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图表解读专项练五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含解析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为载体,考察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⑴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⑵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高考一轮复习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山地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 热带草原B. 常绿硬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高山苔原2. 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山地自然植被的分布一般有规律更替,大致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有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等变化,根据图示山地海拔及原生自然植被分布,原生常绿阔叶林与原生针叶林之间有可能有落叶阔叶林。

故选C。

【2题详解】原生植被被破坏后形成次生植被,如果严重影响甚至消失,最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故选D。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

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

但二者存在差异。

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

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

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

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

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不同坡向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地理兴趣小组关于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东坡、南坡的自然带带谱比北坡、西坡的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比南坡的低是坡向造成的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比西坡的低是地形造成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4. 关于该山地所在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地处我国南方湿润地区②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④【答案】3. B 4. C【解析】【3题详解】根据垂直带谱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且海拔又如此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地基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该地区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8类图表解读系列之五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8类图表解读系列之五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含解析)

考 示 4 W Q : O判读步 判 W 8类图表解读系列之五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图示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6000 m i 垂氏带诣示創却 4 ^4 10O5 2UO 渥拽■如 WI3物种〔物质[丰富WTi 职愤分布圏 海披饶 ” 2 000 3 fHXi 1*1 £自鶉带分布茂度尊値线图 植枝顶蓋度阳 ]Hr 第一歩t 明确分布规律 ⑴不同自然带的垂吃变化U 图I 南坡自然带因晦按髙度引起的水議条杵变化•自山離向 山顶川现垂山分异规津。

⑵凤一自撚带的高度羞异* 图2林线黑本呈两北 爼南向延仲•林线髙庭[tl 芮南向加北 逹渐降低. (3)^(物种)丰富度的垂出坐化. 图诂肖海拔I 胆U 用至5 2叽世内.诺敲卜冨噬2观川先増加 后下陆的叽蠅空化待点° 第二歩t 水莉条杵分析 口〉热惟条件° 热址蘭海拔髙度塔加而降低*憎I 南坡呈现出自热带向冰‘片 带的垂直分异•图:弓半冨度白海拔4恥。

米至!3 200米星現出 1;降壯% 纬度越裔播城摊低很此I 粗林践高度自南向北下降 ⑵水分条瞅 懼1南玻为迎风如降木丰:寓狀此「I 熾带较釦 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迩城*网此圉2同纬度的林线两部高 于东砌 地表図七壤水分也会妙响到物种帆黑.图3自海拔I 500 至 ■i 700总丰富度低.主翌与土罐水分打九 第三歩:辨折非她带性豊H ⑴坡向差异3 图1南地属Fffittt-S 此同一自然带的誨拔髙于北坡+ 图2甲地处西南李凤迎地玻■降水充足■囲此林缓H ;现说 〔即空间范隅“ 一般山地随海拔升高,面积减少.惆此物种杆富度下降,坡向 拦#也降低匚 C/ I Lll« m 永久旅仃带 m 高山地衣带 nn 高山草甸带 in 忡叶料带 国针叶隔叶握交韩带 m 常擠舊叶爾叶混交粘帘 匚口 叶井带 I 岸I 帀林幸雨林带 …陋/ 毕 L 戶 J 4 \一 ....4 5 \ / 7 Z « 7<HM(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C.昆仑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学以致用】(1) 设问:山地海拔与相对高度-读纵轴-可判断该山地处于我国第 一^二级阶梯过渡带;山麓自然带的类型T 读图示T 可判断该山地位 于西北地区。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一、专题讲解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

二、同步训练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答案]1.B 2.B下图示意广西三座山的气候垂直带谱分布。

高考地理专题3.7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3.7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知识点拨]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解读信息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中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审答流程][答案] (1)C (2)A[对点练习](2018·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 )A.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B.丙表示草甸草原带C.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D.丙表示温带荒漠带(2)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相对高度D.山顶海拔(3)造成乙坡缺少森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地形封闭,降水少D.为阴坡,光照不足答案:(1)D (2)C (3)C4.(2017·北京文综,8)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下题。

该山地( )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板块构造学说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可知,海拔3 000米左右月均温都在0 ℃以上,故没有终年积雪,A项错误;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项错误;该山地基带月均温多在15 ℃以上,且山麓海拔低,接近海平面,应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为消亡边界,D项错误。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件-图表专项突破-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件-图表专项突破-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 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 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
用较小,不利于外力地 貌的形成
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
根据气候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 条件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根 据气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
答案:(1)优势物种为A。 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 (2)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能 挤占其它牧草的生存空间;其它牧草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生长受到抑制。该草 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 (3)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小对牧草的需求量;防止为提高产草量而过度施肥;中 低浓度施肥(或合理施肥);加强草场生态监测,防止出现草类多样性减少现象。
水文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 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
河流
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 地区,河流含沙量小
土壤
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 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如 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多为酸性
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 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 量
A.丁为终年积雪带
B.林地均为落叶树种
C.北坡为西风的迎风坡
D.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3)针叶林南坡多于北坡,而栎林北坡多于南坡,主要原因是( )
A.栎林喜阴
B.栎林更耐旱
C.栎林喜冷湿
D.栎林耐盐碱
解析:第(1)题,甲为典型的草原,结合海拔在1 000米左右,故选D。第(2)题,南 坡森林分布海拔较低,说明水分条件好,由此可知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第(3)题, 从材料中可知栎树耐干燥和高温,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气温较 高。故选B。 答案:(1)D (2)D (3)B

13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3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3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解读系列(十三)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典图示例判读技巧
图1 珠穆朗玛峰垂直带谱图图2 不同山地垂直带谱图1.判读技巧根据山地基带判定山地所处热量带,根据山地自然带的倾斜方向判定其阴、阳坡,进而判定其所在半球,根据雪线的倾斜判定迎风坡和背风坡。

2.技巧应用
(1)图1中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珠穆朗玛峰位于亚热带。

(2)珠穆朗玛峰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过渡到山地冰雪带,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似。

(3)图2—A,同一自然带北坡高于南坡,说明同等海拔情况下的热量状况北坡优于南坡,因此北坡靠近低纬,则此山位于南半球。

图2-B则位于北半球。

(4)图2-C,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二者相比,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为突出,如图1珠穆朗玛峰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其雪线南坡低于北坡。

[典例导析]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审答流程
[答案](1)C (2)A。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载体,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常考图示[]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图2 我国某山的东坡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图3 两座山脉自然带和西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意图垂直分布示意图]判读技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如果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所谓基带,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2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4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5.冰雪量大,雪线低的为迎为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高的为背风坡,) 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1))(如喜马拉雅山阴坡。

——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温带地区)(2)南北走向的山(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海拔处,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大体相同的地方,。

如下图所示:的高)[应用体验]1.(2012·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垂直地带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甲坡坡向及图例①代表的景观类型( )
A.东坡常绿阔叶林
B.西坡常绿硬叶林
C.东坡亚热带草原
D.西坡落叶阔叶林
2.导致20°S附近甲乙两坡垂直景观复杂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高差
【解析】1选B,2选C。

第1题,该山海拔较高,延绵于10°N~50°S,由此可判断,该山脉为安第斯山脉;甲坡南北向纬度地带性变化明显,其中荒漠带从30°S附近一直延伸到5°S附近,应表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

图例①表示的自然带位于30°S~37°S的大陆西岸,应是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第2题,20°S纬线的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明显,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不同。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3~5题。

3.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4.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5.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解析】3选B,4选D,5选A。

第3题,该山3 000米以上,两个山坡的自然带带谱都是四个,但是东坡的自然带比西坡的海拔低,说明气温比西坡低;东坡的雪线比西坡低,说明东坡的降水更加丰富。

第4题,一般情况下,河谷地带气候湿润,但是此处的河谷气候干旱,说明下沉气流的影响导致河水不易蒸发,影响降雨。

第5题,我国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南北走向,且有高山冰雪带。

也可以用排除法获取正确答案,安徽、山西的山脉没有高山冰雪带,新疆的山脉没有常绿阔叶林带。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

据此完成6~8题。

6.该山地可能位于( )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7.影响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海拔
C.坡度
D.相对高度
8.导致东西坡高山针叶林带上界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坡光照充足
B.西坡热量条件较好
C.东坡地势较低
D.西坡降水较多
【解析】6选A,7选D,8选B。

第6题,该山地底部存在常绿阔叶林带,应该位于亚热带地区。

该山地海拔接近7 500米,最低海拔500米,东南沿海地区海拔较低。

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干热河谷现象较为常见。

第7题,影响自然带谱数目的因素是纬度、海拔、相对高度。

东西两坡纬
度、海拔相同。

东西两坡坡度相差不大。

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东坡多,西坡少,据图可以看出西坡相对高度小、东坡相对高度大,东坡自然带谱数目多。

第8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山脉基本为南北走向,海拔 3 000 m以上,东西两坡均为高山针叶林,但东坡针叶林分布上界较低,表明东坡“较凉”;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且最可能位于横断山区,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3 000 m以上降水较多。

东坡较凉、较湿,西坡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6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解析】第(1)题,对比甲乙两图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情况,可知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因而可以推测出乙图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第(2)题,读甲图中山脉南、北坡各自然带分布高度情况,可知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这是由于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第(3)题,雪线的高低与气温、坡向和降水量有关。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由于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南坡的雪线低于北坡。

答案:(1)差异:①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②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③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

乙图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