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领土争端集中爆发

合集下载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1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1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

2013政治时事热点专题1 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第二篇锁定时事热点——聚焦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热点材料聚焦材料一:中菲黄岩岛事件持续升温2012年4月10日至今,中菲黄岩岛事件持续已有几个月时间,菲律宾在此期间动作不断,致使事态升级,而中方则一再表明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的立场,敦促菲方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专家指出,中方做到了有理有力有节,采取的是一种克制态度。

但是,中国有实力奉陪到底……材料二:中国针对黄岩岛事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2012年4月21日,中国发布的《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自6月1日起实施包括黄岩岛、钓鱼岛等海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7月13日,第45届东盟外长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闭幕,因菲律宾要将黄岩岛“争端”写入公报,导致无法发表联合公报,这是东盟成立45年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7月24日,中国在海南省西沙永兴岛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与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亦即以组建地方政府的方式,强化对南海主权的实际管辖。

材料三:中国派海监船、渔政船维权中国与东盟国家2002年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其宗旨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致力于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寻求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争端。

中国此次派出海监船、渔政船去维权。

这既是保护我国渔民权益,也是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更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采取非军事手段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诚意与模式。

材料四:日本实施“购岛”闹剧 2012年9月11日,9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确认了将“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三个岛“收归国有”的方针,并决定拔出20.5亿日元(约合l.66亿元人民币)“购岛”,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了合同。

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接连发表评论谴责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警告日本政府“不要玩火”,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材料五:胡锦涛主席就钓鱼岛问题阐述中方立场2012年9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

我国的海洋局势

我国的海洋局势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目前中国除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等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如果这些问题,我们处理不当就会使我们信心不足,即使比现在强大,我们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外交和政治问题。

海权的历史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陆地开发的慢慢终结,海洋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对象。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不断开发海洋资源,抢占海洋领域,以此来巩固自身的发展和安,也积极筹划着解决海权威胁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的海权特征与功能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海权”古就有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洋被人类认识的那一刻海权这个名词就诞生了。

中国海洋强国梦

中国海洋强国梦

中国海洋强国梦中国曾在郑和下西洋的年代有过一次通过海洋走出去的机会,不过被明朝的闭关锁国给耽误了。

清末的海军实力据说是亚洲老大,这种“据说”延续到1894年。

甲午海战是关乎国运的一战,此战几乎终结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中国自此陷入一场半个世纪的内战中,而日本由此战跻身列强之中,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列强,没想到一个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却断送在舟船之上。

而2010年中国海洋冲突的集中爆发,再次敲响了海洋问题的警钟,或许这能成为中国的契机。

反思国家海洋战略,建立海洋秩序及加强海上执法能力,方能奠定中国海洋强国的百年基业。

再看当今中国,是否具有再次走出去的机会以及能力?海权现状应当承认,中国的海洋家底并不厚实。

中国海洋国土绝对面积数位居世界第四,但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相对贫乏。

中国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线14000公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中国对12海里以内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完全主权。

连同24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最长350海里的大陆架,中国有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水体、海床及其资源能源、海洋勘探和水体以上空域部分的管辖权。

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加上4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中国总体管辖国土面积应是1420万平方公里。

另外,在中国管辖区内,还有6500多座岛屿。

但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方面来看,不仅中国海洋国土总面积不算大,人均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更是极端贫乏,而且目前面临着被多方蚕食和瓜分的现实危险。

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渔业资源、石油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受到严重侵犯。

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有150万~190万平方公里被相关国家觊觎或侵占。

很多争议以前并不存在,各国历来对中国拥有黄海、东海、南海的主权并无异议,只是在近20年多来问题才突然增多。

让我们摊开地图:在北边的黄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有关国家与中国争夺相关海域;往南看,在东海日本单方坚持按照所谓的中线原则划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日本还无视历史事实,一直占据主权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并只字不提其长期窃据的琉球群岛,刻意抹杀其历史文化。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摘要: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近年来,我国的周边形式趋于缓和,大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相对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周边恐怖主义的发展以及恐怖势力蔓延,呈现“北稳”、“西热”、“东闹”之势。

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与这些国家存在着领土和领海的争端。

比较重要的有: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石油问题;南海问题;与印度的领土争议;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

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世界上非常复杂的。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领海;领土;引言:中国现阶段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而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是国家实现发展的前提。

所以,一直以来,中国都很关注国家的安全问题,在中国的安全问题中,周边关系居重要的地位。

只有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国家的安全隐患,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今年来,中国的周边形势也趋于缓和,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威胁和挑战。

那么接下来就中国的周边的形势进行分析。

1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

1.1东海划界之争。

东海划界之争。

中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分歧很大,日本主张所谓的中间线原则,并且以钓鱼岛作为基点单方面在中间划了一条所谓的中间线,并开始对这条线采取实际控制;中国一直坚持自然延伸原则,主张在东海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中心线。

2.2 东海海底油气资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处东海海域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太平洋上油气最丰美的区域之一。

关于东海海底油气资源的划分:日本主张按照“中间线”原则划分;中国表示不存在什么“中间线原则”,东海海底石油资源的划分,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所规定的大陆架原则来进行。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本质来看,维护海权是确保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权、海洋空间活动自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海洋国土受侵犯的情况日益严重,海洋权益和资源不断受到外国侵占。

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走向海洋强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当前中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家的海上疆界由12海里领海扩大到了200-35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使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面临着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海上划界问题。

另外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因此海域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执行该公约时突出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其特点是划分海上边界的潜在矛盾表面化。

中国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总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中国政府现在不在南海动武的真正原因

中国政府现在不在南海动武的真正原因

这才是中国政府现在不在南海动武的真正原因!2009年06月01日星期一 19:32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南海问题成了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认为,中国必须在南海问题上坚决扞卫国家主权,还有人甚至认为,解决南海问题,是中国实现海权的当务之急。

对此,笔者以为,扞卫国家主权当然不能动摇,但中国海权拓展起步阶段应该作好战略评估,并在有计划、有重点、有阶段的轨道上进行。

一、战略评估历史表明,没有对手的外交,是不成熟的外交,而对手太多的外交则一定是失败的外交。

不同时段的外交战略要有与之相应的攻坚重点。

同一时段内如果方向过多,则意味着对手过多,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目前中国海洋岛礁被蚕食的领土主要集中在东海和南海一带,面对如此复杂而分布广泛的矛盾,我们要记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 如果我们将这全部海上问题进一步解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关键环节并不在目前的那广袤的南海,而在东海,确切地说,就是台湾问题及其北侧的钓鱼岛问题。

如果我们被南海一叶障目,将刚刚起步因而尚不适应于远程着力的海上力量集中用于南海,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犯下毛泽东批评王明的那种"全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错误。

好钢当用在刀刃上。

收缩是为了聚集力量在关键处出击。

"关键处"从哲学上讲,就是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海洋安全的主要矛盾决定中国的海洋战略任务。

近些年,东海和南海出了那么多问题难以解决,究其原因是台湾问题的牵制。

如果中国完成了台海统一,台湾岛和海南岛之间就会在中国东南经济黄金地带前沿形成一个宽阔的拱卫海区,这样南海的其他岛礁问题放到下一阶段解决也就相对容易得多。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面临问题涉及的并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主要对手,这就是日本和美国,而后者更是世界头号海权强国。

日本的战略目标是打通经中国台湾南进南海的战略通道,在这一目标下,台湾便是日本尽管非法但却是至今不愿放弃的核心利益。

中考政治 时事热点专题1 捍卫国家主权 维护国家利益

中考政治 时事热点专题1 捍卫国家主权 维护国家利益

2013政治时事热点专题1 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第二篇锁定时事热点——聚焦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热点材料聚焦材料一:中菲黄岩岛事件持续升温2012年4月10日至今,中菲黄岩岛事件持续已有几个月时间,菲律宾在此期间动作不断,致使事态升级,而中方则一再表明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的立场,敦促菲方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专家指出,中方做到了有理有力有节,采取的是一种克制态度。

但是,中国有实力奉陪到底……材料二:中国针对黄岩岛事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2012年4月21日,中国发布的《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自6月1日起实施包括黄岩岛、钓鱼岛等海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7月13日,第45届东盟外长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闭幕,因菲律宾要将黄岩岛“争端”写入公报,导致无法发表联合公报,这是东盟成立45年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7月24日,中国在海南省西沙永兴岛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与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亦即以组建地方政府的方式,强化对南海主权的实际管辖。

材料三:中国派海监船、渔政船维权中国与东盟国家2002年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其宗旨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致力于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寻求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争端。

中国此次派出海监船、渔政船去维权。

这既是保护我国渔民权益,也是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更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采取非军事手段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诚意与模式。

材料四:日本实施“购岛”闹剧 2012年9月11日,9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确认了将“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三个岛“收归国有”的方针,并决定拔出20.5亿日元(约合l.66亿元人民币)“购岛”,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了合同。

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接连发表评论谴责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警告日本政府“不要玩火”,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材料五:胡锦涛主席就钓鱼岛问题阐述中方立场2012年9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

军理考试

军理考试

特别声明:转自军理老师:画的重点约占考试内容的80%,其余为常识性内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4、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思考题:1(1)富国强兵(古代、现代):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从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富国强兵?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角度思考“富国强兵”1)、军阀混战和中华民族的觉醒;(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2)、日本的侵略及中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的完全胜利);3)、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有国五防的屈辱历史,开始了中国国防的新篇章)5.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强大依赖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强盛,才能有强大的国防,才能有政权的稳固,才能有国家的安全)(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政治的昌明,是国防巩固的基础,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强大,凡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第二节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国防法规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即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2、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确定了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人民防空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平时商业设施或其他功能的建筑战时作为防护设施,标明“战时封闭”。

海权问题

海权问题

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 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
东海问题,主要还是日本问题,而钓鱼岛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 东海问题,主要还是日本问题,而钓鱼岛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 中日的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领土, 中日的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领土,各自拿出 了各自的理由,然而,对于钓鱼岛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土之争, 了各自的理由,然而,对于钓鱼岛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土之争,更关系到海洋发 展和国家安全,也牵涉到国际势力,双方都不肯让步,彼此对峙, 展和国家安全,也牵涉到国际势力,双方都不肯让步,彼此对峙,今年更是引发了钓 鱼岛撞船事件,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鱼岛撞船事件,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4 个海区的总面积约 473 万平方米,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大陆岸线总长 18000 多千米,岛屿岸线总长 14000 多千米,500 平米以上沿海岛屿 6961 个(不包括台 湾岛、香港、澳门诸岛)的中国,可以主张管辖的海域约 300 多万平方千米。当前中
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 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 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中国 中国 海权问题的现状
中国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 中国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 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挑战 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 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 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问题。目前中国除了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 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问题。目前中国除了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 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 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

南海问题-中越争端浅析

南海问题-中越争端浅析

南海问题——浅析中越争端近几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于南海主权的争端愈演愈烈,成为当今世界最敏感、牵扯国家也最多的国际热点问题。

而在这其中,中越之间关于南海的争端历时最久、最为复杂。

越南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并提出对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野心最大。

同时,越南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关系特殊。

一、历史起源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名义与要求",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南海主权归属之争发端于20世纪后半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中国南海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边国家侵占。

提出所谓“主权”要求并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

1.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越南海争端1.1南越政府与中越南海争端1954年《日内瓦协定》签订,法国军队撤出印度支那,越南以北纬17度线的临时军事分界线被人为地分割为南北两方。

“美国在《日内瓦协定》签订后,悍然宣布不受协议约束,并大力协助南越亲美势力,取代法国在越南南方建立新型殖民地和军事基地。

”在美国的支持下,南越政府于1956年5月26日宣称其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并在法国军队撤出后出兵占领了西沙群岛中的甘泉岛和南沙的南威岛,随后又将南沙群岛划入其福绥省。

面对南越政府的侵占,新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因海军的薄弱和缺乏空中掩护而受到制约。

另外,当时国内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南海基本无军力部署,外海诸岛一时丧失控制。

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

2012年是中国周边地区海上争端的集中爆发年,中菲黄岩岛对峙、中日钓鱼岛争端、日韩独岛(日称竹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俄称千岛群岛)争端以及越南针对中越岛争出台了海洋法等事件相继发生,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升级,呈现出较强的对抗性。

尤其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历史新高点,成为影响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稳定的最主要因素。

如何正确处理海上争端,制定更加清晰的海洋战略,坚决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成为中国崛起必须直面的问题(一)海洋权益概述首先,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其次,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或者可以通俗地说是“好处”。

海洋权益不仅有着深刻的法理意义,而且还有极强的实践性, 中国政府捍卫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决心是坚定的。

海洋权益的重要性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这是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

·但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海洋地理相对不利的国家,我国面临着一个封闭与半封闭型的海洋区域,处于西太平洋岛链的包围之中。

二)我国周边海上之争1.美国重返太平洋,加强对我国海上的战略围堵。

2. 中日钓鱼岛问题激化,东海局势紧张。

3.南海问题持续升温,维权形势错综复杂。

4.非传统安全威胁不容忽视。

钓鱼岛的战略意义1.地理位置特殊。

钓鱼岛身处中、日两国间的冲绳海槽(琉球海槽)。

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的西侧上沿。

日本企图占有钓鱼岛,把中国和日本变成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对中国海洋权益造成不利。

2海底资源丰富。

钓鱼岛周围海域不仅海底石油储量巨大,可达30-0亿吨,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3军事价值极大。

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我国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

南海主权争端包括的内容1、岛礁争端、大陆架争端和海域争端。

军事理论——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军事理论——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自2010年以来呈现出明显恶化之势,至今仍处于调整之中。

美国重返亚太,构筑以遏制中国崛起为目标的“雁形安全模式”,中美对于东亚安全主导权的争夺将会成为未来5~10年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结构性因素。

其中,海洋是中美的主要交锋点,中国将长期面临来自海上的压力。

在大趋势不变的前提下,中国周边安全的年度形势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刚刚过去的2012恰逢大选年,地区不稳定因素增加,地区性争端反弹。

事实上,黄岩岛对峙与钓鱼岛争端的不断升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菲律宾、日本等国对于中国领导人更迭前外交政策的误判所导致,即认为,中国为了保持政权平稳过渡,在外交上会延续韬光养晦的政策。

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认识到,只有通过积极维权,才能有效维护地区和平,保证国内政局稳定。

中国的海洋安全政策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强硬立场前所未有。

2013年,中国周边安全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如何应对中美政府换届后的试探期。

无疑,开启外交新政的2013年是未来中国周边5~10年走向的关键年,这不仅将极大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也是中国塑造和经略周边安全格局的尝试。

二是如何应对来自海上争端的挑战。

周边国家在美国的影响下,发展小多边外交,联动制华的倾向明显,中国势必要更加坚定、更加清晰、更具战略性地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三是如何应对来自中南半岛的挑战。

中南半岛是中国破解美国两洋战略的关键点,缅甸更具有战略支点的意义,美日印等国布局中南半岛将构成对中国稳定周边的又一考验。

四是如何应对朝鲜半岛的新变化。

朝鲜半岛始终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最危险的因素。

随着朝鲜金正恩政权逐步稳固、韩国新政权的开始、日本右倾化的加剧,中国必须调整策略应对这些新因素可能给朝鲜半岛局势带来的新变数,掌握外交上的主动权。

海上争端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2012年是中国周边地区海上争端的集中爆发年,中菲的黄岩岛对峙、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韩日之间的独岛(竹岛)争端、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问题纷争相继发生,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升级。

军理试题 答案.

军理试题 答案.

单选1、军事思想是关于()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A、战争B、战斗C、战役D、战术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诞生的重要标志是()和《军志》的产生A、《孙子兵法》B、《论语》C、《春秋》D、《军政》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B、先进武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C、先进理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D、科学技术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4、《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义务按照本法的规定服()A、兵役B、军事C、战争D、历史5、中国人民解放军设有()个军区A、5B、6C、7D、86、推进军队力量建设,必需依靠()A、精确制导技术B、国防实力C、科技进步D、人民群众7、国防是()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活动A、国家B、军队C、个人D、集体8、我国常备军现行的兵役制度是()A、义务兵役制B、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C、志愿兵役制9、我国基干民兵组织包括:()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入基干民兵组织。

A、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B、55岁以下男性公民C、全日制高等院校学生10、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A、国防B、智力C、纪律D、法律11、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亚洲大国,现有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约()万平方公里A、200B、300C、400D、50012、中国陆地边界2.2万多公里,陆地上划定界限的邻国有()A、12B、13C、14D、1513、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A、单极格局B、多极格局C、两极格局D、一超多强格局14、当今的时代的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B、维护世界和平C、反对霸权主义D、南北问题15、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发射的A、美国B、前苏联C、英国D、中国16、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世界上第()个过上天关的国家。

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主要威胁

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主要威胁

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主要威胁近几年来,中国对于周边安全环境,始终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建国以来最好时期。

然而,仔细看来,近年来我国周边环境既非莺歌燕舞,也非危机四伏,基本面虽然没有改变,但现实挑战明显增多,有的还很严峻。

所谓基本面没有改变,是指中国周边总体稳定的格局没有变,中国仍有可能争取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

这种局面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是中国长期外交努力的结果。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稳定周边”的外交方略。

在这一方略指导下,中国和所有周边国家先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周边安全环境的总体稳定,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中国创造了长达30年的“战略机遇期”。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向好的因素仍在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海”形势趋于稳定,两岸和平合作势头加速发展,来自东南沿海方向的战略压力得到缓解;二是中俄关系和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深化,尤其在能源和军事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中国加强综合国力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促进了中国北部和西部边陲的稳定。

三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经济关系将更为密切,政治合作也具有更坚实的基础,不仅有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推进,而且也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发展大局。

但是,也要清醒看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的局面,目前正在经受强烈冲击。

特别是今年以来,周边突发事件明显增多,来得突然也相对集中。

这些事件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凸现,但有些也与国际形势的变化相关。

首先,朝鲜半岛风云突变,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由朝鲜发射火箭和进行新的核试验所诱发的紧张局势,尽管不是这一地区首次出现的问题,但此次危机对抗性强,造成的连锁反应超过以往。

朝鲜半岛无论是否会爆发新的战争,双方的对抗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

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挑战与方略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挑战与方略

5321世纪是名副其实的海洋世纪。

纵观历史,大国崛起无一不与海洋息息相关。

中央高度重视海洋问题。

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1]这些对于谋划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长远来看,探索新的海洋发展道路、实现海洋中国崛起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周边海上安全局势面临重大压力中国加速崛起,一方面促进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过去十年,经济总量从十年前的1.5万亿美元增长到10万亿美元,以6倍增长体量、两位数增速让世界着实为之惊叹,亦为之称羡。

另一方面,中国国力的跃升也使周边安全局势更趋复杂,域外大国纷纷介入,海洋权益和领土争端持续发酵,安全紧张态势随时可能爆发冲突,东亚地区或成“火药桶”。

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是因为多种因素相互交织造成的。

首先,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状况使得该地区“很热”。

亚太地区将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要素快速高度集聚,地区贸易规模庞大,日益聚合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全球经济的中心板块加速向亚洲“漂移”,新的世界地缘经济中心正在形成。

亚太地区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国家,凭借出色的经济表现和发展潜力,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7—2012年,中国经济增幅接近60%,新兴的亚洲整体而言增长约50%。

而同期高收入国家的经济仅仅增长3%。

[2]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发布的《2014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概览》显示,2014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增速为5.8%,[3]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总体上,亚太地区经济的热度已经超过北美、西欧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稳定之锚。

其次,亚太地区复杂的安全局势使得该地区“很冷”。

复杂的历史因素加上客观实际,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并没有像其经济发展那样稳定和谐。

最新关于中国应对海洋领土争端的分析

最新关于中国应对海洋领土争端的分析

关于中国应对海洋领土争端的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2012级《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试卷任课教师:向海英学院:财经学院专业班级:财政1201班姓名:钟家宝学号:20121504905成绩:关于海洋领土争端的分析——中国如何应对海洋领土争端摘要:海洋领土是一个国家领土的一部分,而领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家构成的必备要素之一。

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而边界作为确定领土范围的界限、显示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也是不容侵犯的。

领土边界争端向来是人类战争与冲突缘起的根源,也是世界上最普遍、最复杂、最难以解决的争端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称,中国领土除大陆外还包括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采用直线基线,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

在基线以内的岛屿,包括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乌岴岛、大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东椗岛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岛屿。

作为世界上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中国面临着严峻的领土争端问题。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始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国应对海洋领土争端问题进行分析。

正文: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我国毗邻“四海”,除渤海属于内海而无权属争议外,黄海、东海和南海三个海区都同它国之间存在海域主张重叠问题。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主张管辖的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有一半以上海域和相关岛屿同8个海上邻国存在权属争议。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一)中国南海概况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

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