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课程PPT第5章
ch11-有限单元法(第5章)
第5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专题1] 中南大学大讲台
1 其中:N i (ai bi x ci y ) 2 3.位移函数与解的收敛性 来考察三角形常应变单 元的位移函数: ( 1 )常量应变考察: 根据平面问题的几何方 程,得到 u x x a 2 = y a 6 y a a xy 3 5 u y x (i, j , m轮换)
4.建立结构的结点载荷列阵
因结点载荷列阵R中不必考虑约束反力的作用,故在R1x、R1y、R4x、 R4y处置零, 于是得到
第5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专题1] 中南大学大讲台
R=[0, 0, 50qt, 0,50qt, 0,0 ,0]T
根据位移函数确保有限 元解收敛于真实解所必 须满足的4个条件,
(a)
即单元内任意一点的应 变均为常量应变,与单 元中某点的坐标无关。 即单元内任意一点的应 变均为常量,即单元各 点的应变均相同,故称
第5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专题1] 中南大学大讲台
这种单元为常应变单元 。 (2)刚体位移考察 将位移函数广义式改写 为 a5 a3 a3 a5 u ( x, y ) a1 y a2 x y 2 2 (b) a a3 a a5 ( x, y ) a 4 5 x a6 y 3 x 2 2 当发生刚体位移时,有 x y xy 0,由式(a )有a 2 a6 a3 a5 0。 将此代入式(b)可得到发生刚体位移时 的两个位移分量为:
第5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专题1] 中南大学大讲台
(c)单元刚度矩阵[ K ]e K ii e [ K ] K ji K mi Kij K jj K mj K im K jm K mm
UG有限元的分析第5章
5.4 操作步骤
1. 结构静力学分析操作步骤 创建有限元模型 创建仿真模型 求解及其解算参数的设置 2.单个载荷变量疲劳分析的操作创建 工况1的疲劳分析解算方案 查看疲劳分析结果 创建工况2的疲劳分析解算方案并查看分析结果 查看工况2的疲劳分析结果
调整过颜色的疲劳 寿命分析结果
结构疲劳 损伤云图
疲劳安全系数 的分析结果
强度安全系 数显示结果
(5)退出后处理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的【返回到模型】命令,退出【后处理导航器】窗口,单击工具栏中的 【保存】命令,完成此次计算任务的操作。
本实例叶轮叶片模型中静力学解算结果、2种转速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分析输出结果的显 示,请参考随书光盘Book_CD\Part\Part_CAE_Finish\Ch05_Impeller\文件夹中 相关文件,操作过程的演示请参考随书光盘文件Book_CD\AVI\Ch05_ Impeller_AVI。
2)查看工况2中Von-Mises应力云图
按照上述的方法选择【Subcase - Static Loads 2】并展开【应力-单元节点 的】,双击【Von-Mises】节点,并结合其他操作,即可查看相应的应力云 图。
工况2中VonMises应力云 图。
3)退出【后处理】显示模式
单击工具栏中的【返回到模型】命令,退出【后处理导航器】窗口,完成此次 计算任务的操作。以上述2种工况计算的Von-Mises应力和应变作为名义值参 与后续的疲劳分析计算,下面开始对结构进行疲劳寿命的计算和分析。
相应节点
2)【疲劳寿命-单元节点】下面的【标量】云图
有限元分析及工程应用-2016第五章
5.1 轴对称问题有限单元法
机械学院
(1)三角形截面环形单元 1)位移模式
qe ui wi u j wj uk wk T
与平面三角形单元相似,仍选取线 性位移模式,即:
u w
a1 a4
a2r a5r
aa36zz
u Niui N ju j Nkuk
,
A2
1 2 2(1 )
单元中除了剪应力外其 它应力分量也不是常量
在轴对称情况下,由虚功原理可推导出单元刚度矩阵
K e VBT DBddrdz 2 BT DBrdrdz
5.1 轴对称问题有限单元法
机械学院
(1)三角形截面环形单元
2)单元刚度矩阵
K e VBT DBddrdz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Symmetry B.C.>On Lines,用鼠标在图形窗口上拾取编号为“1”和“3”的线段 ,单击[OK],就会在这两条线上显示一个“S”的标记,即 为对称约束条件。
(7)施加面力: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 Lines,用鼠标在图形 窗口上拾取编号为“4”,单击[OK] 在“VALUE Load PRES value”后面的输入框中输入“10”,然后单击[OK]即可
5.1 轴对称问题有限单元法
机械学院
(3)应用实例 (3)建立几何模型:
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 Dimension,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分别输入:X1=5,X2=10,Y1=0, Y2=20,单击[OK]。
有限元分析第五章(第二部分
§5-5数值积分1、问题的提出在上一节中对等参元进行单元分析时要进行下列积分: (i) 单元刚度矩阵(ii)体积力的等效结点力(iii)边界力的等效结点力(iv)温升载荷的等效结点力式(5-4-5)~(5-4-8)分别归结为计算以下两种形式的积分对于上述积分仅在单元的形状十分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解析的结果(精确值),一般情况只能用数值积分方法(主要是高斯求积法)求近似值。
虽然数值积分是“被迫“采用的,但后来发现:有选择地控制积分点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方便地实现我们的某些特殊意图。
这样一来,数值积分就成为有限元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至本来可以精确积分的三角形单元也常常采用数值积分。
2、数值积分的基本概念任何积分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给定的积分区间,给定的被积函数,具体的积分方法。
下面以一维情况为例介绍数值积分的基本概念 (i) 梯形法函数()x f 在区间(a,b)的积分可以表达为 ()()ini ibax f W dx x f I ∑⎰=≈=1⎰⎰⎰---111111),()(dxdxy x f dx x f 、 [][][][][][][]ηξd d J t B E B tdxdyB E B k T Te det 1111⎰⎰⎰⎰--=={}[][]ηξσd d J t f f N td f f N r y x T y x T eV det 1111⎭⎬⎫⎩⎨⎧=⎭⎬⎫⎩⎨⎧=⎰⎰⎰⎰--{}[]{}ηξσγd Jd t B T det 01111T ⎰⎰--={}[]()()⎪⎪⎭⎫ ⎝⎛=⎭⎬⎫⎩⎨⎧=⎰⎰⎰--dy y f dx x f tds q p N r T 1111,ΓΓ(5-4-5) (5-4-8) (5-4-7) (5-4-6)i W :权系数; i x :积分样点;()i x f :积分样点的函数值。
梯形法的求积公式为其中,1--=n ab h ,而a b W ni i -=∑=1(ii) 当被积函数为n-1次多项式P n-1(x )时,则由n 个样点及其样点值(x i , P n-1(x i ),i=1,n )可以精确重构这个多项式,从而可以得到精确解。
有限元 5有限条法
ò ò ò I2 =
l 0
Ym¢¢Yn¢¢dy
;
I3 =
l 0
Ym¢Yn¢dy
;
I4
=
l 0
YmYn¢¢dy
;
ò I5 =
l 0
Ym¢¢Yn
dy
从上述条元刚度矩阵子块公式中可看出,不同支承条件(基本函数)的条刚元素, 主要体现在基本
8
《有限元》讲义
函数的积分公式上,将不同基本函数表达式代入, 求出其中不同的五个积分,即可得到不同的条元刚度 矩阵。
刚。对上式积分可得条刚子块的显式如下。
式中:Dx , Dy, Dxy, D1 为各向异性板的弹性系数, 当各向同性时有: Dx = Dy = D0
Dxy
=
D0
1- m
2
D1 = m D0
æ ç è
D0
=
Et3 12(1 - m 2 )
ö ÷ ø
。
I1~I5的5个积分式是:
òl
I1 = 0 YmYndy ;
(5-3-4)
] q w jm
T jm
是对应于第m个谐波的结线位移幅值列阵。
[
N] m
=
éê(1ë
3x2 b2
+
2x3 b3
)
(x-2x2 + x3) b b2
(3x2 -2x3) b2 b3
( x3 b2
-
x2 b
ù )úYm(y) û
5-3-5是对应对于
Y ( y) 第m个谐波的形函数。它与梁函数[L]相比只是增加了乘子“ m
)Y
'm
12x ( b3
-
6 b2
)Ym
有限元分析第五章(第一部分)
第五章 等(Isoparametric Elements)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单元和矩形单元。
这两种单元的边均为直边,用直边单元离散曲边的求解域势必要用更多的单元数才能较准确地描述实际边界。
本章将要介绍的等参数单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单元,可用这类单元更精确的描述不规则的边界。
这类单元的出现不仅系统的解决了构造协调位移单元的问题,而且自然坐标系的描述方法也广泛为其他类型的单元所采用。
等参数单元在构造形函数时首先定义一个规则的母体单元(参考单元),在母体单元上构造形函数,再通过等参数变换将实际单元与母体单元联系起来。
变换涉及两个方面:几何图形的变换(坐标变换)和位移场函数的变换,由于两种变换采用了相同的函数关系(形函数)和同一组结点参数,故称其为等参数变换。
§5-1四结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1、母体单元 自然坐标和形函数母体单元ê :边长为2的正方形,自然坐标系ξ,η 示于图5-1。
取四个角点为结点,在单元内的排序为1、2、3、4。
仿照矩形单元,可定义出四个形函数显然有如下特点:(i )是ξ,η的双线性函数 (ii )(iii)2、实际单元与母体单元之间的坐标变换(1) 坐标变换设xy 平面上的实际单元e 由母体单元经过变换F 得到,即 且规定结点(ξi ,ηi )与结点(x i , y i )对应(i =1~4)。
这样的变换不只一个,利用(5-1-1)定义的形函数即可写出这种变换中的一个1图5-1 ())4~1()1(141),(=++=i N i i i ηηξξηξ),(ηξi N ⎩⎨⎧=≠=i j i i N ij i 当 当 =10),(δηξ),(ηξi N 1)1)(1(41)1)(1(41)1)(1(41)1)(1(41),(41≡+-++++-++--=∑=ηξηξηξηξηξi i N e e F →: (5-1-2) (5-1-1) ii i i i i y N y x N x ⋅=⋅=∑∑==4141),(),(ηξηξ(5-1-3)(5-1-3)所定义的变换有如下特点:x , y 是ξ,η的双线性函数。
有限元第5章-等参数单元
不相同,提高精度的方法: (1)减小单元尺寸; (2)提高单元插值函数的阶次。 为了适应不规则边界,要求用曲边单元。 基于以上原因,引入等参数单元。
2021/8/14
1
5-2 四节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
四节点四边形单元的位移插值函数可以写成(以 x方向的位移插值函数为例)
2021/8/14
27
利用
x
, y
的表达式,可以将形状函数 Ni,
对整体坐标x,y的偏导数,转换成对局部坐标 ,
的偏导数。
例如 其中
Ni
Ni y
Nxi J1N i J1x
xyN N ii
y
4
4
y
i1
Ni ,yi
,
y
i1
Ni ,yi
2021/8/14
4
4
x
i1
Ni , xi
2021/8/14
30
为此,展开雅可比矩阵
x
J
x
y
y
4 i 1 4 i 1
N N
i
i
, ,
xi xi
4
N
i
,
y i
i 1
4
N
i
,
y i
i 1
4
i 1 4
i 1
i
4
i
4
1 i 1 i
xi xi
4
i 1
4
i 1
i
4
i
4
1 1
i i
234 678
或者
, f,
2021/8/14
第五章 有限元法-1-泛函与变分
设待求变分问题(5-4)的解答(极值函数)为 y=y(x) (5-7)
因y是x的函数,但讨论的是y的变化
设想函数y从极值解(5-7)稍稍变动到y+dy,并把变分dy改记为:eh(x),
e是一个任意给定的微量实参数(实变量);
h(x)是定义于区间[x1,x2],且满足齐次边界条件的任意选定的可微函数,即有: h(x1)=h(x2)=0。
15
与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相对应,在几何、力学上的求解泛 函极值的问题。 最速降线问题。
研究当质点从定点A自由下滑到定点B时,为使滑行时间最短,试 求质点应沿着怎样形状的光滑轨道y=y(x)下滑。 取A点为坐标原点,y轴竖直向下(图5-1)。
则沿曲线y=y(x)滑行线段ds所需的时间为
16
18
在最速下降问题,在端点x1和x2给定的无数个函数之中, y ( x) 仅有一个函数 能使式( 5-2a)中的定积分达到极小 y ( x) 值函数,这一函数 被称为极值函数。 所谓变分问题就在于寻求使泛函达到极值的该极值函数, 即分析研究泛函的极值问题。 物理学各分支都存在有相应的变分问题(变分原理),例 如
因此
式中
26
故可得
简写为
将上式与式(5-6)相比较,只相差一个数值因子e。
27
故(5-8)等价于变分方程
也即
(线性主部)
利用分部积分,根据变分与微分顺序可以互换的原理,即 dy’=(dy)’,得
28
在变分问题中,变分dy在端点保持为零
于是,必要条件(5-12)成为
第5章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Symmetry Expansion>2D Axis-Symmetric Expansion
5.3 具有对称性结构的分析
几何建模
1. 生成矩形: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 Create >Areas>Rectangle>By 2 Corners,输入:X=0,Y=0,Width=0.04,Heighth=0.075,单击Apply按钮。再输 入:X=0,Y=0.015,Width=0.025,Heighth=0.012,单击OK按钮。
第5章 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法
5.1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5.2 轴对称问题基本知识 5.3 具有对称性结构的分析 5.4 练习题
5.1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 一、平面应变问题
1. 特点: 1) z向尺寸远大于x,y向尺寸,且与z轴垂直的各个横 截面尺寸都相同。 2) 受有平行于横截面(x、y平面)且不沿z向变化的 外载荷(包括体力x、y,但z=0),约束条件沿z向 也不变。即,所有内在因素和外来作用都不沿长度 变化。 y
P
x
受内压的圆柱管道
长水平巷道等
5.1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 一、平面应变问题 • 在ANSYS中,总是将几何尺寸很大的方向制定为
总体坐标系的Z方向,模型需要在总体坐标系的 XOY平面内建立模型,这时Z方向的应变为0,但 存在应力;
• 常用结构单元类型有:plane42、 plane82、 plane182、 plane183等,设置单元KEYOPT(3) 为Plane strain.
第5章 有限元法-1
(5-2)
称为单元的节点力列阵;若 {F} 为外载荷,则称为载荷列阵。
显然,梁的节点力和节点位移是有联系的。在弹性小变形范围 内,这种关系是线性的,可用下式表示
Fxi
Fyi
k11 k21
k12 k22
k13 k23
k14 k15 k24 k25
k16 k26
ui
vi
M zi
Fxj
EA , l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
Fyi 0,
M zi 0
EA Fxj Fxi l ,
Fyj Fyi 0,
M zj 0
由式(5-3a)解得
k11
Fxi
EA , l
k41
Fxj
EA , l
k21 Fyi 0, k51 Fyj 0,
k31 M zi 0 k61 M zj 0
(2) 同理,设vi=1,其余位移分量均为零,即ui=iz=uj=vj=zj= 0,
图5-4所示是xoy平面中的一简支梁简图,现以它为例,来说明 用直接刚度法建立单元刚度矩阵的思想和过程。
图5-4 平面简支梁元及其计算模型
由上图可见:
梁在横向外载荷(可以是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力矩等)作用下产 生弯曲变形,在水平载荷作用下产生线位移。
对于该平面简支梁问题: 梁上任一点受有三个力的作用: 水平力Fx,
位移法优点是比较简单,规律性强,易于编写计算机程序。所以 得到广泛应用,其缺点是精度稍低。
(2)力法
该法是以节点力作为基本未知量,在节点处建立位移连续方 程,求解出节点力后,再求解节点位移和单元应力。
力法的特点是计算精度高。
(3)混合法
此法是取一部分节点位移和一部分节点力作为基本未知量,建 立平衡方程进行求解。
有限元分析—空间问题简介 ppt课件
与坐标r、z有关,与 无关。从而,轴
对称问题可转化为二维问题,但因与平 面问题有区别,常称为二维半问题。
x
柱坐标系
z
p
(r, , z)
有限元分析—空间问题简介
5-1 轴对称问题
基本方程
位移分量{ urw } T Q u = 0
应力分量{}{r z rz}T
应变分量 {}{r zrz}T
= { u r ru rr w z u r z w r } T
虚功方程
2
Q d 2 则 { * } T { F } 2 { * } T { } R rd rd z
0
有限元分析—空间问题简介
5-1 轴对称问题
刚度阵的推导:
步骤1:选择单元类型 步骤2:选择位移函数 步骤3:确定应变位移和应力应变关系 步骤4:推导单元刚度阵
• 5.1 轴对称问题 • 5.1.1基本概念、基本方程 • 5.1.2节点位移与节点载荷 • 5.1.3单元刚度矩阵 • 5.1.4单元刚度矩阵的叠加 • 5.1.5边界条件 • 5.1.6工程实例
• 5.2 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 5.2.1基本方程 • 5.2.2四面体单元 • 5.2.3等参数单元 • 5.2.4空间六面体单元
z
wy
wx
u
z
{B2
63
B3
B4 e
{B
e {
612 121
bi
0
0 ci
0
0
显然[B]为常量矩
其中
Bi
1 6V
0
c
i
0 bi
弹性力学-第5章 有限元法
(a)从上到下建模 从生成体(或面)开始,并结合其它方
法生成最终的形状。
加
用于产生最终形状的合并称为布尔运算
提示: 当生成二维体素时,ANSYS定义一个面及其它所包含 的线和关键点。当生成三维体素时,ANSYS定义一个 体及其所包含的面、线及关键点。 如果低阶的图元连在高阶图元上,则低阶图元不能删除.
§5-2 建模
一.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a.建模的方法 b.坐标系统与工作平面 c.实体建模
1.建模方法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可分为: (1)直接法
直接根据机械结构的几何外型建立节点和单元,因此直接 法只适应于简单的机械结构系统。
(2)间接法(Solid Modeling)
适用于节点及单元数目较多的复杂几何外型机械结构系 统。该方法通过点、线、面、体积,先建立实体模型, 再进行网格划分,以完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有限元法解平面问题
§5-1有限元法简介 一.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1.将连续的问题域离散为有限数目的单元; 2.单元之间通过节点相连; 3.每一个单元都有精确的方程来描述它如何对一定载 荷去响应; 4.单元内部的待求量可由单元节点量通过选定的函数 关系插值得到; 5.模型中所有单元的响应之和给出设计的总响应。
由于单元形状简单,易于建立节点量的平衡关系和能量关 系方程式,然后将各单元方程集组成总体代数方程组,计 入边界条件后可对方程求解。
二. 有限元法的位移解法 1.有限元法的单元和节点
1.有限元法的单元和节点 2.有限元的基本未知量(DOFs) 3.单元形函数
节点自由度是随 单元类型 变化的。
J 三维杆单元 (铰接) UX, UY, UZ
有限元第五章 有限元动力学基本原理
第五章 有限元动力学分析基本原理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均假设作用在弹性体(或结 构)上的载荷与时间无关,与此相应的,位移、应力 及应变等也都和时间无关,即前面介绍的全部内容皆 称结构静力学有限元方法。但工程实际中还存在着另 外一类载荷与时间有关的动载荷作用于结构或弹性体, 此时,相应的位移、应力、应变等都与时间有关,而 且必须考虑惯性力和加速度等因素,这类分析或问题, 成为动力学分析。 对于质点—弹簧系统的振动,大家比较熟悉,例如 一个自由度为n的质点—弹簧振系,其动平衡方程为
停止迭代 此时为低阶特性
2
1
( i 1)
(i 1)
三、机械结构固有频率与振型
2.矩阵迭代法
例题:已知一振动系统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用迭 代法计算其最高阶固有频率和振型。
1 0 0 3 2 0 M 0 2 0 K 2 5 3 0 0 3 0 3 3 1 1 1 解: 1 1 1.5 1.5 K 1 1.5 11 / 6
& & & M C K P
第五章 有限元动力学分析基本原理
上式中每一项的含义不同
& & M C 为阻尼力
K 为弹性力
对于单元体而言,可以得到类似的上述方程
e T N N dV V
于是,令e T V来自m N N dV
一、单元质量矩阵的计算
1.一致质量矩阵
e
m 的计算式是通式,并因为计算质量矩阵和刚度矩
阵使用的形状函数一致,因此被称为一致质量阵。
第5章有限元法基础——二维单元
1 1 1 Sm (1 )(1 )( ) 4 4 4
同样,可以确定其它三个节点的形函数:
1 Si (1 )(1 )(1 ) 4 1 S j (1 )(1 )(1 ) 4 1 S n (1 )(1 )(1 ) 4
第五章 有限元法基础 ——二维单元
本章介绍二维单元及其形函数
矩形单元 二次四边形单元 三角形单元
5.1 矩形单元
第四章中分析了一维问题。我们研究 了悬臂梁的热传递问题,使用了一维线 性函数来近似温度沿单元的分布,但在 实际问题中,若温度在x方向和y方向均 会产生变化,这就需要用二维函数去近 似求解。 一维解是由线段近似的,二维解是由 平面片近似的。
a3 1 ( X k X j )Ti ( X i X k )T j ( X j X i )Tk 2A
这里A是三角形单元的面积
2 A (Y j Yk ) X i (Yk Yi ) X j (Yi Y j ) X k
将
a1 , a3
S F1 ( , ) F2 ( , ) 1, 1 1
S F1 ( , ) F2 ( , ) 1, 0 0
S F1 ( , ) F2 ( , ) 0, 1 0
得到
c1 1 4
1 c2 4
1 c3 4
节点m 的形函数为
应用边界条件
0
确定 c1
1 2
. 1
So 1
1 So (1 )(1 )(1 ) 2
同样可以得到中间节点
p
,k 和
l
的形函数
1 2 So (1 )(1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函数矩阵
形变列阵(广义应变列阵)
(5-17)
写成5块 其中
(5-18)
2.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荷载向量 虚功方程 (5-19) 左半中 ,
单元刚度阵
( 5-20 )
其中
称为单元刚度矩阵元素(块) (5-21)
(具体表达式可见华东水利学院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 法(1974版)) 虚功方程右半
在三个方向的分量,左上标 为初始态, 这里 为
表示壳单元状态,
为最终态。
方向余弦的增量, (5-66)
分量
能通过节点K处的旋转来表达,一个有效的方法 的单位向量 (5-67) 和 :
是定义两个正交于
其中ey为y方向的单位向量(对于特殊情形 可简单地用 )这样得 (5-68) 令 和 和 为关于 为小角度 (5-69) 将式(5-56)代入(5-52),得到 和 的正交向量 ,
(5-46) 据假定,可认为
(5-47)
(5-48)
总势能
(5-49) K为剪应力非均匀修正系数,将式(5-35)、(5-34)代 入(5-36)中,可得
(5-50) 其中 (5-51)
(5-52)
,是独立的,能如等参元那样求解。 变分, (5-53) (5-54) 例: 如图, 4节点的板,根据四节点等参元坐标转换关系
Int. J. Num Mech. Eng V.5,N2, 277~288,1972)一文中建议 对单元曲率修匀。 修匀只要对形函数的导数进行修匀即可,形函数 阶导数 的二
在角点上往往有奇异性,只有采取高阶数值积
分才能有较好的收敛性。为了得到计算既简单,收敛性又 好的单元,可用修匀后的导数, 代替 , 是组系统代替薄壳。 (一)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阵 特点是薄壳应力状态是平面应力状态+弯曲应力状态的 组合,刚度阵也可由此组合,局部坐标系x,y轴取在单元 所在平面内 组合后的单元节点位移和节点力分别 为(第i点)
(5-25)
由于
不影响
,
不影响
,因此刚度阵中两
者无耦合项,可写成如下形式的子块:
亦即 (5-2) 由 得 (5-3) 可知 和 都不随之而变,对积分,
式中
和
是任意函数 由式(5-3)知 ,式(5-2)简化为 (5-4)
由3)假定 ,
由式(5-4)得到薄板内各点的不等于零的三个应变分量 (5-5) 形变 (5-6)
应变 (5-7) 忽略法向应力 力表为 解得 用挠度ω表示板内各点应力分量如下: ,对各向同性材料板内各点应变可用应 (5-8)
2)弯曲后法线仍为薄板弹性曲面法线 3)薄板中面上的各点,无平行于中面 的位移(即x,y向)。
这样板的全部应力,应变由挠度ω表示。 根据这三点假定,即得 由1) (5-1)
从而有 有相同的位移ω。
,即中面每一法线上的所有各占都
由2)板弯曲后,板的法线与弹性曲面在x或y向的切线都 保持互相垂直,无剪应变,即
线性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可确定导数 下:
的系数
(5-24)
由于
是线性多项式,在计算单元刚度矩阵时只要采用三
个积分点。 二、弹性薄壳 分折弹性薄壳有两个途径: (1)薄板单元组成的折板系统代 替薄壳,由平面应力状态和板弯曲应 力状态加以组合得到壳应力状态。 (2)直接根据壳体理论采用曲面 单元,建立刚度矩阵,由于单元小, 因而可解采用扁壳理论以简化刚度阵 计算。
(5-9)
内力:取右图单位宽度板 由式(5-9)第(1)式,x向横截面正应力是 ,只能合成一个弯矩 单宽弯矩 , 代入(5-8)积分得 5-8 ,正比于z
剪应力
合成的扭矩
y向截面
若记 合并x,y向弯矩、扭矩
(5-10) 薄板弹性矩阵
(5-11)
(5-12) 若用弯矩表示应力,可写为 (5-13) (二)矩形薄板单元 1.位移模式
平行于ey ,
的转角,
(5-70)
计算应变一位移矩阵有
(5-71)
对于
只要代上式中,且y,z代替x即可,在上式中符
号的意义为 (5-72) 坐标系之间关系
(5-73)
代入式(5-58)有
以类似 的方法获得 (5-74)
在上式中有
(5-75)
其中 可求[B]阵
为
中的(i,j)分量,根据式(5-61),
若采取双三次,16自由度,每点有( 全双三次(Adini元)有 设 (1)在e上, ,以此讨论: 是三个插值基,即 是不完全双三次多项式
即一
个线位移,两个角位移,一个担率)若取12自由度的不完
(2) (5-14)
在其他三点, 位移和虚位移表为
连同它的两个一阶微商均为0, (5-15) (5-16)
z 2 y 3
η
ξ
3cm 1
w4
2cm x
h
4
则
利用四节点等参元插值函数,得且注意到 (5-55)
(5-56)
(5-57)
(5-58)
(5-59) 其中
(5-60)
(5-61)
(5-62) 单元刚度阵 (5-63)
荷载向量 (三)厚壳
(5-64)
整体坐标与局部坐标间关系
(5-65)
:节点K处ζ方向壳厚 :在K点ζ向正交于中面的单位向量
Theory),如增加面内点,降低积分阶或不计算剪切变 形,在面内选择几个剪切为零的点解决W,β不独立问题 等,有专门文献。 ①T.S.R. Hughes etal,A study and Efficient Element for plate Bending Int J Num. Meth in Eng., v01 11,1977 pp1529-1543. ②O. C. Zienkceuicg etal A Simple and Efficient Element for Axisymetric Shells, 同上一期 pp1545-1558 E.D pugh etal ,A study of Quadrilatenal plate Bending Elements
③with Reduced Integration Int. J Num Meth. in Eng v01 12,1978,pp1059-107 ④J. L. Batog,k. J. Bathe, A study of Three-node Triangular plate Bending Elements, Int J Nam Methads in Eng. v0115, pp1771-1812,1980 ⑤k. J Bathe etal ,A simple and effective pipe Elbow Element-linear Analysis, J Applied Meth v01. 47,1980,pp93100 (二)板 据小变形,中面不变的假设
第五章 板壳单元 一、弹性薄板 (一)薄板弯曲问题 按位移法求解薄板弯曲问题时,在相邻单元公共边上,不 但要求挠度ω连续,而且要求ω的一阶导数连续,不易因 此协调元外杂交,混合元等也常用。 在受垂直荷载后板挠度ω与其厚度相比是比较小时,分析 弯曲问题可由下列基本假定: 1)可忽略正向正应力,并假定厚度不变
由 整体坐标系中单刚 整体坐标系中荷载 整体坐标系中位移
,得到 (5-32) (5-33) (5-34)
以上分析表明,薄壳分析是比较复杂的,从局部坐标 转到整体坐标,求解方程。得位移向量。因工程中一般 需要了解的切向,法向位移、应力,所以求解后还要转 回局部坐标表示的位多应力,因此简化计算是一个重要 任务。如拱梁法等等。 。
(5-40)
(5-41) 其中 (5-42)
利用(5-24)式,注意到虚位移 和(5-26)~(5-29), 单刚 (5-43)
荷载向量 (5-44) 对于动力问题,质量矩阵可写为 (5-45) 上述方法适合于厚梁的计算,但不能适合于薄梁,试分析 势能中与刚度有关的部分,即考虑(5-23)式前2项,且 乘以2/EA,记为
单刚中的子块:
(5-26)
单元刚度阵为:
(5-27)
(二)坐标转换和整体刚度矩阵 局部坐标中已垂直于单元中面,最后部要转到整体坐标系 。在整体坐标系中,节点位移和节点力分别为:
(5-28)
局部到整体转换关系式:
(5-29)
其中
(5-30)
是i点的变换矩阵,对于整个单元,则有 (5-31) (四边形)
由于 变γ=0,即
,板越薄b越小,b
0,
同时剪应
,但是,如果不能做到在每一处γ均为
0,那么这项乘积的值将很大,算得的梁过刚,误差很大, 称为element locking (单元闭锁)。这个结论也适于板壳, 因此不能适用于薄结构,也有人在研究这方面问题 (selective or reduced integration,a discrete Kirchhoff
单元荷载向量
把[N]改写为 其中 则
(5-22)
单元荷载向量的元素(块) (5-23)
(三)三角形薄板单元 能较好适应复杂的边界形状, 实用价值较大,多采用三结点 三角形单元。每个结点,三个 自由度,插值函数用受限制的 H型三次插值(在第三章中已 详细介绍过) 值得注意的是:此单元虽简单,仍然常用,但相邻单元的 法向斜率不协调只有网格十分对称规则,才通过小片试验, 计算结果收敛于正确结果,R,D Cook 在(Two Hyluid Elements for the Analysis of Thick Thin and sandwich plates
顺便说明:薄板薄壳以弯曲为主,一般的板壳以剪切为主, 如拱坝等 三、通用的板壳单元 (一)梁的弯曲问题 此时,需要考虑弯曲,还需要考虑剪切。以梁为例分析 变形情况。
γ为剪应变 总势能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