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第六章_PPT课件

合集下载

《温病学第六章》PPT课件

《温病学第六章》PPT课件

2021/5/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9
3、邪正消长:
权衡感邪的轻重,正气盛衰,温病最易 伤津应时时顾护津液。
2021/5/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10
4、针对特殊症状:
神昏-开窍、痉厥-熄风、斑疹-化斑 透疹、虚脱-固脱等,总之根据症状分 别采用相应的治法。
2021/5/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口渴,心烦
湿 治法
等。
2021/5/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22
运用要点:
(1)用药不避辛温; (2)掌握解表寒、祛暑、化湿三个环节。
2021/5/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23
(一)泄卫透表法 3
治 定义 法
作用 主治 证候
方药
宣 用芳香宣透之 宣 表 化 湿热 恶 寒 微 热 , 藿 朴 夏
湿热秽浊
苔腻白如积粉而
之邪的一
舌质红绛甚或紫
种治法。
绛。
2021/5/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45
运用要点:
(1)用药偏温燥; (2)辨证要点在湿浊偏甚。
2021/5/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46
(三)和解祛邪法 4
治法 定义
作用
主治
和解 是用和解表 和解表 疟疾 截疟 里,截疟化 里,截 法 痰之品治疗 疟化痰。
表 品以疏化肌表 湿
病邪 头 昏 重 如 蒙 ,苓汤。
化 湿邪的一种治
侵于 身 体 困 重 ,
湿法
卫表 四 肢 酸 楚 ,
者 少汗,胸闷
脘痞,苔白
腻,脉濡缓
2021/5/7

温病学 PPT

温病学 PPT
暑热病邪—致病特点:
1)发病可径犯阳明: 叶天士:“夏暑发自阳明 ”— 白虎汤证
2)易于伤津耗气: 津气耗伤、津气两脱
3)易致闭窍动风:直中心包,闭塞机窍 4)易夹湿邪为患:
易困阻脾胃,弥漫三焦,伤络动血,耗损元气
BACK
·温病的病因·
(3)湿热病邪
定义:多发于长夏季节,兼具湿与热 两重特性的一种外感病邪。 (阴阳合邪)
总论重点
第三章 病因 第四章 辨证 第六章 治疗
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一、温病的病因
1.明确温邪的概念
·温病的病因·
指外界致病邪气中具有 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2.温邪包括:
六淫化热 七


六淫邪气

蕴结不解
别种异气
·温病的病因·
1.风热病邪 2.暑热病邪 3.湿热病邪 4.燥热病邪 5.温热病邪 6.温毒病邪
形成条件:四时均可,尤多见于长夏 所致温病:湿温(消化系统)
致病特点
·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病因·
湿热病邪—致病特点:
1)病位以脾胃为主: 脾失升运,胃失和降
2)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湿遏卫气—身热不扬、恶寒、胸闷脘痞等 湿盛阳微—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苔白等
3)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BACK
·温病的病因·
1)病初即导致里热证: 病初即具里热证 或发于气分,或发于营分
2)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 病情复杂多变 郁热内炽,易伤血络,迫血妄行,或阻闭心窍
3)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BACK
(6)疫疠病邪
·温病的病因·
定义: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种 致病因素。
形成条件:王叔和—非其时有其气 吴又可—杂气中为病最严重者

温病学总论PPT课件

温病学总论PPT课件

(三)明、清代,形成阶段 明代——吴有性
清代——温病四大家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
清代——喻昌等
吴有性,字又可,约生 活于16世纪80年代至17 世纪60年代,江苏吴县 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 家,为温病学派重要代 表人物之一。
吴又可 ——编著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成为温疫学派的代表性人物 病因—创立“疠气”病因学说。自然界里一种 特异的致病物质—疠气(杂气、戾气) “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 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侵入途径—认为戾气感人,从口鼻而入,与伤 寒之邪由表入里者不同:“此氣之來,無老少 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 ”
金元时期,随着医学界学术争鸣的兴起,温病学在理 法方药上有了重大突破,贡献最大的当属金元四大家 之一的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宗真子, 居于金代的河间(河北河间 市),故又名刘河间。号河间 居士,又号通元处士。生于公 元1120年(金天辅四年), 卒于公元1200年(金承安五 年)左右,享年80岁。
薛雪,(1681-1770) 字生白,号一瓢,苏州南 园人,气宇洒落,风度俊 雅,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 颇有声望的大方家,秉性 孤傲,工八法,诗画俱佳, 因母多病,而究心岐黄之 学,博览群书遂精于医术。 著有《医经原旨》、《湿 热病篇》等,晚年尚著有 《扫叶庄医案》四卷,今 已刊入《珍本医书集成》
叶天士 ——编著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热论》,成为 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众多清代温病学家的杰出代表,成为温病学的 代表性人物之一,被誉为 “温 热大师” 阐述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 心包” —病因:温邪 —途径:上受 —病位:犯肺 —传变:逆传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纲领,作 为温病诊治的依据 “衛之後, 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 丰富了诊断学内容-辨舌、验 齿,辨斑疹、白陪 提出了温病治疗大法 ,“在衛 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 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 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留下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临证 指南医案》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

温病学教研室

兼胸膈痞满、痞闷、呕吐,为风温夹湿,加藿香、 郁金。

发热较甚而小便短少,用甘苦合化阴气法,银翘散 加黄芩、知母、玄参、麦冬 祛热痰,加瓜壳、贝母

讨论:白痰是寒痰,黄痰是热痰,对吗?
温病学教研室
何西池(何梦瑶)云:
辨痰之法,古人以黄稠者为热,稀白者为寒,此 特言其大概,而不可泥也。以外感言之,伤风咳嗽, 痰随嗽出,频数而多,色皆稀白,误作寒治,多致困 顿。盖火盛壅逼,频咳频出,停留不久,故未至于黄 稠耳?迨火衰气平,咳嗽渐息,痰之出者,半日一口, 反黄而稠。缘火不上壅,痰得久留,受其煎炼使然耳。 故黄稠之痰,火气尚缓而微;稀白之痰,火气反急而 盛也。此皆当用辛凉解散,而不宜于温热者,推之内 伤亦然。孰谓稀白之痰,必属于寒哉?总须临证细审, 更参以脉,自可见也。
一、概述 (一)风温的涵义 病因——风热病邪 内涵 初起证候——肺卫表热证 季节——多冬春 外延:急性外感热病
(新感温病)
卫受邪郁:发热, 微恶寒,口微渴 肺气失宣:咳嗽 温病学教研室
(二)临床特点
1、初起以肺卫为病变中心。 2、可有逆传心包。
3、后期以肺胃阴伤为主。
4、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温病学教研室
(三)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与春温: 2、与感冒:
3、与肺痈:
温病学教研室
1、与春温鉴别

共同点:二者均发生在春季。 风温 春温
温热病邪 热自里发
病因 发病
风热病邪 邪犯肺卫
初起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身灼热、烦渴、苔黄,甚 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 则神昏、痉厥、斑疹等里 热证 白欠润、脉浮数等肺卫表 病情重,变化快 热证
桑菊饮方解

第六章-三焦辨证PPT课件

第六章-三焦辨证PPT课件
★上焦病证主要是指位于上焦的肺和心(包)的病变。
★其辨证规律是在诊断为温病的前提下,特别注意肺和心 (包)的定位性症状。
-
51
㈠ 手太阴肺病证
肺失宣肃
三大定位主症
咳嗽、气喘、咯痰。
邪袭肺卫
邪热壅肺
微恶寒、苔白、脉浮数。 高热、苔黄、脉数。
-
52
★ 注意要点:
1. 区别病位、病情:
• 邪袭肺卫——偏表,病轻;
-
67
• 疑问?
• 为何不用大承气汤?本书中说温邪为阳邪, 本已伤阴,故不用大、小承气汤,恐枳实、 厚朴温燥伤津。
• 然原文是可以用大、小承气汤的。
-
68
阳明病 气分证 中焦病
同一层次
-
69
㈣ 阴液亏损,阳明热结
【临床表现】 • 身热; • 腹满,便秘; • 口干唇裂; • 舌苔焦燥,脉沉而细。
• ㈡ 阳明热炽
本证临床表现可参考: ★.第四章六经辨证----阳明病之“阳明邪热”证; ★.第五章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之“阳明热盛”证。
【治疗措施】辛寒清气,达热出表----白虎汤
-
64
• ㈢ 阳明热结
【临床表现】 日晡潮热; 大便秘结或纯利清水,腹硬满疼痛; 或时有神昏谵语; 舌苔黄黑而燥,或焦燥起芒刺,脉沉实有力。
湿温
初起病变重心在足太阴脾,而兼邪郁肌表。
暑温
暑 风 、 暑厥
发病即可见中焦阳明热盛见证。 起病即呈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见证。
-
12
★三焦病变难以截然分开。 上中焦同病----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 中下焦同病----阳明热盛,引动肝风证。 上下焦同病----心营热盛引动肝风证。
-

温病的护理PPT课件

温病的护理PPT课件

02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03
避免接触传染源,如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等
0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0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防止病情恶化
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如规养补充等 方式提高身 体抵抗力
丹参、桃仁等
滋阴养阴:使用滋 阴养阴的药物,如
麦冬、石斛等
扶正祛邪:使用扶 正祛邪的药物,如
黄芪、人参等
治疗效果评估
体温变化: 观察体温变 化,判断治
疗效果
症状改善: 观察症状改 善情况,评 估治疗效果
实验室检查: 通过实验室 检查,评估
治疗效果
患者主观感 受:询问患 者主观感受, 评估治疗效

谢谢
温病的特点
发病急骤: 温病发病迅 速,病情变 化快,需要
及时治疗
热象明显: 温病患者通 常表现为发 热、口渴、 烦躁等热象
易传变:温 病容易发生 传变,病情
容易恶化
病程较长: 温病病程较 长,需要耐 心治疗和护

温病的护理要点
护理原则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空气污染
保持患者体温正常, 避免过高或过低
避免接触传 染源:减少 与患者接触, 避免去人群 密集的地方
保持个人卫 生:勤洗手、 洗澡、刷牙 等,保持良 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
01
02
03
04
自我管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 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
02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劳累
03
减少接触病原体:勤洗手,戴 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温病学温病学辨证理论PPT课件

温病学温病学辨证理论PPT课件

(5)湿蒙心包证:
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
心包络的病理变化,又称为湿热酿痰蒙蔽 心包证。
主要症状:
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 间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色不绛,脉濡滑 数等。
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2、中焦证:
中焦所包括的脏腑主要是胃、脾、
肠等,温邪传入中焦一般属温病的中 期或极期。
二是卫分或气分的病邪直接传入血分;
三是血分的伏邪自里而发,直接出现血 分证。
(2)主要证候:
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狂,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 质深绛。 辨证要点:斑疹密布、出血及舌质深绛。
病理特点:热盛迫血,热瘀交结。
(3)发展趋势:
一是血分证病情虽然危重凶险,但经积极而 恰当的救治,血分邪热渐衰,正气逐渐恢复,病 情可望获得缓解,病渐向愈。 二是血分热毒极盛,而正气不足,正不敌邪, 可因血脉瘀阻、脏气衰竭或急性失血、气随血脱 而死亡。
(1)邪犯肺卫证:
主要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
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
等。该证候又称为邪袭肺卫证。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2)肺热壅盛证:
主要症状: 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
脉数等。
辨证要点:身热,咳喘,苔黄。
(3)湿热阻肺证:
主要症状:
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 咽痛,苔白腻,脉濡缓等。 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 嗽,苔白腻。
3、营分证
(1)概念: 营分证是温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 神而产生的一类证候。
营分证的形成: 一是在气分的邪热失于清泄,或湿热病 邪化燥化火,进而传入营分; 二是肺卫之邪乘虚直接内陷营分; 三是内伏于营分的伏邪自内而发出; 四是温邪不经卫气分而直接深入营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二)清解气热法 2
治法 定义
作用
主治
证候
代表方
辛寒 清气
是 用 辛 寒 之 透热外达,邪炽盛于 壮热,汗 白虎汤。
品 透 热 外 达 ,大清气分 阳明气分,出,心烦,
大 清 气 分 邪 邪热
热势浮盛 口渴欲得
热的一种治

冷饮,苔

黄燥,脉
洪数等
2021/3/3
32
运用要点:
白虎汤加减运用:加人参、加苍术、 加桂枝、加薄荷、荷叶(新加白虎汤)、 暑盛加清暑药。
2021/3/3
12
确立温病治则的指导思想
1、邪正关系—立足祛邪,注意扶正 2、整体局部关系—注重整体,着眼局部 3、病与证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知常达变—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温病
用温药
2021/3/3
13
温病治疗的要点
温病治疗
核心
确立治法
关键
祛邪
2021/3/3
14
二、温病的主要治法
1
定义:
温病的治疗,是在温病辨证论治理论 的指导下,明确病因、病位、病性、病机, 制定相应的治法,选用相应的方药,以祛 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从而促使 患者恢复健康。
2021/3/3
2
温病治疗核心:确立治法
2021/3/3
3
一、温病治则及确立治法的依据
(一)温病的治则 (二)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2021/3/3
33
(二)清解气热法 3
治法 定义
作用
主治
证候
代表方
清热 泻火
泻 火 解 毒 的 直清里热,邪热内蕴,身热,口 黄 芩 汤
表 外散表寒,并 暑
暑 湿 ,热 , 头 痛 , 饮
清 配合清暑化湿
兼 表 身形拘急或
暑 之品内解在里
寒 酸楚,无汗,
化 之暑湿的一种
口渴,心烦
湿 治法
等。
2021/3/3
21
运用要点:
(1)用药不避辛温; (2)掌握解表寒、祛暑、化湿三个环节。
2021/3/3
22
(一)泄卫透表法 3
治 定义 法
2021/3/3
27
(二)清解气热法 定义:用寒凉药物清泄气分邪热的治法
2021/3/3
28
作用: 清热泻火 清泄气分邪热 宣畅气机
存津、止渴、除烦 主治: 表邪入里, 气分无 里热外发于气分(伏邪温病) 形邪热 营热转出气分
湿热化燥
2021/3/3
29
(二)清解气热法1
治法 定义
作用
主治
证候
作用 主治 证候
方药
宣 用芳香宣透之 宣 表 化 湿热 恶 寒 微 热 , 藿 朴 夏
表 品以疏化肌表 湿
病邪 头 昏 重 如 蒙 ,苓汤。
化 湿邪的一种治
侵于 身 体 困 重 ,
湿法
卫表 四 肢 酸 楚 ,
者 少汗,胸闷
脘痞,苔白
腻,脉濡缓
2021/3/3
23
运用要点:
(1)主以芳化; (2)表里湿同治; (3)注意轻开肺气。
咽痛,苔薄
白,舌边尖
红,脉浮数
等,
2021/3/3
19
运用要点:
(1)用药多轻清; (2)表热重可加清热解毒药; (3)表郁重可加辛温之品; (4)咳重加化痰止咳药。
2021/3/3
20
(一)泄卫透表法 2
治 定义 法
作用 主治 证候
方药
透 是用辛温之品 透 表 清 夏 月 症 见 恶 寒 发 新加香薷
轻清 宣气
是 用 性 质 轻 宣畅气机、邪在气分,症见身热
清 之 品 宣 畅 透热外达 热郁胸膈,微渴,心
气机、透热
热势不甚 中懊憹不
外达的一种
而气失宣 舒,起卧
治法
畅者
不安,苔
薄黄,脉

代表方
栀子豉 汤、清 心凉膈 散等
2021/3/3
30
运用要点: (1)药用轻清; (2)表未解,佐透表药。
2021/3/3
2021/3/3
4
(一)温病治则
1、一般原则 2、卫气营血治则 3、三焦治则
2021/3/3
5
2、辨别病机变化: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结 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 证,明确病位、病性、邪正虚实。
2021/3/3
8
3、邪正消长:
权衡感邪的轻重,正气盛衰,温病最 易伤津应时时顾护津液。
(一)泄卫透表法 (二)清解气热法 (三)和解祛邪法 (四)祛湿清热法 (五)通下逐邪法 (六)清营凉血法
(七)开窍醒神法 (八)息风止痉法 (九)滋阴生津法 (十)固正救脱法 (十一)外治法
2021/3/3
15
(一)泄卫透表法
定义: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
2021/3/3
16
作用:疏泄腠理,透邪外出。《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 而发之”。
学习要求
1. 明确温病的立法依据 2. 必须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运用 3. 必须掌握解表法的分类,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4. 必须掌握清气法、祛湿法、通下法、清营法、开窍法、
息风法的分类及适应证 5. 熟记每一分类中的典型代表方剂 6. 一般了解温病常见兼、夹证的治疗 7. 一般掌握和解法、固脱法。
2021/3/3
2021/3/3
9
4、针对特殊症状:
神昏-开窍、痉厥-熄风、斑疹-化斑 透疹、虚脱-固脱等,总之根据症状分 别采用相应的治法。
2021/3/3
105、本证ຫໍສະໝຸດ 兼证:本证有各自的规律,兼证有夹痰、夹 瘀、夹食积等。
2021/3/3
11
6、体质类型:
如清泄法于阳虚体质不可过于寒凉,只 能清凉到十之六七;若于阴虚体质,则 要一清再清,以防灰中有火。
2021/3/3
17
主治:温病初起,温邪在表
2021/3/3
18
(一)泄卫透表法 1
治 定义 法
作用 主治 证候
方药
疏 是用辛散凉泄 疏 解 风 风热 发 热 微 恶 风 银 翘 散
风 之剂以疏散卫 热表邪 病邪 寒 , 无 汗 或 桑菊饮
泄 表风热之邪的
袭于 少 汗 , 口 微
热 一种治法
肺卫 渴 , 咳 嗽 ,
25
运用要点:
(1)辛凉与润燥合用; (2)多配伍宣肺止咳、清润化痰。
2021/3/3
26
运用解表法注意点:
(1)温病初期,里热无表证者,忌用解表法; (2)一般忌用辛温之品,即使“客寒包火”也只可 稍佐辛温之品,助其发散透邪,过用辛温有助热化 火之弊; (3)温病表证,治宜辛凉开达,注重辛散,不可过 分清凉,以防其凉遏不解; (4)应用解表法当分清病邪性质。 (5)注意体质与病邪兼夹。 (6)中病即止。
2021/3/3
24
(一)泄卫透表法 4
治 定义 法
作用 主治 证候
方药
疏 用辛凉清润之 疏 表 润 燥热 发 热 , 微 恶 桑杏汤
表 品以疏解肺卫 燥
病邪 风 寒 , 咳 嗽
润 燥热的一种治
伤于 少 痰 , 咽 干
燥法
肺卫 喉 痛 , 鼻 干
者 唇燥,头痛,
苔薄白欠润,
舌边尖红等
202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