 筛选 生 物产量 高 、 淀粉含 量高
的甘 薯新 品种 梅 营 一号 的基 础 上 , 用生 物组 培 利 技术 , 生产 无 毒种 苗 , 应用 生 产 后 , 产 显 著 。不 增
仅 地下 薯 块 可达 50 0k / 6 0 g 6 7 m。以 上, 且 地 而
市 发展 畜 牧 业 的主 栽 品种 , 计 推 广 达 l . 累 3 3万 h 。然而 梅 营 一 号 是 长 蔓 型 、 势 旺 、 叶型 、 m。 长 大
1 g 7月 1 5k ; 5日、 8月 2 0日各 提 蔓 一 次 , 0月 1 1
日用 甲氰 菊酯 防虫 一 次 。儿 月 1 日收 获 , 生 8 全 育期 17d 7 。
活动 积 温为 42 1 49 8℃ , 8 - 6 无霜期 在 2 5 5 4 —2 9
扦插 18 0 、 0 株 、 0 0 株 20 0 l6 0株 问 产 量 差 异 不 显 著 , 均 与其它 处 理 间产 量 差 异 达 到显 著或 极 显 但 著 ; 6 I扦 插 26 0株 和 14 0株产 量均 较 低 , 6 7I T 0 0 与对 照三者 之 间产 量 差异 不 显 著 , 与 其 他 5个 但 处理 产量差 异 均极显 著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供试 材料 .
20 0 株/ 6 m。 产 量 名 列 第 二 位 , 为 0 67 45 5 6k / 6 I, 5 . g 6 71 比对 照 增 产 5 . ;16 0 T 65 0 株/ 6 产量 名列 第三位 , 0 6 7m。 28 0株/ 6 ( 6 7m 对
发展 以生 猪 为主 的畜牧 业 已成为安 康市 农 民 长期 稳定 增 收 的主 导 产业 , 而 随着 这 一 产业 的 然 深度 发展 , 料成本 高 , 饲 青饲 料 匮乏等 问题 日益 凸
现 出来 , 成为 畜 牧 产业 发 展 的重 要 制 约 因素 。为
13 3mm, 均 相 对 湿 度 7 % 一 7 , 燥 度 8 平 3 6 干
0. 4— 1 1。 8 .1
1 3 试 验 方法 .
试 验设 每 6 7m 栽 插 1 4 0株 、 0 6 0 l6 0株 、
18 0 、 0 0 株 2 0 0株 、 0 2 2 0株 、 0 2 4 0株 、 0 2 6 0株 、 28 0 (k 8 处 理 , 0 株 c) 个 3次 重 复 , 4个 小 区 , 2 随机 区组排 列 , 区面 积 1 I, 小 81 四周 设 有保 护 行 。前 T 茬 收获 后 , 闲翻 犁 冻 垡 。2 0 冬 0 7年 5月 1 日用 2 微耕 机 旋 耕 , 5月 1 日起 垄 , 距 1 0 m, 高 4 垄 . 垄 0 3 起 垄 时垄沟 每亩施 包 心农家 肥 30 0k 、 . 0m, 0 g 艳 阳天复合 肥 ( 5 5 5 3 g 尿素 1 g作 1 —1 —1 ) 5k 、 O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