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20200502120445)

合集下载

交警执法安全管理制度

交警执法安全管理制度

交警执法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1. 制度背景:随着社会交通事故频发和违法现象加剧,交警部门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执法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推动交通秩序的完善。

2. 制度目的:建立健全的执法安全管理机制,保证执法过程的公正、规范和科学性,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交警部门的执法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巡逻执勤、查处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处理等工作。

二、制度内容1. 执法人员素质要求:交警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执法技能,遵守执法纪律,做到公正、客观、文明、规范。

2. 执法工作规范:交警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规范进行操作,不得滥用职权,不得随意变更执法程序,不得违法违规。

3. 执法装备管理:交警部门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执法装备,保证执法人员的安全和执法效率,做到定期检修、更新及规范使用。

4. 执法记录和报告:交警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如实记录相关执法信息,并按照规定定期报告,确保执法过程的透明和可追溯性。

5. 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对执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确保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6. 执法培训与考核:交警执法人员必须接受相关执法培训和考核,不定期进行执法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测试,确保执法水平的不断提升。

7. 执法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执法人员进行奖励,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建立以奖代罚的激励机制,提高执法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三、制度执行1. 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必须严格执行执法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下属人员落实,确保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执法人员责任:执法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和执行本制度,严格遵守执法纪律,维护执法过程的公平和公正。

3. 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对交警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和处理,共同维护交通秩序的稳定和安全。

公安执勤管理制度范本

公安执勤管理制度范本

公安执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机关执勤执法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公安执勤执法工作,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务过程中,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查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第三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当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全面履行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章执勤执法原则第四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职权,自觉接受监督。

第五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注重化解矛盾,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当事人的损害。

第六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当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第三章执勤执法程序第七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依法出示人民警察证,告知当事人其权利和义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第八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依法进行,并告知当事人采取措施的理由、依据及其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应当依法收集、固定证据,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当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代理人的意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执勤执法纪律第十一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当遵守纪律,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当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不得接受当事人财物,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十三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当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

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

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

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第一篇: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要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首先做到规范执法。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机关提高自身履职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必然要求。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于健全完善各项执法管理制度,对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

尽管从一开始公安执法就有相关的制度规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执法环境的变化,原有制度规范与现实工作要求之间存在许多不适应。

要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健全完善各项执法管理制度。

一、执法管理基本要素和内容分析公安执法包括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涵盖了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因此,执法管理制度内容必然也是非常庞杂的。

公安执法包括三个要素:执法主体、相关人、案事件。

1、执法主体就是公安民警。

执法主体的素质能力对于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非常关键。

与相关人直接接触的是承办案件的民警,但执法主体还包括其它参与案件的其他民警,比如参与审核的法制部门民警、审批决定的各级领导,不同类型的执法主体在执法方面的要求也不同。

2、相关人是各类当事人,包括行政案件中的相对人、刑事[2][1]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等。

相关人是公安执法结果的承受人,因此执法结果的公正与否对于相关人切身的利害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3、案事件是公安机关执法行为的主要对象,是联系执法主体和相关人的载体,公安执法的过程就是依据法律对案事件处理的过程,因此,案事件也就是执法管理的主要对象。

法律是公安执法的基本准则(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法律)。

不同类型案件的执法行为有不同的依据,刑事执法的主要依据有《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

警察执法规章制度范本

警察执法规章制度范本

警察执法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警察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警察执法工作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等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职权,严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

第三条执法警察应当忠于职守,严守纪律,执行公正,依法办事,履行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职责。

第四条执法警察应当具备职业操守,勤勉尽责,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保护公民隐私,维护执法机关形象。

第五条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依法行使权力,不得对任何人进行非法搜索、非法拘禁、非法搜查等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六条警察执法工作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敬重人权原则,坚决杜绝非法逼供、非法拘禁、非法刑讯等违法行为。

第七条执法警察应当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法治观念。

第八条执法警察应当保护涉案线索、物证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依法妥善保管和使用执法工具和装备。

第九条警察执法工作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得因种族、国籍、性别、宗教信仰、职业身份等因素歧视任何个人或群体。

第二章执法程序第十条警察执法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十一条执法警察在执行执法任务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主动向当事人说明自己的身份、执法事由和权力范围。

第十二条执法警察在执行抓捕、搜查、拘留等强制措施时,必须依法出示相应的文书,并按照规定向当事人宣读权利义务。

第十三条在执法行为中,执法警察应当及时留下相关证据材料,如勘验笔录、询问笔录、检查笔录等,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当事人有权进行申诉或控告,执法警察应当悉听申诉,依法处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在执法中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警察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现场保护、证据收集、目击证人询问等,确保案件侦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执法警察在涉及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执法行为中,应当确保罚金、刑期等牢固性,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威慑力。

公安局的行政执法规范

公安局的行政执法规范

公安局的行政执法规范在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维护中,公安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公安局的行政执法必须严格遵守规范。

本文将探讨公安局行政执法的规范要求以及如何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一、立法依据和权限作为执法机关,公安局的行政执法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

公安局应该对执法人员进行充分的法律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精神。

只有依法行事,执法行动才能合法有效。

公安局行政执法的权限应明确规定,并与法律规定一致。

执法人员必须在权限范围内履行职责,不得越权行使权力。

监督机制应建立,确保执法行动符合法定权限。

二、执法程序的规范公安局行政执法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规范。

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是保障执法结果合法有效的重要保证。

1. 执法前程序在执法前,公安局应对相关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确保执法行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执法目的必须明确,并有合法的依据。

2. 文书制作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文书必须规范、准确、严谨。

文书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执法依据、执法事实、执法结果等内容。

文书应当明确反映执法过程和结果,确保对当事人的权益保护和法律途径的留存。

3. 执法行动执法行动应当依法进行,且必须符合合理的必要性原则。

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依法尊重当事人的人权和威望,不得滥用职权或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注意保存证据,并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4. 监督和复核公安局行政执法的程序应当接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

内部监督应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执法人员的行为符合规范。

外部监督可以通过投诉机制和独立调查机构来实现。

执法行动的复核机制应建立,并及时处理涉及投诉或争议的案件。

三、执法权的行使公安局行政执法权的行使必须公正、合理、有序。

确保执法行动的公正性,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

1. 公正和中立执法人员在行使执法权时,应当保持公正和中立的态度。

不受私人利益和其他非法因素的干扰,确保执法行动的客观性。

执勤执法管理制度

执勤执法管理制度

执勤执法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执勤执法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等执法机构。

第三条执勤执法管理应当坚持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公开透明、严格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执勤执法管理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第五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执法素质和能力。

第六条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任意滥用职权,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二章执勤执法范围第八条执勤执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 治安巡逻2. 交通管理3. 突发事件处置4. 边防执勤5. 案件侦办6. 治安管理7. 其他依法需要执法的领域第九条执勤执法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越权行使职权。

第十条执勤执法人员应当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第十一条执勤执法人员应当遵守执法程序,不得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第三章执勤执法程序第十二条执勤执法程序包括但不限于:2. 现场勘查3. 调查讯问4. 征收证据5. 依法处置6. 审批监督第十三条执勤执法程序应当依法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

第十四条执勤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适度的原则。

第十五条执勤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和纠正,积极化解矛盾,排除隐患。

第四章执勤执法责任第十六条执勤执法人员应当认真履行执法职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执勤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不得懈怠怠职。

第十八条执勤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如有表现突出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执勤执法人员在违反执法程序和规定时,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和问责。

第五章执勤执法监督第二十条对执勤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问题线索处置机制。

公安规章制度范本

公安规章制度范本

公安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查处的工作。

第三条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执法公正、严格、高效。

第二章执法行为规范第五条公安机关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依法行使职权,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刑讯逼供,不得侵犯人权。

第六条公安机关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注重证据的收集和固定,不得仅凭口供定案,不得强迫、引诱、威胁、利诱证人作伪证。

第七条公安机关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严格执行羁押期限,不得超期羁押,不得以连续羁押的方式变相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八条公安机关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得公开或者泄露当事人的个人信息。

第九条公安机关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不得过度使用武力,不得使用非法手段。

第十条公安机关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注重教育引导,促使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章执法监督与责任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对执法行为进行内部监督,确保执法公正、严格、高效。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不公、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章附则第十四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安机关所有。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干警的管理制度

干警的管理制度

干警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干警管理,维护正常执法秩序,保障干警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干警管理必须遵循依法、规范、公正、安全的原则,做到权责明确、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第三条干警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执法工作的公务人员。

第四条干警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干警依法履行职责,不受非法干扰和侵犯。

第二章干警选拔任用第五条干警的选拔任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干警的政治素质、执法能力、道德品质、身体条件等方面。

第六条干警选拔任用应当通过公开招考、综合面试、体格测查等方式进行,确保选拔出合格的干警。

第七条干警任职期间应当接受定期考核和评估,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执法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

第八条对于不合格的干警,应当及时进行再教育或者解聘处理,确保政法队伍的纯洁和正规。

第三章干警政治思想教育第九条干警应当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维护党的领导,忠诚履行职责。

第十条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如集中学习党的理论、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模范事迹等,加强党性锻炼。

第十一条加强对干警的教育引导,规范行为准则,提高职业素养,增强法治观念,做到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第四章干警职责分工第十二条干警职责分工应当根据工作性质、岗位要求、个人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确保各项工作顺畅进行。

第十三条干警职责分工应当明确权责边界,避免职责交叉和责任不清,防止任务错漏。

第十四条干警应当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工作,不得擅自越权行使职权,如果需要跨部门协作时应当及时报告上级批准。

第五章干警纪律要求第十五条干警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务纪律,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十六条干警应当保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单位机密,严守职业操守。

第十七条干警应当加强自律意识,规范工作行为,杜绝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行为,确保执法公正。

第六章干警激励和约束机制第十八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工作成绩突出的干警给予嘉奖、奖金等奖励措施。

警察行业执法程序管理制度

警察行业执法程序管理制度

警察行业执法程序管理制度执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工作,而警察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行业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执法程序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对于确保执法公正、规范化,提高执法效率和保护公民权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警察行业执法程序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执法程序的合法性警察在执法行为中,必须严守执法程序的合法性。

合法性体现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只有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执法,才能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1. 合法的授权:警察的执法行为必须得到合法的授权,一般由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颁发的执法证件确认其身份和职权,并明确规定其职责和权限范围。

2. 合法的程序: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例如在进行逮捕、搜查等行为时,必须遵循适用的法律程序,确保符合法律要求。

3. 合法的证据:警察执法过程中所获得的证据必须合法有效,不能以非法手段获取或者以不合法的证据作为依据进行刑事诉讼。

二、执法程序的公正性除了合法性,警察行业的执法程序还应注重公正性。

公正性是指执法行为在过程中应当公开、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公正性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 公开透明:执法行为应当公开进行,尽量避免偷偷摸摸、不公开的执法行为,通过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方式确保执法过程公开透明。

2. 公平待遇:执法过程中,警察不得因个人好恶、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当事人不公平待遇,而应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客观公正的处理。

3. 公正决策:对于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警察应当依据法律和事实,做出公正决策,不能因个人偏见或其他因素影响执法行为。

三、执法程序的规范性为了确保警察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和一致性,有必要建立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制度。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法律依据:执法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基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程序规范,以便正确履行职责。

2. 执法规则:总结和归纳制定执法规则,明确执法行为的程序和方法,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责。

公安局执法管理制度范本

公安局执法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局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安局全体民警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执法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二)公平公正,文明执法;(三)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四)廉洁自律,恪尽职守。

第二章执法行为规范第四条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一)着装整齐,仪容严整,佩戴警衔、警号;(二)携带执法证件,出示证件,表明身份;(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尊重当事人合法权益;(四)依法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五)严格遵守程序,不得违法减刑、免刑、假释;(六)保守国家秘密,不得泄露案件信息;(七)接受监督,不得隐瞒、阻挠、干扰监督;(八)不得收受当事人财物,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五条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要求:(一)及时受理报警,迅速出警;(二)认真调查取证,确保证据确凿;(三)依法处理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四)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得歧视、刁难;(五)执行公务,不得擅离职守;(六)文明执法,不得体罚、虐待、侮辱当事人;(七)积极参加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第三章执法监督第六条公安局设立执法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

第七条执法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监督检查执法行为,确保执法规范;(二)受理群众对执法行为的投诉,调查处理;(三)对执法过错行为进行纠正,追究责任;(四)组织开展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第八条公安局内部设立督察部门,负责对执法工作进行日常监督。

第九条督察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对执法行为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对执法过错行为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三)对执法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四)对执法责任进行追究。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条对在执法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民警,给予表彰和奖励。

公安交警执法规章制度

公安交警执法规章制度

公安交警执法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安交警执法工作,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公安交警部门设有交通管理大队,负责对辖区内的交通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执法监督。

2. 交通管理大队设立交通警察岗,由专门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警察组成,执法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并持有效证件上岗执勤。

3. 交通警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重要路口设立交通警力巡逻点,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三、执法职责1. 交通警察应当严格执行相关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净化道路环境。

2. 交通警察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时,应本着公正、公平、文明、礼貌的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坚持文明执法,严禁对当事人进行辱骂、侮辱等不文明行为。

四、执法程序1. 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并向当事人说明执法目的和要求。

2. 当事人在接受交通警察执法检查时,应当服从指挥,不得拒绝检查或者阻碍执法行为。

3. 当事人对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有异议时,可以依法提出申诉或者要求调取监控录像进行查证。

五、执法措施1. 交通警察对交通违法行为可以采取口头警告、劝导、罚款、拘留等执法措施,具体措施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而定。

2. 交通警察对重大交通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立案处理,并通知相关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3. 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将涉嫌犯罪行为的当事人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六、执法监督1. 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定期对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进行检查评估。

2. 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

3. 对于违规执法人员,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理,严肃追究责任。

七、处罚措施1. 对于交通违法行为,交通警察可以依法对当事人予以罚款、扣留驾驶证、拘留等处罚措施。

2. 对于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通警察应当依法严厉查处,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公安治安执法管理制度范文

公安治安执法管理制度范文

公安治安执法管理制度范文公安治安执法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安治安执法管理制度是国家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治安执法职责的基本纲领和行政规范,是对公安机关治安执法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三条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治安形势和任务需求,结合职能特点和工作特点,科学制定治安执法工作计划和措施,推动公安治安执法工作创新和提高。

第四条公安机关治安执法工作应当坚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原则,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专业性。

第二章治安执法行为规范第五条公安机关治安执法人员在履行治安执法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执法规定,保证责任落实到位、操作规范、行为文明。

第六条公安机关治安执法人员在履行治安执法职责时,应当提高政治站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不得利用权力谋取私利。

第七条公安机关治安执法人员不得擅自决定罚款数额,不得随意约定或变相加重行政处罚。

第八条公安机关治安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通过制定执法方案、采取必要的执法措施、排除干扰,确保治安执法行为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公安机关治安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及时向被处罚当事人解释和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十条公安机关治安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护被处罚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得实施非法搜查、非法拘禁等违法行为。

第三章执法监督机制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治安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治安执法工作的日常监督、临时监督和特别监督。

第十二条治安执法监督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约的原则,充分保护被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确保监督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三条监督机构和社会公众对于公安机关治安执法工作有监督权和监督责任,有权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参与提供意见和建议。

警察执法工作制度范本简单

警察执法工作制度范本简单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警察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确保执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执法活动。

第三条执法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二)公正公平,公开透明;(三)文明执法,服务群众;(四)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二、执法依据与权限第四条执法工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执行。

第五条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具备相应的执法权限,具体权限如下:(一)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二)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传唤、拘留、逮捕;(三)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扣押、搜查;(四)依法对涉案物品进行扣押、查封;(五)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六)依法履行其他执法职责。

三、执法程序第六条执法程序应当遵循以下步骤:(一)立案。

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立案调查。

(二)调查取证。

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收集证据,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

(三)告知。

向违法行为人告知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理决定。

(四)听取陈述和申辩。

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保障其合法权益。

(五)作出处理决定。

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六)执行。

依法执行处理决定,确保执法效果。

第七条执法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

四、执法监督第八条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执法公正。

第九条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方式包括:(一)上级公安机关的监督;(二)内部审计;(三)人民群众的监督;(四)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十条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处理。

五、责任与奖惩第十一条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履行职责,依法行使职权,对因执法不当造成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二条对在执法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制度范本

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执法中心”)的日常工作。

第三条执法中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二)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三)便民利民,服务群众;(四)高效务实,规范运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执法中心是公安机关内部专门负责执法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工作人员若干名。

第五条执法中心的职责:(一)负责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执法行为合法、规范、公正;(二)受理群众对执法活动的投诉举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三)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执法质量评估和执法过错追究工作;(四)指导、监督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五)协调、处理执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六)完成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六条执法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政治素质高,热爱公安工作;(二)熟悉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法律素养;(三)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四)廉洁自律,作风正派。

第七条执法中心工作制度:(一)执法巡查制度:定期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问题;(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对执法过错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执法质量评估制度:对执法办案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四)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调查核实,依法处理;(五)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执法档案,确保执法活动有据可查;(六)执法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送执法工作信息。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八条执法中心应当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监督,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九条执法中心应当加强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

公安机关现代管理制度范本

公安机关现代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安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组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局所有民警、文职人员、协警及其他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提高警务工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架构与管理职责第四条本局设立局长、副局长、政委等领导职务,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本局工作。

第五条本局设立警务指挥中心、政工部门、督察部门、警务保障部门等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指挥调度、思想政治工作、纪律监督、后勤保障等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全面负责,对局长负责。

三、警务工作管理第七条警务工作应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警务工作应实行分级负责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民警的职责分工。

第九条警务工作应建立健全警务督察制度,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执法公正。

第十条警务工作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四、人事管理第十一条民警、文职人员、协警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等人事管理工作,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局实际情况进行。

第十二条民警、文职人员、协警应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第十三条民警、文职人员、协警应遵守职业道德,严守纪律,树立良好形象。

五、财务管理第十四条财务管理应遵循国家财政法规和本局财务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第十五条财务收支应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第十六条财务报销应严格审核,确保合法、合规、合理。

六、纪律管理第十七条民警、文职人员、协警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纪律规定,严守保密制度。

第十八条民警、文职人员、协警应廉洁自律,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十九条违反纪律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本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局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公安警察管理制度

公安警察管理制度

公安警察管理制度一、公安警察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法治原则公安警察管理制度应当遵循法治原则,所有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应当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公安警察作为法律执行者,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对于公安警察的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行为合法合规。

2. 公正原则公安警察管理制度要体现公正原则,对公安警察的权利和义务要做到一视同仁。

不论是高级领导还是普通警员,都应当接受同等的管理和监督。

在对待警务人员的工作考核、晋升等方面也应当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和歧视。

3. 依法权威原则公安警察管理制度要确保公安机关对警务人员的管理权威,使得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执行。

同时,也要保障公安警察在履行职务时的合法权益,防止因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对公安警察的正常执法活动产生阻碍。

4. 严明纪律原则公安警察管理制度要求对公安警察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纪律管理。

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受到严肃的追究和惩处。

对于有功者要予以表彰和激励,对于违纪违法者要依法进行处理。

5. 教育管理与惩罚相结合原则公安警察管理制度要注重对警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在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时,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以达到教育警示的目的。

二、公安警察管理制度的内容1. 人事管理公安警察管理制度对人事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包括公安警察的招聘、录用、晋升、调配等方面的制度和程序。

要确保公安警察的选调任用公平公正,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管理。

2. 绩效考核公安警察管理制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公安警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

要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激励工作表现优秀的警务人员,同时也要对绩效较差的警务人员进行督促和改进。

3. 培训教育公安警察管理制度要针对警务人员的培训教育进行规范管理。

要注重对公安警察的法律法规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培训和教育。

执法管理制度

执法管理制度

执法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保障执法活动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执法部门,以及各级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的行为。

第三条执法管理制度应当依法制定,坚持法治原则,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第四条执法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执法程序、执法规范、执法责任、执法监督等。

第五条各级执法部门要严格遵守执法管理制度,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二章执法程序第六条执法行为应当依法进行,不得随意变更、扩大执法范围,不得滥用执法权力。

第七条在进行执法活动前,应当制定详细的执法方案和行动计划,明确执法的目的、范围和方式。

第八条执法部门应当依法对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执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第九条执法行为应当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得违法滥用执法职权。

第三章执法规范第十条执法行为应当依法公正、客观,不得对特定对象进行歧视性执法。

第十一条执法人员应当尊重法律,加强执法自律,严禁违法违纪行为,维护执法权威。

第十二条对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进行制裁,不得以私欲、私仇等非法因素决定执法行为。

第十三条执法人员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其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执法人员应当主动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证据的完整性,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四章执法责任第十五条执法人员应当明确执法责任,不得推卸执法责任,必须对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第十六条对于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执法人员,应当依法进行纪律处分,严惩不贷。

第十七条对于执法活动中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应当追究相关执法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对于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执法行为,应当追究相关执法人员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五章执法监督第十九条各级领导机关应当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确保其依法履行执法职责。

第二十条对于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

执法管理制度样本

执法管理制度样本

执法管理制度样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执法管理,保障执法公正、公平,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从事执法工作的全体执法人员,包括行政执法人员、公安执法人员等。

第三条执法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执法管理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第四条本单位领导班子是执法管理的领导机构。

执法管理工作由本单位执法管理部门具体负责。

第五条本单位各级领导人员要加强对执法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执法管理制度的执行,不断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工作。

第二章执法行为规范第六条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行为合法、合规、合情。

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七条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执法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

第八条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保持公正、客观、务实,不得有偏袒、利用职权打压他人、随意变更执法决定等行为。

第九条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保护现场安全和证据的完整性,不得泄露案件信息,不得篡改、毁灭证据。

第三章执法工作管理第十一条本单位执法管理部门负责执法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包括执法活动的计划制定、组织指导、实施监督等工作。

第十二条本单位执法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执法活动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执法活动的法律依据、程序合规。

第十三条本单位执法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规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

第十四条本单位执法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执法考核制度,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执法态度、执法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四章执法监督和投诉处理第十五条对于执法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本单位执法管理部门有权对其进行纪律处分和追责处理。

第十六条对于公民对执法活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投诉,本单位执法管理部门应当认真调查和处理,及时给予答复。

执法管理制度范文

执法管理制度范文

执法管理制度范文执法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公平公正的执法活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执法人员,包括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和其他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执法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履行执法职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执法人员应当忠诚于国家、职守,并在执法活动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廉洁的原则。

第五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得徇私舞弊,不得收受贿赂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六条执法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自觉接受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第七条执法人员应当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禁侮辱、虐待、殴打、歧视和任意拘禁人民群众。

第八条执法人员应当保守机密,不得泄露国家秘密或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

第九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执法人员,应当依法进行追责,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及时纠正错误。

第二章执法行为规范第十条执法人员在履行执法职责时,应当遵守以下规范:(一)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执法,不得随意扩大职权范围。

(二)与当事人、律师、公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交往应当尊重其人权和人格尊严。

(三)在执法行为中,应当客观、公正、严肃,不得恶语相向或者使用武力。

(四)对于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不负责任的执法行为,应当及时制止或者报告上级机关。

第十一条执法人员应当依法依规采取合法强制措施,不得滥用职权或者进行不正当的限制人身自由。

第十二条执法人员在巡逻、拘留、抓捕、搜查、传唤、讯问等执法活动中,应当依法制定详细操作规程,明确权责和程序,确保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和程序正义。

第十三条执法人员应当遵守公正中立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包庇、纵容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对于执法过程中的纠纷或者争议,应当采取合理、公正、妥善的解决措施,并及时将情况上报上级机关。

第十五条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当保护好现场证据,不得私自散布或篡改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民警的管理制度

民警的管理制度

民警的管理制度一、概述民警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等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民警工作的规范与高效,公安机关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旨在对民警进行全方位管理与监督,确保他们的工作得到规范和保障。

二、组织架构1. 民警管理机构公安机关设有专门的民警管理机构,负责对全体民警进行管理与监督。

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民警管理制度,对民警进行考核评定,解决民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民警进行教育与培训等。

2. 民警分级管理公安机关根据民警的职务和职级划分出三级管理:处级民警、科级民警和所级民警。

不同级别的民警在工作中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权限,由上级民警对下级民警进行管理与督促。

3. 民警队伍建设公安机关注重民警队伍的建设,对民警进行不断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

同时,还不定期组织民警进行集体训练,提高民警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管理制度1. 民警考核评定公安机关设立了定期的年度考核和不定期的临时考核,对民警的工作成绩、表现和执法纪律等进行评定。

对于表现优秀的民警,将给予奖励和晋升,对于表现不好的民警,将给予批评、警告甚至处罚。

2. 民警岗位分工在公安机关中,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使命。

为了实现民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公安机关对不同岗位的民警进行了详细的职责划分,并在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3. 民警纪律管理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工作纪律、行为规范、执法规范等均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对于违纪违规的行为将严肃处理,让民警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一名合格的执法人员。

四、管理方法1. 民警教育培训公安机关注重民警的教育与培训,对民警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等。

并组织民警参与一些重要的专业会议和讲座,增强民警的综合素质。

2. 民警监督与评估公安机关建立了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民警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评估。

并且鼓励社会对民警工作进行监督,如有不端行为,立即进行调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要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首先做到规范执法。

[1]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机关提高自身履职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必然要求。

[2]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于健全完善各项执法管理制度,对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

尽管从一开始公安执法就有相关的制度规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执法环境的变化,原有制度规范与现实工作要求之间存在许多不适应。

要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健全完善各项执法管理制度。

一、执法管理基本要素和内容分析公安执法包括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涵盖了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因此,执法管理制度内容必然也是非常庞杂的。

公安执法包括三个要素:执法主体、相关人、案事件。

1、执法主体就是公安民警。

执法主体的素质能力对于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非常关键。

与相关人直接接触的是承办案件的民警,但执法主体还包括其它参与案件的其他民警,比如参与审核的法制部门民警、审批决定的各级领导,不同类型的执法主体在执法方面的要求也不同。

2、相关人是各类当事人,包括行政案件中的相对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等。

相关人是公安执法结果的承受人,因此执法结果的公正与否对于相关人切身的利害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3、案事件是公安机关执法行为的主要对象,是联系执法主体和相关人的载体,公安执法的过程就是依据法律对案事件处理的过程,因此,案事件也就是执法管理的主要对象。

法律是公安执法的基本准则(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法律)。

不同类型案件的执法行为有不同的依据,刑事执法的主要依据有《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

但在实际执法中,由于现实情况多种多样、复杂多变,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作出明确的规定。

因此实践中经常出现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滥用或者不知如何运用法律等情况。

笔者认为地方各级公安机关也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执法标准,以进一步明确法律面对具体情况的如何运用。

要在执法中贯彻落实法律和更具体的执法标准,必须加强执法监督。

执法监督包括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其中过程监督又是执法监督的重点。

过程监督主要就是执法质量监督,也就是在监督执法过程中法律和执法细则是否严格得到运用。

事后监督则有执法评估、责任追究等。

执法监督是贯彻整个公安执法过程各个环节的重要管理手段,是促进公正、文明执法的关键。

二、执法管理机制设计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机制是一整套促使参与执法工作各类执法主体依法履职、确保案事件公正处理、正确维护相关人合法权益或追究责任的工作机制。

广义的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机制包括来自外部的管理监督,但这里仅研究狭义的机制,即公安机关内部对执法工作的管理机制。

总体上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机制依次包括执法主体管理、执法过程管理和执法改进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执法主体管理是确保执法规范化的前提,其内容是提高执法主体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

执法过程管理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要实现过程管理要有可操作的执法标准、有效的执法质量监控体系和严格的执法责任追究,从而确保公安执法的公平正义。

执法改进管理则是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水平的过程,其关键是执法绩效评估,通过评估分析当前公安执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下一步的对策。

执法管理最终要落实到个案执法管理上。

个案执法管理机制关键是执法流程的规范和监督,通常来说个案执法中一般事务包括“承办-审核-审批”三个步骤,而监督步骤则不是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针对各个步骤都有监督,相应的执法主体也分为四种角色,每种角色及其行为都应接受管理。

一个完整的执法过程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事务,某个事务对应这样一个流程,所有子流程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执法流程。

因此,可以将执法管理措施落实到执法流程每一个步骤,实现个案的全面管理。

三、执法管理架构设计要保障执法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科学合理的设定执法管理的管理架构,明确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各警种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水平架构执法管理涉及的警种部门很多,主要有执法部门和法制部门,另外政工部门和非执法部门也和执法管理或多或少存在各种联系。

1、执法部门。

是直接实施公安执法行为的警种部门,刑侦、禁毒、网警、治安、出入境、交警、派出所等都是我们常见的执法部门。

执法部门负责具体的公安执法工作,即承办具体的案事件,因此实施执法主要主体,同时也是执法管理的重点对象。

2、法制部门。

法制部门是公安机关规划指导公安法制工作、参与案件审核办理的职能部门。

法制部门由于其法律业务的专业性,应作为执法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整个组织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3、政工部门。

政工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及督促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执法管理的有效执行。

这里的政工部门是广义的,包括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督察督办、制文发文等部门。

4、非执法部门。

非执法部门虽然不承担具体的执法工作,但在公安机关中,执法部门和非执法部门有些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同一个部门既承担执法职能,又承担一些非执法的其它职能;同时执法部门和非执法部门的民警也是可以流动的,不能绝对的分割开来。

因此,非执法部门及其民警接受一些基本的执法训练及其它管理也是必要的。

(二)垂直架构我国公安机关从上到下分为公安部、省级、地市级、县级公安机关等四级,各级公安机关又包括许多警种部门和派出机构。

上级有权对下级进行执法管理,下级要接受上级的管理,这既是公安行政体制施行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法制统一的需要。

越往上,执法管理应越宏观;越往下,执法管理应越具体。

绝不能相反而为之,因为各地情况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强行统一,就会出现问题。

四、执法管理的推进策略公安执法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确定工作重点,找准突破口。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公安执法工作的实际出发,抓住公安执法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执法主体的管理再好的法律也要依靠执法主体来执行,因此执法主体是公安执法中最基本的要素,执法主体的素质能力是公安执法的基石。

当前,公安执法主体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业务能力不强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执法主体的管理。

1、执法资格认证制度。

在我国,法官、检察官、律师从业都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才能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这种资格认证制度对于规范提高法律职业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公安机关也应参照这个制度。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类似的制度,但与国家司法考试不可同日而语,有点走形式、走过场的味道,无法考出参考民警的真实法律水平。

应考虑在省一级以上组织考试,并严格考试纪律,反映出民警真实的法律水平。

执法资格认证应覆盖全警,各级领导和普通民警都不能例外,并施行宽严相济的政策,执法部门要求应高于非执法部门,法制部门应高于其它执法部门,各警种可以要求专业一些,法制部门则要求综合一些。

2、执法水平评估制度。

资格认证只能所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而实际执法水平如何还要看实际执法的情况,因此要引入执法水平评估制度(可以借鉴检察系统的优秀公诉人评选制度)。

通过对执法实绩的水平评估,来确定优秀的执法主体并给予相应奖励,对不合格的则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由此来督促执法主体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法。

3、执法教育培训制度。

执法环境在变化,法律制度也在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执法主体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保持并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这就要求执法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执法业务能力。

执法教育培训可以与执法水平评估结合起来,规定执法主体每年度教育培训的要求和硬性指标。

(二)执法标准体系的构建执法标准体系是规范执法的依据,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执法标准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法律汇编。

刑事执法涉及的法律规范较少,汇编起来比较容易。

而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较多,汇编起来相对复杂。

但总的来说,条文是现成的,因此难度不大。

通过法律汇编,将已有的公安执法依据整合在一起,有利于法律的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

第二个层次是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的更加细化可操作的执法规范。

法律在执法实践运用中有疑义或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界定的,就有必要制定更为细化可操作的执法规范,以统一规范公安执法行为。

公安机关从公安部到县级公安机关有四个层次,除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外,每个层次都可以制定在本层次范围内适应的具体操作标准。

执法标准的内容包括程序标准、实体标准以及执法相关的工作标准。

程序标准是用于规范执法工作的流程以及相关的时限、工作要求,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程序正义。

实体标准是指依据法律处理案事件时具体执行的操作,是对法律定性量罚处理的更为细化可操作的标准,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实体正义。

执法工作标准则是执法工作中要遵循的一些要求,如部党委提出的要按照理性、公正、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改进执法方式,切实从言行举止、方式方法上规范和改进民警的执法行为。

执法标准体系来自于现实执法工作的需要,因此要及时把握执法实践中对于执法标准的需求,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并根据公安执法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不同的现实情况及时制定,才能满足规范执法的需要。

执法标准可能涉及各个公安执法领域,因此执法标准的制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执法管理的主管部门-法制部门要牵头组织。

在执法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各执法部门要全力配合,提炼需求,提供参考建议,共同完成执法标准体系的构建。

执法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情况变化了,执法标准也需要做相应的修订。

同时随着新情况的出现,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的执法标准制定需求。

因此要根据实际各种需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执法标准制修订工作。

(三)执法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执法质量监控体系是执法监督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安执法工作的质量,维护执法公正。

执法质量监控的依据是执法标准,工作内容就是保障执法保障在公安执法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1、执法质量监控的组织。

参与执法的各类执法主体在执法质量监控中都有各自的职责任务,按照执法标准规定、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是各类执法主体的基本要求。

法制部门在执法质量监控中应承担组织管理责任,并负责主要的质量监控工作,其他参与质量监控的主体应按照法制部门的要求执行质量监控有关任务。

执法质量监控应覆盖执法流程各个环节,不留死角,同时要加强重点环节和易出现执法质量事故类型的案件的执法质量监控,确保执法质量。

2、执法质量监控的方式。

按监控的时机可以把执法质量监控分为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