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同级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同级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同级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带有加减法的简单算式;

2.能感知同级混合运算的特点;

3.能理解加法、减法的运算方式,并正确运用加减法完成同级混合运算。

二、教学内容

同级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加法、减法的运用;

2.同级混合运算的特点;

3.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方式。

2. 教学难点

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特点,正确运用加减法完成运算。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

1. 导入新知

1.向学生展示以下算式:4 + 8 - 3 + 2 = ?

2.向学生提问:“这道算式的运算方式是什么?”

3.学生回答:“加减法混合运算。”

4.教师总结出同级混合运算的定义。

2. 教学扩展

1.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同级混合运算的算式,并鼓励学生使用加减法完成运算;

2.老师提供大量练习,以便学生能熟练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方式。

3. 引导训练

1.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教材中的同级混合运算相关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同级混合运算的练习并互相检查。

4. 知识总结

1.教师向学生简要概述本课的教学内容;

2.教师强调同级混合运算的特点和运算方式,鼓励学生认真复习课堂内容。

五、教学手段

1.PPT和黑板;

2.课件和习题集。

六、课后作业

1.从教材中提取同级混合运算的相关练习,布置给学生练习;

2.建议学生在课下复习同级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

1.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需更加清晰易懂;

2.要加强课前预习的引导和课后练习的指导;

3.教师要更加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学导结合——练测一体”课时教学设计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

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

“学导结合——练测一体”课时教学设计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

“学导结合——练测一体”课时教学设计

(五)、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

决。

“学导结合——练测一体”课时教学设计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学导结合——练测一体”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尊敬的评委老师,所有的听课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的张伟娇。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例1《同级混合运算》一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运算顺序及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制定依据

本节课《同级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新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对

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本节课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通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时,唤起了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回忆。通过学生所列的综合算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引入本节课的新知。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同时并与大家进行分享,让学生初步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同级运算顺序教学设计

同级运算顺序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顺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同级运算顺序。(教材第47~49页)

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练习,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学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你们还记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吗?生: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2,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32-10-6=

25+20-10=48-8+17=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一)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算式计算呢?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师:你还记得53-24+38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师:好。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其实是两级不同的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的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的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计算53-24+38,为了便于看出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我们采用脱式计算,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边讲解边板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1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10)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运算顺序及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导学单、探索单、收获单、直尺。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看几道题,他们都是什么算式?原来我们做这样的题都是口算或者是笔算,你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同学们,能不能用原来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请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接下来,阅览室里发生了什么?(请学生完整读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学生汇报。

预设:

生1:53-24=29(人) 29+38=67(人)

生2:53+38=91(人) 91-24=67(人)

生3:53-24+38=67(人)

生4:53+38-24=67(人)

我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这道题,下面请同学们口答。

2.学生自主探索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67的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学生以“探究单”为依据小组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板演53+38-24=67脱式计算书写格式,并总结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4.学生尝试脱式计算15÷3×5、4×3÷6。并同桌交流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第一课时)-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第一课时)-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第

一课时)人教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混合运算中的同级运算,即在同一运算级别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学生需要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同级运算的规则,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1. 学生容易忽略同级运算的顺序,特别是在有多个加减法和乘除法混合的情况下。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忘记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为学习同级运算做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同级运算的概念和规则,通过例题展示如何正

确地进行同级运算。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同级运算的练习题,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给出反馈。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同级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1. 板书混合运算《同级运算》

2. 板书内容:

同级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例题展示

练习题

作业设计

1. 基础题:一些简单的同级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2. 提高题:一些稍微复杂的同级运算题目,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3. 挑战题:一些需要思考的同级运算题目,让学生挑战自己的极限。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同级运算的规则和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忽略同级运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级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级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2)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同级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就开始接触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了,并且已经知道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节课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情境创设”让学生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而让学生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脱式运算的书写格式,充分借助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更好地掌握脱式计算。

三、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下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下册第五单元P4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一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快速的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谁能又快又好的说出这些题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起来回答的同学先念题目,再说运算顺序,最后说出这个题的结果。

出示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学生回答时,教师提示先算······再算······)

二、借助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到屏幕,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回答。

教师出示题目: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师: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题目,读得过程中,请大家找出条件和问题?

学生读。

师:同学们,你找到的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第三个条件是?问题是?

师: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出什么?(中午有多少人。)师:所以,中午有多少人该怎么求?(53-24=29(人))

师:然后用中午的29人加上上去又来了的38人,就可以求出下午的人数,列式是?

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学会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

3.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学会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 1.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53-24=29(人) 54-24+38=67(人)

29+38=67(人)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反馈

口答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课件出示)

3+9+8= 17-5-4=

6+9-11= 12-4+6=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同学们做什么呢?(阅览室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他的这句话是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读书,读好书。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口答)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综合算式: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级混合运算》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级混合运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P47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探究乐趣,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并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同级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预习单反馈。

1.(投影)口算对对看。(2分钟),说运算顺序的举手。(为你们点赞!)

2.我们学过哪些运算?(+、-、×、÷)。猜一猜,谁和谁是同级运算?(加分)

(板书)(恭喜你猜对啦!)

3.用这些运算解决问题。说一说做法。做法相同的举手。

这些难不倒大家,但是因为喜欢读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下午又来了很多人。

请大声读出学习单第1题。(切换课件)

二、学习单探索。

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①抢答:小组起立,组长提问,全答出即可坐下。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小组内交流算法,代表汇报。(板书)

④小组补充不同算法。(板书)

对比两种算法,运算顺序一样,用两个算式的叫分步算式(板书),合成一个的叫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中含有加减两种运算,所以叫混合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

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32-10-6= 25+20-10=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29(人)53-24+38=67(人)29+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

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