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近况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近况
: 1 ,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最多 ,约 占 5 0 %~6 0 %。输尿 管结石之上尿流均能引起 扩张积水或梗阻 ,并危及患肾 , 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 。膀 胱结石可 分为原发性 和 继发性两种 ,主要发生 于男性 。原发性膀 胱结石多 由营 养不 良所致 ,现在 除了一 些边 远 山区多 发于 婴幼 儿外 ,
已不多见 。继发性 膀胱结石 主要继发 于 良性前列腺 增生 症 ,随着寿命 的延长 此病也逐渐增 多 。另外结石容 易发
亮[ 2 ] 、李茂玲_ 9 等均认 为本病 系多食辛 热肥 甘之 品 ,或
嗜酒太过 ,酿成湿热 ,下注 膀胱 ,发而 为淋 。若 湿热 蕴 积 ,膀胱气化不利 ,尿液受 其煎熬 , 日积 月 累,尿 中杂 质结 为砂石 ,则为 之石 淋。郝俊 卿 。 。 认 为本病乃湿 热于 气血交 阻,壅塞水 道 ,通 降失利 ,络脉 不通 ,则可 发生 绞痛。 1 . 2 气滞血 瘀论 刘 爱真I 1 认 为本病多 为气滞 血瘀 而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 的常见 疾病之一 ,包 括 肾结 石 、输尿管结石和 膀胱结石 。泌尿 系结 石多数原 发于 肾 脏和膀胱 ,输尿管 结石往往继 发于 肾结石 ,尿道 结石往 往是膀胱内结石 随尿流 冲出进而梗 阻所致 。肾结 石在泌 尿系统结石中 占居首位 ,在我 国南方沿海省发病率较高 , 男性多于女性 ,多发生于 2 0  ̄5 0岁年龄段 ,结石 的位 置 常见 于肾盂 内,约 占 8 0 %。肾结 石指发生于 肾盏 、肾盂 及 肾盂与输 尿管 连接部 的结 石 。多数 位 于 肾盂 肾盏 内, 肾实质结石少见 。输尿管 结石绝大 多数来源 于肾脏 ,包

中 医药治疗泌尿 系结 石近况
董 秀焕 高尚社
第 2 0 1 l 3 卷 年 第 1 1 月 期 ・ 总 上 第 半 1 5 月 3 期 刊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

维普资讯
中华 临床 医学 卫 生杂志 ,2 0 年 4月 ,第 5卷 ,第 4期 07
6 7
减轻 。二诊于原方加黄芪、桂枝、继服 6剂后 ,复
药 6剂后 ,腹、腰痛减轻。二诊于原方加琥珀、青 皮 、自茅根继服 5剂后排 出 0 c . mX08m 大结石 1 6 . c
2 . 2所谓 “ 排”即排除, 通过清利通淋, 活血化淤等 使结石 因势利导 ,顺 利排 出体外 。
法 ,消 除炎症 ,清 除砂 石的成 因,阻止结 石增大 , 促使结石 的排 除。常 用药物有 :金钱草 、冬葵 子、 白茅根、车前子、石韦、扃蓄 、 瞿麦等。所谓 “ 溶” ,
即散结化石 ,通过软坚 散结 ,通淤消坚之法 ,促使
变化 。 2 治疗方法
排、溶二法相伍使 用。其排能使 炎来自 吸收 ,减少炎 性组 织增 生,增加尿 液对结石 的冲刷作 用 ,使输尿 管扩张 ,蠕动增加 。溶可使结石 的构 成成分发生变
21所以 , . 对于石淋的治疗 , 若仅拘泥于湿热一 方面 , 单用传统的清热通淋排石之法 尚欠不足 , 笔者遵 内 经 “ 结者 散之 ,坚者 削之 ,客者 除之 ”之意 ,以 为治疗石淋则 以清 利通 淋为主 ,化淤散 结为变法 ,
维普资讯
Ch n o ma i ia e ii e Hv in . rl2 0 b . iaJ u l Cl c l of n M d cn  ̄e eAD i 0 7 V l N 5

经验 与教训 ・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
刘鹤 童 李长林
脉细弦滑 。先拟排 ,溶 二法配合治之 ,药 用 :穿山
甲、王不留行 、金钱草、海金沙 ,鸡内金、冬葵子 、 威灵仙、车前子、石韦 、泽泻、丹参、扃蓄、瞿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探讨

泌尿 系结 石 是临 床 常见 急症 之 一 , 中医 “ 淋 ”“ 淋 ” 属 石 、砂 范 尿 ; 痛风患者的嘌呤代谢形成痛风性结石; 恶性肿瘤、 白血病患者 畴 。多见 于青壮 年 。临床 表现 以腰 腹疼 痛 、 血尿 为 主 , 泌尿 系 由于细胞无限增殖和破坏 , 嘌呤代谢增强 , 合并 使 尿中尿酸显著增高 , 2 1 。 感 染可见 小便 频数 短涩 、 滴沥 刺痛 、 出未 尽 。 欲 患者 多 以阵发性 绞 形 成结 石[ 痛 就诊 。 23 _饮食 因素 : 动物 蛋 白摄 人 过多 , 菜和 膳食 纤 维摄人 过少 是 高 蔬 1 泌尿 系结石 的流行 病学 肾结 石发病 率 高的 一个 重要 原 因【 高 动物 蛋 白的摄人 导致尿钙 、 1 】 。 泌尿 系结 石 的发病 有一 定 的地 域 性 。多 发 于热带 、 热带 地 尿酸 水平增 加 , 橼 酸盐 水 平减 少 , 进尿 结石 形成 ; 物内脏 含 亚 枸 促 动 区。 在我 国 , 方各 省 的发病率 明显 高于北 方 各省 。 南 结石 发病 年龄 较多 嘌呤 , 了 尿酸 的排 泄量 , 水 化合 物摄 人过 多 , 进肠 道 增加 碳 促 为 2— O , 3 ~ O 患者 占多数 , 女 发病 比例 为 31 55 岁 以 O4 岁 男 :。贫 困 钙 的吸 收 , 加 了草 酸 的吸 收, 中致 石物 含量 增 加 ; 酒 使尿 酸 增 尿 饮 地 区以下 尿路 结 石 多见 , 要 为 膀胱 结 石 ; 裕地 区 以上 尿路 结 排泄 增加 并使 尿量 减少 , 叶 中草 酸含量 高 。 主 富 茶 石为 主【 ” 。 2 尿 路感染 与 异 物梗 阻 :泌 尿 系感染 时 能产 生尿 素酶 的细 菌将 . 4 2 病 因 尿 素分 解 为氨 和 二 氧化 碳 , 水 合成 氢 氧 化 铵 , 尿 p 氨 增加 H值 , 尿 呈 尿 2 环 境 因素 : 与 亚 热带 地 区气 温高 、 . 1 热带 湿度 大 , 人体 丢 失 水分 中的镁 和 磷酸 根 结合 形 成 磷 酸镁 铵 , 饱 和析 出 , 中钙 与磷 酸 过多 , 高度 浓 缩发 生尿 盐 沉淀 , 致 结 石发 生 1 尿液 导 2 1 。热带 及 亚热 根结 合形 成磷 灰石 , 出并 与 尿 素产 生 的二 氧化碳 结合 形成磷 酸 析 带地 区夏 季 日照 时 间长 , 体 内维 生 素 D形 成 旺 盛 , 人 最终 转 变 为 磷 灰石1 3 ] 种异 物滞 留于 尿 路 内可发 生结 石或诱 发结 石 。 。各 . 5中医认识 : 食不 当 , 饮 恣食 膏 粱厚 味 , 辛辣 炙 I肥甘 酒热 之品 , 博 12一 羟维 生 素 D 1 5 ( H)D ]促 进 肠 道 吸 收使 尿 中钙盐 2 ,5二 [, 一O 2 3, 2 损 伤脾 胃之气 , 失健 运 , 热火 毒 内生 。因湿性 趋下 “ 于湿者 脾 湿 伤 增加 , 使尿结 石 的发病 率增 加 _ 1 】 。 下 先受 之” 湿 热 下注 下 焦 尿 液受 其 煎 熬 , 中杂质 结 为砂 石 , , 尿 称 2 . 2内在 因素 2 .遗传 因素与代 谢异 常 : 表 明黑 人尿 石症 的 发病率 要 比其 为 石淋 。石 淋 不愈 , 热耗 伤 正气 , 老 久病 体 衰 以及 房室 不节 、 .1 2 统计 湿 年 他人 种低 , 这与黑 人尿 钙 、 尿磷 水平 低 , 中黏 蛋 白少有关 【 有 些 房 劳 过 度 , 导 致 脾 肾两 虚 , 中气 下 陷 肾元 不 固 , 便 淋 漓不 尿 1 】 。 可 则 小 遗传 病如 胱氨 酸尿 症 的尿 石症 发 病 率则 明 显增 加 口 0 石 症 已, 。3%尿 结石不能排出 ; 肝气郁结 , 恼怒伤肝, 气滞不畅气郁化火或火 患者 家族 中有患 尿路 结石 史 。 酸 、 、 草 钙 磷代 谢异 常 在尿石 症形 成 郁 下焦 , 响膀胱 气化 , 少腹 作胀 , 便艰 涩而 痛 , 沥不尽 。 影 则 小 余 病 在 膀胱 和 肾 , 与肝 、 两脏 有 关 。病 机 主要 是湿 热蕴 结下 焦 , 致 脾 导 中占有重要 地位 , 是 钙代 谢异 常 。 尤其 2 .后 天性 疾病 : .2 2 甲亢 、 动综 合 征 、 质 醇症 骨 髓 病 、 制 皮 溶骨 性 多 膀 胱 气化 不 利 ; 延 日久 , 郁 伤 阴 , 遏 阳气 或 阴 伤及 气 , 若病 热 湿 可 发 性骨 癌 等疾 病可 使 骨 质脱 钙 引起 高血 钙 及 高尿 钙 ;肠 大 部 切 导 致脾 肾两虚 , 病 症 由实转 虚 或见 虚实 夹杂 则 。 除 、 吻合 短路 及慢性 消 化道 疾 病 引起 草酸 吸 收��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
3 服 汤 药 1 mi 予 双 氢 克 尿 塞 5 mg 口服 。 . 5 n后 0
般 资 料
4 .针 刺 肾俞 、 胱俞 、 元 、 道 。中强 刺激 , 泻 膀 关 水 用 法 , 留针 , 日 1 。 不 每 次
病例 选择 : 有病 例 均 具 有 下 列 3个 条 件 : 典型 所 ①
3m 者 。 c
例, 肾结 石伴 输 尿管 结 石 5例 。对 照 组 肾 结 石 8例 , 输
尿 管结石 1 6例 , 肾结 石 伴输 尿 管结石 4例 。 中医辨证 分 型 : 治疗 组偏 湿 热 型 6例 , 血瘀 型 1 偏 5
例 , 肾虚 型 9例 。对 照组偏 湿 热 型 8例 , 血 瘀 型 1 偏 偏 2
5 抗 感 染和 解痉 : 合 并 明 显 的 泌 尿 系感 染 、 中 . 对 加 药后 无 效 者 , 可再 加 用 抗 生 素 , 8例 中有 1 加 用不 5 3例
同 的抗 生 素 。在 排 石 过 程 中 , 合 应 用 解 痉 剂 , 托 品 配 阿 05 . mg皮下 注 射 。 对 照 组仅 以 口服 中药 排 石 汤为 主 , 药 同治疗 组 。 方
每 日 1剂 。加减 : 并 尿 路 感 染 者 加 黄 柏 ; 眼血 尿 者 合 肉
加小 蓟 、 白茅 根 ; 疼痛 难 忍 者 加 三七 、 灵仙 ; 石 活 动 威 结 期, 金钱 草 、 金 沙 用量加 倍 。结 石静 止 期 , 海 肾虚 征象 较
愈1 5例 , 效 1 例 , 效 4例 , 有 效率 8 . ; 照 有 1 无 总 67 对 组2 8例 , 效 6例 , 效 9例 , 效 1 显 有 无 3腰腹 痛 向下 腹 部 、 腿 内侧 、 阴 部 放 射 ;③ 肋 脊 角 大 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

疼 痛 。沙石 较小 时可 随尿 排 出 , 有小 便 艰 涩 , 或 出现尿
频 、 急 、 痛 等 。如 果 结 石 久 留 不 下 , 情 迁 延 日久 , 尿 尿 病 则 会 使 湿 热 留恋 不 去 。 所 以 有 反 复 发 作 的 小 便 短 涩 刺
痛 , 轻时 重 , 腹拘 急不 舒 。湿热耗 伤 肾阴 , 时 小 则会 出现
例 , 效 8例 , 效 2例 , 有 效 率 为 9 . 。 与 对 照 有 无 总 43 组 比较 , 异 有 显 著 性 ( 0 0 ) 差 P< . 5 。
讨 论
般 资 料
本组 6 4例 , 0例 为 门诊 病 人 ,4例 为住 院病 人 。 2 4
治 疗组 3 5例 , 2 例 , 1 男 3 女 2例 ; 龄 9 6 岁 , 均 3 年 ~ 6 平 7
[ ] 俊 同 . 巾 两 医 结 合 眼 科 学 .北 京 :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 1段 中
2 O11: 7 2 8.
消滞 。湿性 早期 加 生 蒲 黄 、 芥 炭 以止 血 。诸 药 合 用 , 荆 以补 肾 、 气健 脾治 其 本 , 血 活 血、 络 消滞 治 其 标 。 益 止 通
同时具有 扩 张外周 血 管 , 加 血 流量 , 善 眼部 血 液循 增 改 环 , 本 兼 治 而 达 到 抗 衰 老 、 善 微 循 环 之 功 效 。 经 临 标 改
《 治准绳 》 证 中认 为本 病 “ 神 劳 , 血 少 , 元 气 有 有 有 弱 , 元精 亏 而 昏渺 者” 有 。我们 临床 根据 肝 肾不 足 , m 精 亏虚 , 饮食 不节 , 失健 运 , 思竭 视 等 发 病 机理 , 脾 劳 白拟 中药 方 中枸 杞子 、 参 、 人 白术 、 五昧 子 、 茺蔚子 补 肾益气 ,

桃核承气汤治泌尿系结石

桃核承气汤治泌尿系结石

,
常 伴呕

较为 成 人 易 出 血
采 用 中 草药 治 疗 小
1一 3
,




。 ,
低热 (
二 )
大便 秘结 等症 湿热 蕴 结型
,
舌质红

,
脉弦 或涩
5
,

,
一 般起
, ,
,
一 般 服药

齐 g见 效
,

病 较缓
痛 见 小腹 及 腰 部 隐痛
,
小便 淋 沥

例如
男孩
8 岁
患儿 6 岁 起 经常 流
石 症 取 得 了 较 为 满 意 的 效果 现 报道 如 下 一

体 温 均在
、 、
39

0 4

C
之间



:
文持

输液
,

激素

抗菌素
,
解热
B
一 般 资料
:
本 文 无 选 择 地 总结 了 应
,
药 镇静药 治 疗 均 无 疗 效 病 员 又 反 复 经
型超声波
,
用 桃 核 承 气 汤 加减 治疗 的 尿 石 症 4 1 例 门诊患者 肾 孟 造影
出率 为 7 6

6肠
:
总 效率
为9 2
, 。
.
9


,
以 利 于 有效 成分 的 浸 出
0
`
讨 论 与体 会
近儿 年 来
较多 学 者
笔 者认 为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论治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论治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论治作者:王豪来源:《家庭医学》2016年第05期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与尿道结石,以疼痛(腰痛、腹痛、排尿时痛甚)、血尿、尿中有砂石排出史、排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石淋”“砂淋”“血淋”的范畴。

本病男女均可发病,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近30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

病因多为饮食不节与湿热下注,病位在肾与膀胱。

本病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煎熬津液,聚而成石。

结石初起,多为湿热蕴结;久则肾阴亏虚,虚火内灼。

故治疗以清热化湿、利尿通淋为大法,视其兼证不同,酌以选方加减。

气滞血瘀、疼痛剧烈者重用行气活血之剂枳金汤枳壳、石韦、萹蓄、瞿麦、牛膝、生地各15克,金钱草、车前草各30克,木香、王不留行各10克。

血尿时加白茅根30克,合并感染加蒲公英30克。

水煎内服,每日1剂。

【功用药理】行气活血破瘀,清热化湿通淋。

枳壳行气开郁,金钱草清热化湿、利尿通淋为主药;车前草、石韦、萹蓄、瞿麦清热解毒、排石利尿为辅药;木香、王不留行、牛膝行气活血破瘀,引石下行;生地防止利尿伤阴。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枳壳、木香水煎剂能增强平滑肌舒缩功能,缓解痉挛;牛膝有扩张血和利尿作用;白茅根能止血利尿,蒲公英可清热解毒防治感染。

全方能增加肾血流量,加强平滑肌舒缩功能,抗感染,减少局部充血水肿,达到解痉、消炎、利尿、推动结石下行。

化瘀消石汤桃仁、王不留行、生大黄、鸡内金各10克,牛膝、海金沙、滑石各15克(布包),乳香、没药、甘草各6克,砂仁20克,金钱草30克。

水煎分2次温服,服药后多饮开水,适当跳跃活动。

【功用药理】清热利湿,化瘀消石。

桃仁、乳没、鸡内金化瘀散结、消蚀沙石;大黄、王不留行、牛膝通利泻下,引药下行,因势利尿,以利结石排出,一消一排,是治标之道;金钱草、砂仁、海金沙、滑石、甘草消热化湿,利尿通淋,是对因治疗,乃治本之道。

如此则标本兼顾,双管齐下,切中病机。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缘起“尿石病相似于中医的石淋”,这几乎是一种共识,我也长期附和此说。

上世纪80年代末,著名中医何绍奇先生(已故)主编《现代中医内科学》一书,一反惯例,全部采用西医病名,并命我写“泌尿系结石”一节。

我遍查古今文献,结合自己治尿石病之得失,方确知西医的尿石病不能与中医的石淋画等号。

有人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作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

又有人说:要弄懂一个问题,就得写一篇文章。

信哉!近年来,运用补肾法治愈尿石病的临床报道,虽非“屡见不鲜”,亦非“凤毛麟角”。

这无疑是在通淋排石和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鉴古察今且另辟蹊径,因而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

然迄未获得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堪称一桩憾事。

逝者如斯,何须“对号入座”近代中医治疗尿石病,首先继承和借鉴的,自然是古代医家治疗石(砂)淋的临床经验。

这本来是顺理成章而无可厚非的。

但若唯事鉴古而疏于察今,则难免于“对号入座”或对不上号也欣然入座之嫌。

补肾法之长期“马放南山”,可能导源于此。

唐代以前的医家便已观察到,石淋作为淋证之一,除了具备淋证的一般性症状——小便频数,淋沥涩痛,痛引少腹及脐中之外,尚具有一种特异性症状——尿出砂石。

如汉·张仲景便观察到“小便如粟状”;《中藏经》的作者则不仅观察到“小便中下如砂石”,并将其发病归结为“虚伤真气,邪热渐深,积聚而成砂”,且形象地譬喻为“如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

至于形成结的“虚”与“热”,隋·巢元方认定为“肾虚而膀胱热”。

至此,石淋之主要病位与基本病机便已“一锤定音”。

千载以来,并无异议。

既然如此,石淋的基本治法就应当是补肾之虚,清膀胱之热。

然而首载于唐代《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中的治疗石淋的方药,却约皆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品。

如此遂开石淋之病机同治法及方药互相脱节的先河。

后世宗之者众,亦不太顾念肾虚,而将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奉为治疗石淋的基本法则。

当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其间变化因心,超凡脱俗者亦不乏其人。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近况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近况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近况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的趋势。

临床上以疼痛、血尿和膀胱刺激征为主要症状。

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比女性多见。

中医称之为尿石症。

近年的研究报告证明大多数结石是可以防治的,可用非手术方法将结石排出,中医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排石效果。

现将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与脾肾有关。

脾主运化,肾司二便,膀胱的排泄,靠肾阳的气化,肾虚则气化失常,湿热蕴结,蒸熬日久,则尿中杂质结成沙石。

《医宗必读•诸淋证治》中说:“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积为砂石”。

后汉张仲景《金匮一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有:“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华佗《中藏经》云:“虚伤真气,邪热渐深,结聚成砂,又如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

”可见,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脾肾及膀胱最为密切。

王氏[1]认为病病位在肾、膀胱,基本病机是下焦湿热,膀胱不利,气滞血瘀或肾气不足,气化不利,浊邪结滞。

严氏[2]认为,“湿热煎熬,尿浊成石”的框架局限了中医治疗尿石症的思路与方法,因为尿石的病因除湿热内蕴之外,尚有气滞血瘀和肾脏亏虚等方面,其病机亦非“煎熬”二字所能解释,当是“气化失司”所致。

2、辨证论治赖振添将泌尿系结石分为6型论治:①气滞湿热型:治宜清热理气化湿,利尿排石,用排石汤I方(金钱草、海金沙藤各30g,石韦、柴胡、木通、栀子、怀牛膝各15g,茵陈20 g,甘草6g)。

②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化瘀,通淋排石,兼化湿热,用排石汤Ⅱ方(金钱草、海金沙藤、益母草各30 g,三棱、莪术、厚朴、川楝子各10g,石韦、川牛膝、枳壳、栀子各15g,甘草6 g)。

③脾肾气虚,湿热稽留型:治宜补益脾肾,清利通淋,用排石汤Ⅲ方(金钱草、海金沙藤、玉米须、黄芪各30g,木通、石韦、栀子、白术各15g,菟丝子20 g,甘草6g)。

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辩证论治

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辩证论治

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辩证论治泌尿系统结石病是指一些结晶物体和有机基质在泌尿道异常积聚,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等。

主要症状特点有腰部或少腹部绞痛阵作、血尿、排出大小不等的结石、尿频、尿急、尿流中断、排尿困难等。

本病好发于20~40岁,男女之比为4.5:1。

泌尿系统结石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泌尿系统结石病属于中医的“石淋”、“血淋”、“劳淋”等范畴。

【病因病机】本病病位在肾和膀胱,与肾、肝、脾、膀胱等脏腑有关。

病因多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日久尿中杂质结成砂石;也可因气火郁于下焦、肾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泌尿功能失常,形成结石;若疾病迁延不愈,则热伤阴津,湿遏阳气,出现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等正虚邪实的病证。

西医认为,结石的病因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类。

(1)局部病因:①尿淤积: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淤积,导致尿中晶体或其他颗粒滞留而形成结石:尿路梗阻往往继发感染,形成所谓“感染石”,多为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石,结石的出现又加重梗阻,造成恶性循环。

长期平卧位,不利于尿液引流,还可导致骨骼脱钙,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

②感染:有些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碱性化,促进磷酸盐析出,形成磷酸镁铵结石。

感染时细菌坏死组织和脓块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结石易继发感染,造成恶性循环,使结石增大或形成多发结石。

③异物:尿路的异物如导尿管、丝线,由于经常与尿液接触,日久也可形成为结石的核心。

(2)新陈代谢紊乱:①钙代谢紊乱:高血钙可引起高尿钙,形成含钙的结石,约占全部尿石的90%。

高血钙和高尿钙可由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所致。

此激素既增强骨细胞的溶骨作用,使骨骼钙进入血循环,并提高肠管对钙的吸收,使血钙升高;又作用于肾脏,降低磷酸盐的再吸收,增加尿内磷酸盐排出,因此血磷显著降低。

通常血钙和血磷的乘积为一常数,血磷降低则导致血钙升高,因此约6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引起高尿钙,发生肾结石。

肾结石病人中2%—16.5%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

泌尿系结石中医药治疗浅析

泌尿系结石中医药治疗浅析

泌尿系结石中医药治疗浅析许颖富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药剂科(47600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肾结石最为常见,手术取石虽不失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患者痛苦大,手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多,调护困难,且经济负担严重,复发率也比较高,据报道在男性可高达80%,女性达60%。

近年来发明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法(SEWL),虽给泌尿系结石患者带来曙光,但仍有诸多不适症,大块结石碎石较难,对肾脏组织亦有轻度损伤,况且碎石后的排石问题仍需要药物来解决,费用也较贵,以上两种方法,只是对症治疗,而病因未除,结石的复发危险依然存在,因此结石病因的治疗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采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进行结石的成因、溶石与防石的研究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依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治疗理念,经过科学筛选组配,采用传统中药炮制和制剂工艺,研制出了中药排石制剂“消石胶囊”,结合排石、溶石、防石为一体。

通过114例临床病例观察,证明了该制剂排石率较高,复发率低,并且有预防结石发生的作用,止痛效果亦较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泌尿系结石病人114例,均服用消石胶囊治疗,每日3次,每次10粒(约含生药4g),30d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嘱其多饮水多跳动,拍打双肾区,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1.2 药物组成:急性子300g、王不留行300g、滑石粉200g、金钱草300g、鸡内金250g、木通150g、车前子150g、核桃仁150g、路路通100g、琥珀90g、香附100g、甘草50g,将以上诸药用远红外烘干,粉碎后过筛加工,装胶囊备用。

1.3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除,B超或腹部平片结石无残留,尿常规检查正常,无泌尿系感染,为治愈,结石明显缩小或个数减少为显效,临床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但结石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4 结果:一个疗程治愈63例,治愈率55.3%,显效率38例,约占33.3%,无效13例,约占11.4%,其愈显率为88.6%。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临床常见肾区隐痛;或腰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小腹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

其发病与地理、水源、遗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碎石、膀胱镜取石、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本病的近期治愈率,但术后复发一直困扰着人们,还没有达到彻底的预防和根治。

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仍是今后临床和科研的主要任务。

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发现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多为膀胱湿热蕴结日久,炼液成石,若有形之邪实瞬时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宜,则腰腹剧痛、恶心呕吐等;结石日久,耗气伤阴、损伤脉络,则肾区隐痛、神疲乏力、消瘦尿血等。

针对泌尿系结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运用以下十法,可取得理想效果。

一、清热利尿排石法结石的形成主要为湿热日久、炼液成石,因此清热利湿排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和常用方法,此法主要适应于结石发病时间短、直径不超过1厘米,伴或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常用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瞿麦、车前子、木通、泽泻等。

现代研究已证实,本组药物多具有利尿作用,服后可使尿量增多,有利于冲刷结石,促使其下行排出,并可增加输尿管蠕动、消除尿路感染。

二、行气导滞通腑法结石一旦形成,作为有形之邪实,阻于尿路,又可进一步郁闭气机。

尿路梗阻,又是促发感染的因素,因此行气导滞通腑法,亦是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治法,此法主要针对近期肾绞痛频发,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常在清热利尿排石的基础上合用本法,常用药物枳实、厚朴、生大黄、芒硝、木香、沉香、乌药、川楝子等。

有关研究提示行气导滞通腑法,可通过增加胃肠的蠕动来促使输尿管蠕动而有利于结石排出。

三、活血化瘀散结法结石之形成,病程较长,久病多瘀,且有形之邪,每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络伤。

临床病理检查提示,若结石在同一部位停留超过3个月,则可见结石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在结石表面形成一层纤维组织的包膜,而且输尿管璧狭窄,失去扩张余地,结石排出的可能很小。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况 。 辨 证 : 证 , 色 红 赤 、 道 涩 痛 、 红 , 薄 黄 , 数 有 实 尿 尿 舌 苔 脉
X07c 伴 输尿 管 扩张 , 肾积水 。尿常 规检 查 红 细胞 满视 . m, 右
野, 白细胞 ( ) + 。诊断 为 右侧 输尿 管上 段结 石 伴右 肾积 水 。鸡 内金 2 、 钱 草 5 、 金 砂 3 、 Og 金 0g 海 0g 白芍 2 、 棱 1 、 0g 5g 莪 术 1 、 5g 车前 子 1 、 蓄 2 、 壳 1 、 5g 篇 0g 枳 2g 王不 留行 1 、 5g 炮
型 ; 肾元 气 虚损 型 ; 脾 肾虚气 阴不足 型 。 新 新l白拟 “ 化通 蒋 引 清
肌 注 ) 肾 阳虚 加 菟 丝 子 、 ; 肉苁 蓉 ; 阴 虚加 枸 杞 子 、 地 黄 、 肾 熟 龟 板 ; 积 水 加 炒 白芥 子 、 附 片 、 苓 、 白皮 .J便 有 脓 肾 制 茯 桑 / 、
21 0 2年 3月第 l 9卷第 8期

中医 中药 ・
中医辨证治疗 泌尿系结石 8 例 0
徐 传 明
吉林 省 双辽 市辽 两 社 区 卫生服 务 中心 , 林 双辽 1 6 0 吉 34 0
[ 摘要】目的 总 结 中医 辨证 治疗 泌 尿 系结石 情 况 。 方 法 回顾 性分 析 12 泌 尿 系结 石患 者 的 资料 根 据治 疗方 法 分 4例 为 中医辨 证治疗 组 8 0例和 常规治 疗对 照组 6 2例 , 观察 治疗 效果 。 结 果 治疗 组 治愈 5 6例 (00 , 7 .%) 对照 组治 愈 2 例 3
13 治 疗 方 法 .
治疗 组 : 础方 , 基 i棱 、 莪术 、 前子 、 蓄 、 壳 、 车 篇 枳 王不 留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泌尿结石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泌尿结石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泌尿结石药方尿结石又称为尿石症,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

发病原理尚不明确,但应与现代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有关,泌尿系结石已成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不痛则已,痛则令人抓狂。

不是所有的泌尿系结石都有手术治疗、碎石的指证,故对于一部分保守治疗患者来说,更多的治疗手段显得越发重要。

【病因病机】本病病位在肾和膀胱,与肾、肝、脾、膀胱等脏腑有关。

病因多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日久尿中杂质结成砂石;也可因气火郁于下焦、肾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泌尿功能失常,形成结石;若疾病迁延不愈,则热伤阴津,湿遏阳气,出现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等正虚邪实的病证。

西医认为,结石的病因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类。

(1)局部病因:①尿淤积: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淤积,导致尿中晶体或其他颗粒滞留而形成结石:尿路梗阻往往继发感染,形成所谓“感染石”,多为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石,结石的出现又加重梗阻,造成恶性循环。

长期平卧位,不利于尿液引流,还可导致骨骼脱钙,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

②感染:有些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碱性化,促进磷酸盐析出,形成磷酸镁铵结石。

感染时细菌坏死组织和脓块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结石易继发感染,造成恶性循环,使结石增大或形成多发结石。

③异物:尿路的异物如导尿管、丝线,由于经常与尿液接触,日久也可形成为结石的核心。

(2)新陈代谢紊乱:①钙代谢紊乱:高血钙可引起高尿钙,形成含钙的结石,约占全部尿石的90%。

高血钙和高尿钙可由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所致。

此激素既增强骨细胞的溶骨作用,使骨骼钙进入血循环,并提高肠管对钙的吸收,使血钙升高;又作用于肾脏,降低磷酸盐的再吸收,增加尿内磷酸盐排出,因此血磷显著降低。

通常血钙和血磷的乘积为一常数,血磷降低则导致血钙升高,因此约6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引起高尿钙,发生肾结石。

肾结石病人中2%—16.5%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

其他如乳碱综合征、维生素D中毒、恶性肿瘤、皮质醇增多症和原发性高尿钙症等,均可引起高血钙和高尿钙而形成尿石。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泌尿系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在泌尿系的异常聚积。

结石大多位于肾盏或肾盂,随着结石下移,可停留在输尿管和膀胱。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

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排尿中断。

(2)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结石排出。

(3)尿常规检验有红细胞。

(4)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解释部位。

必要时作膀胱镜逆行造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3]、《尿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试行)》[4]。

(1)病史:腰部和(或)腹部疼痛,多为间歇性绞痛,有或无血尿存在。

可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并发症。

(2)症状①上尿路结石:突发腰部或腰腹部绞痛和血尿。

②膀胱结石: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终末血尿。

③尿道结石: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

(3)体格检查:肾区叩痛、输尿管走行区域压痛。

(4)辅助检查:B超、尿路平片(KUB平片)、静脉尿路造影(IVU)作为推荐诊断依据。

CT、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作为可选择诊断依据。

(二)证候诊断参考《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5]。

1.湿热蕴结证: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气血瘀滞证: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

舌暗红或有瘀斑。

脉弦或弦数。

3.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第 1 7卷 第 12期 0
20 0 2年 第 5期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泌 尿 系 结 石 需 注 意 的 几 个 问 题
陈顺 达 福 建 省 清流 县 人 民 医 院 (630 350 )
关键词 : 中西 医结合/ 泌尿 系结合 治疗注意
在 治 疗 泌 尿 系 结 石 过 程 中 , 人 出 现 尿 血 病 情 况 , 知 病 人 不 要 惊 慌 , 用 安 络 血 、 血 敏 告 应 止 等 止 血 药 的 同时 , 石 汤 内加 人 丹 皮 、 鹤 草 、 排 仙 茅 根 、 榆 , 小 蓟 、 草 、 七 粉 、 云 南 白 药 地 大 茜 三 或 等 , 些 药 物 既 能 止 血 , 能 化 瘀 , 到 双 重 作 这 又 起
效 溶 石 药 物 , 是 治 疗 结 石病 的 重 要 问题 。凡 这
尿 系 结 石 患 者 诸 多 , 几 点 体 会 , 同 道 们 参 谈 供
考 。
1 关 于 诊 断 问题 ( 石 性 质 的鉴 别 ) 结
采 取 B 超 、 T、 线 摄 片 或 造 影 , 条 件 C X 有
2 掌 握 利 水 通 淋 总 则 , 行 辨 证 论 治 进
泌尿系结石属砂淋 、 淋 、 淋等范畴 , 石 血 中 医 治 疗 有 丰 富 的 经 验 。 如 : 焦 湿 热 、 血 亏 下 气 虚 、 滞 血 淤 、肾 虚 ( 阴 虚 、 阳 虚 、 阳 两 气 ’ 肾 肾 阴 虚 ) 气 阴 两 伤 等 证 型 。 由 于 体 质 不 同 , 须 进 、 必 行 辨 证 论 治 , 能 只 顾 利 水 排 石 。 如 果 属 气 阴 不
确还存在一个 问题 , 知其 结 石 的性质 如何 ? 不

泌尿系结石症的中医辩证施治

泌尿系结石症的中医辩证施治

泌尿系结石症的中医辩证施治发表时间:2013-03-05T13:04:26.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供稿作者:巩昭勇[导读] 泌尿系统结石症属中医砂淋、石淋、血淋、腹痛等范畴。

巩昭勇(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150001)泌尿系统结石症是指泌尿系统中有结石而言。

因其所在部位不同,故名称亦异,如在肾脏称肾结石,在输尿管称输尿管结石,在膀胱称膀胱结石,在尿道称尿道结石,统称为泌尿系结石。

结石的形成有下列几种原因:①异物;②感染;③梗阻;④长期卧床;⑤营养障碍;⑥内分泌系统疾病。

约83%的患者年龄为21~50岁。

老人和儿童较少见。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尿路阻塞、影响排尿,尿潴留而引起感染。

因此,梗阻、潴留、感染与结石四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结石逐渐增大,肾盂肾盏的积水也因梗阻而加重,压迫肾实质,终致肾功能损害加重。

泌尿系统结石症属中医砂淋、石淋、血淋、腹痛等范畴。

1 病因病机1.1 湿热蕴结湿热可由感受外邪而来,也可由多食肥甘酒热之品,脾胃湿热下注而来,以致壅积下焦。

若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小者如砂,大者如石,或在肾,或在膀胱,或在尿道,或能排出而又产生,是名石淋。

1.2 肝气郁结忿怒伤肝,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气滞不宣或气火郁于下焦,影响膀胱之气化,则小便艰涩而痛,余沥不尽而致。

1.3 脾肾两虚疲劳过度,或精神过用,房劳伤肾,思虑伤脾,以致肾虚不固,或脾虚气陷,因而小便艰涩疼痛,遇劳即发。

2 治疗方法2.1 辨证组方2.1.1 清热通淋排石八正散加减萹蓄15克,瞿麦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包)30克,石韦10克,生大黄(后下)6克,木通6克,车前子(包)10克。

有血尿加小蓟草30克,茜草根15克。

2.1.2 理气通导偏实用沉香散加减,偏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沉香片(后下)3克,陈皮6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炙甘草3克,冬葵子10克,乌药6克,小茴香3克,海金沙(包)30克。

从脾三步论治泌尿系结石

从脾三步论治泌尿系结石

从脾三步论治泌尿系结石
翟坤光;赵桂玲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7(016)034
【摘要】泌尿系结石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和尿道结石的统称(以下简称结石)。

临床上多以急性发病和易于复发为特点,属中医急症。

特别是近年来因体外碎石术等的开展,结石排出后,泌尿道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损伤,亦成为结石易于复发的又一原因。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从脾论治,从镇痛、排石、预防复发三个步骤治疗泌尿系结石,收到较好疗效,试述如下。

【总页数】2页(P5092-5093)
【作者】翟坤光;赵桂玲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前卫医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大学前卫医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4
【相关文献】
1.从"传脾,实脾"角度谈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2.“黄氏三步法”在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
3.蔡炳勤教授从肝、脾论治脾部分栓塞术围手术期经验浅析
4.蔡炳勤教授从肝、脾论治脾部分栓塞术围手术期经验浅析
5.基于脾胰同源理论以脾为中心论治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治疗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泌尿系的各个部位,如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都有可能生成结石,临床多出现腰腹痛,急性发作时易出现血尿、肾绞痛、肾区叩痛,或输尿管行经区域压痛,属于中医的“石淋”、“腰痛”、“血淋”等范畴。

目前西医对泌尿结石症的治疗尚无十分有效的办法,而中医治疗却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人所在医院地处山区,常见此病多发于青壮年。

本人运用汤药排石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痛苦,总有效率在70%左右。

现将临床中医辨治本病的方法浅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湿热蕴结,注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

此种湿热蕴结所致的结石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小腹胀满、尿频、尿急、尿痛、舌红苔白、脉弦滑,西医认为多为下尿路结石或结石合并感染,中医主要治法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1.2 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影响水湿输布,膀胱气化而成石,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坠胀,精神困惫,舌淡、脉沉弱,西医认为多为病情持久、肾积水、肾功能受损者,中医主要治法为健脾益肾,扶正排石。

1.3 气滞血瘀尿流不畅,尿液滞留,杂质沉积,结为砂石。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肋隐痛或酸胀、局部有压痛、叩击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涩,中医主要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瘀,通淋排石。

2 辨证治疗
2.1 清热利湿排石湿热蕴结下焦,煎熬津液成石,如《巢氏病源》记载:“石淋者,有如砂石,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水中,底结白碱也”。

清热利湿排石适用于湿热型患者,有腰部或少腹部疼痛持续,恶心呕吐,发热,有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数不畅,灼热刺痛,或有血尿、脓尿,舌苔黄腻,脉滑数或
濡数。

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用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物有车前子、萹蓄草、凤尾草、瞿麦、大黄、黄柏、泽泻、金钱草、生山栀等。

血尿者,加大小蓟、地榆。

2.2 补益肾气消石结石虽为湿热之邪为患,治当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但勿忘肾虚,当辨其标本缓急,且须顾及脾胃。

补益肾气是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方法。

肾结石的形成主要是肾虚湿热蕴结所致,正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所说:“石淋者,淋而出石也。

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

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

其中肾虚是引起肾结石的关键所在。

由于阴液亏损,气化不足,无力排出结石所致。

因肾虚气化不利,尿液排泄不畅,瘀滞于体内,湿热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故补益肾气是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方法。

肾结石临床表现为病史长,反复发作。

患者尿频淋漓,腰疼酸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可有水肿。

舌胖苔白腻,脉沉缓或沉细。

治疗则应以补益肾气、育阴化气为法,效果满意。

方由猪茯苓、泽泻、白芍、生地、阿胶各,川柏、知母、枳壳,琥珀末(冲服),茯苓,小茴香、升麻各组成。

2.3 活血化瘀排石尿路结石非独湿热为患,且有瘀血阻滞。

其尿路结石病程较长,临床上出现肾绞痛、血尿之时,并非结石形成之时,而是瘀积日久乃成,临床症状以肾绞痛、血尿为主,患者多表现为腰痛反复发作,痛有定处,小便赤涩不畅,小腹胀满疼痛。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湿热瘀阻不通则痛,石动络损血溢则尿血,这说明尿路结石有瘀血存在,因此通淋排石,活血化瘀也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基本法则之一。

通淋化瘀排石汤中,金钱草、海金砂、内金、车前子、扁蓄、瞿麦、石苇可通淋排石利水,清下焦湿热;虎杖清热利湿,又可活血定痛,与金钱草等配合可治尿路结石;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与三七、茅根配合应用化瘀止血定痛;王不留行走而不守,善行血脉,活血又行水,独擅其长;牛膝性善下行引药直达病所,气行则血行,佐枳实以助血行之力;甘草调合诸药,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活血化瘀,止血定痛之功。

同时配合大量饮水、跳跃运动使平滑肌松弛,尿量增多,冲移结石,又可稀释尿液中的盐类,减少和防止结石的增加,间接地发挥排石作用。

3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35岁。

2007年8月23日初诊,自述近两个月来腰腹疼痛,未服药物治疗,本日下午突觉左侧腰部胀痛加重,痛甚时呈绞痛,伴尿频尿急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略数。

X线摄片及肾盂造影显示:左肾多发性结石。

位于左肾盂和肾盏内,大小不等,结石直径最大为3cm,最小为0.2cm。

西医诊断为左肾多发性结石,中医诊断为石淋,证属湿热下注。

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金钱草30g、海金沙20g、鸡内金15g、车前子15g、滑石20g、生甘草6g、赤芍15g、茯苓20g、石苇12g、桃仁10g、红花6g、炒枳实12g、蒲公英20g。

每日一剂,连服10付后,腰腹胀痛,尿频急等症明显缓解。

服药同时
配合多饮水及跳跃、登高等垂直运动,经辨证加减治疗1月后,行X线及B超检查,结石较前缩小并减少,服药期间肾绞痛未见发作。

4 讨论
运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只要方药与病证相合,就能获得肯定的疗效,关键在于辨证方法切中病机。

本病以肾虚为本,热、滞、瘀为标。

急性发作期多为实证,其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日久使有形之物聚结而为砂石,阻于尿路,阻碍气血正常运行,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临床以小便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或小便突然中断、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

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利湿,调滞行瘀排石等。

总之,中医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能为患者带来裨益,对减轻症状、消除结石、改善肾功能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