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的思考——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
为了大设计和深阅读_2014年度_装饰_杂志编委会纪要_刘晶晶
特别关注 Special Focus 063总第261期 / 2015 / 01 /2014年11月29日,《装饰》杂志编委会2014年度全体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
本刊编委包林、方晓风、杭间、何洁、柳冠中、鲁晓波、马赛、尚刚、宋建明、苏丹、汪大伟、王明旨、赵健、赵萌、张敢、张夫也、郑曙旸(以姓氏拼音为序)出席了本次会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功强应邀到会,本年度设计师周岳、编辑部和办公室的全体成员也都到场。
回顾与展望会议的第一部分首先是编辑部主任周志对2014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接着主编方晓风对2015年的工作计划展开陈述。
周志详细介绍了《装饰》杂志2014年度的封面版式的整体设计、特别策划栏目、封二设计、年度专栏以及举办学术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2014年《装饰》杂志的重要活动可以列举出“问路中国设计”2014年度《装饰》优秀论文评选暨作者交流会(4月19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理论研讨会(4月24日)、“迎接大数据时代”学术研讨会(5月10日)、“学科升级与学科建设”设计学学科发展研讨会(6月7日)、英国设计教育研讨会(9月20日)、大数据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设计论坛(10月17日)。
《装饰》成功进入CSSCI 来源期刊艺术学2014-15年目录。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版)数据显示,《装饰》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318,排名位列美术及设计类期刊首位,还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最美期刊”称号。
作为书刊互动的成果,方晓风的《写在前面》一书于2014年10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将7年特别策划的选题思路和构架汇集一处,系统地呈现了以主编为代表的《装饰》杂志的立场和视角,同时也成为和读者进一步沟通交流的窗口。
方晓风分别对2015年的特别策划栏目、年度专栏、封二设计、学术活动进行了介绍,还特别就杂志的多媒体平台(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展开进一步的陈述。
2015年,《装饰》 杂志将调整封二内容为“当月设计大事”。
艺术批评视野中的公共艺术——第十一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报年会评述
Public Art in the Visual Field of Art Criticism: A Summary of the Eleventh Annual Symposium of Journals of ArtInstitutes in China◇ 李鸿鹤 Li Honghe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方式走上了中国艺术这个大舞台。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形式,与经济基础以及社会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它目前正逐步深入我们的生活,并且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经济发展的参照,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关于公共艺术的概念向来是歧义纷呈的,首先它和环境艺术、景观艺术关系密切,它可以说成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其次,在城市规划中用来美化和丰富生活的壁画、雕塑走进千家万户,可见公共艺术也可以划分到造型艺术中来。
再次,今天公共艺术的理论涉及科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证明了跨学科的艺术形式成为公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可以这样说,它是一门以环境的艺术化为要旨,由雕塑、建筑、城市规划以及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的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艺术形式。
鉴于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报年会于2013年4月13日在上海举行。
讨论的议题就是“中国的公共艺术”。
出席本届研讨会的专家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报《公共艺术》杂志副主编王洪义教授和编辑周娴、清华大学艺术学院《装饰》杂志社副主编方晓风教授、北京大学翁剑青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谭天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鹿镭、天津美术学院《北方美术》杂志主编邵亮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新美术》主编曹意强、湖北美术学院《学院美术》杂志主编银小宾、鲁迅美术学院《美苑》常务副主编杨振国、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副主编陈诗豪、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家》编辑李珂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编辑部主任战国栋、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主编李桂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编辑贾玉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主编许春燕和编辑董波等。
论国内设计和国外设计的差别与谈民族设计
论国内设计和国外设计的差别与谈民族设计20世纪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伤害。
中国绘画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也遍体鳞伤。
我们的传统民族艺术受到了外来艺术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端正态度,在吸收外来先进艺术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民族艺术。
国内设计的与国外设计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
国家大剧院、“鸟巢”……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主流建筑由外国设计师担当主角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捆住了中国设计师的手脚·国内外建筑技术差异巨大:“国内外设计技术不在一个平台和语境上”,清华大学《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一语道破天机。
“国外设计师的优势在于其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把握上,这是国内设计师最大的弱项。
一位设计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比如建筑节能技术和钢结构技术方面,国外已经开始几十年了,而我们才刚刚在最近十几年摸索和起步。
美方70多岁的老设计师说,他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学的钢结构,就不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什么东西。
而我们那接近60岁的结构总工也说,我干了一辈子了也没做过一个高层钢结构项目,全国也找不出来几栋,就是设计出来了也盖不起来,要是所有建筑钢材都从美国进口,这楼的造价就成了天文数字,建设方根本承担不起。
”“大锅饭”压抑设计师的创意:方晓风表示,中国的设计项目实在太多了,国外大的设计事务所几乎都到中国来竞争,而国内的设计院则很少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重大的国际大赛上能够中标的则更少。
而且,以前我国大量的建筑工程不实行招标的方式,更别说国际招标,而众多的规划设计院在计划经济的“行政安排”下可以得到大量的项目,不进入市场就可以生存得很好,这自然无法对设计师形成激励。
没有完整的城市规化:方晓风用了一个比喻,中国的整体设计水平在国际市场上的位置就好比中国田径队在奥运赛场中的位置一样,“即使出了一个刘翔,也不代表整体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
设计就像一个工业系统的产品,系统不发达,产品质量就受到制约。
走近筑巢奖,倾听关于中国设计的梦想
走近筑巢奖,倾听关于中国设计的梦想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16年第06期创立于2009年的中国室内设计行业顶级赛事——筑巢奖,在2016年迎来了全面变革,第七届筑巢奖旨在以青年设计师为主体,建立并传播正确的设计价值观,专注于培养和提升青年设计师的设计才华与实力,解决人居环境功能问题并创造人居幸福感。
变革后的筑巢奖,致力于打造中国版的“普利兹克”奖,改变中国室内设计奖项缺席国际舞台的现状。
0-7,对一个人来说,是一段不算长但却非常重要的成长期,刚刚开始接受义务教育。
对一个奖项来说,意味着度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期,即将在变革中突破自我。
从2009年到2016年,时间轴上的数字变化,记录着筑巢奖的成长,凝结着组委会的心血。
2016年,历经七年之痒,筑巢奖进中求变,从改变“自身体制”出发,到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凤凰涅槃,完成华丽转身。
这一变革不仅引起了设计界人士、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广泛讨论,更引发了人民网、央视等官方媒体的高度关注。
今天,就由第七届筑巢奖组委会常务委员,这些变革推动者来带领大家去了解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筑巢奖故事,去倾听他们的中国设计梦。
变革之因自筑巢奖创立以来,郑曙旸老师一直以评审专家和顾问的身份参与到筑巢奖的工作中,既是亲身参与者,也是资深见证者,更是变革的重要推动者。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副院长,郑曙旸老师对中国室内设计教育的现状和筑巢奖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室内设计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从国内现状来看,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大多是对艺术层面的展开,在艺术与技术的集合上做得非常欠缺,造成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实际生产或者说人们真正的生活方式了解不够,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艺术绘画的理想状态。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该从教育理论、教学技能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其次应该从社会层面入手,让社会上的设计师能真正懂得设计的本质,因为设计师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群体,设计作品的最终判定者是业主,业主的整体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两者的素养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共同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设计的“发现之旅”
设计的“发现之旅”作者:叶冬来源:《艺术教育》2014年第01期2013年12月1日至15日,由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和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深圳现代设计博物馆和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中心基金资助的“2013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邀请展”在深圳大学举行。
该论坛自2005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4届。
本届论坛以“发现之旅”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设计界的专家学者畅谈在设计理念、设计见闻、设计实践以及设计教育方面的最新成果,力图探索、开辟设计的新方向、新领域,提升设计的新境界。
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三个专业分论坛,主论坛于12月1日上午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分论坛于当日下午在深圳大学科技楼3个报告厅同时举行。
在主论坛上,德国包豪斯大学造型学院院长Frank Hartmann以“美学回归”为主题,第一个发表演讲。
他认为,美学是对美的鉴赏与评估,在艺术和设计领域是对新文化现象以及现实经验感受的感知和再现。
随着社会发展,现实美学也有一个很大的转型:从美学到无美学,美学的意义突破了可以触摸、可以具体感受到的科技或科技感受承载物。
高科技手段所展示出来的设计样品和形式,让我们感觉社会生物科技特征越来越不明显,越来越没有界限。
最后,他以设计师凡德菲尔德的一个建筑楼梯设计为例,讲述设计之初设计师曾被要求更功能化,造价要低,要符合当时的需求,但是设计师坚持自己的底线,让我们现在不仅从视觉上看到美,而且走上走下也感到一种享受。
Frank Hartmann指出,设计师就应该坚持这样的“美”。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紧扣本次论坛的主题“发现之旅”,用没有文字的图片给我们提出了设计发现的两个方向:从行为发现设计和发现环境,并指出中国当下设计关于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行为的发现远远不够。
他提出,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形式的行为中去发现,也可以从任何一种环境中去发现去研究,使其设计为人民服务。
新时期公共装饰艺术回顾与思考
艺术论坛Arts circle 美术界ARTS CIRCLE2010/5改革开放打破了以政治意识为主导的城市文化建设。
国际化、城市化成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符号,突出强调城市形象也成为公共装饰艺术的首要任务。
本文针对改革后公共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城市造美是新时期公共装饰艺术实践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公共装饰艺术向公共艺术转型的思考。
目前,国内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实践方面尚欠缺对其概念和赖以立足的文化观念的整体把握,设计者及相关部门往往停留在对外国公共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的模仿,将公共空间的装饰雕塑、装饰品、陈设等艺术品简单地指认为公共艺术的现象非常普遍。
新时期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文化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为当下国内不同层次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实践创造了条件,追求形式美化,城市造美运动如火如荼。
而针对当前有关公共艺术定位的探讨,意在思考在新时期文化多元格局中公共装饰艺术向公共艺术转型的可能。
(一)公共艺术的误读(1)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公共艺术源于欧美,但是欧美的国家也并没有对公共艺术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公共艺术的引进也主要是参照了欧美国家的模式。
国内最早提出公共艺术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
各方学者,艺术家对公共艺术的概念做了多视角的定义和表述[1]。
象袁运甫的《中国当代装饰艺术》,中国美院施慧的《公共艺术设计》,刘森林的《公共艺术设计》,翁剑青的《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孙振华的《公共艺术论纲》,包森的《艺术何以公共》等等。
(2)公共装饰艺术的解读通过文献的研究,专家学者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各有所长,各有所想。
其中,笔者比较认同雕塑评论家孙振华和翁剑青的观点。
孙振华认为:“公共艺术的前提是公共性,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称为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肯定”[2]。
翁剑青认为:“我们无法以一个准确的事实来说明现代公共艺术是在哪一个国家,哪一次的具体事件活动中产生的。
建筑学是一个寻找“相适”的过程——方晓风谈建筑的力与美
76 Fashion China建筑学是一个寻找“相适”的过程——方晓风谈建筑的力与美编辑:朱烨 采写:陈晨Architecture: Journey to Pursue "Harmony"--FANG XIAOFENG's Insight into Strength and Beauty of Architecture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意思是说,如果使音乐的时间流动全都凝固下来,我们从乐谱中便可以看到数学化的比例、对称等造型特点,而乐曲的形式就如同建筑结构般需要具备平衡感。
同时,建筑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通过高低、起伏、浓淡、疏密、虚实、进退、间隔等有规律的变化,体现出抑扬顿挫的律动,这就颇似音乐中的序曲、扩展、渐强、高潮、重复、休止,能带给我们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它也具有时间艺术的某些特点。
当下,作为城市进步的排头兵,建筑学承担着都市物质、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建筑的重任,引领着现代都市的发展方向。
而建筑学也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紧密相连,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本刊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主编,清华大学第11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方晓风进行了专访。
在他眼中,建筑学如同砖瓦,是理性基础上建构的世界观学术交流 | Academic Exchange表达。
每套建筑曲直的线条拥有不同的走向,指向天空,亦或指向流水,都是审美变迁的体现,映射时代更迭的沧海桑田。
(以下,FC:服装设计师杂志)FC:设计学给人的感觉是一门介于科学与文化艺术之间的交叉学科,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放在设计学整合的视野中,传统的建筑学带来怎样的新 视角?方晓风:笼统地讲,建筑学隶属于大设计的范围之内,设计具备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属性,基本上是做事造物的过程。
第四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免报名费启动
文创动态154第四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免报名费启动2018 4TH ANNUAL AWARD CALL FOR ENTRY2017年,在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的鼎力支持下,第三届 “学年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8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建筑学院共同协力,继续举办第四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意在树立更良好的学科机制与学科规范,并将“学年奖”办成清华大学在人居环境设计领域的一项优质品牌活动,同时为中国的人居环境设计教育提供更大的助力与贡献。
本次大赛已于2018年4月2日启动,4月3日开始开通网上报名通道,7月10日报名截止,8月至10月评审,11月颁奖,参与评审的评委达46人,严格按照评审要求,公平公正匿名评审,评审全程在学年奖官网进行。
参赛者可通过网站查到自己作品的评审状态。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的前身为“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1700所高校的参与,且已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奖项。
后由清华文_Text_Yvette供图_Photo_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大学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联手改组,构建了更为强大的评委阵容,在2015年全新开启“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2018年4月2日第四届学年奖启动,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征集参赛作品。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四个一级学科指导委员会协办。
回顾2017成果据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老师回顾总结,2017年学年奖较之2016年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报名作品总共数量提升了百分之四十,参与人数达四千余人,入围作品展览、终审、教育年会均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聚集了评委老师、各高校师生四百余人。
品质:新时代审美的关键词
品质:新时代审美的关键词作者:方晓风张昱雯来源:《公共艺术》2019年第02期摘要:本文围绕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品质空间”板块进行讨论。
策展人方晓风从六个关键词入手,在公共性层面上以具体案例对“品质”进行解读,将品质的内涵视为一种内在价值体系的从粗放到精微、从经济到人文、从炫技到关怀的转变。
设计通过善意来定义品质,推动“新时代”的“新生活”,向世界传达一个更均衡更全面发展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品质;公共艺术;公共性;建筑设计2019年1月11日,经过数月紧张筹备,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
此次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方向,以“新时代·新生活”为主题,呈现走入新时代的中国设计。
整个展览采用案例的形式,突出问题导向,将设计和公共艺术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主体框架中,以“传统活化”“形象传播”“中国智造”“科艺融合”“智慧城市”“城乡营造”“品质空间”“友好社区”八个板块,对新时代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优秀成果进行了呈现。
笔者团队担任了公共艺术专题展中“品质空间”板块的策展工作,面对“品质”这一相对宽泛的概念,试图将其置于空间的载体中,通过对品质和公共性之间关系的把握来理解和定义品质。
换而言之,如何在公共性层面上将品质作为一条线索来讨论便是我们整个策展的思路。
一、品质空间:缘起与思考“新时代”既是一个时间上的范围,也是一种观念上的界定,它并非对过去的彻底否定,而是意味着一个扬弃的过程。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社会在各个层面、各种数据上均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在基础性和结构性的内在品质上,却并不像外在表现那般坚实稳固,仍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一面。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公共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
《公共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作者:许海峰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公共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只有综合分析该课程的课程定位、学生学习情况、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并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课程分析地位与作用《公共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1培养模式下,安排在高职二年级下学期和成人高职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是在《室内设计原理》、《民用住宅建筑装饰设计》、《装饰构造》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讲授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内容、分类、风格特点、设计要求、设计规范、设计发展现状等内容。
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实施模块教学法,将该课程分为六个模块:旅游宾馆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各个模块的具体内容、要求、特点和设计原则,并牢牢掌握该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操作技能。
(2)技能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材料应用、施工管理等综合能力,以及熟练掌握CAD、3DMax、PS等设计软件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依照现行建筑装饰设计规范、施工管理规范、建筑装饰行业工作岗位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1)设计元素。
本课程最大的重点与难点是如何提取设计元素,利用设计元素统一空间风格,丰富空间层次,营造空间氛围。
(2)使用功能。
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不同,因此,将设计元素结合使用功能合理巧妙地应用在各空间中,是该课程前期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攻克的难关。
(3)空间设计。
公共建筑空间将面对不同的使用者,因此,对空间设计的要求很高,如完备的消防设施、暖通气流循环系统等。
浅谈室内设计的装饰风格
浅谈室内设计的装饰风格作者:谭晓曦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1期摘要:装饰风格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灵魂,是装饰的主旋律,而风格的主要种类分为:东方风格和西方风格。
东方风格一般以有中国明清传统风格、日本明治时期风格、南亚伊斯兰国家的风格为主要风格。
西方风格中主要以欧洲早期的罗马式、哥德式、中世纪以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为代表以及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流派。
关键词:室内设计;装饰风格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33-01室内设计泛指能够实际在室内建立的任何相关物件,包括:墙、窗户、窗帘、门、表面处理、材质、灯光、空调、水电、环境控制系统、视听设备、家具与装饰品的规划。
所有的室内装饰都有其特征,但这个特征又有明显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把一个时代的室内装饰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精华提炼出来,在室内的各面造型及家具造型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室内装饰风格。
中国有中国古典式的传统风格,西方有西方古典式的传统风格,每一种风格的形式与地理位置、民族特征、生活方式、文化潮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可称之为民族的文脉。
装饰风格就是根据文脉结合时代的气息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和气氛。
在风格中能够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气氛,使人领略到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中国传统式的整体美感,具有很强的文化表达性和鲜明的特色。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
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
空间就是权力关于公共艺术的思考
权力与空间的关系
权力与空间相互影响、相互塑 造。
权力可以塑造空间,通过规划 、设计、管理等方式影响空间
的形式和功能。
空间也可以塑造权力,通过空 间的使用和体验影响人们对权
力的认知和感受。
公共艺术在空间权力中的作用
1
公共艺术可以反映和揭示空间中的权力关系。
2
通过公共艺术,人们可以了解空间中的权力是 如何运作的,以及公共艺术对权力的挑战和反 思。
强调艺术性
以公众为中心,尊重多元文化,鼓励社会参 与。
追求艺术创新,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氛围 。
强调互动性
强调社会性
鼓励公众参与创作和展示,拉近艺术家与公 众的距离。
关注社会议题,通过艺术表达社会关怀和批 判。
04
公共艺术的实践案例
国际公共艺术案例
纽约市的“公共艺术计划”
01
该计划旨在将艺术与城市空间相结合,通过安装雕塑、壁画和
装置艺术等作品,丰富城市景观和文化底蕴。
巴西的“贫民窟艺术”
02
巴西艺术家在贫民窟中创作壁画和雕塑,赋予了这些边缘化社
区更多的文化气息和身份认同。
英国的“公共艺术基金”
03
该基金支持艺术家在公共空间创作临时性或永久性作品,推动
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普及和发展。
中国公共艺术案例
北京798艺术区
该区域原为工业遗址,后被艺术家改造为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文化区域,成为公共艺术与城 市更新相结合的典范。
3
公共艺术也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参与和表达意 见的机会,对权力产生制衡作用。
03
公共艺术的形式与表达
公共艺术的形式
壁画
街头艺术
城市雕塑
公共设施艺术化
浅析公共环境装饰设计中“个性化”的失落
浅析公共环境装饰设计中“个性化”的失落装饰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到来的时代,设计与艺术二者间,原对立的矛盾已得到了沟通和相融,时代已经给予了装饰设计者更能发挥艺术的“个性化” 创意的设计天地。
然而,勿以讳忌,在公共环境装饰设计的繁荣背后,我们已感到和发现,在众多的公共环境设计中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和遗憾,这就是公共环境装饰设计中所谓的“共性”原则已演变成为“套用”程式化。
艺术特有的“个性化”已逐渐地失落,公共环境装饰设计给人的感觉已是千人一面了。
仿佛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个公共环境到另一个公共环境,一切皆没有多少变化,一切皆是那么相似熟悉:进入酒楼大厅犹如进了茶楼大厅,进入银行大厅犹如进入了宾馆大厅等。
甚至很多的大型公装门檐和内部装饰只要换上另一个行业单位名字也可套用。
这说明了,在公共环境装饰设计中一些设计过分注重理论上的“共性”,而缺少在实际应用的“共性”中去研究和表现设计属性的“这个”与“那个”的不同。
因为任何一个装饰设计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中产生,绝不能将建筑内部空间的装饰设计与“这个”建筑母体断开。
只有这个建筑母体整体的环境下,才能孕育“这个”装饰设计。
公共环境的装饰设计才能在这个设计中去捕捉到相似中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叫做差异,差异就是区别于彼此的根本,就是“共性”中的“个性化”表现,这种“共性”中的“个性化”表现正是事物中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的规律。
正如在孪生兄弟中,外形的相似绝不能掩饰两人之间的性格和素养方面的“差异”。
但是,当今公共环境设计中这种“差异”和“个性化” 却越来越少,直接“套用”和“抄袭”的现象却十分的严重。
一、官权交易现象泛滥外行领导决定一切不可否认,现今少部分腐败的官僚,利用自己的手上权力,大饱私囊,不少人借国家单位、企业的装饰设计工程之机,与不法的装饰设计公司相互勾结,进行钱权交易,大肆套用国有资金,为达其目的而不择手段,根本就对所要装饰的工程设计漠不关心,关心的是自己私欲的满足,放任一些公共环境装饰设计马虎了事,任其设计东拼西凑,或是粗糙自流。
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的探索.docx
公共艺术所体现的空间精神,引领着一座城市的风尚。
文章阐释了公共艺术外部空间精神和内部空间精神的内涵,并举例论证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思想表现形式,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更能够表现出一座城市的深层次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涵。
公共艺术;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公共艺术空间是艺术家用特定艺术形式营造出的一种空间,它能够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思想潮流,体现出当代文化的进程。
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由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二者共同作用,唤起公众对空间的认知,并使其了解公共艺术的精神所在。
其中,外部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人文的空间,它是对城市身份的一种外在标识,能够带来视觉冲击力。
内部空间则是一种精神取向,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怀,并承载着城市的内在精神,更加注重观者的感知与反映。
一、公共艺术外部空间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利用城市外在空间将艺术创意传递给公众,并将作品镶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以达到传递思想、美化城市的目的。
所谓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就是公共艺术的外部造型,它是创作者思想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艺术家利用作品的外部空间对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同时构成艺术形式与公共空间的对话。
公共艺术外部空间是一种相对的空间概念,它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公共艺术带给人们最为直观的感受。
公共艺术既有静止的艺术形态,又有动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绝对的空间表现与相对的空间表现。
其中包括写实、抽象、具象、另类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
公共艺术的创作形态与外界空间相辅相成,表现形式与外部空间紧密联系,艺术家利用城市的现有空间,创造出具有艺术内涵的人文空间。
公共艺术外部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或是具象与抽象结合的表现形式,都能够带给公众直观的视觉冲击力。
让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云门》图1。
这件作品位于芝加哥著名的千禧公园内,是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其造型设计简约,灵感来自于液态水印。
整座雕塑由168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长20米,宽13米,高10米,拱底最高处距地面约4米,重1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