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指南一肠梗阻的定义及类别(一)肠梗阻的定义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及排气停止等症状。

(二)肠梗阻的分类肠梗阻按发病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可因(1) 肠腔阻塞:如寄生虫、粪块、异物等。

(2) 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者胂瘤压迫。

(3) 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管闭缩、炎症性狭窄、肿瘤等引起。

2、动力性肠梗阻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剌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至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两种。

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临床上通常也把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但无肠管血运障碍的肠梗阻称作单纯性肠梗阻,而通过障碍伴血运障碍的肠梗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

其他分类: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两类:高位梗阻(如空肠上段)、低位梗阻(如回肠末段、结肠梗阻)。

按肠腔通畅程度分二类:完全性、不完全性。

按发病缓急分二类:急性、慢性。

若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寒,如肠扭转,则称闭袢性肠梗阻。

上述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三)不同部位肠梗阻发生的性质和频度小肠梗阻中80%以上为机械性梗阻,这里面又有85%以上为粘连性梗阻。

大肠梗阻基本均为机械性梗阻,其中85%以上为大肠癌梗阻。

二肠梗阻导管的发展演变(—)肠梗阻导管(long tube )对比短管(short tube )在治疗方法上的演变肠梗阻导管是日本医科大学齐藤昊先生命名的,在国外被称为(long intestinal tube/long tube)。

肠梗阻导管现在已经成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不进行外科性治疗,用保守性疗法积极地对肠梗阻进行改善和解除的不可缺少的导管。

肠梗阻规范化诊疗课件

肠梗阻规范化诊疗课件

肠梗阻分类
机械性肠梗阻:由 肠腔内异物、肿瘤、
粪石等引起
动力性肠梗阻:由 肠蠕动功能障碍引

麻痹性肠梗阻:由 神经损伤或药物中
毒引起
痉挛性肠梗阻:由 肠道痉挛引起
血运性肠梗阻:由 肠系膜血管病变引

混合性肠梗阻:由 多种原因引起,如 机械性肠梗阻合并
动力性肠梗阻。
肠梗阻病因
01 机械性肠梗阻:如肠粘连、肠 扭转、肠套叠等
肠梗阻规范化诊疗课 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肠梗阻概述 02. 肠梗阻诊断 03. 肠梗阻治疗 04. 肠梗阻预防
1 肠梗阻概述
肠梗阻定义
1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肠道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2 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 3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因素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4 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动力障碍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5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血供障碍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病情恶化等情况
手术方式: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内镜手
术等
手术风险:出血、感 染、肠瘘等
术后护理:禁食、补 液、抗生素治疗等
术后护理
01
饮食指导:术后应遵循医生建议,逐步恢复饮食
0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03
活动指导:术后适当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0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支持和鼓励
4 肠梗阻预防
饮食调整
0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 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03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 饮暴食
02
减少高脂肪、高糖、高 盐食物摄入
04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肠梗阻分级诊疗流程(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肠梗阻分级诊疗流程(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肠梗阻分级诊疗流程
(2019年版)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肠梗阻不但可引起在肠管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还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1.适合在三级医院治疗或符合上转条件的患者:
(1)考虑腹茧症或严重肠粘连所致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须行肠排列手术治疗者;
(2)有放射性肠炎病史,须手术治疗的肠梗阻,估计术后肠瘘发生率较高者;
(3)肠梗阻术后出现肠瘘、短肠综合征、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者;
(4)绞榨性肠梗阻,估计须广泛肠切除,有安全转运可能者;
(5)肿瘤性肠梗阻,有根治性手术机会者;
(6)有多次手术史,估计手术困难者;
(7)肠梗阻诊断有困难者。

2.适合在二级医院治疗或符合下转条件的患者:
(1)初发肠梗阻,行保守治疗者;
(2)肠梗阻术后肠功能恢复,行康复治疗者;
(3)估计手术风险小,无需广泛肠切除者;
(4)考虑绞榨性肠梗阻,须急诊手术,无安全转运时
间者;
(5)肿瘤性肠梗阻,无根治性手术机会,仅行肠造口者。

肠梗阻诊疗方案1

肠梗阻诊疗方案1

肠梗阻中西医诊疗规范肠梗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

临床上以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为主症。

按梗阻的原因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按肠管血供情况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为高位、低位小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分为部分和完全性肠梗阻;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属中医“肠闭”“肠结”范畴,多由寒、热、气瘀内结,闭阻肠道,腑气不通所致。

【病因及病机】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寒邪凝滞,热邪闭阻,湿邪中阻,瘀血留滞,燥屎内结或腹部手术等因素,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而成。

若气滞血瘀,日久化火,肠道血肉败腐,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危重之象;如热毒炽盛,正不胜邪,则可导致"亡阴"、"亡阳"之候【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腹痛:(1)阵发性剧烈绞痛:见于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2)间歇性、持续性、阵发性加剧腹痛:提示绞窄性肠梗阻。

(3)持续性腹胀不适,无阵发性腹痛,提示麻痹性肠梗阻。

2、呕吐:梗阻发生后很快发生,早期为反射性的;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1)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十二指肠液、胆汁的,见于高位小肠梗阻。

(2)呕吐静止期长,1~2天开始呕吐,呕吐物为带臭味的粪样物,为低位小肠梗阻。

(3)呕吐物为咖啡样物质,是肠管血运障碍的表现。

(4)呕吐少为结肠梗阻。

3、腹胀: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1)高位小肠梗阻,腹胀不明显;(2)低位小肠梗阻,全腹膨胀,有肠型。

(3)麻痹性肠梗阻全腹膨胀显著,无肠型。

(4)闭袢性肠梗阻腹部膨隆不对称.4、停止排气排便5、体征:(1)腹部视诊:机械小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麻痹小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腹部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有压痛性包快时,常为较窄的肠袢;较窄性肠梗阻可有局限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见于绞窄性肠梗阻。

中医外科急性肠梗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外科急性肠梗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急性肠梗阻中医早有“关格”、“肠结”等类似肠梗阻的记载。

并认为本病以腑证为主,病机大凡为气、血、寒、热、湿、食、虫等原因引起脾失运化,胃失通降,以致肠道传输失职,痞塞不通,上则呕吐,下则便结,气郁腹中,辘辘肠鸣作响,出现痛、呕、胀、闭四大症状。

粘连性肠梗阻为中医中药治疗的主要对象。

由于肠梗阻病情急、变化快,必须手术治疗的应该尽快手术治疗,不能手术治疗的可以暂作保守治疗。

【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弄清痛、呕、胀、闭四大症状的具体情况。

如腹痛的发作时间、性质、部位;吐的次数、量,吐出物的颜色、气味;胀的部位;排气及大便情况等。

2 .详细检查血压、脉搏、呼吸以及脱水等情况。

腹部检查应注意外形、肠型、有无外疝、腹肌紧张、压痛、肿块、鼓音或浊音范围、移动性浊音以及肠鸣音等情况。

3 .呕吐剧烈,完全无肛门排气及无大便者,常为完全性肠梗阻;偶有大便或肛门排气,但腹胀仍不缓解者,常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4 .早期出现频繁呕吐而腹胀不甚者,常为高位肠梗阻;腹胀较著,腹痛较剧,而呕吐出现较晚者,常为低位肠梗阻。

5 .早期出现休克,或梗阻过程中突然出现脉搏快、血压下降、血白细胞升高、发热者,或持续呕吐中出现粪样臭味内容者,或腹部出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压痛点固定等情况者,均提示有肠绞窄之可能,应引起警惕。

6 .饭后或体位剧烈改变后突然发生的肠梗阻,而腹部似可触及肿块者,应考虑为肠扭转。

7 .婴儿哺乳期中,突然更换饮食后发生之肠梗阻伴有血便者,应考虑为肠套叠。

8 .如因胸、肺部严重炎症如胸膜炎、大叶性肺炎,以及腹腔炎症、脊髓损伤、神经官能症等所引起的肠梗阻,首先应考虑为动力性肠梗阻。

【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分型证治按可采取中药治疗的某些肠梗阻分型证治。

(1)瘀阻气结型;腹胀呕吐,腹痛呈阵发性,痛则攻撑难忍。

结阻在上呕吐频频;结阻在下腹胀较甚,便结无矢气。

此型常因手术后瘀血留滞所致,多见于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治法:理气行瘀,润腑通降。

肠梗阻中西医诊疗方案

肠梗阻中西医诊疗方案

肠梗阻【定义】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壁血供障碍,继而发生肠坏死,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本病属中医学的“腹痛”、“腹胀”、“积滞”、“便闭”等范畴.【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

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壁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辅助诊断.【辨证分型】(一)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二)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三)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四)血淤气滞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1. 热结腑实治法:泻热通腑,荡涤积滞方药:大承气汤生大黄10克,枳实10克,芒硝10克,厚朴10克。

2. 寒邪直中治法: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方药: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生大黄10克,熟附子10克,细辛3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芒硝20克。

3. 虫积阻结治法:驱虫消积方药:乌梅丸加减雷丸6克,苦楝皮10克,黑丑10克,槟榔10克,皂角10克,木香12克,大腹皮10克,川椒5克,黄连10克.4. 血淤气滞治法: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方药: 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10克,血竭5克,延胡索10克,没药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官桂6克,赤芍10克,生蒲黄10克,五灵脂6克,木香10克,香附10克。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指南2017-11-15 建波视觉转自haoyishengpp修改微信分享:一肠梗阻的定义及类别(一)肠梗阻的定义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及排气停止等症状。

(二)肠梗阻的分类肠梗阻按发病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可因(1) 肠腔阻塞:如寄生虫、粪块、异物等。

(2) 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者胂瘤压迫。

(3) 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管闭缩、炎症性狭窄、肿瘤等引起。

2、动力性肠梗阻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剌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至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两种。

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临床上通常也把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但无肠管血运障碍的肠梗阻称作单纯性肠梗阻,而通过障碍伴血运障碍的肠梗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

其他分类: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两类:高位梗阻(如空肠上段)、低位梗阻(如回肠末段、结肠梗阻)。

按肠腔通畅程度分二类:完全性、不完全性。

按发病缓急分二类:急性、慢性。

若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寒,如肠扭转,则称闭袢性肠梗阻。

上述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三)不同部位肠梗阻发生的性质和频度小肠梗阻中80%以上为机械性梗阻,这里面又有85%以上为粘连性梗阻。

大肠梗阻基本均为机械性梗阻,其中85%以上为大肠癌梗阻。

二肠梗阻导管的发展演变(—)肠梗阻导管(long tube )对比短管(short tube )在治疗方法上的演变肠梗阻导管是日本医科大学齐藤昊先生命名的,在国外被称为(long intestinal tube/long tube)。

肠梗阻导管现在已经成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不进行外科性治疗,用保守性疗法积极地对肠梗阻进行改善和解除的不可缺少的导管。

肠梗阻临床路径精编

肠梗阻临床路径精编

肠梗阻临床路径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肠梗阻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 / )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壁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 线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保守治疗无效拟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56. 7 肠梗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血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立卧位片;(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其他根据病情可考虑选择:如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肺功能测定、钡灌肠或结肠镜、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

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

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肠梗阻,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基本病机。

病变的脏腑涉及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等。

临床实证多,虚证少,亦可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者。

一、诊断要点1、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特征。

2、常伴有恶心呕吐、泄泻或便秘、纳呆等兼症。

3、病性属急性发作,亦有久痛反复发作者。

二、辨证论治腹痛的辨证要点当先辨腹痛性质的寒热虚实,其次辨腹痛的缓急,最后辨腹痛的部位。

治疗原则总以“通”立法,实证宜祛邪疏导,虚证应温阳益气。

1、寒邪内阻证证候:腹痛急剧,得温则减,遇冷更甚,多有受寒病史,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沉紧。

病机:寒邪入侵,阻遏阳气。

治法:温里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高良姜9g,香附9g,乌药9g,陈皮6g,干姜6g,木香6g,甘草6g。

加减:腹中冷痛、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者,加制川乌先煎6g,附子先煎10g以温肾散寒;小腹拘急冷痛,偏于下焦,加小茴香6g,肉桂3g,细辛3g,吴茱萸3g以暖肝散寒。

2、湿热壅滞证证候:腹痛拒按,胀满不舒,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内蕴,阻遏气机。

治法:清热利湿,导气通腑。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大黄后下3g,枳实6g,厚朴6g,木香6g,黄芩6g,白芍9g,甘草3g。

加减:燥结明显,加玄明粉冲服9g以软坚破结;燥结不甚,湿热较重,大便不爽,加栀子6g,黄柏6g,葛根9g以清热利湿;腹痛引及两胁,大便秘结,加柴胡6g,郁金9g以疏肝理气。

3、中虚脏寒证证候: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及劳累后加重,神疲气短,怯寒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病机:脾阳受损,内失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

桂枝6g,白芍9g,炙甘草3g,生姜6g,白术9g,党参9g,干姜6g,香附9g。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病因】1.肠管阻塞:如蛔虫团、粪块、异物等。

2.肠壁病变:如炎症、肿瘤、先天畸形等。

3.肠外病变:粘连束带压迫,腹外疝嵌顿,肿瘤压迫等。

4.肠管变形:如肠扭转,肠套叠等。

5.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如麻痹性肠梗阻(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弥漫性腹膜炎等病人发生),痉挛性肠梗阻(慢性铅中毒或肠道功能紊乱等病人)。

血管闭塞:如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6.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等。

【诊断】一、症状:痛、吐、胀、闭是各类急性肠梗阻共同四大症状。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多为阵发性绞痛,腹痛的同时,伴有高亢的肠鸣音。

腹痛的间歇间期缩短,或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可能为绞窄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多持续性胀痛。

2.呕吐: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吐出物为食物,胃液,胆汁,胰液等。

低位梗阻吐粪水。

若为血性,常表示肠管有血循环障碍。

3.腹胀:高位梗阻不明显或仅见到胃型,低位梗阻全腹膨胀,腹部隆起不均匀不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4.排气排便停止:梗阻发生后多数病人不再排气排便。

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粪便。

二、体征1.一般情况:(1)神志:一般神志是清醒的,病情危重时则出现精神萎靡,昏迷,甚至休克。

(2)脱水,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尿少甚至无尿。

2.腹部检查(1)视诊腹胀,需多次定期测量腹围,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单纯性肠梗阻,腹部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绞窄性肠梗阻腹部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和固定的压痛。

(3)叩诊: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阳性。

(4)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若肠鸣音,突然减弱或消失说明肠坏死可能等。

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仔细检查双侧腹股沟部有无肿物,注意是否腹外疝引起肠梗阻。

4.直肠指诊应列为常规检查。

三、辅助检查1.化验室检查:(1)血液浓缩时,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升高,有腹膜炎时,白细胞及中性分类均升高。

肠梗阻(县医院适用版)

肠梗阻(县医院适用版)

肠梗阻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K56.5-K56.7),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45.91/46.01/46.10/54.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全腹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3.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6.0/K56.2/K56.5-K56.7肠梗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8-1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D-二聚体);血型鉴定;输血前检查;2.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腹部立卧位片;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腹盆腔CT平扫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检查(CEA,AFP,CA199,CA125,CA724等);动脉血气分析等2.纤维结肠镜检查(急诊或灌肠后)3.腹盆腔增强CT,以及肠系膜上血管(SMA,SMV)CTA等4.心超,动态心电图,肺功能(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肠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全身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肠梗阻诊疗指南

肠梗阻诊疗指南

肠梗阻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绞痛,腹中部较多见;绞窄性肠梗阻为剧烈的持续性腹腔痛;麻痹性肠梗阻腹痛不明显或持续性胀痛。

2.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频繁,吐出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膜梗阻呕吐出现迟,吐出物可呈粪样。

绞窄性梗阻呕吐物可为棕褐色或血性。

3.腹胀: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遍及全腹,结肠梗阻腹周膨胀显著,肠扭转等闭袢性梗阻腹隆起不对称。

4.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多不再排气排便;肠套叠、肠系肠血管栓塞可排出果酱样或血性粪便。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早期变化不明显,晚期可有脱水、酸中毒、感染和休克等表现,呼吸心脏功能障碍。

2.腹部检查:腹胀,可见肠形、肠蠕动波。

不同程度的压痛,绞窄性梗阻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肠鸣音亢进,可听到气过水音或高调金属音,绞窄性肠梗阻晚期或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肛门指诊及腹股沟检查:肛诊注意有无包块、狭窄等,腹股沟有无腹外疝。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全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清Na+、K+、Cl-检验,呕吐物和粪便隐血试验。

2.X线检查:直立位或侧卧位透视或拍片。

怀疑肠套叠作空气灌肠,乙状结肠扭转或结肠肿瘤时可作钡剂灌肠。

【诊断】根据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和腹部可见肠型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等,一般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明确: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梗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堵塞(肿瘤、肠蛔虫、粪便、异物、结石等)、肠套叠、腹内疝、嵌顿或绞窄性腹外疝、肠系膜血管栓塞。

【鉴别诊断】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

【治疗原则】解除梗阻,矫正全身生理紊乱。

1.非手术治疗:(1)适应证:1)单纯性机械性不完全性肠梗阻;2)单纯性机械性完全肠梗阻早期,如肠扭转、肠套叠等;3)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

2.治疗方法:(1)肠减压。

急性肠梗阻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急性肠梗阻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急性肠梗阻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急性肠梗阻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概述】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病症。

肠梗阻不但可以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肠梗阻按发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分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又可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两类。

【临床表现】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发生时,由于梗阻部位以上强烈肠蠕动,表现为阵发性绞痛。

如果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以致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则应该警惕可能是绞窄型肠梗阻的表现。

2.呕吐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迟而少,呕吐物可呈粪样。

呕吐物如呈棕褐色或血性,是肠管血运障碍的表现。

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多呈溢出性。

3.腹胀一般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4.停止排气排便某些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则可排出血性黏液样粪便。

5.腹部膨隆,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

6.单纯性肠梗阻可有压痛,无腹膜刺激征。

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固定压痛及腹膜刺激征。

7.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

8.机械性肠梗阻肠呜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9.由于失水和血液浓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都可增高。

10.呕吐物和大便检查若有潜血阳性应警惕肠管有血运障碍。

11.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可以了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状态。

12.X线检查可见气胀肠袢和液平面。

【诊断要点】1.是否有肠梗阻存在根据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以及肠鸣音变化与X线检查,肠梗阻的诊断一般不难。

2.是机械性梗阻还是麻痹性梗阻前者多须手术,后者常不必手术,故鉴别十分重要。

3.是单纯性梗阻还是绞窄性梗阻有下列临床表现者应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1)腹痛剧烈,发作急骤,在阵发性疼痛间歇期,仍有持续性腹痛。

肠梗阻 指南

肠梗阻 指南

肠梗阻指南概述肠梗阻是指肠道内的食物、气体或液体无法正常通过肠道,导致肠道积聚食物、水分和气体,并引起肠道的炎症和蠕动功能障碍的疾病。

肠梗阻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肠道肿瘤、扭转、粘连、炎症等。

本指南将介绍肠梗阻的常见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症状肠梗阻的常见症状包括:1.腹痛:腹痛通常是肠梗阻的最早症状之一,可以是剧烈的、阵发性的。

疼痛的部位通常在腹部,可能会向其他部位扩散。

2.呕吐:肠梗阻引起胃排空延迟,导致呕吐。

呕吐物可能是胃液、食物残渣或粪便样。

3.腹胀:肠梗阻导致肠道积聚气体和液体,引起腹胀感。

腹部可能会变得膨胀,并产生难以忍受的不适。

4.恶心和食欲不振:肠梗阻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恶心和食欲不振。

诊断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肠梗阻。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呕吐、腹胀和排气或排便困难。

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尿液检查可以提供有关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但对于肠梗阻的诊断没有直接帮助。

然而,这些检查可以用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腹部X线可以显示肠道积液、气体积聚和扩张的肠道。

这些改变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指标。

2.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有肠梗阻,以及梗阻的程度和位置。

3.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可以显示肠梗阻引起的肠道积液、气体和扩张。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用于观察直肠和结肠的情况,排除其他潜在引起肠梗阻的病变。

治疗保守治疗对于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是首选方法。

这包括:1.禁食:患者需要禁食以减少肠道负担,帮助肠道休息。

2.静脉输液:通过静脉输液,为患者提供营养和水分,以保持体液平衡。

3.肠减压:通过插入肛管,进行肠减压,以减轻肠道的压力和腹胀感。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选择取决于肠梗阻的原因和程度。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肠道切除术:如果肠道出现坏死或严重炎症,可能需要切除相应的肠段。

肠梗阻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肠梗阻的中西医诊疗规范

肠梗阻不同病因导致肠内容物向远端推进受阻称为肠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属中医“关格”“肠结”范畴。

【中医辩证分型】1、气滞型:(早期单纯性机械性梗阻和早期麻痹性肠梗阻)证候:腹痛阵作或持续性胀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排便及排气,肠鸣音亢进或消失,腹软,苔薄白,或薄腻,脉弦.2、瘀结型:(早期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管开始有血运障碍的其他肠梗阻)证候:腹剧痛,中度膨胀.可见明显肠型,并有明显定位压痛、反跳痛和轻度肌紧张,常可扪及痛性包块,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声音,伴有胸闷气促,呕吐,无大便,不排气,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

3、疽结型:(晚期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伴有弥漫性腹膜炎的其他肠梗阻,以及中毒性肠麻痹)证候:脘腹胀痛痞满,腹胀若鼓,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剧烈,呕出或肛门排出血性物,且有发热,烦躁,自汗,四肢厥冷等,茹黄腻,脉弦细而数.【西医诊断要点】1、症状和体征:(1)痛、吐、胀、闭是各种急性肠梗阻的共同特征,可因肠梗阻的原因、部位、是否为绞窄性、发病的急缓而有程度的不同。

(2)腹部体征:腹部膨隆,可见肠型、蠕动波或不对称性腹胀,肠梗阻部位可出现压痛,反跳痛。

叩诊一般为鼓音.机械性肠梗阻的特点是在腹痛发作时有肠鸣音亢进、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则肠鸣间减弱或消失。

直肠指检:直肠肿瘤引起梗阻者常可触及肿块,肠套迭、绞窄性肠梗阻,指套常染有血迹。

2、实验室及器械检查:(1)血液: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升高,呈现血液浓缩;肠绞窄伴有腹膜炎时,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升高;血钠、氯、钾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能反映电质、酸碱平衡紊乱情况。

(2)X线检查:腹部立位透视或平片,积气肠袢及多个阶梯状液平面是肠梗阻的X线特征,空肠粘膜呈“鱼骨刺"征,结肠呈袋形影.一般肠梗阻形成后的4-6小时,即可查出肠腔内积气,可疑低位肠梗阻(如回结肠套迭、乙状结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可考虑作钡灌检查。

肠梗阻 指南

肠梗阻 指南

肠梗阻指南
肠梗阻指南是一个用于指导医生和护士处理或治疗肠梗阻的详细手册。

以下是肠梗阻处理的一般指南:
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收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病情和确定是否存在肠梗阻的可能。

2.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完整血细胞计数、电解质水平和肾功能等。

3.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腹部超声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肠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4. 肠管吸引:将胃管或鼻饲管插入患者胃部,以减轻消化道压力和腹胀。

5. 非手术治疗:对于轻度或非完全性肠梗阻,医生可能会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重建水和电解质平衡、呼吸支持和药物治疗。

6.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完全性肠梗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剖腹或腹腔镜进行,目的是解除梗阻并修复肠道。

7.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包括观察排气和排便情况,以确保肠道功能正常恢复。

以上只是一般的指南,实际治疗方案可能会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肠梗阻,建议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不完全性肠梗阻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不完全性肠梗阻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不完全性肠梗阻1范围本指南主要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辨证、治疗和护理调摄做出说明。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脾胃病科、中医科、中医基层医师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西医消化科医师和全科医师也可参照本指南的相关内容。

2术语和定义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不完全性肠梗阻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未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名的记载,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肠结”等病的范畴,病位在大、小肠。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减少或停止,排气减少或停止,即痛、吐、胀、闭四大症状。

3临床诊断3.1西医诊断: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1]。

3.2中医诊断: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未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名的记载,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肠结”病的范畴。

根据《中医急诊学》[2]及结合实际临床表现,制定如下:3.2.1病名诊断具备腹痛,腹胀,呕吐,便闭及肛门排气减少或停止为临床表现,即痛、吐、胀、闭四大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肠结。

3.2.2证候诊断3.2.2.1实热內结证腹胀,腹痛拒按或绕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难行,或热结旁流,无矢气。

身热,烦渴引饮。

舌红,苔黄而干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3.2.2.2阳虚寒凝证腹胀,腹痛阵作,无排气排便,或排便无力,畏寒肢冷。

恶心呕吐。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或沉细。

3.2.2.3气滞血瘀证腹部胀大如鼓,腹痛拒按,或时痛时止,无排气排便。

恶心呕吐。

舌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

3.2.2.4脾虚湿阻证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

神疲乏力,倦怠。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腻,脉细弱。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

肠梗阻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 /K56.5- K56.7)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 45.91/46.01/46.10/54.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体征:单纯梗阻早期患者表情痛苦,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虚弱或休克现象。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或振水音。

绞窄性肠梗阻,可表现为腹膜炎体征,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壁压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保守治疗无效拟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6.0/K56.2/K56.5- K56. 7 肠梗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血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立卧位片;(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肠梗阻 指南 (3)

肠梗阻 指南 (3)

肠梗阻指南
肠梗阻是指肠道被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食物、液体和气
体无法正常通过肠道。

肠梗阻可能是由于肠道内的物质堵塞、肠道周围的压力或肠道肌肉功能异常引起的。

以下是
肠梗阻的一些指南:
1. 早期识别和诊断: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肠梗阻的治疗至
关重要。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
或腹泻等症状。

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抽血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来诊断肠梗阻。

2. 治疗方法: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对于轻度的肠梗阻,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禁食、静脉输液、使用吸气剂或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恢复肠道功能。


于重度的肠梗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肠道解剖复位、肠道切除或激活巨大肠。

3. 并发症的预防:肠梗阻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道
坏死、腹膜炎或败血症。

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早期识别和
治疗肠梗阻,以及合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

4. 饮食和生活建议:对于患有肠梗阻的患者,在医生的指
导下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和生活。

常见建议包括增加膳食纤
维摄入、适量饮水、定期运动、避免过度用力和控制精神压力等。

重要提示:以上仅为肠梗阻的一些指南,具体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有肠梗阻的症状,请尽快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病因】
1.肠管阻塞:如蛔虫团、粪块、异物等。

2.肠壁病变:如炎症、肿瘤、先天畸形等。

3.肠外病变:粘连束带压迫,腹外疝嵌顿,肿瘤压迫等。

4.肠管变形:如肠扭转,肠套叠等。

5.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如麻痹性肠梗阻(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弥漫性腹膜炎等病人发生),痉挛性肠梗阻(慢性铅中毒或肠道功能紊乱等病人)。

血管闭塞:如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6.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等。

【诊断】
一、症状:痛、吐、胀、闭是各类急性肠梗阻共同四大症状。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多为阵发性绞痛,腹痛的同时,伴有高亢的肠鸣音。

腹痛的间歇间期缩短,或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可能为绞窄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多持续性胀痛。

2.呕吐: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吐出物为食物,胃液,胆汁,胰液等。

低位梗阻吐粪水。

若为血性,常表示肠管有
血循环障碍
3.腹胀:高位梗阻不明显或仅见到胃型,低位梗阻全腹膨胀,腹部隆起不均匀不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4.排气排便停止:梗阻发生后多数病人不再排气排便。

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粪便。

二、体征
1.一般情况:
(1 )神志:一般神志是清醒的,病情危重时则出现精神萎靡,昏迷,甚至休克。

(2)脱水,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尿少甚至无尿。

2.腹部检查
(1)视诊腹胀,需多次定期测量腹围,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单纯性肠梗阻,腹部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绞窄性肠梗阻腹部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和固定的压痛。

(3)叩诊: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阳性。

(4)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若肠鸣音,突然减弱或消失说明肠坏死可能等。

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仔细检查双侧腹股沟部有无肿物,注意是否腹外疝引起肠梗阻。

4.直肠指诊应列为常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化验室检查:
( 1 )血液浓缩时,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升高,有腹膜炎时,白细胞及中性分类均升高。

(2)脱水时,尿量减少,比重升高,后期肾功能不全时,尿常规异常。

(3)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时,红细胞压积,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血气分析,K、Na、Cl、Ca 等的测定及尿素氮,肌酐的变化都会异常。

2.X线检查:肠梗阻发生4〜6小时后,X线检查即可见肠腔内有积气影,高位梗阻,可见“鱼骨刺”或“弹簧状”阴影,低位梗阻可见阶梯状的液平面,结肠胀气位于腹部周边。

四、诊断依据
1.是否为肠梗阻:根据痛、吐、胀、闭四大症状和腹部可见肠型及
蠕动波,肠鸣音亢进,以及物理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2.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肠梗阻。

3.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极为重要,关系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病人
的预后,有下列表现的应该考虑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 1 )腹痛发作急剧,初始即为持续性剧烈腹痛,或者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有时出现腰背部疼痛。

( 2 )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明显。

( 3 )有腹膜炎的体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4)腹胀不均匀,腹部有局部隆起或有压痛的肿块(孤立胀大的肠袢)。

(5)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

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6 )腹部X 线检查见孤立扩大的肠袢。

(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4.是高位还是低位梗阻。

5.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是急性还是慢性。

6.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梗阻。

治疗】一、基础治疗
1.禁饮食胃肠减压,可用鼻胃管(levin管)或Miller〜Abbott 管减压。

2.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必要时输血。

3.抗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

二、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 1 )粘连性肠梗阻(无血运障碍)( 2 )粪石性肠梗阻( 3 )蛔虫性肠梗阻(4)动力性肠梗阻(5)腹腔结核引起的肠梗阻( 6 )早期肠扭转。

2.方法:
( 1 )中药主攻:复方大承气汤或肠功能恢复汤,抽空胃液后经胃管注入,夹管2〜3 小时,密切观察,给药后 4 小时未缓解者可再次给药。

( 2 )中药灌肠:复方大承气汤,肠功能恢复汤200 〜300ml 从肛管缓慢注入或滴入作保留灌肠,肠梗阻腹胀明显者,尤其适用该疗法。

4〜6h 可重复使用。

(3)针刺治疗、穴位封闭、肾囊封闭:10% 葡萄糖溶液20ml ,每侧封闭10ml ,也可用0.25% 普鲁卡因或0.25% 利多卡因30〜60ml,有调整胃肠功能,起保护抑制作用。

( 4 )颠簸疗法:适用粘连梗阻及早期肠扭转;方法是:膝肘为颠簸30 次,左右侧卧位各颠簸30 次,由上而下反复颠簸震荡,对于一般情况较差,脱水严重,明显血循环障碍者则忌用,颠簸治疗前一定要做好手术准备,一旦治疗失败需及时手术治疗。

(5)推拿按摩:适用于早期腹胀不重,无腹膜刺激征的肠扭转,肠粘连,蛔虫性肠梗阻等。

三、手术治疗:
1.手术目的:解除梗阻,消除病因,恢复肠道的生理功能。

2.手术治疗适应证:绞窄性肠梗阻、有腹膜炎的各型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各型肠梗阻。

3.手术方式:
①解除梗阻的病因,如粘连松解术。

②肠切除肠吻合术,如肿瘤,炎性狭窄等。

③短路手术。

④肠造口或肠外置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