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2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含解析_2208
三年高考(-2016)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教学内容
专题18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2.【2016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3.【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4.【2016年高考四川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5.【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7.【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9.【2016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0.【2015山东理综化学】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11.【2015四川理综化学】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2.【2015重庆理综化学】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13.【2015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4.【2015安徽理综化学】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15.【2015广东理综化学】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16.【2015江苏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17.【2015江苏化学】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A l(O 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18.【2014年高考海南卷】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19.【2014年高考安徽卷第9题】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20.【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21.【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22.【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6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23.【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24.【2014年高考天津卷第2题】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25.【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12题】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含解析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8北京卷】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应从历程入手,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总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原子经济”的概念,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判断A选项的正误;根据CH4和CH3COOH 的结构简式或结构式,找出反应过程断键的位置、生成键的位置,从而判断B选项正误;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以及历程,判断出①到②属于放热还是吸热,从而判断出C选项正误;根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判断出D选项的正误。
2.【2018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燃料电池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催化特点。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1)各种电池在放电时,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2)了解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常见的吸热反应,弄清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知道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并能根据熵判据和焓判据判断反应的自发性;(3)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4)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酶催化的特点。
三年高考(2016-2018)化学真题氧化还原反应.docx
专题 05氧化还原反应1.【 2018 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NaOH 溶液滴入石蕊溶液滴入氯水Na2S 溶液滴入 AgCl热铜丝插入稀硝酸实验FeSO4溶液中中浊液中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溶液变红,随后迅速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产生无色气体,随后现象变为红褐色褪色为黑色变为红棕色2.【 2017 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 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C.乙烯使 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 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 2017 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4.【 2016 北京卷】 K 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 +H 2O2CrO 42-(黄色) +2H +。
用 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 Cr2O72-被 C2H 5OH 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 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 .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5.【 2016 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 .海水提溴6.【 2016 上海卷】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 S+4O2F2→ 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 4. 48 L HF ,则转移0. 8 mol 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7.【 2016 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 Fe x O) 1. 52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 2,恰好将 Fe2+完全氧化。
2020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化学考试试题分项版(含解析)
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1.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名师点睛】该题通过氢气的制备以及性质检验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素养,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实验的考查今后仍然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本题的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反应的实质,有无杂质对实验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如本题的D选项,甲烷和氯气反应是取代反应,除有氯甲烷的生成外,还有HCl的生成,从而得出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是产生了HCl,体现考生对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的程度。
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1 1mol L-⋅的3FeCl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2Fe>Fe+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sp sp(AgI)(AgCl)K K<【答案】C【解析】A、加入过量的铁粉,黄色消失,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Fe3+完全被消耗,即Fe+2Fe3+=3Fe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Fe化合价升高,Fe为还原剂,Fe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因此有还原性Fe>Fe2+,故A说法正确;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生成C,发生反应是4Na+CO 22Na2O+C,CO2中C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O2作氧化剂,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 3NH3↑+CO2↑+H2O,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缘故,故C说法错误;D、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AgI,AgI和AgCl形式相同,因此溶度积小的更易沉淀,即K sp(AgCl)>K sp(AgI),故D说法正确。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1.【2017新课标1卷】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名师点睛】该题通过氢气的制备以及性质检验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素养,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实验的考查今后仍然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017新课标2卷】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本题的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反应的实质,有无杂质对实验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如本题的D 选项,甲烷和氯气反应是取代反应,除有氯甲烷的生成外,还有HCl 的生成,从而得出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是产生了HCl ,体现考生对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的程度。
3.【2017新课标2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 .向2 mL 0.1 1mol L -⋅的3FeCl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2Fe>Fe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 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 2具有氧化性C .加热盛有少量NH 4HCO 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 4HCO 3显碱性D .向2支盛有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 和NaI 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sp sp (AgI)(AgCl)K K <【答案】C【解析】A 、加入过量的铁粉,黄色消失,加入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Fe 3+完全被消耗,即Fe +2Fe 3+=3Fe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Fe 化合价升高,Fe 为还原剂,Fe 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因此有还原性Fe>Fe 2+,故A 说法正确;B 、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生成C ,发生反应是4Na +CO22Na 2O +C ,CO 2中C 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O 2作氧化剂,被还原,故B 说法正确;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 4HCO 3NH 3↑+CO 2↑+H 2O ,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缘故,故C 说法错误;D 、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AgI ,AgI 和AgCl 形式相同,因此溶度积小的更易沉淀,即K sp (AgCl)>K sp (AgI),故D 说法正确。
三年高考(2019-2021)化学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2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表格图象型)
专题12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表格图象型)1.(2021·浙江)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取4mL乙醇,加入12mL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2mL溴水中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B 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取少量样品,加入3mL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3FeCl溶液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C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2Na O;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22Na OD 探究23Na SO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2BaCl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答案】D【详解】A.乙醇在140℃,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脱水,而不发生消去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乙酰水杨酸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酚羟基,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是生成络合物,所以不会有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C.如果金属钠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C项不符合题意;D.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可以说明样品已经变质,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2021·湖南)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详解】A.若Fe2+被氧化为Fe3+,Fe3+能与SCN-生成Fe(SCN)3,溶液变成血红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不能润湿pH试纸,否则会因浓度减小,而影响测定结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D.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2016_2018三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 专题09 化学基本操作 教师版
专题09 化学基本操作考纲解读真题链接1.【2018新课标1卷3】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答案】D【解析】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
答案选D2.【2017新课标1卷4】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1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解析】A.气体从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逸出,得到的氢气混有水蒸气,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故A错误;B.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避免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可点燃气体,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声音越尖锐,氢气的纯度越低,故B正确;C.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使W处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以避免W被重新氧化,故C错误;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故D错误。
故选B。
3.【2016新课标1卷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A. 乙醇与乙酸生成产物为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较小,可用分液漏斗分离,而不是长颈漏斗,故A错误;B. 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选用排空气法,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 铁离子易水解,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D. 该方法得到的氯气中含有水分,无法得到纯净的Cl2,故D错误;2故选:C。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工艺流程题含解析
专题19 工艺流程题1.【2018新课标1卷】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电解后,__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
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0.010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_____g·L−1(以SO2计)。
【答案】 2NaHSO3=Na2S2O5+H2O NaHSO3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 2H2O-4e-=4H++O2↑ a S2O52-+2I2+3H2O=2SO42-+4I-+6H+ 0.128【解析】(2)①碳酸钠饱和溶液吸收SO2后的溶液显酸性,说明生成物是酸式盐,即Ⅰ中为NaHSO3;②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因此工艺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并再次充入二氧化硫的目的是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3)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区是稀硫酸,氢氧根放电,则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阳极区氢离子增大,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a室与亚硫酸钠结合生成亚硫酸钠。
2016年-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参考版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15题)和非选择题(第16题~第21题,共6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
做大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大,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需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I 12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物质的制备和定量实验有解析
专题20 物质的制备和定量实验1.【2018新课标1卷】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
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__________。
【答案】去除水中溶解氧分液(或滴液)漏斗 Zn+2Cr3+=Zn2++2Cr2+排除c中空气 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冰浴)冷却过滤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解析】②锌还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能氧化Cr2+,所以氢气的作用是排除c中空气;(3)打开K3,关闭K1和K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所以c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d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醋酸亚铬难溶于水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冰浴)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4)由于d装置是敞开体系,因此装置的缺点是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使产品不纯。
考点定位: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涉及仪器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方程式书写、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化学与stse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化学与stse含解析专题01 化学与STSE1.【2018新课标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涉及碳酸钠、漂白粉、氢氧化铝、钡餐等【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2018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涉及泡沫灭火器、蛋白质的性质、环境保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试题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 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3.【2018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化学反应研究到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或者说遵循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学生可能认为只要有新物质的生成就是化学反应,不选B选项,核聚变或裂变,原子发生了改变,因此核聚变或裂变不属于化学反应。
名师解读高考真题系列-高中化学: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016新课标2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答案】D2.【浓硫酸的稀释,气体除杂,萃取操作】【2016新课标3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答案】D3.【化学实验安全与处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物质鉴别】【2016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C. 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 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B4.【实验基本操作】【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5.【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判断】【2016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6.【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016天津卷】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准确量取一定体积制乙炔的发生装置蒸馏时的接收装置除去SO2中的少量HClK2Cr2O7标准溶液【答案】C7.【化学实验基础】【2015安徽卷】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答案】B8.【化学实验操作与相应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2015福建卷】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答案】C9.【常见实验、常见反应的定性】【2015新课标1卷】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 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答案】D10.【物质的性质及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2015新课标2卷】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答案】D11.【化学实验装置、试剂、基本操作的分析与评价】【2015重庆卷】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答案】A12.【实验基本操作】【2015四川卷】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答案】C13.【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2015山东卷】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6平衡原理综合应用含解析_2212
专题16 平衡原理综合应用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 2O 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 Devil 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 2O 5。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 、 Daniels 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 2O 5(g)分解反应:其中NO 2二聚为N 2O 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 =∞时,N 2O 5(g)完全分解):①已知:2N 2O 5(g)=2N 2O 4(g)+O 2(g) ΔH 1=−4、4 kJ·mol −12NO 2(g)=N 2O 4(g) ΔH 2=−55、3 kJ·mol −1则反应N 2O 5(g)=2NO 2(g)+12O 2(g)的ΔH =_______ kJ·mol −1。
②研究表明,N 2O 5(g)分解的反应速率()2531210?min N O p kPa υ--=⨯⨯。
t =62 min 时,测得体系中2O p p O2=2、9 kPa ,则此时的25N O p =________kPa ,v =_______kPa·min −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 2O 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 ∞(35℃)____63、1 kP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 2O 4(g)2NO 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kPa (K p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 2O 5(g)→4NO 2(g)+O 2(g),R 、A 、Ogg 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N 2O 5NO 2+NO 3 快速平衡第二步 NO 2+NO 3→NO+NO 2+O 2 慢反应 第三步 NO+NO 3→2NO 2 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三年高考-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专题18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考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常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气体的制取、除杂、收集、尾气处理、溶液的配制等操作。
这就需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分离方法及名称、操作的先后顺序等,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2.【2016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B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K sp(BaSO4)<K sp(CaSO4)C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答案】A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名师点晴】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专题1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1.【2018新课标3卷】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解析】D.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选项D正确。
分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涉及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中和滴定、焰色反应、蒸馏实验等。
【试题点评】本题选项B涉及的是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
一般来说,应该尽量选择的变色点与滴定终点相近,高中介绍的指示剂主要是酚酞(变色范围为pH=8~10)和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
本题中因为滴定终点的时候溶液一定为酸性(二氧化碳饱和溶液pH约为5.6),所以应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对于其他滴定,强酸强碱的滴定,两种指示剂都可以;强酸滴定弱碱,因为滴定终点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所以应该使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因为滴定终点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应该使用酚酞为指示剂。
2.【2018北京卷】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牺牲阳极保护法、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应该从实验现象进行判断,如③实验中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说明产生Fe2+,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3.【2018天津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1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含解析)
专题21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2018北京卷】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FeQ)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bFeQ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中较稳定。
(1)制备&FeO (夹持装置略)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
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锰被还原为M6+)。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________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C中CI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2K a FeO+6KCI+8H2O,另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 。
(2)探究K^FeO的性质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I2。
为证明是否K2FeO氧化了C「而产生CI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I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n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 a FeO 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
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I2产生。
i .由方案I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 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FeQ将C「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ii .方案n可证明冷FeQ氧化了C「。
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4-(填“〉”或“V”),而方案n实验表明,CI2和FeO;一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円H c °Q,在碱性溶液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FeO ;一> MnO 「,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 b 滴入MnSO 和足量HSQ 的混 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物质的制备和定量实验有解析
专题20 物质的制备和定量实验1.【2018新课标1卷】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
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__________。
【答案】去除水中溶解氧分液(或滴液)漏斗 Zn+2Cr3+=Zn2++2Cr2+排除c中空气 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冰浴)冷却过滤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解析】②锌还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能氧化Cr2+,所以氢气的作用是排除c中空气;(3)打开K3,关闭K1和K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所以c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d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醋酸亚铬难溶于水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冰浴)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4)由于d装置是敞开体系,因此装置的缺点是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使产品不纯。
考点定位: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涉及仪器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方程式书写、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1.【2018新课标1卷】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乙酸乙酯制备原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以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试题点评】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
2.【2018新课标2卷】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涉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性质实验探究、气体的制备与净化、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试题点评】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特点、发生的反应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设计或评价实验时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
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是要考虑的。
本题中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往往只考虑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忽略了实验结论需要建立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
3.【2018新课标2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的原理、实验探究等。
【试题点评】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取自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难度不大,体现了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
4.【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答案】B【解析】精准分析:A项,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项错误;B项,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项正确;C项,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项错误;D项,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 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以从海带中提取碘为载体,考查基本实验操作、Cl2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等等。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解答化学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题时,需要充分调用已有的相关化学知识,准确获取题中关键信息,综合分析和实验相关的要素。
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再依据实验目的,全面分析必需的试剂和仪器、合理的装置、规范的实验操作、科学的实验条件控制以及绿色环保等方面。
5.【2017新课标1卷】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B【答案】【名师点睛】该题通过氢气的制备以及性质检验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素养,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实验的考查今后仍然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2017新课标2卷】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的氯甲烷具有酸性【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本题的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反应的实质,有无杂质对实验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如本题的D选项,甲烷和氯气反应是取代反应,除有氯甲烷的生成外,还有HCl的生成,从而得出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是产生了HCl,体现考生对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的程度。
7.【2017新课标2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名师点睛】考查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本题的难度不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素养。
8.【2017新课标3卷】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A.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还容纳有盐酸,所以滴定管中盐酸体积大于20.00 mL,故A错误;B.碘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清洗碘,又由于酒精与水互溶,再用水清洗即可洗净,故B正确;C.湿润pH试纸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醋酸钠溶液pH偏低,故C错误;D.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KMnO4固体,故D错误。
答案选B。
【名师点睛】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评价,涉及酸式滴定管的结构、碘的物理性质、pH试纸的使用和盐类水解及溶液的配制操作等,易错点为选项C,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pH,水稀释了被测溶液,如果溶液为中性则没有影响,如果溶液显酸性,则pH测定值偏大,如果显碱性,测定值偏小,即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pH的操作不规范,测试结果可能有误差;另外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方,但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仍有一定的体积无法确定,容易忽视。
9.【2016新课标2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名师点睛】借助实验考查物质的基本性质,涉及胶体的制备、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的除杂,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检验,难度不大,只要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复习时牢固掌握实验基础知识,有效结合题中的信息,准确答题即可。
10.【2016新课标3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解析】试题分析:A、浓硫酸稀释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故错误;B、实验后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故错误;C、气体产物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否则氯化氢气体不能除去,故错误;D、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所以先从下口倒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故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浓硫酸的稀释,气体除杂,萃取操作【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设计内容是浓硫酸的稀释、氧气制备、物质除杂和分离、萃取实验等,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熟记知识。
稀释溶液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是把浓度大溶液加入到浓度小的溶液中,这样是为了防止混合放热,放出热量造成液体飞溅伤人,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等都是把浓硫酸加入到水或浓硝酸中。
制氧气的装置中,应是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引起倒吸,炸裂试管伤人,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做到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这样才能做到实验安全,不至于发生危险。
物质的除杂和提纯中我们经常是后除去水,这样可以防止在后面的除杂过程中引入水蒸气。
验证水蒸气时,先验证水蒸气的存在,防止引入水蒸气产生干扰,验证水蒸气常用无水硫酸铜,如果出现白色变为蓝色,则证明水蒸气的存在。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分离方法及名称、操作的先后顺序等,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11.【2016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安全与处理,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蒸馏和溶液的配制等知识。
【名师点睛】在出现火灾的时候一定要分清着火的物质是什么及其相应的化学性质,钠、钾等金属以及着火后生成过氧化物,都可以和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镁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在蒸馏实验中,先停止加热,因为蒸馏烧瓶仍然是热的,还有物质出来,所以继续通入冷却水,待烧瓶冷却后再拆卸蒸馏装置。
此操作遵循了先来后走的原则。
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入氢气后加热,实验结束,先撤酒精灯,继续通氢气,待冷却后撤掉氢气。
12.【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考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常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气体的制取、除杂、收集、尾气处理、溶液的配制等操作。
这就需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分离方法及名称、操作的先后顺序等,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13.【2016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固体,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A错误;B、气流方向错误,应该从右侧导管通入CO2气体,B错误;C、从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固体用过滤的方法,C正确;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用该装置干燥碳酸氢钠,D错误。
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判断【名师点晴】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解答时注意掌握氨气的制备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等基本操作,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B和D,注意洗气瓶的气体通入接口以及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14.【2016天津卷】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名师点晴】解答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原理→反应物质→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
具体分析为: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②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③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
④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