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毛概常考习题及答案(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A、三改两化B、一化三改C、三化一D、一化两改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A、统购包销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答案:1.C 2.B 3.C 4.B 5.C 6.A 7.A 8.B 9.B 10.B 11.B 12.D 13.D 14.C 15.C二、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对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E.全行业公私合营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个体经济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答案:1.ABCD 2.ABC 3.ABCDE 4.ABCD 5.ABCDE 6.ABCD 7.ABCDE 8.AB三、简答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3、什么是和平赎买?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5、我国实现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有哪些?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有哪些?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三个步骤?8、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有哪些?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10、我国为什么能够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三大改造坚持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针对我们走好人生之路有什么启发?5、改革开放后,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同学们怎么看?6、当年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异同?五、材料分析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第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认识问题
人 民群众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主体 , 组织 和政府 党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 的领 导者 和组织 者 。充 分发挥 党组
的爬坡和攻坚 阶段 。三 是 国家对农 村公 共产 品 的投入仍 然 不足 。四是农村 严重缺乏各种专业技 术人才 , 仅靠农村 自己
的力量实现 工业化 、 镇化 几乎 是不 可能 的。我 国 1 人 城 3亿 口中有 9亿 人在农村 , 1 近 5年来 , 每年大约有 10 00万人转移
会主义新农村” 既有科 学 的理 论根据 , 十分 符合我 国 当今 又
社会发展的实际。但 是 , 要不折不扣 地落实党 中央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这些要求 , 则是很 困难 的。一是 我国长期实行 城乡分割体制 , 造成 的城镇居 民与农村 居 民的权 利与发展 机 会不平等 、 不均衡 的状况 在短 期内难 以改 变 , 其是农 民文 尤 化水平低 的问题 短期 内无 法解 决。二是 长期 以来 向城 市倾 斜、 向工业倾斜 的财政 体制 、 资体制 短期 内难 以改变 。三 投 是一些决 策者长期生活在发达的城市 中, 对农村 的状况缺乏 切实的了解 , 对农业 的基 础地位 缺乏 正确 的认识 , 对农 民的 也决 非一朝一夕。因此 , 建立 “ 以工促 农 、 以城带 乡” 长效机
一
的严重性和 紧迫性之所在 , 也正是提 出建 设社会 主义 新农村
的 目的所在 。
二、 正确认识和解决政府在财力物力方面的支 持 问题
我们有 能力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吗 ?提 出这 样 的问题 似乎很 冒昧 , 其实不然 。这涉及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一 个 根本思路 问题 , 既关乎 理论认识与判断 , 又关乎实际运作 。 纵观一些 工业化 国家发 展 的历 程 , 在工业 化初 级 阶段 。 农业支持工业 , 工业 提供积 累是 带有 普遍 性 的倾 向。 在 为 但 工业化达到 相当程度以后 , 工业 反哺农业 , 市支持农 村 , 城 实 现工业 与农 业 、 市 与农 村 协调 发 展也 是 带有 普 遍性 的 倾 城 向。 天 , 们 的 国情 是 什 么 呢 ? 们 处 在什 么 情 况 之 下 今 我 我
乡村振兴策略问答试题集
乡村振兴策略问答试题集1. 乡村振兴的概念是什么?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是什么?乡村振兴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城乡发展均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乡村振兴也能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3. 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有哪些?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4. 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有哪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金融服务。
5. 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主体是谁?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框架,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实施和落实。
6. 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有哪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发展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各项目标。
7. 如何吸引城市人才到乡村发展?吸引城市人才到乡村发展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平台,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等方式来吸引城市人才。
8. 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9. 如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
予 、 、 活” 少取 放 政策 。三是 “ 六大制度 、 三个 机制 ” 。六
( 新农村建 设的标 准要 求新 一)
侯 远 长
(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 , 河南 郑 州 400 ) 50 2
[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是党 的十六届 五 中全 会提 出的重大历史 任务 , 一历 史任务 的提 出, 志着解 这 标
决“ 三农” 问题新思路的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涉及农 村经济 、 政治 、 文化 和社会发展 各个 方面, 必须 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 导, 统领新农村建设 的全局。
农民就业渠道狭窄,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低 于其他产业 就业人员 , 形成了城乡收入的巨大反差。( ) 4 自然村的 屯居方式落后。分散的 自然村屯居方式严重制约着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的发展, 也影 响着农
【 稿 日 ]05— 2— 0 收 期 20 1 2
总之,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滞后,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解决好
Hale Waihona Puke [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 统领 新农村建设 [ 中圈分类号】)1 [ I 6 6 文献标识码 ] A
一
[ 章编号】O3— 6820 )3— 06— 3 文 lO 70 (060 04 0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标志着解决“ 三农” 问题
民社会交往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新思路的确 立
社会 主义新农 村 打下 坚 实基 础 的重 要 时期 , 地 区 各 各
十六届五 中全 会 通 过 的《 中共 中央关 于 制定 国民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三农问题【时政热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X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新农村相关问题】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新农村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
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2、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清山与人相伴。
④管理某某: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某某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3、你是怎样理解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这个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某某、富强的新农村。
4、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国情依据:①我国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2018年三农政策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三农政策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
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XXX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其中不包括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通过,2002年修订,2003年正式实施,新增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权益保护两章。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用地。
1.下列哪些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A。
承包方B。
发包方C。
第三方D。
上级机关答案:A2.农民工子女在就学时需要交纳借读费吗?()A。
需要B。
不需要答案:B3.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应该发挥什么作用?()A。
支农B。
支撑C。
支持答案:C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建设,夯实物质基础?()A。
生产设施B。
卫生设施C。
基础设施答案:C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改善哪方面的环境?()A。
交通B。
居住C。
人居答案:B6.农村土地征收时,应当按照什么给予补偿?()A。
原用途B。
开发用途C。
建筑用途D。
农业用途答案:A7.经济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1、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2、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 之首“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农民发展关系农业、农村的稳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民生活、生产之地;作为农业生产者和农村居住者,是我国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群体,他们的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农业的进步和农村的稳定。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为农业基础地位薄弱。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农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问题。
3、a、农业问题主要是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效益低下。
b、农村问题主要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社会发展严重不足,现代文明成果难以进农村寻常百姓家,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尤为突出。
c、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这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4、“三农”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方式造成农业效益低,从而使农民收入低下。
(2)农业人口过多、素质过低。
我国“三农”问题最深刻的根源在于过多的农村人口与过少的农业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民的自由流动。
(4)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
(5)目前农村的管理体制不合理,使得农民不合理负担进一步加重。
5、解决“三农”问题途径及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即使城市化提高1个百分点,就涉及1000多万人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城市化。
•1、坚持全面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2、发展规模经济,实行农业的优质化、高效化和专业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习题与答案
乡村振兴战略的习题与答案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下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题及其答案。
1.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什么?
答: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社会发展能力,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什么?
答: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3.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有哪些?
答: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包括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推
动乡村旅游发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4. 如何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答: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新型职
业农民和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5.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答: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在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促进农村地区的繁荣
与稳定,推动乡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目标。
以上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题及其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战略试题及答案(通用3篇)
乡村振兴战略试题及答案(通用3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试题及答案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篇一】乡村振兴战略试题及答案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讨论了()。
A.《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讨论稿)》D.《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参考答案:C【解析】: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讨论稿)》。
2.下列不属于三权分置中三权的是()A.所有权B.承包权C.经营权D.流转权参考答案:D【解析】: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三权分置下,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既存在整体效用,又有各自功能。
从当前实际出发,实施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核心要义就是明晰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
流转权不属于三权分置中的三权,故答案选D。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为,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A.5600B.6000C.6600D.7000参考答案:C【解析】: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多选)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B.实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C.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D.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要求参考答案:ABC【解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三农_题库
三农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1.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____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A.农业、农村和农民B.农业和农民C.农业2.农业普查每____进行一次。
A.5年B.7年C.10年3.温家宝总理于____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2006年6月23日B.2006年7月23日C.2006年8月23日4.党中央、国务院把“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写入_____.A.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B.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C.2006年中央1号文件5.中国现阶段有农民工人口大概有多少人? A.1亿左右B.1.5亿左右C.2亿6.有人认为除了“三农”问题外的“第四农”问题,请问第四农是指什么? A.农民 B.农民工 C.农业生产7.什么人属于农民工?它的定义是怎样的? A.农民工指被雇佣去从事非农活动、属于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口B.农民工是指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者以非农为主要职业的人C.农民工是指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的人.8. 农民工意外死亡最少获赔额为多少? A.每人不底于5万元 B.每人不低于10万员 C.每人不低于15万元D.每人不低于20万9.农民工伤休假可以享受停工留薪吗? A.可以,但休假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B.不可以. C.由用人单位决定10.农产品的购销A.实行定购制度B.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调节相结合C.实行市场调节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不得设置不合理限制,已经设置的A.应当取消B.分别情况逐步取消C.经上级政府批准后继续保留12.违反《农业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强迫农民以资代劳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B.由村党支部或者村民委员会责令改正C.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退还违法收取的资金1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A.承包方B.发包方C.上级机关14.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政治中考:启示、评析、认识三类题型例题及答案
答:①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 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 事业。在城市文明建设中不能只注意物质基础建设而忽视了 市民素质的提高。 ③城市品位的提高不能离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和 实践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
答: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 ②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 ③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二、评析型 【设问形式】:“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请谈谈 对…… 的看法”等。 【解题方法】: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A、找准行为; B、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C、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 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 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D、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 —危害); E、应该怎样做。
答:(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 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 神等。
例2、2008年9 月5 日,在新华社公布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 单位的名单中,此前志在必得的A市没有出项在名单之列。近5 年来,A 市为提高城市形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城市硬件建设等方面, 已经投入数十亿元,把A 市建设成了一座“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城市。” 可A 市的软环境,即精神文明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该市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而又环境优美的地方。遗憾的是,A 市置辉煌的文化传统不顾,以所谓重建的手段活生生创造出一个娱乐城, 低俗的文化思潮取代了盛极一时的传统文明。A 市文明素质底下还表现在 市民的诸多陋习上,如在公共场所抽烟和随地吐痰,司机和行人闯红灯、 加塞、横穿马路、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你认为A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失利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最佳答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问答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
这 20 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的原则是什么?答: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是什么?答: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20 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这 20 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时政与相关理论专题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专题3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概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成熟的⼀个重要标志。
从⼗六⼤到三中、四中、,党中央进⼀步深化了新世纪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的思路、措施、⽬标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六⼤以来党中央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
2005年9⽉,党的⾸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战略决策。
12⽉31⽇,中央⼀号⽂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意见》出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件。
要点阐释1.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城乡差距、全⾯建设⼩康的重⼤举措。
【考点拓展】党的强调:增加农民收⼊,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提⾼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改善农村教育、卫⽣、⽂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腿长、⼀条腿短”的问题。
2.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全⾯深化农村改⾰,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撑。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计增加农民收⼊,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考点拓展】党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以下原则:⼀是规划先⾏、因地制宜。
⼆是突出重点、⽰范引路。
三是政府⽀持、农民建设。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五”时期要⾼举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旗帜,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业反哺农业、城市⽀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针,按照“⽣产发展、⽣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
过对外掠夺来 为工 业化筹集发 展资金 ; 另一条是外部资金注入 。新中国建立 以 来, 要建立工业体 系需要大量的资金 , 历
史 上 这两 种 工 业 化 的筹 集渠 道 ,我 国都
不可能利用 , 只能通过国家内部解决 。 只
能 让农 业 、 民 、 村 做 出 牺 牲 , 农 农 即通 过
转。 为农 民松绑 , 让土地 自由流转就是让 农 民有选择 自己职业 的权利 ,农 民有拥 有土地成为农 民的选择 ,同时也有放弃 土地成为产业工人 的选择 。所以要尽快 实现土地 自由、 合法的流转 。 其次,吸引民营企业 向农业产业 化
有8 亿左右的城市人 口, 2 5 到 00年将 有
至 今 未有 较 大 的 改观 。
1 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
的步 伐 来减 少农 民 : 农业 采 取 产业 化 经 营是 农 业 发 展 的 必然趋势 , 只有 走 产 业 化 的道 路 , 能提 才
据有关 资料显示 ,在 2 0世纪 最后
2 我 国年均 9 0年 %以 上 的 经 济 增 长 中 , 劳动 力 流动 的贡 献 在 1%左 右 ,也 就 是 5 1 个 百分 点 。 . 5 大量 农 民工 提供 了廉价 劳
代价 ,这是任 何工业化 国家都不曾遇到
过 的经 济基 础 和 发 展 背景 。正 是 由 于这 种“ 非农 化 ” 展 战 略 形成 了我 国“ 发 三农 ” 问题 的 特 殊历 史 背 景 。 2 特 殊 的发 展 道 路— — 非城 市化 发 、
展 战略 。
建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当前 最 迫 切
维普资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薪 袈 村
三农常识2
1.“三农”问题是( D )的简称。
A.支农、惠农、扶农B.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国民收入分配关系C.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D.农业、农村、农民2.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航天员的顺利出舱活动和空间实验,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吗? (错第三个)2.“三农”问题的本质是( C )A.是工业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历史现像B.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演进引发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失衡和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扩大的问题C.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成果的问题D.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一种特殊自然历史现象3.世界上是被称为“教育王国”的是日本吗?(错以色列)4.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在于( B )A.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现代化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B.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步晚、速度快,其他国家在近百年工业化中出现的有关“三农”的各种问题,在我国短短几十年中迅速积累并集中显现C.在我国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演进而引发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失衡和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扩大的问题,它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一种自然历史现象D.在我国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
(错 3/4)6. ( B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两个主要指标,A.工业化和脱农化B.工业化和城镇化C.城镇化和机械化D.科技化和城镇化7.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的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吗?( √)8.“三农”问题的核心是( A )A.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因自身因素和制度因素导致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不平等或权利缺失的问题B.它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C.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一种自然历史现象D.农业、农村、农民问题9.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吗?(√)10.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出路吗?(错;科技进步)11.全国第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是河南省吗?(错,安徽省)12经济作物中种植最多的是棉花和油菜吗?(√)13.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演变,“三农”工作围绕拓展的主线是( A )A.“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B.“解决温饱——全面小康”C.“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科技为本——以人为本”1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吗?(√)15.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C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第 三, 加快 农 业 市 场 化 进 程 。农 业 市 场 化是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基础 和源 泉 。我 国农 业 市 场 化 改 革 进展 缓 慢 . 民与 市场 农 联 系 的深 度 、 度不 够 , 能 在 市 场 交 换 中实 现 自身价 值 , 广 不 从 而 延缓 了农 业 现 代 化 的进 程 。依 靠 市 场机 制 的 主 导作 用 , 加
上 政府 的干 预 , 能 推 进农 业 现 代 化 。 才 第 四, 要加 大 政 府对 农 业 的投 资 , 强 农 田水利 建 设 , 加 促 进 现设 中的 主导 作 用 . 将
水 利 作 为 公 共 财政 投 入 的 重 点 领 域 。
这 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根 本 。 通 过 大 力 推 进 农 村 经 济 社 会 各项 事业 的 发 展 , 提 升 农 村 的 自发 力 , 而 提 高 整个 来 从
农 村 的发 展 。而农 民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建 设 的真 正 主 体 .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目标 能否 实 现 关 键 在 农 民 。培 养 一 大 批 高 素 质 、 懂 技 术 的农 民 将有 助于 新 农 村 的 建设 。另 外 . 农业 作 为农 村
与 改革 开 放 初 期 水平 相 当 。 近几 年 城 乡 差距 大 致 为 :0 1 2 0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增 为 3 12 0 :.0 2为 31 : ,0 3年 为 3 3 .112 0 . : 2 12 o 年 为 3 11 20 年 为 32 : 。0 7 年 已 超 过 .0 4 . :.0 6 2 . 1 20 8
农” 问题 的 有 效措 施 。 关键 词 :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 三农 ” “ 问题 : 举措 中 图分 类号 : 9 2 C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7 4 (0 1 一 6 0 1 — 3 10 — 5 0 2 1 )0— 0 8 0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试题与答案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一、简答题1、"三农”政策的内涵答:所谓“三农”系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矛盾。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现已构成当今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我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化解的艰巨性,堪称世界之最。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积累,总的来看,“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农民欠发达,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农民收入低,增收难,是当前全国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三农”问题的实质现阶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不公平发展问题的缩影,包含了经济、社会、权利等诸多要素的不公平。
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制约。
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二是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三是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的生产低效率。
二是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卖难伺题经常性突出。
农村问题,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
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入,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
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
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也无法得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村容、村貌不堪人目。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材料四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材料五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引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之处?(5)通过分析材料五,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答案:(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
目的在于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 2)新政的实质在于以国有化形式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政策措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途
径。
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仍显滞后。
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
因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
重,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
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
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宗旨
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发展农
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当前我国出现的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情况与我们
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总旨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而
深远的意义。
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
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目标,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
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
提高。
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因此,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在物质方面的具体体现。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
行条件不断改善,使农村居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
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还要提高农村的文
明程度,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建设一个社
会秩序良好,生活环境优越,文明祥和的新
农村,其具体体现就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
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
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更加发展,
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祥和的良好社会氛围。
村容整洁是农民生活环境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村容整洁主要是指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和建设,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
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三)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政
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需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
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健全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民
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广大农民
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
生活,为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
供政治保证和支持。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
一个包括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综
合概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
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
系统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设等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整体推进。
(一)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
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一个概念,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农工科贸一体化、产业开发多元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以及
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并举的农业。
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