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三教统筹”为农服务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探析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探析作者:周昊天来源:《南北桥》2021年第14期【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解决职业教育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任务要求。
当前,职业院校在贯彻、落实“三教”改革任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和现实困境。
为了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培养适应企业现实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应该着力推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任务尽早落实落地,着重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方面入手,系统解决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促成“三教”提质增效,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现实困境路径探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64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周密部署,特别是对职业院校“三教”改革具体的发展方向和任务要求进行了科学安排,为新阶段職业院校“三教”改革提供了根本的行动遵循。
“三教”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职业院校“三教”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师方面近年来,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师资素质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规模和师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规模和师资质量方面还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教师队伍规模方面,生师比仍然偏低,部分专业点甚至无专任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规模尚未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师资质量方面,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专任教师仍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教学训练,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人数仍然偏低,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反思
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反思作者:韦明缀来源:《中国教师》2008年第13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给农村教育带来不小的变化。
但从农村教育现况来看,不容乐观,农村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辍学较多,读书无用论出现回潮等现象依然存在。
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1.社会因素的影响教育产业化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最现实的结果就是很多农民不愿意承担这种高昂的教育风险投资,读书无用论开始上升。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
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叉”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
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
另一方面,媒体对教育的宣传的力度不够,宣传只是片面的,没有全方位地宣传。
在农村中能得到媒体的宣传教育的少之又少。
所以在农村许多人教育意识薄弱,对教育的重要认识不清,对国家进行的“普九”不理解,认为“普九”只是学校的事。
2.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地区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一方面,受传统愚昧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送孩子(尤其是女孩)上学是一大损失;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
很多家长都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学习放任自流,只要混完初中就行了,没给子女树立一个目标,直接影响农村学生的求学积极性.3.学校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
实行“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
实行“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作者:雷成耀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05期【摘要】“三教统筹”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结合;贵阳市在农村教育“三教统筹”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优化了当地农村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三教统筹;措施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063-03“三教统筹”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种农村教育管理运作模式,是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结合、有机衔接、分工协作与相互沟通,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在农村实行三教统筹,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对实现农村教育的统筹管理,密切三教关系,发挥农村教育整体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教育良性循环有重要作用,对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及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贵阳市,贵州省省会,农村人口超过50%。
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市农村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建立起了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较为完整的农村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方面,1985年仅有农村完中4所,初中27所,到1990年,区镇农村中学完中18所,初中62所,各乡均建立了乡中心完小,村村建有小学,边远分散的寨子也设立了教学点,到2004年,共有农村小学802所,6269个教学班,初中学校113所(含完中),1051个教学班。
为使农村中小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贵阳市2007年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
职业教育方面,贵阳市1981年就启动了农村职业高中的建设,到2000年在普通中学开设了三年普通教育加一年职业教育的“三加一”班,2006年,全市有职业高中23所,在校学生12462人,技工学校15所,贵阳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以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为主。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一大批为发展第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如生活服务、旅游、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物资仓储、房地产业等。
关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
改 革开放 以来 , 国农村 贫 困地 我
二、 我国农村 贫 困地区教 育发展
离 一Biblioteka ( ) 二 教育 与农村 实 际需 求相 脱
区的 教育 事业 相 比过 去 有 了很 大起 存在的主要 问题
■
色 , 地中 、 各 小学 大 范 围地进 行 管 理
( ) 育经费短 缺 一 教
是应 试教育模 式依 旧 ,片面追
[ 关键词 ] 农村教 育 ; 困地 区; 贫 发展 [ 中图分类号 ] 75 [ G 2 文献标识码 】 [ B 文章编号 ]0 9 17 (0 6)30 1— 2 10 — 13 20 0—040
我 国农村 贫 困地 区教 育发展 但 教 育 落后 而 导致 的人 口素 质不 高 但 是 也减 少 了农 村 教育 经 费 的投入 渠道 , 扩大 了经费短缺 的缺 口。 的基本情 况 则是根本原 因之一 。
[ 收稿 日期 】05 0—9 20 —9 1
[ 作者简介 ] 文 , , 郑 男 湖南广播 电视大 学讲师 。研究方 向 : 乡社会发展 。 城
. 詹埘 r 囊
双月刊 20. 063
维普资讯
将来读大学 。 三是缺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再教
方 向
体 制 改革 、 资体 制 改革 、 投 办学体 制
农 村 贫 困地 区的教 育 经 费 问题 求升学率。目前 , 农村贫困地区初 中学
大 改革 、 制改 革 、 学 内容 和方 法 的 本来 就是个老 大难问题 , 学 教 特别 是在税 生毕业 以后 只有 少数人 能够升学 ,
教育 经费 短缺使得 学校 部分 学生留在本地 ,直接参加农业生 改革 ,使得教育面貌发生 了很大变 费改革 之后 , 教学 设 施 不 足 , 师 教 贫 困地 区的中小学死死盯着升学 化。0 2 世纪 9 年代以来 , H D 我国又开始 办学 条件 落 后 , 推动新一 轮的农村 教育综合 改革 , 工资无 法按 时足额发放 , 其 严重 影响 了 率 ,这样培养 出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 中一个 目标就是要将农村贫 困地 区 教 学质 量 。经 费短 缺 的 主要 原 因在 参加农 业生 产劳动的需要 ,与 当地农 一是贫 困问题 。地方贫 困 , 财政收 村经济发展对人才 的需求很不协调。 的经 济开 发 、 贫致 富 、 会发 展 与 于 : 脱 社 二是 职业技术 教育发 展缓慢 , 困 这是农 村贫 困地 区教 育经费 农 村教育 改革互相结 合 。但 是 , 由于 入有 限 ,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反思及矫正建议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反思及矫正建议摘要: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到城乡分割发展理论、再到近年来注重城乡融合的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
城乡融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已被实践证明。
我国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和政策,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一些主要思想流派的影响,缺乏从城乡融合层面的理论反思。
立足于现实国情,必须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的理论的指导地位,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我国城乡关系和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从科学发展特色小城镇,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三个方面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学界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来开展了诸多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并相应地对现实实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统筹城乡发展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任重道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比较,对城乡统筹的现实实践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和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溯源19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观察到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分离已发展成为尖锐的城乡对立,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矛盾,遂提出“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①。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这一观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分析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前瞻性地提出未来社会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城乡融合,“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②。
三教改革心得体会
三教改革心得体会通过本次研究,我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和产业的有机结合。
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存在困惑在实践中,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确保学校和企业的利益相互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如何将产业需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确保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也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发展。
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1.研究收获通过本次研究,我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就业能力。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2.存在困惑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如何培养和选拔出优秀的教师,如何提供良好的教师发展机会和条件,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同时,如何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确保他们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解决这些困惑,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四、关于课程与教学改革1.研究收获通过本次研究,我深刻认识到课程与教学改革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能力提升。
因此,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更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2.存在困惑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如何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匹配,如何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同时,如何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能力,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落地和实施,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育模 式单向化 � 农 村普通初中 教育 � 尤 其是课 程设 计� 教 材编写与 农业 生 产经 营 � 城 乡 经济 发 展实 际 需要 相脱节 � 学 到的 基 础文 化课 � 就 连劳 动 技能 课 也都 解决不了很多 农村产业技 术与经营 管理 问题 � 毕业 后的农村青年 不能尽快融 入当地的 经济 活动 � 造成 农村劳动力 的巨大浪费和 盲目流动 � 中小学辍学 率居 高不下 � 成 为农 村教育 走不 4 . 出困境的重要原因�1 全国每 9 8 6 年至 1 9 9 0 年以来 � 年辍学的中小学生都在 5 0 0 万以 上� 农 村孩子上学 的动 力从 大 到 小 排 列 依 次 是 升 学 � 就业( 进 城� 回 乡) � 谋生 ( 首选是效益高的产业 ) � 农村 女子教育状 况更不容乐观 � 据 抽样 调查 � 在 辍学的 儿童 中 � 因家 庭经济困难而辍 学的儿 童约 占一半 � 其中绝 大部分 是女生 � 不少农村家庭对供养子女完 成九年义务教 育已颇感吃力 � 高额 的高 等教育 费用 更让农 村家庭 难以忍受 � 一部分收入低的农民 只有 " 望大学 兴叹 " � 农民父母支持子 女上学 的积 极性大 打折 扣� 在一定 程度上使得 " 读书无用论 " 在农村有所抬头 � 二� 解 决农村 教育 问题 的基 本对 策 政府在制定 教育政策时 � 应当正 视农村 教育 1. 发展 所面临的诸多 难题 � 有针对 性地突 出农村 教育 的地 位 � 重点加大 对义务教育 的投入力 度 � 要 树立 城乡 整体教育 观念 � 在 教育 政策 上 向农 村 倾斜 � 加 快农 村教育发 展速 度 � 要规 范农 村 教育 体 制 � 加大 中央 政府在普及义 务教育中的 责任 � 要 确立农 村教 育的 发展目标 � 统筹 规 划农 村基 础 教育 � 职 业技 术 教育 和成人教育 � 坚持 " 两手 抓 " � 一 手 抓农 村 普及 教 育 � 一手 2. 抓农 村教育质 量提 高 � 抓文 化科 学 知识 教 育 � 抓农 业教 育 �全国 共 有行 政 村 近 7 三 分 之一 左 4万 个� 右的 村没有职业技 术学校 � 绝大 多数农 民没有 接受 任何 培训 � 所以 � 抓 农村 普 及教 育 � 一方 面 要依 法
三教改革实施方案心得
三教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于三教改革实施方案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三教改革实施方案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旨在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三教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而实施方案的推行,鼓励学校和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个性化教育下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了提升,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
其次,三教改革实施方案注重了教育教学的创新。
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教学内容和方式往往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
而实施方案的推行,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的路径,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和改进。
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次,三教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影响了教育公平。
而实施方案的推行,着力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通过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在实践中,我所在的学校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为那些缺乏教育资源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使他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的来说,三教改革实施方案的推行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我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贯彻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之路,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研究
“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研究作者:***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02期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是实现教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于教师发展成因关联模型,以参加“国培计划”的五名高职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他们的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效果监控等教学反思发展过程,发现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进,有利于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进步,这为高职教师教学技能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师发展成因关联模型;教学反思能力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2-0031-05在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过程中,应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
教师是“三教”改革的主体和关键,在改革过程中需要逐步消除参与改革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畏难情绪,激发教师产生进一步改革的激情和能力,并用开明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进行教学反思[2]。
教师反思能力是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教师反思能力不仅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最有效的途径,还具有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和促进专业发展的基本功能[3]。
因此,加强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师”改革理念,是全面落实高职教育“三教”改革战略举措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基于“国培计划(2021)”——广东省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以Z教授的“‘听说结合’理论+实践研修”为例,对五位高职英语教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跟踪研究,探讨高职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过程,以期通过研究五位高职教师的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效果监控等教学反思发展过程,为高职教师教学技能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研究综述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外语教师的教学反思效果进行了研究。
中国的三农 问题 回顾与反思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综合体。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困境。
回顾中国的三农问题,可以看到一些成绩和进步。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成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有所改善,农村电网、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
然而,中国的三农问题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城市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农村电网、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有待提高。
此外,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不足。
对于中国的三农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探索解决的路径。
首先,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网、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最后,还需要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
总之,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全面小康。
“三教”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不但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也要面对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
通过改变教师、教材、教法,探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从“三教”改革的意义、实施思考、开展重点为课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实践证明,“三教”改革,能推动专业教学工作的提升,有利于为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平台、育人机制等理想的教育条件。
[关键词]“三教”改革;师资优化;教材改革;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43-0016-02“三教”改革的探索与思考①郑子伟,蔡江云,曾庆玲(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厦门361008)一、“三教”改革实施的意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加强绩效考核与评价,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1]。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此后,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等重要政策文件的实施,2015年我国已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2]。
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质量成为下一阶段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回应教育领域热点问题,提出“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1年,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前的十大教育热点中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密切相关。
中国的三农 问题 回顾与反思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的问题,包括农业问题、农村经济问题和农民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中国的三农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农业问题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长期以来,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农民的科技水平较低,影响了农业产量和质量。
其次,农业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土地、水资源等的限制,同时,农业生产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这也是农民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经济问题农村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上。
一方面,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农民的生活条件较差。
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而农业收入受到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
三、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涉及到农民的权益保护和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
农民在土地流转、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土地流转问题,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面临着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一些农民的土地被非法占用或者被强制流转,导致农民权益受损。
其次,农民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一些农民在城市就业时面临着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最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导致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加强土地流转制度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中职“三教”改革途径的思考
职业教育 Vocationaleducation320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中职“三教”改革途径的思考文/胡骞摘要:为配合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中职学校也在进行积极“三教改革”,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以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落脚点,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本文就三教改革中“教师、教材、教学”的改革推进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三教改革;书证融通;课证融通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
《方案》明确提出“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以教师为根本、教材为基础、教法为途径,形成了一个闭环,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核心问题。
实施“三教”改革的原则,就是要打造一支德技双优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批精准实用的教材,形成一套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
1 教师改革教师是育人之本。
为全方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关键,具体举措本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通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教育考查等形式进行培养,使其教育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开展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术能手充实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形成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支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以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深化教师改革,紧跟职业教育发展前进的步伐。
(3)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德技兼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升“双师型”教师占比,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4)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要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三教改革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三教改革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师是三教改革的核心三教改革中,教师是关键。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以下是我对教师在三教改革中应具备的素质的几点思考:1. 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育评价要科学合理。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是三教改革的基础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三教改革中,教材的改革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教材改革的一些看法:1. 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
教材内容应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材结构要科学合理。
教材结构要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材形式要丰富多样。
教材形式要多样化,如图文并茂、案例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法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三教改革中,教法的改革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教法改革的一些思考:1. 教学方法要创新。
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教学评价要多元化。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教学资源要共享。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三教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三教统筹”——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
解读“ 三教 统筹”
1“ .三教统 ’ 的实质 “ 三教统筹” 是指农村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类教 育的统筹、 协作和发展, 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而形成合力, 故称三教 结合或三教沟通。 ‘ [ 三教统筹” 1 中的“ , 三’ 并非只有三种, 主要是指以
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相 对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 上的改变 , 农村地区教育依然存在不
“ 教 筹’ 我 农 地 教 可 续 展 路 三 统 ’ 国 村 区 育 持 发 之
● 杨 可 汪 , 娟。
(. 1 西南大学 教 育科 学研 究所 , 重庆 4 0 1 ;. 0 7 52 西南大学 教 育学 院, 重庆 4 0 1 ) 0 75
摘
要 : 村教 育 一 直 都 是我 国教 育 改 革 与 发展 的 重 要课 题 , 是 我 国教 育 长足 发 展 的 重点 和 难 点 。 结合 我 国 当前 农 村 农 也
* 收稿 日期 :O O O 一 l 2l— 5 5
量, 优化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 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Z农村教育‘ 教’ , 三 统筹的必要性 在农村教育中, 基础教育担负着普及基础 知识的任务, 职业教 育的任务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而成人教育的任务则
薄, 整个社会不太重视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的问题。 口许多农村青年
中 图分 类 号 : 4 o o C 0G4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8 2 1 ) 4 0 2 -0 10 —4 5 (0 0 0 - 2 8 3
‘ 三教统窘堤我国在上世纪 8 年代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基 0 础之 匕 提出来的, 谛携§ Ⅸ 础教育、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三者统筹、 协调 发展。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 统筹—直没有得到重视。基础教 三教’
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作者:涂明明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05期摘要: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的实现,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从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以及形成的复杂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表现;对策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91-03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的实现,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三农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贫困、农业不发达和农村落后。
其具体表现为:1.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农民满意不满意、农民高兴不高兴、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增长等等一系列的指标。
现阶段我国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低下,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继续拉大。
随着种粮成本增加,物价化肥等农业物资的上涨,使得许多农民辛苦一年下来种的地挣不到钱,纷纷外出打工。
二是农民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障。
在中国,农民人口尽管占大多数但却成为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农民工追债讨薪事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拆迁事件,失去土地的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解决,农民使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意识不强以及自身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
三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种地不挣钱。
大量农民青壮年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打工,而由此造成农村中住的大多都是老人、妇女以及小孩。
使得本应是颐养天年时候的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连生病都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不但得不到照顾还要帮着子女带小孩,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小孩亦难以得到正确的教育,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亦容易造成性格的扭曲及敏感自卑等不良心理的形成。
“三教”改革背景下新时代教法研究与实践
“三教”改革背景下新时代教法研究与实践[摘要]新时代不仅为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带来很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还给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三教改革”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技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选取混合式教学是结合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的"线上"+"线下"教学。
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学习者的学习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混合式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为充分发挥“三教改革”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价值作用,以“三教改革”的研究与思考为课题,从“三教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关于“三教改革”的建议。
一、新时代背景下“三教改革”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实施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或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而是有效地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深度。
如果我们承认学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应该能够同意在学习中有一个相对简单的路径可以遵循,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律。
不要被学科不同、教学方法不确定等所谓的肤浅现象所迷惑。
关于学习心理学是确定学习内容的分类,不要走,因为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学习都是科学规律,这些类型的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规律,也不像我们认为的“无固定方法的教学” ,所谓的“无固定方法的教学”只是表面上的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在基本逻辑中是非常确定的。
当然,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优化过程,因为我们可能没有必要的先决条件来进行最好的教学。
总之,我们应该按照学与教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
教师是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主体,由于他们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所以其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尊重学生,以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原则。
与国际上那些一流学校相比,国内学校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事实上,决定一所学校未来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教学“软实力”,另一个是教学“硬实力”。
三教改革的思路与具体举措分析
三教改革的思路与具体举措分析三教改革的思路与具体举措分析引言:三教改革是指我国在教育、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综合改革。
这一改革旨在提高教育公平性、农村发展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一改革的思路和具体举措进行评估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对这一主题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一、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方面,改革旨在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举措包括:1.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改革将重点在教育资源投入上,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教育资源享有度。
2. 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 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改革将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育质量的现象,鼓励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二、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三教改革的另一个重点。
该改革意在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现代化。
具体举措包括:1. 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扶持农民创业,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将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品质。
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将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提高土地的流转和使用效率。
三、医疗卫生改革医疗卫生改革是三教改革的第三个方面。
改革主要针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服务的提高以及公共卫生水平的提升。
具体举措包括:1. 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改革将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优化医疗资源的地区分布,增加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供给。
2. 医疗服务的提高:通过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与监督,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3. 公共卫生水平提升:改革将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环境,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总结和回顾:三教改革是我国针对教育、农村和医疗卫生领域的综合改革,旨在提高公平性、发展水平以及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三教统筹”为农服务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作者:栾晶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4期
摘要:“三教统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适应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而提出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全新理念。
其推广和发展在当时为我国农村摆脱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產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局限。
关键词:三教统筹的模式;三教统筹的内容;三教统筹的对策;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76-01
依据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库,以“三教统筹”为检索词对1978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检索:以“三教统筹”为篇名的期刊论文311篇,硕士论文15篇,博士论文1篇。
一、研究内容
(一)“三教统筹”的内涵
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三教统筹”是指我国广大农村,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协调发展。
其中沈庆生等认为根据“三教统筹”原则,农村教育结构主要是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三部分。
由于这三种教育的对象和任务不同,必然规定了它们在层次上的差异。
张鹏从系统论相关原理分析,整个教育事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整个县以下教育系统下面的子系统或要素。
按照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来看,该整体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所谓的“三教统筹”定义中的数量词“三”是有限定的,这个“三”只是表示这三类教育是主要的。
其实涵盖农村教育中的所有类型的教育,并不是只有三种。
其中东北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就不支持“三教统筹”的提法,对“三教统筹”中的“三”提出质疑,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定义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改变,同时反对教条的“三教统筹”做
法,这里,袁老师要求概念的名称做出改变,因为实际三教统筹过程中,这种提法容易造成对于三教统筹的误导,同时农村教育的结构已经由最初的三教为主变为多种教育综合的局面,认为“多教结合”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景。
(二)“三教统筹”的模式
李少元提出“三教统筹”的模式包括三位一体型;有机衔接型;联手结合型;主体延伸型;外分内统式。
雷成耀从提高师资、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乡域发展等方面提出有远程教育模式;“学校+公司+学员”订单培养模式;“村校结合”模式。
;“学校+基地+农户”模式;“学校十协会+农户”模式。
(三)“三教统筹”的内容
沈庆生等人探讨了在“三教统筹”中发挥基础教育的主体作用,办好以中心小学、初级中学为主的基础教育。
提出明确农村普通中学的教育目标;改革农村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适度在农村普通中学引进和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
襄樊市教委提出的以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突破口,使职业技术教育在“三教统筹”中发挥支柱作用。
沈庆生等人提出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直接劳动者为目的,在广大农村,就是以培养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沈庆生等人提出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不同,是对劳动者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属于后续教育范畴。
强调实践性、针对性,突出周期性、效益性。
刘长吉等人提出在“三教统筹”中抓好成人教育的探索,通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短期培训和基地的示范等方式促进成人教育发展。
(四)“三教统筹”的对策
贾建国从新经济学视野分析,提出了“卡尔多改善”,即通过对农村教育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补偿,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其成本收益率。
但是,由于制度一旦进入均衡状态,就不容易彻底改变。
所以,常常需要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引起内部的变异,经过内部的震荡之后,才可能发生制度变迁。
雷成耀根据“三教统筹”实施中的问题,总结原因,提出从端正办学方向、协调好三类教育内部关系、重视实验基地、硬件设施建设、保障教育经费、改革招生制度和办学体制等方面加强“三教统筹”。
王文礼提出首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应以政府为主体。
其次,适度扩大规模发展农村职业高中逐步达到一个乡(镇)一所高中。
第三,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四,推进“三教统筹”的制度化建设。
兰惠敏提出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重点保障经费来源;加强引导,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赋予“农民”公民待遇,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统筹资源,“三教”协调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健全稳定的保障机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稳定的、保障“三教统筹”全面推广的机制。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法律保障。
现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农村教育法,特别是没有保障“三教统筹”顺利实施、推广的法律规定。
二是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中央虽然加大了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但农村教育的体制,特别是教育经费体制还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三教统筹”的推广与普及。
制约了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农村职业学校除按普通中学的标准(人头费)拨款外很少有其他补贴。
有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连人头费也难以保证。
经费的紧张使得一些必备的教学仪器和设施无力购买,基地无法开发实验无法进行同时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职业学校适应市场、调整培养方向能力的发。
(二)师资力量极为薄弱
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总量不足,而且质量也没有保证。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有代课教师近40万,而且全国有30多万教师学历不合格,其中主要是农村教师。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从第一学历上讲都比较低,虽然很多老师通过继续教育获得了本科,甚至更高的学历,但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同时,长期以来农村成人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很慢,很多地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和职业教育,所以专业教师极为缺乏,有的由基础教育教师来兼任,有的由一些农科站等部门的技术人员暂时兼任,这样一支“杂牌军”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所以,以我国农村目前的师资力量来看,很难更大范围地实施“三教统筹”。
(三)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滑坡趋势明显
自1990年开始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发生了逆转,滑坡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其具体表现是:其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持续下降。
其二,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出现减少趋势。
随着农村职业教育滑坡。
部分地区压缩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有的县将
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甚至改办普通高中学校。
其三,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下降。
其四,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一、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
一些农村职业学校脱离农民实际需求。
片面注重传统式学历职业教育。
而农民更愿意上短期的民办培训班,以便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
这就导致农村职教日趋困难。
其五,农村成人教育滑坡现象也十分严重。
参考文献:
[1]沈庆生,刘先强,彭蜀晋. “三教统筹”与基础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2).
[2]张鹏.对三教统筹的理解[J]. 成人教育,1989(5).
[3]雷成耀.贵阳市农村教育“三教统筹”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4]李少元.谈“三教”统筹结合模式的选择.吉林教育科学,1997
[5]襄樊市教委.坚持“三教统筹”推进科教兴农[J].成才,1994(1)
[6]刘长吉,孙振亚.在“三教统筹”中抓好成教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10).
[7]贾建国.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三教统筹”[J].教育与职业,2008(21).
[8]兰惠敏.论“三教统筹”困境的消解[J].长沙大学学报,2009(6).
[9]王文礼.论西部贫困地区“三教统筹”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